回覆列表
  • 1 # 君鑫GX

    《飛狐外傳》

    時代背景

    清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四年(公元1766年-1769年)

    書開篇時,胡斐是個"十三四歲"的男孩,而胡苗決鬥在"十三年前"。由下面《雪山飛狐》的考證可知,苗人鳳胡一刀決鬥。胡斐出生均發生於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的臘月,則此時為乾隆十八加十三等於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由此可知,胡斐此時應該是13歲而不是14歲(此時顯然未到臘月,胡斐還沒到14歲生日)。

    而全書結束時提到"……十年前乾隆皇帝在杭州微服出遊,曾為紅花會群雄設計擒獲,囚於六和塔頂……",又說"……香香公主十年忌辰……",則由《書劍恩仇錄》的年代背景可知,此時應為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

    這樣說來,全書結束時胡斐才不過16歲,汗……看書裡那複雜的感情描寫,還以為都二十出頭了呢;就精神層面上說,這傢伙比韋爵爺都早熟……

    雪山飛狐

    時代背景:

    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三月十五

    這部《雪山飛狐》的起訖應該是金庸武俠小說中最確鑿無誤的了:整部小說就發生在"……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這一天裡――從早上 "東方紅日甫從山後升起……"一直到"……月亮正圓……"。

    而苗人鳳胡一刀決鬥。胡斐出生是在"二十七年前",也即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的臘月。

    連城訣

    時代背景:明中前期

    論據1:書中的"知縣。知府"等官名和"荊州府。江陵縣"等建置,都是明清兩朝所有的。

    論據2:丁典追憶凌霜華所述時提到"……承聖三年,魏兵攻破江陵,殺了元帝。但他聚斂的財寶藏在何處,卻無人得知……幾百年來,這秘密始終沒揭破……"梁元帝死於公元554年,既然說的是"幾百年後",則至遲不能晚於公元1554年――其時尚在明中葉。

    因此《連城訣》的時代背景應為明而不是清,且極可能是在明前期,至遲不晚於明中期。

    天龍八部

    年代背景:公元1090年?D?D?D?D公元1094年

    北宋哲宗元?v五年-元?v九年/紹聖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

    《天龍八部》一書的起始終結本來是很清楚的,只是書中出現了幾處BUG,使考證者容易迷失方向。《天龍八部》開始於大理天?v年間(第六回中說"保定帝在位十一年,改元三,曰保定、建安、天?v,其時正當天?v年間……"),但具體是哪年仍不清。

    這是因為目前史學家們只知道保定帝是從宋元豐五年到紹聖元年在位,但保定、建安、天?v這三個年號到底各佔了幾年,迄今尚無佐證。

    這樣我們就只能另找時間線索了――幸好,喬峰任幫主的時間可以給我們一個明確的時間座標。

    書中第十五回中寫喬峰"執掌丐幫八年……",而汪幫主那封信"……下面注的日子是"大宋元豐六年五月初七日"喬峰記得分明,那正是自己接任丐幫幫主之日……",則可知喬峰是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當的幫主,以此推算,杏子林中商略平生意之時乃是北宋哲宗元?v六年(公元1091年)。

    而此時是三四月間,推算回去全書開始時應是上一年的秋冬季(拈花寺裡的景象是黃葉飄落,考慮到大理氣候偏暖,應是秋冬季,從開始到鳩摩智劫走段譽經過了十八天,之後"這般走了十餘天,料想已出了大理國境……又行了二十餘日……這一日終於到了蘇州城外……這時正是三月天氣"),因此《天龍八部》開始於哲宗元?v五年(公元1090年)。

    關於結束,書中出現的可參考歷史事件就是太皇太后高氏去世。哲宗親政改元。史載此事發生於哲宗元?v九年/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之後最多二三月時間("如此過了月餘,那四名說客竟毫不厭煩……",且提到要渡黃河,則顯然未到封凍季節)蕭峰自盡。全書結束。

    所以《天龍八部》就結束於元?v九年/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

    只是這樣一來,書中就有了兩處時間上的矛盾了(史實上的矛盾例如大理國皇位繼承的順序與時間等就不去管它了,這裡說的是時間上出現的自相矛盾的情況)。一個是鍾靈這小姑娘的生日,第一回寫的明明是鍾靈"十六歲",可第二回和第九回都寫了鍾靈生於"己未年十二月初五丑時",則算一下干支可知,鍾靈應是北宋神宗元?S二年(公元1079年)生人,全書開始時才11歲……這個,汗……另一個是段譽的年齡,書中第一回和第四回兩次提到當時段譽已經19歲了("鍾靈道:"十六!你呢。"段譽道:"我大你三歲。"……段譽插口道:"嗯,你十八歲,小我一歲。""),可是第四十八回中卻說段譽生於"大理保定二年癸亥十一月廿三日"也即公元1083年,則全書開始時7歲。再汗……

    論據6:文中提到"峨嵋……立派數百年……",則至少當在郭襄建派200年後。郭襄是中年後建立峨嵋,則此時至早是公元1500年以後。

    由上述三條可大致確認,《笑傲江湖》一文的時代背景當在明朝中葉的公元1500年以後。

    關於“河北”。明朝時河北稱為“北直隸省”,清朝時稱為“直隸省”,直到1928年才稱“河北省”。所以根據小說中“河北”的稱呼就判斷是清代顯然是錯誤的。這一點我們可以看作是小說家與歷史學家的不同吧!

    關於“日月神教”。如果是在清代,為什麼不公開叫“明教”呢?而且日月神教明顯是江湖教派而非政治組織,所以反清復明是說不通的。合理的解釋是,朱元璋依靠明教的勢力當上了皇帝,但鳥盡弓藏,開始清洗明教勢力。而明教本來就是一江湖組織,所以只好避諱改名為“日月神教”,把總舵藏在黑木崖上(光明頂已經呆不下去了),行事也就越來越古怪了(躲避官方追捕)。而它發源於西域,又與政府關係非同一般,所以與中原各大門派格格不入,累世結為仇敵。

    笑傲江湖發生在明代的基本考證

    元朝末年張三丰還健在,而笑傲中的沖虛是張三丰的n傳弟子。可見,笑傲肯定發生在元代之後。在鹿鼎記第二十三回中澄觀曾道:“古人說道,武功到於絕指,那便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聽說前朝有位獨孤敗大俠,又有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當世無敵……”。可見,笑傲發生在清代之前。因此,笑傲的基本背景是明代。

    笑傲江湖的具體起止時間

    1、明朝的起止時間為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到公元1644年(崇禎上吊)。

    2、笑傲中寫到:八十餘年前,日月教幾名高手長老夜襲武當山,將寶劍連同張三丰手書的一部‘太極拳經’一併盜了去。明教與武當淵源很深,不但有張無忌這層關係,還有楊不悔這層。楊不悔的父親楊逍是張無忌的繼任教主。因此,在張無忌和楊不悔活著的時候,日月教絕不可能夜襲武當山。《倚天》一文有比較可靠的歷史背景和時間推算,倚天結束時的時間是1358年,張無忌22歲,楊不悔約16歲。兩人的影響力比較合理的估計是55年,此時無忌近80歲:即使他已經避世海外多年,以他對明教的震懾力,日月教至少也要到這個時候才敢對武當不敬;楊不悔此時70歲出頭,可能會去世了。當然,更可靠的估計是55年-65年。這樣,笑傲最後一章魔教歸還武當書劍的時間約為1358年後的140年到150年,也就是1498年到1508年之間。

    《碧血劍》中華山的風祖師,神態飄逸,應該就是風清揚了。因碧血劍完成較早,金庸寫作笑傲之時,對華山劍派的設計已經考慮到碧血劍中的華山派了,所以他設計風清揚這個名字的依據顯然是“風祖師”。風清揚自己是不會重建華山派的,合理的解釋是令狐沖為了重建華山派,不讓華山劍法和內功失傳,後來收了徒弟。為了不給自己套上羈絆,也為了紀念風清揚,所以奉風為祖師。那麼,穆人清應該是令狐沖的幾傳弟子呢?考慮兩點:一,華山派的門規有許多,以令狐的個性是不會定什麼門規的,所以傳到穆人清至少也要三代;二,穆人清說“本派劍法更是博大精深,加之自歷代祖師以降,每一代都有增益”,可見穆人清至少也是令狐沖的三傳弟子。

    在明亡同年華山派召開門人大會(1644年)。當時袁承志二十多歲,約與馮難敵的兒子馮不摧、馮不破同年。馮難敵的師父黃真乃穆人清之徒弟;以每代二十來年計,穆當年已九十高齡了。如果穆人清的師傅的師傅是令狐沖的弟子,同樣以每代二十年計(但按令狐沖40歲收徒),令狐沖應該比穆人清大80歲左右。這樣,令狐沖的出生年在1470年左右。

    看一下笑傲中關於年齡的細節問題。

    文章開篇為第一年。第一年春天,滅門,林夫人39歲,屬虎。

    第一年,令狐沖出場。令狐此時28歲。

    第二年夏天,令狐沖被囚。

    第三年三月十五,五嶽劍派並派。 另外,開篇明確提到"郭襄……三年來沒得到他二人半點音訊……於是稟明父母,說要出來遊山玩水,實則是打聽楊過的訊息……自北而南,又從東至西,幾乎踏遍了大半個中原……",因此郭襄上少林應在華山之別後3。4年間。

    由上面《神鵰俠侶》年代考可知,也就是在公元1259年後3。4年,正是1262/1263年間。

    由上可知,《倚天屠龍記》開始於1262/1263年。

    關於結束時間,有兩條渠道。一是按歷史事件推算,《倚天屠龍記》結束時可參考的歷史事

    件就是韓山童戰死,而史載韓山童被捕遇害是在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這與書中的時間流程明顯不符。因而用歷史事件來定標行不通,還需要從另一渠道來考察――這就是張無忌的年齡。

    《倚天屠龍記》一書雖然有著明確的歷史背景,但除張三丰的年齡和歷史紀年有明確的對應外,其它具體年月並不清晰。這就需要有一個推算的渠道――張無忌與張三丰之間的年齡對應關係就是一個可資參考的標準。我們將透過考察無忌在全書結束時的年齡來推算其時張三丰的年齡,並由已確知的張三丰年齡與歷史年代的對應關係得到《倚天屠龍記》結束的時間。

    我們知道公元1336年時,張三丰90歲,且其生日為四月初九;就在這一年,張殷相識。謝遜現身。仙舸北渡。而張三丰百歲時即公元1346年的四月初九時,按書中所述張無忌"十歲"。但他是剛滿十歲還是即將滿十一歲呢(這牽扯到後來的年代推斷)。

    這涉及到張無忌的出生月日,這一點書中交代得並不十分清楚。不過我們還是可以看出殷素

    素懷孕應該是在到島上不久之後――"忽忽數月,有一日……張翠山一怔之下,大喜過望,叫道"你有孩子啦。"……"

    ――故而應還是在1336年,且由下面一段可知,至遲不會晚於秋季。

    "天候嬗變,這時日漸短而夜漸長,到後來每日只有兩個多時辰是白天,氣候也轉得極其寒冷。殷素素有了身孕後甚感疲懶,但一切烹飪。縫補等務,仍是勉力而行。這一晚她十月懷胎將滿……"由這一段並不能準確斷定分娩發生的時間,但大致可以推斷應在冬末或轉年的春季,也即張無忌生日在冬末或初春。而無忌離島時也是冬季("……每年黑夜最長之時,總是刮北風,數十晝夜不停……說不定你們便可迴歸中土……",則1346年4月張三丰百歲時,

    張無忌應為剛滿十歲(此處當是按虛歲計,即以出生為一歲,故九年多十歲)。

    這之後,又有幾次提到年齡與時間。

    "谷中安靜無事,歲月易逝,如此過了兩年有餘,張無忌已是一十四歲。

    "他在這雪谷幽居,至此時已五年有餘,從一個孩子長成為身材高大的青年。

    但真正對推斷年代有價值的是張無忌出谷遇蛛兒時的對話:"……蛛兒道"你幾歲啦。"張無忌道"二十一歲。"……"

    在這之後再未明確提過無忌的年齡,故此時的具體年月確認就很關鍵了,但遺憾的是這時恰好又是冬季("次日續向西行,走出百餘里後,已是正午,赤日當頭,雖然隆冬,亦覺炎熱……"。則張無忌說他"二十一歲"時是剛過生日還是已近下一個生日仍然不明。不過從經歷的時間長度(蝴蝶谷時14歲多,赴西域後在朱長齡家過過一個新年,應視為已15歲了,又在谷中5年有餘)來看,筆者較傾向於此時剛過21歲生日,則無忌此年21歲。數月後的八月十五,蝴蝶谷聚會,無忌仍然21歲。轉過年來的三月十五,張與周的婚禮。同年的數月後就是全書高潮的端陽屠獅大會。韓山童戰死。全書結束。由於是在九月九端陽後,故張肯定已經是22歲了。

    故《倚天屠龍記》結束時,無忌22歲。根據張無忌與張三丰的年齡對應關係可知,時年張三丰應為112歲,故當在公元1358年。

    碧血劍

    時代背景:明崇禎六年-清順治元年(公元1633年?D?D?D?D1644年)

    《碧血劍》一書的起訖時間比較確定。書開始於"(其時正是)崇禎六年……",

    而結束於闖王兵敗離京。李巖自盡的崇禎十七年/順治元年。

    鴛鴦刀

    時代背景:清中前期

    論據1:明確點明瞭是清朝。

    論據2:文中提到了全國18省,則年代當在順治朝之後,光緒朝之前。

    論據3:民間的反清活動在乾隆朝後已漸趨勢微,因此如書中所寫的蕭半和的父叔輩與滿清血戰而死。蕭半和自己甘做太監圖謀行刺之類的舉動,

    也以發生在清前期較為相稱。另外文中提到的當今皇上在做貝勒時就廣派密探尋訪武林至寶的舉動,雖不能說就此斷定,但也很容易讓人聯想起

    那位雍正爺……

    第三年,日月神教歸還武當書劍。

    第六年,令狐與盈盈成親。

  • 2 # 鼯鼠之飛

    具體說有什麼目的嗎?最初可能是興趣,後來就演變為賺錢。好像梁羽生就是當年,部隊復員後,以賺錢為目的去寫的武俠小說。

    具體說效果如何,可以看金庸老先生,是很有錢的。

  • 3 # 延陵山人

    不清楚港臺武俠流行是什麼背景,只記得武俠風在大陸流行起來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

    當時,改革開放方興未艾,封閉已久的中國剛對世界開啟一扇窗;當時,我們還是20歲左右的青年人,血氣方剛;當時,文學夢席捲中國大地,純文學成了青年人頂禮膜拜的圖騰!

    說實話,當時不少人對被劃為通俗文學的武俠小說是持排斥和不屑態度的。不過,當時人們的思想畢竟封閉的太久了,他們渴望新的東西,就好像乾旱的土地渴望甘霖;他們渴望俠義,就像被困沙漠的人渴望綠洲。

    於是,就像當年鄧麗君突然風靡全國一樣,武俠小說也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先是在國內撕開一個口子,然後就迅速瀰漫開來,覆蓋了中國大地。

    而《少林寺》、《霍元甲》的功夫電影、電視劇的上映和播出,也為武俠文學的大面積登陸,起到了鋪墊和推波助瀾的作用。特別是83版《射鵰英雄傳》的播出,更是讓人們見識了不一樣的江湖,一時間萬人空巷,只為郭靖黃蓉東邪西毒南帝北丐老頑童。

    記得當時我作為一個小有名氣的文學愛好者,被推薦參加省作協組織的作家班考試。那可是真刀真槍的成人高考啊,機會難得,而喪失了機會必將抱恨終生!第二天就要考試了,我住在考點附近的招待所,想看會兒書,臨時抱抱佛腳,可就是怎麼也靜不下心來。細究原因,竟是心裡掛念著晚上的《射鵰》,於是把書一掩,專等《射鵰》開播。

    等擠在大廳看完《射鵰》,回到房間,竟覺一身輕鬆,倒頭便睡。第二天“華山論劍”,更覺有如神助,一口氣答完。之後三場,竟場場如此。再之後發榜,我非但高榜得中,而且力拔頭籌,用現在的話說,得了個作家班全省高考狀元。

    這便是我的武俠,我的江湖。

  • 4 # 娛樂江湖百曉生9

    金庸武俠的流行,跟時代發展是關聯的,在當時人們擁有的娛樂方式非常少的情況下,作為休閒的消遣物,也是一種樂趣。沒想到竟然歪打正著,風靡全球,在所有人的追捧下,加上金庸武俠確實有值得玩味的地方,所以奠定了他的江湖地位。這些,也許連金庸自己都沒有料到,當初的寫作會產生這麼大的影響。至於有什麼目的,看自己理解了,名利雙收是一定的了。

  • 5 # 若子書

    1955年金庸先生,在明報上發表了第一部作品《書劍恩仇錄》,從此開啟了武俠之路。

    當初金庸先生剛從長城電影公司離職,創辦了明報,由於銷量不佳,為了擴大銷量,他決定寫武俠小說。從此十幾年間不間斷地創作了15本武俠小說。

    形成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加《越女劍》,從而成為一代武俠大師,更影響了幾代人的成長和情懷。

  • 6 # 你總有故事

    《越女劍》春秋末年藉助歷史上的傳說和事實,不但抒發了歷史情懷,還表現出人性的悲歌,把家國之仇與個人的愛結合在一起,使小說增加了厚重感和無限的餘味。

    《天龍八部》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透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其故事之離奇曲折、涉及人物之眾多、歷史背景之廣泛、武俠戰役之龐大、想象力之豐富當屬“金書”之最。書名出於佛經,有“世間眾生”的意思,寓意象徵著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背後籠罩著佛法的無邊與超脫。全書主旨“無人不冤,有情皆孽”,作品風格宏偉悲壯,是一部寫盡人性、悲劇色彩濃厚的史詩鉅著。

    《射鵰英雄傳》南宋寧宗慶元五年-嘉定十四年左右(公元1199年-1221年左右)南宋末年,金兵入侵,朝廷奸臣當道。全真派丘處機因殺死漢奸王道乾,被官兵追殺,逃到江南一個小村牛家莊,與隱居在此處的愛國義土郭嘯天和楊鐵心一見如故,以“靖、康”為他倆即將出生的孩子命名,並留下一對短劍作為信物。三人酒醉之後。楊妻包惜弱在外面忽然發現一個受傷的官兵,於是偷偷將其救下。哪知卻為郭、楊兩家帶來無盡的災難。原來,此人竟是金國六王子完顏洪烈,因為追殺丘處機被打傷,得包惜弱相救後,竟然對她一見鍾情,於是勾結南宋官員段天德對郭、楊迫害。郭嘯天死亡、楊鐵心不知去向,已懷身孕的郭夫人李萍被段天德抓走,之後經過千辛萬苦逃到大漠,生下兒子郭靖,而楊夫人包借弱則被騙嫁給完顏洪烈,生子完顏康。丘處機得知兩家被害的訊息後,一路對兇手進行追查,與江南七怪發生誤會。雙方不打不相識,定下賭約:分別尋找楊、郭的後人並傳授他們武功,於十八年後在煙雨樓比試高低。在《射鵰英雄傳》連載的期間,其受歡迎的程度,不但風行香港,而且波及東南亞。每天的報紙一出來,很多人會首先翻到副刊去看他的連載。市民街談巷議的話題,多半與小說中的人物、情節有關。人們一路追看下去,看過一遍不過癮,又看第二遍、第三遍,看過連載,又看每“回”一本的小冊子,還要看最後結集出版的單行本。曼谷每一家中文報紙都轉載他的作品,並在報館門口貼出前一日和當日連載的作品。當時各報靠每天往來於香港至曼谷的班機送來香港的報紙再轉載,但到了小說的緊要關頭,有的報館為了搶先,不再坐等班機到來,而利用地下電臺的裝置,透過電報來發表香港當天作品的內容,以滿足讀者迫不及待的渴望。 在金庸的全部作品中,《射鵰英雄傳》是影響最大、讀者最喜愛的作品之一,被公認是開創了武俠小說的新模式、新格局與新時代的一部作品。同時,他又是地地道道的中國文化與藝術的繼承者,因而《射鵰英雄傳》被認為是金庸小說的創作真正取得成就的標誌。 《神鵰俠侶》--南宋理宗紹定五年/六年-開慶元年(1232/1233年-1259年)金庸對於正統的儒家傳統有所偏離,假如說,郭靖是一個合規合矩的英雄,那麼楊過則是一個反叛的英雄。金庸在楊過身上,寫出了一種道家文化的理想人格:順其自然,至情至性。” 1983年,香港無線電視臺的24集電視劇《神鵰俠侶》播出,香港地區的收視率超過90%,劉德華和陳玉蓮成為一對經典的熒幕情侶。1984年,臺灣也將原著改編為電視劇,由孟飛和潘迎紫主演。1995年,香港無線電視臺再次改編《神鵰俠侶》,由古天樂飾演楊過、李若彤飾演小龍女。1998年,新加坡和臺灣地區又相繼播映了兩個《神鵰俠侶》的改編版本。分別由李銘順、范文芳(新加坡版)及任賢齊、吳倩蓮(臺灣版)擔任主角。2006年,張紀中團隊將原著改編為40集電視劇,由黃曉明、劉亦菲主演。 2014年,播出52集版電視劇《神鵰俠侶》,該劇由李慧珠執導,於正編劇,陳曉、陳妍希等人主演。 除了電視劇外,該書3次被翻拍為以小說原名或主人公名字為影片名的電影,2011年被改編為同名日本動畫片。《倚天屠龍記》--1262/1263年。南宋末--元末明初《倚天屠龍記》以安徽農民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天下為背景,以張無忌的成長為線索,敘寫江湖上的各幫各派、各種人物的恩怨情仇,它把中國歷史上元朝的興衰和江湖道義、恩仇平行交叉起來。1978年,香港導演楚原將《倚天屠龍記》首次搬上大銀幕,改編為上、下兩集電影,爾冬升飾演張無忌。1993年,香港導演王晶選取了原著中張無忌於光明頂獨戰六大門派的經典情節,改編為電影《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由李連杰飾演張無忌。電視劇方面,香港無線電視臺曾三次將原著改編為電視劇,分別是:鄭少秋、汪明荃、趙雅芝主演的1978年版,梁朝偉、黎美嫻、鄧萃雯主演的1986年版,吳啟華、黎姿、佘詩曼主演的2001年版。臺灣地區則有兩次電視劇改編,分別是:劉德凱、劉玉璞,喻可欣主演的1984年版,馬景濤、葉童、周海媚主演的1994年版。中國內地也有過兩次電視劇改編,分別是:蘇有朋、賈靜雯、高圓圓主演的2003年版,以及由張紀中導演的2009年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7歲的時候喜歡的人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