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步步為營007

    既然有經驗和能力,搞點副業做做。45歲了離退休還早,但是離開了,從國企退休下的良好又讓人捨不得。那就選擇自己喜歡的副業做做,做好了,自己當老闆,做不好,還是可以在國企養老的。你覺得呢?

  • 2 # 柳葉56596314

    大型央企四級子公司,中層後備幹部條件,副職後備35週歲,正職後備45週歲,45了還沒做副職,基本沒戲了,趕緊退休吧

  • 3 # 小黑胡扯

    這種情況在國企比比皆是,如果你真的有能力,那就要去私企。在國企你的能力得不到最大的發揮。

    私企看的是你的能力,你的能力能為你的老闆帶來多大的利益,那你就能得到多大的回報。在私企能力、效益至上。

    國企的領導更在意的是自己權利的執行力,一如政府機關,各種單位。在國企領導眼中,你只要對他的權利執行到位,態度積極就是好員工,至於事情最後做得好與不好,能不能完成在他們眼裡反而不是那麼重要了。他們享受的是自己的權利。

  • 4 # wall-e64645676

    一說國企,大家就覺得必須有關係,就好像上去的都是壞人,其實現在大部分國企尤其是央企很大程度上也是具有現代企業管理體系的。很多時候問題還是出在我們自己的認知,有了正確的認知我們才能調整自己,而不是看著頭上的屁股抱怨。

  • 5 # 墨軒0306

    我在大型央企子公司工作,科級幹部80後,處級幹部70後。就在我我們集團的另一個子公司,傳說已經有92年的副處級書記了。。。

  • 6 # 段子手熊博士

    45都太大了,現在的國企好些都是鼓吹自己管理多麼先進,在任用幹部上都是門道複雜,基本各家套路都差不多,都是本企業行業的985/211的有名大學,30歲或者35完成第一次起跳,負責白搭。

  • 7 # 橙子山竹

    有關係就運作,沒關係就認命吧,國企這樣被埋沒的人一車一車的,國企永遠都在喊缺

    人才,其實國企是個藏龍臥虎的地方,人才給了也不見得能發揮出來

  • 8 # Mrl143912918

    如果真有能力30歲左右就該看到沒有晉升希望的時候果斷去私企吧,好賴工資能高點,國企的晉升主要靠的是關係個人能力可以說是最不重要的考察因素。45歲才發現提副科無望才想起來破局,至少說明你個人能力中觀察和分析自身處境的能力不足。在國企三十歲左右就是你的拐點,領導提拔你還能繼續幹,領導不提拔你趁早找下家別耽誤了自己,要不就混吃等死到退休也成。不要聽國企領導忽悠你好好幹,他只不過覺得讓你幹這一攤事付出的成本是最低的。

  • 9 # 老工人528

    在國企幹第一,有能力幹實事,沒背景抓住國難思良將的絕佳機會。第二,會給頭頭斂財,測管錢管物之位。第三,順民等退休。

  • 10 # 回顧與思考

    ?45歲了還沒升到副科,是真的有經驗,有能力嗎?45歲已經換了不止一屆領導了吧?每屆領導都不認可你,所以所有的領導都是瞎子,這就是你的基本邏輯推論!事實上我所在的央企有大把的所謂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年輕人,總覺得自己有驚天動地之才能,最起碼當個副總沒問題,事實上呢?在外人看來典型的幹啥啥不行吃啥啥沒夠,還矯情個不行!幾乎沒有啥能拿得出手的業績,幹不好就指責這個不配合,那個在嫉妒,反正理由大於天,地球都應該圍繞自己轉!聽兄弟一句勸,國企央企沒有那麼陽光,也沒有那麼黑暗,多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吧!得要承認自己只是個普通人而已,雖然對於很多人來說承認自己平庸很難!

  • 11 # voohooxp

    經驗和能力是什麼,在任何企業,包括私企外企,獲得晉升都不僅僅看能不能做事,經驗不等於經歷,能力不代表技能,當今社會,能平衡好更多利益相關方的資源才是經驗,高情商的非弱智才是能力,也許認真審視一下,你並不是你認為的那麼有經驗和能力,眾人皆醉我獨醒只是一個美好的主觀願望罷了

  • 12 # 隨谷叢鷚

    這個問題不該問大家,應該問自己為什麼?央企國企 事業單位 其實都是一樣的模式,關鍵看如何處理人情世故和工作能力差一樣都不行。

  • 13 # MinkyLun

    國企副科級級別不低啊,你不能跟政府部門比啊,像我們單位總公司是副部級,地方的分公司副總是副科級,相當於總公司的四級單位,地方國企可能機構沒有我們這麼冗餘,但是總部機關級別也相應降低了啊。

    所以雖然這個年紀沒上去有點可惜,但是也屬正常吧?心態放平,順的時候往上看,不順的時候往下看!

  • 14 # 航哥

    在國企能力,經驗,都是次要的,甚至都排不到前幾位,第一關係,你爹要是董事長,不用四十五歲,二十五歲正科,三十五正處很正常,第二為人處世,好聽點叫會做人,不好聽叫舔領導,買早餐,接送孩子,反正就是領導家任何事都比你的重要,只要這個領導不倒臺你就有機會了,第三就是機會了,比如你的部門就你一個男的,還缺個副職,你的機會就很大。反正你所說的經驗,能力,在國企你有了前面的幾項,那麼經驗和能力就是錦上添花,你要沒有那經驗和能力屁都不是,不過也看你在什麼樣的國企,什麼樣的部門,不是一線,不是技術,銷售類的,基本也是清閒悠哉,你在得到一些東西,肯定也要失去一些東西,都四十五了,培養個別的業餘愛好,估計勞累的活也不會太安排你去幹,再混幾年,準備退休了,國企大部分人真正的好日子,其實都是在退休後,還是希望你少些抱怨,多些以後的打算吧。

  • 15 # 符號王正直

    所謂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有能力有經驗其實都是我以為。我以為自己的職業技能已經是鈦合金的盔甲,實際上真的經過市場檢驗發現是紙糊的。這就是我的真實經歷和感受。國企環境相對閉塞。管理特別有體系,分工非常細緻。所以大多數人都對自己有高估。

    如果您單位有內部創業,您可以去試試。如果您跳槽,歸零心態也是真的難。

  • 16 # 赤橙黃綠青藍紫001

    很正常。45歲不是提副科了,45歲應該提正科才行。按規矩講,首先,你得是對口專業的985或者211起碼也是行業定點的院校生。其次,入職後要謙虛謹慎,最好在離領導比較近的部門任職員,在各種與領導接觸的場合不急不燥,說話合適。或者在自己的領域裡在25歲左右要做出成績,並得到所在部門領導的認可。還有,積極向組織靠攏,成為在文體、群工團組織的活躍人員,並得到上級部門的認可。努力將自己列入後備領導名單。在30歲前爭取進入副科。40歲前進入正科。

  • 17 # 教授的一蓑煙雨

    因為資源本身就很稀缺,經驗與能力只是幹部晉升的一個方面而已。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經驗與能力的問題。

    一、經驗與能力是自然的積累

    45歲,在國有企業工作如果不跳槽的話,應該至少工作了近20年。從事任何一個崗位20年時間,除非是愚笨、懶惰、不思進取,一般人都應該具備了相應的經驗與能力。而這些經驗與能力反映在工作中就是勝任工作遊刃有餘。

    二、經驗與能力不是升職的必須條件

    能做上司的人是不是應該比下屬能力更強和經驗更豐富?

    是不是能力更強和經驗更豐富都應該升職作領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能力和經驗對晉升的決定只有很小的影響。

    下面,我們再看看,影響升職的最重要因素有哪些?

    一、國有企業的選人用人的標準

    國有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選人用人關係企業管理質量,關乎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成敗,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是核心環節。那麼國有企業要選什麼樣的幹部呢?要選“對黨忠誠、勇於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那麼第一位的是忠誠,第二是創新。經驗與能力並不是核心要素。

    二、國有企業選人用人的影響因素

    一個是人的因素。升職與否,不是自己決定的,是組織部門、人力資源部和企業領導班子決定的。有經驗與有能力的人很多,為什麼不選你?可能你擔當精神不夠、團結同事不夠、統籌能力不足等,都有可能讓你無法進入視野。

    二是你所處的環境的因素。

    如果,你處在一個創新型的科室或者部門,你這個年齡思維僵化固化的可能性比較大,一般主要領導願意選拔更為年輕有創造力,高學歷的同志。

    如果你所處在一個需要業務開拓的部門,領導也更願意選擇年輕人上位,敢闖敢拼。

    三、檢視你自己的問題45歲了還沒進步,別的人為什麼進步?

    幾個因素:

    1、你是不是得罪了主管領導或者單位的主要領導?這個在國有企業基本上就是一個死結。如果有這方面的問題,升職的事兒你就不用想了。

    2、你是不是缺乏擔當精神、也就是說的關鍵時刻掉鏈子、頂不住?遇到問題就躲,遇到難題就繞。沒有擔當的人領導是不會用的。

    3、是不是你的性格上有什麼缺陷?或者情商不高,缺少群眾基礎。

    總之,這個年齡還沒有進步,最大的可能就是一個是能力平庸,一個是不夠擔當,還有可能是得罪了領導、與同事的團結也不好。再有可能就是生不逢時。

    45歲是一個尷尬的年齡,

    如果你處在一個越老越吃香的行當,建議你跳槽.

    如果你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和人脈資源,建議你單幹。

    如果你沒有其他想法,建議你把小日子過好。

  • 18 # 智慧改變命運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個人視野,我姑妄說之,你故妄聽之,不喜一笑了之。

    45歲如果是規範的教育科班直讀出身,正常本科畢業已經22年,碩士畢業已經19年,博士畢業18年。

    本科畢業22年,如果能力合格,自己努力沒有跳槽,現在的職稱應該是教授級高工(正高),相當行政級別正處級以上,在15級工資體系中相當10級-11級。

    工資水平處於企業10%分位,即處於給個正科都不幹的逍遙水平。

    本人經歷33歲高階工程師,45歲時在國資為主股份制企業不屑於搞個正副科級,做一個逍遙的產品系統高階工程師錢不少事很少很愜意。

    企業人力資源不會浪費精力讓一個有能力的科技人才在科級混,比如會讓你抓產品開發專案策劃與管理,做專案總監,產品總監等以技術為背景的管理職責,不會浪費人才。

    45歲如果真的在乎科級職位,就認真的反思自己,向蘇秦學習,然後找一個副總級的當門生,在換屆時去競聘科級。

    如果現在還達不到教授級高工,你說你是人才或能力超群,那就洗洗更健康!

  • 19 # 大漠沙一粒

    國企不管從上到下,每一個提幹的人都是有關係的,表面看著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那都是線上下波濤洶湧鬥出來的!有關係就是王道,其他的純屬扯淡!

  • 20 # 80後小公

    在國企,45歲沒謀到一官半職的比比皆是,沒什麼好奇怪的,做到這份上,祈禱自己平平安安幹到退休,就是最大的幸事,其他的平常心對待,別多想,多想也沒用。

    為什麼在國企很多人幹一輩子都在基層原地踏步,原因無外乎兩點:

    一、背無靠山難提拔。在國企,人際關係錯綜複雜,如果沒有一定的關係,或者說不站某一個隊伍,很難有機會出頭,你45歲還是一平頭老百姓,說明你上面沒人,而之所以上面沒人,一方面可能是真沒背景,無人可靠,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與你自己情商低,不懂交際結識人脈有關。

    二、能力一般難出眾。你說自己有經驗有能力,小公將信將疑。真是這樣,為什麼幹到現在還是普通職工?沒錯,在國企發展是要關係,但國企也要用人,也需要能力強的人獨當一面為企業謀利益,因此只要能力過硬,情商不差,幹久了總會找到機會。而你幹了幾十年也沒逮著機會上去,哪怕提一級都行,難不成公司老闆都是傻的,都看不到你的能力和經驗?說實話,小公不信。如果你能力過硬,領導不可能看不到,你之所以有這樣的認識,大體是因為你自我感覺良好,自以為領導就該用你罷了。在企業,像你這樣自視甚高的人太多了,平常總以為自己什麼都行,真正到關鍵時候往往掉鏈子,眼高手低,不能擺正心態,如若不改正過來,註定一輩子失意。

    腳踏實地比什麼都強。無論在哪個年齡,放低身段,勤勤懇懇去做事總沒錯,只要堅持下去,相信也會有回報。沒有那個金剛鑽,老想攬瓷器活,只會徒增煩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子回打保時捷女,該男子需承擔什麼法律後果?此次事件屬於打架鬥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