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長樂魏泱
-
2 # 大仙講歷史
大家好我是講歷史故事的大仙,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大仙要宣告首先韓信雖然沒有獨立帶兵過,但是早在項梁時期,韓信就已經在項羽軍中(雖然地位很低),所以不是什麼新人,也是經歷過戰場生死的,也曾參與軍機。
其次,趙括確實是沒有打仗的實際經驗,初次上戰場就統領四十萬趙軍。
最後,馬謖其實也不是沒有經驗的,馬謖此前一直都是跟隨在諸葛亮軍營中做參謀的。
所以大仙認為不要太刻意強調他們是不是缺乏領軍經驗,而是要從實際戰鬥案例來分析他們。
我們分別去分析韓信、趙括、馬謖三個人的事例。
韓信的事蹟東取三秦的戰略,是韓信給劉邦制定的。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韓信為了擊敗雍王章邯的戰術。
用一萬多新招募計程車兵,背水一戰抵擋二十萬趙軍,並用2000精銳騎兵奔襲趙軍大營,前後夾擊一舉消滅趙軍,進而滅了趙國。這場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戰鬥,可以算是千古傳誦。
劉邦令韓信攻滅齊國,又令酈食其說服了齊國投降。韓信在沒有接到劉邦下令退軍的情況下,一舉殲滅毫無防備的齊軍,滅掉了齊國。
濰水一戰,利用水淹的戰術,一舉消滅了楚將龍且的二十萬楚軍,楚軍主力在此戰中基本覆滅。
這些案例只是韓信的較為大型的以少勝多的情況,還有不少戰鬥,形勢還算良好,然後可以大獲全勝的,比如消滅魏豹的戰鬥,還有徹底消滅項羽的垓下之戰。
趙括的事蹟趙括有豐富的分析和謀劃軍事的經驗,連他的父親,名將趙奢也不是他的對手。實際上談得上是一個有潛力的帥才。至少也是一個優秀的軍師,真不能說他是渣。
趙括在長平之戰中,身死而四十萬趙軍覆滅,此事成為他的歷史汙點,被冠上紙上談兵的成語,實則,也有很多對他不公的地方,雖然他確實敗了,但是非常的情有可原。
首先,當時秦國的國力確實比趙國強,單兵素質,秦兵比趙兵強;糧草供給,秦國的糧食比趙國遠遠要多;軍隊數量,秦耗盡國力,前後投入兵力高達45萬,抽調舉國之兵壓制趙括被圍後的反擊。可以說,全方位角度,秦投入的戰鬥力都是強於趙的。
其次,新手出道的趙括,遇到的對手主帥是殺神白起,這也是一個非常不公平的較量,更甚於趙國情報失敗,不知道對方是白起領兵,而白起卻能知道對方是趙括。
最後,趙括雖然死了,也敗了。但是秦軍在此戰中,整整戰死了25萬人(後來邯鄲之戰秦軍又戰死了30多萬人,等於前後秦國死了六十萬兵力)。這雖然是一次秦勝趙敗的戰爭,但是秦也遭到了趙括臨死反撲的反噬。只不過後人在嘲笑趙括無能,但是實際上趙國國內並不這麼認為,趙括終究是戰死沙場,捨身成仁的將軍。趙國雖然敗了,但是秦國也元氣大傷無力滅趙。
馬謖的事蹟馬謖曾經是諸葛亮的參軍,一直都是以謀士的身份在軍中。
與其說是馬謖想要在街亭之戰中有所表現,不如說說諸葛亮想要培養和扶持馬謖,給他一次建功立業的機會。因為雖然馬謖是主動請戰的,但是當時還有魏延,王平等其他將軍也請戰去街亭狙擊魏軍。
所有說馬謖的敗亡,確實有馬謖缺乏自知之明,要出戰的成分,但是實際上北伐的統帥諸葛亮才是真正揹負主要責任的人。因為識人和用人都錯了。這也是為了此戰之後諸葛亮主動請求降級三個級別的原因。
現在也有很多人會分析,說街亭之戰,如果是其他將軍去狙擊魏軍,是否能擋住。大仙有了解過。其實以兩萬多的蜀軍,在沒有天險和城池,也沒有充足時間佈防的情況下,確實不會有太大勝算。
但是馬謖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在於,他敗的實在太快了。完全沒有做到阻擋魏軍的作用。
大仙相信,如果是魏延領兩萬多兵馬去狙擊張合司馬懿,因為當時魏軍僅僅只是前鋒騎兵張合部,就把馬謖給幹了,後面連主力部隊都還沒上。大仙覺得如果是魏延,應該至少可以拖住這支張合的騎兵部隊,直到司馬懿的後續主力趕到,魏延肯定會抵擋不住,開始各種遊擊和撤退,雖然不可能打贏,但是肯定會拖延魏軍步伐。
總的來分析,馬謖確實有太多言過其實的地方,總體最大的責任是主帥的用人不對,諸葛亮責任最大。
總結大仙覺得,韓信無愧為兵仙。趙括其實也是個能人,只可惜生不逢時,含恨戰死。馬謖則是真正的誇誇其談,名不符實。
-
3 # 時間的穿越者
這個跟人的天賦有很大關係,有些人生來就是為戰爭而生的,對於戰爭有著比常人優秀的銳覺。項羽,韓信一類就是天生戰爭天才。在戰爭中成長速度遠大於其他人。
還有一部分是後天學習,而成為戰爭佼佼者,這個劉邦,張良等。
-
4 # 先生8795435236706
在古代冷兵器為主的戰爭,知已知彼是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獨立的決策能力是決勝的關鍵。
所以兵法就像課本上的例題,只是教給你原理,你去怎麼分析解題的方法,而你要按著例題去考試,基本上是不能及格的。因為你把決勝的關鍵交給了過去的經驗,而沒有掌握在自己手裡。
韓信曾在項羽那裡當過兵,而且還曾給項羽提過建議,說明他很瞭解項羽。對其他人也是一樣,在開戰前都要了解對方的經歷,做的知己知彼。為戰爭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最主要的是決策能力,這才是取勝的決定性因素,而不在於知道兵法的多少。
趙括雖然也跟他父親等參戰多年,但沒有獨立戰鬥的經歷,就是自己獨自率領軍隊,也是有人指揮他怎麼行動。這就是致命的缺陷,也是至敗的直接原因。
馬謖一直跟著諸葛亮當參謀,馬謖非常聰明,但他沒有跟對人。諸葛亮就不是一個能獨立決策的人。有人可能說:不對,六出祁山不是諸葛亮掛帥的嗎?是諸葛亮掛帥的,那六出祁山哪次贏了?魏延子午谷奇謀被諸葛亮一口否決!不是說魏延的子午谷計謀一定能成功,是說諸葛亮掛帥,不敢邁大步,不敢有決定成敗在此一舉的決斷。如果北伐是劉禪御駕親征,雖然劉禪昏庸,但他認為諸葛亮天下無雙。而實際上諸葛亮也正是缺一個能給他吃定心丸的人,哪怕是劉禪這樣的,都能給諸葛亮信心。如果劉禪御駕親征北伐,說不定就成功了。所以說諸葛亮有這樣一個致命的缺點而不能成功,馬謖也是一樣,他也沒有這樣的信心。所以在做決斷的時候,是沒有獨立冷靜的考慮。而且馬謖急於像證明自己的能力,所以在守街亭的時候,即沒有按照諸葛亮的部署,也沒有知已知彼的分析張郃的想法,只是照貓畫虎的用了兵法上的“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的典型案例,而沒有自己靈活的部署,結果遭至大敗。
趙括和馬謖所差的是:都有為君王打仗的思想束縛。而韓信完全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自主決斷。
-
5 # 奕道君心
這要從他們所處時代和麵對的對手來剖析!韓信和趙括馬謖的情況完全不同!因為前者打的是順應時代的趨勢,後面兩者則是為逆時代趨勢的集團而戰。
首先看韓信,他帶領部隊取得的勝利都是在秦和項羽的對決上。不論秦也好,項羽也罷,代表的都是當時已經被拋棄的舊制度,舊貴族階級。而韓信追隨的劉邦,代表了當時新崛起的貴族階級和全新的生產關係制度,與其說韓信擊敗了章邯,項羽,不如更形象的說是韓信跟對了趨勢,擊敗了腐朽不堪的秦末舊貴族階級。這本來就已經是一個矛盾重重,病入膏肓,毒入骨髓的舊集團,他們自己內部矛盾和毒瘤尚且滋生無法根除,滅亡只是早晚,韓信幸運的成了這個助推人。
再看趙括馬謖,前者面對商鞅改革後強大的秦,後者面對司馬家掌權如日中天的魏。然後趙括的趙國也好,馬謖的蜀漢也好,本身也都是腐朽疲憊的狀態。國內矛盾多,社會管理效率低下,軍隊戰鬥力折損嚴重。他們或許其實也有才能,只是沒跟對一個好團隊,沒有順應一個好趨勢。
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光看成敗,就像岳飛最後也死了,宋也亡了,難道就說岳飛能力不行,也是紙上談兵?這跟我們打英雄聯盟一樣的,很多時候自己技術再強,開錯一個豬隊友,三路逆風你咋翻盤?
-
6 # 晚風穿林孤雁來還去
韓信是從底層攀爬上高位的逆襲男,另外兩位則是富二代或者說是官二代。韓信並不缺乏領軍經驗,他只是缺乏高層管理經驗,但多年底層打拼已經讓他有了一定的管理方法。另外兩人則缺乏實際經驗
-
7 # 高雄的燈
個人覺得還是能力和天賦問題,有些人雖然能夠凱凱而談,但是真正到達實踐階段並不能做好;而有些人就是天生的一副好手,個人覺得這一點在天賦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例如蘇炳添雖然個子不是很高,但全中國乃至全亞洲比他高的未必跑的比他快,有些人就是後天再勤加練習也是達不到他的高度,這就是天賦所造就不同的結果。(個人觀點,沒有歧視蘇神身高的意思)。
-
8 # 億邦電商
從出身上來說,韓信出自底層,而趙括出身自名門,馬謖也算是名士,這些人身居高層,所以韓信更瞭解戰爭,更瞭解人心;
從實戰上來說,韓信並不是一開始就受到重用的,韓信開始追隨項梁,後來作項羽的郎中,最後才跟隨劉邦,是經過戰爭洗禮和歷練的,相比較而言,趙括和馬謖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在被重用之前,幾乎沒有實戰經歷;
從戰略方面來說,韓信能夠打動蕭何和劉邦,是分析了當時的局勢,判斷局勢不比諸葛亮的隆中對差,相比之下,趙括和馬謖根本沒有什麼理論建設,善於誇誇其談而沒有邏輯,壓根就屬於扯淡。
-
9 # 抒史先生
在古代的戰場上,領兵打仗是一件非常考驗自己能力的事情。如題目所說,這三個人都缺乏統軍經驗,為什麼韓信成了一代天驕,戰無不勝,馬謖趙括卻是紙上談兵?其實從這三個人的某些細節上就能看出差別來,我認為韓信能夠成為“戰神”,有三個方面是趙括、馬謖不及的,這就是他們“戰神”與“戰渣”的差距!
一、韓信在領兵打仗之前跟過項王,有些事情耳濡目染!韓信在沒有投靠劉邦,得到劉邦賞識之前是跟著項梁的,而且只是一名小卒,在部隊中打仗,雖然韓信沒做統領,但是多多少少會注意到軍隊中一些重要的事情,這是非常重要的實踐!項梁死後他又跟著項羽,做了一個小官郎中,郎中這個官職在當時就是項羽身邊的侍衛,久跟在項羽身邊,韓信必然耳濡目染,聽取一些作戰打仗的方略。
而反觀趙括馬謖,雖然兩人都是身處亂世,但是他們一個是將軍的兒子,趙括是在父親嚴密保護的雛鷹,早已是展翅高飛的年齡,卻一直窩在家裡,不知戰爭的殘酷與無情。另一個是被圈養的狼,馬謖因為得到諸葛亮的賞識,並沒有出去作戰打仗,而是做了一個參謀,諸葛亮也時常找馬謖出主意,而且馬謖的主意也非常好,但是突然讓這麼一匹沒有野性沒有經驗的狼去捕食獵物,這不是讓他去送死嗎?
二、韓信能參透人心,善於剖析戰況韓信是從底層做起,他最瞭解的當然是小卒的心思,在帶兵打仗時,韓信能夠知道自己軍隊的優劣,據此在做另一步打算!比如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韓信知道自己軍中的兵卒是散兵流勇,如果用他們不讓他們各自為戰,很多人肯定會逃跑,只能背水才能勝利。這不僅是韓信對於兵法的變通,也是他善於用兵的成果!《十七史百將傳》對於韓信善於用兵評價:
“孫子曰:‘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信料楚漢之長短。又曰:‘遠而示之近。’信陳兵臨晉而渡於夏陽。又曰:‘入深則專,十人不克。’信去國遠鬥,其鋒不可當。又曰:‘置之死地而後生。’信使萬人出,背水陳。又曰:‘不戰而屈人之兵。’信暴其所長,燕從風而靡。又曰:‘半渡而擊之,利。’信決濰水而斬龍且是也。”而反觀趙括馬謖,他們講謀略兵法一大串,但是他們不懂軍心人性,只是刻板的實施自己的想法,不會客觀的分析,當時的局勢,所以他們是戰渣!
三、韓信有一點比趙括馬謖厲害,韓信能夠聽取他人的意見,不恃才傲物!韓信大破趙軍,俘獲了李左車,因為韓信非常佩服李左車,所以韓信親自為李左車鬆綁並向他行弟子之禮,俯首請教李左車攻燕之法,韓信用了李左車的謀略之後不用一兵一卒拿下燕國,可見韓信雖然有才,但他不恃才傲物,相反他還能虛心請教,這是趙括馬謖不能比的!
總結:同樣缺乏經驗,韓信卻熟悉戰場,而且熟讀兵法的韓信在發動每一場戰爭時,都會深刻剖析,敵我優勢,利用心理戰術,穩軍心破敵心!而趙括馬謖只是一味的探討兵法,並不瞭解軍隊的重要性,固執己見所以失敗!
-
10 # 經世文化
一套作業系統,安裝好了不同操作任務的軟體,拿上手直接執行就可以了。區別在於,韓信與趙括馬謖大腦所安裝的軟體,他們與天地所賦予他們的作業系統的相容性。很明顯,韓信的CPU與相容性都要優於後者。所謂的領軍經驗,歷代古聖賢都已經寫在書上了,只要根據現實情況融會貫通即可,很明顯,這個運用兵法經驗的能力,韓信又要優於後者。總結:根本原因在於,天賦+後天聖賢經典教化。
-
11 # 歷史星空裡最亮的星
韓信是一個真正的軍事天才,史稱“兵仙”是也。趙括和馬謖之輩,即便積累再多的領軍經驗,也不可與韓信同日而語。就好比那些學鋼琴的,練了一輩子,彈了一輩子,頂多是一個鋼琴演奏家,對那些世界級的音樂大師,像莫扎特、貝多芬這個級別的人,只能頂禮膜拜。
在劉邦築壇拜將之前,韓信的確沒有統率隊伍的經驗。如果硬要說韓信有一些戰爭經歷的話,那他曾在項梁的軍隊裡當過小卒,項梁死後,他又在項羽身邊做貼身侍衛。他沒吃過豬肉,只見過豬走路。這樣的戰爭閱歷,如果寫求職簡歷的話,一張A4紙都寫不滿。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在被劉邦拜為漢軍大將軍之後,當即和劉邦相談甚歡,留下了著名的“漢中對”。“漢中對”是指導楚漢戰爭的綱領性檔案,韓信以自己的遠見卓識,為劉邦制定了“東向而戰,還定三秦”的戰略決策,緊接著,他用一招“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指揮漢軍打敗章邯,奪取關中,拉開了楚漢戰爭的序幕。
試問,若非天才,他怎麼能在“楚強漢弱”的形勢下,分析出劉邦必勝的三個優勢,和項羽地盤雖大,卻是一盤散沙的優劣對比?若非天才,他敢違背基本的兵法常識,背水佈陣?若非天才,他怎麼想得出來拔旗制勝四兩撥千金?若非天才,他如何能在劉邦彭城一敗塗地後,和強楚打了一場漂亮的京索之戰,使劉邦起死回生?若非天才,他怎麼想到在垓下之圍時,讓士兵們半夜三更悽悽哀哀地唱楚歌,瞬間瓦解了項羽的鬥志,讓力拔山氣蓋世的西楚霸王烏江自刎?……韓信的經典戰例完全是不講套路,五花八門,堪稱神來之筆,妙不可言。這樣的戰績,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名列前十,後人常拿他與白起老前輩相提並論,並稱戰神。那趙括呢?他是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自小熟讀兵法,經常和父親論兵,理論水平甚至在父親之上。他甚至也不能說全無戰爭經驗,曾跟隨父親在軍中任參謀。但那又如何?所謂知子莫若父,看看趙奢是怎麼評價趙括的:“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就是說假使趙國用趙括為將,趙軍早晚要玩完。而趙相藺相如也不看好趙括,他說:“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意思是趙括空有兵法理論,卻不知變通。而在戰場上,最重要的正是機變。
長平之戰,使趙括落下了紙上談兵的千古笑柄。他面對的是秦國虎狼之師,又是戰國第一名將白起,竟然毫無防範之心,中了白起詐敗之計,率領趙軍高歌猛進,完美地鑽進了白起佈下的口袋;而且首尾不能相顧,隊伍被秦軍攔腰截斷,分而殲之。又被秦王舉全國之兵斷了糧道,抄了後路。趙括雖勇,率兵五次突圍都被秦軍打退,趙括死於亂軍之中。可憐四十多萬趙國男兒,死於此役,正被趙奢不幸而言中!真的細思極恐。感覺整場戰事,趙括的表現都活像一個傻白甜,畫面如下:
白起:快來追我呀寶貝!
趙括:我來啦!萌萌噠!
白起:好乖!咔嚓!
那麼再說說馬謖。馬謖失街亭這件事,是諸葛亮心中永遠的痛:一痛北伐首戰失利,二痛自己落下識人不明的人生汙點,三痛失去馬謖這個和他感情如父子的軍事高參,四痛先主劉備早就告誡過自己:“馬謖其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真是愧對先主!
馬謖真的那麼差勁嗎?其實未必。諸葛亮經常和他談兵法,夜以繼日。諸葛亮那個水準的人,想來也不是和隨便什麼人都能這樣相談甚歡。起碼說明馬謖軍事理論上有一套。當年諸葛亮徵南蠻時,馬謖獻計“攻心為上攻城為下”,諸葛亮予以肯定,對孟獲七擒七縱,令南蠻心服口服,直到諸葛亮死後才再生叛亂。但是,街亭一戰,馬謖的腦子被驢踢了嗎?應該沒有。大家都知道,蜀漢守街亭的根本目的不是狙擊魏兵,而是要拖住魏兵,為諸葛亮本尊攻取祁山贏得時間。而馬謖顯然是好高騖遠,他沒有聽從諸葛亮固守街亭城池的安排,而是自作聰明,移守山上,妄圖佔據制高點,以逸待勞一舉擊破魏兵,最好活捉司馬懿。結果呢,自絕水源,要不是王平趕來救援,恐怕等不到孔明揮淚斬馬謖,他的腦袋直接交待給張郃了。
我敢說,戰渣終歸是戰渣,假以時日積累戰爭經驗,他們仍做不到知行合一。那就做個頂尖的好參謀吧,天生我才必有用,何必人人做韓信!喜歡請關注!
-
12 # samruanqiqi
個人感覺,韓信的運氣好,趙括的運氣差,韓信的敵人也是和他差不多的造反貴族,大家的軍事實踐都不多。韓信可能更加少一點,但是他的天分高呀,學習能力強,另外一開始彭城之戰,他們56萬一樣被項羽打敗了,後面就木有跟項羽打了,直到最後才打的項羽。趙括同學不一樣了,秦軍打了幾百年的仗,外加白起正是職業生涯的最高境界的時候,趙括只是個職場小白,要了親命的事情,領導還讓他一到就要進攻,速戰速決木有商量的餘地,而且秦軍人還多,基層軍官和中層軍官的素質都應該高於趙軍的,另外當時木有馬蹬,所以趙軍的騎兵都是輕騎兵,優勢不大。所以趙括同學又放棄了地利的優勢,不輸才怪呢!!!
-
13 # 九哥脫口秀
樓主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意思!那麼為什麼韓信沒帶兵打過仗卻被封為兵仙!而趙括和馬謖卻被歷史詬病紙上談兵?!
一,術業有專攻,各盡其才
如果說三人相同處,那就是都是飽讀兵書,聰明絕頂!並且都被現任上級領導所認可的!不同的是!韓信出身行伍怎麼說也在基層幹過,至少有一定的基層經驗和實習過程!他在基層驗證過自己計算的正確性!而趙括和馬謖不同,基本都屬於從幕後到前臺!從參謀到指揮官!這裡也就是說實際經驗不足!好比大學學的理論課加一些實際操作,但是在生活工作的變化中他就無法適應!因為學習的知識點太少,經驗不足,導致無法判斷出正確的解決辦法,導致理論第一實踐為0的尷尬境地!
二,英雄論,還是實力差距太大!
俗話說,不以成敗論英雄!但在中國歷史中甚至國外歷史中,都是活脫脫就以成敗論英雄!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戰敗,被冠以“紙上談兵”書生無用論的帽子!早被證實是替醉羔羊!因為趙軍當時雖然說還可以多守幾年,但是已經是被秦軍逐步蠶食處於下風了!兩國國力基本都快被拖垮!主要責任的原因是國家國策的失敗!再來看看馬謖!馬謖可以說是諸葛亮的得意門生!對了諸葛亮出山之前也是沒帶兵打過仗的!馬謖肯定有過人之處才受到諸葛亮賞識加以栽培!馬謖失街亭被斬!這可以說確實是個笑話!諸葛亮這個老師白送分讓他建功!但他非耍個個性,抖了抖羽毛,就被殺的慘敗,還是有驕傲的情緒在裡面!不要穩贏,就要臭顯一下!這個趙括和馬謖其實都有過於自負的特點!現場上變化多端,突發事件又多!不穩定性又大!比的就是統帥之間智囊之間的計算能力!這個直接說明,趙括和馬謖的計算能力與戰力不及對手一方!勝者為王 敗者為寇!誰叫他輸了!贏了就是實至名歸,輸了就是遺臭萬年!這是人性的特點!
三,韓信是千古其才
為什麼說韓信千古其才!如果從經驗,年齡或者說學識!他都不可能做到大元帥!但就是這麼被蕭何發現了!並且蕭何這個人也是心細之人,肯定經過長時間考察過!韓信被確定為兵仙,因為打過太多經典戰役,與他有關的成語典故就一大堆!都是他創造出來的打法!可以理解成,好比今天的神童,11歲進北大!大夥都還學小學呢!人家已經開始學習高等數學一個道理!這種腦袋瓜子都是至少幾百年才出一個的!趙括,馬謖與韓信沒有可比性!因為你都沒聽說韓信老師是誰!流浪街頭,就愛帶一把破劍到處看書!但卻是日後最牛的大將軍!這就是有這個天份,就是這塊料吧!
總結:
三人也只能相對比較,本身沒有可比性!歷史興衰更替,往往也是智力終極競爭的表現!成為歷史的無法改變,茶餘飯後消遣一下!說不完,道不盡啊!
飛雨輕煙吹若塵,一壺小酒道古今!
回覆列表
實戰經驗和運氣。韓信並不是直接就領兵的,韓信在項梁項羽麾下沒少參加實戰。到劉邦麾下的第一個對手,章邯秦國名將,但因項羽分封不公,對項不滿,關中三方分治無法全力抵抗,造就了韓信暗度陳倉的壯舉。東進的戰鬥,對手有非常多的六國貴族,這些人的戰鬥力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韓信就在這神一般的機遇面前成就了兵仙之名。而趙括馬謖的對手是戰神白起和僅存的五子良將張合,戰鬥經驗不可同日而語,敗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