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九公子001

    幸福感也是成就感,從學習工作中生活中透過勞動得到的,有錢人的物資比較豐富,透過物資財富獲得較大的滿足感,有錢人比較自由,但是有錢人的有煩惱,人都是相互攀比的,多少錢才是目標啊,幸福是透過勞動得到心靈的滿足。

  • 2 # XqP秋平

    幸福是廣義的,不是絕對。有錢不一定幸福,沒錢更沒有幸福。有錢人可以隨心所欲,因為這個世界有錢可以買到一切。有錢人也會擔心被綁架,擔心死後親兒子和私生子的財產分配,擔心乘飛機失事,再也無法享受榮華富貴。沒錢人天天想著一日三餐,要吃好,還要吃巧。想著入不敷出的工資還要還房貸,想著天下掉個大餡餅,砸破腦袋也再所不惜。湖南臺的《變形計》,農村孩子去城市體驗生活後再也不想回農村,因為他覺得城市人的幸福。那些明星、藝人為了賺錢,不惜犧牲人格,出賣靈魂,因為錢能給他們帶來幸福。有錢人肯定比沒錢人更容易獲得幸福。

  • 3 # 手機使用者22811813540

    這位友友你好,你聽我給你講一個小故事。有一個印度人,他們那裡很貧窮,食不裹腹,一天,中國的記者不遠萬里,去了他們的地方,很熱的天氣,就遇到了這個印度人,記者看他很熱,就好心的給他買了根冰淇淋,這個印度人拿著這根冰淇淋吃了一口,你看他的表情,哇!!怎麼有這麼好吃的東西,再吃一口,他的眼淚流了出來,哇!!???世上真的有這麼好吃的東西嗎??!!隨後,他邊邊流眼淚,中國記者這一舉動,著實把他給感動到了。話有講回來,有錢人不一定得到幸福比你我多,有一點點讓我們感動的事,就覺得很幸福,很容易滿足,但是,有錢人不這樣想了,我們的那一點點幸福,有錢人是看不到眼裡去的,所以,還是平頭百姓幸福來的容易些。這位友友,你看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 4 # 學民思考

    有錢人在與別人比較時能獲得暫時的幸福感,但不能持久。如果生活和事業沒有發展和改變,漸漸就平淡和精神空虛!而普通人如果有追求,有理想,有目標,在奮鬥的過程中有既有挑戰性,又有成就獲得感。這個過程是幸福的,當時感受不到,多年後再回首很是留戀與美好的回憶!人生的成功沒有標準,但能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是人們普遍公認的成功模式。物質是生活的基礎,但精神才是長久幸福的必須,文化是幸福感的提升條件。

  • 5 # 成才109960756

    各人的滿足感不同,錢不是幸福的象徵,但如果經濟上連生活所需都達不到肯定是不覺得幸福,怎樣才感到幸福,還是各人的心態,古話講:知足者常樂!

  • 6 # 麼麼兔小小隻

    古人為了增加幸福感,禁宵,設立節日,禮儀。

    總之,身體健康,吃得下,睡得著,作息規律,就會有幸福感,看到什麼都很容易快樂。人也會容易滿足。

  • 7 # 南山哥333

    當然,有錢肯定比沒錢好,錢多比錢少好,但錢多並不代表就幸福。錢多有時候煩惱也多,我沒錢,不知道錢多的人煩惱什麼,但我而言,今天有吃的,明天還有,後天還能湊合,就幸福。兒子女兒從外回來,閤家歡聚我就會多喝三盅。

  • 8 # 緣1348

    幸福感是是一種感覺,是從生活的每一過程中得到的感受。有錢人是比沒錢更容易獲得幸福。有錢人的孩子,生下來就什麼都有了,沒錢人的孩子用一生的努力也未必得到有錢人的東西。有錢從精神,和物質方面都是那麼的優越,她們的幸福感是顯而易見的。錢是橫量人生成功的標準,它是生存的必要因素。

  • 9 # 刺撓-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幸福,幸福的定義是什麼,其實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差距很大,對於現在的女人來說 老公下班能夠正點下班回家就是幸福,對於老公來說自己媳婦安分守己就是幸福,對於孩子來說健康成長就是幸福,對於老人健康平安就是幸福。對於有錢人來說 嫖娼不得病就是幸福。

  • 10 # 豐珠山莊13570772027

    當今社會有錢人當然要比窮人要幸福得多。但也不是絕對這要看個人的追求和性格和愛好,做企業的人為追求企業利潤為幸福,畫家能畫一幅好畫為幸福,小兩口子生活過的浪漫,為幸福。喜歡旅遊的人走遍世界,為幸福。釣魚的人看到魚上鉤了是最幸福。所以各有各追求的幸福不同。

  • 11 # 笑看風雲161238177

    幸福是不分富貴與貧賤的,你看著醫院躺在病床上痛苦不堪的病人,而你身體是健康的,你會感到幸福而又快樂的。知足長樂,你和妻子(丈夫)感情深厚,還有一雙可愛兒女,家境雖然不是很富有,但你的一家是很幸福的。與富人相比,富人雖然很有錢,但是丈夫(妻子),會滿著自己的妻子偷偷地和情人約會,這個家庭是不會幸福的,因一些小事而大吵大鬧,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這樣的日子最多錢也不會有幸福的。

  • 12 # 財仔19

    幸福是物質的,而幸福感卻是精神層面的。

    有錢人在物質生活方面肯定比窮人優越許多。而幸福感精神層面的是不分貧富的,富人往往因為有錢,做一些事情時期望值高,而結果不盡人意而煩腦,有的甚至很痛苦。其實,世上的事有時用金錢是辦不到的。而窮人不管什麼事很容易得到滿足,整天快樂的生活著,幸福感往往比有錢人要多得多。圖片源於網路

  • 13 # 酸奶與辣椒WOW

    謝邀,幸福感很寬泛,每個人感覺不一樣,你問生意人他會說,成就感就是幸福感。你問打工族,他有一份薪資滿意的工作就是幸福感。你問單身貴族,他說有一份真正的愛情

  • 14 # 在路上飛翔

    你所謂的歸屬感是什麼呢?你自己都不知道,就是覺得現在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那麼你想要的生活是什麼呢,你問過自己沒有,你自己能不能達到。我們憎恨生活,她們只會給我們耳光,當我們努力對待時,它才會溫柔與代。

  • 15 # 芳洲兮杜若

    幸福感完全來自於自我的觀念,是非常主觀的事物。通常,沒有歸屬感會因為內心中太多的欲求無法滿足,陷入窮忙的怪圈。

    如果覺得自己很無力,現實太殘酷。不如先想想改變一下自己,從德的角度檢視自身行為,慢慢修正。這樣雖然於物質無益,但精神是愉快的。其次再做一些其他方面的微調,最後慢慢實現幸福感。

  • 16 # 心理諮詢師小鹿

    孤獨是這個時代的必然,城市越大,心裡越空。人與人也越遠。

    幸福感有兩種,一種消費型的幸福感,比如買東西吃一份好吃的。只是這種幸福感很容易適應。然後就需要新的刺激,

    還有一種是創造性的幸福感,比如寫一本書,作一幅畫。幫一個人。這種幸福感不容易適應,且強度和持續度都會強一些。

    所以你可以創造自己的幸福,同時你也可以創造自己的歸屬感,城市是那麼個城市,但只需要我們去嘗試瞭解它,瞭解它的歷史,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它,和它產生記憶。和當地的人產生關係。慢慢的這也是故鄉。

    我們的一生其實是自己記住的日子。

    而我正在嘗試用心理學的方式創造歸屬感。希望某天大家都幸福

  • 17 # 厲害了我

    幸福感從比較而來,是一個人內心的美好體驗。所以說幸福來自比較,幸福的反義詞是痛苦,自然痛苦也是來自比較。是在熟人圈子中比較才有可比性。所以就出現嫉妒這個詞,是人的心理的扭曲,是病態的心理現象。如果認識到這個問題,那麼就會理解人生的意義,就會產生寵辱不驚,臨危不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正確的人生觀。在人生的長路中就會感到事事順心,一切都是命運最好的安排。

  • 18 # 沒有疑問的人生

    從文化中可以找到幸福感,物質,社會地位,名譽都不能給人帶來幸福感。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現在社會好了,人人能吃飽穿暖,追求的是精神生活,而不是物質和其他。

    當然,有的人對於社會地位,物質,名譽一直在追求。要知到,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慾望越大痛苦越多,怎麼會有幸福感。

    要找到幸福感,就要認真學習文化知識,提高文化修養,豐富精神生活,從文化中找到智慧。

    有了智慧,才能感悟人生,體驗生活。

    《智慧,(文化)(快樂)》

  • 19 # WILLSON1625027

    現代人的幸福感大多是從物質條件的擁有中獲得的,但這無異於是走上了一條歧路……她穿一套幾百元的衣服,你穿一套幾千元的華服,你就覺得你比她幸福;她挎一個幾萬元的包,你挎一個幾百元的包,你就覺得你很寒酸;你開一輛幾十萬的車,他開一輛幾百萬的車,你就覺得你不如他;他住一套百餘平米的樓房,你住一棟幾百平米的別墅,你就覺得你比他幸福,但你又看到一個朋友還住著上千平米的莊園,你又覺得自己不如人了……我們總是在這比較中失去了我們的快樂、幸福。

    最後金森收回了5200餘份問卷,其中非常幸福的有121份,佔回收數的2.3%(可見非常幸福的比例很低)。在這121個非常幸福的人中:有50人(佔41.3%)的幸福感主要是來源於事業的成功;而另外的71人(佔58.7%)中,有普通的家庭主婦、賣菜的農民、公司小職員、甚至是領救濟金的流浪漢,這些人的幸福感是來源於對物質條件沒有太多的要求,他們平淡自守、安貧樂道,容易知足感恩……於是,金森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幸福,一種是澹泊寧靜的平凡人,一種是功成名就的傑出者。

    但是,二十多年過去後,2009年6月,已經是知名教授的金森又偶爾翻起那篇論文,出於好奇心金森又開始回訪那121人,並做了同樣的問卷調查,結果是:① 71個平凡人中在世的還有69人(2人去世),他們無論事業、物質條件和身體是變得更好還是更壞,他們的選項都沒有變,仍然感覺自己“非常幸福”(100%)。② 而原來因功成名就而感到非常幸福的50個人中,僅有9人還因為事業一帆風順而堅持“非常幸福”的選項(只佔18%),有23人因事不遂意而自覺“一般”(佔46%),有16人因事業受挫(或破產或降職)而感到“不幸”(佔32%),還有2人則感到“非常不幸”。

    兩週後,霍華德·金森以《幸福的密碼》為題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詳細敘述了兩次問卷調查的過程和結果,在文章的結尾他總結道:所有靠物質支撐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會隨著物質的離去而離去;只有心靈的淡定寧靜,繼而產生的身心愉悅,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是的,物質條件是支撐我們幸福生活的基礎,世間所有悲慘的事也往往都與金錢有關,但所有幸福的事,卻往往都與金錢無關。因為我們今天的生活已經不再是每天都要全力以赴地為填飽肚子而奔波的時代了,除了物質生活的保障,我們還需要獲得精神生活的充實和情感生活的愉悅。與獲得物質生活的滿足相比,更多的物質條件只會給我們增添虛榮,並不能充實我們的精神世界,也不能帶給我們情感生活的愉悅。所以,保持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平衡進步,才是獲得真正幸福感的方法。

  • 20 # 手機使用者52592121834b

    生活中很多人常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而自慰。比上,我們會感到痛苦,比下,我們會感到幸福。如果你想幸福、有—件非常簡單的事你能做,那就是與那些不如你的.比你更窮.房子更小.車子更破的人相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女超排球聯賽像火紅的薩日花,豪華且正規,你期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