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本人33了創業三年多,房、車靠自己都有了,沒壓力。但是一直對事業有焦慮感?
12
回覆列表
  • 1 # 解憂女

    我覺得中年人的焦慮首先是心態原因,再有就是因為心態問題而導致的精神上的壓力原因。

    比如一個人在中年的時候看到別人加官進級,兒女雙全,樓房豪車,等等,

    或者其它原因給家裡帶來麻煩,因為自身原因得不到圓滿的結果等,導致自己整天處於茶飯不思,睡眠不足,心力憔悴,神經緊張狀態。

    這種狀態如果沒有人分擔和緩解的話,時間久了就會出現一種對問題出現時產生的一種神經性的過敏感覺的長期存在現象,就是焦慮症。

    對於這種現象,有效的辦法就是

    第一:多與人交流,溝通,多多參加社會活動,你就會發現好多人和你一樣,都很平凡,有的地方你還很優越,不用給自己那麼大的壓力。

    第二有了解決不了的問題,和大家說說,大家集思廣益說不定給你解決了。

    還有就是:在有限的條件下多幫助別人,你幫得別人多了你有了困難別人就會幫助你,但是不要強求,《捨得理論》

    多參加社會娛樂活動,放下身段,鍛鍊身體,不同形式的活動鍛鍊都可以;

    強身健體,勞逸結合,保證平時有足夠的睡眠,這樣你就覺得自己過得很充實,那還有時間胡思亂想呢,就不會出現焦慮不安的狀態了。

  • 2 # 小棉花呢

    焦慮很正常啊。都會說要學會釋放或者放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實難!我的做法就是努力讓自己喜歡上一項力所能及的(精力上和經濟上)體育運動。是一種宣洩也在流汗中找到滿足。

  • 3 # 一看就懂的心理學

    因為我自己也正值中年期,大概在去年的時候跟你有過同樣的體驗,後來看到發展心理學有專門分析咱們這段特殊的時期,具體如下,相信看完後你會有一個比較理性的認識,很多東西無論是焦慮、抑鬱還是恐懼也好,如果你知道它背後的科學,便不覺得可怕也自然就有了應對。

    下面我來說下各大心理學家教你怎麼破中年危機!

    1、先科普下中年危機是什麼?

    從發展心理學角度來看,大概在30歲左右,會有一種現象也就是【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在成年中期,個體會經歷身心疲憊 、主觀感受痛苦的階段。

    這是因為這個階段充滿挑戰,一方面要完善自我,追求夢想的實現,比如努力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另一方面要承擔著教育子女、贍養父母、照顧伴侶,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老婆,感覺中年人真的太難了!

    然而中年真的是場危機麼?事實是什麼?很多事情都被我們的主觀感受放大和扭曲了,而且我們習慣放大痛苦和煩惱,縮短對快樂的感知。

    2、各大心理學家教你怎麼破解中年危機:

    埃裡克森:著名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認為,人從出生到死亡經歷了八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會經歷一個重要轉折,他用危機來表示每一個發展階段的特徵,面對危機有積極或消極兩種解決方式,當然積極的解決方式有利於我們整體的身心發展。

    通俗點說就是這個危機自從你出生之後,每個階段都有,中年危機不是突然才出現的,之前的危機你都平安度過了,這個也不用過渡擔憂。

    中年階段的這個危機也不是什麼大事,具體的解決辦法:

    1)鞏固你之前的興趣、愛好,不要因為家庭或者工作的忙碌把自己之前的興趣埋沒,興趣會是生活很好的調味劑、潤滑劑

    2)腳踏實地努力完成你的人生目標,也許青少年期的你熱衷於快速實現自己的目標但中年期應該放慢速度,以更穩健的方式達成目標。

    3)調整心態,摒棄年輕人的好高騖遠,接受自己平凡甚至平庸的一面,這並不代表自己是失敗,反而是更加成熟的人。

    最後,破解危機和焦慮的核心秘訣在於行動!
  • 4 # 璟輝堂張傑

    一切皆為心所造,

    一切皆是相與境,

    不比較,看當下,存正念,

    一念息,念念息,

    什麼是焦慮,你拿出來我看看。

  • 5 # 扒少爺

    提高自己對當前生活的滿意度。

    俗話說得好,知足者長樂。我們要減輕並克服焦慮,首先要提高自己對當前生活的滿意度。少一點抱怨,多發現一些現有生活的樂趣和美好之處。

    遇事多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很多人之所以焦慮是因為他們遇事會往偏激的方向思考,實際上,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遇到事情我們可以考慮它有什麼樣的結果,可以怎樣避免,不能避免又如何解決,它帶給我們的好處或者對於我們有什麼意義等等。

    積極的心理暗示會讓事情往積極地方向發展。

    和自己的愛人一同承擔生活重擔。

    生活的擔子太重,一個人承擔太辛苦,可以和愛人一起承擔。或許你在外面掙錢養家,愛人在家帶孩子照顧家人,又或許你們一起賺錢養家,都是共同承擔生活的重擔。

    風雨同舟的愛情更持久。

    減少攀比心理。

    很多時候焦慮是源自攀比的心理,尤其是現在資訊如此發達,我們隨時隨地都能瞭解其他人的生活狀態,會更加焦慮。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最好減少逛各種社交平臺的時間,關注自己當下的生活,並且把精力都用在如何提升當前生活品質上。

    每天提醒自己笑一笑。

    每天起床洗漱的時候,對著鏡子笑一笑,提醒自己又是美好的一天。在這種暗示下,每天發現一些美好的事情,保持心情愉悅,焦慮自然就趕走了。

    6

    焦慮時向家人或者朋友傾訴。

    每個人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鬱結在心裡久了,會越發焦慮,引發更大的心理問題。因此當我們發現自己內心的焦慮以後,找到朋友或者家人傾訴,一起尋找解決方法,共同克服。

  • 6 # 廈門日村

    對事業有焦慮說明題主比較破且把.

    創業三年了,房子車子都有了說明題主做生意創業這塊還是挺有商業頭腦的.既然希望事業能有所精進,只需把心態放問,事情照做即可.

    簡單舉個例子,你下班後別再公司,回去陪老婆孩子逛街遊玩,週末別去加班去公園戶外走走,去釣釣魚,約約朋友聚會即可.

    勞逸結合吧

  • 7 # IT瘦子張

    焦慮是人的一種普遍感受,過度焦慮則會影響生活。這時,我們把它叫作焦慮症。如果出現了焦慮症,就要小心面對和解決。

    本書不僅使我們認識焦慮的本質、種類和產生的原因,同時提供了九種應對方法。下面就開始認識焦慮和應對焦慮的旅程吧。

    一、焦慮的本質

    焦慮和恐懼不同,當它產生時,人們往往說不清自己焦慮的是什麼。它的產生並非來自具體的事物或情境,而是想象中的危險。而且,這個危險發生的可能性很小。

    焦慮會影響人的整體,包括心理、行為和生理三個層面。

    心理上,它使人恐懼不安,甚至讓人陷入對死亡或發瘋的恐懼。

    行為上,它限制人的活動能力、表達能力和處理日常事務的能力。

    生理上,它會引起心跳加快、肌肉緊張、噁心反胃和出汗等身體反應。

    二、焦慮的種類

    一般而言,焦慮症的種類主要有七種。

    第一種,驚恐障礙。它的特點,一是突然發作,二是反覆出現,三是每月至少發作一次。比如,有人半夜突然坐起來,覺得呼吸困難。

    第二種,廣場恐懼症。它的特點是害怕在一些場所或情境出現驚恐發作。比如離家遠的地方、高速公路上行車、餐廳排隊。

    第三種,社交恐懼症。它的特點是在社交場合過分害怕尷尬或丟臉,通常伴有迴避行為。比如和陌生人吃飯、上臺演講緊張得要死。

    第四種,特定恐懼症。它指一個人極害怕某一特定事物或情境,從而回避它。比如,有人怕蜘蛛,只要一談到蜘蛛這個詞,就嚇得汗毛倒豎。

    第五種,廣泛性焦慮症。它是一種慢性焦慮障礙,擔憂的問題至少兩個,持續時間至少6個月。

    第六種,強迫症。它的主要特點是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比如重複同一種思維、不停地洗手、不停地檢查門窗。

    第七種,創傷後應激障礙。它是指人經歷自然災害、人身侵犯等嚴重創傷後產生的精神障礙。其症狀表現為持續發怒、不斷想起創傷經歷等。

    三、焦慮產生的原因

    焦慮產生的典型原因主要有四種:長期誘因、近期環境原因、使焦慮持續的原因和神經生理因素。

    第一,長期誘因。它是指產生於出生至童年時期,導致日後患焦慮症的因素。比如遺傳因素、早期創傷性經歷,包括被父母忽視、過度批評等。

    第二,近期環境原因。比如近一兩個月內壓力突升、遭受重大損失、生病。

    第三,使焦慮持續的原因。這些原因多種多樣,包括肌肉緊張、消極的自我對話、錯誤的信念、缺乏運動、飲食不健康和缺少自我呵護的能力等。

    第四,神經生理因素。它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γ-氨基丁酸等神經遞質的缺乏或失調。

    二是杏仁核和藍斑等腦結構過度活躍。它們過度活躍,容易使人焦慮。

    三是額葉皮層和顳葉皮層等中樞不能抑制杏仁核和藍斑等腦結構的過度活躍。

    四、九種應對焦慮的方法

    1.放鬆身體

    當人焦慮時,通常會表現出一系列身體症狀。這時,透過放鬆身體能抑制焦慮對身體的影響。如何放鬆身體,可採用以下方法。

    一是漸進式肌肉放鬆。

    幾十年前,埃德蒙·雅各布森醫生髮現了漸進式肌肉放鬆對焦慮的作用。他說:“身體放鬆的時候,精神是不會焦慮的。”我們只需讓全身的肌肉,從頭到腳保持放鬆,焦慮感就會漸漸得到舒緩。

    漸進式肌肉放鬆的技巧:首先它需要連續收縮和放鬆16組肌肉群。在不拉傷肌肉的前提下,儘量緊繃每一組肌肉群,堅持10秒後立即放鬆。接著,放鬆15~20秒,注意感受肌肉群繃緊和放鬆時的不同感覺。最後再進行下一組肌肉群的放鬆。

    其練習指導原則包括:

    每天至少練習20分鐘。

    找一個不會讓你分心的安靜地方練習。

    在固定的時間練習。

    空腹練習。

    選擇舒服的姿勢,最好是頭部和身體有支撐。

    不要讓身體有任何負累,如摘掉手錶、眼鏡。

    下決心不為任何事擔心。

    採取順從、超然的態度。

    肌肉群要緊繃但不要拉傷。

    專注於當下。

    釋放,享受肌肉突然松馳的感覺。

    試著重複放鬆口令,如“我在放鬆”“讓緊張走吧”。

    把注意力放在肌肉上。

    二是腹式呼吸和鎮定呼吸。

    腹式呼吸是把氣吸到腹部去。就是把手放在腹部上,吸氣時腹部頂起來,呼氣時從腹部把氣慢慢吐出來。

    鎮定呼吸是採用腹式呼吸,數五個數,從一數到五,然後屏吸,數五個數;接著慢慢吐出來,數五個數。

    堅持每天練習腹式呼吸或鎮定呼吸兩次,每次五分鐘,至少堅持兩週,能有效緩解焦慮引起的生理反應。

    此外,練習瑜伽也能放鬆身體。大家可以透過健身俱樂部、瑜伽學習班或瑜伽影片進行學習。

    2.放鬆精神

    怎麼放鬆精神,可採用以下兩個方法。

    一是引導式內觀。它是指透過使用心理意象改變行為方式、感知方式和生理狀態的方法。練習它時,可以閉上眼,想象自己身處某個讓人心情平靜的情境。

    此外,為避免內觀後睡著,我們可以跟隨下面這段話恢復清醒。

    現在,再過片刻,就可以開始恢復到清醒的精神狀態了。

    在我從一數到五的過程中,請集中注意力。我數到五時,可以睜開雙眼,感覺清醒、精神煥發。

    一……開始恢復清醒。

    二……感覺越來越清醒。

    三……在變清醒的同時,開始活動手腳。

    四……幾乎完全恢復清醒。

    五……睜開眼睛,感覺自己完全清醒、精神煥發。

    最後,站起來四處走走,直到感覺徹底清醒、回到現實。

    注意:練習結束至少10分鐘後再開車或者做其他需要複雜協調性的活動。

    二是冥想。它能讓人完全靜下來,專注於此時此地。練習冥想時,需要注意以下指導原則:

    找一個安靜的環境。

    減少肌肉緊張。

    每日練習,使之成為習慣。

    不要在飽腹或疲勞時冥想。

    專注一個目標,把注意力集中在目標上。

    聽任念頭來去,不評價自己做得是好是壞;分神時,輕輕把注意力拉回來。

    不要總想著冥想的結果,而是要去感受念頭的來去。

    學會放輕鬆,越放鬆,冥想程度越深。

    3.思考問題從現實出發

    不同的思維方式使每個人對事物的感受不同。思考問題從現實出發就是要我們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維方式。

    生活中,最易導致焦慮的思維方式是災難化思維。

    這種思維通常包含“如果……怎麼辦”的字眼。比如“如果飛機墜毀怎麼辦?”“如果孩子吸毒怎麼辦?”“如果我出車禍怎麼辦?”

    那麼如何扭轉災難化思維,我們可以透過三個步驟來實現。

    第一步,識別扭曲思維。這時,我們得把擔憂的問題轉換成肯定陳述。比如把“如果飛機墜毀怎麼辦?”換成“我認為飛機要墜毀了。”

    第二步,質疑扭曲觀點的正確性。試著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擔憂的事發生的可能性有多高?以前這種情況發生的頻率高嗎?如果最糟的情況發生了,就真的無法應對了嗎?

    第三步,用符合現實的想法取代扭曲的觀點。這要求我們從實際出發,客觀地評估現實情況,從而讓自己慢慢接受現實,走出焦慮。

    除了災難化思維,還有七種扭曲思維方式。

    ①過濾,即只關注負面資訊。比如別人跟你說了一段話,你只關注糟糕的部分,好的部分都沒聽。

    應對方法:迫使自己去關注事物積極的一面。

    ②極化思維,即認為事物非黑即白,非好即壞。比如一個媽媽想成為好媽媽,有一天早上送孩子上學遲到了。她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合格的媽媽,於是開始變得焦慮。

    應對方法:使用百分率界定自己。比如說:“我有20%做得不夠好,但有80%的表現仍然是出色的。”

    應對方法:用數字替代描述感受的形容詞。比如“我損失重大”改為“我一共損失了4000元”。兩者給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④看透他人心思,即揣測別人的心思。

    應對方法:揣測他人心思時,提醒自己別瞎猜。生活中大量的煩惱都是自己瞎猜出來的。

    ⑤放大,即誇大了問題的嚴重性。

    應對方法:停止使用“可怕的”“我受不了了”“糟透了”這樣的話;同時告訴自己,“我能應付困難”“我能處理得很好”。

    ⑥個人化,即認為別人說的話、做的事與己有關,而且愛和別人比較,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與人的對比之上。

    應對方法:當認為別人的反應與己有關時,沒得到合理證據前不要下結論;當與人比較時,提醒自己,每個人都有優缺點。

    ⑦“應該”陳述,即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有一套嚴格的規則。比如“我應該是完美的人”“他應該這樣做”。

    應對方法:當我們出現“應該”陳述時,需要尋找一些例外,告訴自己,經常有人不是如此,也過得很好。

    4.正視恐懼

    作者說,正視恐懼是克服恐懼最有效的方法。

    如何正視恐懼,可採用暴露療法。它是指為了讓治療者正視某個恐懼,從而設定一系列活動,把治療者逐級帶入恐懼情境中,直到他不再恐懼。

    暴露的過程分為兩個階段:應對暴露和完全暴露。

    在應對暴露階段,當事人需要透過輔助手段進行暴露治療。輔助手段包括陪同治療的人、練習腹式呼吸等。

    第二階段是完全暴露。這時,當事人要直接進入恐懼情境,不依靠輔助手段進行治療。它是為了讓治療者完全控制恐懼情境。

    比如克服電梯恐懼症。應對暴露階段,可以找人陪同乘電梯。首先,和陪同者乘電梯上下一層樓,然後上下兩層樓,以此類推。完全暴露階段,治療者沒有陪同者在身邊,需要自己乘電梯,從上下一層開始逐漸增加層數,直到完全克服恐懼。

    5.經常運動

    經常運動對身體有諸多益處。比如心肺功能、面板、睡眠、神經遞質的分泌都跟運動有關。運動的方式很多,以下列舉了一些,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的。

    跑步:每次慢跑3英里,每週4~5次。

    游泳:每次20~30分鐘,每週4~5次。

    騎腳踏車:每次15英里/時,每週3~5次。

    有氧健身操:每次45~60分鐘,每週3~5次。

    健步走:每次3英里/時,每週4~5次。

    總之,無論選擇哪項運動,讓身體動起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6.呵護自己

    所謂呵護自己,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擁有充足的睡眠、娛樂和空閒時間。呵護自己,可以透過安排空閒時間來實現。

    空閒時間指放下手頭事務讓自己休息和恢復精力的時間。它分為三類:休息時間、消遣時間和關係時間。它們對養成無焦慮生活很關鍵。

    休息時間,即暫停一切活動讓自己安靜存在的時間。比如躺著聽音樂、冥想。

    消遣時間指參與能補充能量、重塑自身的活動時間。比如釣魚、遠足、烘焙麵包。

    關係時間指把個人的目標和責任放一邊,安心享受與人的相處時光。這裡的“人”包括伴侶、子女、父母、朋友、寵物等。

    空閒時間的理想數量是:每天1小時,每週1天,每12~16周1周。

    此外,呵護自己還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晚上睡好覺。

    白天小憩,如午睡15分鐘。

    閱讀陶冶心靈的書籍。

    花時間獲得感官享受,如泡熱水澡、逛公園、買花給自己。

    7.簡化生活

    如果想要減少焦慮,可以選擇簡化生活。以下幾個方法能幫助我們簡化生活。

    ①縮小居住空間。它能減少物品的堆積及減少打掃和維護的時間。

    ②清理不需要的東西。為減少雜亂,需要清理無用的東西。

    ④縮短上下班的路程。交通高峰期的車流增加人的壓力感,所以,這個方法是簡化生活最重要的改變之一。

    ⑤減少對著螢幕的時間。在當代,幾乎人手一部智慧手機。網際網路讓我們接收大量資訊,選擇變多。這些情況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複雜 。

    ⑥親近自然。比如到樹林散步,這樣簡單的活動能使我們的心靈平和,減少焦慮感。

    另外,還可以透過控制打電話的時間、把簡單家務交給別人和學會拒絕等方法簡化生活。

    8.停止憂慮

    當你憂慮時,可以採用以下兩個方法。

    一是轉移注意力。它包括:

    讓身體動起來,可以做運動,也可以做家務。

    找人聊天。

    做深度放鬆練習20分鐘,如利用漸進式肌肉放鬆、引導式內觀等方法。

    聽動聽的音樂。

    體驗令人愉悅的事,如看有趣的電影、品嚐美食。

    展現創造力,如繪畫、彈琴、製作手工藝品。

    二是解離。它是指擺脫無用思想的糾纏,並且停止與無用思想融合的過程。在與思想解離時,我們將認清這些思想只是腦中的一系列詞語和想象。

    解離分為兩步。第一步,覺察自己當下的想法。此時,我們可以對自己說:“此刻我心裡要說什麼?”“此刻我的看法是什麼?”

    第二步,認清想法後,問自己這些想法是否有用,是否能幫到自己。

    比如,我覺得自己很胖,很難過。這是此刻的想法。那麼我得問自己:“因為胖而難過有用嗎?”如果無用,那麼難過的意義是什麼呢。是否更應該停止難過,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如透過運動改善。這就是解離的過程。

    總之,解離就是讓我們放開無用的想法,不管那想法是真是假。

    常見的解離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覺察內心的想法,即注意當下的所思所想,把它寫在紙上。

    ②把想法歸類。覺察到某個想法後,以“我現在的想法是……”開頭說出想法。

    ④想象電腦螢幕。想象自己的想法出現在電腦螢幕上,它在不斷地變換字型、顏色和形狀。

    9.即刻應對

    如何應對當前的焦慮,作者建議採取三種方法。

    ①應對策略。它包括前文提到的放鬆身體的方法、放鬆精神的方法、正視恐懼的方法和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等。

    ②應對陳述。它是指當你焦慮時,將你帶離恐懼的自我對話。它讓人擺脫“如果……該怎麼辦”的想法,從而轉向更輕鬆、自信的想法。比如,感覺陷入困境時,對自己說:“放輕鬆,慢慢來。” 出現驚恐時,對自己說:“我可以應付這些症狀和感覺。”

    結 語

    當焦慮影響到生活和工作時,它像清冷又不見光的黑夜,令人惶恐沮喪。

    它阻礙我們成長,破壞人際和諧,使我們的生活陷入困頓。

    而以上的方法能讓我們重獲生活的陽光與美好。

    當然,這首先需要我們願意行動起來。

  • 8 # 田曉容心理諮詢

    焦慮作為一種最原始的情緒,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被保留了下來,一定有它的價值和意義!焦慮的意義是:事情很重要,我還需要增添一些資源或者能力,也可以讓事情變得更好,所以適度的焦慮可以讓我們把事情做得更好!你可以自己對自己評估一下0~10分的焦慮,你現在的焦慮水平有幾分?如果是三分以下就沒問題,如果是七八分可能就需要處理一下,最有效的方式是藉助專業的心理諮詢,因為過高的焦慮會影響睡眠和身體健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樣樣好的姑娘呀,為什麼得不到真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