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戲說草原
-
2 # 小編虎哥
有人說成吉思汗曾經在1小時內殺死了174.8萬人,這個到底是真是假,我透過查閱資料得知,曾經有一位美國的專家學者曾為我們分析了這個謎團到底是真還是假。這位美國的專家學者認為,成吉思汗作為蒙古帝國的創始人,曾經的一代天驕,在蘇聯統治的時候,蒙古人都不能大聲地談論有關成吉思汗的任何事情,包括提及他的名字,如果一旦被發現,那就是死罪。但是現在已經變了,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以前都不能提及成吉思汗的名字,現在都可以去膜拜、參觀,甚至有些地方都有成吉思汗的雕像和紀念手工藝品,政府都在考慮要不要將成吉思汗採用版權保護,用法律的方式來保護成吉思汗。
許許多多的西方人認為:“成吉思汗,曾經一個只知道殺人的人,怎麼能被法律所保護,許許多多的人所帶來的都是成吉思汗的負面影響以及評價,到現在人們都不得不懷疑,成吉思汗到底是一位什麼樣的人?而歐洲人認為,在那個時期成吉思汗統治下,我們國家並沒有留下任何那個時候值得紀念的東西。甚至就連人民平等都沒有實現,那個時候任然是奴隸制社會,還經常發生屠殺事件,但是在美國的專家學者一直認為,成吉思汗是一位功勳卓越的人,輝煌一生的人,在他的背後不僅僅是他自己的努力得來的,那個時候你不戰爭就等著別人來討伐你,所以我呢應該認真的去對待這段歷史。
又一次他發現網上有成吉思汗的屠殺傳說,說是成吉思汗在一小時內殺了死了174.8萬人,這麼龐大的數字,難道真的是成吉思汗所殺?在這個故事的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東西,178.9這個數字到底是怎麼得來的?難道只憑那些妖言惑眾的人的片語之言?所以不管是誰聽到一個人在1小時之內殺死接近200萬人的時候,第一時間肯定是不相信,就算古代的皇帝也是,雖然能夠掌握全國人的死亡,但是在一個小時之內殺死這麼多的人,怎麼可能,我們可以這樣來計算下,一小時等於60分鐘,而178萬人除以60大概等於3萬人,這麼說的話,難道一個人能在一分鐘之內殺死將近3萬人,這怎麼可能?所以這位美國的學者,蒐集各種資料和翻閱大量的史記,最後得出的結論,確實是這樣,雖然說成吉思汗一生征戰無數,一生中征戰殺死的人也可能有幾十萬幾百萬甚至幾千萬,但是他也不可能說沒爭奪下來一座城池就殺死整個城池的人,這顯然是不現實的,這也可能是某些人為了抹黑成吉思汗所惡意的將這個龐大的數字硬加在他的頭上。但是要是說真正的屠殺,我們可以覺得是他的幼子託雷,我們說過託雷一生征戰都伴隨在成吉思汗的作用,他的兒子曾經就多次進行大規模的屠城,將一座城的人全部殺死,就連動物都不曾放過,據統計,託雷屠殺的百姓有200多萬。
所以成吉思汗1個小時殺死174.8萬人,肯定是不現實的,但是傳說畢竟是傳說,也可能是他們為了玷汙成吉思汗神聖的形象,在成吉思汗征戰勝利之後,願意投降的百姓或者士兵他都不會再去殺死,而是當做自己的子民來愛戴,他實際上並不是人們口中的屠夫,成吉思汗殺死的只是那些不願意投降的,如果說那些不願意投降你不殺,那麼未來這些人成長起來,很可能對自己就會有威脅。
-
3 # 口水雜談
“成吉思汗”蒙語的意思就是佔據四海的大汗,也是指他後來建立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的偉大功業。
鐵木真是什麼出身?他出身蒙古部落貴族,父親叫也速該,是這個部落的首領。
他們的敵對部落叫塔塔爾部落。在兩個部落的衝突中,也速該被塔塔爾部落下毒害死。他死之後,留下了兩個老婆和六兒一女。
其中,鐵木真的親生母親生下了四個兒子一個女兒,鐵木真為長子。也速該死後,部落的人和財物都被其他部落搶走。
這兩位母親帶著六子一女和僅剩的一些部落族人,開始了在草原上的流浪生活。
其實,嚴格來說也不能算流浪,因為蒙古部落本身就處於遊牧的生存狀態,即“逐水草而居”。
也就是說,哪兒的水草豐美,就去哪兒。孤兒寡母和散落的部落族人,在草原上過著朝不保夕、食不果腹的悽慘生活。
那時候,鐵木真還不到10歲。不過,據說在他不到10 歲的時候就果斷狠辣,將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給殺了。
這位被殺的弟弟叫別克帖兒,兄弟二人不和。別克帖兒一直對兄長不服,處處與其針鋒相對。
鐵木真在草原上找食物,找到一條魚讓別克帖兒搶走了,鐵木真忍了。
逮到一隻雲雀,又讓這個別克帖兒給搶走了。這時候,鐵木真忍無可忍,拔出箭來,一箭將自己的這位同父異母的弟弟給射死了。
很多人說,鐵木真心狠手辣,對自己的弟弟怎麼下得了狠手呢?
其實,在蒙古部落當時的生存狀態下,這並不奇怪。當時蒙古部落有這種規矩。比方說,一個家庭,男人死了,孩子還未成年,誰來掌家呢?一般由第一個妻子掌家。
雖然鐵木真是家中長子,但別克帖兒的母親是也速該第一個娶進門的妻子,理應由她當家掌事。
儘管是一個到處流浪的小部落,內部也有“控制權之爭”。所以,當時鐵木真射死親弟弟,一方面是情緒上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爭奪部落控制權。
透過這種方式,可以削奪別克帖兒母親對整個部落的控制權。
從當時部落爭鬥來看,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同時,也足以看出小小年紀的鐵木真的果敢狠辣,擁有異於常人的氣度。
-
4 # 明月清風本無價
不是的,成吉思汗是一個足智多謀的英雄,他帶領蒙古英雄們踏遍歐亞大陸,好威風。為了統一殺人難免,不能稱為殺人狂魔,他是一位優秀軍事家,政治家。
-
5 # 北方的狼
成吉思汗在中原之外是否是殺人狂中原之外的各個地區最有發言權,遺憾的是成吉思汗從未涉足中原,所以,對於成吉思汗是否是殺人狂,還是問問歐洲、西亞、中東諸國的歷史學家吧,中原歷史對此記載很少,只是對其孫子有少許記載。
-
6 # 小鄉說歷史
說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一代君主,估計成吉思汗絕對榜上有名。這位被後人譽為“一代天驕”的曠世之主在歷史上卻也有一大無法抹去的汙點,那就是殺伐太重。據統計,成吉思汗征伐一生,所滅掉的國家有四十七個,征服了七百多個民族,因蒙古軍征討而死傷的人多達兩億。可以說這個數字是令人震恐的,因為即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死傷的人也只有1.7億多,遠遠比不上成吉思汗的記錄。
成吉思汗一生戎馬,其發動的戰爭主要針對這幾個國家和地區,其一是滅金,其二是滅西夏,其三是西征阿拉伯帝國,其四是攻伐歐洲,其五是滅南宋。今天筆者就從這幾場戰爭分析下,因成吉思汗而死傷的人到底有沒有如此之多。
滅金:估計屠戮三千萬人
起初成吉思汗所在的蒙古部落本和金國是藩屬關係,可惜後來金國越來越腐敗,無節制地剝削和壓制蒙古部落的生存空間,於是蒙古人和金人幾乎成了世仇的關係。當成吉思汗一統蒙古後,首先就是積蓄力量打敗了金國。據統計金國的人口統計與蒙古的人口統計相差四千萬,估計被屠殺的至少在三千萬左右,也就是說金國人八成以上被屠殺。
滅西夏:估計屠戮幾百萬人
和蒙古大軍滅掉其他國家的一鼓作氣不同,蒙古對西夏的征戰則是一波三折,尤其是成吉思汗本人也在滅西夏的途中死亡,因此蒙古人對西夏人是恨之入骨。西夏投降後,除了奴隸僱傭軍外,其餘全部被殺。因此當年的党項族也在歷史上銷聲匿跡了。
西征阿拉伯:估計屠戮兩千萬人
由於花剌子模襲擊了蒙古商隊,於是成吉思汗率領蒙古大軍傾巢而出一路西征。在征戰過程中,蒙古軍隊為了威懾對手幾乎是一路屠城,據統計在西征過程中,蒙古軍隊總共屠戮了一百多座城池。當時阿拉伯世界正是鼎盛的末期,以每城二十萬人計算,估計有兩千萬人被殺。
攻伐歐洲:數字不詳
值得注意的是,蒙古軍隊攻伐歐洲雖然具體人數不詳,但是後世的歐洲人卻對蒙古大軍產生了深深的恐懼。要知道歐洲在14世紀中期,短短4年的時間,黑死病就導致了歐洲百分之三十人口死亡,而這次黑死病的傳染源,歐洲人普遍認為就是由蒙古人帶來的。可以說,古代人口的銳減,戰爭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大規模的致死性傳染病也是主因之一。
滅南宋:估計屠戮兩千萬人
蒙古滅南宋的戰爭一共持續了四十餘年,當然這段時期成吉思汗已經去世了。滅亡南宋的任務主要是成吉思汗的孫輩蒙哥和忽必烈完成的。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蒙古大汗蒙哥就是死於攻伐四川的釣魚城下。後來蒙古大軍將怒氣一股腦地發洩四川軍民身上,當時的四川人有接近八成都被殺光。按照宋朝的人口統計和蒙古的人口統計,相差20000萬人
-
7 # 螺絲釘821
蒙古軍隊流動作戰的特性,決定了他們不可能留下幾個官員行政統治某個攻下的城市。所以,但凡有一點抵抗精神的城市都必須屠戮乾淨“得不到的就毀滅”,以免大軍離開以後又形成反抗力量。
-
8 # 根生16
他是一個大有為帝王,是有著高超的政治素養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間,中華疆土達到世界最大,也是中國歷史以來最大疆土。
-
9 # 臣默讀歷史
統一全蒙古之前,成吉思汗的名字叫鐵木真。他從一個被部落拋棄的棄兒,最終成長為一代草原霸主。
征戰草原,統一蒙古部落,成吉思汗威名遠播。後來,他又射殺兄弟,賜死安達,逼死義父。
他究竟是一個嗜血成性的暴虐君王,還是偉大時代的開創者?
這一節,我們就來說說這位射鵰英雄的前世今生,以及他是如何成為一位能夠佔據整個蒙古的最高統治者的。
1
鐵木真
《射鵰英雄傳》裡就有成吉思汗,這裡面提到的“射鵰英雄”,事實上有兩位。
從俠義之道、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種“大義”的角度來講,這個射鵰英雄是郭靖。
從歷史背景來說,這個“射鵰英雄”當之無愧是成吉思汗。
當然,《射鵰英雄傳》裡成吉思汗出場的時候,已經是鐵木真大汗了。
“成吉思汗”蒙語的意思就是佔據四海的大汗,也是指他後來建立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的偉大功業。
鐵木真是什麼出身?他出身蒙古部落貴族,父親叫也速該,是這個部落的首領。
他們的敵對部落叫塔塔爾部落。在兩個部落的衝突中,也速該被塔塔爾部落下毒害死。他死之後,留下了兩個老婆和六兒一女。
其中,鐵木真的親生母親生下了四個兒子一個女兒,鐵木真為長子。也速該死後,部落的人和財物都被其他部落搶走。
這兩位母親帶著六子一女和僅剩的一些部落族人,開始了在草原上的流浪生活。
其實,嚴格來說也不能算流浪,因為蒙古部落本身就處於遊牧的生存狀態,即“逐水草而居”。
也就是說,哪兒的水草豐美,就去哪兒。孤兒寡母和散落的部落族人,在草原上過著朝不保夕、食不果腹的悽慘生活。
那時候,鐵木真還不到10歲。不過,據說在他不到10 歲的時候就果斷狠辣,將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給殺了。
這位被殺的弟弟叫別克帖兒,兄弟二人不和。別克帖兒一直對兄長不服,處處與其針鋒相對。
鐵木真在草原上找食物,找到一條魚讓別克帖兒搶走了,鐵木真忍了。
逮到一隻雲雀,又讓這個別克帖兒給搶走了。這時候,鐵木真忍無可忍,拔出箭來,一箭將自己的這位同父異母的弟弟給射死了。
很多人說,鐵木真心狠手辣,對自己的弟弟怎麼下得了狠手呢?
其實,在蒙古部落當時的生存狀態下,這並不奇怪。當時蒙古部落有這種規矩。比方說,一個家庭,男人死了,孩子還未成年,誰來掌家呢?一般由第一個妻子掌家。
雖然鐵木真是家中長子,但別克帖兒的母親是也速該第一個娶進門的妻子,理應由她當家掌事。
儘管是一個到處流浪的小部落,內部也有“控制權之爭”。所以,當時鐵木真射死親弟弟,一方面是情緒上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爭奪部落控制權
。透過這種方式,可以削奪別克帖兒母親對整個部落的控制權。
從當時部落爭鬥來看,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同時,也足以看出小小年紀的鐵木真的果敢狠辣,擁有異於常人的氣度。
2
結盟
隨著鐵木真一天天長大,不僅想要報父親的血海深仇,也越來越不甘心在蒙古草原上流浪。
於是,他開始籌謀斂聚勢力以圖強大。一個好漢三個幫,僅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將周邊部落聚集到一起,才能擴大自己的勢力。
這時候,他想到自己小時候的玩伴札木合。札木合同鐵木真一起長大,並結成“安達”。
結安達,就是漢族人的“拜把子”,如劉、關、張桃園三結義。
鐵木真與札木合小小年紀就結成了安達。後來鐵木真家族衰落,而札木合此時成為一個強大部落的首領。
鐵木真找到他,札木合還是很念舊的,沒有因為鐵木真家族落魄而小看他,而是對他伸出了友誼的手,幫助鐵木真。
恰好此時,鐵木真遇到難題,新婚妻子被蔑爾乞部落搶走了。殺父之仇,奪妻之恨,新仇舊恨,奇恥大辱,豈能不報?他找到札木合。
札木合帶著自己部落的部隊,同鐵木真合力將蔑爾乞部落打敗,搶回了鐵木真的妻子。此後,二人結盟。
3
分道揚鑣
結盟之後,鐵木真帶著部落駐紮到札木合部落附近,且駐地捱得很近。時間久了,札木合有點兒不痛快了。
為什麼呢?鐵木真雄才大略,且很會籠絡人心,對兩個部落族人都很慷慨,甚至將自己的戰利品分給大家。
久而久之,札木合部落的人都對鐵木真很好,甚至很多士兵,包括百夫長、千夫長,對鐵木真都很崇拜。
對此,札木合心中很不悅。
一方面,他要全結義兄弟之義;另一方面,又覺得“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鐵木真知道義兄的心思之後,決定撤走。第二天凌晨,他悄無聲息地拔營起寨,走了。天亮時分,鐵木真帶著隊伍已經走得很遠了。清點隊伍,發現不僅自己部落族人一個不少,而且札木合部落的很多人也跟著他來了。
此後,鐵木真和札木合這對義兄弟分道揚鑣。然後,事情遠遠沒有結束。
4
十三翼之戰
如果分道揚鑣之後,從此再也不見面,也就不會有後面的反目成仇了。可世事難料,在同一片大草原上,離得再遠也會有碰面的時候。
有一次,鐵木真的家臣放馬,札木合的親弟弟一看這馬膘肥體壯,仗著人多勢眾,將馬搶走了。
鐵木真的家臣也是個狠茬兒,一怒之下將札木合弟弟殺死了。札木合得知後,暴跳如雷,認為鐵木真忘恩負義、不講義氣,於是,糾集泰赤烏等13個部落,三萬多人,向鐵木真宣戰。
這就是蒙古歷史上著名的“十三翼之戰”。這也是鐵木真第一次挑頭兒帶兵打仗。此時,鐵木真的部隊遠沒有札木合的部隊精銳,一仗下來,鐵木真處於下風。
然而鐵木真不是那種死犟到底的人。眼看打不過,趕緊撤兵。札木合窮追不捨,最終俘虜了鐵木真部落一個幾百人的小分隊。
此時的札木合,一方面為亡弟難過,另一方面痛恨鐵木真,就將一腔怒火發洩到這些俘虜身上,極其殘忍地將這幾百人擱在開水裡活活煮死。
這讓札木合的部下很震驚。
“哎喲,這瘋了嗎?”
“你來氣殺頭都行啊,你給煮死這成什麼了,至於嗎?”
同時,他們想到當年鐵木真宅心仁厚,對下級極好,也優待俘虜,哪像札木合如此喪心病狂?如此,札木合雖然洩了私憤,卻失了民心,以至於他的勢力越來越小。
相反,鐵木真雖然此次兵敗,卻收穫了人心,勢力一天天壯大,逐漸在蒙古草原上佔了上風。
後來,鐵木真攻打蒙古草原最大的部落——乃蠻部落,獲得勝利。而乃蠻部落與札木合是結盟部落,札木合因此也被抓了。
5
王汗
這一段歷史在《射鵰英雄傳》裡表現得很煽情。
由香港演員秦沛飾演的鐵木真說了一段臺詞:“札木合,你永遠是我的安達。”我們可以想見這是編的。
真實的歷史遠比這要殘酷。我抓住你就賜死,我跟你見什麼面呢。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一揮手——你死了吧,以除後患。
此時的鐵木真,已經成長為草原上數一數二的強大力量。接下來,他要面對的對手是自己的“義父”王汗。
王汗是當時草原上最大的部落克烈部落的首領。
“現在我宣佈,立鐵木真為桑昆的兄長。我有兩個兒子,就可以無後顧之憂了。來,桑昆,鐵木真,我要向我主耶穌,也按照蒙古人的習慣,面對太陽,與鐵木真重申父子之盟。”這段誓詞,證實了當時鐵木真與王汗的父子之情。
當時,王汗確實幫了鐵木真很多。
可是,隨著鐵木真部落一天天壯大,王汗的心裡也不得勁兒了。
而此時的鐵木真已經底氣十足,與王汗大軍打了一仗,並且將王汗部落打得落花流水。
王汗在逃跑過程中被其他部落抓住,取了性命。到這個時候,鐵木真在草原上真正地強大起來。
最後,他又打敗了最大的一個部落——乃蠻部落,統一了整個蒙古草原。
此時,鐵木真才被稱為成吉思汗。
6
英雄與偉大
我們今天看鐵木真的上位經歷,射死親弟弟,解決了安達,攻打義父,不管誰對誰錯,這個過程充滿著殘忍。
其實,《射鵰英雄傳》已經對成吉思汗的行為給予了一定批判。
成吉思汗到老的時候還在征討四方,並且試圖派兵攻打大宋。
郭靖作為宋人,指責他:“大汗,你建立的功業前所未有,從帝國這邊跑到那頭,馬跑下來得累死,跑不到頭,但是我問你,人死了葬多大地方?”
成吉思汗鞭子一揮,“就這麼大吧。”
“你死後就葬這麼大地方,這不就等於廣廈千間,夜眠不過三尺嗎?你殺了這麼多人,佔了那麼多地方,有什麼意義呢?”
當時,成吉思汗鞭子一揮,打了郭靖一下。
接著,小說寫道:當天晚上,成吉思汗在帳中病逝,病逝之前,嘴裡還不停叨咕,英雄!英雄!
郭靖質疑他,你殺了那麼多人,天底下孤兒寡母那麼多,你這樣算不算英雄?
所以,在小說裡,成吉思汗對自己是不是英雄也產生了懷疑。
其實,這是金庸人文主義思想的表現。
我們說“偉大”這個詞,絕不是指道德上的勝利者。
“偉大”是指你建功立業的影響力和你佔有資源的廣闊程度,這謂之“偉大”。
所以,毫無疑問,成吉思汗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英雄。在那樣的歷史環境中,無論是跟札木合還是跟王汗的鬥爭,如果他稍微心慈手軟,掉腦袋的就不是札木合,不是王汗,而是他鐵木真。
所以,在殘酷的鬥爭過程中,是講不得私人感情的。透過成吉思汗,我們看出了“大英雄不拘小節”。
對於歷史事件和人物,如果你用道德的標準評判,可能有好多歷史都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所以,評判標準,真的是讓每一個解讀歷史的人都值得深思的問題。
-
10 # 子凡TAlKing
在《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中有關於對成吉思汗出征行為的描述,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成吉思汗幾乎從不主動對外發動戰爭,每次出征就像一個受到敵人做死行為的被動技能。
-
11 # 真情贊贊贊贊贊贊贊贊
成吉思汗不是一般的殺人魔王,幾乎殺掉我漢族人民的一大半,看過歷史的都知道,他幾乎打遍整個歐洲,遇到抵抗的城池,只要城破了,就是屠城,可想而知,他有多血腥,多可怕。
回覆列表
首先,嚴格的說,成吉思汗時期並沒有跟中原發生過沖突,成吉思汗活著的時候主要針對的是統一北方遊牧民族的各個部落,也就是各個部落之間的征服與被征服,那時他還沒有進攻北宋,北宋是被金國滅掉的。第二,成吉思汗的幾次屠城都是有原因的。成吉思汗滅了金國,對金國的屠殺是因為金國和蒙古人是世仇,金國殺了成吉思汗的先祖,對蒙古人實行了殺人減丁的政策,這屬於復仇。成吉思汗滅了花剌子模,是因為蒙古的商隊被花剌子模殺光,並把財物搶光,所以他決定屠城,也屬於復仇。成吉思汗滅西夏,是因為西夏出爾反爾,趁著成吉思汗西征和蒙古攻打金國之時背叛蒙古,惹怒了成吉思汗後對西夏的整個党項族進行了屠殺,嚴格來說也屬於復仇。成吉思汗也在征討西夏的途中不幸身亡。第三、成吉思汗死後,他的三兒子窩闊臺繼位,窩闊臺繼位後開始攻打南宋。然而蒙古人並沒有屠城,有些人說南宋抵抗了蒙古45年。事實上,從第一次1235年-1241年和第二次1253年-1259年,到第三次1267年-1279年攻打南宋,前後共24年的時間。南宋的死亡人數大概在50萬人。由此可以看出,成吉思汗本人並沒有屠殺過漢人,他和他的子孫們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中亞和西歐一帶。而中原地區任何一個朝代的更迭死傷人數遠遠不止50萬。對漢人的屠殺基本上是窩闊臺造成的,但窩闊臺造成的屠殺由於他早早戰死也並不多。除此之外,成吉思汗的死對頭扎木合曾經因為殘暴失去很多精英,這些人投奔了成吉思汗。如果成吉思汗是一個殘暴的人,那手底下絕不會有那麼多忠義之士為他肝腦塗地在所不惜。忽必烈建立元朝後,元朝的政策都是盡力減少統一戰爭的殺戳,這在古代己經相當仁慈了。忽必烈也深受儒家文化影響,還皈依了佛教,並立佛教為國教。試問如果當時所有的北方遊牧民族沒有被成吉思汗統一,而是整體徵討中原會是什麼後果呢?非常可怕的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