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臺電數碼配件
-
2 # 國服混分王
看快閃記憶體顆粒和主控,一般品牌tlc能擦寫1000次左右,最少也500次以上,就按500次算,正常讀寫量用十幾年沒問題,如果是下載狂,每天下100g,如果你的SSD是256g,擦寫壽命按500次算,能用1280天,摺合約三年半。
-
3 # 笑之王
具體使用壽命不確定,跟廠家生產質量有直接關係,2011年購買了1T的固態硬碟,在TB購買了烤漆硬碟盒,裡面放了大概500g老影片,非常經典。堅持每天看一部,輪流看。至今已經看了6年,沒發現問題。希望不要突然壞了,我還想看一輩子,網路已經無法找到影片了。
-
4 # 怕冷的秋褲
現在普遍用的是MLC快閃記憶體,擦寫次數普遍為3000次左右,以現在常用的128G為例,在SSD的平衡寫入機理下,可擦寫的總資料量為128G X 3000 = 384000G。
假如你每天喜歡下載影片,看完就刪,每天下載100G的話,可用天數為384000 / 100 = 3840,也就是 3840 / 366 = 10.5 年。
如果你只是普通使用者每天寫入的資料遠低於10G,就拿10G來算,可以不間斷用100.5年。
當然,這只是理論得出的結果。
平時使用的話,可能隔個3,5年你自己就會換電腦了。
綜上,日常的使用,你是完全不用擔心其壽命的。
-
5 # 凌物楓語
前些日子在講固態硬碟的時候
小雁子給你挖了個坑
固態硬盤裡的資料一旦損壞極難恢復
當時只在文章末尾提醒了一下大家
▼
今天我們把這個事情說明白
另外
固態硬碟到底能用多久
為什麼固態硬碟越用越慢
想必大家也會比較關心
小雁子是一個靠譜的人
講一送二
你可要耐心看哦
1固態硬碟的組成固態硬碟相對於機械硬碟來講就是個單純的孩子,遠沒有那麼複雜。它由兩個主要部件組成,一個是負責指揮的控制單元(主控),一個是負責儲存的儲存單元(快閃記憶體顆粒)。
2固態硬碟是如何儲存資料的呢?把SSD比作一個倉庫,那麼作為控制一切的主控就是倉庫管理員,負責儲存的快閃記憶體顆粒就是庫房。庫房由很多小格子組成,這些小格子就是最小的資料儲存單位。
庫房管理是個很有想法的人,在有資料流入的時候,他會把資料依次存放在不同的小格子裡,保證每個格子都有資料儲存,做到雨露均霑,提升工作效率,所以資料傳輸速度會比機械硬碟快很多。
SSD儲存資料的方式
基於這樣的工作方式,一旦某個快閃記憶體顆粒損壞時,那麼儲存在其他快閃記憶體顆粒裡的資料就不完整了,也就無法被讀取了。機械硬碟的某個扇區壞了,不會影響其他扇區的資料,可以透過軟體恢復回來。
所以SSD可以安裝系統,裝軟體,速度快,但是重要資料還是存在機械硬碟或者備份到其他地方為好。
3固態硬碟這麼快了為什麼還要快取SSD的快取不寫入實際資料,它儲存的是一個對映關係表,相當於倉庫的物品目錄,當主控想找某一件貨品的時候,可以透過目錄進行索引,快速找到該物品,再次提高資料處理速度。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基於Sandforce的主控,沒有單獨配備快取,它把物品目錄放到了倉庫裡邊,倉庫管理員需要找某一件物品時,需要先找到物品目錄,然後再找具體物品,搜尋兩次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物品,所以它的資料處理速度會比較慢。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這時作為倉庫管理員的主控要開始幹活了,把混亂的物品重新整理到一個新格子裡,如下圖所示。
5為什麼固態硬碟越用越慢?一塊剛買的SSD。你會發現寫入速度非常快,那是因為一開始倉庫裡總有空著的格子,但是,隨著SSD裡的資料越多,你會發現越來越慢。因為倉庫裡的物品秩序變得混亂,每次都需要先將亂糟糟的格子整理一下,再讓新物品入駐,所以寫入效率就變慢了。
注:寫入1個數據,要先遷移3個數據,等於整理4個數據的工作量,這叫寫入放大。
固態硬碟到底能用多久
1不同快閃記憶體顆粒使用壽命不同P/E擦除次數是指SSD的完全擦寫次數,格式化SSD算是一次P/E。不同的儲存單元(快閃記憶體顆粒)型別擦寫次數也不同,儲存單元主要分為三種:
TLC: 大約500-1000次的擦寫壽命,低端SSD使用的顆粒;
MLC:大約3000-10000次的擦除壽命,中高階股SSD使用的顆粒;
SLC: 大約10萬次的擦除壽命,面向企業級使用者;
以MLC 120G SSD為例,以最低3000次的擦寫壽命為基數,每天寫入50GB資料計算(包含寫入放大率),在正常使用情況下,它的理論壽命可達19年左右,一臺電腦的壽命由於配置等原因,一般達不到那麼長的使用壽命,所以SSD安心使用即可。
揚天V310自帶的128GB固態硬碟採用的是東芝原廠MLC快閃記憶體顆粒,質量和壽命完全可以得到保證。
V310的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
2SSD特性大起底優勢:讀寫速度快,無噪音,無懼震動,功耗小,產熱量少。
不足:價格相對較貴;資料丟失不易恢復。SSD上的資料刪除後,主控會將其徹底刪除,無法恢復。機械硬碟刪除資料後,只是將資料隱藏了,並沒有徹底刪除,此時資料可以覆蓋寫入,所以機械硬碟的資料刪除後可以恢復,一旦資料被覆蓋,資料恢復就有點複雜了。
-
6 # 設計小店
固態硬碟的壽命和很多因素有關,最直接的是和顆粒體質有關,一個固態硬碟顆粒全部被寫一次被稱為1P/E,一般顆粒的壽命為1000-3000P/E,好的顆粒壽命能達到5000P/E以上;
固態硬碟在實際使用當中,寫入資料量並不等於寫入顆粒資料量,為了使得固態硬碟效能更好,主控都會有一個放大係數,一般都是大於1的,比如2,有的壓縮型主控可能小於1;
同時,容量也是影響固態硬碟壽命的主要因素,比如在同樣日寫入量情況下,240G的容量壽命就是120G容量的兩倍;
因此固態硬碟的壽命可以這麼計算:壽命=顆粒壽命*硬碟容量*放大係數/每日寫入量。
上面說的有點複雜,簡單點說,主流的固態硬碟,只要正常使用(不是用來做下載機的),三五年是絕對沒問題的,請放心使用
-
7 # 海邊椰子
現在的SSD都是NAND快閃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分為SLC,MLC和TLC三種,分別在一個單元裡儲存1bit/2bit和3bit資料。
從價格來說,單位面積裡儲存資料最多的TLC最為便宜。
但是從效能來說就不一樣了。TLC需要最為精確的電壓控制,因而讀寫最慢,噪聲容限最小,壽命也最低。
一般來說SLC的典型壽命是10萬P/E,MLC的典型壽命是3000P/E,而TLC的壽命僅為500~1000P/E。這裡的每個P/E指一次擦寫,相當於寫入全盤容量大小的資料。
也就是說一塊240GB的TLC SSD,每讀寫240GB資料算一個PE,累計達到120~240TB的時候就差不多要掛了。這個資料量也叫TBW,SSD的允許寫入總量,一般會作為保修的重要參考。
早期的TLC SSD,比如僅有60 TBW的OCZ TRION 100(這個值是廠家的保守值,會在真正損壞前留出一些餘量),以每天讀寫100GB資料計算,靠譜總壽命大概是1.6年,用在重負載環境下顯然是不合適的,家用環境下才能用上3~5年。
但是另一方面,技術也是在不斷進步的。由於廠家在不斷提升產品的可靠性和寫入演算法,TLC的壽命逐漸提高到了1000~2000P/E,這允許在家用情況下正常執行5~10年,在壞掉之前就會被技術進步替換掉。這也是這兩年TLC逐漸在廉價消費級SSD市場上替換MLC,並且廠家開始敢於提供5年甚至10年保固的原因。
以三星的850evo TLC為例,該款SSD的240G容量提供了5年保固和300TBW的寫入容量保證。從上面的計算可以容易得出,每天讀寫100GB時預期壽命為8.2年,基本在保修期內可以放心。
而MLC和高階SLC SSD可以提供長得多的壽命,例如Kingston HyperX FURY 240G MLC標稱值是641TBW,每天讀寫100GB的情況下可以用上17.6年,即使拿來做做BT下載機都沒有什麼問題。
-
8 # 放心選X電子元氣君
以擦寫次數MLC顆粒硬碟來計算一下使用壽命。固態硬碟壽命的演算法其實是有公式的:固態硬碟壽命=固態硬碟容量*擦寫次數/寫入放大因子係數,我們家用的固態硬碟寫入放大因子係數則為“1”。
如果一個128GB的MLC固態硬碟的擦寫次數為3000次,那麼按照公式計算壽命結果為384TB,簡單的來說如果你家的平均網速為4MB/s,你24小時連續不間斷下載,還需要3年多時間才能完成。相信沒有人會如此使用行動硬碟吧,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擔心壽命問題。
-
9 # 就愛說實話兒
固態硬碟的壽命有多長?固態硬碟如今在一些主流的電腦中隨處可見,固態硬碟除了在正常的使用中帶來更快速度的體驗外,還具有零噪音、不怕震動、低功耗等優點。...
有不少消費者對於固態硬碟的壽命感到擔憂,那麼固態硬碟的壽命如何?我們是否需要擔心呢?針對網友熱問的固態硬碟壽命問題,下面就與大家詳細介紹下。
固態硬碟的壽命有多長?
首先來看看固態硬碟的原理:固態硬碟在原理構造上基本上和我們應用普通機械硬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模擬扇區、模擬磁軌等。在固態硬碟內部,最核心的部分就算控制器了,它是整個固態硬碟的核心,裡面包括很多構架,比如讀寫演算法、介面定義等。主要影響壽命的就是讀寫次數,在固態硬碟的演算法定義中,修改一次才算一次真正讀寫,固態硬碟有一個壽命計算公式,如下圖:
對於固態硬碟壽命普通使用者完全不用擔心,固態硬碟壽命是值得信賴的,相比較機械硬碟而言,考慮到其抗震動等特點,在開機情況下移動電腦過程中固態硬碟不會導致物理損傷,其可靠性不是降低了,而是增強了,另外固態硬碟容量越大,被擦除操作的機率也就會相應越少,其使用壽命也就會越長,使用者完全無需擔心固態硬碟的壽命問題。
-
10 # 城市風雲兒
有資料和公式計算大概壽命的,我難得複製了。簡單的說一下:質量過關的固態硬碟的話,實際使用上往往壽命比機械硬碟還要長。因為影響機械硬碟壽命的因素太多了。機械硬碟使用中要注意不要突然劇烈的碰到機箱,特別有的人只要開機黑屏就猛踹機箱,認為某些硬體接觸不良,踹兩腳就好了。的確這種辦法偶爾有奇效,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雖然顯示器是黑屏的,但是硬碟已經在運行了,這種行為實際上很傷硬碟的。另外還要注意不要突然斷電,特別是硬碟正在進行讀寫操作的時候。有的人關機的時候喜歡按電源插線板上的一鍵斷電的按鈕,這樣關機的確方便,真的是瞬間關機,可是硬碟就。。。。我曾經遇到過半把年就把硬碟用壞的,就是這種情況,那塊硬碟簡直慘不忍睹,隨便什麼檢測軟體都是一堆壞塊、壞道。掃描的時候還經常宕機。掛從盤才完成掃描,然後直接對該硬碟下達病危通知書,沒有救了。然後還有資料線的接觸不良問題,雖然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資料線接觸不良會影響壽命,但是這個接觸不良會導致硬碟頻繁卡頓,只能憑直覺認為這個有可能會影響壽命。而固態硬碟就好多了,基本只有一個要求,質量。可以隨便踹,只要不是直接踹硬碟上。可以隨意斷電,這種神操作隻影響資料而基本不影響壽命。重要的是,質量!所以大家選購固態硬碟的時候,認準品牌大廠就行,比如像intel,三星。在這方面,我不敢相信價效比。
-
11 # 奇客
對固態硬碟來說,壽命跟品質有很大關係,只要是大牌主控顆粒,就基本不用強迫症,擔心能用多久是杞人憂天。
這也是為什麼三星英特爾連QLC顆粒都敢出貨的原因。因為普通消費者無法窮盡SSD之壽命,MLC超耐久使用者更新慢,TLC賣也同樣價多數人也不懂,這樣成本一降利潤一升,自然成為主推產品。
在此要注意兩點:
① 買固態硬碟有三看:先看品牌,二看主控顆粒,三看介面協議,主控、顆粒、韌體直接影響SSD壽命。大牌正片顆粒最好,韌體開發成熟,產品相對靠譜。
某些中國產SSD不建議買,黑片白片隨便用,不同批次常縮水,很難保證壽命,哪天掛掉也難說。加上主控效能一般,TLC顆粒可能初時很快,但負荷一大容易掉速。
② SSD壽命一般用寫入量來衡量,以TBW為單位,比如128G MLC就可達到150TBW,假設使用者每年寫15T,也能用上十年。而TLC顆粒容量更大,但PE次數少耐久度就小了,比如三星970 EVO 500G提供保修為150TBW或五年。
所以說,大容量SSD不一定比小容量壽命長,這取決於具體應用場景。如果要對硬碟頻繁擦寫,資料量大還是MLC更耐操,至於主控和顆粒哪個先掛很難一概而論,因為韌體背的鍋最大,它透過Trim指令和最佳化演算法,讓快閃記憶體均衡磨損,才能使SSD更長壽。
▲▼英特爾企業級MLC帶掉電保護,相比三星TLC更安全更耐久,壽命也會更長。
TLC SSD很多模擬SLC快取來提速,拿一部分快閃記憶體來當快取,有的就取消了快取記憶體晶片,這使得PCB體積更小,如果韌體沒有最佳化好,故障率也會升高。一些軟體可以透過SMART資訊檢測SSD健康狀態,比如CrystalDiskinfo或Hard Disk Sentinel,某些品牌提供專門工具也能進行監控和升級韌體。
▲▼華為Matebook筆記本採用建興CV8 SSD,對快閃記憶體寫入放大比較厲害,應該是拜3D MLC顆粒所賜。下面這塊金勝K300 MLC SSD用了1700多小時,寫入也才10TB。
-
12 # sky83216
這裡有個公式可以計算,固態硬碟壽命=(實際容量×P/E次數)/(實際寫入×365),而這裡實際寫入=寫入檔案大小×寫入放大率。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具有擦寫次數限制的問題,這也是許多人詬病其壽命短的所在。快閃記憶體完全擦寫一次叫做1次P/E,因此快閃記憶體的壽命就以P/E作單位。34nm的快閃記憶體晶片壽命約是5000次P/E,而25nm的壽命約是3000次P/E。是不是看上去壽命更短了?理論上是這樣沒錯,但隨著SSD韌體演算法的提升,新款SSD都能提供更少的不必要寫入量。再來一個具體的例子,一款120G的固態硬碟,要寫入120G的檔案才算做一次P/E。普通使用者誇正常使用,即使每天寫入50G,平均2天完成一次P/E,那麼一年就有180次P/E。大家可以自行計算3000個P/E能用幾年,相信到那時候,固態硬碟早就被你換成別的什麼新奇玩意了。一般的固態硬碟質保都在三年_五年的,所以相信能夠滿足你使用的壽命的。如果你愛惜一些,不要有什麼損壞,相信沒問題的
-
13 # 小小小百科全書
固態硬碟是要看寫入壽命的。這個和快閃記憶體及主控關係密切,不能簡單說固態硬碟壽命多久。 合格的產品可能會用十年左右。 如果是山寨盤,可能一兩年就完蛋。
決定固態硬碟壽命的直接因素是快閃記憶體顆粒的擦寫次數。每次寫入都將對快閃記憶體儲存單元結構造成細微的損耗,當磨損達到一定程度,快閃記憶體單元無法正確保持足夠多的電荷來表達資料時,壞塊就出現了。3D快閃記憶體的擦寫壽命要遠高於傳統平面快閃記憶體。
固態硬碟的主控(位於下圖粉紅色導熱墊下方)負責管理快閃記憶體壞塊,正常固態硬碟會保留7%到14%的備用塊,當備用塊消耗殆盡,固態硬碟的壽命也就走向了終點
-
14 # 海陸雙豐
個人覺得要不花大錢買一流品牌,要麼買便宜的一般牌子,中間位置的雖然有點名氣的還不如山寨貨,而且保修麻煩,跟誰買找誰去。
-
15 # 電腦工程師老晶
你們說的只是原理,但實際人心險惡,我開啟固態硬碟,一看,倆顆粒,128g,而且顆粒非常熱,就加了散熱片好了,你想極熱的情況下,你想用幾年!
-
16 # 談企業儲存
固態硬碟分為企業級和消費級兩種,但是兩種在基本的儲存原理上相同,只是消費級少了很多資料保護的功能。兩者用的也都是NAND。從引數上看,雖然MLC、SLC和TLC在擦寫幾千次之後會失效,但是這僅僅是Cell層面,到SSD層面已經透過韌體實現磨損均衡、OP等等技術,以規避掉短期內硬碟壽命用盡或者容量極速下降等問題。
具體的衡量指標主要是看硬碟能寫入的資料量,所以有TBW(可擦寫資料總量)、DWPD(每天擦寫次數)。
所以用多久就從單純的技術問題轉化成了SSD廠商質保的商業問題。Intel官方標稱消費級容量是2.05TB的760p Series壽命是576 TBW,也就是一共能擦寫281遍。在此期間都不會出現效能下降和大量讀寫錯誤等問題,事實上,這對於一個消費級的硬碟已經足夠用了。企業級的硬碟可擦寫的量更大一些(企業級及消費級考慮的問題不盡相同,所以這裡並不是對比兩者的壽命)。
上圖是Memblaze的PBlaze5 PCIe SSD,這是個企業級的SSD,質保5年。每天擦寫一次,5年不會出現效能衰減等問題。
-
17 # 隨風飄動隨遇而安
卡自己的使用習慣了,如不是長期點那開機還有大量的硬碟讀寫,飲食比較耐用的,使用壽命一般在三四年左右甚至更長
-
18 # 河南新華599
“一般不用擔心固態硬碟的壽命問題,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原理不一樣,固態硬碟的主控會讓資料平均寫入,永遠優先寫在使用次數少的儲存空間。一塊品牌的固態硬碟用個4、5年沒問題。Intel,金士頓,美光等都不錯。”
-
19 # 搞機日記
機械硬碟出故障一般是機械故障,往往是摔到或磕到導致磁碟形成壞道,壞道越多,壽命越短。
但固態硬碟的壽命就不同了,是由負責寫入資料的NAND快閃記憶體的“寫入壽命”決定,即我們常說的擦寫壽命(P/E數)。每次寫入都在消耗P/E數,一旦用完,固態硬碟就會“掛”掉。
快閃記憶體又有SLC、MLC、TLC及QLC之分,它們的P/E數是逐級下降的:
SLC可以達到1萬-10萬次MLC有3000-5000次TLC有1000-3000次QLC普遍在1000次以內
想要計算固態硬碟的使用壽命,除了P/E數,還需要考慮在P/E數上限內預計可以寫入的資料量。也就是說,固態硬碟的使用壽命=(實際容量(單位:GB)× P/E數)÷(每天寫入容量(單位:GB/天)× 365(單位:天))。
以目前主流的240GB TLC固態硬碟為例,P/E數取最保守的1000次,而普通使用者每天的資料寫入量通常不超過30GB,那麼它的壽命就是240x1000/(365x30)=21年。
這麼說就是20多年才有可能把一個240GB容量的固態硬碟完全寫死,不過上面的演算法還是理想化的,因為沒有考慮寫入放大因素的影響。
-
20 # IT民工10101000
一般不用擔心固態硬碟的壽命問題,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原理不一樣,固態硬碟的主控會讓資料平均寫入,永遠優先寫在使用次數少的儲存空間。一塊品牌的固態硬碟用個4、5年沒問題。
透過CrystalDiskInfo或廠商工具箱軟體,可以檢視固態硬碟的健康度百分比,這個百分比是精確顯示的嗎?是不是降到零固態硬碟就壞了呢?
決定固態硬碟壽命的直接因素是快閃記憶體顆粒的擦寫次數。每次寫入都將對快閃記憶體儲存單元結構造成細微的損耗,當磨損達到一定程度,快閃記憶體單元無法正確保持足夠多的電荷來表達資料時,壞塊就出現了。3D快閃記憶體的擦寫壽命要遠高於傳統平面快閃記憶體。
固態硬碟的主控(位於下圖粉紅色導熱墊下方)負責管理快閃記憶體壞塊,正常固態硬碟會保留7%到14%的備用塊,當備用塊消耗殆盡,固態硬碟的壽命也就走向了終點。
不過前邊的理論太過於理想化,設計擦寫壽命只是一個確定所有儲存單元都可以達到的保守值。在東芝工具箱軟體中顯示的健康度剩餘百分比就是與歷史寫入總量以及標稱耐久度掛鉤的。
上圖是東芝TR200固態硬碟的標稱寫入耐久度,最小的240GB型號在每天寫入55GB的情況下至少可用3年。實際上它的壽命遠高於此,據東芝之前在FMS快閃記憶體峰會上介紹,BiCS 3D快閃記憶體的寫入壽命是傳統平面TLC的6倍。而上代東芝飢餓鯊Trion 150固態硬碟使用的平面TLC快閃記憶體已被證明可擦寫3000次以上。當然這其中或許也有原廠固態硬碟能夠用上原廠特挑體質顆粒的緣故。
而其他的一些硬碟工具軟體,如Hard Disk Sentinel,對於固態硬碟的健康度計算也有自己的一套演算法。Hard Disk Sentinel預設一塊硬碟的標準壽命是5年(顯示時最多顯示1000日),隨通電時間增加而降低健康度,工作溫度超高會降低健康度,最後再乘以硬碟報告剩餘壽命的平方。
簡單來說,Hard Disk Sentinal對固態硬碟剩餘壽命的預測中考慮了通電時間、工作溫度和SMART磨損指標三個要素。高溫不管對於機械硬碟還是固態硬碟都是不利的。
如果日常讓Hard Disk Sentinel軟體後臺執行的話,它能夠自動統計每日平均讀寫量指標,讓大家對於快閃記憶體磨損速度有個大致的預期。
很多時候固態硬碟的損壞不是由快閃記憶體介質磨損造成,而是由韌體BUG、異常斷電引發,尤其是後者十分常見,是溫度之外固態硬碟的最大殺手,在固態硬碟返修案例中“貢獻”超過一半。
由於使用NAND快閃記憶體的原因,每塊固態硬碟當中都有一個隨時更新的FTL對映表儲存在快取裡,斷電就會丟失,每一次藍色畫面或非正常關機都會給固態硬碟帶來掉盤的風險。TR200可以隨時用東芝SSD固態硬碟工具箱軟體監控異常掉電等健康警告,幫助使用者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這樣的固態硬碟用上5年也不用擔心損壞。
回覆列表
一般不用擔心固態硬碟的壽命問題,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原理不一樣, 固態硬碟的主控會讓資料平均寫入,永遠優先寫在使用次數少的儲存空間。一塊品牌的固態硬碟用個4、5年沒問題。Intel,金士頓,臺電等都不錯。而且質保都在3~5年,可以放心用。
如果非要精確計算,由於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具有擦寫次數限制的問題,這也是許多人詬病其壽命短的所在,也就是說固態硬碟是有壽命限制的,當然任何硬體產品都有這個壽命概念。固態硬碟內部快閃記憶體完全擦寫一次叫做1次P/E,因此快閃記憶體的壽命就以P/E作單位。34nm的快閃記憶體晶片壽命約是5000次P/E,而25nm的壽命約是3000次P/E。
計算公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