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途見山河
-
2 # 禾尖
都說它是曠世鉅作,但是大概因為文化環境和文學手法的差異,讓我讀不出一點味道來。最關鍵的是它裡面的人名。我們的風俗是兒子取名要避諱祖輩的名字,表示尊重,而人家是祖宗八輩和著用一個名字,看的頭暈眼花神魂顛倒,最後終於在看到一半的時候,分不清誰是誰兒子,誰是誰侄子,誰是誰孫子了……
-
3 # 荷聲茹夢
我認為是賈平凹的《廢都》,在沒有看到這本書的時候聽到了許許多多的評論,有的人說是當代的《金瓶梅》,有的卻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像著名學者季羨林甚至說“五十年後《廢都》必將大放光芒”,就是衝著這句話我懷著朝聖的心情拜讀了了這本書。也許是我沒有季老先生的智慧,看完之後,我心裡還真是有了這樣的念頭:這書也不過如此嘛。在描寫人性的深處本質上它甚至還不如《金瓶梅》!模仿的痕跡太明顯了,賈平凹可是當代名家呀,如果是一般作者這樣的一本書能不能出版還真是說不準呢!至於說過五十年以後那我就不知道了,也看不到那一天了。
》”
-
4 # 順禮成章LSL
二十多年前,有一本世界暢銷書《開發人的右半腦》曾經風靡一時。天生愚鈍的我想透過開發使自己變得聰明起來,於是透過各種途徑終於有幸拜讀此書。一開始暗下決心,再難也要把它啃下來!也許源於我文化底子太薄吧,看了幾頁便看不下去了,天書啊!再啃,仍然味同嚼蠟。
我開始反省,書讀少了啊!
後來孩子讀小學了,學校叫家長去聽課,說白了就是向家長推銷課外教學光碟:由臺下家長一人報一個漢語詞彙或英語單詞共100個顯示在熒幕上,訓練有素的推銷員背對熒幕默默記憶,報完之後推銷員馬上就能從頭到尾或從尾到頭準確無誤的背出來!或者隨機抽第幾個也是秒出答案!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哦,這不就是《開發人的右半腦》中的內容嗎?
有些家長買了。後來問孩子,買了光碟的同學學的怎樣?“泯然眾人也”!
好讀書是好事,一本好書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況且濫竽充數的書也不少。盡信書不如無書!還是小崔說得好:不過如此!
-
5 # 蹭熱點的狗子
昨天剛開始看梭羅的《瓦爾登湖》,早就聞其大名,昨天有幸在圖書館看到,借來拜讀,實在是文學造詣不夠,從一開始就是晦澀難懂的道理,看了二十幾頁,都是跳躍式的道理闡釋,確實很難讀懂,不敢再用讀通俗小說的那種方式去讀,一字一句的讀下去也是很難懂的,然後去豆瓣看書評,大部分都說自己做不到作者的境界,讀不出作者的意圖,只能是機械的接受作者的道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本書真的是寫給真正的隱者的。
-
6 # 最愛JacksonYi
這本書是最近看的,感覺一個大坑。
《未來簡史》一個以色列的新銳歷史學家的新書。
看到這本書,書名其實很有意思,它的副標題是:從智人變成神人。書的簡介也是一個大坑,我看的版本里面有一段特別吸引我,大意是:人類在兩百年後,平均壽命會達到兩百歲,就如同上個世紀末人均壽命還在五十六十,如今幾乎達到七十八十。人是如何增長壽命的呢?之前因為減少戰亂,瘟疫和飢餓。以後呢?因為科技,生物技術仿生技術基因技術如今日新月異,各個疾病可能以後就會變成技術問題,如果是技術問題那麼就可以贏技術手段來解決。如果解決的問題越多,那麼久可以活的時間越久,那麼是不是就可以觸碰到生與死的壁壘?十年欺騙死神一次,只要價格合適,富可敵國的大佬和青春不再的好萊塢明星會不會為此瘋狂?我就是因為參與遺傳學實驗的工作,所以對於未來的前景其實很……怎麼說?慎重?因為大家在不同的領域,很少把事情放在一起看,我想看看歷史學家對於未來歷史的預測。
結果!
失望透頂。
開篇是精彩的,給出了很多思考點。後來,基本就是用來大半本書來闡述了,西方和印度兩個地方的宗教和歷史形成,各個動物生物環境對於人類的歷史的影響,人民怎麼對待自然的。對於人與自然的和平,所謂天人合一,華人在幾千年錢就提出過理論。後來在分析了人類目前的發展和競爭,對於科技可能對世界造成的不可預測的後果。其實很平淡。什麼無用階級,貧富差距這種事情其實人類在什麼時候都存在和出現,根本不是新課題,新壺裝舊酒。最後,開始分析一些預測,幾乎到了卷底,根本沒有精彩的潤色,還不如中段的廢話好看。
這本書在西方得到讀者認可,我只能說這些問題中國古代就有很多人思考過類似的問題,很多理念華人生來就有。西方認可,只能說白人底蘊太差,淺薄無知。用純白人的思維方法來寫二十一世紀的書,實在太淺薄和狹隘了,被中國古代思維吊打!居然還能不自知,真的太符合白種人的愚昧的自負,和天真的以為發現新視角。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世紀,沒有詳讀過中國文化作為世界最主要的文化之一,居然還敢預測未來,只能說作為歷史學家活在上個世紀沒有錯,但是自曝其短也是可笑,猶太人的智商真的是被白皮拖累。
此書差評,根本不值得這書的價錢,二十塊最多了。無聊時候消遣的讀物,如果和我一樣以為嚴肅讀物,那麼只可能失望。
-
7 # 妙以居士
那還真有不少,就我看過的書來說,最差勁的有三本。
《穆斯林的葬禮》
《狼圖騰》
《明朝那些事》
-
8 # 熵之殤
《白夜行》。名字起的很好,那段“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也確實震撼人心。
但除此之外就感覺沒有什麼了,作為推理小說來看,作者花了太多篇幅來鋪墊,以至於讀者早早就能猜出故事的梗概,失去了懸念。作為一般小說來看,故事的深刻性、哲理性、啟發性也都沒有提現出來,甚至連故事的完整性都要打問號。
看完書後最糾結的是男女主角為什麼非要往作者安排的人生道路上走呢,這樣的故事安排實在是缺乏足夠的說服力。
-
9 # 當造價愛上施工
《傲慢與偏見》,西方文學名著,簡.奧斯丁代表作,作者與莎士比亞齊名。所以我的觀點極有可能是由於我個人的淺薄無知造成的,與簡小姐無關。
該書屬於西方道德教化類名著,被認為代表了西方正確的愛情觀和婚姻觀。用女主角姐妹的愛情和婚姻歷程諷刺幾個配角在愛情和婚姻上的急功近利和唯利是圖。
但實際上,女主角姐妹倆嫁給了書中最有錢的兩個人,而且在書中,嫁給錢越多的人生活越幸福。只不過配角都是急切的嫁過去,女主角直到小說最後才嫁的,是不是傳說中的放長線釣大魚。對了,就像書評裡說的,是以愛情為基礎。
-
10 # 白日要做夢
我來說說我的觀點吧
1、不適合你
雖然說是世界名著,但實際上並不一定適合你。比如《時間簡史》《未來簡史》等等很出名,但我就不想看。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小說我也沒看。還有一些世界名著反應的是當時社會的生活狀況與風貌,現代人讀來沒有代入感,肯定會感到不適應,所以讀書一定要讀適合自己的書。比如我最近讀的《偷影子的人》感覺確實非常治癒。還有感覺世界名著太艱澀,可以讀一些短篇小說,篇幅短小故事性強,比如歐亨利,莫泊桑等等。
2、接觸的太多,所以不太感冒
網路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資訊,我們也接觸了太多,會生出一種逆反心理。比如朋友圈裡都是心靈雞湯,讓你再看瑪麗蘇小說你還會看嗎?阿婆的《無人生還》被譽為推理小說的經典,但是看過太多關於密室的電影電視劇後,你看《無人生還》會覺得不過如此,但這篇《無人生還》確實開創了密室推理的先河!
-
11 # 眼睛瞪得像槓鈴
《穆斯林的葬禮》
披著玉石和回族外衣的瓊瑤小說。
對了,還有這些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這世界缺你不可》
《我們都一樣 年輕又彷徨》
《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
《如果還能再見你》
《世界與你無關》
《除了愛 我們什麼都不會》
《時光不老 我們不散》
《願有人陪你顛沛流離》
《誰的青春不迷茫》
《離開前請叫醒我》
看名字就感受到一股濃濃的下三濫雞湯味。
許多書也許在某個時代很受人推崇,或許在某個特定的文化圈很受歡迎,或許乾脆是因為過於高深而名氣很大。但是讀了之後覺得不過如此,有沒有類似的經歷?舉個栗子,很多名著都看了下去,但我真的看不下去《麥田裡的守望者》←_←
回覆列表
《麥田裡的守望者》。這本書名氣非常之大,可以說是世界名著,尤其在中國是許多必讀書目中的常客,但就我看過後覺得不過如此。第一,文字雜亂,或者說,喧囂,這是美國“垮掉的一代”文學流派代表作品,更多的反映了那個時代美國青年的精神苦悶,然而我看了也覺得苦悶,感覺廢話不斷 →_→。其次,這本書被列為美國青少年的必讀書目,也許也是受了美國國力的影響,這本書才聲名遠播。最後,這本書就像中國的傷痕文學一樣,是特定年代的特定作品,也許對那個年代的人如若聖經,但對於現在的人就缺乏足夠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