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晨光嘁薇
-
2 # 吃貨曉哥哥
包子怎麼做才能鬆軟的?首先我們就要了解,包子之所以能夠鬆軟是因為有酵母粉的存在,我們想要做出非常鬆軟的包子,就要好好的瞭解酵母粉。
酵母粉的活動溫度範圍是在4°到40°之間,如果環境溫度低於十度或者高於45°,酵母粉的活性就會大大下降。酵母粉最最活躍的溫度是在25°度35°之間。所以我們做包子之前可以先用30°的溫水將酵母粉化開增加其活性,再將它倒入麵粉中進行和麵。同時為了讓他更好的發酵,我們和麵之後還可以將它靜置發酵一個小時在包餡。,包完餡之後還可以再將它在靜置一個小時讓它再次發酵,這樣蒸出來的包子就又蓬鬆又大個了。
-
3 # 旺媽廚房
一步:包子發酵麵糰製作
材料:中筋麵粉750g,乾酵母粉(用於擴張麵筋筋度及增加麵糰體積)7.5g,泡打粉(由蘇打粉配合其他酸性材料,並以玉米粉為填充劑的白色粉末,能產生膨脹及鬆軟的效果)7.5g,白糖7.5g,水375ml
製作:
1. 將麵粉﹑乾酵母粉﹑泡打粉﹑白糖放入大碗內混合均勻。
2. 加水 375ml﹐再攪拌成塊。
3. 用手揉搓成麵糰﹐放在臺面上反覆揉搓。直至麵糰光潔潤滑。
4. 用溼布把麵糰蓋上﹐待發大後就可做包子了。
第二步:餡製作
首先,肉、菜比例要適當。一般來說,餡中肉與菜比例為1∶1或1∶0。5為宜。
其次,不要把菜汁倒掉。據測定大白菜去汁後維生素會損失60%以上。為了避免營養損失與浪費,科學的方法是:把菜餡剁好後,先將菜汁擠壓出來置於盆中,拌肉時和醬油陸續加入,充分攪拌,使菜汁滲入肉中,然後放上菜攪勻。若是素餡,也可以先把菜餡剁好後,倒入鍋(盆)裡,加入食鹽(菜油)輕輕拌和,讓油把菜包裹起來,再放食鹽和作料。這樣,即保留了營養,餡也會鮮嫩可口,若是韭菜肉餡,菜餡用油拌好後,再把拌好的肉餡(已放足鹽)倒入,混合均勻即可。菜餡先拌油,被一層油膜所包裹,遇到鹽分就不易脫水。用這種餡包出來的包子,吃起來菜很鮮,又有一點菜汁的清香味。
最後是肉餡。將豬肉按肥瘦3:7匹配。將肉軟骨及渣剔淨、剁碎,使肉成大小不等的肉丁。在攪肉過程中要加適量的生薑水。同時,醬油要一點一滴地慢慢加入。上醬油的目的是調節鹹淡,醬油用量要靈活掌握。上醬油時要分次少許添進,以使醬油完全摻到肉裡,上完醬油稍等一會,如能在冰箱內放一會更好,緊接著上水(如有肉湯最好加肉湯,加滴邊攪拌)即可。上水也要分次少許新增,否則餡易出湯。之後放入花椒粉、五香油、食鹽、鮮薑末、味精、香油攪拌均勻。最後,再將菜餡倒入攪拌均勻即可。
第三步:包
1、將發麵團揉光,搓成長條,切成小團,擀成外薄內厚小圓片成為包子皮備用。
2、皮包餡,捏成細花紋的包子。底墊白紙,放溫暖處醒45分鐘。
第四步:蒸
包子上蒸籠,移入滾水用旺火蒸約15分鐘即可。
1》蒸包子的全過程
美味的餃子的製作過程是這樣的:
第一、首先要把面發好,說到發麵,就要掌握好和麵的技術,一般來說是一斤面要加0.7公斤的水,要事先把發麵的引子泡好,與面一起和,面發的時間與季節有關係,一般來說,天氣越冷,用的時間越長。在攝氏20度下,一般需要2個小時。注:用溫水和麵,蒸出來的饅頭和包子比較軟和。老人孩子都喜歡。看面發酵最簡單方法用手按一下,如果按下的面坑很快鼓起來那就證明面發好了。
第二、要做好餡兒:對包子來說,做餡是有技術的了,製作過程如下:
1、把餡的主料做好,如肉餡或素餡,肉餡的要把肉切成丁,用麻油、醬油、花椒粉、味精等伴好,養至少一個小時;
2、輔餡要做好,如用韭菜的,就要先洗好涼幹,再來切好,放在一邊,等待使用;
第三、伴餡:把上述的餡伴起來,用花生油及其他的調味品調好,放入的食鹽要適中,這時餡就做好了;
第四、把爐火調整好,蒸鍋放入水至沸,等待包子包好後放入;
第五、包包也有技術,要皮薄,一兩能包10個,一個包上的皺褶有20個,這樣的包子又好看又好吃;把包好的包子放入蒸籠,包子與包子間要有適度的間隙,一般要有1.5公分即可;
第六,要旺火,蒸15分鐘後啟籠,再稍涼一會兒。
七:開吃,不過不要撐著啊。
2》包子
配料:一斤富強粉,6兩溫水,2錢酵母,2錢泡打粉,餡料自備
方法:1.將麵粉和泡打粉混在一起倒在案板上,中間扒個窩。
2.將酵母與溫水混和後倒進麵粉窩中,由裡向外慢慢將麵粉混和成麵糰。軟硬相當於比烙餅面硬點,比饅頭面軟點。和好面後蓋一塊溼布醒著。
3.過20分鐘再揉一遍,使其表面光滑。
4.當面團發大到原來的一又二分之一倍時,就可以下劑子擀皮了。
注意:包時就把蒸鍋點上火,包子包好一個往上放一個。都碼好就ok了。一般一鍋包子蒸30分鐘就差不多了
-
4 # 小丁丁愛生活
包子要想做的鬆軟,發麵的過程很重要。因為疫情,基本上都是自己在家蒸饅頭或者包包子,發麵也是用酵母。我一般是在面盆裡放上不到半盆的白麵,然後在溫水加半袋酵母,用水來和麵。
這個時候不用把面揉太光,差不多就行,揉好後蓋一層保鮮膜,然後上面加上蓋。放到太陽下暖和的地方,或者暖氣旁邊,這個過程沒有固定時間,主要看溫度。
隔上幾個小時我們開啟看看,如果面已經變得鬆軟蓬鬆,拽一把能拉開就可以了。這時候再往裡面少加點麵粉,揉好,用手揪成一塊一塊的醒好擀皮用。皮擀好加上餡,在暖和地醒幾分鐘,等鍋裡水燒開後,放到篦子上蒸半小時就可以出鍋了,這樣做出來的包子又松又軟,很好吃。
-
5 # 二郎帶你看世界
1 麵粉儘量選擇比較細的麵粉
2 用溫水和麵,這樣酵母在裡面也好發酵
3 麵粉,酵母的比例特別重要,一般在50:1
3 和好的面不要馬上用,可以放在四十度的水溫上,再受點熱,讓酵母在發一下,等半個小時再拿出來使用
4 趕麵皮的時候,不要趕的太死
5 蒸包子的時候,開始用大火,當沸水煮起來後,用中火蒸15分鐘,最後要出鍋的時候用小火蒸10分鐘,好了以後不要馬上開啟蒸籠,再放10分鐘,讓包子自然的收縮
所以按照這個標準做出來的包子,香甜可口,鬆軟無比,小孩老人更是愛不釋手
-
6 # 阿斗家庭廚房
包子要想做的鬆軟,發麵的過程很重要。
和麵的時候不能直接加酵母。要用溫水把酵母化開。再就是面和好要放在溫暖的地方充分發酵。要發酵到原先的2倍大。
然後取出反覆的揉搓麵糰排氣,直到麵糰表面非常光滑、細膩,而且還非常有勁,就代表團揉好了。如果還不知道如何判斷面團是否揉好了,可以將麵糰慢慢拉開,如果能拉出膜,也代表面揉到位了。
揉好的麵糰就可以包包子了。但是包子包好之後,不要立馬去蒸,因為在擀皮時,麵糰裡面的空氣被排乾淨了,馬上蒸麵團遇到高溫容易回縮,失去活性,蒸出的包子外皮就不蓬鬆了。正確的做法是放在案板上或放在裝有熱水的蒸鍋裡關火進行二次醒發或者放在溫暖的地方醒發。
最關鍵的一步,包子在鍋裡蒸一定不要開蓋。(切記)到時間關火,悶5分鐘在開蓋。(切記不可忘記)
-
7 # 奇異論
包子要鬆軟,
第一,麵粉和水的比例要對,一般水是麵粉的一半左右。
第二,二次發酵非常重要,可以把麵糰放容器裡,再放在35度溫水的鍋裡,直到有小氣孔,半小時到一小時即可。
第三,包子餡要少量多次加水,加油,同方向攪拌上勁,包子餡肉太乾太死會影響包子鬆軟度。
第四,擀包子皮時,輕一點,不要太大力。
-
8 # 曹一明珠
和麵~發酵(一發)~整形~發酵(二發)~蒸(這五步)。
面和水的比例一般按100:50(饅頭的面就硬點,包子的面就軟點)
因麵粉品牌不同吸水量也有所不同,請在水量上進行少量調整。加水一定要慢慢加,不要一次性加完,方子的水量可以預留5至10左右慢慢新增。
想要表皮好看的重點是:揉麵 揉麵 揉麵
綿軟口感的重點是:揉麵和發酵都是重點,大家面要揉透發酵要到位,但且記發過已免造成氣孔太大味道發酸。
關於包子褶子要好看還是要多練,在包的時候麵皮上可以粘乾粉防粘,且一定要捏的比較深
-
9 # 妮妮姐愛美食
你好,我是妮妮愛美食
包子的話首先水面比例要對,通常1:2比例,如100克水配200克面,酵母是麵粉的百分之一,200克面就放2克酵母,充分發酵
在做完包子後,也要再醒面20分鐘左右,冬天要長一點
-
10 # 南派三叔項少龍
選擇比較優質的普通麵粉(中筋粉),我一般用五得利,和麵的時候提前用溫水把酵母化開(常見的安琪酵母、禧發酵母),乾麵粉中加入少許白砂糖,和好面後放在太陽光下醒發,如果天氣冷的話可以用溫水助發麵,快一點的話大概1~2小時左右可以完成;待面醒發好,可以加入少量的食用小蘇打(碳酸氫鈉),再繼續揉麵10分鐘左右,然後開始包包子、花捲、饅頭,包好後放入蒸鍋或者蒸籠裡繼續醒發15~20分鐘,然後大火蒸,大概15分鐘即可出爐
-
11 # 小蝦米美食
要使包子鬆軟首先面得和好,用溫水和麵,溫水可以加快酵母發酵時間,麵粉加入酵母和成麵糰(麵糰和水比例1/5也就是1斤面5兩水)把麵糰柔光揉勻揉細膩(不能偷懶這步很關鍵)把面分成大小相同的麵糰(50克)開始包制。
包好包子開始醒發,有烤箱把烤箱溫度調到37度[呲牙][呲牙]如果沒有就放入籠屜(蓋上蓋防止包子變幹)放到溫暖的地方。醒發時間烤箱一般5—6分鐘,自然發酵得30分鐘,發好的包子明顯變大,顛一顛輕飄飄的。冷水上火蒸20分鐘。
這種方法蒸出來的包子不但鬆軟而且好看
-
12 # 鄭州市新東方烹飪學校
野菜包子的做法
你吃過薺菜嗎?相信農村的孩子對這種野菜都非常熟悉,薺菜有非常好的降火效果,今天,鄭州新東方烹飪學校的老師教大家做一道薺菜餡的野菜包子,一起來學學吧!
配料:
新鮮野菜(薺菜) 200克、豬肉餡 150克、麵粉 300克、水 (麵糰) 160克 、酵母(幹) 3克 、醬油、蠔油、料酒 各一勺 、糖 1茶匙、精鹽 半茶匙 、花椒粉 1茶匙、細香蔥 適量、花生油 1大勺、水(肉餡裡) 適量
烹飪步驟:
1. 麵粉、酵母、水混合均勻,揉成光滑麵糰。
2. 蓋上保鮮膜發酵至2倍大。
3. 醒面期間製作餡料:野菜多清洗幾次,徹底清洗掉薺菜裡的泥沙和塵土。
4. 將清洗乾淨的野菜放開水裡燙30秒。
5. 馬上撈出放冷水裡冰一下。
6. 捏幹薺菜裡的水分,剁碎備用。
7. 肉餡加蔥末油醬油料酒鹽糖拌勻,然後加少量水順時針攪拌至粘稠。
8. 拌好的肉餡加入野菜碎拌勻。
9. 發好的麵糰分成若干個劑子。
10. 分別擀成包子皮,注意撒麵粉防粘。
11. 加入適量餡料包成喜歡的形狀。
12. 包好後的包子放在蒸鍋上或是烤盤上再次醒發20分鐘。
13. 發好後蒸烤箱選擇純蒸模式,100度16分鐘,燜5分鐘再取出。或者用蒸鍋開大火燒開轉中火蒸15分鐘左右,蒸好後等待5分鐘再開蓋蓋兒。
14. 新鮮美味的包子出鍋嘍!
-
13 # 羅爸生活日記
我是羅爸爸美食,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包子要怎麼做鬆軟呢?
第一,發酵時間充分,在發酵前可以加入二滴醋和少許食鹽以及白糖,這幾樣可以配合酵母發酵,能讓包子鬆軟。
第二,外面包子店包子鬆軟還加了無鋁泡打粉,這樣會更鬆軟。
第三,還有加入豬油的,同樣能使包子鬆軟。
第四,做包子在上鍋前還要進行二次發酵,這樣口感更好。
以上四點供大家參考,我是羅爸爸美食。
-
14 # 風不再停
告訴大家一個小技巧
包子有醬肉、鮮肉、牛肉、羊肉、蔬菜等等很多很多!只要能吃的都可以做包子!
今天說到包子怎麼做才鬆軟,
(1)傳統的包子發酵需要老面、食用鹼、泡打粉、這個需要一定的技藝,揉麵的發制需要時間的配合,食用鹼與泡打粉的多少也會直接影響包子的出品與口感與賣像,
(2)現在做包子就很簡單了,可以說不需要什麼技藝你就可以做出外面館子一樣的包子,是什麼呢?就是在超市買自發粉,買回家加水就可以做包子了,
(3)還有就是在超市買酵母粉、泡打粉揉麵!幾分鐘就好了!如果想快一點,就是把揉好的面用保鮮膜蓋好,直接放在熱水盆上,記住泡打粉多了回籠的包子會越來越黃哦!還有就是包好了最好就是醒個一二十分鐘再蒸效果會更好的!
下圖是我幾天前蒸的!效果不錯吧?
-
15 # 愛美食的文子
一、和麵時,加入豬油,可以使包子鬆軟
準備麵粉500g,酵母5g,溫水260g,白糖1小勺。先把酵母倒入溫水中,攪勻使其溶化,靜置5分鐘,更好的激發出酵母的活性。
盆中準備麵粉,加入白糖,多次少量的倒入酵母水,攪成面絮,再加入1勺豬油,加入豬油後,可以使蒸出的包子更白更鬆軟。然後揉成光滑的麵糰,記住一定要多揉麵團,把麵糰揉勻揉透,然後蓋上保鮮膜醒發。
二、加入小蘇打,也可以起到鬆軟的作用
小蘇打是一種膨鬆劑,在麵糰發酵後,可以把小蘇打倒入少量的溫水中,然後把小蘇打水揣到麵糰中,反覆多次揣面,至麵糰光滑,並且不粘手。揣面的過程也是排氣的過程,然後搓條,下成大小相同的劑子,擀成麵皮,包入餡料,進行二次醒發。
三、二次醒發要充分
二次醒發的是否充分,會直接影響到蒸出的包子是否鬆軟,二次醒發越充分,蒸出的包子越鬆軟,所以在做好包子生坯後,一定要進行充分的二次醒發,看到生坯變大了,變胖了,拿在手裡明顯感到變輕了,再上鍋蒸制。
二次醒發是否充分,不能憑時間來判斷,因為每個麵糰的發酵速度不同,用的酵母的量與活性也不同,還有揉麵的程度不同,這些都是影響二次醒發的因素。所以,二次醒發是否充分還是要做到:一看包子生坯體積變大。二是拿在手裡明顯感到變輕。
-
16 # 咖啡愛土豆568
包子要怎樣做才會鬆軟可口?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1、麵粉、水、酵母,一定要按照比例量好,水多一些少一些,都會影響包子的鬆軟,大家記住這個公式就行:水是麵粉的50%,酵母是麵粉的1%。
2、面發好後剛開始揉麵的時候,撒乾粉比較多,可以揉成麵糰後,醒面五分鐘,再接著揉,這樣,就很容易揉光滑。然後再一次發酵。
3、包子上鍋後注意要二次醒發,如果二次醒發不到位,蒸出來的包子就會發硬不木公軟
做到以上三點你就會做出又白又鬆軟的包子。
-
17 # 杜銳美食
地道!30年老師傅教你包出好吃農家大包子,能吃三個算好漢
這次的活動是百城百味,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的大包子。我們飯店門口是一家當地老字號包子鋪,據說已經開了三十多年了。招牌也不夠響亮,入口門框上面有一張舊木的牌匾還算醒目,上面只有五個大字,“農家大包子”。他們家只經營那種個頭很大的農家大包子,一般的小夥子也就吃兩三個,多了吃不上。他們店負責調餡的是一位年過五旬的老師傅,他說自己乾麵點已經30多年了,從工作就在這家店裡幹,一直幹到現在。有時,下午空閒的時候,這位性格開朗的老師傅就愛與我們年輕人閒聊,人很實在。
當聊起他們店裡的農家大包子好吃的秘訣時,這位老師傅也毫不避諱。要想包子好吃,就得真材實料、實實在在。現在外面的包子,咬第一口還行,第二口就有一股濃郁的香精混合著各種增香增味劑的化學味道。他說這30多年,他一直還固守著以前農村人家包大包子的方法,每天的餡都是現調現用。說到關鍵的核心技術,他也直言快語。他說這沒有什麼秘密,要想包出的包子好吃,牢記這三點:
1、肉塊或肉餡加入各種調味品後,要充分醃漬2小時以上,絞肉餡醃漬的時間要至少4小時,讓各種味道充分融合,這叫有滋有味。2、韭菜、白菜等蔬菜餡料,要現用現切,加入植物油拌勻,這樣在蔬菜餡料表面形成一層油脂保護層,防止水分滲出。這樣蔬菜餡料吃起來才清脆,才清香,這叫原汁原味。3、麵皮就沿用傳統的酵母發酵法,吃起來是一種酵母的香味混合著天然的麥香。用劣質便宜泡打粉這種缺德的事,他不幹。有些店裡的包子,看上去白白胖胖,宣軟疏鬆,那是用的泡打粉,吃起來沒有天然的麥香味,回味還有一股苦澀味道。麵皮好吃的秘訣就在良心發酵,固守傳統。
農家大包子(韭菜豬肉餡)主料:嫩韭菜500克、精豬肉300克
配料:姜10克
調料:醬油30克、老抽3克、蠔油15克、料酒10克、胡椒粉微量(可選)、十三香粉微量(可選)、鹽3克、白糖3克、味精或雞粉2克(可選)、花生油30克、蔥油10克(可選)、花椒油10克(可選)、香油10克
麵皮:麵粉600克、溫水300克、酵母6克
製作過程1、先處理肉餡,豬肉選擇豬後臀精肉,吃起來有嚼勁,口感好。把豬肉切成1釐米大小的方塊,姜切成極細的薑末,要吃薑不見姜。
2、把切好的肉塊放入一較大碗內,加入醬油30克、老抽3克、蠔油15克、料酒10克、胡椒粉微量(可選)、十三香粉微量(可選)、薑末10克、香油10克,攪拌均勻後,醃漬2小時以上。透過醃漬,讓各種味道充分融入滲透進豬肉塊裡面,吃起來,那叫有滋有味。
3、和麵盆內倒入溫水300克、酵母6克,溶化成酵母水,這樣酵母才能均勻地分散在麵糰裡面。加入麵粉600克,攪拌成棉絮狀,揉成均勻細膩的麵糰,蓋保鮮膜,室溫發酵1-1.5 小時,發酵至2倍大小。
4、把韭菜擇淨、清洗乾淨後,晾乾表面水分。
5、麵糰差不多發酵好的時候,把處理好的韭菜切成0.3釐米長的小段,放入拌餡盆內,調入花生油30克、蔥油10克(可選)、花椒油10克(可選),攪拌均勻。沒有現成的蔥油、花椒油,用等量花生油代替。讓餡料表面均勻包裹一層油脂保護層,這樣有效防止蔬菜餡料內的水分滲出,吃起來才清香清脆。
6、麵糰發酵至2倍大小後,再次揉勻排氣,揉成均勻細膩的麵糰。搓成粗細均勻的條狀,切成50克/個的面劑子,再次揉勻後擀成底部稍厚的包子皮。
7、把醃漬好的肉塊倒入韭菜餡內,調入鹽3克、白糖3克、味精或雞粉2克(可選),攪拌均勻。“後調餡”保證了餡料不滲水,吃起來才有滋有味、原汁原味。切記!地道農家大包子,30年麵點老師傅揭秘,這樣調餡才好吃。
8、包子皮內包入足量餡料,捏出18個皺褶,把包子包好,頂部注意包嚴實。
9、蒸鍋內倒入足量清水,把所有的包子包齊,裝入大蒸籠,上鍋。開火燒至微微有熱汽冒出時,停火,藉助於這些微溫的熱汽提供的溫度、溼度,相當於天然的發酵箱,二次醒發10-15分鐘,包子醒發至1.5倍大小。二次醒發是包子蒸出來後不死麵、不陰筋、暄軟疏鬆的保證,是發酵麵食的核心技術。
10、二次醒發完成後,再次開火,大火足汽後蒸20分鐘,包子就蒸好了。地道!30年老師傅教你包出好吃農家大包子,能吃三個都算好漢。
回覆列表
包子,相信很多人都愛吃,也經常是每天吃,烤的、蒸的,鹹的、甜的,肉的、素的,總之現在的包子是變著花樣來吸引人吃。只是一些愛在家自己做包子的人卻總是做不出外面賣的鬆軟,到底是哪些步驟要注意呢?你仔細看完這幾點,相信你做出來的麵包比外面賣的還要鬆軟安全好吃。
1.重要材料:白糖
喜歡吃甜甜的饅頭的人都會把白糖新增在麵粉裡,但是其實白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放在發酵粉中。融化發酵粉的時候可以在裡面加1~2勺白糖,白糖可以協助麵糰更好地發酵。
2.融化發酵粉時水溫很重要
發酵粉有時候為了加快速度融化,都會用溫度稍微高一點的水來融化,其實這樣的做法會讓發酵粉失去了原有的活性。最好是用不超過40°C的溫水,這樣才不會影響麵糰發酵,而且恰到好處。
3.麵糰不宜過幹
和麵時我們多數是邊加水邊和,當用適當比例的水和完面後,還是覺得麵糰很粘,可以加入適量的玉米油。這樣可以避免面太乾導致蒸出來的包子口感變硬。
4.包子包好後仍要醒半小時
按一般操作麵糰和好後發酵成原來的兩倍大就可以包成包子了,但是在包子包好後最好再醒半小時後再蒸,因為在包的過程釋放了麵糰裡面一部分的空氣,如果再醒半小時,能讓包子更加飽滿。
5.包子蒸的時間和餡有關
包子是素餡的一般蒸15分鐘,包子是肉餡的蒸2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6.蒸熟後不宜馬上開蓋
蒸的過程會留有很多熱蒸汽在裡面,如果馬上開蓋,冷熱交替,包子本來是熱的,遇到冷氣就會馬上收縮,這樣的包子出來就不鬆軟了。要等包子稍微冷卻後再慢慢開蓋,就可以看見一隻只飽滿的包子躺在裡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