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天夜航船
-
2 # 追記歷史
正史上沒有特殊記載說皇太極不喜歡孝莊,只能說孝莊在皇太極在世期間地位不太高。皇太極和孝莊婚姻也是一場政治婚姻,在那時候和蒙古大家族聯姻是太正常不過的行為了。孝莊的姑姑、姐姐都嫁給了皇太極,以咱們現在的眼光看當然是接受不了的,但在那個年代姐妹、姑姑同時嫁給一個人的情況只能說稀少,但不違反常理。下面我就簡單說一下孝莊和皇太極的哪些事
後金時期和蒙古族聯姻的情況就像家常便飯一樣,一句話解釋就是政治需要,當時努爾哈赤的兒子基本上都存在這種情況。作為努爾哈赤第八個兒子的皇太極自然也要聯姻,一開始嫁給皇太極的是孝莊的姑姑哲哲,咱們可能會想這個家族已經去了一個人了不就完了,按說是這樣就可以了。但是這個哲哲嫁給皇太極之後一直沒有生養孩子,在那個子嗣觀念那麼強的年代,這樣的情況肯定是不行。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剛滿13歲的孝莊又被嫁了過去,大家不要懷疑,那個時候十幾歲結婚都很正常,如果露骨點說孝莊嫁過去也就是個家族的代孕工具。
孝莊13歲嫁過去和皇太極的大兒子豪格年齡差不多,可以想象孝莊和皇太極相差多少歲了,用咱們現在的話來說就不是一代人,但孝莊是個不簡單的人物,她清醒的知道自己位置。再後來孝莊的姐姐海蘭珠嫁給了皇太極,海蘭珠是皇太極看上點名要的,要說皇太極在世時最喜歡誰,那只有海蘭珠了。所以在皇帝眾多的女人當中,不能說皇太極不喜歡孝莊,只能說孝莊在那個時候地位不高。
至於你問題當中孝莊為什麼成為皇太后,這個就更好解釋了,皇太極沒來得及指定接班人就突然駕崩了。在各方爭奪皇位僵持不下時,一個權宜之計孝莊的兒子福臨就被推上了帝位,也就是咱們後邊說的順治帝,孝莊作為順治帝的親生母親就是日後孝莊成為皇太后的基礎。
-
3 # 鴻壽瑾一
母憑子貴啊!慈禧太后也是啊,皇九子福臨登基完全是肅親王豪格與其他人爭奪皇位的結果。多爾袞擁立年僅9歲的福臨為帝,自然永福宮莊妃順理成章尊為皇太后了。
-
4 # 孔kong說歷史
我認為皇太極與孝莊只是一種政治聯姻,而且皇太極一開始的妻子是孝莊的姑姑,為了加強兩個部落的關係,建立一個交穩定的政治聯盟,至於皇太極到底喜不喜歡孝莊,無得而知。而孝莊當上皇太后,有幾個原因:一是她是的身份,他是科爾沁的公主,皇太極的正妻,這是他的優勢地位。二是她與多爾袞的政治聯盟,與多爾袞的聯盟無疑是她的最佳選擇,也是她必須選的,至於她和多爾袞有沒有那種關係,或許可能有,加強了政治聯盟。三是她優秀的政治謀略和聰明才智。
所以,她的兒子成為了皇帝,她成為了皇太后。
-
5 # AUTUYG
後金與蒙古聯姻,孝莊的姑姑眼看年老色衰生不出兒子,就開始算計侄女孝莊,讓侄女接班,籠絡皇太極,後來好像自己與侄女一前一後生下了兩個,一個豪格,一個福臨,
後來豪格與多爾袞勢均力敵多爾袞還佔上風眼看要火併,而福臨年幼,一旦火併,幾個皇妃都要殉葬,
在各方利益勢力的博弈中火併有傷國本,不火併又誰都不服誰,福臨就這樣成了幾大勢力和稀泥的選擇,很狗血的交易與妥協,姑姑扭曲,侄女也不在乎,反正皇家本來就亂,後金皇家就更不知道底線在哪。
福臨後來出家很大程度是不堪皇家的虛偽醜陋,孝莊不僅自己繼承姑姑姑父,還又給福臨安排了一個人蒙古皇后,結果皇后幾乎守活寡,福臨一生懶得碰。哪是皇帝呀純是種豬種馬,
-
6 # 下里春秋
明末清初的亂世,造就出一大批傑出人物。在博爾濟吉特家族中,就出一一個家喻戶曉的女中豪傑——她就是曾經輔佐三朝的孝莊文皇后。她不僅聰明美麗,還能忍辱負重,以政治家的才能、謀略幫助其夫皇太極,廣納人才;以後又幫助幼子福臨繼承大統;最終支援孫子玄燁大膽治國除奸,使清朝走向興旺盛世。
但是就是這麼聰明的女人,卻不是皇太極一生的最愛。
根據史記記載我們會發現,海蘭珠才是得皇太極最愛的人。
海蘭珠是26歲嫁給皇太極的,這歲數即使放在現代,都算是高齡剩女了。在她進府之時,她的姑姑哲哲、妹妹布木布泰早已伺候皇太極多年,位份高而且分別孕有三個女兒。然而直到皇太極瀋陽稱帝后,這海蘭珠位份超越眾多姐妹,成為僅次於姑姑的“東宮大福晉宸妃”。要知道這時,孝莊還只是五妃中最末的莊妃。
海蘭珠貌美如花,同時又擁有世上最為美滿的婚姻愛情,這讓不少女人羨慕嫉妒恨呀!然而厄運卻也悄然來到。海蘭珠為皇太極生下的第一個兒子,僅僅活了半歲,還沒有取名字就離開了人世。自此以後,海蘭珠備受打擊,每日以淚洗面,沒過多久就香消玉殞了。不恰巧的是,遠在沙場的皇太極器聽說此事,連日快馬加鞭趕回,仍然沒有見到海蘭珠最後一面。這點讓皇太極陷入深深的自責當中,即使之後取得戰役勝利,也並沒有欣喜若狂,反而沒過兩年就追隨海蘭珠離去了。
皇太極死屬於猝死,當時甚至連線班人都沒有指定。可以說,孝莊太后和他年僅六歲的兒子愛新覺羅福臨是沒有任何優勢的。
而當時的政局,正是雍正王朝裡八爺所謂八王議政的階段。皇太極的哥哥代善和九弟多爾袞正值壯年,野心勃勃。
如果天下一統,估計清王朝還沒開始就覆滅了。
而運氣比較好的是,當時天下未定,皇太極留下的是個爛攤子。除了南明之外,各地的反清復明運動風起雲湧,讓女真人非常害怕。
沒有人肯站出來強出頭,來接替這個帝國的統治。
利用這個微妙的機會,孝莊太后聯結代善和多爾袞,將兒子福臨推上帝位。
中間的複雜性不用多說,就從各種野史來看,什麼以身相許啊,賣弄風姿啊,一人伺候一夜啊,三批啊,這些都不用說了,或許真是有的。但繼而更能說明這個女人的偉大!
我非常欣賞一句話:一個成功的人,首先你要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然後你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孝莊太后的目標只有一個:為了兒子成為皇帝,她不怕任何犧牲。
可惜他的兒子至死也沒有理解母親的一片苦心。
福臨不管是天花死了也好,出家做和尚也好,他的所作所為,都體現出對母親政治行為的深深厭惡。
這真是奇怪。
但是孝莊太后培育了另外一位跟她性格極像的人物,他就是康熙大帝。
孝莊太后這一生,是偉大的一生。沒有哪個女人能夠像她這樣,與眾不同,萬里挑一。
-
7 # 邊讀邊看話歷史
孝莊太后為蒙古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和她的姑姑哲哲,姐姐海蘭珠先後都嫁給了太宗皇太極。哲哲是皇后;海蘭珠是宸妃,為皇太極最愛,在所有後妃中排名第二,生八阿哥,可惜早夭,海蘭珠不久也心痛而死。孝莊是莊妃,排名第五,比海蘭珠嫁給皇太極早很多年,因為連生三女,博爾濟吉特氏才又送來了海蘭珠。孝莊後來生了皇九子福臨。皇八子夭折後,福臨雖然排行不靠前,卻是“五宮福晉”所生兒子中最年長的,身份高貴。
孝莊聰敏過人,據說勸降明朝大將洪承疇,孝莊出了很大的力。也許男人不喜歡太聰明能幹的女人,而喜歡溫柔的女人,所以孝莊沒有海蘭珠受寵。
皇太極因為痛心海蘭珠之死,沒多久也去世了,沒有留下傳位遺詔。此時,庶長子豪格,大貝勒代善,小貝勒中的多爾袞,各擁人馬,有引起內訌之勢。而孝莊在此時抓住機會,說服實力最強的多爾袞擁立年幼的福臨,既平衡了各方關係,又保住了福臨的繼承權,智慧膽氣可謂超群。
至於孝莊是不是在此期間委身多爾袞,或者本來就和他有舊情,並不是最重要的事。當此關鍵時刻,只用“感情”,是征服不了多爾袞的。
-
8 # HuiNanHistory
你都說了,這是“太后寶座”。
皇帝死了,才能有太后這種東西吧?所以道理很簡單:皇太極生前的喜好,又不能影響死後的事。
孝莊能當上皇太后,那是因為她兒子順治帝福臨能當上皇帝,就這麼簡單。
皇太極死的倉促,沒有定下繼承人就去世了。他生前的喜好,又不能影響自己死後的事。
皇太極駕崩後,其長子豪格與睿王多爾袞就繼承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鬥。
最終,豪格以“福少德薄,非所堪當”退出競爭,而諸王決定扶持福臨作為下一任皇帝。這就是孝莊能當上皇太后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孝莊也不是立刻就當上了皇太后。
這是由於多爾袞沒有給她這個名分。直到順治八年(1651)順治帝親政前,孝莊都不是皇太后,只是一個次西宮側福晉而已。
多爾袞死後,孝莊被兒子尊為太后。根據《朝鮮王朝實錄》的記載:
禮曹啟辭,以皇帝生母封皇太后事,頒赦賜物,故謝恩禮物,及進賀禮物,參考前例。
這是順治八年的資料。
因為孝莊要封皇太后,朝鮮必須給她進貢,所以才記錄了這件事,無形中透露出孝莊長年都不是皇太后的這件事。
死人管不了後事,懂這個道理嗎?
-
9 # 談古論金
皇太極不喜歡孝莊文皇后可能也談不上,但是在皇太極時期,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作為永福宮莊妃確實從身份上比不上正宮皇后孝端文皇后(哲哲)與關睢宮宸妃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而從受寵愛程度也比不上海蘭珠,問題在於,孝莊文皇后之所以能夠榮登太后寶座不是皇太極選擇其兒子繼位的結果,這一切發生在皇太極去世之後。
當時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是皇位最重要的競爭者,一時形成膠著的狀態,甚至有發生激烈衝突的可能性。
此時多爾袞想出了一個迂迴的辦法,他針對皇太極的親信兩黃旗集團所提出的“必須要立先帝之子”的堅定訴求,提出立同為皇太極之子的福臨也就是後來的順治帝為皇帝,與此同時由鄭親王濟爾哈朗與自己輔政。
這個提議滿足了兩黃旗集團提出的“硬性標準”,也使得多爾袞獲取了實際的權力,等於雙方各退一步,化解了僵局,於是兩黃旗集團就同意了,其他親貴與滿漢大臣也都認可,因此順利透過付諸實施,皇太極與多爾袞的哥哥禮親王代善率領王公貝勒大臣等共同擁戴福臨登上皇位。
有很多人認為:多爾袞之所以選擇福臨是因為他與孝莊文皇后之間有私情,有不少影視作品還演繹了他們之間的感情,其實這沒有什麼根據。
事實上,多爾袞選擇福臨,大致有這樣兩個理由:
一方面是因為年方6歲的福臨沖齡踐祚,有利於他自己以攝政王的身份控制朝政;另一方面,與福臨年齡相仿的高塞、常舒、韜塞等皇太極的兒子母親都是庶妃,出身不夠高貴,同時因為孝莊文皇后出身科爾沁蒙古,立有著其血統的皇帝對於鞏固清與科爾沁蒙古的聯盟關係非常重要。
於是,先是子以母貴,福臨登上皇位,接著是母以子貴,孝莊文皇后也就榮登了太后寶座——與此同時,孝端文皇后也成為太后——然而,誠如上述,這與皇太極對她的態度基本上沒有什麼關係。
-
10 # 史海泛舟擺渡人
福臨能夠繼承皇位,孝莊能夠登上太后的寶座,完全是八旗內部皇位鬥爭妥協的結果。清朝早期沒有立太子的傳統,皇位的繼承人由八旗貴族推舉,只要有實力有威望,任何皇帝的親屬都有機會競爭皇位。
在皇太極去世後,八旗貴族中的實權派為了爭奪皇位劍拔弩張,孝莊太后和福臨勢力微弱,根本沒有競爭皇位的資格。在皇太極去世後,八旗主要分為了三派勢力,這三派勢力分別是:豪格、多爾袞、代善,其中以豪格和多爾袞的勢力最強。
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正藍旗的旗主,雖然豪格名義上是多爾袞的侄子,但是豪格的年齡比多爾袞還要大三歲。豪格年輕的時候就跟隨皇太極征戰,在軍隊中很有威望,皇太極的親兵正黃旗和鑲黃旗,濟格哈朗的鑲藍旗都支援豪格。
多爾袞是皇太極的弟弟,八旗中最精銳的正白旗和鑲白旗的控制者。正白旗和鑲白旗是努爾哈赤的親兵,兵力相當於三個旗。多爾袞在軍隊中戰功赫赫,威望絲毫不亞於豪格,兩白旗直接掌握在多爾袞和多鐸的手中,比豪格的勢力更加團結。
代善掌握了正紅旗和鑲紅旗,正紅旗和鑲紅旗是八旗中較弱的兩個旗。由於代善的年齡比較大,兵力又比較弱,代善只是調停多爾袞和豪格的衝突,並沒有直接參與皇位競爭。
在多爾袞和豪格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在代善和濟格哈朗的調停下,多爾袞和兩黃旗的將領達成了妥協,擁立6歲的福臨繼位,多爾袞和濟格哈朗作為攝政王總理朝政,豪格大勢已去只能接受了這個條件。
福臨繼位之後,多爾袞實際掌握了朝政,在多爾袞的壓迫下,孝莊一直都只是莊妃的身份,沒有按照慣例被封為太后。一直到了多爾袞去世後,孝莊才被順治皇帝封為太后,康熙皇帝繼位後,孝莊又被封為太皇太后。
福臨能夠成為清朝皇帝,孝莊能夠成為皇太后,完全都是因為機緣巧合,同皇太極沒有任何關係。假如多爾袞和豪格開戰,或者多爾袞和正黃旗將領選擇其他皇子繼位,那麼孝莊肯定沒有機會成為太后。
-
11 # 逝去即歷史
首先這道題目有兩個錯誤,第一皇太極並非不喜歡孝莊,第二孝莊能夠當上太后是在皇太極死後,順治登基當上皇帝,母以子貴。
布木布泰(孝莊)被封為莊妃居於皇太極五大妃之末並不是因為皇太極不喜歡她。 皇太極生前有名分的妃子只有五人,其他還有許多沒有名分的。
至少孝莊是排在第五位,再來看這五位大妃。第一位是孝莊的姑姑,第二位是孝莊的姐姐,一家子有三人嫁給了皇太極可見皇太極對她們家族的重視,而且本身都是親戚,難道她們不會團結起來嗎? 第三位、第四位大妃都是蒙古林丹汗的遺孀。
皇太極的五位大妃全部是蒙古族的女子,滿蒙聯姻是滿族的國策,是一種政治上的聯姻,為了穩固和蒙古人的關係。
孝莊家族已經有兩位排在第一、第二位,所以第三四位只能給到別人,孝莊只能屈居第五。
孝莊給皇太極生了三女一子,三個女兒都被封為長公主,所以皇太極不喜歡孝莊是不對的。 雖然皇太極不是不喜歡孝莊,但是孝莊只是五大妃之末,並非皇后。
直到多爾袞擁立孝莊的兒子福臨登基,即順治皇帝,孝莊才母憑子貴,榮登太后寶座。
-
12 # 希望星晨58298869
孝莊能榮登皇后寶座,是“母憑子貴” 的具體體現!皇太極去世後,八旗貴族中手握實權的兩“大佬”多爾袞與豪格為爭奪帝位而勾心鬥角,相互傾軋,最後反目成仇,不共戴天了;而孝莊和福臨是孤兒寡母,勢單力薄,在崇尚武力的八旗內部,福臨手無寸鐵,當時根本沒上位的奢望,榮登九五至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莊妃也是低眉順眼,小心翼翼地活著,估計當時壓根沒有當太后的打算!
此時,八旗主要勢力分三派,這三派的代表人物分別是:豪格、代善和多爾袞, 豪格是皇太極的大皇子,正藍旗旗主,儘管論資排輩,豪格是多爾袞的侄子,但豪格比多爾袞大三歲,而且早年豪格跟隨父皇開疆拓土,南征北戰,在軍隊中有了很高的聲望,皇太極的正黃旗、鑲黃旗,濟格哈朗的鑲藍旗都支援豪格上位。
多爾袞是皇太極的弟弟,擁有八旗中最為精銳的正白旗和鑲白旗,這兩旗曾經是努爾哈赤的近衛軍,總兵力相當於三個旗,戰力強悍;多爾袞在軍隊中功勳卓著,人氣與威望同豪格旗鼓相當,勢均力敵,尤其是多爾袞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韜略更勝人一籌,他的力量與地位不容小覷。
代善也掌握了正紅旗和鑲紅旗兩旗,這兩旗在八旗中的力量較為薄弱,而代善年齡大了,有自知之明,所以,當時,他充當了“和事佬”角色,居中調停多爾袞和豪格的爭鬥與衝突,與兩方保持等距離的關係,並沒直接搶奪皇位。
在多爾袞與豪格互不相讓,劍拔弩張的時候,代善與濟格哈朗及時出面調停:擁立6歲的福臨登基,多爾袞為攝政王,總理朝政,豪格自知大勢已去,迫不得已只好接受了這個條件。
福臨上位,實權在多爾袞手中,多爾袞生前,孝莊一直是“莊妃”,並沒晉封,直到多爾袞騎馬摔死後,順治皇帝才封老媽為太后,所以,儘管皇太極不喜歡孝莊,但,她卻榮登了太后寶座!
-
13 # 說古明今
熟讀歷史的人都知道,我們的大胖子皇太極同志為了開枝散葉,還是納了很多嬪妃的。不過在其中,真正有政治地位的卻只三個。
而這三個女士都來自於蒙古的科爾沁部落,由於在明末清初時期,科爾沁的投靠清朝最早的,因此他們被賦予的政治地位也極高。而這三個女人則成了清朝當中的一段歷史奇聞。
皇太極身邊的女人們說到皇太極的身邊的第一人,自然就是哲哲了。哲哲這位皇后一生過得算是很舒服的。她出生於蒙古的科爾沁大領主世家,小的時候就嫁給了皇太極,隨後被封為了皇后。二者還是比較恩愛的。因為她的地位和家族關係,皇太極對她非常的有禮貌。從來都是執一個比較尊敬的態度。因此在當時的大清國,她必然是最有地位的哪一個。
而皇太極身邊的第二人則是海蘭珠,相比大家都知道她們二者的故事吧。海蘭珠是一個非常受皇太極寵愛的嬪妃。經常看清朝電視劇的人也知道,他們兩個的感情是最好的。皇太極也將自己所有的寵愛也都分給了她。
而第三位女人也就是後來笑到最後的孝莊了。她是海蘭珠的妹妹,不過似乎一直以來都沒有得到過任何的寵愛。只是憑藉著孃家科爾沁的政治優勢才受到了皇太極的以禮相待。
孝莊得到皇太后地位的緣由孝莊能夠得到這個地位,主要是和二點有關:
第一點,其他寵妃的去世
我們之前說過的哲哲皇后在入關不久之後就因為不適應氣候而去世了,自然沒有等到被稱皇太后的機會。
而由於海蘭珠的身體一直不是特別的好,所以也早就在清軍入關之前就草草的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因此,此時政治地位比較高的嬪妃也就只剩下了孝莊一個人。
第二點,母憑子貴
大家都知道,在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就掌握了大清的實權。
雖然多爾袞不能稱帝,但是做個攝政王倒是沒什麼問題的。為了自己的權利,他自然就要找一個好控制的皇帝,而孝莊的兒子福臨自然是一個良好的選擇。
故此他便將福臨推向了皇位,順便害死了皇太極的長子豪格,成了真正的滿清掌權人。
而此時的孝莊自然母憑子貴,最終成了最後的皇太后。
-
14 # 旅行者說文史
沒有史料證明,皇太極生前不喜歡孝莊,只不過皇太極在盛京稱帝時,冊封了五位後宮,分別是中宮哲哲皇后、東宮海蘭珠、西宮娜木鐘、次東宮巴特瑪·璪、次西宮布木布泰(孝莊是其死後的諡號),在這五宮之中,布木布泰的地位相對來說,地位較低。
位於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達爾罕王府中的孝莊像
至於布木布泰最終被稱為皇太后,這是因為“太后”是封建時代皇帝對母親的尊稱,只要皇帝即位時,只要生母(包括庶母)還在世,不管以前的地位如何,都會被封為“太后”。比如,漢文帝的母親薄姬在劉邦活著的時候,地位極低,到了漢文帝即位後就被尊為了尊為皇太后;雍正帝的生母在康熙時代,也只不過是普通妃子的身份,同樣不影響在雍正即位為被尊為皇太后。如果皇帝即位後,其生母已經去世,可以追封為皇后,但是不能追封為皇太后。
布木布泰(孝莊)出生於蒙古族科爾沁部落的一個貝勒家族,其先祖是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圖哈撒爾。布木布泰生活的科爾沁部落由於是最早歸附後金的蒙古部落,所以,深受後金政權的重視,所以,布木布泰的家族早在努爾哈赤時代就與後金有了聯姻關係。
位於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博物館前的科爾沁部的先祖哈撤爾像
為了更好的籠絡蒙古貴族,努爾哈赤鼓勵後金貴族和蒙古貴族聯姻,從而結成政治聯盟。皇太極就是在努爾哈赤的支援下,迎娶了布木布泰的姑姑哲哲為妻,這就是後來崇德五宮的哲哲皇后。皇太極和哲哲皇后成婚十多年,仍然無子,哲哲皇后為了科爾沁部在後金的地位和利益,也為了自己能夠保住中宮的地位,在徵得科爾沁蒙古王公的同意後,向皇太極建議讓自己的侄女海蘭珠和布木布泰進宮侍奉她,成為她的代孕工具。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達爾罕王府形象代言人斯琴高娃
皇太極曾在科爾沁部,他的大舅子宰桑家坐客的時候,見過布木布泰。當時布木布泰只有13歲,豔麗無比、楚楚動人,一雙機靈的眼睛無所畏懼,嫵媚誘人。因此,皇太極聽聞哲哲皇后的建議,同意布木布進宮。公元1636年,皇太極稱帝,布木布泰被封為莊妃(這也是她死後被稱為孝莊的原因之一),並於2年後,為皇太極生下第九子福臨。因此,布木布泰深受皇太極的寵愛,特別是當她施計勸降洪承疇之後,地位更是超過了排在她之上的哲哲皇后、娜木鐘、巴特瑪·璪等人。但是,布木布泰並沒有恃寵恃驕,她憑藉自己的天分和超乎一般女人的傑出政治頭腦,積極地幫助皇太極處理政事,為後來福臨完全沒有優勢的情況下,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奠定了基礎。
-
15 # 學史知今
她是有清一朝,唯一的太皇太后,傑出的女政治家,本有兩次機會可以垂簾聽政,但她都沒那麼做。她謀略過人,權勢滔天,先後輔佐過順治、康熙兩代帝王,她就是孝莊文皇后。
不過,就算這樣的女強人,在年輕時,也並不得志。13歲時,就被哥哥,把自己當禮物送給了皇太極,關鍵是皇太極還不太喜歡她。
最初,孝莊被封為側福晉,等到皇太極繼承汗位後,她又被封為西宮福晉,名義上的地位,僅次於她的親姑姑——大福晉額爾德尼琪琪格,但實際上隨著皇太極後宮的擴大,她的地位越來越差。
等到皇太極稱帝的時候,孝莊已經排在了後宮妃子中的末位,只被封為莊妃,而特別有意思的是,皇太極一生最愛的女人,是孝莊的親姐姐海蘭珠。
那皇太極寵海蘭珠到什麼程度呢?據說,崇德六年(公元1641年),在外面打仗的皇太極,聽聞海蘭珠病重,根本不顧戰情緊急,上馬疾馳六天六夜,就是為了跑回來見海蘭珠最後一面。
不過很可惜,在皇太極趕到前,海蘭珠就病逝了,皇太極聞訊,直接昏死過去,等醒過來後,就憂思鬱結,不理朝政,兩年後的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突然病逝,追隨海蘭珠而去。
而正是皇太極的突然病逝,才給了不得寵的孝莊機會,因為皇太極死前,並沒有立太子,一時之間引發了清朝皇族內部的皇位之爭。
當時,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以及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勢力強大,是最有力的兩個候選人,不過二者勢均力敵,一時難以分出個輸贏。
“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們就寧可從死先帝於地下!”
這一表態,讓多爾袞手忙腳亂,很明顯這是把他排除到繼承人之外了,但如果讓野心十足的政敵豪格當了皇帝,他絕對死得很慘。
而孝莊母子在皇太極生前,並不得寵,並且福臨才6歲,也好掌控,加上孝莊之前曾與其傳話表態過,所以多爾袞建議擁護順治登基。
這樣,即堵住了眾臣的嘴,同時也便於自己對未來皇帝的控制,所以,就在這種混亂格局下,各方勢力進行了妥協讓步,也就給了孝莊母子的機會。
等福臨登基稱帝后,孝莊自然被尊稱為皇太后,由於順治年幼,也給了孝莊登上政治舞臺的機會,雖然她沒有垂簾聽政,但一直幫著順治掌控權力。
後來,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順治病逝(又說出家),孝莊又輔佐順治的兒子,8歲的玄燁登基稱帝,也就是康熙皇帝,孝莊被尊稱為太皇太后,盡心輔佐康熙掌控權力,不過她依舊沒有垂簾聽政。
直到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8年),七十五歲的孝莊崩逝。孝莊先後輔佐兩名幼帝,是有名的賢后,對清王朝的穩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孝莊當皇太后,跟皇太極沒啥關係,因為孝莊的兒子福臨能夠登基,主要是當時孝莊從中斡旋,以及多爾袞和豪格相互妥協的結果。
-
16 # 未濟
這和喜不喜歡沒關係。皇太極都去世了,生前又沒立太子,那麼誰繼位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順治能繼位,是子憑母貴,是孝莊的身份地位幫了順治。
皇太極去世後,原本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是長子豪格和多爾袞。他們都有各自的旗,還有支援他們的人。本來皇位應該就在這兩個人之間產生了,但是由於相持不下,互不相讓,多爾袞的綜合力量不如豪格,因為豪格是皇子的身份,獲得了更多勢力的支援。但是豪格只掌握一個旗,真正血拼起來,不如多爾袞的兩個旗。多爾袞又沒有支援立皇子的勢力大,最終才有了這個折中的方案。
多爾袞妥協,可以立皇子,但是不能立豪格。其他勢力支援的是立皇子,是不是豪格是無所謂的。所以豪格就被拋棄了。皇太極去世的時候,活著的皇子有8人,除去豪格,還剩7人。順治是老九,按理說他前面還有4個競爭的哥哥,這時候孝莊的身份就發揮作用了。
巧的是,那四位哥哥的生母都是庶妃,而孝莊是永福宮莊妃,是四宮妃之一,皇后之下,就是他們四個地位最高了。在身份上,順治一下子就打敗了四位哥哥。當時麟趾宮貴妃也有兒子,但是他比順治小啊,是皇太極最小的兒子。而且身份上有些尷尬,這個貴妃完全是為了籠絡人心才封的,因為她原本是林丹汗的妃子。所以說,就算是她兒子比順治還年長,估計最後也得選順治。畢竟孝莊出身更好,只嫁給過皇太極,而且也是出自蒙古,還是皇后的侄女,有利於滿蒙團結。
順治才六歲,也正因為他的年紀,其實也是佔優勢的。在豪格之下的老四(老二老三都早夭)已經十七歲了,完全有自己處理事務的能力,這肯定是多爾袞不能接受的,因為他要當攝政王,小孩子才好控制。其實老六老七就比順治大一歲,也是可以的,但是誰讓孝莊地位高呢?所以按照以生母地位來排號,自然就可以排除老四和老五這樣年長的皇子。最終皇位就落在了順治手裡。
在撿皇位這件事上,順治真的是運氣好。是孝莊成就了順治。誰讓孝莊背景強大,當時的地位高,而且還有兒子,當時的皇后又沒兒子,否則也不用爭了。 -
17 # 學史知今
她是有清一朝,唯一的太皇太后,傑出的女政治家,本有兩次機會可以垂簾聽政,但她都沒那麼做。她謀略過人,權勢滔天,先後輔佐過順治、康熙兩代帝王,她就是孝莊文皇后。
不過,就算這樣的女強人,在年輕時,也並不得志。13歲時,就被哥哥,把自己當禮物送給了皇太極,關鍵是皇太極還不太喜歡她。
最初,孝莊被封為側福晉,等到皇太極繼承汗位後,她又被封為西宮福晉,名義上的地位,僅次於她的親姑姑——大福晉額爾德尼琪琪格,但實際上隨著皇太極後宮的擴大,她的地位越來越差。
等到皇太極稱帝的時候,孝莊已經排在了後宮妃子中的末位,只被封為莊妃,而特別有意思的是,皇太極一生最愛的女人,是孝莊的親姐姐海蘭珠。
那皇太極寵海蘭珠到什麼程度呢?據說,崇德六年(公元1641年),在外面打仗的皇太極,聽聞海蘭珠病重,根本不顧戰情緊急,上馬疾馳六天六夜,就是為了跑回來見海蘭珠最後一面。
不過很可惜,在皇太極趕到前,海蘭珠就病逝了,皇太極聞訊,直接昏死過去,等醒過來後,就憂思鬱結,不理朝政,兩年後的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突然病逝,追隨海蘭珠而去。
而正是皇太極的突然病逝,才給了不得寵的孝莊機會,因為皇太極死前,並沒有立太子,一時之間引發了清朝皇族內部的皇位之爭。
當時,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以及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勢力強大,是最有力的兩個候選人,不過二者勢均力敵,一時難以分出個輸贏。
“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們就寧可從死先帝於地下!”
這一表態,讓多爾袞手忙腳亂,很明顯這是把他排除到繼承人之外了,但如果讓野心十足的政敵豪格當了皇帝,他絕對死得很慘。
而孝莊母子在皇太極生前,並不得寵,並且福臨才6歲,也好掌控,加上孝莊之前曾與其傳話表態過,所以多爾袞建議擁護順治登基。
這樣,即堵住了眾臣的嘴,同時也便於自己對未來皇帝的控制,所以,就在這種混亂格局下,各方勢力進行了妥協讓步,也就給了孝莊母子的機會。
等福臨登基稱帝后,孝莊自然被尊稱為皇太后,由於順治年幼,也給了孝莊登上政治舞臺的機會,雖然她沒有垂簾聽政,但一直幫著順治掌控權力。
後來,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順治病逝(又說出家),孝莊又輔佐順治的兒子,8歲的玄燁登基稱帝,也就是康熙皇帝,孝莊被尊稱為太皇太后,盡心輔佐康熙掌控權力,不過她依舊沒有垂簾聽政。
直到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8年),七十五歲的孝莊崩逝。孝莊先後輔佐兩名幼帝,是有名的賢后,對清王朝的穩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孝莊當皇太后,跟皇太極沒啥關係,因為孝莊的兒子福臨能夠登基,主要是當時孝莊從中斡旋,以及多爾袞和豪格相互妥協的結果。
-
18 # 未濟
這和喜不喜歡沒關係。皇太極都去世了,生前又沒立太子,那麼誰繼位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順治能繼位,是子憑母貴,是孝莊的身份地位幫了順治。
皇太極去世後,原本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是長子豪格和多爾袞。他們都有各自的旗,還有支援他們的人。本來皇位應該就在這兩個人之間產生了,但是由於相持不下,互不相讓,多爾袞的綜合力量不如豪格,因為豪格是皇子的身份,獲得了更多勢力的支援。但是豪格只掌握一個旗,真正血拼起來,不如多爾袞的兩個旗。多爾袞又沒有支援立皇子的勢力大,最終才有了這個折中的方案。
多爾袞妥協,可以立皇子,但是不能立豪格。其他勢力支援的是立皇子,是不是豪格是無所謂的。所以豪格就被拋棄了。皇太極去世的時候,活著的皇子有8人,除去豪格,還剩7人。順治是老九,按理說他前面還有4個競爭的哥哥,這時候孝莊的身份就發揮作用了。
巧的是,那四位哥哥的生母都是庶妃,而孝莊是永福宮莊妃,是四宮妃之一,皇后之下,就是他們四個地位最高了。在身份上,順治一下子就打敗了四位哥哥。當時麟趾宮貴妃也有兒子,但是他比順治小啊,是皇太極最小的兒子。而且身份上有些尷尬,這個貴妃完全是為了籠絡人心才封的,因為她原本是林丹汗的妃子。所以說,就算是她兒子比順治還年長,估計最後也得選順治。畢竟孝莊出身更好,只嫁給過皇太極,而且也是出自蒙古,還是皇后的侄女,有利於滿蒙團結。
順治才六歲,也正因為他的年紀,其實也是佔優勢的。在豪格之下的老四(老二老三都早夭)已經十七歲了,完全有自己處理事務的能力,這肯定是多爾袞不能接受的,因為他要當攝政王,小孩子才好控制。其實老六老七就比順治大一歲,也是可以的,但是誰讓孝莊地位高呢?所以按照以生母地位來排號,自然就可以排除老四和老五這樣年長的皇子。最終皇位就落在了順治手裡。
在撿皇位這件事上,順治真的是運氣好。是孝莊成就了順治。誰讓孝莊背景強大,當時的地位高,而且還有兒子,當時的皇后又沒兒子,否則也不用爭了。 -
19 # 學史明德
孝莊能成為皇太后與皇太極沒有任何關係,她是憑著兒子福臨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母憑子貴”成為皇太后的。
在後金時代,努爾哈赤的婚姻基本上都是政治聯姻,他的兒子們的婚姻也基本如此,當然皇太極也不能例外,開始蒙古科爾沁部落嫁給皇太極的是孝莊的姑姑哲哲,可惜哲哲沒有完成使命——為皇太極生下一兒半女。
科爾沁為了穩固與後金的關係,就又把13歲的孝莊送進了皇太極府,不久孝莊的姐姐海蘭珠也嫁給了皇太極,大家不要覺得不可思議,在古代少數民族這些都是正常的。
哲哲是皇太極的大福晉,海蘭珠是皇太極最喜歡的女人,這裡邊好像沒有孝莊什麼事。當時孝莊是皇太極五位福晉中最小的一個,是小五。
皇太極對孝莊若即若離,說不上喜歡,也說不上不喜歡,孝莊很聰明,她就默默無聞的在後宮照顧著自己的兒子福臨。公元1643年,皇太極來不及立太子就突然病逝。
於是清朝皇家的繼承人之爭拉開了序幕。當時權利最大的兩大勢力是豪格和多爾袞,他倆勢均力敵,難分勝負,一時之間政府部門佈滿了陰雲慘霧。
有著深謀遠慮的孝莊一看機會來了,就派心腹蘇麻喇姑偷偷地去見了多爾袞,對多爾袞許下了很多諾言,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多爾袞支援福臨繼承皇位。
多爾袞權衡利弊,思索再三,最後選擇站在孝莊身邊,力挺福臨,因為這樣多爾袞雖然沒有登上皇帝的寶座,但是當時福臨只有六歲,朝中大權基本上可以掌握在多爾袞手裡。更何況孝莊許諾的更多。
再次開會的時候,多爾袞風向一轉,推薦福臨繼位,豪格措手不及,其他人為了緩和豪格與多爾袞的矛盾,確保朝廷穩定,來了個順水推舟,就這樣還是小屁孩的福臨繼承了大統,成了順治皇帝,孝莊就成了名正言順的皇太后。
孝莊雖然幫著順治處理朝政,但是她恪守本分,並沒有垂簾聽政。只是在幕後幫著順治把持著大局,可惜順治不爭氣,因為董鄂妃脫去龍袍出家,八歲的玄燁登基,孝莊成了太皇太后。
孝莊先後輔佐兩位小皇帝穩定大局,在歷史上是難得的賢良淑德的母親。
孝莊能當上皇太后根本與皇太極沒有絲毫關係,不管皇太極喜不喜歡,孝莊是那個深謀遠慮,笑到最後的人,總之這些與她的聰明才智是分不開的。
-
20 # 老柴讀書筆記
皇太極從去世的那一刻起,就不會再知道自己閉眼後的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他更不可能再有意識和能力去管朝局的走向。
朝局的走向,取決於實力派們如多爾袞、豪格等人互相較量和妥協的結果。
而孝莊太后,則充分利用了實力派們之間的分歧,從一開始的看似不可能,到最終實現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回覆列表
清朝是愛新覺羅天下,孝莊最早不過就是太宗的一個妃子,還是屬於相當不受寵的一個。太宗為籠絡蒙古,盛京設立“一後四妃”。中宮:孝端文皇后關雎宮(東宮):宸妃(先於太宗去世)麟趾宮(西宮):貴妃(博穆博果爾生母)衍慶宮(次東宮):淑妃(收養一女後嫁多爾袞)永福宮(次西宮):莊妃(即孝莊太后)。在太宗猝死後,睿親王多爾袞與肅親王豪格兩大陣營差點火併,但後為維護整個滿清高層利益,雙方就折衷一下。立太宗皇子。而太宗諸子中最有資格的只能從以上“一後四妃”中挑選。孝端文皇后無子。宸妃及其子已死。淑妃原為察哈爾林丹汗福晉,撫蒙古女,上命睿親王多爾袞娶焉。無子。貴妃也原為林丹汗福晉,滿清高層是不會接受。恰好只有莊妃(孝莊太后)出身好,與皇后同為科爾沁部人,又有兒子順治。因而順治稱帝是整個高層都支援的,絕非多爾袞一人說了算。孝莊是靠兒子才得以發達,不是靠皇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