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俊190277973

    誰說那個時候沒有科舉制就沒有秀才啊?

    我們在中學學習歷史的時候,讀過一句民謠:“

    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這是東漢末年桓靈二帝時的,說明那個時候是有秀才的。

    秀才那個時候不是考試考的,是察舉制,也就是由高階官員察訪得知,再推舉出來的學識出眾的人才。西漢就有了,東漢的時候,因為光武帝叫劉秀,所以改叫“茂才”。

    隋唐有了科舉制度,也沿用了漢朝的“秀才”這個名稱。

  • 2 # 伊耆角木

    這麼說吧,其實漢末三國是有“不第秀才”的,但結合張角的實際情況,他不太可能是“不第秀才”。三國演義這麼寫不能說是錯誤,但確實不太合邏輯。

    雖然《三國演義》中經常出現歷史常識錯誤,比如第一回就把“幽州刺史”說成“幽州太守”(刺史是州長官,太守是郡長官),但這個“不第秀才”有點錯怪羅貫中了。漢末三國雖然還沒有科舉制度,但確實有“不第秀才”,不過,按照當時的說法,應該叫“茂才”,因為要避光武帝劉秀的諱。羅貫中明朝人,不用避劉秀的諱,所以恢復最初的說法,叫秀才也沒什麼錯。

    先說秀才。我們都知道在隋唐以後的科舉制中,秀才是入門資格,讀書人透過童子試獲得秀才身份,然後可以參與鄉試、會試、殿試考取舉人、進士。漢末三國確實是沒有科舉制度的,但秀才真不是科舉制度產生以後才有的,而是在漢代的察舉制中已經誕生。西漢文帝到武帝時正式確定察舉製為選官方法,即由各州郡和朝廷重臣推舉人才,任命為官吏。這個推舉不是直接說了就算的,也要經過考試(所以說不是隻有科舉才有考試,察舉制也有)。考試分很多科目,最常見的為孝廉(考察人才的品行是否孝順,行為是否清廉);秀才(考察人才的才華能力);察吏(考察現有官吏的廉潔)三科。考試透過者,叫做“得第”,可以授予官職或者提升官職。不透過呢,就叫“落第”或“不第”。所以“不第秀才”在漢代就是參與秀才科察舉,未能透過考試,沒有被授予官職的人。

    當然了,我們規範一點。因為中國古代講究“避諱”,皇帝叫了什麼名字,這個字就不能用了。西漢一直叫秀才沒關係,但是到了東漢,開國皇帝是光武帝劉秀,那秀才就不能這麼叫了,改稱“茂才”。所以,更嚴格一點呢,只能說是“不第茂才”。當然了,後來曹丕建立曹魏,不再需要避劉秀的諱,茂才又被改回了秀才,從此一直延續使用。羅貫中作為明朝人,也沒必要遵循東漢的避諱規範,儘管講的是東漢末年的故事,說個“秀才”,最多算個瑕疵,不能說多大錯。

    但是,我為什麼說張角不太可能是秀才(或者茂才)呢?因為按照察舉制的規範,孝廉科由郡(相當於現在地級市)一級選拔的是一般人才,選上後擔任六百石郎官;而秀才(茂才)科則是州(相當於省)一級選拔,規格更高,選上後直接可以做一千石縣令。所以到了東漢,能選上茂才的都是基本是現有官吏,不會給一個平頭老百姓這麼高的待遇。

    張角,怎麼也是個平頭百姓,他就是參與選官也應該是瞄準孝廉科,不可能是秀才科。要知道,三國裡曾經說過,曹操、韓遂同舉孝廉,連曹操這樣的官宦人家後代都要從孝廉做起,你張角憑什麼參與秀才科選拔?也就是說,張角要是個“不第孝廉”,我信;要是個“不第秀才”,我不信!

  • 3 # 跪射俑

    《三國演義》寫於元末明初,它不是史實。

    東漢選官採取靠州郡地方官推薦,推薦"茂才”、“孝廉",然後皇帝派人考察錄用,先做小官,再逐步升遷。

  • 4 # 歷史守望者

    張角是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的首領,這場起義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很大,被視為開啟了三國時代。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說張角是不第秀才,這令許多人費解,因為在人們印象中秀才是科舉考試中的一種功名,科舉考試是隋唐時期才開創的,而張角是東漢時期人,又怎麼會和秀才掛上鉤呢?其實羅貫中寫的並沒有錯,張角的不第秀才和後來科舉考試中的秀才是兩回事。東漢時期的秀才不同於科舉制中的秀才

    西漢漢武帝時期對選拔人才的制度進行了改革,開始採用以地方官員舉薦的方式向朝廷推薦優秀的人才,作為官員的備選人。

    這種選拔官員的方式就是察舉制,察舉制裡面提到的地方每年向朝廷舉薦的優秀人才也被稱為秀才。

    所以嚴格來說,從西漢時期就已經有秀才的叫法,當然這和後來科舉考試的秀才是兩回事。

    東漢時期選官方式沿用西漢的察舉制,但因東漢開國皇帝名叫劉秀,為了避諱,將秀才改稱為茂才。到了三國曹魏時期,選官的主要方式仍然是察舉制,此時因無避諱之慮,遂將茂才改回為秀才。

    羅貫中說張角是不第秀才,我想張角應該是被地方官府舉薦給朝廷過,只是沒被選上。張角生活的東漢時期其實也有秀才的說法,只是為避劉秀名諱,秀才被改稱為茂才而已。比起秀才,茂才這個叫法使用的時間不長,人們更習慣使用秀才一詞。如果羅貫中說張角是不第茂才,也許更為準確一些吧。

  • 5 # 張言好書畫

    不算漏洞,漢朝時“秀才”作為一種品評和衡量人才的頭銜(注意!此“秀才”非彼“秀才”,是指稱才能秀異之士,不是日後科舉中的那一個等級),的確存在過。不過,那時的秀才不是經由考試確定的,而是考量其德行學識讓人推薦給朝廷,由朝廷直接認可的。如東漢末年,袁紹的長子——袁譚,就是靠劉備推薦,才當上“茂才”的。這個頭銜對於樹大根深的老袁家本不值一提,但畢竟是一項招攬人的資本,而且袁紹又是個好面子的人,兒子成了茂才,自然也很得意,所以這也是袁氏父子對劉備奉若上賓的原因之一。

    羅貫中說張角是個不第秀才,其實就是說張角沒有被察舉制選上的意思!另外《三國演義》畢竟是一部歷史長篇小說,不是正史,裡面的一些描述名稱與歷史有點差別也不可避免,不必當真!讀者只需閱讀其非凡的文才,精彩的故事,茶餘飯後做為談資即可!

  • 6 # 水一白聊歷史

    “時鉅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張角,一名張寶,一名張梁。那張角本是個不第秀才。”——羅貫中《三國演義》

    如果單純從歷史角度來說,稱張角是“不第秀才”肯定是大有問題的,不過倒也不算不著邊際。

    漢朝時雖然沒有科舉制,但是卻有察舉制

    察舉制,既有我們常常提起的舉孝廉,還有一種就是“舉秀才”。“秀才”,顧名思義,指的便是優秀人才。但是,後來,因為要避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的諱,這個“秀才”便改為了“茂才”。張角是正經八百的東漢人,稱其為“秀才”實在是有些“大逆不道”了。

    還有一點,東漢時期雖然“舉茂才”已經由特舉變成了歲舉,即一年一舉,但是相對於孝廉而言,還是要少很多的。畢竟“孝廉”是郡舉,“茂才”是州舉,還是有檔次上的差距的。依張角當時的身份地位來看,想要被“舉茂才”,難度還是相當大的,可能性不能說完全沒有,但絕對是微乎其微的。

    此外,“不第”指的是科舉考試不中,這就有些脫離時代了。羅貫中寫張角是“不第秀才”,原意應該還是想說明他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因為過了童子試,但是未過鄉試,沒有成為舉人。

    可見,羅貫中當時寫《三國演義》的時候,還是忽略了很多的歷史環境,不過這倒也很正常,就好象現代的影視劇作品一樣,穿幫鏡頭也是在所難免的。

  • 7 # 東說西讀

    《後漢書·左雄周舉等傳論》:“漢初詔舉賢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貢士之方也。”也就是說,秀才這一稱謂,漢朝就有了。廣稱是在明清時期。因此,羅貫中說張角是不第秀才,是沒有錯的。

  • 8 # 快樂的長頸鹿

    [捂臉]演義啊 別較真。。。。。。《太平要術》都學全的人,呼風喚雨的仙術都學會了,打仗時跟個小兵有區別嗎,還不如被輕鬆搞死。。。。bug太多了。

  • 9 # 方圓論壇

    歷史上兩漢時期選拔人才的方式乃是察舉制。所謂的察舉制就是歷史上漢朝在取代了秦朝後,為了滿足於國家的統治需要,建立起來的一套選拔官吏的制度。和先秦時期的世官制那種父子相傳承永世為官不同的是,察舉制是一種自下而上推選人才的制度,雖然其受益群體依舊是世家大族,但寒門士子也有機會透過察舉制來獲得晉身之路。察舉制從漢高祖劉邦時期就已經開始出現,在經歷了之後漢惠帝、呂后、漢文帝、漢景帝的不斷查缺補漏之後,終於在漢武帝時期,察舉製成為了一套完整的選才考試標準。

    事實上最早時期的察舉制和唐朝時期的科舉制度非常的相似。察舉制度誕生後,考試就是其制度的核心所在。漢朝時期經由推薦的人才必須在經過考試後,才可以入朝為官。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選才標準能貫徹實行,並且選出真正的人才,同時還能保證相互之間競爭的相對公平性,令下層人士有進入國家管理層的可能。如果沒有考試這樣一個重要環節的話,那麼漢朝的察舉制也很可能淪為世家大族控制漢朝的工具。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漢朝時期的察舉制還是面向寒門子弟的。所以說,不管歷史上張角有沒有參加考試,但從來看,羅貫中描述張角是不第秀才是說的通的。

    很多人印象中,對於漢朝,以及東漢末年的選才制度都認為只有舉孝廉這一種途徑。而東漢時期,尤其是東漢末年,舉孝廉入仕為官的人基本上都是世家子弟或者名士。怎麼看也不覺得類似於張角這種平民百姓能有參加漢朝選才考試的機會。但事實上,漢朝時期的察舉制是有很多科目的。從漢高祖劉邦開始,一直到漢武帝時期,乃至漢武帝之後,察舉制的科目都是在變化的。也就是說察舉制的科目並非一塵不變。根據特殊人才去設立的特科也很多。這些特科,統一由皇帝定奪。

    按照舉期分類,察舉的科目可分為常科與特科兩大類。常科有孝廉、秀才、察廉、光祿四行。特科又分為常見特科和一般特科。在上述科目中,以常科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為最重要。特科中則以“賢良方正”為最重要。也就是說,在察舉制常科中,舉孝廉是最為重要並且關鍵的一科。而特科則是皇帝根據他人的品性、操守、能力等綜合評估選舉出來的人才。但孝廉多以世家大族子弟為主,那麼平民子弟的晉身之路在哪呢?

    漢朝時期寒門士子的晉身之路主要還是集中在“特科”中的“賢良方正”科。古代比較賢明的君主,往往希望有一些公正無私、敢於直言的大臣,能指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以便更好地治理國家。漢代察舉制度設立“賢良方正”科,就是這個原因。最開始“賢良方正”科只適用於中央和地方的高官,諸王侯、三公、將軍、中二千石、州牧、郡守等。但後來儒生以及道術者也都被涵蓋在內。這種廣開言路求才的方式,和唐朝時期的科舉制度不謀而合。

    除了“賢良方正”科之外。“孝弟力田”科也是平民學子晉身的機會。“孝弟力田”講究的就是一個孝字。該特科從漢惠帝時期開始正式成為了漢朝的選才制度之一。而“孝弟力田”制度,直到唐朝時期也依舊被沿用。再比如“明法”科。所謂的“明法”就是朝廷選舉熟通刑名律法之人的手段,漢朝時期很多酷吏就是以此來入仕為官的。所以說,東漢末年雖然沒有唐朝時期那樣的科舉制度,但平民想要晉身入仕為官,還是有很多途徑的。

  • 10 # 豹眼看歷史

    《三國演義》開篇便提到:

    時鉅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張角,一名張寶,一名張梁。那張角本是個不第秀才。

    三國時期沒有科舉,但豹眼認為羅先生稱張角為不第秀才,沒啥大毛病,算不得漏洞。

    名落孫山稱之為不第,但在選拔考核中沒有被錄用而落選,也可以稱作是不第。在當時沒有這個提法,用後世的語言說以前的事情也並不為過。

    前段時間,豹眼回答過一個問題,說的是戰國時期還沒有紙張,趙國大將趙括怎麼會紙上談兵的事,就類似於這個問題。

    今天離不開談論歷史的問題,我們不可能用當時的語言來描述當時的事,如果滿口之乎者也,豈不怪哉?口語如此,文學作品的一些語言也是如此,不足為怪,也不能看作是漏洞。

    《管子·小匡》提到:

    "農之子常為農,樸野不慝,其秀才之能為士者,則足賴也。"

    唐人尹知章做了註解說:

    "農人之子,有秀異之材可為士者,即所謂生而知之,不習而成者也。"

    這就是說農民的兒子不一定永遠是農民,只要是優秀的人才,也可以出仕做官,這個人才就稱作秀才。

    這是秀才最初的定義,指的是優秀的人才。

    到了漢代,秀才就與孝廉一樣成為了舉士名目。也就是地方官吏把人才分為孝廉和秀才,層層舉薦給朝廷,得到認可以後,就出仕為官。東漢時期為避光武帝劉秀名諱改稱茂才,茂才也就是秀才。

    像曹操、荀彧等人都是舉孝廉為官,像孫權就是被舉為茂才。

    建安元年(196年),孫策收得丹陽、吳、會稽三郡後,十五歲的孫權被任命為陽羨縣長。吳郡太守朱治察舉他為孝廉,揚州刺史嚴象舉薦其為茂才。

    可見孝廉和茂才並不相互衝突,是可以同時被舉薦的。

    如果是史書,在東漢時期把茂才稱作了秀才,應該是個瑕疵,但作為小說,稱作秀才更容易被普通的讀者接受,讀起來更舒服一些。

    唐朝初年,秀才與明經、進士併為舉士科目,但不久就被廢除。後來,唐宋時期凡是參加應舉考試的都稱作秀才,但秀才必須要透過童子試,被正式錄取之後才能稱作秀才,這是一種身份,也享受一些待遇,比如免除徭役、見了縣太爺只作揖不下跪、子孫後代可以稱父親叫爹等等。如果誰家喊父親叫爹,其祖上一定出過秀才。考上秀才恐怕跟考上985高校差不多,是很榮耀的事。一輩子考不上秀才,到老也是個童子,連做個私塾教師的資格也沒有。

    明清時期,則稱入府州縣學的生員為秀才,但入學也是有門檻的,透過考試合格才行,花錢進去的也算,不過是特殊情況。

    具備秀才資格才可以參加科舉考試,這時候的不第秀才,是指在科舉考試中落榜的生員。考中者被稱作舉人、進士,不第是說沒考中,但依然是個秀才。

    東西漢時期的情況有所不同,還沒有科舉考試,實行的是察舉制。被舉薦為秀才或者茂才,就等於是通過了考試、考核,就相當於唐宋之後的進士及第,可以出仕為官啦。

    《後漢書·左雄周舉傳》等傳論記載:

    "漢初詔舉賢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貢士之方也。"

    由此可知,經過州郡察舉為孝廉、秀才,就可以出仕為官。

    晉朝葛洪《抱朴子·審舉》記載:

    "時人語曰: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

    以此來看,讀書人才可以舉薦為秀才,品行優良才可以舉薦為孝廉。二者考核的內容是不同的,秀才更看重的是能力。

    漢末時期以舉孝廉為主,注重品行;曹操的唯才是舉,注重的是能力。像孫權既被舉薦為孝廉,又被舉為茂才,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德才兼備。

    拋開官場的貓膩不說,如果不能被舉薦為孝廉或者秀才(茂才),就等於沒有透過考核,也就類似於落榜、不第。

    東漢時期的張角沒有被舉薦為茂才(也就是秀才),就是沒有人舉薦,或者被基層舉薦而沒有得到朝廷的認可。

    張角自認為也讀了一些書,具備治國平天下的本事,但得不到朝廷的認可。心中不滿,就上山採藥去了。

    《三國演義》描寫到:

    那張角本是個不第秀才,因入山採藥,遇一老人,碧眼童顏,手執藜杖,喚角至一洞中,以天書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術》,汝得之,當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異心,必獲惡報。”角拜問姓名。老人曰:“吾乃南華老仙也。”言訖,化陣清風而去。角得此書,曉夜攻習,能呼風喚雨,號為“太平道人”。

    有資料說張角得到了道士于吉等人傳授的《太平清領書》(《太平經》),於是開始傳教,發展組織。《搜神記》說孫策被道士于吉給折騰完了,是否為同一個人不得而知。

    從張角能夠組織起規模宏大的黃巾軍起義來看,他還是具備很強號召力的。他是讀書人具備被舉薦資格,但沒有得到最終考核,透過舉薦秀才實現出仕做官的理想。

    因此,羅貫中先生把他稱作不第秀才,在豹眼看來也算是合情合理。如果對於小說之類的作品,過於吹毛求疵,那就毫無趣味啦。

  • 11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三國沒有科舉,但有秀才。

    在《三國演義》中,張角只是個亂世引子,第一回出場,第二回落幕,書中對其出身的描述是“ 那張角本是個不第秀才”,這是不對的。

    嚴格說起來,張角生活的年代是漢末,那時候沒有秀才,因為漢光武帝叫劉秀,為了避諱,秀才改成了茂才。當然,茂才和秀才是同一個東西,不算犯錯,犯錯的是不第秀才,因為漢末三國沒有科舉,那就不會有不第秀才,當時的茂才不是考出來的,而是推薦出來的。

    漢朝選拔人才的制度叫察舉制,始於漢武帝時期。

    原本察和舉是對準不同目標的,舉孝察廉。

    《漢書·武帝紀》顏師古注曰:“孝謂曰善事父母者,廉謂清潔有廉隅者。”

    不過察和舉往往同時進行,時間一久,便聯稱而混為一科,成為孝廉,是察舉制的常科,定期舉行。而秀才一開始是特科,要皇帝頒佈詔書特意提出才進行。

    直到漢光武帝時期,茂才(避諱改稱)才成為常科,成為僅次於孝廉的一種察舉科目。

    在東漢,茂才的任用很重,首先起點就比較高,其舉薦者主要是王公、將軍、光祿、司隸以及各州刺史,全都是州以上級別的高官,孝廉則不同,郡級別也有察舉孝廉的權力,這就導致茂才的人數遠少於孝廉。

    其次,絕大多數茂才都能擔任縣令一級的官職,而孝廉一開始只能當郎官。不過許多茂才其實本身有當孝廉的經歷,茂才可以說是對有特異才能品行和突出貢獻的官吏的提拔。

    張角觀太學不得,又於琅琊宮求學被拒,這才有南華老仙授書的經歷,很顯然他連孝廉都沒當上,茂才更別想了,這也是他造反的一個原因吧,像黃巢、洪秀全等,都是考不上科舉才造反的,張角沒處考,也沒人推薦,也造反了。

    後來張角當上了太平道教主,教徒遍佈天下,不少漢朝官員都視他為德高望重之人,他要是想的,或許也能得個茂才身份,不過這時候張角已經不滿足於此了,他想利用教徒搞個大動作!

    至於不第秀才,那是隋唐科舉以後才有的,這身份是羅貫中根據自身生活經驗筆增的了,畢竟是小說嘛,要符合市井大眾喜聞樂見能夠理解的形式。

  • 12 # 李厚何

    《三國演義》第一回寫張角是“不第秀才”,是小說家的口吻,而作者本人是元末明初人,雖然元代經常廢除科舉,但“秀才”這個詞羅貫中還是很熟的。值得一提的是,羅貫中口中的“秀才”還是明以前的概念,即“特殊人才”的意思,唐宋兩代,秀才科的等級要高於進士科,“舉秀才”被選拔的人,得到任用的機率甚至比中進士還大,秀才的地位也遠高於舉人。如果是明代正式建立新的科舉體系之後的那個“秀才”(功名中最低等級),那麼“不第”就無須特別提及了(除非戰亂時立有軍功,理論上所有明清秀才都“不第”,不像舉人還有個“大挑”做官的可能性)。

    簡單說,作為一本小說,作者用後世的口吻,用當代讀者看得懂的術語描述三國時代的掌故,並非什麼特別的做法,和《三國演義》同時代的《水滸傳》,所敘述的宋代官職亂作一團,還出現了“十節度”這樣在北宋末年不可能以此名目帶兵的成群武將(宋代一直有節度使的虛銜,但只是虛銜而已,偶爾有用這個頭銜領兵的大多數是宦官,如梁師成,歷史掌故亂來那是古代歷史小說常有的,不是本題討論範疇),清初錢彩的《說岳全傳》,牛皋的岳父金節、陸文龍的父親陸登,都當了明代才有的總兵,都是同樣的寫法,非寫成“正將副將準備將”估計一半當時的讀者要跳腳。

    在《三國演義》中,這種借用後世說法,以作者口吻來敘述三國時事的做法很普遍,比如第八十七回“徵南寇丞相大興師 抗天兵蠻王初受執”裡說,諸葛亮“擺開七重圍子手”,這種儀仗是元代獨有的,羅貫中是元末人,當然很熟悉,但諸葛亮大約是不太熟的;第一百一十三回“丁奉定計斬孫綝 姜維鬥陣破鄧艾”最後,寫姜維避禍,用了“正是:樂毅伐齊遭間阻,岳飛破敵被讒回”的說法,岳飛可是兩宋之間的人,相距三國已有近千年之久,但作說書人口吻,就不妨了。說張角是“不第秀才”也可作如是觀,雖然未必妥當,但不算什麼大錯,最多也就是個“比擬不當”而已。《三國演義》作為小說,不符合史實的地方很多,也無傷大雅,“不第秀才”與關羽手裡那把大刀相比,真不算“穿幫”。

    漢代的人才選拔制度,主體是“察舉制”,“察”是“察秀才”,“舉”是“舉孝廉”,前者主要選拔的是能力超群的人才,後者則主要選拔德行出眾者,但漢代的“察舉”主要靠大官推薦,而大官能推薦的自然是大官子弟和親朋好友,因此才有“察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的說法,張角是道教一脈,似乎未必真被“察舉”過(至少史書上沒有記載,後世天師教徒倒是和士林多有交集,如琅琊王氏的王凝之等人就既是大官士族,也是天師教徒,而著名的天師教宗主孫泰也是如假包換計程車族,他的侄子孫恩後來鬧出多大事,查一下就知道了),“不第”固然是不第,“秀才”未免高抬了。

  • 13 # 看鑑福州

    不算漏洞。

    所謂“秀才”就是俊秀之才,有知識又優秀的人,才叫“秀才”,這個稱呼在漢代就有。

    漢代的選官制度是察舉制,其中“秀才”科目之一,另一個科目是“孝廉”。

    《後漢書·左雄周舉等傳論》:“漢初詔舉賢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貢士之方也。”晉葛洪《抱朴子·審舉》:“時人語曰: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

    也就是說,在漢代想要當官,除了“孝廉”還得會識文斷字,否則只有“孝”沒文化也不行。

  • 14 # 轉世輪迴追夢人

    三國時期沒有科舉,科舉制度開始於武則天時代,那時候,實行門閥制度,也就是老子是什麼出身,子孫就是啥待遇,劉備就是典型的出身優越型人物。

  • 15 # milk82493027

    是的,是個大BUG 因為作者的年代是科舉最繁盛的年代。

    不知道是作者不知道東漢末年沒有科舉,還是故意這樣寫讓當時的作者更有代入感。目前歷史的研究並沒有發現張角的家世與生年,有記載的書上只有張角是太平道的創始人,並且以大賢良師的稱號四處傳道。羅貫中這樣寫應該是讓當時的讀者更明白更有代入感。

    如果寫成張角沒有被選舉為孝廉,可能更符合歷史背景,比如曹操在三國演義中就是舉孝廉當上的郎官。但是不符合張角這個小說人物了。

    當然有人說了西漢的時候就有秀才或者茂才一說,這裡就要解釋一下,漢朝的茂才或者秀才和羅貫中所說的秀才不是一個意思。

    西漢的時候就有秀才,但這個時候的秀才和後來的秀才不一樣,並不是透過科舉選出來的,《漢書》記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因感朝廷裡文臣武將缺乏,急須選拔新的人才,乃下詔令各州郡察舉吏民中有“茂才異等”之士,舉薦給朝廷。開始察舉茂才只是特舉而非常科。

    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光武帝下詔令三公、光祿、御史、州牧等歲舉茂才各一人,從此茂才由特舉變成了歲舉常科,成為僅次於孝廉的一種察舉科目。

    後來為了避諱漢光武帝劉秀將秀才二字棄用。再後來明清時期常用的秀才或者茂才就是沿用此意,但是選出的方法是科舉而不是薦舉。也就是說羅貫中的bug不在秀才二字,而是不第二字。第乃及第的意思,就是科舉考試應試中選。

    所以可以說張角是不第秀才是的大bug.

  • 16 # 風從東方來163590821

    《三國演義》中,作者簡述張角系不第秀才,但三國時期乃至上溯到西漢東漢,的確尚未實行開科取仕的學子應試科舉選才制度,而是實行一種叫察舉制的因才據品的舉薦人才制度。由各級官吏,士紳名流根據品德和才具向朝廷舉薦人才。譬如袁紹的大兒子袁譚,就是得到劉備的舉薦而獲得了“茂才”的末級士子預備官員的入仕身份。而這“茂才”,即是東漢時期“秀才”的名謂,只因要避諱漢光武帝劉秀的名諱,而將“秀才”改稱“茂才”。當時的“秀才”,是唯才是舉而不需要科考,與後來的開科取仕的那種“秀才”是兩種不同的進階方式。

    那麼,就很明瞭地可以看出,《三國演義》作者所說的張角系不第秀才,是指那種曾經獲得過官員及士紳名流因才具品向朝廷舉薦過的,卻由於經過朝廷稽核,發現其有才無德或有德無才而未被朝廷認可任用的人,所以稱其為“不第”。張角就屬於這類人。

    一部久經閱歷批判的《三國演義》,假如到了現在尚容我們穿越前人而撿出個大漏,豈不早獲諾貝爾文學獎?比羅貫中都厲害?

  • 17 # 薩沙

    不第秀才應該是形容張角是個民間知識分子,而不是說他真的是秀才。

    因為漢代沒有科舉考試,提拔民間賢才是舉孝廉制度。

    實際上,張角是道教的祖師爺。

    漢代道教真正出現,代表人物就是三國前後的張角太平角 和張道陵的五斗米教,而張道陵的後人就是漢中軍閥張魯。

    張角利用道教的教義,採用巫醫治病的方法爭取人心,又用迷信思想給信徒洗腦,建立了一個相對嚴密的太平道系統。

    如果不是張角失敗了,他應該就是道教的祖師爺之一。

    短短十多年,張角信徒就有幾十萬人。太平道勢力遍佈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縱橫全國。

    更重要的是,張角並非烏合之眾。

    在三國志前,中國其實只有兩次改朝換代,第一是秦朝末年,第二是西漢末年。

    需要說明的是,這兩次改朝換代成功,均是因為先一個朝代時間太短,而且暴政導致天下大亂。前者是秦始皇和秦二世暴政,後者則是王莽篡漢。

    如果不是王朝自己先大亂,改朝換代基本是不可能的。

    而張角暴動的時候,東漢雖然弱,但國家大體穩定,內部沒有大規模叛亂,遊牧民族也被擋住。

    但是,張角能夠把東漢差點推翻,關鍵在於他的嚴密組織和有明確政治宗旨。

    信徒分為36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設一渠帥,由他統一指揮,建立了嚴密的組織。

    另外,太交道的宗旨很明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太平經》中關於反對剝削、斂財,主張平等互愛的學說、觀點,深得窮苦大眾的擁護。

    所以,張角死亡,張寶張梁被殺,前後只有不到1年。

    但由此天下大亂,東漢再也控制不住全國局勢,黃巾動搖了國家的根本,造反的民眾數以百。

  • 18 # 專用工程男

    看了你們回答!突然覺得你們還是把三國演義搞成正史了!!要回答樓主這個問題,首先,你得搞清楚,三國演義,是一本小說。所以,羅貫中在這介紹張角是落地秀才並沒有什麼不妥!寫小說的目的是給和作者同時代後的人看,用作者當時的一些詞語來描述沒有什麼不對!科舉是隋朝興起的,三國時代是舉薦,是被大家族控制住的

  • 19 # 心向青山

    秀才,本是優異之才的意思,語出《管子·小匡》

    農之子常為農,樸野不慝,其秀才之能為士者,則足賴也。

    至漢時開始與孝廉併為舉士的科名,東漢時避光武帝劉秀諱改稱“茂才”。

    《後漢書·左雄周舉等傳論》中說道:

    漢初詔舉賢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貢士之方也。

    所以三國時期是肯定有秀才(茂才)的說法的。

    不過這裡說張角是不第秀才,不第,顯然是科舉用語,《三國演義》是小說,不是正史,羅貫中生活在明代,當時的科舉已經成了整個社會的一部分,寫小說時不可避免的會將自己所處的時代夾雜進去。

    所以,張角不第秀才的說法理解成漢朝的察舉制沒被選上就行了,小說而已。

    張角,後來創立了太平道,成為道教的祖師爺。

  • 20 # 東北虎男323

    別侮辱三國演義!秀才西漢就有!

    這不算漏洞,秀才這個詞出自春秋時管子所著的《管子》,西漢時由地方推舉秀才給中央,考核後任命為官員,和孝廉等一樣作為政府選舉官員的制度和方式,

    西漢的秀才推舉和後來的科舉本質上都是國家選官員的方式和制度,是一樣的,表面好像是一個是考試一個是推舉,其實 都是推舉制,明清秀才一樣需要推舉,沒有稟生給你推舉保薦,你是不可以參加科舉考試的,

    知識壟斷在封建社會是常態,公開免費教知識,只有資本主義做的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2歲生活充滿了焦慮,總想逃避,該怎麼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