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放歌聲野老梁

    說到清明,有很 多話題,特別是習俗。詩曰: 清明祭祖又踏青,早上陰雨午後晴。路上行人多風爭,酒肆搖旗吶喊聲。清明既是節日指的是祭祖掃墓的上古習慣。這是華人幾千年的文明祭祀祖宗的傳統。每到清明節,人們以春天的裝束,基本上(現在)全家人到陵上,以燒紙焚香祭奠先祖,然後燃炮仗以示明志,全家行叩拜禮(跪拜),禮成;添土,堆成一個圓圓的大饅頭狀,農村俗意給先人添新房。在清明掃墓中除以上活動,還有就是將墳周圍打掃乾淨,尤其是將墓碑擦乾淨。現在,一般掃墓很是簡單,買一束花(或籃)獻上,鞠躬禮成,非常環保。還有就是,因離家近的都必須到陵上掃墓;假如離家遠的,不方便的,現在都在網上設靈堂,然後以獻花或明燈祭祖,更為環保便捷。其實,清明節就是很文明的祭奠先祖,以示懷念和紀念;清明節並不是一個很悲哀的節日,尤以春暖花開,象徵子孫後代興旺發達的紀念先人為標誌的具體活動。

    清明節又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之一,它標誌著萬物在沉睡中甦醒,大地上春光明媚。所以,正值春天百花齊放,百鳥爭春,萬物青壯,青山綠水;正是出遊踏青的季節。因此,在清明節這天一邊是祭祀一邊是愉快的賞春。這正是中國文化博大內涵的包容景象,也是最有中國特色的中華文化的文明特徵。

    自清明節始,也正是春暖花開的春天。人們不但能在郊外遊春賞景,而且,在此季節也是女人最與春爭美的時候。麗人換裝,更是一道風景。郊遊、結社、酒對,浪人詩騷,無處不風流。總而言之,清明節,就是清明之始,春天正式的到來。它的寓意是雙重的,互為遞補;既嚴肅又顯活潑,這才是人類的正常生息。

  • 2 # winner38001萊日方長

    謝邀!清明,是廿四節氣當中春季的第五個節氣,民間稱為一一寒食節。按膠東一帶民間習俗,寒食節共為四天。清明前2天為“一百五",為立碑、填土之日,有新媳婦兒的人家還要樹“鞦韆"。清明前1天為“大寒食“,家家戶戶忙著烤火燒,煮雞蛋,以備清明(寒食)節當天食用。清明這天稱寒食節,家家戶戶都要上墳(掃墓),祭奠先祖。據傳說為了紀念介子推,還要不動煙火食雞蛋,吃火燒。清明後一天民間稱為“末乎",是新媳婦兒回孃家的日子,凡結了婚的大姑娘、小姑娘、老姑娘,有爹孃的都應該回孃家看爹孃,也是自元宵節以後第一次應該閨女回門的日子,禮物自然就是雞蛋和火燒了。還有一條習俗就是:清明節一般企業丶事業單位都休班兩天。民間有句話叫“老驢老馬還熬個清明、末乎了,歇歇吧”!

  • 3 # 譚菜根0972

    亦喜亦憂“清明節”

    今年4月4日清明節,為炎黃子孫祭祖日。謹祝你吉祥安康、歲月靜好。

    “清明”本是節氣,又稱“踏青節”。居春分後15天、冬至後108天,仲、暮春之交。紀念先人節俗與“寒食節”有關,今為中國三大“鬼節”之一。

    祭祖節俗源於“寒食”。“寒食節”原發地山西介休綿山,為晉文公(前697-前628)重臣介子推忌日,漢代稱“禁菸節”,法定當天百姓家不得舉火,貴族重臣之家晚上由中將火種傳至,所謂“夜暮漢宮傳蠟燭”。

    始自戰國,華人墓祭之風漸濃,節日當天舉國上下以整修墳墓、掛紙錢、供奉祭品等方式祭拜先人亡魂。秦漢時代,祭掃墳墓風氣更盛。

    節日活動參加者多為未婚男女。因“鬼節”悼念亡人,參加者多為逝者後代,故爾涉及婚姻、男女情感,意在“香火有繼”,反而致節日氣氛悲中有喜。再就是清明節距鼓勵男女婚戀生育、解決“人丁”問題之三月三“上巳節”近,所以不自覺“合併”上巳節歡慶成分。

    有唐一代二節合併為“法定”節日。《唐會要》載,“自開元二十四年(736),寒食節與清明節合而為一四日為假”。其時文人作品中寒食、清明多並提,如白居易詩句“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杜牧作《清明》純屬“湊熱鬧”。自“牧童遙指”民俗認定,“借問酒家何處有”約為844-846年間詩人作於池州刺史任上。“小杜”籍貫西安,於江南無直系先人,因而清明非是上墳而是踏青“借問酒家”買醉。

     

    宋、元兩朝,清明節漸由附屬寒食節取而代之。由宋人《夢粱錄》“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墓,以盡思時之敬”可知,其時祭祀參與者上至君王下至百姓:一是整修墳墓,二是掛燒紙錢、供奉祭品;由《東京夢華錄》所載清明節“都城人出郊……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可知,該節多有心情愉悅者。掃墓者雖然或懷悲慼,但因趁機郊外踏青難免清新愉悅,故為一悲歡交加節日,究竟哪種感情主導完全視各人情況而定。因為寒食節原有風俗活動如冷食、蹴鞠、盪鞦韆等也都被清明節“收歸”。

    受漢族文化影響,中國有24個少數民族過清明節,且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1935年民國政府規定4月5日為清明節。2007年國務院決定清明節放假1天、2009年改為三天。

  • 4 # 西瓜霜和

    南京

      明清兩朝,每到陽春三月,金陵城裡家家扶老攜幼,出城郊遊。《正德江寧縣誌》就有這樣的記載:“攜酒遊山,城南雨花臺最盛,謂之踏青,每日遊人晚歸如蟻。”

      陽春時節,插柳、佩柳,在古代是種時尚。據說唐中宗李顯在每年的三月初三這天,要賜給侍臣們用嫩綠的柳枝做成的楊柳圈,讓他們戴在頭上,迎接春天的到來,也含有除病袪邪的目的。《正德江寧縣誌》記載:“迄三月中,清明插柳,村夫稚子皆佩之。”可見南京地區也興此俗。

      江南地區有諺語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因此踏青戴柳、插柳就成了樂事。戴柳就是在頭上套戴楊柳圈;插柳是用嫩柳枝條做成楊柳球,女的插在髮髻上,男的插在衣襟間,均寓有消災祛病之用意。

      明清時,南京以及江淮一帶人們郊遊踏青,還喜歡玩一種叫鬥百草的遊戲。就是在踏青時尋摘各種剛長出的野草野花,相互比對說出花草的名字和花草的特點,以及前人有關這些花草的詩句或是相關的方言俚語,以對得多和對得巧為勝。這種遊戲多在青年女子和少年兒童中流行。

      關於鬥草的情景,《紅樓夢》笫六十二回中就曾有細緻描寫。

      放風箏、吃青團意味深長

      清明時節,正是風和日麗之時,田疇山野鋪錦疊翠,梨花杏花桃花次第開放,藉祭祖掃墓遊春踏青,所以南京又稱為踏青節。人們紛紛出城,接踵連肩,翩翩遊賞,放鳶戴柳,笑語盈盈。正如一首古詩云:“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人們湧到牛首山、雨花臺踏青賞景,文人雅士詠詩作樂,視為開心之事。

      民間百姓放風箏最早與原始宗教活動有密切的關係。在古代,人們沒有能力抵禦疾病和各種災害的侵襲,於是產生了崇拜神靈、祈求天賜好運的心理。放風箏時,往往在風箏上寫上自己的名字,把它放上天空,故意把線扯斷,讓風箏飛走,認為這樣可以帶走一年中所遇到的“晦氣”,交上好運,達到“消災祛難”的目的。

      人們對放掉的風箏,則不可拾來重放,否則會沾上晦氣,這種民俗,稱之為“放斷鷂”。這在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莊、史湘雲偶填柳絮詞》中即有記述。

      清代,南京藝人所扎風箏式樣不斷翻新,愈扎愈巧。風箏還可用以觀賞、收藏。正如清末上元人張汝南的《江南好》詞曰:“江南好,最好是風箏。折蝶風前舒軟翅,磨鷹之際轉雄睛,絕技擅江城。”

      民國時期,每到清明節,國民政府行政院派員組織舉辦風箏比賽。昔日的雨花臺、中華門城堡、玄武湖畔,仍是人們放飛風箏,比高競翔、爭奇鬥巧的好地方。

      舊時,南京人在寒食至清明間,還有吃饊子、挑野菜、吃青團、吃青螺等食俗。南京人喜食饊子,早在唐朝南京人就開始吃饊子。饊子稱寒具,嚼著酥脆“驚動十里人”。

      青團作為節物,與寒食的冷餐有關,它以糯米粉為基本原料,加油、糖,裹豆沙、芝麻糊搓制而成。青團又叫“艾糰子”,系採集新生的艾草,搗汁染米粉成鮮嫩的青綠色而得名。

      青團在唐代已有,並已形成寒食吃青團的風俗。白居易有詩云:“寒食青團店,春低楊柳枝。酒香留客在,鶯語和人詩。”可見,那時已有專制售青團的店鋪,青團與柳枝已同為寒食的節物。青團是在明初隨著蘇杭一帶的移民而傳入南京的。

      青螺也是清明節的節物,吃青螺又叫做“挑青”。因煮熟的整螺螄需用針或牙籤挑食,而螺螄殼多泛綠色,故有“挑青”之說。清明時的螺螄鮮嫩肥美,有“清明螺,賽肥鵝”的諺語。而清明後的螺螄因恐有螞蟥等蟲害寄生,南京人就不再吃它了。

      南京人吃青螺,也是以“青”來點畫清明時節“清淨明潔”的歲時特徵。南京人在清明吃了螺螄後,會扔幾個螺螄殼到自家房頂上,作為鎮宅之物。

      挑野菜作為踏青活動的一部分,也以野菜的“青綠”貼合著清明節俗的主色調。南京人愛挑的野菜包括薺菜、馬蘭頭、苜蓿頭等,這些“野味”也能給南京人家帶來濃濃的春意。

  • 5 # 樹德漢碩

    今年的清明節快到了,4月4號,三月十二日申時15點38分就交清明節。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傳統的一個文化節日,是祭拜祖先祖宗表哀思孝敬的節日。

    “清明”這名稱,最早的文字記載出於漢代的《淮南子/天文訓篇》:“春分後十五日,到指乙,為清明。清明,氣清景明,清潔明淨,清淡明智,春光明媚之意。清明時太陽到達黃經15°上。舊時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要禁火吃冷食,這寒食節的來由與兩千六百多年前的晉獻公兒子重兒有關,這有一故事:重耳為躲避後母陷害而流亡在外,餓了,其臣子介子推就割下一腿肉煮熟給重耳吃。後來重耳當了國君,一一犒賞了當年流之時的功臣,唯獨漏了介子推,後介子推與母隱居綿山,(今晉介休境內)重耳派人去找不得,便火燒綿山,想迫逼介子推出來,但介子推堅決不出受封,後發現其母子抱著一大樹被燒死了。重耳晉文公大哭一場,十分惋惜,更尊敬介子推的品德,便厚葬其母子,立廟紀念,改綿山為介山,並下令以後年年在介子推燒死這一天,也即清明前一天,全國禁止煙火,家家吃乾糧冷飯,喝涼水,以表紀念,這寒食節也叫禁菸節。以後晉國百姓,在清明節前,都做寒食紀食,門上還掛柳枝以表追思,自此之後,漸漸發展成固定的清明掃墓活動,成了節日,成了傳統習慣,流延至今。

  • 6 # 今月寫吧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處於仲春與暮春之交,冬至後108天,通常在陽曆四月四、五號這兩天變動。過去有清明日外出踏青、插柳的習俗,一些地方更有清明前兩日禁火的舊俗。

    說起來也奇怪,清明是廿四節氣中節日與節氣重合的特例。廿四節氣中還有一些節氣,也是有講究的,比如立春,一元復始永珍更新的日子,在我的家鄉,人們會燃放鞭炮慶祝。比如立冬,人們都會吃羊肉、都會用當天的井水醃製泡菜。(據說用立冬日的井水醃製出來的泡菜,可以經年不壞)。還有立夏、立秋,都是值得紀念的日子,但並沒有成為一個節日。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每到這一天,人們往往會被勾起對已故親人的思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後,人們的心情是悲傷而難過的。

    在我的家鄉,清明節最重要的活動有兩件:一是上山掃墓奠祀去世的先人,二是修家譜。

    上山掃墓的日子有個前三後四的說法,即清明節的前三天或後四天。先是一個村落裡血緣最親的幾戶,上山去給他們共同的祖父或曾祖父掃墓,再是周圍同一個姓氏的幾個或十幾個村落,用我家鄉的說法就是共一個祠堂的人再挑選一部分人去給大家共同的祖先掃墓。這一部分人掃墓歸來後,會在祠堂裡共進午餐,俗稱“吃清明會”。

    這是一場既熱鬧又風光的聚會。大家平時分散在全國各地,往小了說是在各自謀生活,往大了說卻是在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一年一度清明節,能回來的和想回來的,在這一天都回來了,在祖先的墳頭培一抔土,插上一枝花,在心頭默默許下一個誓言:做一個頂天立地的自己,不使祖先蒙羞。

    有關清明的農諺說,“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前後,種瓜種豆”,就些農諺告訴人們,每年的四月清明來臨之際,氣溫變暖,Sunny雨水充沛,最適合瓜果樹苗生長,畢竟最美人間四月天不是嘛?

  • 7 # 靜待花開的蘑菇

    說到清明節的習俗,無非就是祭祖、踏青、插柳、放風箏。今天說點不一樣的。

    清明節習俗之“蠶花會”

    “蠶花會”是養蠶的地區在清明節才有的民間習俗。浙江的桐鄉種桑養蠶歷史悠久,在這裡每年都會舉行蠶花會。蠶花會的活動非常豐富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高杆船、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並且這些活動大部分都是在水上進行。

    每年清明人們都會取一朵蠶花去拜祭蠶花娘娘。傳說蠶花娘娘是桑蠶之神,她能保佑這一年風調雨順,桑蠶豐盈。清明這一天,會舉辦廟會活動。人們會給蠶花娘娘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把她從寺廟裡請出來,一起觀看錶演。舞龍,秧歌、綵帶舞表演一樣不少。水上還會有搖快船、高杆船表演。高杆船表演應該是整個蠶花會上最精彩的表演了。表演會在一艘船上進行,船上有一個七八米高的竹竿,下面有三角型的支撐。表演者會爬到竹竿的最頂端,作十幾個動作,就像雜技演員一樣。因為竹竿頂端比較細又很有彈性,所以看起來極為驚險刺激。清明習俗之必備美食“甜麥塌餅”

    甜麥塌餅是桐鄉特有的一種傳統時令美食。它是用白鬍子草和糯米粉製成的。先將白鬍子草煮熟,切成碎末。然後和在糯米粉裡。揉成麵糰,放在鍋裡蒸。再把蒸好的麵糰揉成小圓餅煎熟。剛出鍋的甜麥塌餅,香味撲鼻,綠油油的,表面因為菜油的煎炒而油光黃亮。咬一口甜麥塌餅,軟軟的、甜甜的,混合著春日野菜的清香,讓人食慾大增。

  • 8 # 靚姐兒聊絲路

    今年的清明節是4月4日。一般來講每年清明節在冬至後的第104天前後,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節據記載始於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周代。據《史記》記載,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隨臣介子推走割肉一塊肉煮湯幫助重耳渡過難關。後來重耳成了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重賞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後來晉文公在大臣建議下火燒綿山原希望介子推能出來為官,沒想到居然燒死了介子推。只留下一句話:“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並昭告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百姓民間為了紀念介子推便紛紛效仿,就形成了這樣一個節日。

    在我的家鄉,每年清明節前後還是人們植樹的時節。清明前後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人們在清明節前後都會種樹。

    除了植樹之外,每逢清明時節人們還有放風箏的習俗。學校會組織學生風箏比賽。同學們在操場上來回奔跑著放風箏,既鍛鍊了身體還能更深刻的瞭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當然了,清明節最主要的一個習俗就是清明掃墓,用以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這些年來,每逢清明節各單位、學校都會組織大家去革命烈士陵園掃墓,祭奠為我們創造今天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讓人們記住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我的家鄉清明節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就是吃涼粉,家家戶戶在清明節前都會做涼粉,清明節的時候不動火爐,拌一碗酸辣可口的涼粉吃一吃。感受不一樣的美味!

  • 9 # 糖果媽媽愛孩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快到清明節了,天氣也很應景,我們這兒這段時間一直陰雨綿綿。說起清明節的風俗習慣,上週六剛跟著老公去他家上墳祭祖,這裡的習俗倒值得說一說。

    他們這兒每年要在清明節到來之前選一天,整個家族的人一起去給去世的親人上墳掃墓。這個時間也有講究,如果有最近去世的親人,所謂新墳,選定上墳的時間離清明節提前得越多越好。如果都是老墳,提前一星期左右就可以了。

    像我老公他們家族比較大,爺爺輩四個弟兄,各分支下來現在親房有十多家,為了照顧在城裡工作的人和孩子們,基本都選在清明前一週的週六。

    每年有兩家會輪流來當墳頭,用一個小炕桌作為標記,上墳結束,輪到明年當墳頭的人家就把小炕桌拿到自家去。

    第二年,他們負責提前和大家商定時間,預測所需的花銷費用分攤到每家,收好錢就去準備所需的東西。除了在墳上祭祀的物品,食物一般會煮好豬肉和雞蛋,買好菸酒、飲料、特製的大饅頭。家裡女眷比較勤快能幹的,還會準備些菜裝一個暖鍋子。

    到了約定好上墳的那天,到下午兩點左右各家相繼出發,先到各自的爺爺奶奶和父母的墳頭舉行燒紙錢、上蠟、磕頭、放鞭炮等儀式,然後全部聚集到大墳——也就是太爺和太奶奶的墳頭,在這兒舉行完祭祀活動,大家就坐在旁邊的曠野裡吃吃喝喝。

    別看現在的小孩子在家裡這也不吃那也嫌棄,可上墳的那天,你爭我搶地吃得特別歡實。一大家子的小孩特別多,聚到一起熱鬧非凡,男人們都一個個喝得酒酣耳熱,我們女人們就邊看管著孩子邊聊閒天。

    大家平時都各忙各的,現在生活壓力也都很大。清明節一起掃墓,其實也是弟兄們、姑嫂們、孩子們,大家都聚在一起談天說地,釋放日常生活中繁重壓力的一個好機會,所以這個習俗大家都維護得特別積極。#泛文化寫作營#

  • 10 # 三晉風光美

    小時候,“清明節”是一個什麼概念,對於我這樣一個玩童來說還是比較模糊的。到七、八歲上了學,清明節的概念才逐漸清晰起來。

    院子裡的杏花開了,梨花開了,田野的桃花開了,這清明節也就到了。清明一到,遠方的遊子,在外的工作人員也都紛紛趕回了故鄉。那時我是最喜歡過清明節的,不為別了,就是因為此時我在外工作的叔父也要回來了。他一回來,準會給我們兄弟姐妹帶回許多好吃的,說不定還有給我買的玩具呢!

    再說,清明一到,母親也會在這個時候,蒸上一大鍋子福饃饃,讓常年吃玉米窩頭的我們解解饞,以飽口福。

    蒸子福

    上墳的前一天,母親則要準備蒸子福饃饃了。酵面是頭一天晚上發好的,第二天再摻些生面用被子蓋著,面一發虛就開始揉麵捏饃了。清明子福,它不同於一般的白饃,它不但具有潔白光滑、個頭大、美麗好看的特點,而且饃上還盤著兩條龍,龍背上又插著一個雞蛋,蔚為壯觀。還有一種是祭祀時放在“子福”周圍的“饅頭饃”,比子福小一些,饅頭饃上貼著母親精心捏的蓮花小魚等圖案。“子福”取其諧音“多子多福”之意,而“饅頭饃”上的蓮花小魚則寓意“連年有餘”,期望家族多子多孫,人丁興旺。

    “子福”上鍋後,母親還有做的另一件事是——“烤棗蛋”。“棗蛋”就是在做子福時剩少量的面,再把它分成拳頭大小的麵糰,在麵糰裡包上兩個紅棗,揉成圓狀,放在鍋灶柴火的兩邊,烤熟即可。

    “棗蛋”雖是上墳時的必備食物,但又不作祭祀用,只是讓小孩子在墳頭上滾過來滾過去,意為給祖先“撓癢癢”。

    備香燭,印冥幣

    香竹在集上和小賣鋪基本上都可以買到,唯有冥幣不像現在大小商鋪隨處可見須得自己印製。再說我家又沒有印板,常常是父親提前幾天從朋友家裡借來,在已備好的兩張水蓮紙上印製。這印冥幣也是有技竅的,一是在印板上塗墨既不能過多,但也不能過少。過多會滲成一團,模糊不清,著墨過少則顯不出圖案。二是印製的時候,要橫豎整齊,間隔均勻,不然裁剪會很困難的。

    父親是個仔細人,印票子還是有一定經驗的。他在印板上塗墨後,先在旁邊舊報紙上按一下,以鑑別圖案的清晰度,看報紙上清晰了,再在水蓮紙上依次印下去。印完晾乾、裁剪,根據墳頭的多少,再分成相同的幾份,父親這印冥幣的任務才算完成了。

    上墳

    現在清明掃墓國家每年都有規定的節假日,人們儘可在這幾天內祭祖上墳的。在我記事的時候,清明上墳那可是要選黃道吉日的,哪天能上哪天不能上,都是陰陽先生看好的。一到上墳那天,父親早早地就喊我們起床。據說這個“早”字也是有說法的,一是上墳須趕在中午12點之前,這個時候墳地陽氣旺盛,有利身心健康,過了12點則陰氣太重,對身體不利。二是我們家族的墳地遠且又在不同的方向,一來一回十幾裡好幾個小時。所以,父親叫我們早起,自有他一定道理的。只見父親一頭挑著裝有香燭、票子、棗蛋的竹筐,一頭挑著盛子福、菜餚的方盒子。我排行老大,他則讓我扛著一把鐵鍁。出了家門,叔父和家道的大伯、大叔已等在巷口了。人群中,我還看見了剛過門的新媳婦——本家嬸子。那個時候我才知道,剛結婚的新媳婦頭一年也是要認宗、掃墓祭祖的,第二年也就不必去了。

    沒多會兒人都到齊了,我們家族四、五十號人像一支長途跋涉的大軍浩浩蕩的出發了。

    到了墓地,大人們忙著清理墳上的雜草,給墳頭添新土、壓白紙(這壓白紙有兩層意思:一是表示此墳已經上過,二是表示後繼有人)。小孩子則放爆竹、滾棗蛋。這些做停當,各家各戶則把盛放祭品的方盒子開啟,將子福、菜餚、筷子等奉於墳前,然後上香、焚燒紙錢,行跪拜禮。需要注意的是:這燒票子須把票子全部化為灰燼,不然的話,祖先在陰間花不上,會受一年窮的。最後,每家把碗底的菠菜根、山蔥(紅蔥)根置於墳後,取“紮下深根,代代相傳”之意。

    先祖若是地下有靈,聽到墳前這噼噼啪啪的爆竹鞭炮聲,聞到這一碗碗噴香的菜餚,看到這一盒盒又大又白的子福,看到族人一個個虔誠莊重的表情,黑壓壓一片跪於墳前磕頭行禮,一定會大飽眼福、大飽口福的;一定會為他們這一眾孝子賢孫而感到自豪、感到驕傲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茶葉與水的相遇是文化的催促還是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