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韶關市曲江區聚友通訊
-
2 # 琪哥手機科技
推薦榮耀v30
5G:5G 雙模全網通,5G 全頻段支援
cpu:7nm 麒麟990soc ,效能目前安卓領先
相機:相機矩陣系統,首發imx 600,支援30倍的數字變焦
充電:40w 超級快充,4200毫安電池,真香續航配置。
系統: magic ui3.0,全場景智慧互聯。
-
3 # 話事
現在換5G手機的人,大多隻能過過網速的癮。
不同當年未成熟的4G,5G不是以網速作為唯一亮點的技術,而4G即便是型號再低的手機也能透過網頁,看影片去感受。5G是需要硬體配套的,目前的5G手機只能做到支援網速。體驗和普通旗艦機相差不大,甚至還要支付高額的通訊費。也就是說,等到真正的5G體驗出來時,你現在的5G手機都要更換。
PS:1秒下載一部1G的電影或者遊戲,並不會比1分鐘下載完的延長或縮短使用體驗。
-
4 # 贊哥述科技
現在來講有點為時過早!
其一:5g基站還在搭建當中!2020年也就是隻是初步小範圍形成,這得好幾年的過程;
其二:4g手機基本夠日常使用,重點還是流量套餐
其三:看自己實際使用情況,是注重哪方面的體驗
其四:看使用環境,如果常有5g訊號的地方,且自己對下載速率要求較高,可以入手目前市場上的各類5g產品,看自己意願選擇,單模,雙模的都可以!
綜合這些自己看咯,本人給親戚買新手機還是選擇的4g,主要也是從這幾點出發!
-
5 # 極目遠望燈火闌珊
現在5g手機在一線二線大城市基本上可以用。在一些二三線城市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在農村鄉下就更不用談了。如果現在要買5g手機,你就要看看你在什麼地方生活啊,在什麼地方用,根據個人情況。再決定要不要買5g手機。
-
6 # 靈貓思靜
現在有真5G和假5G,假5G是在4G基礎上提速得到5G速度,但是沒有達到真正5G速度,真5G目前還用不了,還在建設中,預計2022年才投入商用,目前買的5G都是在4G基礎上提速的。
-
7 # 華哥記錄創業生活
換5G手機主要有三點,第一5g手機購機成本相對高很多,大部分中國產的在4000左右。第二點就是5g網路覆蓋率的問題,目前只有部分大城市有真實的5g網路。第三點就是資費的問題,資費會比4g好很多,對你選擇的套餐要求也高,40G流量的套餐也將變的雞肋
-
8 # 神之助
現在換5G手機,需要注意還真不少,首先從5G手機單雙模、到整合基帶和外掛基帶問題,都是需要重點關注的。
5G手機整合基帶和外掛基帶的區別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最先發布的東西儘管好,但是電子產品的特性,決定了肯定會有一些問題,再加上5G晶片問題並不太成熟,但是晶片製造商和手機制造商為了搶佔市場,推出了一個外掛基帶。
外掛基帶就是在原有的CPU 處理器上,另外加上一個晶片,使之可以接收傳輸5G或者接近5G訊號。比如高通的X50,華為的巴龍5000,三星的5100等,都是採用的外掛基帶。
整合基帶顧名思義,就是把5G相關的硬體,集中到一個cpu處理器上。相比外掛晶片來說,能效更低,空間更小。
具體到實際體驗中,外掛基帶的手機一般都比較厚重,耗電量會更快。搭載整合基帶相比來說,和目前的4G手機厚度差不多,手感好,能耗低。
比如三星S10 5G採用的Exynos 9820 就外掛了Exynos Modem 5100基帶、華為Mate 20X 5G採用的麒麟980 加外掛巴龍5000基帶、OPPO Reno 5G採用的驍龍855 加外掛X50基帶等。實際上,第一批5G手機使用者,感覺到的就是搭載外掛基帶晶片的手機不但厚重,而且發熱嚴重。所以哪怕是目前整合的基帶晶片,只有你留心就會發現,散熱處理能力也成了手機一大賣點。
外掛基帶其實就是一個過渡產品,無論是從功耗、佔用空間、延時性等方面來說,和整合的5G基帶晶片沒辦法相比。所以選擇5G手機,首先看基帶,是整合的還是外掛的。
5G手機單模和雙模的區別單模5G手機是19年初手機制造企業釋出的手機。5G建網初期,運營商為了節約成本,在原有4G基站基礎上,透過一定的裝置和技術,使之可以接近5G傳輸,這種組網方式叫NSA組網。實際上是4G和5G共用一個核心網路,資料傳輸仍然是用現形4G傳輸。我覺得嚴格意義上說只能叫4G+。
基於運營商的這種行為,手機制造商製造了一批所謂的5G手機,就是隻支援NSA組網方式的手機。
隨著5G基站建設速度的不斷加快,遠遠超過了3G,4G時代。甚至有企業開始搶佔5G建設。運營商也開始相繼發力,移動最先宣佈,從元月份開始,就主要發現SA組網方式,也就是5G單獨組網方式。
儘管單獨組網成本更高,但是效果很好,使用者體驗更好。但是之前建設的NSA組網方式的5G網路,不可能馬上拆除,畢竟投入了很多真金白銀,所以5G雙模手機應用而生。
5G雙模手機就是可以支援NSA組網方式和SA組網方式的手機。
目前支援5G雙模手機的CPU處理器有:三星的Exynos980晶片,海思麒麟990整合基帶晶片,聯發科的天璣1000整合基帶晶片,和驍龍765 5G晶片等。
需要說明的是聯發科的天璣1000和麒麟990處理器屬於第一梯隊的高階旗艦機晶片。三星的Exynos980和驍龍765 5G處理器屬於第二梯隊中端晶片。
頻段問題現在三大運營商的5G頻段分別是N41,N78,N79,三個頻段。由於聯通和電信在5G建設中,是協同作戰,所以他們的頻段一樣,都是N78。新晉運營商中國廣電也獲得了5G牌照,就是4.9G赫茲的N79頻段。目前移動和廣電的N79頻段還沒有開放商用,但那只是早晚的問題。
所以購買5G手機,還要看是否支援N79頻段,千萬不能聽營業員忽悠,說那個頻段開放還早著哩。5G基站建設速度速度現在這麼快,誰有敢保證明年不會開放呢。
小結:現在購買5G手機,想要更完美的話,三個方面,是不是雙模5G很關鍵,是不是整合5G基帶也很有必要,最好還支援N79頻段,那就完美好。
-
9 # 笑俊說
首先看自己的想買的手機是雙模還是單模這裡建議雙模比較強一些,然後就是自己經常所在的城市5G基站建設的怎麼樣,如果以上條件都具備並且相對不錯,自己又想買的話,個人建議沒問題可以購買。
-
10 # 偉哥有點帥
要注意你的地區有沒有被5g訊號塔覆蓋,最怕你沒訊號。哈哈哈,
其他的選手機的話參考別的大佬們測評就好了
-
11 # 成子影帝
隨著5G網路的到來越來越近,大家都開始關心一些從4G換到5G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問題。比如在以前從2G換到3G、從3G換到4G都需要換SIM卡,那麼現在4G到5G要換SIM卡嗎?
對於這個,中國移動給出了回答,換手機不用換卡!
現在得SIM卡和以前的不一樣,在2G、3G時代,運營商要求更換SIM是因為那個時候的安全技術不行,為了使用者的安全就要求更新到和當時使用通訊網路同一個級別的SIM卡。而現在從4G到5G卻是不一樣,在4G時代的ISM卡的安全技術已經做得非常完善,也就不需要再換卡了,不過現在手機還是需要更換的。
現在的4G手機因為缺少很多硬體裝置,所以就算是你擁有了5G卡也不能使用5G網路,只有即將出現的5G手機搭配上5G卡才能享受到5G網路秒下電影的高速網路。
不過現在這些也不用太著急,現在的5G網路還在佈置中,而5G手機也還沒有釋出,最早的5G手機預算髮布要等到今年的5月份,而5G網路全面商業更是要等到2020年。但是這有可能是年初,也有可能是年末,這都是2020年,所以大家都不用太著急換手機,還是先來看看在換到5G網路之前要做的哪些準備?
開啟百度APP,檢視更多高畫質圖片
1.什麼時候換手機合適?
對於這一點,小編建議在第一代5G手機之後的釋出的第二代或是第三代再換手機比較合適。因為根據運營商所說,第一代上市的5G手機是試錯品,雖然不會說有什麼問題,但是在後面的手機明顯會更加的完善,在價格上也會便宜很多,所以建議在第二代5G手機上市之後再換手機比較合適。
除開手機的問題,還有一個時間上的問題。在上文中提到,5G網路的鋪設沒有那麼快就能鋪設完成,要是買手機的話,那麼就要關注5G網路是否鋪設到你所在的區域,要是你的城市沒有鋪設5G網路,那麼買了也是白買,還是乖乖用著4G網路好了。
2.SIM卡有沒有必要更換?
在文章的開始就說到過5G不需要更換SIM卡,但是有些特殊情況是需要注意。就比如手機卡已經使用了很久,像是這種情況建議去更換SIM卡。因為SIM卡也會有損耗的,在使用了很長的時間之後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所以在更換手機的時候,還是建議去營業廳連帶SIM卡也更換了。
而且更換新的SIM也是有好處的,手機的技術在進步,SIM卡也在進步,在5G時代更換的SIM卡必然是更加適合使用5G網路的。
說到這裡,小編再給大家說一個對於SIM卡的猜測,現在的5G網路的SIM卡可能是最後的一代手機卡。在以後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ISM卡有可能會漸漸的被eSIM卡取代,變成內建在手機晶片的電話卡,到時候我們將不再需要更換電話卡,在更換新手機的時候直接在新手機裡面登入就可以了。
3.關於在5G網路上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上文中我們提到換手機和SIM卡的問題,在最後我們在更換5G手機之前還需要注意的就是對於5G網路裡面的流量和資費的問題。
對於5G網路的流量,中國移動已經給出瞭解釋,5G的流量使用和4G是一樣的,並不會因為5G而變多或者變少。如果你感覺流量使用變快了,那只是因為網路傳輸變快了,就像是在3G更換到4G一樣。在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流量使用變快了,但實際上是網速變快了,你在不知不覺間就消耗了大量的流量。而5G也會是這樣,網速變快,你的流量使用自然也就變快。
還有5G的資費問題,對於這個問題雖然之前有運營商回答說會和4G網路差不多,但是眾多消費者依然是抱著懷疑的態度。之前從3G到4G的手機資費變化太大了,而現在4G到5G的變化更大,流量資費豈不會變得更貴?
而這種擔心在美國的第一個5G流量資費套餐推出後更是加劇了眾人的擔心,因為美國的5G流量資費是15GB一個月70美元,也就是說482人民幣15GB,像是這種昂貴的價格根本沒有多少人能接受的。
不過對於這個,小編倒是表示有些不合實際,因為美國的那個5G套餐就是一個殘廢版,連正常的5G網路的網速都比不上,就是一個放出來坑錢的玩意。依照小編的估計,未來的5G流量資費可能會比現在的4G套餐會貴上一些,但是絕對不會太過分,不然有可能會出現5G網路鋪設好了卻沒有人使用的尷尬情況,你們說是不是呢?
-
12 # 白衣度江
如果是土豪的話,什麼都不需要注意。保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個普通小市民,你還是用4G手機吧!
1.5G覆蓋不全,一線城市都沒有完全覆蓋。
2.5G手機價格高昂!普遍在3000以上。
3.5G資費高,三大運營商都是139起,流量也只有30-40G.(用4G網路可能剛好,用5G最少也得100G以非吧!那一個月交多少話費,一年呢?)
4.目前5G不友熟,能帶給我們的只是上網更快。
5.買手機最主要是實用,耐操,比如蘋果11.
-
13 # 老牛聊數碼
現在雖然5G手機已經瘋狂的佔有市場了,但5G普及最起碼還得1,2年吧,畢竟2020年才開始商用,至於民用的話還需要等很久。
買5G手機需要考慮到的問題效能方面:現在的5G手機都是採用高階處理器,例如驍龍855,麒麟980,最次也是驍龍765(非主流手機為了節約成本)。所以在效能方面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主流的手遊還是流暢執行的。
5G套餐方面:這方面比較重要,畢竟三大運營商最低的套餐也是128元起,在選擇手機的時候可以考慮是否迫切的需要5G,以目前的使用的速度來看4G還是夠用的。
最後說兩句目前來看5G手機的效能是不用擔心的,比4G手機效能只強不弱,只是要注意上面的三點了,畢竟現在5G還沒普及。
-
14 # 科技大眾秀
首先一張圖彙總截至到日前釋出的所有5G手機。如果現在需要換5G手機的話,也只能從下面的5G手機中選擇了。
現在換5G手機,需要注意到地方很多,諸如手機的配置,價格,品牌,使用者體驗等,這也是包括4G手機在內的所有手機都需要關注的地方,5G特有的地方就是5G本身,需要關注的地方包括5G方案,處理器,功耗,支援通訊模式等。
1. 5G方案
5G方案分為CPU+外掛5G基帶和CPU整合5G基帶二種方案。如Mate 30 / Mate 30 pro採用的處理器麒麟990集成了5G基帶方案,而去年釋出較早的機型,如小米9 pro和 vivo IQOO pro等很多機型都採用的驍龍855 + X50基帶式外掛5G基帶。至於說哪一種更好,大家的一致結論幾乎都是整合式5G處理器更好,但筆者仍未,這並不客觀,第一,無論式整合式還是外掛式,由於5G通訊的複雜度,晶片內部的複雜和功耗都非常大,在更先進的工藝製程下生產製造會降低功耗,整合式,毫無疑問,處理器和5G基帶在一個晶片上,同一種工藝,如麒麟990 5G版本(海思釋出的麒麟990有二個版本,另一個版本不支援5G)採用最先進的7nm EUV工藝,功耗得到最佳化,而驍龍855plus+X50的組合,驍龍855plus採用7nm製程,而X50釋出較早,採用10nm製程,因此組合起來功耗控制方面可能不如麒麟990,當然,功耗還和很多方面有關,並非完全由製程決定,這是考驗技術的時候了。第二,在下載速率上,和整合式還是外掛5G基帶關係不大,從釋出的5g晶片來看,高通的外掛方案在通訊速率上表現優異,包括已經發布的驍龍865+X55基帶外掛式方案,效能引數獨步全球,下行速率高達7.5Gbps,預計2020年很多廠商的旗艦機型都會搭載該方案。第三,其它方面,如是否支援NSA&SA,是否同時支援Sub 6G和毫米波頻段,從實現難度的角度來看,整合式實現的難度更高,因此外掛式更具優勢,如高通X55基帶支援了NSA&SA,支援Sub 6G和毫米波等。綜上所述,整合式5G處理器不一定比外掛式更好,但毫無疑問的是,整合式5G方案從體積,成本,功耗等是晶片發展設計的趨勢。目前購機無需考慮整合式還是外掛式5G方案這個因素,應該將更多的關注放在處理器,製程,功耗,支援模式等方面。
2. 5G模式
5G模式又分為NSA(非獨立組網)和SA(獨立組網),如今部分機型僅支援NSA,如上面圖表彙總的,驍龍855 plus+ X50的組合僅支援NSA,從技術的演進角度,同時支援NSA和SA是5G手機的發展趨勢,因此選擇雙模手機更加適合,所有對於驍龍855 plus+ X50的組合不建議購買。
3. 支援頻段
下面的式網上查詢到的頻段彙總,目前頻段總體分為Sub 6G和毫米波頻段,對於目前釋出的手機,都只支援Sub 6G,毫米波由於技術上還並不是很成熟,目前國內還不支援支援毫米波,具體到Sub 6G,支援頻段當然越多越好,從這個方面來看,華為,包括榮耀的手機佔據很大優勢,當然,這也是意料之中,華為在通訊領域的老大哥地位,在通訊上佔據著領先地位。
以上從5G方案,支援模式,支援頻段方面分析如今購買5G手機需要關注的地方。總體來說,各家手機廠商各有千秋。
-
15 # 黑科學士
從購買角度來講,買5G手機注意事項。
注意,目前使用5G網路不用換卡,不用換套餐。
個人建議的購買5G手機注意事項是,不要聽忽悠換個特別貴 5G手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購買;不要聽忽悠辦理5G專屬號段,當然便宜的優質號段可以考慮;不要聽忽悠5G專屬套餐,不過要比對和4G套餐的單價,可能5G套餐真的很合適,目前三大運營商最新推出的5G套餐單價是99元/月。
從使用角度來講,使用5G網路注意事項。由於國內外的複雜形勢,中國5G建設時間提前了近一年,另外因為5G建站的成本問題,所以目前的5G基站,均是依託於4G基站,也就是在不改變4G的核心網,加些5G裝置,實現的功能也就是速度的提升。
2020年末預計地級市以上的主幹道都會鋪設5G基站。
所以使用5G網路,第一隻能體驗飛一般的速度,第二隻有在有5G基站的地點才可以體驗5G速度(具體5G基站地點諮詢運營商即可)。
回覆列表
首先宣告我並非專業人士,但根據日常興趣的瞭解,短則一年內,長則三年內,5G手機都沒有什麼必要。
我先跳過那些度娘隨手就能查到的5G的基本概念。簡單說一下5G的特點。
1.峰值速率需要達到Gbit/s的標準,以滿足高畫質影片,虛擬現實等大資料量傳輸。
2.空中介面時延水平需要在1ms左右,滿足自動駕駛,遠端醫療等實時應用。
3.超大網路容量,提供千億裝置的連線能力,滿足物聯網通訊。
4.頻譜效率要比LTE提升10倍以上。
5.連續廣域覆蓋和高移動性下,使用者體驗速率達到100Mbit/s。
6.流量密度和連線數密度大幅度提高。
7.系統協同化,智慧化水平提升,表現為多使用者,多點,多天線,多攝取的協同組網,以及網路間靈活地自動調整。
換成人話來說,就是網速會槓槓地快。
到底有多快?
官方解釋是:理論傳輸速率為8秒1GB。
注意,這是理論速度。說白了就是實驗室裡模擬出來的最高值。但現實中,訊號塔遠近、通道干擾、頻段干擾等都不會達到這個速度。
我家樓下公交站理論上每分鐘會有兩趟公交車,但我哪次不是等了十五分鐘以上。
但也依然是快過4G太多太多。
這麼牛逼為什麼不能馬上入呢?
很簡單。
第一,訊號基站建設不足。
5G的頻段遠高於當前的2G和3G,5G現階段主要工作在3000-5000MHz頻段。
換句話說就是,它不是我們現在用的3.9G架構。一個5G基站的成本是4G的3倍。
目前為止,連帝都這種超一線城市的5G都沒有覆蓋好,更何況普一線和二線以下了。
然而,這種沒覆蓋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想那麼快覆蓋。
為什麼?
因為不需要啊!
2G,我們可以簡單的交流了。
3G,我們可以基礎傳輸一些資料。
4G,完整傳送小檔案,且與通訊道分離。
5G,高速傳輸。傳輸啥啊?一般手機端看一部電影也就是2、300mb。再清晰點大點的400mb左右,90-120分鐘的電影又不需要一秒鐘看完。4G已經可以不卡觀看了。
我們老百姓還要靠手機傳啥?
第二,定位。
5G現在的定位就是部分商用。
先不說大資料需要收集的資料、大企業的重要資料,這些東西的容量大的超乎想象。
就一部電影的原始檔案,大概也有200多G。這種容量大小的檔案,對於特殊需求的老闆大大來說,可能真的需要高速傳輸。
所以5G的定價實際上到現在也不是很親民。
當然,土豪隨意。
第三:假·5G手機。
現在所謂的5G手機,尤其是一些中低端(5000RMB以下的)只是擁有了5G通道接收裝置的硬體提升而已。
假設所處的地段、經濟實力都不是問題,就是想體驗一下5G。
但很抱歉,現在的手機硬體裝置還跟不上。
就好比你買了一輛奧迪A4,然後有液氮加速裝置,你把全部燃料都裝上了液氮。但A4不是F1。你的輪胎、發動機、懸掛、都承受不住液氮奔跑的速度。
你的手機硬碟也沒有那麼快的資訊寫入速度,在你手機硬碟寫入最大值的時候,你的手機cpu有沒有那麼快的資訊處理能力?散熱能不能跟得上?這都是問題。
你的手機畢竟不是電腦,沒有更大的風扇,更粗的銅線。
為什麼?
因為美國(蘋果)、南韓(三星)都沒有5G,人家會給你中國少部分、未普及的5G研發新的高效能手機麼?暫時不會。而中國產ov就不說了。華為?這本就不是研發重點。可能有人在研發,我不清楚。但還沒有面世。
總之。什麼時候5G純粹民用了的時候。再考慮吧。不過我估計這個可能會遙遙無期。
最後,說句題外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