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麻雀美食
-
2 # 陋室空堂
要提起諸葛亮,按照小說中《三國演義》的版本,那麼最厲害的應該是赤壁之戰中的火燒連環船,諸葛亮一生在戰爭中偏愛用火,燒博望,焚新野,火燒藤甲軍,火燒上方谷等等。
第一,按照規模來說,赤壁之戰是三國中特別特別重要的一場戰役,曹操揮軍80萬南下,勢如破竹,這是曹操實力最強大,劉備實力最弱小的一次。從人數上來說孫劉佔據絕對的劣勢,但最終能以少勝多。在古代歷史當中也是不為常見的。
第二,水面偏能用火攻。都知道水火是不相容的,而諸葛亮能夠從戰爭一開始就開始謀劃大局,劉備投入的兵力其實並不多,卻能讓八十萬大軍丟盔卸甲,大敗而歸,一把火燒的曹操無法統一,止步於赤壁。最終完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第三,諸葛亮在這赤壁之戰中,用的連環計,等等的諸多計謀,然而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諸葛懂天時,時地利,解人和,善於用計用人。所以我認為火燒赤壁是諸葛亮的智謀德才集中體現,發揮的淋漓盡致的一次。
-
3 # 大魚樓閣
我來分享之個人看法,諸葛亮一生足智多謀有很多精彩的謀略。個人認為火燒博望坡是比較出彩的。
博望坡之戰,發生於漢獻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博望坡位於今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博望鎮。為抵禦劉備的北伐,曹操指派大將夏侯惇、于禁、李典於博望與劉備交戰,劉備在殺傷一定曹軍後退兵。
日後曹操將重心轉移至北方的袁譚與袁尚身上,無暇再顧及荊州的劉備,使其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而劉表亦不願再北伐曹操,中原南部有了數年的和平。
此戰是諸葛亮出山第一戰。此戰的勝利為他在軍中樹立了威望使得劉備集團對他更加信服。
-
4 # 將xin比心
火燒赤壁,此戰是歷史上少有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此戰大大的消滅了曹操的勢力,為劉備獲得了喘息的機會,為三分天下打下了基礎
-
5 # 御前帶刀侍衛
死諸葛嚇死活仲達
諸葛亮死後,遺體裝在靈車上的一個盒裡,由三百多精心挑選的將士護送,要運回成都。司馬懿催軍追趕蜀兵,以為諸葛亮已死。
但半途他猶豫會不會又中了諸葛亮的詭計。這時夏侯霸帶著探子來報,五丈原蜀營已空無一人。司馬懿聽說後,半信半疑,率兵開向五丈原,果然蜀營空空。
他唯恐蜀軍撤走,趕緊帶領人馬向前追殺而去。忽然間蜀軍掉頭殺了回來,只見中軍“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大旗飄動,四輪車上坐著一位活生生的諸葛亮!
這司馬懿嚇壞了,以為中了諸葛亮之計,趕緊回逃。一直逃了五十多里才停下來,問:“我的腦袋還在嗎?”知道蜀兵已遠去,他才放心了。後來得知,所見僅是木像。於是勒馬往回逃,魏軍兵將丟盔棄甲,自相踐踏。後來司馬懿得知,諸葛亮確實死了,蜀軍已全部退回漢中。
-
6 # 一蓑煙雨任平生xy
我認為諸葛亮最厲害的計謀是火攻。
火燒赤壁曹操在官渡之戰後,統一了北方,公元208年曹操揮師南下,打敗了劉備,佔據了荊州,劉備退守。曹操想一舉消滅劉備,併吞並江東地區。
諸葛亮看出來曹操企圖,建議劉備聯合孫權共同抗擊曹操,並親自到江東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江東群儒。當時曹操率領二十多萬大軍從江陵沿江東進,直逼夏口。孫劉聯軍五萬人逆流北上,雙方在赤壁相遇。曹操計程車兵都是北方人,不會水戰,初戰失利,於是曹操退駐江北,與孫劉聯軍隔江對峙。曹操打了敗仗,便認命荊州任命投降的水師將軍蔡瑁和張允訓練北方士兵學習水上作戰,初見成效。為孫權統兵的都督周瑜擔心曹軍在蔡瑁、張允的訓練下,學會水上作戰,於是巧妙地使用離間計,曹操中計上了當,誤信蔡瑁和張允是潛伏在曹軍的奸細,將二人殺了。
周瑜和諸葛亮商量,覺得曹操人馬眾多,軍容整齊,如果正面交戰,孫劉聯軍無法取勝,於是他們決定採取火攻,並安排了一系列的計策。一天,周瑜召集手下大將商量進攻曹操,老將黃蓋認為對方太強大了,不如干脆投降。周瑜大怒,命令手下打了黃蓋五十軍棍。黃蓋被責打後,派人送信給曹操,表示要投奔曹操。此時,埋伏在周瑜軍營裡的曹軍奸細也傳回周瑜責打黃蓋的資訊,曹操相信了真的要來投降,非常高興。這時,聞名天下的軍事家龐統也來拜見曹操,曹操高興異常,立刻向龐統請教一個他正發愁的問題。原來曹操計程車兵都是北方人,不會水戰,而且對南方水土不服,經常生病。龐統說:“這有什麼難的?只要把大小船隻搭配,把三十隻或者五十隻船,頭尾相連,用鐵索鎖住,上面鋪上木板,就可以了。”曹操連忙依法行事。果然,曹操的戰船用鐵索相連後,衝波激浪,一點也不顛簸。兵士們在船上使槍弄刀,像陸地上一樣,一點也不覺得暈眩。曹操大喜,可是謀士卻說:“戰船連鎖固然是好,可是對方若用火攻,怕難以逃避。”曹操聽了哈哈大笑,說:“不必擔心。我們在北邊,他們在南邊。如今是冬季,只有西北風,哪裡有東南風?他們如果用火攻,豈不是燒了自己?”大家都誇曹操有見識,於是放鬆了警惕。誰知十一月二十日,突然颳起了東南風。劉備的軍師諸葛亮善觀氣象,早就和周瑜作好了準備。這時,曹操收到黃蓋派人送來的信,約好來投降。曹操帶了將領站在船頭等候。果然看見黃蓋領著十多隻小船,順風駛來,曹操非常得意。十幾只小船趁著風勢,很快就到了曹操的戰船前。黃蓋手一招,小船頓時燃起大火,原來船上全是柴草油脂等易燃之物。著火的小船藉著東南風,直撞入曹操的戰船營裡,曹操的戰船立刻著火,因相互被鐵鏈鎖住,無法脫逃,登時成了一片火海。曹操急忙棄船上岸,誰知岸上屯放糧食的軍營也被周瑜事先埋伏計程車兵燒了。孫劉聯軍乘勢猛攻,曹軍大敗,曹操狼狽突圍,逃回北方。
赤壁之戰是以少勝多的輝煌戰例,戰後三足鼎立形成。
上方谷火燒司馬懿在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北伐時,由於此時也從東南進軍魏國的合肥等地,經過和諸葛亮的數次交鋒深知他的厲害而且魏主也下旨命司馬懿堅守不戰。於是兩軍便在渭南相持很久,由於蜀軍遠道而來不可久戰。於是諸葛亮想用計策把司馬懿引入上方谷,然後用事先準備好的易燃物質把司馬懿人馬活燒在上方谷。待把司馬懿等人引入上方谷,上方谷便被蜀軍準備的易燃物質燃得火光沖天,眼看司馬懿等人將葬身火海,誰料此時不期大雨卻從天而降,將大火撲滅。等人也就僥倖的逃脫了。在上方谷上的看到此情此景不由的深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意思是:完美的計謀有人決定,如何的結果,卻只有天能決定,不可強求。
上方谷戰役後,諸葛亮心力憔悴,最終病死在五丈原,蜀漢撤軍,此後蜀國國力逐漸衰退。
狀諸葛亮之智而近於妖諸葛亮的智謀太多了,除了火攻還有:隆中對、三分天下、舌戰群英、七擒孟獲、六出祁山、孔明燈、木牛流馬等等,太多了,這基本上都是神人乾的事。
-
7 # 毛毛之心
草船借箭
周瑜提出讓諸葛亮在十日之內趕製十萬支箭的要求,諸葛亮卻出人意外地說:“曹操大軍即日將至,若候十日,必誤大事。”他表示:“只須三天的時間,就可以辦完覆命。”周瑜一聽大喜,當即與諸葛亮立下了軍令狀。
在周瑜看來,諸葛亮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三天之內造出十萬枝箭,因此,諸葛亮必死無疑。而諸葛亮利用大霧天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足十萬支箭,立下奇功。由此,諸葛亮的膽識才智受到後人的讚美。
-
8 # 滬漂林先生
大家好,我是你莫幾道啊我機道啊。接下來讓我來說一說諸葛亮哪一計謀讓敵人灰頭土臉的逃跑,縱觀諸葛亮短暫的一生,真的是謀略層出不窮啊,所用到之處無不讓敵人敗退,甚至連諸葛亮死後都讓司馬懿感到畏懼。
諸葛亮最精彩的一計謀那就是火燒上方斜谷。當司馬懿軍隊走到斜谷道路中之時,發現了兩邊都是高地,首先是魏延一個人在斜谷的營寨之中,這個時候便引起了司馬懿想殺魏延之心,於是司馬懿走到了斜谷的盡頭。然後用滾山石阻擋了司馬懿的回頭之路,往斜谷中間丟幹木柴,然後倒石油。最後是諸葛亮點火,火燒司馬懿。在濃煙滾滾之中,天空鉅變,忽然下起了大雨。而救了司馬懿和軍隊之命。這真的是燒的司馬懿等人灰頭土臉的。謝謝!分享就到這裡。
-
9 # 鴻觀大歷史
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氣,無論是在民間還是朝廷,都是叱吒風雲的人物。
三國有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說法,而且諸葛亮還是個帥哥,有人曾經質疑易中天教授,說諸葛亮不是帥哥,有誇大其詞之嫌,易中天直接說,歷史記載諸葛亮身長八尺,容貌甚偉,諸葛亮不是帥哥,難道是偉哥?
諸葛亮受到劉備三顧之恩,不得不盡忠報效,全力輔助劉備打下蜀漢江山,實現了他《隆中對》的計策,他一生中有許多奇謀妙計,用兵如神,常常挽狂瀾於既倒,但是如果論諸葛亮最妙的一次計策,可以說是他身後事的處理上。
公元234年8月,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將星隕落,許多三國粉絲失去了愛豆,無比失落,開始棄書,本來以為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即使智商再不高,也會把為蜀漢鞠躬盡瘁的諸葛亮風光大葬,但是令人頗感意外的是,阿斗並沒有這麼做,而是簡單操辦了葬禮,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是諸葛亮死後給自己安排的計策,諸葛亮這次也怕了曹操,因為曹操曾經組織過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等盜墓機構,導致東漢許多大墓十有八九都被盜過,曹操還親自在現場指揮盜掘,將墓中所有財寶全部盜光,沒有留下一絲細軟,可以說給中國的文物造成了嚴重的損失。
曹操深知自己死後也不能逃過盜墓賊的光顧,於是他留下了七十二疑冢,充分發揮了亂世之奸雄的本質,鑑於前車之鑑,諸葛亮在臨終的時候,就給劉禪寫了一封信,說自己死後,就讓四個士兵給他抬棺,一直往南走,當抬棺的繩子斷的時候,就在那個地方埋葬,建造墳墓。
那四個士兵看那個繩子那麼結實,如果要抬到繩子斷開,不知道要抬到什麼時候,到時候自己抬到骨斷筋折,吃力又不討好,於是就耍了一點小聰明,乾脆抬一會,然後就地掩埋,向劉禪覆命,說繩子已斷,完成了諸葛亮的遺願,劉禪還沒有那麼蠢,這繩子這麼結實,他們才抬了沒多久,不可能這麼容易斷,於是對四名士兵嚴刑逼供。
四名士兵受不了皮肉之苦,終於招供,劉禪一氣之下,將四名士兵一起殺死,但是也正因為如此,因為四名士兵的死亡,我們再也不知道諸葛亮墓的確切地址,當然這一切都在諸葛亮的預料之中,只是他對劉禪耍了一個小心眼,讓劉禪故意這麼做的。
如果按照諸葛亮生前的遺願,他是希望葬在定軍山的,因為這片土地是他和劉備一起打下來的,他希望自己死後還能守衛蜀漢國土,但是經過後人的調查研究,這裡只發現了諸葛亮的衣冠冢。
諸葛亮的遺體究竟埋葬在哪裡,至今無人知曉,諸葛亮這一計矇騙了後世兩千年,可謂是最出彩的計謀,至今仍讓我們灰頭土臉。
-
10 # 老書蟲的書架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計謀百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感覺最厲害的計謀。
在我看來,我個人感覺最厲害的是兩軍統帥配合出演的-空城計。
很多人都會覺得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火燒博望坡、智取華容道都很厲害,然而我覺得在計算人心方面,空城計當屬第一。
諸葛亮為實現劉備夙願,率領大軍北伐曹魏,但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和2500名士兵在城裡。若逃則不一定能跑掉,甚至戰略上會更加被動,若強守則城必破。於是諸葛亮急智,藏起旌旗,開啟城門,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談笑風生。
司馬懿率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狀認為,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於是撤退。
看演義的很多人在這裡就感覺諸葛亮料事如神,司馬懿如曹操多疑。其實我們不仿多多往下想一層,諸葛亮空城計只是給司馬懿一人所看。這裡就體現出諸葛亮對人心的把握,料之司馬懿肯定能看破此計,但又必定配合中計。若司馬懿執意破城,那肯定大勝而歸,回到魏朝堂憑功論賞,穩坐朝堂,但司馬懿深知魏朝堂艱險,兔死狗烹的道理,若無諸葛亮這個對手,那他自身在朝堂就如曹丕眼中釘目中刺,早晚也是個死,所以他配合裝作諸葛亮有詐不敢攻城,退軍而去。
與其說空城計是諸葛亮的計謀不如說是他和司馬懿配合出演的一場大戲。
魏軍軍中深知兵法之人不止主帥司馬懿一人,如若不是他主張退軍,隨便一個隨軍參謀或者將軍用十餘萬大軍,把城圍住不就完了? 派幾個神射手過去射諸葛亮,或者派一個小隊過去火力偵察一下,立即就可以拆穿諸葛亮的把戲,一直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再怎樣也不至愚蠢膽怯到“扭頭就跑”的地步。
所以說空城計算是一個諸葛亮對人心把握到恐怖程度的一個證明,也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計謀!
-
11 # 左史右經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國丞相,集各項技藝於一身,不僅能帶兵打仗,而且還能治國。此外,諸葛亮思維靈活,發明了很多思維超前的物品,例如木牛流馬、諸葛連弩、孔明燈等。小編認為諸葛亮最厲害的莫過於《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了
三國時期,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裡。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訊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於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譁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開啟,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著說:“這怎麼可能呢?”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
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裡拿著拂塵。城門裡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後,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令後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撤退。
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麼要退兵呢?”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點評:使用此計的關鍵,是要清楚地瞭解並掌握敵方將帥的心理狀況和性格特徵。諸葛亮使用空城計解圍的成功,就是他充分地瞭解司馬懿謹慎多疑的性格特點才敢出此險策。
相反也是司馬懿瞭解諸葛亮一生從不涉險。才對他產生懷疑,從而撤退。
-
12 # 敘三國
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比較切中,“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諸葛亮的長處在於治理國家,而非軍事上。劉備出兵打仗之時,常年跟隨的軍師為龐統、法正,而非諸葛亮,以致於蜀漢集團形成“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的分工形態,足可說明此點。
▲諸葛亮
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才自己率軍打仗,首先平定益州大本營的後院南中地區,其中就有“七擒七縱孟獲”的故事;之後,北上駐紮漢中,討伐曹魏,共五次,其中第一次馬謖失街亭而敗退,戰績為帶西縣千餘家百姓返回漢中;第二次因缺糧而退回,戰績為斬殺曹魏將領王雙(魏延斬殺);第三次逼退曹魏將領郭淮,戰績為奪得武都、陰平縣;第四次李嚴不盡責,導致缺糧而返回,戰績為射殺張郃;第五次出兵至五丈原,兩軍對峙百餘日,不幸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蜀軍返回之時,在後追趕的司馬懿看到諸葛亮(木雕),以為有詐(諸葛亮裝死誘敵),立馬撤軍不再追趕,從而世間流傳著“死諸葛走生仲達”典故。
由此可知,事實上真實的諸葛亮,並無在軍事上出謀劃策,讓敵人灰頭土臉的輝煌戰績,反而戰績平平,敗多勝少。只是世人受《三國演義》小說影響,在先入為主的觀念下,把諸葛亮捧為“無所不能”的神仙而已。
“七實三虛”的《三國演義》小說,為了引起讀者的興趣,很多精彩的故事(別人戰績),“移花接木”到諸葛亮身上,畢竟是小說,此種撰寫方式也無可厚非,但缺點為容易讓人混淆,如下為幾個移花接木的故事。
① 草船借箭(主人公為孫權)
《魏略》記載,“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
大致意思為,曹操讓兵卒們射箭阻撓,乘坐船偵查曹營的孫權,吳軍船的一面滿是箭,受重而船傾斜,孫權傳令調轉頭,另一面也被射得全是箭,從而船兩面重量平衡,安全返回吳營。
② 火燒博望坡(主人公劉備)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御之。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
大致意思為,歸附劉備的荊州豪傑之士日益增多,於是劉表心存懷疑,暗地裡提防劉備,還派遣劉備到博望縣抵抗夏侯惇、于禁的率領的曹軍。相持一段時間之後,劉備設下伏兵,有一天自燒營寨,假裝逃跑,夏侯惇等率軍追擊,被伏兵所打敗。
此事件發生在建安七年(202),此時,諸葛亮為還在隆中耕地的“農夫”,五年之後即建安十二年(207),劉備“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下山加入劉備團隊。
《三國志·周瑜傳》記載,“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乃取蒙衝鬥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備走舸,各系大船後,因引次俱前。曹公軍吏士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蓋放諸船,同時發火。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郡。備與瑜等復共追。”
▲火燒赤壁
由此可知,兩位主人公周瑜與其部下黃蓋合演,先施詐降計,騙得曹操信任,最終“火燒赤壁”,諸葛亮沒有直接參與此戰鬥,但諸葛亮和魯肅為促成孫劉聯盟的兩大功臣,所以諸葛亮跟“火燒赤壁”還是有點間接關係。
④ 借東風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諸葛亮在七星壇上施展法術而借來東風的情景,其目的無非是作者藉此事件凸顯諸葛亮神機妙算的人物形象。
▲赤壁地圖
小說中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其實,真實情況欠的不是東風而是東南風,孫劉聯軍營地在赤壁,曹營在烏林,從赤壁至烏林,就需要藉助東南風逆流而上。
事實上,在洞庭湖一帶,由於地形風的原因,當天氣放晴時,可能會逆吹東南風。故此,風不是諸葛亮借來的,而是自然現象而已。
可能還有其他“移花接木”的故事,從而可知,諸葛亮在軍事上並非小說那樣神乎其乎。
-
13 # 詩文先生888
火燒上方谷!
讓司馬懿父子幾乎絕望自殺,若不是天不絕司馬,天降大雨澆滅大火,此戰便會讓孔明六出祁山北伐成功,一統蜀漢。
然而,一場及時的大雨澆滅了諸葛亮嘔心瀝血,苦心孤詣的神謀天策,功敗垂成!至以因操勞過重,病逝定軍山五丈原,一代天驕神機軍師殞落: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14 # 澤思
諸葛亮智慧了得,頻頻使用妙計化解危險取得勝利,總結起來並不是計謀有多高明而是諸葛亮能夠審時度勢,深諳人心,瞭解對手。比如廣為人知的空城計,對手是司馬懿。大家都知道司馬懿是有名的軍師,不僅在老謀深算的曹操麾下得以善終並且為子孫鋪路開闢帝王基業,這樣的人豈會無腦看不出諸葛亮的空城計?但當時的形勢是如果把蜀國滅了那麼曹操就解決了心腹大患,司馬懿必將面臨飛鳥盡良弓藏的局面,而諸葛亮也是料到司馬懿顧忌這一點,為此料到他不會趕盡殺絕,才故弄玄虛與司馬懿合演了一出空城計,給彼此留了後路。如此城府,盡顯其蓋世才華,知時、知勢、知人,遠非區區計謀而已。
-
15 # 老乒420
諸葛亮智慧厲害,哪一計謀最出彩,今敵人灰頭土臉?《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聰明絕頂,智慧過人,似乎又老謀深算,彰顯神化。敵我交戰,面對險境,既能運籌帷幄,又會利用計謀,妙機神算,化險為夷。什麼“聲東擊西”看破“苦肉計”化解“美人計”。
最歷害,莫過“空城鬥”,尤其在敵我雙方力量懸殊之下,卻能知已知彼,利用司馬懿多疑之心,巧設計謀,取得勝利,度過難關,可謂高明。也是《三國演義》中最出彩,令敵人灰頭土臉的一計。
-
16 # 自由的鷹28185386
看到很多回答,都拿演義說事,都是那些虛構的或者張冠李戴的故事,實在沒有意義。諸葛亮一生征戰,恐怕只有一個平南蠻拿得出手,不過其“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的方略,還出自馬謖建議。
-
17 # 煙臺王子
火燒上方谷,這是諸葛亮六出祁山的時候,與司馬懿對峙於渭水,諸葛亮使出連環計,使的司馬懿認為上方谷必是蜀軍屯糧之所,於是孤軍深入,上方谷形似葫蘆,入口只能透過一個人,一匹馬,司馬懿入谷後方知上當,但已經為時已晚,諸葛亮縱火焚燒上方谷,司馬懿自嘆父子三人必死於火中,怎奈突然下起了大雨,澆滅了上方谷的大火,司馬懿父子得以獲救,自此,司馬懿再也不敢出戰,龜縮營中。自嘆不如諸葛亮。
-
18 # 飛呀158
我感覺是空城計。當時諸葛亮在一座空城之中,裡面的兵都是老弱病殘,此時司馬懿竟然帶人打了過來。城中人心惶惶,諸葛亮卻一點也不慌,他命令手下人把城門開啟,然後各自散去,而自己卻登上了城牆彈琴。司馬懿來的時候見城門大開,只有幾個人在那裡掃地,諸葛亮更是氣定神閒面對十萬大軍還有心情彈琴。這要麼是心理素質好到爆棚,要麼就是有底氣不怕事。司馬懿自然而然的想到了第二個,覺得城內有埋伏,便撤兵了。感覺這一計謀很厲害
回覆列表
就是諸葛亮謀略的開始——美人計!現在的話來說,也可以稱得上是:帥哥計!
諸葛亮一生用計無數,熟讀孫子兵法的他,被人稱為智聖。其實,在他一生中,使用計謀最高、效果最好的,莫過於美男計,此舉曾抱得才女歸,也奠定了他在荊州讀書人中的位置。
諸葛亮這個人是個孤兒,曾跟著自己叔父諸葛玄生活,當時諸葛亮和自己的兄長諸葛瑾弟弟諸葛均相依為命,他們在南陽親自耕種,過著半耕半讀的隱士生活。其實也不是什麼隱士,諸葛亮在叔父諸葛玄去世以後,雖然胸懷大志,可是瞭解他的人並不太多,儘管他讀書頗多,很有見識,但是當時好多人總需要別人炒作自己,諸葛亮無權無勢,雖然自比管仲、樂毅,因此當時人並不瞭解他。
當時名士黃承彥有一個女兒,據說長的很醜,諸葛亮沒有親眼見過,但是他知道黃承彥一代名儒、學識淵博,況且他知道黃承彥和當時名流司馬徽、龐德公交情深厚,諸葛亮的二姐是龐德公兒子龐山民的妻子,因此諸葛亮知道黃承彥一家的分量;更為難得是黃承彥的妻子和荊州牧劉表的妻子是親姐妹,一旦娶了黃承彥的女兒,自然自己能夠加重在荊州的分量,如果撈個一官半職,應該不費什麼大力氣。
諸葛亮娶醜妻,這也可以說是諸葛亮的套路與計謀,這一計謀,不得不說是他最厲害的計謀!
主意拿定之後,有事沒事的時候,諸葛亮總喜歡上黃承彥家裡跑,而且每一次總是打扮的乾淨利索,其實就是諸葛亮不打扮,也是一個公認的大帥哥,他身高八尺,約等於現在的一米八四的個頭,風流倜儻,一表人才,自然說話也很得體,諸葛亮本來口才就很好,又加上可以裝飾之後,更是人見人愛。因此黃承彥對諸葛亮讚譽有加。
從此諸葛亮的名聲越來越大,後來諸葛亮自稱臥龍,黃承彥的朋友司馬徽更是對別人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可見諸葛亮的美男計是非常成功的。
就是這一計,不得不說是十分偉大,並且成功的!就是這一舉措,諸葛亮成功的推銷了自己,使得自己名聲大振,使得後來的各路霸主瞭解他。也是因為這個,劉備知道了他,有了三顧茅廬請臥龍出山平天下!這也是諸葛亮為軍事家,為蜀國鞠躬盡瘁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