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布夫舟
-
2 # 新疆切糕大王
最讓我失望的是蘿蔔,我滿心希望他能帶著頑強的北方人節節勝利,至少可以救回自己的妹妹。政治聯姻那麼簡單的道理,傻子都知道,就連第一季那麼蠢的瑟曦都教導喬弗裡娶了三傻,不喜歡就到外面去玩。居然在打仗的過程中背棄與弗雷家的婚約。弗雷家的決裂應該是南北戰爭的轉折點。至於對蘿蔔的媽就不是失望可以形容的了。不可思議的抓了小惡魔,從證據上不能充分證明小惡魔是兇手,即使明知道是兇手,你也不能這麼抓啊,你不是擺明了要你老公孩子送死嗎?這麼不顧及老公孩子的死活,打起仗了又突然想起自己的女兒了,把詹姆放了換女兒去了。導致我再回去看一遍的時候,看見凱瑟琳就噁心。
-
3 # 射手座惡魔
《權力的遊戲》為何能讓人著迷,追了一季又一季,追劇不過癮還要買原著來看。除了史詩般的劇情,對於人性弱點和光輝深刻的展現和剖析,也是讓追劇的每個人都會有代入感和深刻的感受。
在《權力的遊戲中》最重要的一場背叛就是“血色婚禮”。
場面血腥殘忍,原本如正義代表一般,用兵如神的少狼主慘造背叛和屠戮。如此讓人意料之外而人神共憤。這也是該劇我唯一不願也不敢再看第二次的場景,實在是太過傷心。
那麼佛雷家族為何要背叛史塔克家?真的是因為泰溫給出的條件更好嗎?
冒死頂著鍋蓋為佛雷家說一句,也真的是各有原因,少狼主做的事也的確欠考慮。(板磚輕點拍,人瘦抗不住。)
佛雷家族的興起源於他們的城堡 ---孿河城。孿河城不僅是他們的住所,還是兵營和軍事要塞。城堡橫在綠叉河的兩岸,由一座堅固,寬闊的橋 連線。這是北境通往西面河間地的必經之路, 也是方圓幾百裡唯一的渡河要塞,正好位於從臨冬城到奔流城的路上。所以,佛雷家族只要收取來往客商的“過橋費”就足以讓族人富足而安康。佛雷家族很快就成為了三叉戟河流域最富有且最具權勢的家族,因快速發跡而被其他家族所不恥,暗地稱他們為暴發戶。
佛雷家族家徴
而這座橋的修建也是佛雷家族整整花了好幾代人的努力才有了現在的孿河城,在冷兵器時代,修建一座大橋是一項非常困難的工程。所以,欒河城建好後,扼守在河的兩岸,內藏數千精兵,易守難攻。無論你從橋的哪一面來攻打灤河城,他都可以從另一面不斷輸送補給和兵力。除非有雙方聯合一起從橋的兩面同時攻打灤河城,但城門緊閉之後,就算兩面夾擊,也需耗費許多時日,而同時你仍然過不了河。
所以,這座灤河城在和平年代,穩收過橋費,而在戰爭年代,能否順利的不費一兵一足的過橋,則是決定戰爭的關鍵。也可以說,佛雷家導向誰,誰就贏得了勝利的先機。
所以羅柏和貓姨才會以聯姻的方式爭取佛雷家的支援。答應佛雷戰爭結束後,羅柏娶佛雷家的女兒,艾利亞嫁給佛雷家的兒子。
而瓦德佛雷是什麼人?瓦德佛雷一直因為家族地位低下而耿耿於懷。他娶過八位妻子,子女眾多。自稱是可以生下一支軍隊的人物。
他的很多兒子及孫子都被送往七國各大領主處或為侍從,或為養子,也有在里斯做鍊金士,還有在學城做學士的。
在血色婚禮之前,他最滿意的一次聯姻,恐怕就是他的次子娶了吉娜蘭尼斯特,也就是泰溫蘭尼斯特的妹妹。
當年才不到十歲的泰溫強烈反對父親泰妥思將妹妹吉娜與瓦德佛雷的次子訂婚,認為佛雷家族只是侯爵配不上蘭尼斯特家族地位,而且只是欒河城的次子,並不是繼承人。強烈反對將妹妹下嫁,可是泰妥思並沒有聽進去泰溫的意見。當然後來在泰溫強權之下,這位二兒子艾蒙佛雷14歲起就作為上門女婿和人質生活在凱巖城了。
在此之前,霍斯特徒利曾拒絕了佛雷家與自己兒子艾德慕的聯姻。
瓊恩艾林拒絕了瓦德佛雷將孫子送到鷹巢城當養子的請求。
而在上一次篡奪者戰爭中,因為老佛雷一直按兵不動觀望,直到勞勃取得優勢後才發兵。因此被封君霍斯特徒利稱為“遲到的佛雷”。
僕人為佛雷送上鹽和麵包
而在五王之戰中,佛雷家族卻是破天荒的在戰局未明之時,就公開的全力的支援羅柏史塔克。甚至派出佛雷家多名子孫跟隨羅柏出征。要人給人,要路讓路,而且為了配得上少狼主,挑選了佛雷家族中最為美貌的一個女兒羅絲琳。
然而羅柏做了什麼?借了人家的橋,答應了婚約,卻轉頭違約娶了一個小護士。若是個貴族家的女兒,或許佛雷還不至於覺得被人耍了,但是羅柏娶的卻是地位遠不如佛雷家的平民女子,這對老佛雷來說,絕對是莫大的羞辱。
在戰況未明之時,人家可是冒著全族被滅的危險來與你結盟啊。對抗的是赫赫威名的蘭尼斯特還有王族軍隊,同時可能還有史坦尼斯和藍禮。
哪一個都比羅柏一個初出毛廬的少年有來歷的多。而你利用過後卻轉頭違備婚約,如果婚約都能違備,那麼在戰場殺敵之時,如何讓人家能夠相信,你會顧及對方的生死?你會視人家為重要的盟友?這對老佛雷來說,是你高傲的史塔克家族,看不起我佛雷家,利用過後即被丟棄。那我為何還要視你為盟友?冒著被滅族的危險讓自己家族陷於危險境地。
所以,佛雷的背叛或者說重新站隊是必然。
而貓姨和羅柏的錯誤在於,他們既然知道了心胸狹窄的佛雷必然有可能會報復(雖然做了補救,讓艾德慕代替羅柏娶羅絲琳),但卻執著的相信所謂的“賓客權利”,凱瑟琳一直執意在進門之前讓老佛雷拿麵包與食鹽給羅柏吃,等羅柏吃了之後,凱瑟琳以為有賓客權利這等在七神還是舊神中都被認為是最神聖的權利在,他們不會有危險。
但是,你給人家了背叛的機會和理由,卻把自己的命僅僅建立在某種道德和傳統規範上,是不是太大意了呢?既想迫切得到某種幫助,卻只把隨時可能到來的致命傷害寄希望於神蹟和忠心,可卻忘了,凡敢於背叛的,必然不在乎那傳說中的報應,因為比起生死和利益,報應要晚來得多
-
4 # 敬一山
“血色婚禮”是一出牛逼的悲劇。心痛的可以先念兩遍魯迅關於悲劇的定義——真正的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
從故事的角度說,判斷一個情節好不好,要看是不是符合人性和邏輯。很多狗血偶像劇裡面,也動不動有悲慘的情節,重要角色突然得了絕症或者出了車禍。但這屬於“人造事故”,作者為了渲染悲情,可以隨時隨地要了一個角色的命,這種悲劇很Low。
“血色婚禮”為啥讓這麼多人覺得殘酷,覺得割捨不下,因為這種悲劇好像是註定的。再怎麼心疼羅柏和史塔克家族,都隱隱覺得這種悲劇好像在情理之中。
1、羅柏犯了很多致命錯誤。最直接的錯誤,他不顧名譽地背棄了之前與孿河城的婚約。
瓦德·佛雷出了名的狡猾,氣量狹窄,最恨別人看不起他,雖然他並沒有太多值得人看的起的地方。但越是這種人,當他下定決心要和你好,把女兒嫁給你,派了軍隊全力支援,後勤補給毫不吝嗇。你就更要善待這種大度,否則他必定要雙倍索還,不顧道義原則。這就是人性。
可是,羅柏竟然為了追求自由戀愛,娶了個戰地女護士,狠狠地打了老瓦德的臉。
愛情誠可貴,如果羅柏真的要為了愛情,挑戰一切陳規陋俗,不願意婚姻被利益綁架,那就只剩一條出路——把自己變得強大,強大到你的規則,就是世界的規則。
2、可是羅柏接著犯錯,更致命的錯。他臨陣處死了瑞卡德伯爵,失去了卡史塔克家族的支援。罪名是謀殺俘虜。兩軍對陣,殺俘虜的罪名可大可小,但在自己兵力本就弱到爆的情況下,大事化小是最明智的選擇。可是羅柏還是堅持把人頭砍了,這是愚蠢。
當然,那倆被殺的俘虜是孩子,這說明羅柏的底線比較高,說明他是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
榮譽、責任、正義……這是史塔克家族最引以為傲的品質,這是他們的優點,也是他們的死穴。
想想《九品芝麻官》裡的經典臺詞吧,“當清官,你要比貪官更奸”。可是史塔克家,從奈德到羅柏,都在努力做個好人,卻不知道在亂世,做好人的前提是你要足夠壞。
羅柏是奈德最引以為傲的孩子,他記著父親的那句“宣判死刑之人理應親自動手”,他在揮刀的那一瞬間,也許會覺得無愧於父親的教誨,可是不知道這一刀,也把自己推上了斷頭臺。
3、羅柏的性格和選擇有“必死”的理由,而瓦德·佛雷用“血色婚禮”的殘忍手段,也符合他的人設。對一個總被世人嘲笑的大佬,怎麼會把世俗的“賓客權利”放在眼裡?老瓦德下了大賭注,想攀上史塔克這一頗有聲譽的豪族,本來想提升下家族逼格,可是卻被狠狠羞辱了。用最殘忍、成本最小的方式報復,就是必然的選擇。
狹路相逢,無恥者勝。這讓善良的人痛苦,可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好人必有好報,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綜上,“血色婚禮”是一出高明的悲劇,這才是《權力的遊戲》讓人愛恨交織難以割捨的原因,之一吧。
-
5 # 畫素種子君
血色婚禮,可以說是權力的遊戲中,最精彩的場景之一。
而它的精彩就在於:完全出乎意料,又完全在情理之中。
當大家都認為奶德後,蘿蔔穩坐男主位時,他、妻子、腹中孩子還有他的狼都死的透透的。視覺和情感衝擊之猛烈。打破了主角光環,這是意料之外。
但仔細看下前後劇情,就覺得血色婚禮是在情理之中。
蘿蔔正義公正,勇敢果斷,和奈德一樣。為了兩個蘭尼斯特家族的小孩主持公正,處死瑞卡德·史塔克,為了小護士背棄婚約,而這也直接導致了卡史塔克家族的背棄,為後來的血色婚禮埋下重重的伏筆。
歷史是由多個偶然促成的必然。實際上即便沒有這一場血色婚禮,還會有下一場等著他。這是蘿蔔性格決定。他跟奶德一樣,是打天下的好手,但並不是權力的遊戲好手。他的悲劇看似偶然,其實他的失敗是必然的。
-
6 # 果子煎餅
血色婚禮實在太慘了!羅柏自起兵一路連戰連捷,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曾經我以為他就會這麼一路殺進君臨。直到他遇見那名女子(我老記不住羅柏妻子的名字),羅柏已經和弗雷家聯姻了。我原本想,這名神秘女子從言談舉止也應該是貴族,如果她的家族選擇支援羅柏,會是一大助力,可能會抵消掉費雷家的威脅,但是自這名女子死後這條線就斷了,也沒有後續交代這名女子的真實來歷。被愛情衝昏了頭腦的羅柏不顧一切的娶了她,這就顯出了羅柏還是年輕,政治手腕還不夠成熟的一面,這點在羅柏處理家臣卡爾史塔克時就已顯出端倪。其實貴族之間只要面子上過得去,私底下再骯髒的交易只要有足夠利益就可以做到視而不見,羅柏完全可以名義上與弗雷結親,再與相愛的人在一起就可以,但羅柏沒有這樣做,而是和那名女子結婚,完全沒有顧及弗雷家的臉面,弗雷家做出這樣的報復就不難想象了。但弗雷家為什麼會遭人痛恨?首先與狼家聯姻是採用的脅迫手段,羅柏內心是反感的,但是出於形勢所迫,這也是羅柏後來為什麼非娶那女子的部分原因,羅柏想報復弗雷家的無恥。其次,如果弗雷覺得受到了侮辱,完全可以退掉婚約,退出北境聯盟,甚至向狼家宣戰,這都是挽回自己顏面的舉動,但弗雷採取的卻是在羅柏請求和解時,提出了新的條件,而羅柏也答應了新的條件,這等於簽訂了新的盟約,雙方也達成了諒解,這時候殺掉了羅柏和他妻子以及狼媽,弗雷陰險狡詐無恥的嘴臉就難免遭人痛恨了。
羅柏人雖然有些瑕疵不成熟,但年輕人在愛情面前犯點錯誤不應該得到原諒嗎?也是這種不成熟才讓人覺得羅柏的真實,而且他也做出了補償,不至於去死啊,更不應該死那麼慘,就算死,他也應該是戰死在沙場上,而不應該屈辱的死在陰謀,馬丁老爺子寫的太虐心了。
-
7 # 隱語
答|艾慄斯
“血色婚禮”是很多人愛上“權力的遊戲”這部劇的第一個節點,在象徵家族聯合,新人美好生活開始的婚宴上違反“賓客權利”,婚禮的溫馨祥和瞬間被仇恨和屠殺所取代,對比極其強烈,給觀眾造成了強烈的情感震盪。
同時作為正面形象的狼家主要成員慘遭滅團,也讓觀眾領略到馬丁老爺子冷靜的歷史觀,沒有主角,不落俗套。“賓客權利”被踐踏意味著維斯特洛五王征戰下已進入亂世,生旦淨末醜都紛紛登場。
但是“血色婚禮”並不能放到一集裡單獨看待,因為權力的遊戲為了這一集在前後都有鋪墊。婚禮前,史塔克夫人擔心狼少主悔婚帶來的報復,特意要求端出“鹽和麵包”,得到“賓客權利”的許諾後才入室。
而“賓客權利”的故事最早是出自原著中布蘭的照顧者老奶奶之口。在老奶奶為布蘭講述的故事裡,有一位違反了“賓客權利”的大廚遭到神譴,變成了城堡陰暗渠道里的一隻老鼠,終日以食飼自己的子孫為食苟活。懲罰之重,可見在維斯特洛人眼中違反賓客權利是何等的羞恥。
所以權力的遊戲劇集不但能給人驚奇驚嚇,也能秉持公正,予以慰藉。第六季末尾,狼家艾莉亞的復仇,手刃老弗雷,以告慰在天的狼家先人。
值得一提的是艾莉亞的復仇手段之一:殺了弗雷家的兒子黑瓦德和羅索,剁成肉醬包做餡餅讓不知情的弗雷吃了下去。
這就與老奶奶“鼠大廚”的故事有了完整的呼應,背信棄義的瓦德.弗雷有了跟故事中一樣的“食子”懲罰。而予以復仇的艾莉亞也不光是復家族之仇,更有了維護維斯特洛傳統公序良俗的神性裁判,這樣故事中的人物更有史詩感,也是為什麼權力遊戲之劇讓人感覺如此大氣的原因。
-
8 # 觀劇團長
文 / 龍貓
在第三季第九集結尾,上演了一場自《權力的遊戲》開始以來最血腥的屠戮盛宴。
想必觀看到此處的劇迷們一定不會忘記這場被稱之為“血色婚禮”的經典場景。
不僅如此,從血色婚禮開始,故事的天平開始明顯傾向了蘭尼斯特家族,將本來處於平衡的南北對峙演變成了“一國之下,諸侯紛爭“”的局面。
也是從這裡開始,羅伯的輕信和盲目的承諾,讓北境的分裂逐漸加劇,而反觀和平穩定的南方——以君臨城為核心的偽王室政權開始逐漸壯大,吞佔殘餘小國只是時間的問題。
唯一讓龍貓擔心,或者說會影響這種吞併的,就是在故事中的另一股勢力,以“風暴降生的丹妮莉絲坦格利安”為首的新興勢力。這股勢力的火苗正在冉冉升起,讓局勢的發展變得越發複雜起來。
但正是複雜的故事線所營造的這種複雜性,才讓整個故事因為錯綜複雜的關係而讓角色們一度陷入困境中,卻又一直處在微妙的平衡之中。打破平衡和保持平衡看似矛盾,實則是力量的兩種對立狀態,當其中一個狀態失去控制時,波動就產生了。
波動的高潮就是我們稱之為情節點的東西,而這些高潮往往將會影響整個故事格局的發展。
所以在這一章裡,剛剛溫習完前三季的龍貓就藉著熱乎勁,替大家梳理一下:前三季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以及情節點前後的一些變化。
或者正如龍貓一開始所提到的:在第三季末尾的“血色婚禮”前,究竟發生了些什麼?
1 因果和故事線“血色婚禮”最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它顛覆了之前關於人物故事線的種種猜測。
正如第一季第九集中,艾德·史塔克被斬首的時間段正好與第二季史坦尼斯拜拉席恩進攻君臨城一樣,兩者都具非比尋常的意義。
並且這種意義影響了整季故事所展現的局勢。
艾德·史塔克的死亡建立起了蘭尼斯特和史塔克家族之間的仇恨,為後續故事留下了諸多伏筆;而史坦尼斯拜拉席恩對藍禮的成功謀殺,或許是他在此之後迷信於巫術的一個重要原因。
坦白的說,當史坦尼斯意識到權力的實際價值,他想要的不僅僅是替家族奪回王位,而是讓自己登上王位。兩者具有不同的意義。這種意義在咒死藍禮和利用詹德利(勞伯國王的私生子)之後逐漸增強,乃至最終走上失控的局面。
他註定會為這些罪惡付出相應的代價。
而另一條故事線則以不同的形式進行著情節的演繹: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血色婚禮”,雖然徹底的消滅了史塔克家族的主要力量,使得散落在大陸各地的史塔克族人(或許也包括卡史塔克支系),但必然會生成多股新的力量來為史塔克家族的死去復仇,正如蘭尼斯特家族的“蘭尼斯特有債必償”一樣,產生許多深遠的影響(這一點在第六季中得到印證)。
以上是前三季中發生在維斯特洛大陸的兩個家族的大事,而除此之外,對於部分支線的處理——關於坦格利安家族的後裔和長城異鬼的兩條支線,就顯得頗有放長線釣大魚的意思。
這兩個故事線始終在季終一集裡重新展現優於主線的活力,並且總能在隔季的開頭看到他們。
這是區別於維斯特洛大陸所記載的大事記之外的“旁支細節”,但其生命力卻不見得劣於前者,主支線的分離表現的是故事視點的一種變化,而不能被定義為強弱的展現,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我們世界維度觀念也在變化,幾經易主,真正的主角讓人難以預料。
而最終的戰鬥,終將是一場新興勢力吞併舊勢力的變革之戰,但同時也是古文明的一種隔代傳承——正如文藝復興發生在希臘、羅馬時代百年之後一樣,充滿了歷史和文化的魅力。
這自然是龍貓的一種猜測。
另外《權力的遊戲》為了維持這種多線敘事的狀態,運用了我們非常熟悉的多線並行的平行敘事結構(在電視劇或電影中多有展現),所以在劇中,我們就看到了以坦格利安家族、守夜人、史塔克家族、蘭尼斯特家族四條故事線並行的故事結構,雖然事實上他們佔據的比重在每一季中都有變化,但是其本質的並行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
除此之外,本劇還在幾座主要的城市之間尋求情節的微妙平衡,除了臨冬城和君臨城以外,以絕境長城為世代堡壘的守夜人,以日與月為依靠的坦格利安後裔(生活在奴隸灣),以及風息堡、恐怖堡、灤河城等多個以某些事件或某個人而聞名於世的標誌性城市。
小城市是大城市之間的平衡點(有時候更是情節的轉折點),而小人物也是大人物的替罪羊。
在這其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前三季中,故事一直在臨冬城與君臨城之間切換,而當君臨局勢發生了轉換時,臨冬城就放在了後邊,故事的主線就開始以君臨為主了。
而直到當凜冬的威脅逐漸逼近時,絕境長城才開始進入到故事的主線中,成為故事的主要發生地之一(絕境長城被作為支線處理),瓊恩雪諾的人物形象才開始走向前臺,並作為主角影響故事的走向。
作為一部以人物視點為主要形式(POV)的作品而言,我們可以看到隨著人物間矛盾的變化環境所發生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從一開始的主動變成了被動。
一開始一切都是人物所主導的變化,但當這種變化超出預期時,就開始失控了。當情節的選擇限制了情節點位置的時候,當戲劇衝突已經讓退路等同死路的時候,一切都將面臨一個不歸點(高潮之前的預熱)。
儘管線路眾多,但仔細想想,它們其實就像是一張網。
一張非常大的蜘蛛網,從外向內延伸。
2 網有趣的是,身在網中的每一個人,都不認為自己被囚禁在網裡,而處於網外的人,雖然看清了一切,卻最終可能死於前者的劍下。
活在網中的人知道怎麼活下去,怎麼遵循這種規則,而網外的人卻不知道。
網裡的故事似乎毫無懸念,註定是一個永遠都沒有善終的故事吧。
在看完第三季之後,龍貓確實是這樣想的,《權力的遊戲》不像《指環王》,有一個明確而堅定的目標:守護魔戒,它更像一場亂戰,沒有一個核心的東西應該去守護,而只是為了權力相互廝殺。
權力是這部劇最大的亮點,同時也像是表演喜劇與悲劇的“弄臣”,自古以來,人們對權力的嚮往從來沒有斷絕過,他是根植於我們內心深處最底層的慾望,想要除掉他至少得脫層皮才成。
而正因為權力意識的根深蒂固,才使得階級社會的產生成為支撐社會架構的基礎。
象徵自由的野人是網外人的代表,他們自詡為最高大,最勇敢,最自由的人,在長城裡面的人則他們同未開化的動物歸類起來。
瓊恩雪諾說野人缺乏榮譽感,源於他們的個人主義思想。
在第三季裡,當瓊恩雪諾和野人們一起爬過城牆時,為了自己的生命,野人們割斷了繩子,捨棄了同伴,如果說勇敢是攀爬城牆這件事情的話,那麼顯然他們嘴中的“烏鴉”也並不見得軟弱。
而“烏鴉”所面臨的困境,卻是複雜的人性。
雖然野人並不能造成什麼威脅,但是異鬼卻一定會對世界造成威脅,如果想要破壞掉這張根深蒂固的權力網路的話,顯然只有更強大的力量能做到這一點,異鬼是一個,龍是另一個。
血色婚禮之後,真正對峙的力量已經有了微妙的變化,我們看到這種對峙已經產生了一些影響,而這種影響最終也會隨著力量的改變而改變。
至於這種變化又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誰也猜不準。
畢竟當網已經布開,再收回去可就難了。
3 新的開始當前三季的種種悲劇發生時,你是否早已預料呢?
當弒君者詹姆失去右手的時候,你是在為他的惡行付出的代價高興還是轉而同情其處境?
提利昂蘭尼斯特的聰明才智是否感染了你,而不再詬病他的醜陋和侏儒體態?
喬弗裡的罪惡行徑該歸罪於誰,史塔克家族的沒落命中註定,而誰又將成為新的權力的掌權者呢?
最終導致的北境的分裂,又該歸罪於誰呢?
一些問題大概在你心裡已經有了答案,而另一些可能還毫無頭緒。這場無休無止的戰爭還要繼續上演,而在此之前沒人能預料到重現於世的龍將帶給大陸什麼樣的災難,也沒人在乎遠在城牆之外的異鬼是否會在寒冬來臨之際闖入溫暖舒適的七國土地上。
在災難來到之前,我們一無所知,唯一能做的,就是做一枚權力遊戲中的棋子。靜待召喚。
這一切都將在最終季裡找到答案,而我們只需靜靜等待,等待寒冬的來臨……
-
9 # 說娛的花輪
從政治方面角度說老弗雷其實也是形勢所逼。
作為一個急需提高政治地位靠著在三叉戟河上收保護費而興起的暴發戶年輕貴族來說,不輕易站隊等待戰爭結束時站到勝利者一方其實是最穩妥的決定,而事實上弗雷家族成立五個世紀以來他們也確實是這麼做的;而這次老弗雷的行為可以說是一場曠世豪賭,戰敗了自己家族多年的心血被獅家一鍋端,戰勝了自己家族論功行賞可能還是和史塔克有血緣關係的卡史塔克/徒利家族才能排在前面,所以老弗雷ShowHand~
可是最終你蘿蔔小哥這是弄啥嘞,娶了個地位低下的女人,我弗雷家的金枝你不要非得要野花,這就跟站在人家家門口罵街沒啥區別啊,這事兒誰能忍,最後啥都得不到還不如直接弄死蘿蔔,以後就跟著蘭尼斯特家混了。
所以最後那個可人兒嫁給了艾德慕,真的是可惜了,從顏值角度來說可以說是劇集中排的上號的美女了,可惜蘿蔔沒有這種福氣。
劇集中與原著不同,原著還有殺敵的描寫可是劇集中表現史塔克一家被秀了一臉的操作,可以說演員的演技十分線上,蘿蔔在看到自己的妻子被殺之後,那時他心裡自己已經死了,絕望了,但他還是回頭輕聲喊了一句Mother~
世事無常,年輕時大家以為自己是風~
-
10 # 軒凌說電影
在《權力的遊戲》中血色婚禮這一部分情節可以用“觸目驚心”來形容。
一路開掛的少狼主羅柏一表人才就算了,帶兵打仗也是一流,可碰上了一個倔驢脾氣加智商低下的舅舅艾德慕,可謂是愁掉多少青絲呀?
本想引魔山入圈套一舉殲滅蘭尼斯特大部隊,舅舅愣是給他死守了磨坊,打跑了蘭尼斯特大軍,讓泰溫趕上了黑水河一戰,有機會拉攏傅雷瓦德。
本來是開開心心帶著母親和大軍,還有未出生的孩子和妻子一起來參加舅舅的婚禮,無奈卻以悲劇收場。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大抵也不過如此,興高采烈喝著酒、唱著歌,頭上就給你密密麻麻的放箭,根本來不及躲開。
況且,看見懷有身孕的妻子被捅數刀後,此時的羅柏早已生無可戀、萬念俱灰。哪怕母親在拼盡最後一絲力氣為了保他一命,他也已經毫不在乎。
四處逃亡的艾莉亞興高采烈的等候著和哥哥、母親的相見,等來的卻是死訊。
艾莉亞眼睜睜看著關在籠子裡的灰風被亂箭射殺,看見歹徒用哥哥的屍首和灰風拼湊來耀武揚威,自己卻無能為力。
這是艾莉亞與母親和哥哥分開後,相距最近的一次,沒想到卻是生離死別。
初看《權力的遊戲》時,看見屍鬼出現都覺得害怕,有人死傷就覺得血腥,可後來看到“血色婚禮”才真正領悟到了血腥和殘暴意味著什麼!
以前以為羅柏應該是《權力的遊戲》的主角,畢竟他一身光環,後來才知道那都是鋪墊。
因此,《權力的遊戲》中血色婚禮這一部分情節是觸目驚心的,是血腥和殘暴的代名詞!
-
11 # 三略嗶嗶嗶
其實這裡面也反饋出一個問題,就是中國和西方文化的一個差異,西方人很注重誠信,說白了就是不喜歡那些說話不算數的人,所以你再看很多西方,影片的時候,你會發現,只要許下一個承諾,不需要任何合同和文書的協議,別人都會相信你,
權力的遊戲,血色婚禮這一段,其實還是替羅伯斯塔克比較感到比較惋惜,軍事才能,人又長得帥氣,這應該算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了,只是可惜了,說話不算數害了她,再加上自信,又低估了對手的實力,造就了自己,沒有善終,這樣看來,那也是符合邏輯的
西方人拍電視劇和中國產劇,的思維邏輯上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你比如說中國產劇,肯定會一先去介紹一些,對手之間做小動作的一些劇情,看到結果的時候就不覺得奇怪了。你像權利的遊戲中寫上,血色婚禮這一段,當事情發生了之後才知道,是中了小惡魔他爸的離間計。
可能因為我是,我們從小都從,三國演義啊!36計啊!等等,這些故事裡面,學到了,也理解兵法策略吧!權遊的時候,發現他們的,帶兵打仗的方式, 和我們理解的打仗方式還是有很大差異的,他們擅長更多的是正面硬剛,感覺很少用策略用計謀用偷襲的方式去贏得一場戰爭。最讓我不理解的事羅伯斯塔克出兵君臨來說,為什麼自己的老家都不派兵留守?
回覆列表
在這場美劇史上最虐的“血色婚禮”中,關鍵角色羅柏·史塔克、凱特琳·史塔克和前者懷孕的妻子都在本集不幸喪命。播出之後,成千上萬的粉絲對最新一集的《權力的遊戲》感到傷心、憤怒、甚至還有些不正常的激動。然而對於其原著作者來說,大家對“血色婚禮”的這種反應對他早已習以為常。自從發表了《冰與火之歌》系列小說的第三部《冰雨風暴》,他經常收到讀者對於這場災難婚禮的抱怨與感嘆。以下,我們為您揭秘為什麼羅柏·史塔克一定要死、他對讀者不滿情緒的反應,以及“血色婚禮”在現實生活中的寫照。
轉自時光網,http://news.mtime.com/2013/06/05/1512816-4.html
問:《冰與火之歌》已經顛覆了不少人對傳統的皆大歡喜故事內容的看法,那影迷究竟應不應該期待最後的完美結局呢?還是像書裡寫道的:如果你認為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那麼你真的完全不知道現實是怎樣的。馬丁:我已經說過不止一次了,結局一定會是苦樂參半的。
《權力的遊戲》原著作者喬治·R·R·馬丁
問:這些年,讀者就“血色婚禮”都對你表達了哪些意見呢?馬丁:非常極端,支援和反對的都很極端。這也是我寫過最困難的一個場景。這個內容是發生在整個故事進展到70%的時候,我當時直接跳過了這段,完成了整本書,然後才回來寫這一段。這就像是謀殺自己的兩個孩子一樣。我希望讀者可以感覺到切膚之痛,就像是自己的朋友去世一樣。小說的人物也是如此,我希望大家會在意。如果沒有這麼震撼,某些人物死了,你還在繼續吃著爆米花,那一切都沒什麼意義了。
問:你覺得為什麼衝擊會這麼大呢?羅柏本來也不是書中的主角,凱特琳在裡面也不怎麼受人待見?馬丁:這個問題問的很好,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可能是一種氛圍的烘托吧,其實整個事件一直都籠罩著一種不祥的感覺,是一種背叛。而又恰恰的發生在婚禮上。羅柏以為終於可以解脫了,最壞的都過去了。可突然來了一個大逆轉。同時也有很多其他角色的死亡,上百的斯塔克家族成員。不僅僅是他們兩個。
問:你後悔這麼寫嗎?馬丁:沒有,作為一個作家來說,一點也不。這可能是書裡最有力量的一章了。雖然我因此失去了一些讀者,但我也贏的了更多的人。但是,觀看劇集就不同了,我會非常難受的。因為我也很愛這些演員,角色死亡就意味著跟演員說再見。理查德和Michelle是兩位非常棒的演員。
問:你會對那些被這個情節傷害到了的讀者說什麼呢?馬丁:要看讀者是如何反應的。對於那些決定以後再也不看我的作品的讀者,我只能選擇尊重,每個人看書都有不同的原因。一些人是為了從中得到安慰,他們的生活很艱辛,母親重病,寵物死掉之類的,他們希望可以靠小說來得到慰藉。他們喜歡那些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戲碼,給自己重拾生活的自信。或多或少的,我們都需要這種情節,所以我尊重他們的想法。但是我的小說不是這個路線的,至少大多數不是,《冰與火之歌》則絕對不是。我希望它會更貼近現實。生活中有快樂的一面,但是也同時伴隨著痛苦和恐懼。我認為最好的小說可以反映出生活的光明和陰暗。
問:“血色婚禮”裡那個情節情是你的最愛?我最喜歡的情節是“鹽和麵包”,對於讀者來說,我們已經認定了這個事實,只要吃了主人的鹽和麵包,雙發就不會發生傷害。可你卻打破了自己寫的這個準則。就好像你狠狠的給了讀者耳光,呵斥道,他們當然不會永遠遵守這個白痴的約定?
這其實是有歷史依據的。這個準則在黑暗時代是真是存在的。賓主雙方是不可以傷害彼此的,即便他們是仇人也不行。當書中他們違反了這個準則,我也提到了,就像他們說的,會永遠的譴責自己的這個行為。(備註:冰火世界裡頭有一個公認的倫理底線 叫做賓客權利。就是主人不管什麼都不能對你邀請的賓客動武,弗雷家這樣一場血婚可是人神共怒。)
馬丁緣何要寫《血色婚禮》?
問:“血色婚禮”是真的歷史事件嗎?馬丁:血色婚禮其實是根據幾個蘇格蘭的歷史事件完成的。其中一個是黑色晚餐。蘇格蘭國王同黑色道格拉斯部落的戰爭。他跟部落講和,誠摯的邀請年輕的道格拉斯伯爵到愛丁堡參加一場盛宴,並保證絕不傷害他。在盛宴結束的時候,國王的手下開始擊鼓,他們拿出了一個密封的盒子,放到了伯爵的面前並將其開啟。裡面是野豬的頭顱,象徵著死亡,當他看到這個的時候,他就已經知道事情的真相了。他們被帶了出去並且被處死在了院子裡。另外一個例項是格蘭克大屠殺,麥克唐納部落到了坎貝爾部落做客,他們堅信雙方會堅守這個準則。但是坎貝爾部落卻開始對身邊所有的麥克唐納人進行屠殺。所以,不管我是怎麼寫的,歷史的真相其實更糟糕,更殘忍。
《權力的遊戲》是偉大的,離開它真的很令人傷心,但是我從一開是就知道這就是我扮演的角色的命運。——理查德·麥登
理查德·麥登(在劇中飾演羅柏)“血色婚禮”後正式結束了自己的“冰火”征程,但是他希望自己的角色像他的父親一樣被人記住...
問:你什麼時候開始知道自己角色的命運?理查德·麥登:在我開始看第三部小說之前,已經有不計其數的人給我劇透啦。我是跟著劇本一季一季的讀的,我從拍攝冰火一開始就不想提前知道羅柏的人物命運。但很不幸的是,我還是手賤的點開了谷歌,在上面我得知了自己角色將要發生的慘劇。谷歌是觀劇的敵人,我要告誡正在看諸如《權力的遊戲》的劇迷們:遠離谷歌,遠離劇透,珍愛生命。
問:當讀到了《血色婚禮》的劇本,你的反應是怎樣的?理查德·麥登:它真的傷透了我的心,特別是艾莉亞距離我們近在咫尺,這點讓我的悲痛加劇,羅柏一直以來越來越遠離自己的親人們,而艾莉亞如此之近之時,卻要面對這樣的結果,這讓我的心痛加劇,因為人們熱切希望看到親人相聚,即使只是一個家庭成員的迴歸。這是最讓我對這段戲情緒化的原因。
羅柏·斯塔克扮演者理查德·麥登
問:清楚自己角色的命運,拍攝第三季時你的心態如何擺正?理查德·麥登:我總是儘量讓自己不去想這一點,我們(劇組)是個大家庭,從試映集開拍到現在,我們已經相處了五年時間,我甚至都忘掉了這點(我的角色死亡的命運)。然後突然有一天,我去克羅埃西亞拍攝某章節戲份,突然有一個劇組成員給我說“這恐怕是我在《權力的遊戲》裡最後一次見到你了...”。雖然我心裡知道該來的一定會來,但還是刻意避免自己主動去想。
問:可否講講拍攝《血色婚禮》的這一集?理查德·麥登:這是一段很棒的經歷,全是因為這一集由戴維·納特(David Nutter)執導。他營造了一種歌劇史詩般的氣氛,讓觀眾驚豔。書中那些讓人震驚的橋段,最後都化作了一場力量十足的戲。
問:可否談談你與米歇爾·菲爾利(劇中飾演其母親)之間的對手戲?理查德·麥登:這場戲中有個時刻需要我們倆對視,那就是羅柏最終放棄反抗,對母親說再見。這雖然看起來是個非常不幸的結果,但是卻悲劇感十足,換個角度講,也讓人鬆了一口氣,畢竟這些人一直在抗爭、抗爭、再抗爭,而現在一切終於結束了。我想我與米歇爾對此感受頗多,其它很多同劇組人員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