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寧靜致遠—家有萌寶

    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最初的言行往往都是習得家長的言行。孩子的家庭環境、父母受教育背景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影響孩子的終生。

    幼兒園教育是孩子第一次走出家門所受到的最初教育,對孩子來說意義遠大。這兩者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如果能形成合力,那必然對孩子是很有利的。所以家長要和老師多溝通,及時發現孩子性格的優缺點,加以改進,尤其是在幼兒性格還沒有形成時,意義重大。

    家庭教育方式對幼兒性格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因為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對孩子包辦的太多,培養幼兒獨立性的意識似乎有些力不從心,這對孩子的未來成長是不利的。而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每天在幼兒園呆的時間比在家裡要多得多,這樣幼兒園老師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幼兒園,通常老師都會訓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就需要家長在家裡也要配合老師監督好孩子。家和幼兒園不要兩張皮,不要把老師訓練好的習慣丟掉。家長要經常與幼兒園老師進行溝通與交流。只有老師和家長共同觀察和研究孩子的發展趨勢,才有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培養。因為良好性格的形成是潛移默化的。

  • 2 # 親子講師大小寶媽

    我認為,幼兒園老師及時與家長溝通,對促進幼兒良好性格的形成是關鍵的。因為:

    第一點,可以降低家長的焦慮。孩子在幼兒園表現如何,是每個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家長尤其擔心孩子吃飯吃不飽,別別的小朋友欺負等等問題。如果老師能夠及時溝通,可以大大緩解家長的焦慮。家長在面對孩子時,就會較少出現盤問孩子幼兒園表現的情況。當家長以一種愉快的心情面對孩子時,孩子也會更加放鬆。

    第二點,可以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我們的孩子在幼兒園可能會表現出各種不良行為,如果老師和家長及時溝通,我們就可以在家裡多做引導。在家裡也出現同樣情況時,更能引起我們的注意,從而增加糾正的機率。

    第三點,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老師將孩子在幼兒園表現好的方面傳達給家長後,家長勢必會再一次因為這些表現鼓勵孩子。這樣一來,孩子會得到兩次認可,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力。對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培養也是非常有益的。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情況,老師總是跟家長告狀,說孩子各種問題。這種情況對於家長來說就是面臨的挑戰。我們需要認清是老師的偏見還是孩子的問題。如果孩子確實存在問題,我們可以做更多的引導。如果是老師偏見,我們可以考慮跟老師加大溝通力度,邀請老師共同幫助孩子,同時真誠的告訴老師,孩子需要鼓勵。

    總之,及時溝通,確實能形成家校合一,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虞姬最新教學!必出黑切,學會躺著上分,具體打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