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中闕
-
2 # 齊國內史
不請自來。
對於任何說法,都應該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換言之,應先明確《詩經》的句子是否都為四言,進而再問為什麼。我們按順序一一回應。首先,《詩經》是否純然為四言詩,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下面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王風•黍離》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秦風•蒹葭》
誕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誕寘之平林,會伐平林。誕寘之寒冰,鳥覆翼之。鳥乃去矣,后稷呱矣。
——《大雅•生民》
首先說明,以上所引,俱常人可見之通行本,不涉及版本及文獻學問題。當然,就這三部分來說,本身不涉及文獻上的爭議。很容易看到,《詩經》中的句子並非都是四言;但不可否認,其中四言居多。
所以題主能有這樣的疑問,不僅可以理解,而且值得鼓勵。不懂就問,永遠是好習慣。
從邏輯上說,否認了題主所謂“《詩經》都是四言”的認識之後,該問題就不攻自破了。但我想題主的疑問可以修改為“為什麼《詩經》多四言” ,就可以繼續探討了。下面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後世文學獨立,人們會進行有意識的文學活動。但春秋以上不然,彼時人們並無有意識的文學創作活動,而只是把現實活動或者本族的往事傳唱下來。
文字誕生之前,歷史敘事主要靠部落民眾的口耳相傳,即便到了文字產生併成熟的商周,這種口耳相傳的傳統依然存在。章學誠說“六經皆史”,甚是。
所以不能把《詩經》看做有意識創作的文學作品,不妨看做周人的史詩。四言詩傳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也是實用性的訴求。
但這還不是《詩經》多四言的最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應該從語言學和音韻學上尋找,也就是要考察上古民眾的語言形式和習慣。語言和文字存在的價值首先是為了合理的表達,反之,你想表達一個意思,自然只能用你所處社會的語言習慣去表達。你總不會說,現在寫篇文章,用的確實三千年後的語言,這不現實。
稍讀古書,就應知道三代的語言風格就是如此,如《尚書》“格爾眾庶,悉聽朕言”等等。當然,這還涉及到得更為深刻的語言學和古漢語的知識,在這裡也沒法一一解釋,姑不具陳。
戰國秦漢,人的語言習慣發生了變化,寫四言詩就不太方便了,故樂府詩以五言為主。當然,四言詩並非全部絕跡,直到漢末仍有少量,著名的如曹操的《龜雖壽》、《觀滄海》等等。
再簡練回答一下題主的疑問,就是《詩經》並非都是四言詩,但以四言居多。其最根本原因,在於當時語言形式限定下的現實選擇,並沒有什麼故意為之。
回覆列表
《詩經》又稱《詩三百》,是中國早期詩歌總集,《詩經》的句式,以四言為主,四句獨立成章,其間也包括二言或者八言。二節拍的四言句有著很強的節奏感,是構成《詩經》整齊韻律的基本單位。四字句節奏鮮明而且略顯短促,《詩經》中經常運用的重章疊句和雙聲疊韻的重沓結構使得四字句顯得迴環往復,節奏鮮明,在意義表達和修辭上有很好的效果。《詩經》中大部分作品是由古代樂官蒐集並加以整理的民歌,或者是周朝留存下來的祭祀饗宴所用的樂歌,《詩經》的句式特點也是有他的音樂性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