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水墨江南2020

    主要有三個特點:

    1、“扁”與“長”的結合

    在結字上,《黃庭經》還是保留了鍾繇諸表的一些結體特徵,與《薦季直表》、《力命表》兩表及六朝碑楷中的墓誌書法如《張黑女》、《董美人》等較接近。 即結體偏扁,多橫勢,較類似隸書的結體。如“心”、“五”等字。 同時,又增加了一些“今妍”的成分。即結體在縱勢上有所發展,與《倪寬贊》、《九成宮》等有所接近,向唐楷跨近了一步。

    2、“疏”與“密”的對比

    黃庭堅跋《書王周彥東坡帖》曰:“東坡雲,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此確論也。餘嘗申之曰:結密而無間,《瘞鶴銘》近之;寬綽而有餘,《蘭亭》近之。”可見,小字結體貴在寬綽而有餘,而《黃庭經》正有這一特點。總體來說,此帖結體偏於寬博鬆懈。

    3、勻稱整飭與變化多端的統一

    鍾繇的小楷被形容為,“似正還斜,欲斜反正,隨機應變,信手拈來。” 雖然王羲之小楷不全如此,但在規整的基調中,也間有斜正、攲側的穿插。 透過整體的勻稱整飭與區域性的變化多端,並有機地將兩者統一起來,使整帖顯得豐富、活潑。

    具體內容如下:https://m.toutiaocdn.com/item/6773921025483604492/?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577198476&req_id=201912242241150100260770772034360A&group_id=6773921025483604492

  • 2 # 麟開祥趾

    南朝《論書表》載:《黃庭經》,王羲之書,小楷,一百行。原本為黃素絹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傳。此帖其法極嚴,其氣亦逸,有秀美開郎之意態。關於黃庭經,有一段傳說:山陰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書法,因知其愛鵝成癖,所以特地準備了一籠又肥又大的白鵝,作為寫經的報酬。王羲之見鵝欣然為道士寫了半天的經文,高興地“籠鵝而歸”。

    《黃庭經》歷來被奉為小楷上品,寫小楷者無不臨寫此帖。此帖氣勢雍容,小字有大字氣派。許多字結構險峭,使通篇錯落有致。清人梁_和包世臣曾給此帖 以極高評價。如梁巇說:“結構之穩適,撇捺之斂放,至《黃庭》已登絕境。任後之窮書能事者,皆未能過。然極渾圓倉勁,又極瀟灑生動。”包世臣說:“秘閣所 刻《黃庭》……一望唯見氣充滿而勢俊逸。逐字逐畫,衡以近世體勢,幾不辨為何字。蓋其筆力驚絕,能使點畫盪漾空際,回互成趣。”意為王羲之字的特色是:欲去又回,相互照應,形成和睦氣氛。又說:“小字如大字,必也《黃庭》,曠蕩處直任萬馬奔騰而藩籬完固,有率然之勢。”

    《黃庭經》蘊含著一種超妙的藝術境界。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曾分析王羲之寫《黃庭經》的心境是“怡懌虛無”,這是一種出神入化的境界。王羲之的正書得力於鍾繇,勢巧形密,意疏字緩,峻整超逸,自然有致。這些特點在《黃庭經》中都有生動的體現。

    縱觀全篇,雖佈局排列緊密,卻字字利落。其點畫渾厚圓實,又不失飄逸之意。如“庭”、“長”、“之”等字的捺和“外”字的長點,都寫得舒展放縱,很有筆意。其結體森嚴茂密,又不失宏敞之態。如筆畫較多的“魏”等字,都充分利用了點畫的粗細變化,組合得十分寬綽得體,絲毫沒有給人以逼塞之感。其字態雍容和穆,又不失靈動之趣。如透過抑揚、輕重、疏密、屈伸、剛柔、正倚等關係,使字在對比反差中,透出勃勃生機。

  • 3 # 尚意書法

    筆者臨黃庭也有幾月餘,說的話可以參考一下,至於它的特點,好多答主說的都很好,可以借鑑,在這裡我只說練習者如何去拿到它的特點。

    首先我們遇到一個字帖,首先第一眼看的是字,《黃庭經》的原帖,是小楷,碼字整齊,其次,筆畫介於魏晉鍾繇的樸拙和唐楷的端方之間,結體是必須要細看的,也是晉和唐兩個時期一個承上啟下的形態。

    對於臨寫的人來說,知道了這些,還要知道使用什麼筆寫出來。

    筆者經驗,北尾小狼毫或優於雞距,雞距又優於纏紙筆。各種筆性需要學者仔細體會。

    說的再多,不如寫好一筆。說的對,不如做得對。接下來就是實打實的練。如何練,還是得把小楷用筆給搞清楚,首先是握筆,三指撥鐙法堪為小楷之正法,當然,筆者也用五指懸腕執筆,控筆好了,區別不大,其次是筆畫質感,也就是形狀,這個要細心觀察,建議抽一些例字單獨把筆畫先過一遍,比如橫,就有很多字可以借鑑,比如“橫下三寸”這幾個字,插一點,臨帖別急著通臨,先把一行搞懂,就勝過千萬人了。

    然後一些難點比如豎彎鉤,斜鉤,必須要細細體會,我常常一看就是大半小時,經常能看到很多細節。這也可見王羲之這個小楷的水平之高,值得我輩“鑽之彌深,仰之彌高”。

    還是要把練習落到實處,不要總想著先把特點或者理論搞明白,書本離實踐還是遠的,離真相也還是有距離的,真正零距離的機會就是拿自己的眼睛用心看字。

  • 4 # 茶韻書齋

    王羲之《黃庭經》被稱為王羲之第一正書,特點是書法風格與文辭內容和諧一致,孫I過庭稱此帖風格“怡懌虛無”。運筆清勁流利,筆畫粗細,長短,曲直富於變化,結構精密完美,比例搭配自然,呼應巧妙,上下承繼變化,左右虛實借讓,給人以氣勢連貫,神完意足之感。此帖字字筆墨飽滿,無一輕薄浮躁之筆,顯得字型雍容和穆,又不失靈動之趣。清人王文治稱此帖“一望而知為右軍書,另有一種氣神”。此帖以形式表現風格,以風格體現內容,融匯貫通,這正是王羲之“意在筆前,字居心後”的意境也。

  • 5 # 神韻軒書法

    《黃庭經》是道教上清派的重要經典,書中認為人體各處都有神仙,首次提出了三丹田的理論。

    此帖出神入化,超凡脫俗,精美自然。有空靈的境界。有自然之美,有動態之美。

    字態雍容和穆,婀娜多姿。結字左輕右重,撇輕捺重。(見圖二、三)。

    趙孟頫小楷《黃庭經》,蒼勁有力,風格獨特。(見圖四、五)。

    王寵小楷臨《黃庭經》,有禪意,有率真之趣。(見圖六、七)。

    祝允明小楷臨《黃庭經》,筆畫精到,清勁靈動。(見圖八、九)。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 6 # 詩人曉輝

    答:王羲之《黃庭經》有三個特點:

    一、“扁”與“長”相結合。

    結字上,《黃庭經》保留了鍾繇諸表的結體特徵,結體偏扁,多橫勢,也增加了“今妍”成分,即結體向縱勢發展。

    二、疏”與“密”進行對比。

    《黃庭經》小字結體寬綽有餘。

    三、整體的勻稱整飭與區域性的變化多端相統一。即在規整的基調中,加入斜正、攲側的穿插,這樣使整貼看起來生動、活潑。

  • 7 # 陳丙利

    “扁”與“長”的結合

    在結字上,《黃庭經》還是保留了鍾繇諸表的一些結體特徵,與《薦季直表》、《力命表》兩表及六朝碑楷中的墓誌書法如《張黑女》、《董美人》等較接近。

    即結體偏扁,多橫勢,較類似隸書的結體。如“心”、“五”等字。

    同時,又增加了一些“今妍”的成分。即結體在縱勢上有所發展,與《倪寬贊》、《九成宮》等有所接近,向唐楷跨近了一步。

    如“養”、“身”等字,應該說,此帖在結體上為鍾繇楷書與唐楷之間的過渡形態。

    #2

    “疏”與“密”的對比

    黃庭堅跋《書王周彥東坡帖》曰:“東坡雲,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此確論也。餘嘗申之曰:結密而無間,《瘞鶴銘》近之;寬綽而有餘,《蘭亭》近之。”可見,小字結體貴在寬綽而有餘,而《黃庭經》正有這一特點。

    總體來說,此帖結體偏於寬博鬆懈。

    在這一基調上,透過在單字中突出主線,如“之”、“人”、“受”、“其”等字,使結體顯得收放自如,並因此增強了疏密對比。

    #3

    勻稱整飭與變化多端的統一

    鍾繇的小楷被形容為,“似正還斜,欲斜反正,隨機應變,信手拈來。”

    雖然王羲之小楷不全如此,但在規整的基調中,也間有斜正、攲側的穿插。

    如“本”、“端”、“長”、“入”等字,透過自然筆勢的連帶,使這些字與周圍字自然地組合在一起。

    《黃庭經》中也有正與草的結合,如“洗”、“心”、“正”等字的書寫,帶有明顯的行書意味,這些字與其他的端楷之間也形成了 一種對比。

    在帖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同一偏旁或同一字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如“之”、“心”、四點底、三點水等的書寫,多有變化。

    透過整體的勻稱整飭與區域性的變化多端,並有機地將兩者統一起來,使整帖顯得豐富、活潑。(待續)

  • 8 # 奇趣書畫

    《黃庭經》是道教名經,報告講家養生建煉之說,魏晉時期極為流通。其作家有說為年齡時期老子,有說為魏晉時衛妻子,均沒有能確定,沒有過風聞罷了。

    《晉書籍·王羲之傳》曾載王羲之愛鵝,並以書籍寫《公德經》換鵝,此事從來傳為墨林好話。經古人考訂,《公德經》為《黃庭經》之誤,故以為《黃庭經》睹諸墨跡當以王羲之為首。唐代褚遂良亦曾把此帖加入《晉右軍王羲之書籍目》,但是從來有疑義,眾說紛紛。歐陽建《集古錄》則以為非王羲之所書籍;米元章以為是六往人書籍,所以向來稱傳為王羲之所書籍。

    晉唐小楷許多,如《黃庭經》《宣示表》等,本墨跡已沒有看來,傳播的大多為摹刻的拓本。這些名作都屢經傳摹刊刻,百般拓本傳播寬大。《黃庭經》摹刻上石,傳在晉永和中,但是已沒有可得睹。已知《宋刻秘閣續帖》為最早刻本,爾後《潭帖》《寶晉齋帖》《越州石氏帖》亦刊刻。明代則有《餘清齋帖》《停雲館帖》等,其他各刻,沒有勝列舉,沉摹疊刻沒有下數十本。百般刻本所刻字數、行數,甚至筆跡均有沒有共。

    此本別名水痕本。七行“養”字下有蛀傷殘。從文中“搖俗”“建寧靖”以及三“淵”字缺末筆,當為宋刻古本之一。此本墨色莊沉,傳拓清楚,筆精墨妙,俏逸縱橫,可謂好品。咱們以盤古羊毫字帖編成鋼筆字帖的蓄意,是為了在新穎鋼筆書籍法與盤古羊毫書籍法之間架起一座橋樑。經過這座橋樑,咱們不妨走向昔人,走向羊毫書籍法。從進修鋼筆書籍法過度到進修羊毫書籍法,無疑是一條坦途。共時,咱們在昔人何處吸取豐厚的養分,又不妨返回顧滋潤咱們的鋼筆書籍法,使咱們用筆更精到、更流利、更豐厚,使鋼筆書籍法更佈滿藝術魅力。鋼筆書籍法,只是以今世的一些鋼筆字帖為範本,停頓在普遍的程度上,那是很浮淺的,很難博得較高的功效。昔人云:“取法乎上,僅得箇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進修盤古名帖便是“取法乎上”,用處天然是沒有言而喻的。採用《黃庭經》動作範本,是由於它的線條和用筆及其字形都格外親近鋼筆書籍法,在臨習歷程中不妨比擬貼切、天然地靠攏它,學像它。為了讓讀者在臨習歷程中能更正確地掌握《黃庭經》的特性,咱們從點繪形態、偏旁部首的拉攏順序、結體的基本特性到鋼筆臨寫的筆法、個案的演示等,一都在本書籍內作了證明。盤古名帖都是縱式書籍寫,為便利讀者,咱們將《黃庭經》以鋼筆橫臨的方法編印在書籍內,並附本帖本文。讓讀者有一個感性的熟悉和直瞅的對於照。從鋼筆書籍法人手進修羊毫書籍法是新時期建築起來的一條高速通講,期望寬大鋼筆書籍法嗜好者經過進修,能有一個嶄新的收成,對於過度到進修羊毫書籍法也有一個較好的起步。
  • 9 # 小和尚釋廣德

    王羲之小楷《黃庭經》,結體三大特點:

    1.“扁”與“長”的結合▼在結字上,《黃庭經》還是保留了鍾繇諸表的一些結體特徵,與《薦季直表》、《力命表》兩表及六朝碑楷中的墓誌書法如《張黑女》、《董美人》等較接近。即結體偏扁,多橫勢,較類似隸書的結體。如“心”、“五”等字。同時,又增加了一些“今妍”的成分。即結體在縱勢上有所發展,與《倪寬贊》、《九成宮》等有所接近,向唐楷跨近了一步。如“養”、“身”等字,應該說,此帖在結體上為鍾繇楷書與唐楷之間的過渡形態。

    2.“疏”與“密”的對比▼黃庭堅跋《書王周彥東坡帖》曰:“東坡雲,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此確論也。餘嘗申之曰:結密而無間,《瘞鶴銘》近之;寬綽而有餘,《蘭亭》近之。”可見,小字結體貴在寬綽而有餘,而《黃庭經》正有這一特點。

    總體來說,此帖結體偏於寬博鬆懈。在這一基調上,透過在單字中突出主線,如“之”、“人”、“受”、“其”等字,使結體顯得收放自如,並因此增強了疏密對比。

    3.勻稱整飭與變化多端的統一▼鍾繇的小楷被形容為,“似正還斜,欲斜反正,隨機應變,信手拈來。”雖然王羲之小楷不全如此,但在規整的基調中,也間有斜正、攲側的穿插。如“本”、“端”、“長”、“入”等字,透過自然筆勢的連帶,使這些字與周圍字自然地組合在一起。

    《黃庭經》中也有正與草的結合,如“洗”、“心”、“正”等字的書寫,帶有明顯的行書意味,這些字與其他的端楷之間也形成了 一種對比。

    在帖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同一偏旁或同一字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如“之”、“心”、四點底、三點水等的書寫,多有變化。透過整體的勻稱整飭與區域性的變化多端,並有機地將兩者統一起來,使整帖顯得豐富、活潑。

  • 10 # 一休廣祥

    在結字上,《黃庭經》還是保留了鍾繇諸表的一些結體特徵,與《薦季直表》、《力命表》兩表及六朝碑楷中的墓誌書法如《張黑女》、《董美人》等較接近。

    即結體偏扁,多橫勢,較類似隸書的結體。如“心”、“五”等字。

    同時,又增加了一些“今妍”的成分。即結體在縱勢上有所發展,與《倪寬贊》、《九成宮》等有所接近,向唐楷跨近了一步。

    如“養”、“身”等字,應該說,此帖在結體上為鍾繇楷書與唐楷之間的過渡形態。

    #2

    “疏”與“密”的對比

    黃庭堅跋《書王周彥東坡帖》曰:“東坡雲,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此確論也。餘嘗申之曰:結密而無間,《瘞鶴銘》近之;寬綽而有餘,《蘭亭》近之。”可見,小字結體貴在寬綽而有餘,而《黃庭經》正有這一特點。

    總體來說,此帖結體偏於寬博鬆懈。

    在這一基調上,透過在單字中突出主線,如“之”、“人”、“受”、“其”等字,使結體顯得收放自如,並因此增強了疏密對比。

    #3

    勻稱整飭與變化多端的統一

    鍾繇的小楷被形容為,“似正還斜,欲斜反正,隨機應變,信手拈來。”

    雖然王羲之小楷不全如此,但在規整的基調中,也間有斜正、攲側的穿插。

    如“本”、“端”、“長”、“入”等字,透過自然筆勢的連帶,使這些字與周圍字自然地組合在一起。

    《黃庭經》中也有正與草的結合,如“洗”、“心”、“正”等字的書寫,帶有明顯的行書意味,這些字與其他的端楷之間也形成了 一種對比。

    在帖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同一偏旁或同一字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如“之”、“心”、四點底、三點水等的書寫,多有變化。

    透過整體的勻稱整飭與區域性的變化多端,並有機地將兩者統一起來,使整帖顯得豐富、活潑。

  • 11 # 張勁逸

    書聖王羲之的小楷有數種,《黃庭經》為其最具代表性的法帖。

    據傳唐太宗命褚遂良把王羲之小楷六種,按優良次序排列,《黃庭經》位居前列,譽為"天質自然,風神蓋代";直到現在還是公認《黃庭經》是最佳的小楷臨摹本。

    欣賞《黃庭經》特點首先要明白其歷史傳承,筆法來歷:它的筆法基本在以鍾繇為代表的隸體楷書基礎上變法而來的。也可以說運筆結體皆承漢隸意氣。尚圓而雅淡。他的小楷比鍾繇更加流利從容,雖系傳本摹刻但同樣顯得遒潤勁美,生動自然。楷書基本脫去隸書體勢。波磔的筆畫全由撇捺代替,結體不再扁闊,創造了完備的楷書用筆準則。堪稱"千古楷法之祖"。

    其特點是用筆側鋒起勢,行筆中鋒為主。筆法由於有些許隸意,所以多內擫;點畫上縱然是極小的一點,都字字整端沉靜;筆勢章法上長短,大小,斜正,疏密,錯落有致,精華函斂,奇偉婉麗,意態萬方。

    下面分別從用筆,結體,章法風格幾個方面,對《黃庭經》整體特點作一概述。

    一 筆法特點

    孫過庭《書譜》說:"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看《黃庭經》書法,一上手就大小錯落,情思起伏,風起於青萍之末:

    1 點畫有方有圓,小巧而靈動:《黃庭經》的點畫變勢是對漢隸八分書體一種改進。漢隸八分是單點為"平"勢,甚至與橫畫無別,而《黃庭經》變"側橫"為點。"點"中又有仰,覆,曲等等不同的筆法。還有聯點,兩點,四點,平連,豎連,變勢更多。如下圖

    下左行中的"六"字上點是方的,"正,活"點是三角形,有的尖頭圓尾;還有"然"字,下四點有尖有方順序排列。可以看出歐陽詢《九成宮》筆法基本胎息於此。

    2 橫畫起筆輕,平直而瘦勁。起筆輕收筆略重,運筆法是速度緩起筆疾後收;結體和字形變前人鍾繇的橫扁為縱長,橫方起筆,中間微凹,右上仰,平劃勁俊。被後世稱為“內擫”筆法。如下圖 "五""長"等字。短橫,有的左起尖筆,收筆略重。如"三"字,有的平直粗細一樣,如"生"字。

    3 撇多短疾勁挺,捺力勁而內含:撇畫多藏鋒起筆,落筆迅捷,力量內含,有收斂之勢。如"不,府,藏,知"等字,也是這樣,多不向外放。如下圖:

    如下圖,還有"天,本,入"字。與歐陽詢《九成宮》中的捺字一樣,歐體字就是王羲之筆法學來的。"道,還"字的平捺一樣,起筆為方,頸部略細,象右下行筆,出捺厚重,有稜角顯得勁挺凜然。

    4 折筆圓渾古樸,斂收而得體:王羲之的方折用筆圓渾古樸,有鍾繇之風,如下圖中。"神,照,萬,自"等字之折是用圓筆,轉而不折。這些折法又和虞世南,褚遂良用筆異曲同工,可見這些唐代大家都是在王羲之書法裡吸收了一部分精華,然後結合自身優勢從而形成自己的風格,輝映千秋。

    二 結構特點:

    我們再深入一點,一字一字地依次玩味,看看王右軍在書寫過程中,他的心路歷程和結字技巧,兩者是如何水乳交融般的結伴而行。

    1 王羲之小楷多呈方形,兼具長方和扁方,如下圖,"如"字為扁方。"廬"字是長方,"棄"字方中帶圓。依字型而定型。主體風格以平穩端莊為主旋律。從而完全擺脫了隸書的結字風格特徵。奠定了直到現在還盛行的書寫方便,結體俊秀的楷體通則。

    2 結體參差多變:《黃庭經》總體呈方形,又有多種變化。如"被,永"右下部外伸明顯;錯落自然。

    "如"字左下部外伸;

    "翼"字長橫左伸,

    "齒"字豎畫上伸。"棄"字頂部上延,都是結體精彩,呈現多種外形。

    3 字勢空靈勻美:王羲之《黃庭經》,由於筆畫伸縮,結體寬舒穩端,所以字勢顯得空靈和睦。如下圖 :"渴"字左右兩部件拉開,呈上寬下收,上開下合的結體,看似鬆散,實則相互呼應。

    "龜"字型筆畫繁多,但卻寫得很舒朗。正是詮釋了小楷結字的關鍵要訣:"舒展開疏,間可跑馬"。前人總結曾說:"小字要作大字寫,大字要當小字書",就指得小字和大字結體分佈的辯證關係。

    還有"見"字內部筆畫縮小,空白加大,也使字型空靈耐看。

    "真"字內點細,內部空,下撇點縮小,重心下移,也使字型寬舒。整體觀賞,一字一畫都端莊,和諧,穩重。

    唐李嗣真《書後品》中評道:"右軍正體如陰陽四射,寒暑調暢。巖廊宏敞,簪裾肅穆。其聲鳴也,則鏗鏘金石;其芬鬱也,則氤氳蘭麝;其難徵也,則飄渺而已仙;其可覿(di)也,則昭彰而在目,可謂書聖也。"

    章法體勢妍美 意韻深邃

    《黃庭經》的章法是縱有行,橫無列。在一行中字的大小長短,左斜右側,錯落自然。整觀字群結構虛實相間,如滿天繁星,空曠悠遠,給人以"夜色浩無主,秋明空曠間"的愜意。

    孫過庭《書譜》這樣評價:"寫樂毅論則情多怫鬱,書《畫贊》則意深瑰奇,《黃庭經》則怡懌虛無。"意在稱歎《黃庭經》是王羲之在心情舒暢的時侯寫的。有一種筆入化境的虛渺快意。這也準確描述了《黃庭經》的筆勢和章法特點。

    所以我們今天臨摹欣賞《黃庭經》,要學習它的精髓,不能亦步亦趨的機械模仿。還要欣賞感受它那風神蕭然,恬淡而平和的韻致。

    王羲之寫字,不矯飾,不賣弄,不為作字而書字。能以平和的心態,秉筆揮灑,如同風行水面,自起漣漪。

    快與慢,輕與重,連與斷,完全是手隨心運,一任其自然。似乎漫不經心,卻能處處妥帖;風流倜儻,卻能避免浮滑。他只管一字接一字地寫下去,完成了,一幅氣息貫通,風采盎然的佳作便誕生了,人們常說的"晉人尚韻"。所謂的韻,指的就是如《黃庭經》裡這種瀰漫於字裡行間自由自在,渾然一體的藝術趣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覺得黃家駒被歌迷捧的太高了,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