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
回覆列表
  • 1 # 島嶼探路者

    茶文化對現代社會的作用主要有五個方面:

    1.茶文化以德為中心,重視人的群體價值,倡導無私奉獻,反對見利忘義和唯利是圖。主張義重於利,注重協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提倡對人尊敬,重視修生養德,有利於人的心態平衡,解決現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質;

    2.茶文化是應付人生挑戰的益友。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市場競爭下,緊張的工作、應酬、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各類依附在人們身上的壓力不輕。參與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鬆一番,以應付人生的挑戰,香港茶樓的這個作用十分顯著;

    3.有利於社群文明建設 。經濟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後,社會風氣不能汙濁,道德不能淪喪和醜惡。改革開放後茶文化的傳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變社會不正當消費活動、建立精神文明、促進社會進步的作用;

    4.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豐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顯。茶文化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康樂性,品嚐名茶、茶具、茶點,觀看茶俗茶藝,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5.促進開放,推進國際文化交流。國際茶文化的頻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國界,廣交天下成為人類文明的共同精神財富。

    喝茶能靜心、靜神,有陶冶情操、去除雜念、修身養性之功效,這與提倡“清靜、恬淡”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茶道”是一種以茶為主題的生活禮儀,也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它透過沏茶、賞茶、品茶,來修煉身心。

    茶道禮儀最基本的是奉茶之道,也就是客戶來訪馬上奉茶。奉茶前應先請教客人的喜好,如有點心招待,應先將點心端出,再奉茶,俗話說:酒滿茶半。奉茶時應注意:茶不要太滿,以七分滿為宜。

    一杯清茶在手,享受到幻術般的芬芳與風雅之時,又慢慢地從中感悟到許多,一片茶葉,看起來是那樣細小纖弱,那樣的無足輕重,卻又是那樣的微妙。當它放進杯中,一旦與水融合,便釋放出自己的一切,毫無保留的貢獻出全部精華。雖說沒有茶葉便不會有誘人的清香,但此時此刻,人們所欣賞,所關注,所品位的已經不再是那片片茶葉,而是著杯中之水了。這一切又何嘗不像人的一生?每個人都宛如一片茶葉,或早或晚要融入這個變化紛紜的大千世界。在融合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要從生到死,貢獻出自己的一生,走完自己的人生歷程。

  • 2 # 儒林世家

    茶及茶文化既是陽春白雪,也是下里巴人,高雅通俗融為一體的文化。

    有琴棋書畫詩酒茶,也有柴米油鹽醬醋茶。至於如何博大精深,從以下幾個方面說。

    一、種植,茶樹品種繁多,在不同地區有不一樣的適應表現,這跟土壤酸鹼有關,直接影響口感,這是種植文化。

    二、茶花,茶花頗具觀賞性,有上中下三品之說,這是茶的觀賞文化。

    三、飲茶,飲茶從煮水時機到器具、到品法無不是講究萬千,現在到處可見的茶樓,可見品茶文化。

    四、茶文學,歷代有很多愛茶人士對茶著書立說,形成了茶文學,文學得以發展傳承,便成就了茶文化。

    別忘了,清政府跟英國人做正當生意,他們的東西,賣不過我們的茶,我們賣的是歷史悠久的文化,他們賣的是幾年器具,高下立判。

  • 3 # 芭芭來嘟嘟

    茶文化意為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中國茶文化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禮儀。

    茶文化的傳承,歷史源遠流長。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曾寫過: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寫到: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唐代的陸羽還寫了一本《茶經》。

    茶是一種飲品,也是一種文化。中國的茶既博大精深,又平凡樸素。它在儒,在道,在禪;在宮廷雅室,也在草廬柴舍。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層次。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在歷史上吹響了中華茶文化的號角。從此茶的精神滲透了宮廷和社會,深入中國的詩詞、繪畫、書法、宗教、醫學。幾千年來中國不但積累了大量關於茶葉種植、生產的物質文化、更積累了豐富的有關茶的精神文化,這就是中國特有的茶文化,屬於文化學範疇。

  • 4 # 經典微語錄

    扯淡,就是一個飲品罷了,有什麼文化?要這麼扯的話,啥東西都能扯出文化來。扯犢子也是文化,玩泥巴也是文化,都是附庸風雅愛裝的人整出來的。

  • 5 # 吾是四五六

    茶文化對現代社會的作用主要有五個方面:一:茶文化以德為中心,重視人的群體價值,倡導無私奉獻,反對見利忘義和唯利是圖。主張義重於利,注重協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提倡對人尊敬,重視修生養德,有利於人的心態平衡,解決現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質。。。二:茶文化是應付人生挑戰的益友。在、、、、、、、。

  • 6 # 瀘荼二哥

    這個命題有點呵呵。

    茶有悠久的歷史不假,但是博大精深幾個字貌似沒有。茶可能有文化,但是有飲食文化博大嗎??有兩性文化精深嗎??

    不是為了自己的體驗和精神層次的提高,是裝模作樣的搞一堆和附加在喝茶上面的儀式感,充其量只是商業活動的花絮……全部的文化。

  • 7 # 山石言茶

    我真正開始學茶的時間不久,喝茶是孩童時跟著父輩們喝一些,也不知道喝的茶叫什麼名。“茶文化如何博大精深?”是個答案很多,涉及範圍很廣的問題。那該從何說起呢?我想,一個稚兒日常生活中也會經常喝茶,有客人來喝茶,節日喝茶,有些地方婚喪嫁娶也需要茶……這就是茶文化博大精深的體現了。

    不管是詩詞歌賦,還是柴米油鹽,茶都能融入其中,涵養藝術,滋潤生活,歷史的畫卷上有它的一筆,人們的日常也少不了它的身影,那就不得不說它是博大的。風花雪月有它,下里巴人也有它;數千年前有它,今人笑談間也有它……

    能如此橫向廣及,縱向深遠的,茶是一種。

    【茶史】

    但凡博大精深的學問,歷史的悠久和空間的浩瀚往往至少具備一個。茶的歷史就是悠久的。

    從“茶之為飲”到“茶為國飲”,悠悠五千年的茶史訴說著茶在華夏地位的變遷。茶的發現至今廣為流傳的傳說主要是神農氏傳說,帶著神奇色彩誕生的茶,歷經漢魏兩晉南北朝,它的文化開始展現風采。

    茶的清淡、虛靜特點邂逅了宗教,從此飲茶文化在宗教領域得以興盛。文人筆下無所不包,各個時代的文人常為茶揮墨,晉宋時期的《搜神記》、《神異記》及《異苑》等志怪小說中,都有關於茶的故事;左思的《嬌女詩》、孫楚的《出歌》等是早期的涉茶詩。茶藝則從漢魏六朝時期逐漸出現,各個程式與技藝萌芽。那時也許不會有人想到,茶藝能發展到今日之豐富。

    茶文化發展至隋唐時期已經很完善了,中唐時期則已經普及開來,並出現了首次衝浪現象。唐代文成公主入藏就以茶作為重要陪嫁傳至西藏,藏族同胞飲茶便成了生活習慣,至今的藏族奶茶也與歷史上的茶文化傳播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宋元時期迎來了茶文化的第二次高峰。茶業在宋代有了很大的發展,與此同時,宋代的茶具也很有名,宋人喜歡使用漂亮和精緻的瓷碗及專用的茶盞,這為茶與器的結合起了助推作用。

    明清時期迎來了第三次巔峰,不管是朝廷還是民間,茶及茶文化已經非常普及,製茶工藝和飲茶方法都已成熟。明代朱權還曾研究出一套專用的方法和相應的工具用於點茶,自成一家。

    至現當代,茶是一種古老、傳統的東西了。加上某一段時間,更多新鮮飲料的闖入,茶文化進入了停滯狀態。此時,日本和韓國等一些國家的茶文化也佔了上風,顯得作為茶文化起源的我國好像落後了。其中,不得不引起國人的反思。

    【茶具】

    與茶相關聯的事物很多,茶具是不可或缺的那一部分。茶造就了器皿,器皿也讓茶煥發出更精彩的活力。茶的博大精深,在壺、盞、杯、匙……間已然滲透入器具之中。

    都說茶具和茶好比男人和女人,不同的女人得配不同的男人,生活才和諧美滿。什麼樣的茶配什麼樣的茶具,才能泡出最好的風味。

    茶之豐富,相對應的就有多彩的茶具。根據材質可分為:陶土茶具、漆器茶具、瓷器茶具、玻璃茶具、竹木茶具和金屬茶具等。不同的材質,對茶的影響在細微間起著重要作用,如綠茶則對應選擇密度較高的茶具,黑茶則選擇密度較低的茶具。

    茶還可衍生出一系列的茶具,“茶道六君子”、養壺筆、水盂等。茶之雅,也在促進器之雅,茶之好,也在推進器之實用。

    茶文化不是束之高閣的,和器具的結合,其實也在提高著人們對器皿實用性的要求。

    【文化】

    茶不單作為一個有經濟價值和健康價值的物品,還有著調和性情,愉悅精神的意義,具備走進人的心靈、思想的特點,這是茶文化的魅力。

    在品茶間,懂得對於美好事物的辨別;泡茶時,方明白如何展現事物的美好;學會製茶了,才理解制作出好事物的不易;學會存茶,也學會了去珍惜。

    茶,在古時有藥用,醫治的是人身體上的疾病;而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醫治的又豈止是身體,喝茶久了便會有茶心,這是文化的力量,是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 8 # 大中醫智慧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透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涵禮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是養生怡情的一種方法。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被稱為茶文化,所以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藝等在內的都屬於茶文化知識。中國作為茶葉的發源地,茶文化知識當然也是博大精深的。

  • 9 # 喜茗堂

    淺顯易懂地講,茶文化對於喜歡裸奔的人來講,就是一片葉子,根本不值得一顧,根本不神秘。

    然而,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就好比是人的一件衣服,包裹在茶葉子的外面,裝扮成斯文的角色,讓信仰的人歡樂!讓相信的人歡喜!讓信賴的人健康!(圖片為網路載圖)

    實際上,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就在這件衣服上切實地反映出來。

    如同生活中的人們,夏天天氣熱,簡潔明快就是實際,色彩飄逸就是實在,輕鬆愉快就是需要!

    如同勞動中的人們,春暖花開時,讓和煦溫婉來養神,讓春意盎然來養生,讓鶯歌燕舞來歡樂!(圖片為網路載圖)

    如同秋高氣爽的季節,讓收穫來填充生活的美滿,讓收入來證明生活的幸福,讓豔陽高照來煥發生命的精彩!

    如同冬天裡的爐火,水沸初開迎佳賓,寒夜客來茶當酒,水煮一江春,體味美好人生……(圖片為網路載圖)

    如果真的不懂茶的博大精深,朋友,只要好好地想象一下,人,不穿衣服行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就是服裝,豐富多彩,多姿多彩!

    2019年11月9日

    生活中有茶,茶中有健康!

  • 10 # 聞魯生

    【品茗論道】

    雲遮霧障寒美人,

    清心明目精氣神。

    七盅飲罷奮翼呼,

    苦盡甘來惟真醇。

  • 11 # 呂永亮

    茶文化如何博大精深?

    本人把簡簡單單的喝茶,已經”吃”到了【不是吃茶,而是在參禪悟道】的境界了。

    雖然離開“禪茶一味”的境界還很遙遠,但是起點不俗了吧。

    於是,本人還把“吃茶心得”直接用水墨藝術形式畫出來,宣告了吃茶可以吃出很高大上的人生境界。

    這算不算屬於茶文化的一種呢?

  • 12 # 明貞

    茶禪一味,所謂禪即內心清靜自我主宰,心想事成。

    七碗受至味

    一壺得真趣

    空持千百偈

    不如吃茶去

    品茶讀書,人生樂事。

  • 13 # 浮蓋山

    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宏大、寬泛、令人追思,探古訪今;一片植物的葉子——謂之“茶”,所衍生出的一種茶文化,意味深長久遠。永遠都在學習琢磨、探尋、思考之中!

    中國種茶、飲茶的歷史最初始於神農時代,有史可考的可追溯到春秋時代,至今已有五千年左右的歷史。

    我國的功夫茶文化,起源於廣東省潮汕地區。

    現在南方地區普遍沿襲廣東功夫茶的飲用方式習慣,已逐漸形成南方飲茶文化的習性、傳播和研習的規範化,並已深入人心和普通百姓的思想認同感相向而行。

    廣東茶文化:茶葉品技法、茶藝操作手法,品茗與鑑賞。

    潮州功夫茶與廣東茶市(早市)是嶺南文化的兩朵奇葩並大放異彩。

    現在廣東潮州的功夫茶,已在整個南方地區普遍形成、並已逐漸向北方延伸擴充套件的趨勢。

    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

    一,品茶

    品茶:就是品評茶味的簡稱,也稱茶飲。

    品茶流程,講究審茶、觀茶、品茶三道工序。

    品茶方式:備、洗、取、沏、端、飲、斟、清。

    器皿選擇:使用性強,有欣賞價值的茶性的發揮。

    水的選擇:源、活、甘、清。

    而本人飲用茶,以高山山泉水為主要選擇。

    ⑴審茶

    就是察言觀色,泡茶前先看茶葉,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內行的人能馬上分辨出各種茶類,如紅茶、綠茶、黑茶等等。

    ⑵觀茶

    就是看茶葉的形狀與顏色。

    ⑶品茶

    在品茗沖泡茶葉時,吸、嗅、聞茶香。品茶的茶具,包括茶壺等一系列的配套附件,如茶漏、茶盤、茶托等等。

    二,茶藝

    是茶文化工作者,茶藝工作者及茶葉經營管理、茶葉市場營銷人員,所掌握與系統學習茶文化的理論基礎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整體結合體系。

    三,茶鑑賞

    所謂的茶鑑賞,除了品名茶的色、香、味及種類、時間外,還要鑑別出茶的真偽區分,這才是難能可貴的。有個別從業者為了謀取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往往會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差茶充名茶等等;這就得靠品名者一雙火眼金睛和嗅覺靈敏的味蕾、口舌來正確分辨確認。

    一片小小的茶葉,它所能體現出來的一種茶文化與深邃、奧妙之處,永遠值得人們學習、探索、研究!

  • 14 # 國家高階評茶師

    你好,感謝邀請!茶的文化確實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在《神農本草經》裡就已經有記載關於茶方面的知識,相傳神農為了眾嘗百草多次中毒,多虧了茶解毒才幾次死裡逃生。從此,茶慢慢的被人們所接受。到了兩晉北朝,茶才真正以文化的面貌出現,那時喜好喝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到了唐代開元以後,中國的"茶道"越來越盛行,飲茶之風瀰漫朝野。宋因承唐代飲茶之風,飲茶日益普及。早就有“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說,可見茶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普及性。茶有提神醒腦、健胃消食、養心潤肺、生津止渴、降脂減肥、消疲增憶、延年益壽等功效。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茶更是被人們視為最好的保健飲品。

    古代文人雅仕都喜歡以茶為伍,據說司馬相如與楊雄是早期著名的茶人。司馬相如曾作《凡將篇》、楊雄作《方言》,一個從藥用,一個從文學角度都談到茶,晉代張載曾寫《登成都樓詩》:“借問楊子舍,想見長卿廬……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區”。從此茶文化積極入世,兩晉北朝時,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養廉”,以對抗當時的奢侈之風。魏晉以來,天下騷亂,文人心有餘而力不足,茶更成了助興之物。後來清淡之風發展到一般文人,必竟能豪飲終日不醉的畢竟是少數,而茶則可長飲且讓人保持清醒頭腦,而且有助於健康,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轉向好茶,所以相續出現許多好茶人。最典型的有茶仙陸羽,《茶經》就是陸羽著作的。

    茶不止歷史淵遠流長,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且也不斷的傳播到世界各國。 南宋時,日本僧人榮西就把茶種帶回日本,從此日本才開始種茶,在南宋末期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浙江寺取經,又將中國的茶道引進日本,成為中國茶道在日本的最早傳播者,直到明朝中後期千利休受中國茶道精髓的影響,並根據《詩經》總結出茶道的儀程框架規範,總結出四規:“和、敬、清、寂”,從此利休成為日本茶道高僧。“茶道”這面旗幟也被他高高的舉起。後來茶人又把“茶和藝”有機結合起來,茶人把人們日常飲茶的習慣,根據茶道規則,透過藝術加工,藉助於人物、道具、舞臺、燈光、音樂、字畫、花草等相互配合及合理編排,向賓客展現茶的衝、泡、飲的技巧,把日常的飲茶引向藝術化,提升了品飲的境界,賦予茶以更高的靈性和魅力。從而更好的宣傳普及茶文化、推廣茶知識。也使內涵更加豐富,使茶的文化更加精深博大。

    多瞭解茶文化可以讓人更加有品位、有境界,同時多瞭解多類茶的品質特徵及沖泡技巧,讓自己真正的喝到了茶的精華,品出健康的格調來。

  • 15 # 開明古韻普洱茶

    茶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在於其歷史淵源深厚的同時,又具備很強包容性與可塑性,博採眾家之長,又和而不同。

    首先,看茶葉產地

    雲南被譽為“世界茶源”之地,而中國的茶產地卻又不止雲南,像武夷巖茶、福鼎白茶、西湖龍井……都是國內特別出名的茶葉,而每一種茶葉背後都有標誌性的茶產地。

    就拿雲南來說。

    在雲南有這樣一株茶樹,樹齡3200年,位於臨滄市鳳慶縣香竹箐的錦繡茶祖。號稱比商紂王還年長近100歲,比春秋時期的孔子年長近700歲,比秦始皇年長近1000歲。

    2004年,經中外專家進行評估後,一致認為錦繡茶祖樹齡在3200年至3500年之間,是迄今世界上發現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樹,對人類茶文種植歷史意義深遠。

    錦繡茶祖作為見證了中華歷史文明更替的活化石,已經遠遠超過了品飲的價值,更像是一種文化的象徵。而類似錦繡茶祖這樣的千年古茶樹,在雲南眾多山頭中並不難見。

    其次,看文化底蘊

    茶文化起於神農氏,最開始源於藥理,這從“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這個典故可以看出。

    隨著茶文化的發展,茶文化漸漸融入了中華百家哲學思想,和而不同,又博採眾家之長,使得茶文化愈加博大精深。其中,尤以儒釋道三教對茶文化的影響最為深遠。

    道家鼻祖老子講究“道法自然”,有“喝茶悟道”一說;佛家禪宗透過喝茶參悟佛理,悟出“禪茶一味”;中國遵循了兩千多年的儒家思想,以“人文茶席”看盡人生百態。

    在《茶經》記載著這樣一句話:“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由此可見茶文化底蘊之深遠,是至少也有上千年曆史的國之精粹。

    人文與茶文化的相互促進主要體現於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大到國家層面的外交,小到小家小戶招待客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飲品。

    最後,看雅俗共賞

    茶藝是一種“雅茶”文化,萌於唐,揚於宋,改於明,盛於清,也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各個朝代又因為飲茶習慣而有所不同,如唐宋煮飲之風盛行,到了明清卻又開始流行泡飲。

    茶藝透過選茶、擇水、挑具、烹茶、選擇或創造環境等一系列內容,從而渲染一種喝茶人想要的喝茶氛圍,從而增強藝術感染力。茶藝不僅對泡茶器材要求甚高,對手法技巧也頗有研究,追求一個賞心悅目。

    而所謂俗茶,自然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茶。俗茶沒那麼多講究,聚眾四五友,潦草一濁茶,談笑間茶湯漸濃,入口又苦又澀,少頃之後必有回甘,彷彿一杯茶便可道盡人間瑣碎。此處喝茶,喝的又是茶之本味。

    就喝茶一事,實在沒必要有那“雅”“俗”之見,往往雅俗共賞,更能體會喝茶的諸多樂趣。可謂,同為紅塵眾茶客,不以雅俗分高低。

  • 16 # 百文摘

    中國古人稱喝茶為吃茶、飲茶、用茶,或品茶,那時對茶的謙卑的珍惜,說到底,是寄品格稟賦於茶,寄哲思與情愛於茶。我們對茶的認識與熱愛,其實是對生命本體和大自然的認識與熱愛,同時也是對生命永恆的追求和對現實生活的達觀。彷彿一位謙謙君子,一位從容恬淡的智者,茶不卑不亢,不驕不躁,不溫不火,幾乎包含著中國文化的全部精神與本質。因而茶的高尚,也是人的高尚;茶的淡泊,也是人的淡泊。人沉浸在茶中,也即沉浸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

    “茶風”包含以下三方面

    一、茶葉,一種茶葉一世情,每一種茶葉都有著她自己曲折離奇的身世故事,“西湖龍井”、“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安溪鐵觀音”、“君山銀針”、“雲南普洱茶”、“廬山雲霧茶”、“凍頂烏龍茶”、“祁紅茶”、“蘇州茉莉花茶”等風行世界的名茶,每―種茶都寫出它們的一世傳奇!

    二、茶與生活,將水煮開,置茶入壺,注湯入壺,將茶湯入杯??這一道道泡茶程式看似簡單卻蘊涵瞭如何取水、澆水、置茶的量、沖水的急慢多寡等等,都在細微中引動著茶香和滋味。

    三、茶器。佳茗必有好器相配,才能相得益彰。中國曆代經典茶器中,有不少出自名窯,或在宮廷之內、或在文人雅士之間流傳把玩,亦成為令人收藏主題。本系列將以中國茶器為經,以時代為緯,系統地探究每一時代品茗風格與茶器的一段不解之緣。

    其實懂不懂茶,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喝茶。“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一款茶入了手,多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嘗試。喝什麼茶也不重要,適合自己的茶才是好茶。茶在手,一人得幽,二人得趣,三人成品。於塵世偷來閒暇時間,不乏人生之樂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隕石總是掉在坑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