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樂學院小婉老師
-
2 # V雲兒
孩子逆反,父母說的話就是故意不聽,我覺得首先父母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問題一定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為什麼孩子會故意不聽呢?這個問題值得仔細思考。
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聽話,習慣於用命令和強迫的口氣,甚至打罵的態度來達到讓孩子順從,但這樣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壓抑和強迫了兒童。有壓迫就會有反抗,久而久之,有的孩子會變得麻木起來,無視大人說的話和要求,有的內在會產生出極大的壓力,爆發出來,變得故意搗亂,甚至和大人對著幹。
我家老大接受的是蒙氏教育,我也因此而接觸到了這種與傳統教育方式不同的教育理念,檢視過一些相關的書籍,裡面有談到孩子的順從問題,因為有愛而願意順從,因為有意志而能夠順從。這句話不難理解,但也不易把握。特別是在遇到具體情況時,父母固有的舊教育觀念和方式很容易讓你難以做到。
1.首先是有愛,你的教育方式要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而不是強迫,當他拒絕你時,你要想一想他拒絕你的原因,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問題,當他的需求在得到認同和理解的時候,他就更能反過來接受你的意見和要求了,如果你一味的強迫命令,只能適得其反。
2.另一個方面,就是意志,意志是服從的基礎,心理學家馬斯洛說過,順從的人就是自我實現的人。孩子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敏感期,我們在要求孩子的時候,應該看一看這樣的要求是否符合孩子的發展過程,孩子在這個時期是否具備你要求的那種能力,兒童順從與否同他具備的能力也有關係,不要一味的用成人的觀點去評判,讓他在自我的發展過程中自己形成意志力。
3.和孩子事先建立好規則,當發生問題的時候,用規則去提醒和要求孩子,因為規則是他認可過的,他會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見,也會考慮到規則來約束自己。
4.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很多時候是自己的情緒不好,當孩子一旦違背了自己的意願,就喪失耐心,馬上表露了出來,但其實是自己情緒的一個宣洩,而自己還不覺得,只認為是孩子的問題。
理論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希望這些觀點能夠幫到你,但是真正的改變還需要在具體事件中慢慢摸索,不斷提醒自己,用正確的方式去對待教育孩子。而且在現實生活中,除了自己,家庭裡面還有很多其他成員,大家都有自己固有的觀念和習慣,實現起來也會有很大的阻力,除了改變自己的方式,還要發動家人一起改變,必須堅持下去才會有收穫,或許某天你就發現孩子也改變了
-
3 # 一特六二五
每個孩子都會有一個叛逆期,在這個時期,應該給予理解,人不輕狂枉少年嘛,所以也是正常現象,在這個事情,應該像一個成人一樣去跟他交流,討論,溝通,聽取他的想法和意見,而不是一直壓著他,這個年紀了,壓是壓不住的,只有有效的溝通才有用,告訴他,什麼是原則,告訴他,事情的後果,甚至讓他可以稍微感受一下失敗的結果,成長總不是一帆風順的,試著跟孩子成為朋友,很重要
-
4 # 言其故
孩子的叛逆心理實質上是控制慾受到大人和社會的阻礙,為了尋找突破口,反而轉向以不配合、不聽話去引起父母關注,從而達到控制父母的目的。
一般來說,在十二三歲,人類身體發育基本完成,青少年在潛意識裡已經認為自己是成人了,但父母眼裡,還認為他是孩子,繼續各種管束說教,這就使孩子的控制慾望受阻,激發了孩子的反抗。逆反的機率,男孩高於女孩,因為男孩控制慾更強。
解決之道,一是家庭生活民主化,通報財務等大事,讓孩子參與家庭管理。二是鼓勵孩子當學生幹部,三是鼓勵孩子當孩子頭,帶著小夥伴玩。或者養貓養狗,多進行球類運動,總之要滿足良性控制慾,不然就會走向惡性滿足,如逆反,沉迷玩遊戲。
逆反心理是控制慾的表現,不能消除,只能合理良性滿足,最終與孩子平等相處。
-
5 # 羅鬆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孩子的逆反心理,看到這幾個字就基本知道問題在哪裡了,因為家長站在了一個讓孩子高不可攀的位置上來看待問題,也就是說,家長用自己的想法和處事方式來衡量孩子的標準,首先這樣的思維方式就是不對的,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也許是家長的“逆反心理很重”,有很多家長說“我們家孩子特別犟”我想孩子聽到這句話一定在說“我媽媽特別犟”。
我們常說,蹲下來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就是說我們要和孩子在同一個角度,同一種方式來看待問題,這樣才能發現孩子的世界,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千萬別輕易下定論孩子有什麼樣的問題,因為孩子的反應出來的問題,多數都是家長的問題,我想說到這,要麼家長已經知道問題出在哪,要麼覺得我說的完全是扯淡,不管怎麼想,我還是要勸家長一句,要想讓孩子聽話,就一定要走進孩子的世界,不然在您的觀念中,孩子永遠是不聽話的,永遠逆反心理都重!要解決孩子的問題,首先解決自己的問題!
-
6 # 梅花媽媽育兒
小梅花3歲的時候處於叛逆期,說什麼都不聽,或對著幹。剛開始我很容易被她激怒,每次都大動干戈,後來經過不斷學習瞭解她後,我發現原來溝通方法很重要。
對於叛逆期孩子,建議嘗試以下方法:
1.站著孩子角度溝通 因為週一至週五要上幼兒園,晚飯結束後孩子玩一會兒,就得抓緊時間洗澡,她每次玩得興奮時就不肯。我會說“想聽故事嗎?那我們趕緊洗玩,馬上就可以看繪本故事了!”這時候孩子就會很配合,巴不得快點洗完。
3.讓孩子承擔叛逆的後果 孩子越叛逆,家長越不能強硬對抗,如果經過反覆商議無果,孩子仍要叛逆行事,那就讓她偶爾體會行為造成的後果。事後父母需要耐心分析引導,一般孩子都會認識到錯誤而後悔。
4注重親子關係 孩子叛逆的根本原因,是對親子關係的不滿,於是希望透過叛逆的行為來引起父母的關注。所以父母平時多注意親子關係的培養,讓良好的親子關係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
-
7 # 元寶媽咪
當孩子逐漸成長起來之後,他們學會了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和內心想法,而且也擁有了自己倔強的小脾氣。很多時候,家長越是想要孩子怎麼做,孩子越是不聽,也是讓父母特別頭疼。
我的兒子今年三歲了,也是叛逆得不得了,越是讓他如何去做,他越是不高興,越是要擰著來,即使跟他講道理,似乎都無濟於事。
根據我長期教育孩子的經驗,對於叛逆期的孩子,我覺得應該這樣做。01和孩子做朋友
不要把自己弄得高高在上的樣子,有些家長非常喜歡自認為自己說的算,自己說怎麼做就讓孩子必須得聽,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這樣不以道理服人,孩子會更加不服氣,逆反心理更強。
02慢慢滲透講解
孩子處於成長髮育的過程當中,他的人生和價值觀還沒有成熟,而且沒有是非對錯的觀念,如果一味的對孩子大吵大罵,只能讓孩子產生煩感。
03多多鼓勵表揚
正在處於叛逆期的孩子,要給孩子多一點的鼓勵和表揚,少批評,哪怕是一丁點的進步也要及時的表揚孩子,這樣更有利於孩子身心成長。
04多參加戶外活動
多帶著孩子去戶外玩耍,旅遊玩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這樣更能使孩子增長見識。
05多參加公益活動
培養孩子的愛心和善心,多讓孩子參加公益活動,培養孩子樂於助人的精神,提高孩子的道德素養,並且感受不同階層人們的生活狀態,當看到心胸寬廣或者堅強的人,努力向他們學習。
06多換位思考
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如果說我們是孩子,我們會怎麼做,當家長指責和批評我們的時候,我們會什麼感受,不能總是指示孩子該怎麼做,要怎麼做,多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理解孩子的想法。
07多傾聽孩子的想法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最好別一意孤行,首先聽聽孩子是怎麼想的,瞭解孩子的出發點,她為什麼要這樣做,然後在加以引導。
08必要時犯一次錯誤
有些時候,孩子即使犯錯誤了,家長告訴孩子怎麼去做,孩子也不喜歡按著家長的做法去做,不如讓他們去錯一次,當吃到錯誤的苦頭的時候,就知道家長的苦口婆心的正確性了。
教育孩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家長不斷的摸索和因材施教,並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棍棒底下出孝子”,只有細心的指導和引導,並且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才能讓孩子越來越進步。
回覆列表
如果孩子出現了叛逆期,只說明瞭一點,你的孩子開始長大了,他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主見。這種時期家長首先要學會尊重孩子。
第一,在生活當中,需要多去傾聽一下孩子的聲音。孩子可能會因為年齡小,有的時候會提出一些小小的要求,但是可能會因為變大不清楚,這個時候如果大人麼有耐心去傾聽的話,這時孩子就會感到很沮喪和不開心。但如果家長能夠學會仔細的學會傾聽孩子的需求,那孩子自然也就會聽從大人的一些要求和命令。
第二,對孩子提要求的時候要符合實際要求,由於孩子的年齡還太小,理解能力還有限,如果大人一次性提的問題太多、太複雜的話,孩子會很難理解並接受,自然也就會出現逆反的心裡了。
第三,要學會尊重孩子,可能大家會經常在大街上看見這樣的場景,就是,一旦孩子在公共場所做出一些不太合適的場景時,家長就會大聲的斥責孩子。其實這種教育方式是非常錯誤的,因為大人過度的斥責和責備不一定會糾正孩子不好的行為,像這種情況,大人應該要很耐心的跟孩子講一講,自己的行為為什麼不合適,但是也是可以對孩子做一些小小的懲罰。
第四,適當的對孩子進行獎勵和誇獎。每個人的內心都是希望被讚賞和鼓勵的,當孩子很聽話的時候,家長就應該給孩子講一些表揚的話,表示很很關心孩子。
不能一味的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來教育或批評孩子,要耐心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心中真正的想法,也許孩子在叛逆期,剛開始溝通會很困難或者孩子會抗拒溝通,但是要慢慢來,多給孩子些關愛,融化他們的心,等他們敞開心扉,聽聽孩子的心聲,耐心和孩子說出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