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春龍
-
2 #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當然是周瑜,蘇軾提到諸葛亮了,還是司馬光提到諸葛亮了,就是陳壽也沒說諸葛亮是赤壁之戰的指揮官。說諸葛亮是後世戲曲故事的需要
-
3 # 四川達州人
當然是周瑜。
反正我沒有聽說過:三國諸葛赤壁。
赤壁大戰,劉備劉琦軍隊大體就是1.5萬,其中2000精銳給關羽張飛,剩餘部分由周瑜統一排程,也參與了部分戰鬥。
說孫劉聯軍其實是美化劉備,周瑜是江東3萬前軍總指揮,也是孫劉聯軍統帥,負責整個戰役的統籌規劃與後勤補給。所以公平來說,赤壁大戰中,周瑜及前軍成就大約50%,孫權及後軍負責後勤保障,大約30%,劉備及諸葛亮外交成果合計大約20%。
-
4 # 清風若過
三國演義裡面捧劉,所以大家都以為赤壁之戰劉備一方出了很大的力。可是實際歷史上呢,劉備一方就是打醬油的,抗曹的功主要就是孫吳的。像蜀吳聯盟,是魯肅挑起的,也是魯肅進行聯絡。諸葛亮沒有舌亂群儒,草船借箭的是周瑜。
最後說一下週瑜等的東南風,不是靠諸葛亮借來的,而是因為周瑜常年在柴桑,發現冬季時雖然都是刮北風,但是會有一段時間會刮東南風,才會有火燒曹營的謀略。想一下也知道,如果主帥沒有把握的話,會制定一個看天說話的戰爭策略嗎?
-
5 # 上策視覺
孫劉聯軍在赤壁大戰中獲勝的最大功臣當然是周瑜周公瑾了!這是無可置疑的。周瑜是這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南北大戰的總策劃和總指揮,這是歷史公認的。宋代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所寫的“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基本就是周郎赤壁的真實寫照。赤壁之戰的第二大功臣應該是魯肅魯子敬!魯肅具有非常深邃的戰略思想,在這場大戰中他是促成與劉備聯合作戰的首功之臣,並且作為周瑜最重要的助手,幫助周瑜完善了作戰方案,並參與了指揮作戰。戰爭結束後,吳軍得勝回朝,孫權親自為魯肅執鞍牽馬就是對魯肅在這場戰爭中起到的巨大作用的高度認可。當時得到這份榮耀的只有周瑜和魯肅二人。赤壁之戰的第三大功臣可以說是諸葛亮!孔明與魯肅一樣,也是促成孫劉聯合作戰的最重要兩個人之一。但總體來說,劉備的軍隊在這場戰爭中並不是擔當主力,而更多是起到對曹軍的牽制作用,以及在曹軍敗退時進行追擊。也正因為如此,劉軍乘勝一舉佔領了大半個荊州。而作為絕對主力的孫吳軍隊反而奪得城池相對較少。但劉備一方也深知實力對比的強弱,因此就提出“借荊州”,這也為之後“隆中對”戰略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至於孔明借東風和關羽華容道捉放曹,那純粹是羅貫中老夫子杜撰出來的。
-
6 # 劍指歷史
赤壁之戰是曹操與孫劉的一次正面對決。首先從戰略上說諸葛亮和周瑜是高度一致的,那就堅決抵抗,絕不投降,並看到了自己的長處正克敵人的短處。吳主孫權搖擺不定,文主降,武主戰。最後是周瑜和諸葛亮共同促成孫權下定決心。同時孫權看到了劉琮的下場,更決定拼死一戰,他告訴周瑜你完了孤就上。好悲狀!
在戰術層面二人同樣英雄所見略同,用火攻。曹操勢大,非人力所能勝,必須藉助火攻。當然放火的人選定黃蓋,但沒東風也不好使。於是才有孔明的借東風。可以說整個戰役東吳出人出力遠大於劉備,但劉備摘取了最大的勝利果實。這是周瑜生氣的原因。其實有劉備在前面擋著,東吳更安全。這一點周瑜沒鬧明白。
-
7 # 野草的沉思
赤壁之戰主要是周瑜指揮的。論功,周瑜第一,諸葛亮第二。
赤壁之戰的主戰場在長江江面上,周瑜採用老將黃蓋之計,用火攻擊敗了曹操。
劉備的軍隊主要在陸地上作戰,在曹操敗退的時候,沿途截殺。而後,諸葛亮指揮,又相繼攻佔了南郡、長沙等城市。
赤壁之戰,能打敗曹操,孫劉兩家聯合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孫劉兩家聯合,諸葛亮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曹操不戰而收荊州,乘勢欲下江南。東吳群臣分為主戰派和主和派。吳主孫權舉棋不定。魯肅建議聯合劉備抗曹。孫權派魯肅過江來見劉備。劉備派諸葛亮隨魯肅去吳協商聯合之事。
在東吳,諸葛亮舌戰群儒,駁斥了主和派的言論,又透過精闢地分析形勢,使孫權堅定了聯劉抗曹的決心,再就是輔助周瑜,做出了總的戰略規劃和其他一些工作。諸葛亮的這一系列工作,為赤壁之戰的勝利做了鋪墊。
總的來說,赤壁之戰,如果周瑜領導的東吳軍隊不先在江面上用火攻擊敗曹軍主力,這場仗是打不贏的。所以,在赤壁之戰的指揮方面,周瑜的功勞大於諸葛亮。這是事實。
-
8 # 劉坤忠120
對於赤壁之戰存在著許多疑惑,我看了網路關於赤壁之戰簡介的二十多篇文章,對《三國演義》中居功之偉的大功臣、劉備的軍師、過江聯盟的諸葛亮隻字未提,作為劉備集團二號人物,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在如此重要的戰役中沒有他的身影,不管正史、三國志絕無可能的事,這樣的文章也不必看了。就是赤壁之戰全是周瑜的功勞,劉備方重在參與,劉備以諸葛亮的謀略為謀略,以他的決策為塊策,不可能沒有諸葛亮的名字,好像他還沒有出山,三國演義也白看了。無法評論。
-
9 # 肉肉的三國故事
赤壁之戰可以說,和諸葛亮沒有關係,那是周瑜主角的舞臺。
但是,就算孫權不聯盟,諸葛亮也有後招,一樣可以保住江夏,奪取荊州南部四郡。
就算不結盟,孫權和周瑜還是一樣會和曹操開戰,也一樣會贏。
至於,孔明的後招是什麼?我們無從瞭解。
-
10 # 小程生活故事
諸葛亮是赤壁之戰中的參與者之一,如果說功勞的話諸葛亮不能說功勞最大但也起關鍵作用。功勞最大的肯定是周瑜。
1為什麼說周瑜功勞最大,赤壁之戰曹操有80萬大軍攻佔荊州之後就開始操練水軍,劉備這個時候本來就勢力比較小,如果說孫劉聯軍實際上劉備也是在依靠孫權的力量來剋制曹操,
2孫權本來在應對曹操方便其實從內心來說是沒有底的,但是孫權也不是等閒之輩怕曹操是一方便,沒有足夠信心也是一方便,儘管有諸葛亮的群戰舌儒,但是還是不足以促使孫權下定決心,這個時候周瑜是給孫權下決心的關鍵人物,有了周瑜的支援,孫權才決定放手一搏。
3周瑜是吳國大都督在戰役打響以後,整頓軍隊,和黃蓋上演一出苦情戲,發揮很大作用。有了黃蓋的詐降很大程度上佔據了優勢。
4周瑜本身就有很高的指揮才能,對於水軍指揮和操練很有方法,加上諸葛亮的建議和幫助勝算的機會大,發揮巨大作用。
-
11 # 庫庫庫奇奇526
都在胡說八道!赤壁之戰的第一功臣必須是著名的軍事家——孔明先生啊!舌戰群儒讓江東腐儒統統閉嘴;智激周瑜讓東吳橫下心來對抗曹操;觀苦肉計、蔣幹盜書而不語乃總攬全域性;草船借箭讓本方實力大增;借東風徹底確定勝局。除了這些,我們孔明先生完全算無遺策,根本就無愧於三國第一政治家、軍事家、智者!什麼周瑜、魯肅、荀彧、賈詡……這些人加起來給孔明先生擦鞋都嫌他們手髒!所以說,我們孔明先生那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智者!別信什麼《三國志》《品三國》胡說八道!演義才是第一!!!
-
12 # 歷史簡單說
我們先來說說諸葛亮在赤壁之戰都有什麼表現,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其實在三國演義,有些人說是貶低了周瑜,而提高了諸葛亮,其實,在我看來,三國演義,被貶低的是整個劉備軍隊。
因為在三國演義裡面,感覺整個赤壁之戰,都是周瑜帶著吳軍在打,劉備只是出了一個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等人就是一直在休息沒出戰,只是在華容道的時候才出現了一會兒,而且還把曹操給放了。
到是在赤壁之戰結束的時候,諸葛亮還出手拿下了襄陽與荊南四郡,搞得東吳費了好大的力氣,啥也沒撈著,然後周瑜還被氣死了。
被提高的是諸葛亮與周瑜兩個人,諸葛亮被提高的就是草船借箭,解決了箭的問題,與周瑜共同提出了火攻,然後還透過借東風,解決了赤壁之戰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而其實,諸葛亮確實和魯肅一手促成了孫劉聯盟。
諸葛亮給孫權很多信心與勇氣,敢於對抗曹魏大軍,而在之前,整個東吳上下,不管文武,都是力主投降的,讓孫權很是不滿,也很是無奈,正是諸葛亮的到來,再加上魯肅與周瑜的態度,讓孫權下定了決心,聯劉抗曹。
周瑜又是怎麼被提高呢?因為赤壁之戰的總指揮並不是周瑜,沒有史料能證明周瑜統率了東吳大軍,更何況是劉備的軍隊,這個也不符合常理,而且史料多處證明,劉備與周瑜是一起行動,根本沒有劉備聽從周瑜指揮或者安排的。
而在東吳軍裡,周瑜與程普都是都督,互不聽命,兩人都各自指揮一萬軍隊,也就是說周瑜的功勞,也就是那一萬軍隊的功勞,不能把整個赤壁之戰的大功都歸到周瑜身上,至少劉備的功勞要大於周瑜。
當然,如果比較周瑜與諸葛亮的話,那顯然是周瑜的功勞更大,諸葛亮是做為劉備的使臣去促進這個聯盟的,他是劉備的軍師,還是沒法跟周瑜相比。
另外,魯肅的功勞要比周瑜的功勞大,因為孫劉聯盟的達成都是魯肅一手促成的。而赤壁之戰,孫劉聯盟之所以能嬴,天時的作用最大,曹操是敗給了天時,而不是孫劉。
-
13 # 藝林話史
一,先說劉備陣營,建立孫劉聯盟是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的既定方針,即使沒有劉綜降曹,沒有當陽之敗,身處新野小縣的劉備也必須和孫權聯合,因此,孫劉聯盟的結成是形勢發展的必然。
二,再分析東吳方面,東吳方面的形勢是以張昭為首的主和派佔據上風,其堅定的主戰派只有東吳的傑出政治家魯肅先生,他敏銳的認識到問題關鍵,投降後其它人好銳,唯獨主公孫權該怎麼讓曹操安置?而孫權由於當時執政時間,經驗不足,認識不到深層核心問題,而周瑜呢,從他後面出場後的表現可知,他是不堅定的主戰派,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從他回來後的表現看,對於主戰的程普,黃蓋等武將和主和的張昭等文臣都是打哈哈應付,沒有明確意見,他為什麼這樣,他主和嗎?不是,主戰嗎?也不明確。為什麼呢?因為他作為東吳實際的最高統帥,他考慮的要更深層,他也壓力山大,如果內部主和佔上風,而孫權又不堅定,那麼,光憑他和子敬先生是不行的,打仗總需要糧草,兵馬器械吧,關鍵還要更費錢的戰船,這些後勤保障全掌握在張昭等文臣手中,如果到時候他們不配合怎麼辦?這些後勤謀劃程普,黃蓋等武將是幹不了的。如果他也主投降,那萬一將來投降後孫權步了劉綜的後塵,那他將對不起死去向好兄弟孫策。所以,周瑜在諸葛亮沒來前是很矛盾的。
三,魯肅魯子敬先生雖然也是滿腹韜略,才能出眾,但他有個缺點,嘴笨,臨場應變能力差,不知該怎麼和孫權及主和派說,所以,老實的子敬先生想到了當陽剛敗不久的劉皇叔,希望透過聯盟來增強主和派的抵抗信心,他的想法和諸葛亮不謀而合,才有了後來的諸葛亮孤身赴東吳,智激孫權,舌戰群儒,智鬥周公瑾,從根本上統一東吳思想,堅定了他們的信心,內部思想不統一,勁不往一處使是戰不勝曹操的。從戰略上講,諸葛亮對赤壁之戰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至少他和子敬先生起了巨大作用。
至於具體作戰戰術,火燒赤壁上,是周瑜起了重要作用,因為東吳是主場,劉備連客場都不算,除了諸葛亮一個個動嘴外,在決戰時一兵一卒也沒派,只是在曹操失敗後趁機揀現成的,這也是東吳日後為何要荊州要的那麼理直氣壯的原因。
-
14 # 真正鱷魚不哭
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擔任外交特使兼聯絡參謀,草船借箭、借東風、華容道設伏都是子虛烏有;具體作戰主攻是周瑜掌控,輔攻是劉備自己指揮,孔明的作用相當有限。
舌戰群儒也是扯的,諸葛亮確實遊說過孫權,但作用很有限,讓孫權下定決心抵抗的是周瑜。張昭他們吃飽撐了,要跟一個說客集體論戰?
早期諸葛亮在軍事上不算拿手。
赤壁戰後劉備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但不掌握軍令權,負責的工作是“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也就是辦後勤的。
劉備奪取益州後,提升諸葛亮為“軍師將軍”,孔明負責的還是老本行,“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
在此期間,參贊軍機出謀劃策的“謀主”,先是“鳳雛”龐統,龐統戰死後又換成“外統都畿內為謀主”的法正,都沒有諸葛亮什麼事。
-
15 # 逍遙自在的二哥
諸葛亮跟赤壁之戰肯定有關係,但演義中把他誇大了,有人也說周瑜是關鍵。那麼赤壁之戰誰的功勞最大?不是孔明,不是周瑜,而是他說起赤壁大戰,大家都能說出幾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比如草船借箭,蔣幹被騙,周瑜打黃蓋,曹操三敗華容道等等。此一戰,曹操被一把大火燒回了中原,再無國力一統江山,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大勢。
很多人受《三國演義》的影響,認為這場戰役立頭功的是孔明,為什麼?因為如果沒有諸葛亮借到東風,周瑜的火攻就不能實施。還有人說是黃蓋的功勞,他用苦肉計騙取曹操信任,充當先鋒火燒曹操戰船。
當然也有人講這是周瑜指揮有方,才擊敗曹操。而從史料上來看,大家都忽略了一個重要人物,他在赤壁之戰前後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就是魯肅魯子敬。
在《三國志.武帝紀》中的記載,“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有數倍與孫劉聯軍的大軍的曹操沒想到剛到赤壁就首戰不利,有因為軍中有瘟疫和當時風向不好等原因燒船退兵。
曹操此戰,雖有人數上的優勢,但弱勢也不少。周瑜和孔明抓住曹操的弱點,擊敗了曹操,自然功勞不少。但看看當時的情況:曹操帶兵南下,劉表病死,他兒子投降,劉備拔腿就跑。在此危急時刻,劉備的軍隊幾乎不能和曹操抗衡,所以孔明“奉命求救於孫將軍”,在此關鍵時刻,與魯肅會面,去見孫權。
曹操的五千騎兵把劉備打得一塌糊塗,眼看江南將歸曹操所有,但孫權這邊,一班文臣勸孫權投降。那時孫權很年輕,要是聽信張昭等人的話,曹操將一統天下。有是在這時,魯肅站了出來,要求要和曹操戰。並和諸葛亮講明戰和的利害,幫助孫權樹立起與曹操交戰的信心。
魯肅對孫權說:“我們可以降於曹操,還可以得個一官半職,為曹操所用;但主公您投降了,曹操會怎樣對待您呢?”孫權疑慮頓消,說:“張昭他們太讓我失望了。”於是斬下桌上一角,並說:“誰再言降,如同此案!!”然後馬上與劉備聯合抗曹。孫權在此生死存亡時的果斷與曹操的戰略意圖不明(曹操沒有搞清楚是打劉備,還是打孫權,或者兩個一起打,錯失了時機。)起了對比。
(據說曹操進攻吳國是為了大小喬,曹植有詩為證: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赤壁之戰的結果以孫劉聯軍的勝利告終,強大的曹操再也不能一統天下,而劉備孫權得以生存。孫劉聯盟在此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魯肅為赤壁之戰的勝利作出了卓越貢獻。
被《三國演義》描述成老實迂腐的魯肅,其實是一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在這裡只能說“他被埋沒了。”
-
16 # 巴陵人說歷史
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是周瑜,諸葛亮的作用就是促成孫劉聯合。赤壁之戰表面上是孫劉聯合對付曹操,實際上可以說是劉備借東吳之力對抗曹操。計謀的制定、實施都是周瑜一手操作完成的,這在正史中有明確的記載,在蘇東波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對此也有明確的體現“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三國演義》只是一貫的尊劉尊漢,將赤壁之戰的勝利歸於諸葛亮的草船借箭,借東風,對諸葛亮是不吝溢美之詞,將周瑜說成了一個心胸狹窄的小人。
先從孫劉兩方的實力說起。當時孫權的實力是遠遠超過劉備的,孫權雄踞江東、手下是兵多將廣,而劉備是剛被曹操打敗尚未從落魄中走出。再加上歷史上的赤壁之戰中水戰發揮的作用明顯是強於陸戰的,東吳的水師號稱天下第一,從客觀上來說雙方軍事實力的差距使孫權一方成為聯軍中的主力。所以真正抵抗曹操直接進攻的還是東吳的軍隊。劉備的軍隊主要體現在側翼、待曹操大軍潰敗後趁機收拾殘餘。
再說周瑜,周瑜是東吳的主將,幾乎掌管東吳的所有軍隊,同時也是東吳堅定的抗曹派。周瑜在說服孫權抗曹之後,先是周瑜聽從黃蓋的建議使出苦肉計,讓黃蓋獲得曹操的信任;再用反間計騙得曹操兩名大將蔡瑁和張允被殺;最後火攻奇襲曹營,使曹操損失慘重,全軍敗退。
最後說諸葛亮。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最主要的功勞其實是促成了孫吳聯盟一起抗曹。諸葛亮使吳,其實是自己的親哥哥諸葛瑾在東吳為臣,深得孫權信賴。諸葛亮可以說是藉助了諸葛瑾的力量,再加上週瑜的主戰派的堅持,促成了孫權和劉備這兩股政治勢力的聯合。
故在我看來,從歷史事件本身出發,赤壁之戰的最大功臣應該是周瑜。
-
17 # 方圓論壇
赤壁之戰前是曹操統一了北方之地後開始向南方軍閥用兵。而首先的受害者就是荊州劉琮以及劉備。劉琮因為懼怕曹操的兵鋒所以就投降倒戈了。而劉備這個曹操的眼中釘肉中刺就成了唯一的目標。但喪家之犬的劉備哪是曹操對手。所以劉備被曹操打的狼狽逃竄。而劉琮投降,劉備戰敗後,東吳孫權就成了曹操的唯一目標。而當時劉備雖然逃過了一劫,但一直都處於危險之中。所以想要聯合孫權對抗曹操。而諸葛亮就是充當了這麼一個說客的角色。
諸葛亮來到東吳之後也怕孫權不戰而降。所以一方面訴說曹操的兇殘暴虐,一方面又自我表揚,說劉備如何如何正義勇猛。最後更是拿話語激怒孫權。貶低孫權讓孫權臣服於曹操。其目的就是要激起孫權的桀傲之心。果然不出所料。孫權受不了被諸葛亮小看。而其本人也不願臣服曹操。所以孫權下定決心主戰和曹操一決雌雄。而諸葛亮看到計謀成功所以就和孫權商討了聯合抗曹的事宜。這也可能是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作出的唯一貢獻了。就是堅定了孫權的抵抗之心。
之後東吳內部孫權主戰。但投降派依舊不少。所以孫權的主戰策略推行的並不順利。直到大都督周瑜的支援,孫權才得以通過出兵曹操的決策。最後周瑜奉命率領三萬大軍對陣曹操。而陳普,魯肅,劉備等人都是協助周瑜作戰的。之後赤壁大戰,黃蓋詐降,火燒連舟這都是周瑜一手策劃實施的。劉備陣營就負責協助,敲敲邊鼓罷了。
赤壁之戰曹操戰敗後。周瑜繼續追擊曹操,並且和江陵守將曹仁形成對峙之勢。而劉備和諸葛亮在幹啥呢?他們在周瑜背後搶地盤。劉備一方面上書朝廷請封劉琦為荊州刺史。另一方面開始搶奪包括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之地。而諸葛亮當時也正負責督守零陵。所以說劉備和諸葛亮他們在赤壁之戰中幾乎沒起到什麼作用。但戰後搶地盤卻非產的積極。
-
18 # 兔子沒奶糖
赤壁之戰中和諸葛亮唯一有關係的就是和魯子敬一起促成了孫劉聯盟,其他和他半毛錢關係都沒有,三國演義赤壁之戰中有幾個小故事,比如草船借箭,借東風,這些都是羅貫中的杜撰,赤壁之戰是周瑜主導的,火燒赤壁是黃蓋出的主意,當然沒有周瑜打黃蓋這個橋段,黃蓋提出火攻,然後誰出主意誰實施,黃蓋寫信詐降完成了火燒赤壁。三國演義只是小說,內容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杜撰的,尤其是神話諸葛亮,貶低周瑜讓人很惱火,感覺周瑜在各個方面都能甩諸葛亮好幾條街
-
19 # 劍鞘
赤壁之戰是歷史上經典的以少勝多戰役,其中出過很多名言與典故,而作為後代的我們,可以從兩個版本解析赤壁之戰,分別是羅貫中先生的小說《三國演義》,與陳壽的《三國志》。
就小說而論,赤壁之戰所需要的東風久久不如人意,周瑜因為太過於急躁,急火攻心,差點急出病來,而諸葛亮站出來,施展道術借來了三天的東風,有了三天的東風,周瑜全殲曹操軍隊,此役的勝利離不開諸葛亮的東風,所以論功勞而言,諸葛亮肯定是最大的,其次,小說中提到,龐統曾獻計曹操將戰船連鎖,所以也佔有一部分功勞,其次就是周瑜設計誘騙蔣幹,從而借刀殺人,滅了頭號水師戰將蔡瑁,後又棒打黃公覆給蔡中菜和看,使得曹老闆誤以為黃蓋真的有意獻降,隨後東吳主力軍皆是公瑾指揮的,才大破曹軍於赤壁。
正史中的赤壁之戰更加經典,首先分勸降派與主戰派,勸降派認為曹操率虎狼之師鯨吞東吳,戰機已成不可扭轉的局勢,垂死掙扎沒有用,而他們就算投降,仍有高官厚祿。周瑜認為,曹操北方還未平定,馬騰韓遂等蠢蠢欲動,而曹操還前來攻打東吳,簡直是不怕死,所以排精兵駐守,借東風之勢用火攻大破曹軍,並且此時的劉備在東吳聽周瑜指揮,率陸軍與東吳水軍齊頭並進,大破曹操,曹操表面上號稱83萬軍士,上將千員,其實不過20w精兵,其餘都是荊州軍降兵,再者,北方人不懂水戰,水上一竅不通,任人宰割,周瑜僅用三萬兵馬就將其收拾了,至此,周瑜隔江看天下局勢,兩分於天下(東吳與曹魏),在征戰曹仁的時候,路上突然病重去世,赤壁之戰,正史中並未提及諸葛亮這三個字,所以和諸葛亮絕對是沒有關聯的。
-
20 # 霧都溼氣
蘇軾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以上說盡周瑜,少年得志,破曹軍百萬。可羽扇綸巾,怎麼看都是諸葛亮的行頭。
曹操徵荊州,時孫權擁軍在柴桑,觀望成敗。曹操新並袁紹,兵馬甚精,乘戰勝之威破劉備軍,欲引兵南渡江。備與魯肅遇於當陽,遂共圖計,進駐夏口,遣諸葛亮詣權。
權大懼,諸葛亮曰:豫州軍雖敗於長板,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操之眾,遠來疲憊,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成敗之機,在於今日。權大悅。
魯肅勸孫權曰:今事已急,何不遣兵助劉備。權然之,乃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劉備,與曹操戰於赤壁,大破之。
曹操船艦為劉備所燒,引軍從華容道步歸,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羸兵負草填之,乃得過。軍既得出,操大喜,諸將問之,操曰: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無類矣。備尋亦放火而無所及。
赤壁,既沒諸葛東風,亦無周郎放火。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回覆列表
赤壁之戰是諸葛亮出山以來參與策劃與指揮的首次大戰,這次大戰的成敗關係到蜀吳局勢,也關係到諸葛亮的聲譽。因此,諸葛亮精心策劃與指揮這場大戰,使戰爭取得勝利。從此而真正形成三國格局,真正使諸葛亮名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