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卓易
-
2 # 新風堂堂主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四十六章)
——鄉人淺學,孤陋寡聞,不敢罔言,惟有拜讀!
天 下 有 道 , 卻 走 馬 以 糞 。天 下 無 道 , 戎 馬 生 於 郊 。禍 莫 大 於 不 知 足 , 咎 莫 大 於 欲 得 。故 知 足 之 足 , 常 足 矣 。
讚歎一句,好優美、貼切的文字。
老子在第三十一章提到過兩次“不祥之器”,說的就是“兵者”。這章提到“戎馬”。還是離不開那個動盪的四百年啊。老百姓受苦受夠了。可憐之至。
天下有道,戰馬就跟糞土一樣不值錢(本人理解這句,更通俗,天下太平的時候,馬頂多就是拉糞的份,幾乎沒什麼用,耕地還不如牛、騾子和驢子好使呢)。
天下無道,戰馬自然而然的就會從四面冒出來。連鄉郊種地的牲口都可能成為戰馬。
“知足者富”,但是無道的天下,就是因為人們的私慾、對於名、利的過分追求,做了皇帝的,想地盤更大;做了大臣的,還想權力更大,甚至想做做皇帝;富有的人想擁有更多的土地,於是開始侵佔他人土地;為商還想獲得更大利益於是欺行霸市……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不知足,慾望。是一切動亂的根源。“得與失孰病”,過了度了,就失病。
懂的什麼時候該滿足,就會常足,知足常樂。所有人都知道滿足,就真的天下太平了,但是,能做到嗎?
正因為自己不知足,又希望天下太平,所以《道德經》流傳幾千年!都懂了這個道理,真就是“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了,這世道,也就該太平了!
-
3 # 龍山學士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天下無道必生戰亂,戎馬即戰馬。城郊是軍隊駐紮之地。也就是說連懷孕的母馬都要隨時上戰場。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而天下有道則天下太平,天下太平則馬無戰用,都用到民間給農民馱運大糞。
-
4 # 茶193340467
在老子時代 馬是什麼??? 什麼人可以乘馬 馬的象徵是什麼 ??? 這裡還有 糞與郊 這兩個字的原始空間含義是什麼???在這兩個句子裡 所表達的是什麼空間含義! 我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 任何的字典 詞典 都沒有答案! 所謂明者自知而
回覆列表
要懂“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還得知道上一句“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這兩句對照起來看,才知道他的真正意思。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1、先說: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這兩句講人話就是:天下有道,用馬兒來運糞,馱肥料種地。往大了延伸來吹引申意思就是:天下行大道,社會安平,國富民昌,無戰爭,無內憂外患,百姓安享康樂,故刀兵入庫,馬放南山,開田闢地,以馬駝糞肥田而已。
2、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意思就是:天下無道,戰馬都要生在郊外了,而不是馬棚裡面。延伸意思:天下若無道,世道必亂,百姓不能安其業,萬物不能安其生,盜賊滋生,兵戈四起,所以要養兵屯馬,以備國家之需要,維護國家之安全。
總體講是這樣的,結合《道德經》來看,是老子反戰,無為而治思想的具體說明。老子關於本章總體思想結構如圖所示:
3、什麼是有道呢?從上圖可以看出,道就生德了,德就是得,啥都有。有道就有啥都有的結果。戰馬都拿去駝糞耕地了。簡單點講就是:天下有道,風調雨順,糞養草,種出好收成,野外很多草料養馬。天下無道,天災人禍,野外沒有東西吃,就聚集到郊外來,因為郊區在那時是物流集散地,有現成的糧食儲備,城池是戰亂的求生地。有人會說:為什麼不躲進深山老林?要知道,那時候,深山老林全是豺狼虎豹,是不能去的哈。
這段話需要懂河圖才能明白!河圖表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情況如下:
4、什麼是無道呢?這要看第一圖的右邊那部分。“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也可以這樣表述:德生仁,仁生義,義生禮,禮完蛋了,就道顯了。這很有意思:厚德屬土,仁屬木,木克土,而現在是土生木了,義屬金,金克木,反而變成木生金了,禮屬火,火克金,而現在金生火了,這在易經裡面叫反侮,也叫乖戾。
正所謂:天發殺機,斗轉星移;地發殺機,龍蛇起陸(地震);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德,萬變定基。
5、要理解這句話,還要懂得老子時代的範圍概念: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城,郊,野。分為三個部分。城牆內為城,城5裡之外為郊,15裡之外為野。城裡住的是君主極其政府機構,商人,服務業的。郊外住的是匠人,部隊,倉庫,運輸隊。部隊全部住郊外。而農民全部住在野,就是田野,種糧食耕地。所以這話明面的意思就是啥呢?有道的時候啊,戰馬牽到田野耕地坨糞去了,卻:屏去,退回。退回到哪裡?野,田野。如果天下無道,那就要把馬聚攏到郊外,以保護都城守衛,野外的農民也要回到郊區,以躲避敵人,萬一有啥事情,可以進城躲避。(修道練功的人,可以從這裡理解到其它東西哈)
道德經有很多解法。這裡是從社會學角度去略解的,還有身體內觀的解讀,就不吹了。
總之,要真正理解道德經裡面的話,不能獨立去理解,得放在整篇文章裡面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