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泉遺夢
-
2 # 夢散人痴
誰說劉邦不殺張良,是張良壓根就沒給劉邦機會殺他,這是張良的高明之處。
漢初三傑,韓信對劉邦最有威脅,因為他有兵,他還特別會用兵,他還要挾劉邦,他找死。
蕭何在楚漢爭霸時期,派了幾百個族人跟隨劉邦打仗,他家大業大,最後只有採用自汙的方法,強佔了老百姓的破地,讓劉邦覺得他沒野心,因此放過了他。
張良在劉邦登基後不久,就和得道高人赤松子一起去雲遊天下了,劉邦找不到他怎麼殺他?
遙想秦滅韓國之際,十幾歲的張良遣散所有僕人,變賣全部家產,周遊全國,重金聘請力士刺殺秦始皇,以報韓國。名利早已不在他心中,推翻暴秦又實現了理想與抱負,接下來該做的就剩修仙了。
這種仙人又怎會給劉邦殺他的機會呢?
易經上說,肥遁,無不利。這個道理懂的人太少了。多跟張良學習吧,就算只學到丁點的皮毛都夠快活一生了。
-
3 # 鐵馬冰河wu
蕭何、韓信、張良被史家譽為“漢初三傑”。可以這麼說,漢高祖劉邦之所以能贏得天下, 和這三位人傑的盡心輔佐是離不開的。《史記》載,西漢建立後,劉邦曾經動情地對群僚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古人說:“漢得三傑而得天下” 。此話大有道理。劉邦建立西漢後,對居功至偉的“三傑”褒獎有加,封王的封王,拜相的拜相,賜侯的賜侯,三人也算達到其人生最輝煌的頂峰——位極人臣,名利兼收。
俗話說:好景難長,世事難料”。同為“漢初三傑”,韓信、張良、蕭何這三人的命運迥然不同:韓信功勞最大,命運也最為悲慘,因功高震主遭劉邦疑忌最終被呂后和蕭何設計擒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緣故的由來);蕭何命運居中,雖一波三折、波瀾起伏,但也算有驚無險度過一生,沒遭橫死之厄運;被封為留侯的張良,命運最好,無災無禍而得以壽終正寢。
張良傳奇般的一生, 不只體現在金戈鐵馬、縱橫捭闔的戰場上 ,還體現在他做人的智慧上。他之所以能在猜忌心重、手段戾狠的劉邦手下奇蹟般自我保全,得以善始 ,不知是否受黃石公贈給他的那部奇書《太公兵法》之影響 ?
劉邦登基稱帝后,張良為表示自己無意於功名富貴、表明自己沒有野心,他一得空就遊遍名山大川,到處尋幽探勝,訪仙問道,並獨創了一套 “道引” 、“辟穀”的黃老養生功,一副仙風道骨、從赤松子遊、不問世事的道家作派。
張良整日打坐煉丹,和世外高人交友,絕口不談政事,似乎沉醉於探尋長生不老之術,只求延年益壽而無心問政的恬淡模樣。這一招果然奏效。劉邦、呂后見他如此,很是放心,基本沒有疑心於他,也很少找他麻煩。後來,他乾脆辭官歸隱,飄然而去,終於得以老死床頭 。在至高無上的皇權重壓下,尤其在目睹韓信的悲慘遭遇後,張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他小心翼翼,膽戰心驚,不敢有片刻鬆懈,雖然最終保全了自己,但活得一點也不輕鬆愜意。
插圖源自網路
-
4 # 布衣閒人10
劉邦為什麼不殺張良?簡要地說,原因大致如下。
張良雖然不是沛縣人,但跟隨劉邦較早,也算是老班底裡的人。劉邦十分器重張良,甚致以師事之。在滅秦滅楚的鬥爭中二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張良知天下,善權謀,為劉邦爭奪天下出了不少好主意。劉邦說他“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是漢中三傑之一。張良助劉邦取天下,出力最多,積功至偉。
張良功勞雖大,但不居功,不自傲,儘可能地遠離政治中心,功成身退,隨赤松子遊。
張良謹言慎行,不該說的不說,該說的不亂說。不拉幫結派,不立山頭,清正自處。不以言辭和行為傷害劉邦,更不傷害同僚。
張良乃一介謀臣,沒有軍隊,沒有兵權,沒有政治野心,對劉氏天下構不成任何威協。張良因功封了個侯,符合劉邦只有劉氏才能王天下的政治要求。
以上就是劉邦不殺張良的幾條主要原因。回答比較簡要,僅供參考。
我的文章隨便搬運,隨便使用。
-
5 # 關東俠客
漢高祖劉邦同項羽爭奪天下時,收攬民心,拉攏人才把一些手握重兵的人封王。聯合滅掉霸王。封藏途盧綰先後為燕王。吳芮長沙王,淮南王英布,韓王信,楚王韓信。遊擊將軍彭越也被封為王。漢朝建立後,這些手握重兵的王國已嚴重危脅到漢中央政府的安全。漢高祖開始剷除異姓王,分封同姓王來恐固自己的統治。除了長沙王吳芮比較識時務交出兵權得已善終。其他王都被和諧掉了\。政治鬥爭是殘酷的,但對國家安定百姓樂業是心/須這麼做的。張良,韓信,蕭和興漢三傑,高祖得天下,三人有力焉。韓信功高震主,從高祖遊被捉,降為淮陰侯不思悔過被呂后設計擒殺。此外高祖再沒有殺一個功臣,既使和他有深仇大恨的都封候了。蕭和論功第一,他把皇帝獵場分給百姓耕種,民聲頗高,劉邦深嫉之以謀反罪名把蕭和關起來,然後放出來道謙自稱是桀紂,蕭和為堯舜官復原職,算是一種敲打,雖一波三折有驚無險落得善終。張良張子房做的比較聰明。張良年輕時偶遇黃石公,黃石公把《素書》交給他。張良用心學習深得內傳幫漢高祖取天下。張良死後《素書》陪葬,五百年後,晉代子房墓被盜。《素書》重見天日,成為統治者治理天下的圭皐。《書》曰:陰計外洩者敗。張良用之勸劉邦假借遊楚雲夢澤,天下諸候皆來遊,用幾力士抓住了韓信。《書》曰:小怨不赦,大怨必敗。張良從之勸劉邦封仇人雍齒為侯,必勉了將領叛亂。《書》曰:決策於不仁者險。張良用之,勸劉邦封六王始得天下。《書》曰:絕嗜禁慾,所以除累。張良得其意。不為高官後祿迷惑,除得留候遺子孫外,激流勇退和赤松子雲遊天下而得善終。值到今天也值得我們借鑑,知足者常樂,貪心者必敗。
-
6 # 金山萬丈
《讀張子房傳吟》邵雍
漢室開基第一功,善哉能始又能終。
直疑後日赤松子,便是當年黃石公。
用舍隨時無分限,行藏在我有窮通。
古人已死不復見,痛惜今人少此風。
漢代接秦而來,歷史上盛稱漢承秦制。儘管有學者認為漢代是中國的第一個平民政權,但除了皇帝原本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下層出身的地痞無賴以外,實際上很多最重要的措施,都是效法秦朝並在秦朝的基礎上稍加改制而來。也就是說,漢朝實行的不是平民政治,依然是“敲剝”平民的秦政治。
劉邦乘秦末之亂而起,以孑然一身獵獲天子之位,心驚膽顫,惟恐主宰大權得而復失。從登上大位之初,就形成了對功臣們的猜忌。漢代的功臣,大多沒有好的結局,尤其是漢初的功臣,結局多半悽慘得令人目不忍睹。
張良是一個大謀士,為劉邦立下蓋世奇功,此人神機妙算,謀略過人,被稱為西漢三傑之一。按理說功高震主,張良又不是劉邦的故人,為何劉邦對張良如此放心,不忍心下手呢?另外劉邦的老婆呂雉也很信任張良。那麼劉邦夫婦為何不殺張良?
張良是一代謀聖,以他的智謀怎麼會看不出劉邦的心思。他知道劉邦坐在皇位上一直不安心,總覺得要剷除掉那些威脅漢室江山的人,所以認為應儘早離開,就像戰國的范蠡一樣。張良向來身子弱,經常生病,早在劉邦入關後,他就因為生病經常不出門,後來劉邦的江山趨於穩定了,他也就漸漸隱退了。除了參與劉邦想廢立太子一事外,基本上遠離政治核心,在劉邦剷除異性王時也幾乎不參與。
其一,功高而不戀權
劉邦總結戰勝項羽的“三傑”時,把張良列為“三傑”之首,而劉邦對所有部下都想罵就罵,唯獨對張良言必稱其字“子房”,古代人稱其字是表示尊敬,這對經常口吐髒字的劉邦來說就實屬不易了,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張良為劉邦建立漢朝,立下過大功,所以建立漢朝之後論功行賞,張良名至實歸,被封為留侯。
張良立過多少功勞?一是滅秦,二是亡楚。兩大戰役中,滅秦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攻取南陽,免除後患。並沒把南陽軍隊打敗,劉邦匆忙地逃走,張良說這不行,劉邦才解決南陽問題。這是第一功。第二功是智取嶢關,進入咸陽。秦王子嬰殺了趙高掌權。子嬰在嶢關阻擊劉邦。劉邦想以兩萬人與秦兵拼了,搶先進咸陽。張良不同意,先派人談,結果打聽到守嶢關的人是商人子弟,拿錢賄賂,一舉成功。趁機打下嶢關
張良在這兩件事上立了功。並在亡楚上做了許多工作。退秦宮還霸上。與樊噲一起反對劉邦入秦宮。這是第三件功勞。這事意義重大。第四件功勞是利用項伯化險為夷。第五功勞是劉邦跑到呂后長兄呂澤駐軍處下邑,劉邦得到短暫喘息,他提出至關重要的決策,決定捐出函谷關以東土地。張良提出三個人,韓信、彭越、黥布。這是張良劃策的第五件,下邑劃策,重用人才。
張良的十件大功中,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這個。其他的都是區域性問題。真正關係全域性的正是這個。劉邦提戰略,張良提措施。第六件事是阻封六國集中力量。這指劉邦曾想封六國後代為君,張良一口氣說了八不可。劉邦臭罵酈食其。
第七件大功是勸阻劉邦加封齊王。韓信要求封假齊王,劉邦不想,當時陳平與張良都主張封韓信。第八件大功是廢止合約追殺項羽。鴻溝議和後,張良力主追殺項羽,這是第八功。第九功是劉邦追項羽到固陵,被打得受不了,韓信彭越不來,徵求意見,張良認為不來正常,建議給他們加封封地。劉邦就接受了建議,給二人加封土地。二人領兵來垓下。最後一功是建都關中,萬世基業。婁敬提出來,劉邦猶豫,而張良支援。建都長安,劉邦立即動身。
張良不戀權。張良這個人很有計謀,連劉邦都說他“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可見張良的神算是出了名的,不過此人沒有做官,在劉邦手下一直是借士,意思是借來的謀士,張良本是韓國的司徒,後為劉邦做事,雖然參與軍機,可惜沒有什麼職務。這讓劉邦很放心。最後更是對劉邦說自己有現在的地位很滿足了,“原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以神仙之說為藉口,假借修仙,完全不問世事,這才善終。
其二,張良功雖高,沒有重要職位。和其他連個重要人物相比,張良基本上屬於無職無權的,不像韓信是齊王,而且是自己伸手要的;蕭何是丞相,劉邦對於有權利的大臣一直不放心。甚至對自己的連襟樊噲還心存殺戮之心。沒有職務的人,不會有一呼百應的感慨。劉邦也不會顧及到此人會陰謀奪權。最明顯的例子當屬韓信。
韓信從齊國趕來參加劉邦與項羽的會戰,用十面埋伏之計打敗項羽。項羽一死,劉邦立刻把韓信的兵權奪了回來。他藉口韓信熟悉楚國情況,把韓信由齊國王改封為楚王,實際上就是讓韓信離開創業的根據地。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怕韓信造反。韓信到一個看似榮光實則無根的新地方,即便真想造反,需要準備的時間一定很長,保密工作是很難做的。但是,韓信還是沒有逃脫謀反的罪名,他因為收留了一個項羽手下的將領從而被剝奪了王位,降為淮陰侯。自古謀逆都是十惡不赦之罪,韓信謀逆,卻僅僅是降爵位,這不是很奇怪嗎?在韓信改封、降爵位以及後來被殺的過程中,張良沒有一言,沒獻一策,又是為何?張良清楚地知道,天下已經歸於一統,這時劉邦心裡想的是利益怎樣能夠最大化地歸於劉氏一家,如何讓這個最大化的利益永久地留在劉家?所謂的封賞,只不過是一種安撫手段而已,特別的封賞,只能給特別的人,張良敢當這個特別的人嗎?!能夠向皇帝要賞的人只能是小人物,因為他們討的是小賞,皇帝放不在心上。要大賞的只有兩種人:能夠控制皇帝,像後世的曹操司馬昭等人;另一種就是自尋死路的人。張良是智謀之士,是絕對不會自陷絕境的。
其三,張良幫助劉邦,主要是復仇,推到秦國的暴政,幫助韓國復仇,這是張良的夙願,從小時候張良結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陽東南)狙擊秦始皇,誤中副車,失敗之後,張良在一直默默尋求推翻大秦的良方,後來遇到劉邦,這是兩個有緣之人相遇,最後協助劉邦完成開國大業,當然自己也報了仇,雪了恨。劉邦坐了天下,張良只做了留侯,留就是最初與劉邦相遇的地方,希望劉邦記住當年的第一次邂逅。劉邦當皇帝次年正月,著手封賞一直跟隨在他身邊的功臣,他特意提出來一個人——張良,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是張良的功勞。於是,他讓張良自己從齊地選擇三萬戶。張良說,當初我在下邳起事,與主上匯合在留縣(今江蘇省沛縣東南),這是上天把我交給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計謀,幸而經常生效,我只願受封留縣就足夠了,不敢承受三萬戶。
齊國自古就有魚鹽之利,富庶異常,不是一個貧窮落後的留縣能夠比擬的,那為什麼張良不要這個厚封,而是自願選擇了一個既窮又小的留縣呢?不是張良傻,不知道哪塊地兒好哪塊地兒賴,也不是張良覺悟高,自願艱苦奮鬥,給其他人做個榜樣,而是有其深層次的原因。張良是智謀之士,自選留縣這麼一個地方,既不會引起其他自恃功高的人的嫉妒,也不會遭到劉邦的猜忌,說到底,要了厚封,是有生命之虞的。
劉邦封賞功臣有兩個突出特點,封的只是侯爵;封賞較重的都是早期跟隨劉邦的老人,尤其是沛縣人。這說明兩點,劉邦這時候腦子裡已經有了非劉氏不得封王的想法,只是時機不成熟,沒有完全暴露出來而已;不是沛縣老人,是不會得到劉邦內心深處信任的。這些藏在內心深處的東西,劉邦還沒有說,但像張良這樣的謀略家,是完全可以從一些事情的端倪中猜測出來的。劉邦讓張良自擇齊地三萬戶,看起來是給了他最高禮遇,反而說明他正好不是劉邦最信任的人。
剛起事的時候,張良不是劉邦的人。他的祖父、父親兩代都是韓國的丞相,韓國被秦朝滅亡後,張良為了報仇,曾經刺殺秦始皇,失手後逃避躲藏起來。過了十年,陳勝等人起兵反秦,張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人響應。景駒自立為代理楚王,駐紮在留縣,張良打算前去追隨他,半路上碰到劉邦,便歸附了他。
楚懷王是項梁擁立的,這時候,天下義軍的共主名義上是楚懷王,實際上是項梁。韓國王子成有賢名,張良向項梁建議得立為王,項梁同時任命張良為韓國司徒,這說明,張良首先是韓王的人,其次才是劉邦的人。
鴻門宴前夕,項羽要殺劉邦,項羽的叔叔項伯因為張良對他有救命之恩,勸張良趕緊逃走。張良說,我是替韓王伴送沛公的,如今情況緊急,逃離而去是不合道義的。張良力勸項伯與劉邦相見,並促成兩人成為兒女親家。項伯提前向項羽說了好話,到劉邦赴鴻門宴時,項羽始終下不了決心殺劉邦。宴席上,范增讓項莊舞劍,想借機殺了劉邦,由於樊噲的保護,沒有得逞。宴席還在進行當中,劉邦、樊 噲等人逃走,留下張良向項羽致歉,也就是和項羽周旋,項羽並沒有為難張良。也就是說,項羽也認為張良並不完全是劉邦的人。
劉邦被封為漢王,張良並沒有跟隨他到封國去,只是送了他一程,然後回到了韓王成身邊。當項羽殺了韓王成,張良這才又回到劉邦身邊。
這一切都說明一個問題,早期的張良,並不完全是劉邦的人。既然這樣,劉邦讓張良自擇封地,有把張良當做客卿對待並客氣一番的意思,也有試探張良的意味。
劉邦當皇帝后,開始誅殺異己,尤其是項羽陣營中人。
原來的臨江王共讙,曾經效忠項羽,反叛漢朝,高祖派盧綰、劉賈去攻打,沒有打下來,共讙自己投降了,但劉邦還是把他殺了。燕王臧荼造反,被擒獲後,讓盧綰當了燕王。利己造反,劉邦到達洛陽後,召見全部在冊的列侯,利幾心裡害怕,所以造反了。其根本原因,他們都是項羽的部下。
皇帝已經說出來要你自己選擇,張良不選擇也是不行的,因為皇帝的話就是聖旨,不要封地都是違背聖旨,這實實在在是一道難題。智者就是智者,機緣湊巧的是,張良和劉邦相遇的地方叫做留,要下這麼一個“天意”所矚的地方,劉邦還能有什麼話說!張良自要留縣還有一層意思,留者,留也,那意思是向劉邦表明,是你要我留下來的。憑張良的智慧和劉邦的悟性,兩人馬上就會明白這一點,此後兩人也是心照不宣,相安無事。
其四,張良多次救劉邦的性命,這讓劉邦沒齒難忘。項羽聽說劉邦欲守關自王關中,遂在鴻門釋出命令:次日犒賞士卒,進攻劉邦。劉邦當時駐軍霸上,並不知情,在大戰即臨,霸上將玉石俱焚的時刻,項伯想到了跟隨劉邦的張良。張良曾有恩於他,兩人關係極好。項伯不願棄張良而不顧,連夜趕至霸上,找到張良,告以實情,要張良和他一起離去。張良藉口說,危難時棄人而逃是不義的,遂將此事告訴了劉邦。
項伯於險難中不忘朋友,有恩圖報,不辭辛苦,表現出了一種高尚的仁德情懷,這是極為可貴的,但他忽略了兩個問題:一是秦滅後劉邦與項羽已成一對生死對手,自己身為楚軍高階將官,當朋友之誼與政治利害相沖突時,究竟應把什麼放在首位;二是要讓張良離開霸上,可以找出多種藉口,未必一定要把實情相告知。當真話有洩露軍機之嫌時未必不可以說些善良的謊話。項伯對兩個問題顯然均未考慮,他把朋友之誼凌駕於政治關係之上,也沒有說謊話的準備,因而向政敵之友洩露了自己軍中最高機密。張良提出危難時不能棄友自逃,這和項伯要喚走張良的道理是暗合的,項伯也就同意了張良的請求,遂聽任軍中機密直送政敵劉邦。鴻門宴上,劉邦危機四伏,項羽的利刃隨時懸於劉邦勃項,張良曾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儲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叔父項伯,而後極令樊噲勸諫項羽,使劉邦得以脫身。
其五,張良洞察人性。大漢朝開國之際,因為分封大臣,群臣怨聲載道。有一天,劉邦走在宮殿間的通道上,看見手下議論,問張良,張良說他們在商量謀反。劉邦納悶。問怎麼回事?張良說,這些人和你一樣是平民,現在封侯了,他們幾個在算,天下的地,不夠分那,而且,你封的都是喜歡的,殺的都是恨的。有功有過的,所以商量謀反。
劉邦一聽嚇壞了。問怎麼辦?張良說,取上素不快,計群臣……找一個最恨的,所有人都知道的,封了,讓大家都知道都明白。有一個叫雍齒的,趕快封這個人。三月,劉邦宴請文武,親自封他為什邡侯。所有人都樂了。這叫急封雍齒。他跟劉邦的結怨叫源遠流長,
劉邦起兵時,雍齒就是部下。他是沛縣豐邑人。劉邦派雍齒守豐邑,他打了勝仗,雍齒叛變了。叛變簡單,一是雅不欲屬沛公,看不上劉邦;二是受到魏國軍隊的壓力,告訴雍齒,投靠我就封你,否則滅了你。在這種壓力下,雍齒叛變了。手下也跟著和劉邦作對。劉邦打得大敗。一攻沒攻下來。成了心病了。劉邦想投奔另一起義軍,沒投成,好不容易打下蕩,二攻又失利了。最後劉邦被迫投奔項梁了。
劉邦三攻豐邑,才拿下。雍齒投了魏國,後來雍齒投回劉邦,更不能殺了。恨得牙癢,不敢殺,會散民心。張良不知道,但是劉邦心裡清楚。這事,張良巧妙。有智慧。
其六,呂后見劉邦寵幸戚夫人,害怕立劉如意為太子,自己的兒子淪為一般皇子,曾向張良問計。呂后為了太子的事情一定要他想辦法,他也只是出了一個不顯山不露水的主意,讓商山四皓跟在太子身邊。劉邦曾經也想籠絡這四個人,不得。張良出這樣一個主意,從呂后這方面來說,我說了,請得來請不來那是你們自己的事情!從劉邦這方面來說,即便是知道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太子請這樣的人有什麼不對嗎?你自己不是也想請嘛!劉邦一見這麼優秀的人才都為劉盈說情,自己覺得劉盈羽翼已封,不可撼動,於是打消了立劉如意為太子的念頭。劉邦無奈,召來戚夫人,指著“四皓”背影說:“我本欲改立太子,無奈他已得四皓輔佐,羽翼已豐,勢難更動了。”說罷,長嘆一聲,戚夫人也悽楚不已,隨後,劉邦讓戚夫人跳楚舞,自己則藉著酒意擊築高歌: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
羽翼已就,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當可奈何?
雖有弓矢,尚安所施!
從此,劉盈的太子之位穩如泰山。張良是大功臣,自然呂后對他很感激。
這兩派意見各有理由。張良確實有病,有記載。在劉邦身邊,常有病,沒單獨領過兵。封侯後,“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道引輕身”。有學者推測,張良像個女人,肯定體質不好。
後來,高祖十一年平定黥布叛亂時,張良抱病送行。劉邦說,“強臥而輔太子”,希望他臥病輔佐太子。承認他有病。高帝十二年,劉邦臨死,呂后問三問,蕭相國、曹相國、王陵陳平死後,誰繼任。劉邦一一回答。這非常有名。劉邦三答中,提到了曹參,王陵陳平,唯獨沒提到張良,一種解釋就是他幹不了相國,二是他病得重,沒辦法安排當相國的重任。
說明這時張良病得重。張良的病,劉邦打天下時都沒得,這時重病,是如此嗎?有病肯定的,這時重也肯定。除病外,應該也有兩個因素,一是知足,他覺得自己為帝王師,封萬戶侯,這是人臣極矣。他受道家思想影響深。二是自保,這個思想不是一入關就有,是逐漸形成的。司馬光評價過,人生必有死,張良這樣聰明的人並不希望長生,而是明哲保身。韓信族誅,只有張良是“等功名於外物,置榮利而不顧”。
張良開始從一線退出時,韓信沒有被殺,蕭何也沒有入獄。把蕭何韓信的將來說成是他預料的,這不大可能。甚至有人把范蠡等同,這不對。這不是一類人。“留侯從上擊代,出奇計馬邑下,及立蕭何相國,所與上從容,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這是司馬遷的原話。張良曾跟著劉邦在代地打仗,蕭何任相國時,跟劉邦也說過許多話。
作為謀臣,張良始終在盡謀臣的職責。與韓信等人不同,他不割據,手無實權,不會威脅劉邦的政權。劉邦屠功臣不會威脅到張良。
-
7 # 史學達人
要問劉邦生前最尊重的人是誰?
那肯定是非張良莫屬了,劉邦叫張良的時候,從來都不直呼他的名字,而是稱張良為“子房”。
子房是張良的字,古代的時候叫人的字,一般都是對這個人的尊稱,表示無比的尊重。
劉邦之所以能得到天下,張良功不可沒,更重要的是張良救過劉邦好幾次,若是沒有了張良,劉邦早就死翹翹了。
張良第一次救劉邦的時候是在鴻門宴的前夜,因為項羽想第二天早上率領士兵把劉邦給滅了,在那天晚上項伯是為了救張良,來到了劉邦的軍營,他把項羽要打劉邦的訊息告訴了張良。
項伯因為早年間殺過人,是張良救了項伯的性命,所以項伯是來報恩的,項伯把實情和張良說完後,他拉起張良來就要向外走。
這時候張良告訴項伯,我不能走,你救我是為了“義”字。我若是跟你走了,我對劉邦就算不義了,所以,這件事我必須要告訴劉邦。
項伯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張良把這麼重要的軍事機密告訴劉邦。
這就才有了第二天的鴻門宴,才有了後來的漢王。劉邦死裡逃生,張良立有大功。
張良第二次救劉邦,是在劉邦得到韓信後,他們從漢中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與項羽爭霸田下的時候。那時候恰好齊地的田榮也在反抗項羽。
項羽不知道是先到關中打劉邦,還是先到齊地滅田榮,就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是張良的一封信救了劉邦。
張良寫的這封信是為劉邦向項羽求情的,在信中張良說劉邦本就應該佔據關中之地,當關中王,這是當年楚懷王立下的規矩。
現在劉邦出漢中殺到關中來,本來就是為了得到自己應得的東西。劉邦得到關中之後,肯定不會再向東進犯了。
恰恰相反,齊地的田榮,到處惹是生非,如今天下再次迴歸大亂,田榮才是罪魁禍首。只有把田榮給平了,中原才能恢復平靜。
就是這麼一封信,給了劉邦喘息的機會。項羽也做了決定去齊地平叛田榮,最終田榮被亂軍殺死,項羽陷入齊地不能自拔,劉邦得到關中之後,又殺向中原得到了大半個天下。這時候項羽才知道自己錯了。張良又為劉邦立下了蓋世其功。
彭城大戰後,劉邦大敗一蹶不振,是張良站出來給劉邦指出了一條Sunny大道,他告訴劉邦,只要你聯合韓信,英布和彭越,就能大敗霸王項羽,後來證明,劉邦果然是聯合的這三個人把項羽給滅掉的。
在項羽被滅,劉邦稱帝后。劉邦讓張良在最富庶的齊地自選三萬戶做自己的食邑。這件事被張良拒絕了,張良選擇了比較貧瘠的留縣,只要了一萬戶作為自己的食邑,張良這件事辦的很稱劉邦的意。
畢竟張良的功勞很大,若是他真的在齊地選三萬戶,劉邦說不定還真會對他痛下殺手。可是,深通帝王之術的張良怎麼可能給別人把柄抓。
為了自保,張良在功成名就之後,就以身體有病為由,選擇了退出朝中,不問世事。試問這樣,立有大功,如此淡泊名利的人,劉邦怎麼可能會殺他。
所以說劉邦要感激張良還來不及,就更不可能去殺他了。
-
8 # 探微閣主
功成、事遂、身退,天之道也。
功成、事遂,伴隨而來的,是富貴加身。而歷史上能夠達到“身退”這個境界的人,寥寥無幾。范蠡算一個,姚廣孝算一個,而張良,也是其中之一。
對於張良與姚廣孝這類人來說,輔佐劉邦也好、朱棣也罷,其目的並不是為了功名富貴,而是自身的才能得以發揮。所以在達到最初的目的之後,他們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無與倫比的低調。
張良的祖先是南韓人。前230年秦滅韓之後,張良曾散盡家財求得一大力士,“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在博浪沙伏擊行刺秦始皇,卻因只是擊中副車而未成功。
在輾轉輔佐劉邦後,出謀劃策,數出奇計,為漢王朝的建立鋪平了道路。
可以說,沒有張良的劉邦是不可能成功的。
漢高祖曾說過“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就是這樣一個有大功於大漢的人,在漢高祖劉邦大封群臣,要求張良自己選一塊封地時,只選擇了小小的留縣。張良挑選留縣的原因是,當初他與劉邦在此相遇,特此紀念。
以張良的聰明,自然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
《通鑑》記載:自漢高祖定都長安後,張良開始不吃五穀,足不出戶,並執意求去“追隨赤松子並探求長生不老藥。”
誅殺功臣,是因為漢高祖感覺到威脅。而張良這樣一個人,劉邦是沒有殺他的理由的。
-
9 # 漩渦鳴人yy
為什麼要殺張良呢?殺人總需要一個原因。
張良這個人對於劉邦來說,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君臣之間的關係,二者就像是聯盟一樣,張良代表的是南韓貴族的集團,而劉邦則是代表他自己,二者之間的合作可以看做是生意人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之間的商品交換,只不過後來劉邦這個合作方越做越大,最後導致張良逼不得已只能夠選擇交出自己的股份聽劉邦的命令。
張良這個人有能力在大的事情上面。劉邦選擇直接聽從張良的意見。劉邦出身平民,原先就是一個小小的亭長,也就是高速公路上的收費站,自己並沒有很詳細的戰略初見,這個時候他急需要一個人給他提供意見,張良就是不可替代之人,包括勸說他遷都關中,還有最後的廢太子之事,張良在劉邦心中的分量由此可見。
但是說實話,劉邦對於張良是感激的我說過張良跟劉邦一開始就將關係就像是生意人之間的合作,等於說張良在劉邦最困難的時候選擇投資了劉邦,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劉邦雖然是個小人,但是有一點卻是值得讓人敬佩的就是這個人說到做到,該給你什麼東西,他就給你什麼東西,從來都不拖泥帶水。
蕭何幫他安定後方治理天下,劉邦選擇將整個國家交給他治理,韓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劉邦分他為楚王,張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劉邦選擇將三萬戶的齊國封邑賜給他,要知道後來劉邦的封賞大會,一幫發小,一幫功臣在那兒爭了半天,最多的一個人只拿了10600戶,由此可見,張良在劉邦心中的地位。
並且張良也十分懂得劉邦的心思,就說拿3萬戶封邑給張良這件事情,增強心裡特別清楚自己這個合作伙伴實際上就是酒後吹牛,說了這麼一件事情,估計話剛剛說出口,他就已經後悔了,因此,給了一個臺階,讓劉邦下,不僅推脫掉了3萬戶的封邑,而且沒有選擇齊國的封邑,而是選擇了一個偏遠窮地的封邑,給足了劉邦面子。
並且從劉邦自身的考慮而言,自己一個人能夠殺掉天下千千萬萬的人嘛,肯定不行,他肯定需要幫手。曾經的小利益的集團肯定是他能夠在登機路上一直平穩度過的真正主力,無論是殺韓信,殺彭越還是殺英布,劉邦都需要這批人的幫忙。如果說把張良直接給殺了,那麼其他的人會感到什麼樣的心情呢?劉邦這個位子還要不要做?
-
10 # 劉一千五
漢高祖劉邦沒有幾鏟子是打不下大漢江山的。你以為他喜歡殺功臣呀?他手的被他殺的都是些什麼人物?其他那麼多人在他手下活得好好的。劉邦建立漢朝後,年老多病,還在外面討不臣平動亂。按說,這是韓信的機會,征伐匈奴是個最好的平臺。但韓信因為看不穿世道。而在國家多事之秋"抱病"不出。有能力不使,換了你,你對韓信的做派有意見沒意見?所以,劉邦也不是見功臣就殺的人。多少還是有顧忌有原因的。
至於張良,蕭何,陳平之類,劉邦恐怕不會亂疑心的。有疑心也未敢輕易動手如蕭何見疑。他們的功勞大,回報也厚,知進退,識時務。比武將強多了。
張良,蕭何,陳平都是完美的哲學家。明哲保身,居其位謀其事,不在其任不謀其政。你抓不著人家的小辮兒。尤其是張良。韓王信謀反,若果追查,張良必受牽連。為何屁事也沒沾上?清清白白的。這裡面的過節,劉邦也清楚。張良是隱於朝中的人,何況,他多病,多病就管不了事,事都不管的人就不會出錯。過去沒錯兒,現在更沒有,劉邦總不至於亂整而壞自己的牆角罷。
-
11 # 帝國的臉譜
老子《道德經》說:“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歷史上真正懂得功成身退的哲人,春秋輔佐吳王闔閭打敗楚國的孫武、春秋幫越王勾踐滅亡吳國的范蠡、戰國輔佐齊威王打敗魏國的孫臏,皆是此中典範,而張良輔佐劉邦建立漢朝後,也選擇了功成身退,也成為了典範之一。所以,劉邦登基後之所以不殺他,張良懂得功成身退,是根本原因之一。
漢初三傑,論打仗的本領,韓信當居第一;論行政管理的才能,蕭何當居第一;但若論謀略、才華和做人的通達,張良穩居之一。張良並非儒生一個,他首先就是個猛士,曾與自己招募的勇士一起,刺殺護衛森嚴的秦始皇,說明他的武功不差,勇氣更佳。
張良也很忠誠,特別是對待劉邦,他在鴻門宴之時,還只是代韓王為劉邦送行的一個賓客,並不是劉邦手下在編的謀士,而項伯聽說侄兒項羽要以四倍兵力攻打劉邦之後,因為張良曾經救過項伯的命,所以開戰之前,項伯向張良通風報信,讓他趁早趕快跑路,但張良根本沒顧及自己的安危,而是在這種生死攸關的時候,替劉邦著想,為劉邦出主意、想辦法,最後在鴻門宴上鬥智鬥勇,保住了劉邦的性命和軍隊,這才有後來與項羽抗衡的資本,這才有後來出關東征的後續。
張良為人謙讓,而且不是一般的謙讓,一讓就是方圓百里的封地、足以顯耀的爵祿。前201年,劉邦平定天下,大封功臣,一連封了二十多人,如封蕭何封為酇侯、曹參封為平陽侯、周勃絳侯、樊噲舞陽侯等等,大家不但沒推辭,而且還有很多人爭了一年多,就是想得位高點、封地廣點。只有張良,與世無爭。張良厥功至偉,劉邦自然厚愛一籌,他單獨召見了張良,讓張良選擇齊地三萬戶,要封他個萬戶侯。張良卻推辭了,說我的功勞封不了萬戶侯,封我個小的留侯吧,經過一番推讓,劉邦只好從他。
儘管如此,功成之後,張良非但不在乎這個留侯,甚至不在於權力和所有爵祿,後來乾脆向劉邦打辭職報告說“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慢慢就歸隱了。
所以,即便是再火爆殘忍的皇帝,對於張良這樣的謙謙君子,也會敬愛三分的,怎麼會殺呢?
回覆列表
劉邦殺功臣的原因在於,劉邦是秦始皇精神的繼承者,不能容忍有封地的存在,但是由於分封王的實力太大,不能夠一次性的全部取消!所以他就先殺最有代表性的加強中央集權!而張良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是,從領到封地開始,他便不再問政!他曾經勸過韓信要急流勇退,然而面對功名利祿韓信沒有采納張良的建議,最終悲劇收場!張良的智慧之處是將儒家的出世和道家的退世都用得恰到好處!在劉邦最需要的時候提出幫助,在劉邦心有所憂的時候退出!不爭不躁,順勢而為!他是真正的儒家以及道家思想的繼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