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赤焰噠噠噠
-
2 # 優己
有職務的肯定有軍銜,有軍銜的未必有職務!這兩者就是差距。一般來說有軍銜的人與有職務人員的比例大約是3比1,也就是說有四個人是候補的,這是為了防止正職人員因為各種原因離職或者殉職後可以有人能立刻補上。
我們以一個軍來說,一個軍有軍長的時候還要有一個副軍長,一個參謀長,以及兩個參謀。這軍長是自己一個正值軍銜,而副軍與參謀長則是一個軍銜,這兩個可以在軍長不在的時候隨時頂上軍長的職務,而那兩個參謀則可以隨時下到師級去任職。
其次,職務可以退休軍銜不會退。正常來說,達到退休年齡的時候都會退休,但是軍銜卻不會被剝離。
第三,軍銜當中虛銜很多。像榮譽博士一樣,軍隊中也有很多是獎勵性軍銜,比如文體兵跟文藝兵,這些人還是有軍銜的,但是卻沒有職務。
-
3 # 夏目歷史君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我國人民解放軍正在使用的軍銜制度分為“三等十級”,“三等”從低到高依次是尉官、校官和將官,“十級”包含在了三等之中。
其中尉官包括少尉、中尉、上尉,校官包括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將官包括少將、中將、上將。
軍銜和職務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絡,提升軍銜需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資歷、家庭背景、年齡等等都在考慮之內。
很多人可能因為種種因素暫時難以提升軍銜,但是他們在軍隊中的職務卻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檔次。
所以,在軍隊中也會出現兩個人可能職務相同,但是軍銜卻不同的情況。
而且,軍銜作為在軍隊中對於一個人的量化標準,每個軍銜也會對應很多職務。
所以,軍隊中的第一種軍銜和職務之間的關係是職務和軍銜之間是相互融合的,軍銜既對應不同的職務,職務也會對應不同的軍銜。
下面我們來具體的講一講這種情況。
我們就拿大校這一軍銜來舉個例子吧,大校在軍隊中對應的職務可能是正、副師長或者是副軍長。
但是,大校對應的職務絕不可能是正軍長或者正團長,因為正團長和正軍長分屬的軍銜為上校和少將。
我們再拿副師長這一職務來舉個例子,副師長的軍銜既可能是大校,也可能是上校。但是,要說一位中校或者一位少將的職務是副師長,這不可能。
一個人在軍隊中的軍銜晉升問題,也和職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我國解放軍現行的軍銜晉升制度一般是四年調整一次,在調整之前,要依著你的職務為標準。
我們還拿大校舉個例子。如果在之前你的軍銜為大校,按照軍銜晉升制度,四年之後你獲得了晉升為少將的資格,但是,出於你的職務停留在師長的位置上,並沒有升到副軍長一職務。
所以,即便是你在大校上坐足了四年,你暫時也沒有辦法晉升為少將,只有等到職務達到了標準,才能夠晉升軍銜。
其他的軍銜也是同樣的道理。
軍隊中軍銜對應職務的第二種關係:軍銜越高職務越高,軍銜高的軍官對應的職務不可能低於軍銜低的軍官。
這種情況不難理解,如果這個人是大校軍銜,就算在軍隊中混的再困難,這個人的職務也不能可能同上校以及更低軍銜的軍官相同。
這就相當於經理和員工之間的關係,經理每天要做的,可能同員工們相同嗎?
總的來說,軍銜同職務之間的關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但是,職務所分的等級要比軍銜所分的等級更多,這也說明在我國現行的制度中,職務要比軍銜還要重要。
不同的職務將軍官的等級顯示的更清楚,特別是在現實戰場中,職務的作用要遠遠超過軍銜。
一旦在戰場中軍隊的編制被打亂了,按照職務等級區分剩下的軍官們,誰更有統治軍隊的許可權就會一目瞭然。
-
4 # 馬家西
簡單說,軍銜是工資級別,職務是權利,二者有一個對應關係,連長是中尉,師長是大校。也就是“拿多少錢幹多少活兒”。但是職務變動大,有升有降,軍銜變動小,只升不降。一個師長被撤職,當倉庫管理員,他依然是大校,領大校的工資。這就成了拿大錢幹小活;一個團長升為師長,並不馬上升軍銜,要等,很多年才有一次授軍銜。在此期間他要拿小錢幹大活兒。
-
5 # 黑山0老妖
軍銜和職務並不是100%掛鉤,但是基本上軍銜能反映你大概的位置。以前總覺得美軍的軍銜為什麼那麼奇怪,中尉少尉都是一條槓,禮服狀態可以靠顏色區別,作戰服就看不出來了,中校和少校也是。後來才知道,美軍上尉是連長,少尉是排長,而中尉80%是排長,少數可以戰時任命成連長,上校是團長,少校是營長或者團參謀,中校基本上是團長的副手,類似我國的政委。所以美國大片的軍官主角大多數是上尉或者上校,這兩個軍銜是固定的指揮官,一個是基層連指揮官,一個是中層團指揮官,有一定的決策權,可以玩個人英雄主義。各國估計也都差不多,上尉和上校最重要,其他的都無所謂
-
6 # 袁衛宇
職務和軍銜當然不一樣了啊。連長、營長、團長、師長、軍長這些是職務;上尉、少校、上校、大校、少將這些是軍銜。
在部隊,職務和軍銜是一樣重要的,如果一定要分個高低,職務的重要性略高於軍銜。因為我軍在管理軍官時,是按照職務進行管理的,而非軍銜。如軍人在晉升、轉業、調崗等等的時候,會根據其職級來進行相應的管理。
職務和軍銜有一定的對應關係。如連長對應上尉、營長對應少校、團長對應上校,師長對應大校,軍長對應少將。
但是我軍的軍銜有個特色:一職兩銜、一銜兩職。就是說同一個職級、職務的軍官,一般會有兩個對應的軍銜;而同一個軍銜,對應兩個職級職務。
比如說正連級和副營級軍官不一定就非得是上尉,正連級軍官可能是中尉,副營級軍官有可能是少校。同樣,少校對應的軍官,不一定就是營長或者營教導員,可能是副營長或者副營教導員。以團長為例,正團級的團長,不一定就是上校,可能是中校(資歷較淺時)。上校對應的不一定就是正團級,也可能是副師級軍官。
如前所述,儘管職務和軍銜的重要性差不多,但職務還是比軍銜稍微高一些的。在我軍的軍官管理體系當中,核心是職務職級,而軍銜只是一個重要參考罷了。
-
7 # 喝可樂就打嗝1
麼什麼關聯是真滴,當然是職務,麼實權有什麼用?武警部隊還好點,基本都還能做到個位置,大部隊就不一定了,很多都是掛空職滴
-
8 # 興海晨曦
軍隊中職務和軍銜有什麼不同?哪個更重要?
我軍現在實行的是軍委副主席、軍委委員為一職一銜,其他軍官為一職兩銜。(詳見職務等級編制軍銜表)
-
9 # 哥一生全是坑
目前來看,軍隊中職務為主,軍銜為輔。職務更多的是代表權利,軍銜只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你的職務和榮譽。《內務條令》明確規定:有隸屬關係時職務高的為上級。如在一個團內,少校副團長可領導中校營長,也可以領導上校銜的衛生隊長。沒有隸屬關係或職務不明確時,軍銜高的為上級。實際上,即使沒有隸屬關係,職務一般也可以明確。如一團的少校副團長碰到二團的中校營長,雖然沒有隸屬關係,副團長也不會把營長當上級的。這個營長雖然軍銜高,也不會裝大。下步,軍隊改革的一個重點就是實施以軍銜製為主導,修改目前的軍銜條例,改一職多銜為一職一銜,不會再出現職務高軍銜低或軍銜高職務低的情況。職務和工資待遇都要跟著軍銜走,無論有無隸屬關係,軍銜高的都絕對是上級了。
-
10 # 四川達州人
當然職務更重要。
軍銜,一是榮譽。二是資歷。
比如戰場上幾個部隊在一起臨時作戰,主官少將陣亡或者負傷,副師長團長都是上校就是副師長代理。如果是兩個副師長,當然是軍銜高或者資歷高代理。
大多數國家,軍銜軍職並不對等。比如中國的正軍級幹部,高可以中將,正常少將,資淺可以是大校。同樣,大校可以是軍長,副軍長,也可以是師長,副師長(旅長),甚至曾出現過大校營長。
-
11 # 軍武小咖
軍隊中的職務和軍銜存在很大的不同,有的職務對應的軍銜可能很高,但是實權卻並不大,有的職務對應的軍銜可能不高,但是實權卻非常的大。軍隊裡面的軍銜可以透過多種途徑獲得,比如文工團裡面的領導,軍校裡面的教授都能夠獲得較高的軍銜,但是他們並沒有指揮部隊的實權。例如著名的歌唱明星韓紅,她的軍銜就是大校,軍銜等級相當於一線部隊的師長,但是韓紅只是擔任過空政文工團的副團長,並沒有指揮過一線部隊。
實際上大部分藝術家獲得的軍銜,主要都是為了對應待遇的高低,而不是對應實權的大小。例如《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演唱者楊洪基的軍銜是少將,享受國家正軍級待遇,但是楊洪基並沒有擔任實際領導職位。除了文工團藝術家能夠獲得軍銜外,國內幾所主要軍校的教授也都配備了較高的軍銜,例如大家熟悉的局座張召忠,在退休之前的軍銜就是少將,
文工團和軍校教授都屬於典型的文職軍銜,除了這兩種文職軍銜外,市級和省級軍區的司令員也比較偏向於文職。當然在和平年代文職軍銜晉升的速度要比普通軍銜更快,畢竟文職軍銜偏向於技術性,競爭壓力比普通軍銜小得多。如果從重要性來看,和平年代文職軍銜和普通軍銜沒有多少差距,軍銜越高就意味著待遇越高,因此軍銜高低比實際職務更加重要。
例如一個上校團長管理著1000人,一個文職少將不擔任實際職務,但是團長享受的是上校的待遇,肯定不如文職的少將待遇更高。當然如果在戰爭年代,肯定是誰能夠管理計程車兵更多,誰的實權和作用就更大。在雙方同級別的情況下,擁有實際職位的人,肯定要比沒有實際職位的人地位更高。畢竟軍銜只是一個等級象徵,實際能夠管理多少人和事,才是決定軍銜價值的重要依據。
-
12 # 菸酒閣小學士
軍隊中還有一套階位體系即軍銜,出現於15、16世紀的歐洲,稱為西歐軍銜。用來定義軍人的資歷年限、薪酬待遇、軍事素質等,用肩章標誌來區分。
到18世紀,大多數國家實行了軍銜制,採用將官、校官、尉官三等九級官銜,並把士兵納入了軍隊體系,並明確規定軍銜終身伴隨,不可剝奪。
軍銜制是一種革命性的變革,極大提高了軍隊戰鬥力、專業性和管理能力。古代歐洲採用義務兵、志願兵制度,隨著資本主義興起,工商發達、經濟富裕後,軍隊採用僱傭兵作戰,其世襲的貴族軍官體系遭遇挑戰,轉變為以戰功、資歷提拔軍官。
平民提拔的軍官,沒有配套的爵位,個人的社會地位、榮譽得不到認可和保障,他們強烈要求設定一套表明終身階位的體系,軍銜制就應運而生。
軍官實施將、校、尉官三等九級為基礎,分海軍、步兵、炮兵、騎兵四個兵種銜:海軍上校對應戰列艦艦長;步兵上校對應步兵團長。
軍銜更多是榮譽與地位象徵,與職務有一定關聯但不是絕對的,上校團長還是要聽從上校副師長。只有戰場上幾支友軍失去指揮時,才以現場軍銜最高者命令為準。
軍銜制把士兵也納入其中,分為士官、列兵兩類,使得僱傭兵的待遇得到保障,並得到相應層次的軍事訓練,提高了軍隊士氣、戰鬥力和專業能力。
清朝於1905年引入軍銜制,稱階級或軍階;國民革命軍也使用這種稱謂,新中國成立後才正式使用軍銜。民國史風雲變幻,其軍銜體系十分混亂,既有雜牌軍的少將、中將團旅長,也有中央軍嫡系的中校師長、上校軍長。
國軍體系由多派勢力組成,上將等高官基本是北洋反清、創立共和、留日英傑、保定老人,資歷厚、功勞大。
國軍軍銜設大元帥一人(孫中山);特級上將(蔣介石)一人;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少將、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准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等。
民國在大陸期間,一共晉升過17位一級上將,如:張學良、馮玉祥、李宗仁、閻錫山、宋哲元、朱培德、陳誠、吳佩孚、曹錕等等。
二級上將人數眾多,除了一些北洋功勳老臣外,多為地方軍閥以及保定老將、黃埔教官,以及佟麟閣、張自忠等死後追授大員。
滿清滅亡是歷史罕見的和平過渡朝代,沒有經過大規模戰亂。因此民國成立起就留有新、舊兩大派利益集團,蔣介石必須平衡反清、北洋、共和及地方軍閥等各派勢力。
比如上將中北洋曹錕、吳佩孚(追授);易幟的張學良;歸順中央的李宗仁、白崇禧、唐生智等等都是民國功臣,包括他們手下,都需要高官厚祿安撫。
蔣介石對付軍閥、統一中國的利器有兩張,一張是以黃埔嫡系的現代化軍隊正面攻打;另外是依靠江浙財團財力,以及封官進爵拉攏對方反水。
因此,民國的少將、中將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不但有少將團長,甚至有中將團長。而內戰接近失敗後,更有特派員拿著空白委任狀封賞少將、中將遊擊司令的,比比皆是。
蔣介石雖然隨意封賞雜牌軍將領,但對黃埔系將領要求非常嚴厲,中央軍執行嚴格的軍銜晉升制度。蔣介石以黃埔起家,非常重視正規軍隊建設和用人。相對而言,黃埔系軍隊的建設比舊軍閥軍隊強十倍百倍,其軍官素質、愛國精神具有極大進步。
這個期間是黃埔學生系軍官大量取代舊軍隊將領,透過北伐奠定了近現代化軍隊基礎。而黃埔軍校更大的作用,就是為抗日培養了大量軍事人才。
黃埔軍校共舉辦23期,畢業約4萬名軍官,其中70%陣亡於抗戰,存活下來不足12000名。而近代中國名將林彪、陳賡、王耀武、關麟徵無不出自黃埔。
黃埔系軍隊執行嚴格的晉升制度,即使經過抗戰這樣艱苦卓絕的戰爭,黃埔生能升級到中將已經是到頂了,再上面就是黃埔教官的二級上將,學生無論如何不能超過老師。
以致國軍中央軍召開軍事會議,經常會出現總司令是中將,兵團司令、軍長,甚至師長也是中將的場景。
與蔣介石收編地方軍閥,隨意封賞高階軍銜相反,國軍黃埔系將領大量存在中校師長、上校軍長。1944年,胡鏈升任第18軍軍長,廖耀湘升任新6軍軍長,軍銜同為上校。1947年胡鏈、廖耀湘升任兵團司令官,軍銜僅為少將,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反常的現象?
這源於國軍軍銜改革:1934年,國軍參照日軍軍事制度進行改革,將授銜工作交與軍委會下的銓敘廳(負責公務員晉級的機構),出臺了停年制:每級軍官必須任滿足夠年限才能晉升,如上尉升少校必須經過四年。
但是停年制沒有考慮戰爭時期軍銜晉升,抗戰中一場惡仗下來,連長打成了營長,團長成了旅長。有的慘烈戰役,軍官都快打光了,倖存軍官連升三級都不罕見。
這造成軍職已經提了幾級,軍銜還留在原地“停年”,嚴重影響軍隊士氣。軍委會也無法安撫軍:人家在戰場拼命,不能連個虛銜都捨不得。
於是軍委會為表彰立功軍官,參照原先的職務軍銜制度,如團長對應上校銜,師長對於少將銜等等對軍官授銜。戰爭時期,這套機制作為非常措施實行。
但是軍委會畢竟不執行戰場管理,打仗激烈的時候,指揮官會火線提拔大量軍官,銓敘廳稱為私自授銜。銓敘廳多次要求部隊不得私自授銜,但風氣如此,禁也禁不住。
有次蔣介石在先總理紀念會上,嚴厲批評部隊戰鬥力不強,而將官非常多,上將都數不清了。參會的張治中立即把肩上的上將肩章扯下,換成了原先中將肩章。
蔣介石為何大量對非嫡系將領封官許願,而一直沒有提拔黃埔系軍官,如何安撫這些將領的情緒呢?首先蔣介石面對外患內憂,確實想富國強兵,提高軍隊整體素質。他早年畢業於日本軍校,對軍事有相當造詣,是擔任黃埔軍校校長不二人選。
在蔣介石眼裡,舊軍隊腐敗、落後、愚昧,無法改造,但又不能與之合作,如劉湘、韓復渠、孫殿英之流。但都是實現表面統一的權宜之計,是迫不得已。
所以他對黃埔將領的要求非常高,將領是否對自己忠誠、有沒有精神鬥志等極為關注,而黃埔將領們明白:一旦成為蔣介石親信愛將,區區軍銜毫無作用。
如中將師長張靈甫可以直接頂撞兵團司令湯恩伯,甚至要求更換頂頭上司李天霞;中將兵團司令邱清泉公開藐視參謀總長顧祝同、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拒不服從命令。
蔣介石巧妙的利用黃埔軍校校長身份,把他的嫡系將領們用師生關係捆在了一起,那麼誰還在乎軍銜是上校,還是少將呢?
掌管十幾萬軍統的戴笠,軍銜是個少將,實權大過上將;身為上將的馮玉祥是個光桿司令。蔣介石要用你,校官即是將官;不想用你,將官也是擺設。
當然,黃埔將領除了資歷問題,也受到國民黨內部派系制約,蔣介石有汪精衛、孫科、李宗仁等派系制衡。所以在軍銜問題上,蔣介石對黃埔嫡系比較嚴格,對雜牌將領比較寬容。
蔣介石的權謀:即表面的高官厚祿,都賞給需要的外人;而掌兵實權,全部在自己嫡系將領手中。從蔣介石掌權開始,軍隊內部分中央軍與地方部隊,地方部隊上戰場,能打勝仗很好,如不能打勝仗,藉機撤職;如被對手消滅,那是好上加好,連後事都不需要料理了。
在中央軍內部更分普通部隊和王牌嫡系。抗戰期間,蔣介石搞了個軍委會直屬部隊,如第10、18,74軍等王牌軍,即使是戰區總司令,沒有軍委會命令,也不能調動這些部隊。
內戰時期,蔣介石直接指揮的部隊擴大到兵團規模,如東北主力廖耀湘第9兵團;華中主力黃維12兵團;華東主力邱清泉第2兵團等等。這些兵團司令皆為中將。
國軍任何一個大區統帥,必須要有上將身份,不然無法服眾,這個是鐵律。因此東北用衛立煌;華北用傅作義;華中用白崇禧;華東用劉峙。為了衛立煌能到東北赴任,蔣介石甚至把東北貨幣發行權都交給他。
同時蔣介石用黃埔嫡系牽制這些邊帥;華北中央軍聽李文的;華中主力聽黃維、宋希濂的;東北和華東是主戰場,中央軍主力全聽得意門生杜聿明的。
所以軍職與軍銜並不能實際對應,軍中實職比軍銜重要的多。
-
13 # 遠方735887388997
補充上文,正常情況是職務與軍銜對應,但,職務比軍銜重要,職務高的領導職務低的(不論你軍銜多高),如正連職修理所下設分隊(排長),分隊編制有工程師,工程師是專業技術軍街,資歷老的有可能是專業技術中校,專業技術上校,但分隊長是中尉(排長)則是上校工程師的直接上司,就出現中尉領導專業技術上校的情況,所以上文應把行政軍銜和專業技術軍銜和讀者說明白。
-
14 # 零上零點1度
通俗的講,部隊軍官身份有三重,職務,職級,軍銜。什麼是職務,比如軍長、師長、團長(包括同級的校長、主任等等)。第二個是職級,正連級、副團級、副軍級等。第三個是軍銜,少尉,中校,上將等。最重要的是職務,這個是實職。第二個職級首先是解決待遇資歷問題(可以熬上去,尤其是技術級),有資格當主官了,比如總部裡很多參謀幹事也是副師正師。最後一個就是軍銜,通常在我軍是職務帶動軍銜,職務上去了,軍銜遲早上去。不過下步就要一職一銜,軍銜帶動職務職級了。
-
15 # hewu19821002
軍銜其實大了說是種制度,主要是區別軍人等級的一種稱號,主要是國家權利機關按照軍人的具體職務、業務能力、軍事能力、資歷或軍種、勤務等區分,授予軍人一種軍銜稱號。
軍職主要是指軍隊中的具體職務。比如說中央軍委主席(不授銜)、軍委副主席、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等一些有權利或職務區分。
軍職高了權利肯定大,但是軍銜高了也可以擁有一些權利,因為只有軍銜到達一定級別,才能授以對應軍職。比如將官的軍銜,肯定會授予一定的軍職,所以軍職權利的大小,一定要在軍銜能達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達到。
-
16 # 林林老闆
華人民解放軍是保衛國家、抵禦外侵的鋼鐵長城,是中國最重要的武裝力量。經過幾次大的改革之後,解放軍戰鬥力可謂是蒸蒸日上。目前,解放軍現役部隊依舊保留著高達200萬人的龐大數量。
軍隊有著不同於地方單位的管理體系,而軍職和軍銜是軍隊組織的重要體系,就此摘錄網路資料詳解如下一一
1、軍銜一一是根據軍人的職務、軍事素養和業務素養、資歷貢獻以及軍兵種或勤務區分,授予軍人的一種銜稱。
目前我軍的軍銜設定為:
士兵,可分為義務兵和志願兵兩大類。
義務兵,分為列兵,上等兵(一等兵)等二級。義務兵服役期為兩年,第一年為列兵,第二年為上等兵。
志願兵即士官,由擁有專業技術者擔任或從資深士兵中選出,中國士官銜由低向高為,下士中士上士,再四三二一等四個等級軍士長(或稱士官長)。
軍官,由低向高分為尉官,校官,將官等三等。
尉官,是初級軍官軍銜的統稱,後隨軍銜制的建立和發展,逐漸轉為區分初級軍官軍銜等級的稱號。世界上實行軍銜制的國家都設有尉官軍銜。中國分為上尉、中尉、少尉。
校官是中級軍官軍銜的統稱,世界各地的軍銜等級中均設有校官軍銜,中國分有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將官又稱為將軍,是高階軍官軍銜的統稱,始於16世紀的法國軍隊。後來,我軍將官軍銜且前分為上將,中將,少將。
以上是我軍目前的軍銜設定,我軍於1955年首次授銜,還曾有過元帥和大將的軍銜,獲得者都是革命戰爭的功勳戰將,地位非常崇高。
2、軍職,即指軍隊中的職務崗位,以下是我軍的職務與軍銜對應關係一一
正大軍區及以上:上將,中將
副大軍區:中將、少將;
正軍:少將、中將;
副軍:少將、大校;
正師:大校、少將;
副師(正旅):上校、大校;
正團(副旅):上校、中校;
副團:中校、少校;
正營:少校、中校;
副營:上尉、少校;
正連:上尉、中尉;
副連:中尉、上尉;
排:少尉、中尉。
對軍官來說,軍職越高,軍銜也會越高。軍職是指崗位職務晉升,而軍銜的晉升,要看擔任相應軍職的年限,得到職務晉升,才有機會晉升軍銜。若職務未獲晉升,則最多隻能獲得本職的對應最高軍銜。
部隊對軍職晉升,有著嚴格的年齡規定。每一職務都有對應的最高服役期限,到點未獲升職,就必須要轉業或退休。
比如,某軍官軍銜少校,軍職為副團。他在副團的年資達標,可獲中校銜。在他年齡到線前,都沒有晉升正團,那他在轉業前,能得到的最高軍銜也就是中校。
所以對軍官來說,當然是軍職更為重要的。
不過對士官又不同,士官還是士兵,並不擔任軍官職務。所以士官的待遇提升,服役期限,都是根據軍銜晉升來確定。
-
17 # 戰鬥機解說家
軍銜與職務有一定的對應關係,但也有不同。軍銜側重於體現軍人的資歷和地位,而職務則是界定軍人的職責。前者側重於面子,而後者側重於裡子。兩者共同作用,確保了軍隊作為一個集體的正常運作。
關於軍銜在榮譽層面:我舉個例子,有一些國家在法律層面規定軍銜是軍人的終身榮譽,未經正規程式不可剝奪,不可降低,甚至退役後仍可穿著佩戴軍銜符號的軍服。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英國首相丘吉爾,在1939年就被授予了“榮譽少將”的虛銜。
(肥成這樣就不要想啥開飛機了)
職業軍人的軍銜高低直接取決於服役年限,在軍隊中只要服役年限到了還沒退役,那就只能升軍銜了。所以軍銜制度也是一支軍隊穩固的金字塔結構的一種體現。
而職務不同於軍銜,這是一個純粹著眼於實際的產物。要衡量一個軍人的能力,職務比軍銜會更重要。比如參謀部的一個少尉承擔的工作的重要程度甚至可能超過地方部隊的少校。
這樣的例子很多:
(不要覺得校官官不大,很多重要的歷史事件的直接策劃,執行者也都是這個級別)
1931年的918事變,整個事件的一線參與者都是校級軍官,軍銜看著不高但是職務很重要,所以這些校級軍官的地位要比某些閒職將官更重要。而當時日本陸軍主管陸軍人事工作的職位叫做“陸軍軍務局長”,軍銜只是大佐,但是職務卻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職務可以更快地晉升,但是軍銜不能,比如滿旅長這麼牛逼要升將也得慢慢來啊)
而在中國,很多人肯定對滿廣志非常熟悉了,畢竟“踏平朱日和,活捉滿廣志。”這句口號我們都聽過。按照外行的標準看,滿廣志的軍銜並不很高,也就是個大校,還沒有局座高(少將)。但是滿廣志可是被戲稱為“帝國之花”的人啊,其指揮的朱日和藍軍就是中國陸軍用來探索資訊化作戰的樣板部隊,試驗部隊。
你說為啥不給滿廣志升個將官?服役年齡沒到而已,“資歷”不夠老而已。
由此可見,要了解,評價一個軍人,軍銜只是一個方面,職務也是非常重要的。
-
18 # 跪射俑
1、職務與軍銜有對應關係,例如正營職軍官對應少校、中校這2個軍銜,正營職軍官不可能是上尉或上校軍銜。
上將:對應的軍職為:軍委副主席、軍委委員、戰區(即原大軍區)正職,為軍委副主席、軍委委員、戰區(即原大軍區)正職的主要軍銜。
中將:對應的軍職為:戰區(即原大軍區)正職,戰區(即原大軍區)副職、軍級正職,為戰區(即原大軍區)副職的主要軍銜,戰區(即原大軍區)正職、軍級正職的輔助軍銜。
少將:對應的軍職為:戰區(即原大軍區)副職、軍級正職、軍級副職、師級正職,為軍級正職、軍級副職的主要軍銜,戰區(即原大軍區)副職、師級正職的輔助軍銜。
大校:對應的軍職為:軍級副職、師級正職、師級副職、旅級正職,為師級正職的主要軍銜,軍級副職、師級副職、旅級正職的輔助軍銜。
上校:對應的軍職為:旅級正職、師級副職、團級正職,為旅級正職、師級副職、團級正職的主要軍銜。
中校:對應的軍職為:團級正職、團級副職、營級正職,為團級副職的主要軍銜,團級正職、營級正職的輔助軍銜。
少校:對應的軍職為:團級副職、營級正職、營級副職,為營級正職的主要軍銜,團級副職、營級副職的輔助軍銜。
上尉:對應的軍職為:營級副職、連級正職、連級副職,為營級副職、連級正職的主要軍銜,連級副職的輔助軍銜。
中尉:對應的軍職為:連級正職、連級副職,排級正職(沒有副排長,民國時國民革命軍曾有過副排長),為連級副職的主要軍銜,連級正職、排級正職的輔助軍銜。
少尉:對應的軍職為:連級副職,排級正職,為排級正職的主要軍銜,連級副職的輔助軍銜。
2、軍銜跟著職務走,職務高的軍官,他的軍銜也高。例如,同一年入伍的2個軍官,一個職務晉升快,職務是副團職政治部主任,那他軍銜就可以是中校;而另一個職務是副營職幹事,那麼軍銜就只能是上尉或少校,不可能晉升中校軍銜。
-
19 # 哨兵小虎
職務和軍銜是軍官身份認同的標誌,透過對軍官職務了和軍銜的確認,基本可以確定一名軍官的等級!
一、什麼是職務?職務就是你所擔任的職位,也就是你的崗位。也就是俗稱的“屁股坐在哪裡”,國軍稱呼的“*座(軍座、團座等)”。
1.專用職務稱呼:
專用職務指透過職務能立即確定其身份定位。
①軍事職務稱呼:排長、連長、營長、副團長、中隊長、大隊長、師長、軍長……等。
②政工職務稱呼:指導員、教導員。
2.通用職務稱呼:
通用職務稱呼指僅僅透過職務稱呼無法確定其身份,需要透過其附屬單位的級別對其進行定位。
①軍事職務稱呼:
如“司令員”、“參謀長”、“參謀長助理”、“參謀”,則無法判斷其身份;如果加上其附屬單位級別,則很好判斷,如“海軍司令員”、“*戰區副參謀長”、“*師參助”、“*團機關參謀”等。
②政工職務稱呼:
如“政委”、“政治部主任”、“幹事”等。加上附屬單位級別後,如“*軍政委”、“某戰區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師政工部幹事”等。
二、什麼是軍銜?軍銜是國家授予軍人的榮譽,也就是肩膀上星星,因為軍銜代表著軍人的榮譽,所以軍人在瀆職犯罪後會被剝奪軍銜。
軍官軍銜分為三等十級。
三、職務與軍銜有什麼不同?職務呢說白了就是軍隊給予你的權利,給予你的職責;而軍銜呢則是國家授予你的榮譽。通常說國家授予你的榮譽越高,給予你的權利就越大!
當然二者之間是有一定必然聯絡的,比如國家給予你團長職務,必定會授予你上校軍銜。而不會出現國家授予你團長職務,授予你中尉軍銜的事情!
(授予軍銜命令書↑↑↑)
四、哪個更重要?軍銜與職務究竟誰重要,這要看放在什麼時期了。
1.第一次授銜時期。
第一次授銜時,各級軍官普遍對代表軍官榮譽的軍銜比較看中,比如《亮劍》中,丁偉縱隊司令、孔捷軍長、李雲龍代理軍長,均被授予少將軍銜。但三人均嫌棄少將軍銜低,甚至李雲龍還說,手下有個師長都授予了少將軍銜!可見那是軍人對軍銜(榮譽)看的比職務還重!
再比如,大校營長嶽振華,毛主席親授的軍銜,這樣的一個營長是比團長、師長都牛的存在!所以這一時期,軍銜是比較看中的。
2.現在。
由於現在是和平時期,軍官普遍對職務看的比較重,比如只要是正團職幹部,肯定會被授予上校軍銜,而中校營長向少校副團長敬禮的事也時有出現,所以這一時間,職務比軍銜重要多了。
(副營職上尉女軍官↑↑↑)
3.將來。
將來國家畢竟會健全國家榮譽體制,也勢必會推行軍銜制,軍銜所代表的榮譽和地位勢必會極大的與軍官的工資、待遇、職級掛鉤,所以,將來的軍官勢必會看中軍銜,從而更加珍視軍銜所代表的軍人榮譽!
(軍人榮譽↑↑↑)
-
20 # 不正經的軍棍
一個代表級別,一個代表職位,就這麼簡單。
軍銜和職務之間有一定的對應關係,就是某個職務,就要是某個軍銜的軍人才能擔任,不夠級別,當不上這個職位。
軍銜代表的是這個軍人的級別,比如你對面過來個軍人,你一看軍銜,這是個上尉,你知道了他的級別,但是職務呢?你並不知道。他是連長啊,還是指導員啊,這些在軍銜上沒有顯示。
而職務上,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你是幹嘛的,你負責的是什麼。對於職務上,經常提到的就是排長、連長、、、軍長,這一類,還有司令員、參謀長什麼的。到了士兵階層,班長、司務長這類名稱,也是屬於職務範疇。
更簡單點說,就是,你看那個司令員門口的牌子寫的是啥?肯定不是寫的“少將辦公室”吧,肯定是職位。再舉個簡單的例子吧,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下發個命令,肯定是以太平洋艦隊司令的名義去下發,而不是以軍銜級別的名義去下發。
▲以前的職位軍銜的對應
至於哪個更重要上,首先就是軍銜更重要,你不夠級別,擔任不了這個職務,這個通常就是個硬指標,級別不夠,這一關,你根本就過不去。凡事都有個先後,都有個高低,軍銜在一定程度上要比職務重要。
而同等軍銜下,職務其實更重要,職務意味著啥?權力。同等級別,你是這個部隊的一號首長、軍事主官,聽誰的?誰說了算?這就很明確了,職位高的說了算。
但其實對於一些榮譽感強的人來說,軍銜其實更重要,軍銜意味著肯定,意味著榮譽。兩槓四星的看著好看,還是三顆星看著好看?
回覆列表
職務比軍銜,更為重要!軍隊中軍人的職務代表的是權力和職責,是軍隊平時管理和運轉,戰時指揮的重要組成。軍銜代表的則是軍人的榮譽和級別,是軍隊為了提升軍人榮譽感而設定的一種特殊標識。一支軍隊可以沒有軍銜,但是沒了職務體系,會立馬亂成一鍋粥。軍隊是一個等級森嚴,令行禁止的地方,所以需要設定科學高效,等級分明,隸屬分明的職務體系,以保證戰時上級軍官對下級軍官的指揮,保證軍隊的高效行動。軍銜是國家和軍隊對軍人榮譽的一種肯定,和勳章類似。同時也起到區分軍官等級,便於各國軍隊交流的作用。軍銜或許可以理解為軍人地位,權力和職責的一種象徵,權力越大,職責越大,相應的地位就會越高,同時也會被授予更高的軍銜。比如管轄數萬人的軍長,指揮數萬人作戰,對數萬人負責,相應會授予較高的將軍軍銜,在軍中地位超然。而管轄幾十人的排長只需要指揮幾十人,對幾十人負責,於是就指揮授予中尉軍銜,地位相對低很多。從這個排長和軍長的例子還能看出一點:軍銜是和職務是掛鉤的!以我軍的旅長一職為例,旅長是指揮旅作戰的職務,介於集團軍和團之間,屬於中高階軍官的職務。我軍與這個職務對應的軍銜有兩個,大校和上校。也就是說,如果一個軍官能力出眾,一直升職,當他擔任旅長一職的時候,軍隊相應也會為他授予大校或者上校軍銜(基本上是大校,上校少見),以證明他的能力,彰顯他的榮譽,等級和地位。除此之外,在戰時還有職務軍銜和正式軍銜之分。一般來說,職務軍銜會比正式軍銜高很多,歷史上很多有名的將軍都是如此。這是因為戰時因為人員的傷亡較大,軍官的升職會非常快,為了方便軍官升職,同時也代表政府對其的一種肯定。政府會給這些軍官授予一個職務軍銜,用來匹配他的職務。比如世界著名的巴頓將軍,1945年10月,他擔任第15集團軍司令,職務軍銜四級上將!但是,在美國國會那邊給他的正式軍銜還僅僅是少將。那麼,職務的重要性究竟表現在什麼方面呢?
玩過陸戰棋的小夥伴肯定對“軍師旅團營連排”非常熟悉,這對應的就是近現代軍隊的單位等級,從最高階軍到最低階的排的主要指揮官對應的職務分別是軍長和排長。這兩個職務的職責就是指揮作戰,軍長指揮整個軍計程車兵作戰,而排長則指揮整個排計程車兵作戰。戰時司令部制定了作戰計劃之後,會下達到各軍。軍長收到後會進行相應的部署,指定相應的計劃下達到師旅,師旅長則會進一步下達到團和營。依次遞推,從而將命令下發到每一個士兵,以保證整個軍隊的作戰。命令的傳遞過程中,各個單位領著不同職務的軍官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不僅對下級單位負責,還需要對上級單位負責,將各個等級的作戰單位串起來,成為一個整體,從而高效有序的執行作戰計劃,打擊敵人。總得來說,職務體系是保證軍隊平時運轉,戰時作戰的重要組成,就像一顆參天大樹的樹枝和樹幹。而軍銜則是國家和軍隊對不同職務軍官的一種肯定,授予的榮譽,是鼓勵軍官的一種錦上添花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