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圈地還是看好農業?
41
回覆列表
  • 1 # 熊貓投資

    恆大、碧桂園以及萬科,這三者常年佔據我國房地產榜單的前三名,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房地產市場的領航者,截止2018年末,三家企業仍然以房地產為主業,並沒有出現你所謂的轉行入農業的情況,不知道你這個訊息從何而來?

    萬科

    萬科集團目前以住宅開發和物業服務為核心主業,同時為了多元化的發展,其業務最近幾年開始延伸至商業、長租公寓、物流倉儲、冰雪度假以及教育領域,唯獨沒有你所謂的轉行入農業,在萬科集團的官網給予使用者選擇的來訪目的僅有:地產、物業、印力、泊寓、物流以及冰雪,並沒有農業一欄,所以說萬科轉行入農業,顯然是個謬論!

    恆大集團

    按照恆大集團官網的介紹,目前恆大集團是以民生地產為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為兩翼,新能源汽車為龍頭的世界500強企業集團。

    恆大的文化旅遊主要打造兩大方面:“恆大童世界”和“恆大水世界”,一個是兒童樂園,一個水上樂園,與農業無關;恆大健康則著重打造填補中國空白的養生養老拳頭產品“恆大養生谷”,恆大養生谷整合一流醫療、健康管理、養生、養老、保險和旅遊資源為一體,瞄準的事老年人市場,也非農業。當然相比於萬科,恆大有提出過計劃打造世界超前高新技術的全國農業現代化與觀光農業標杆“恆大高科農業”,但目前並未落地。綜上所述,恆大的四大主業裡沒有農業,僅因為一個提法就要說恆大轉行做農業也無法說通。

    碧桂園

    三家企業中,唯一有涉及到農業的應該是碧桂園,但是碧桂園進入農業並非說不做地產要轉行,反而主要的原因是為地產做服務。按照碧桂園官網的簡介中有特別說到:

    我們發展現代農業,振興鄉村。我們引入世界一流的農業生產技術、裝置,同時利用機器人研發優勢,佈局農業全產業鏈,並透過對碧桂園的社群及全社會進行零售,與農民共享現代農業發展的紅利,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同時以較低的價格,為每一個家庭生產和提供安全、好吃、實惠、豐富的農產品及常用生活用品。

    從碧桂園的整個集團介紹中來看們無論是發展機器人,還是涉及到農業,它都是為了地產做服務的,碧桂園的主業和重心一直都在地產行業,並沒有出現要捨棄地產轉行進入農業的傾向。

    總結

    綜上所述,目前三家企業中,真正有涉及到農業的也就一家碧桂園,而且還是為地產服務的,其餘兩家都沒有真正的觸及到農業,談何三家企業都轉行入農業?

  • 2 # 炒客看金融

    恆大,碧桂園,萬科現在開始紛紛轉入農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訊號,說明這三家巨頭開始從之前傳統主業房地產轉入新興農業,這是一個重大轉折。一方面說明房地產開發的前景受到了一定的壓力;一方面說明農業特別是新興農業廣闊的發展前景。

    眾所周知,恆大,碧桂園,萬科等企業在房地產已經發展的非常好了,作為起步較早的一批房地產企業,已經吃到了房地產企業的第一口螃蟹;可以說已經做得非常成功,相信很多人也都買了這三家企業的商品房,全國更是隨處可見。

    恆大,碧桂園,萬科由於在地產領域做得很成功,其中,恆大在港股上市,萬科,碧桂園在A股上市。隨著這三家企業紛紛上市,在人們心中也樹立了自己的品牌,成為了非常知名的大企業。

    而現在,恆大,碧桂園,萬科轉入陌生的領域即農業領域,說明房地產發展已經遇到了間斷性的瓶頸;農業特別是新興農業的魅力已經成功吸引這幾家企業投入,說明農業發展前景受到了這幾家地產巨頭的關注。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很多農村年輕勞動力選擇外出務工,導致農村很多土地限制;而隨著中國土地確權的推進,特別是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使得農村大量土地被盤活,這樣的結果是農村大片的土地將連成一片。這樣農村大片土地出租得以實現,為恆大,萬科等商業地產進入農業打下基礎。

    我相信恆大,碧桂園等商業地產並不是簡單的進軍傳統農業,而是進軍新興的農業產業,因為這些企業手裡除了有大量資金,還會有技術,人員,管理模式的積累,助力在新興農業打下一片天地。

  • 3 # 山寨農夫2020

    恆大、碧桂園、萬科為什麼都轉行入農業?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企業戰略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需要

    隨著國家對房地產業宏觀調控力度加大,房地產公司需要轉型升級和內部產業結構調整和最佳化。農業產業投資大、週期長的特點與大型地產企業匹配度較高。

    二、農業前景廣闊

    在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農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而且還有很多政策支援。

    三、主業延伸

    這些大型地產企業擁有眾多業主,進軍農業在農村建立生產基地可以為業主提供農產品直供服務,屬於主業拓展延伸。

    四、新型城鎮化戰略佈局

    一二三線城市地產業空間有限,新型城鎮化步伐加快,未來農村地產業潛力無限。進軍農業也是為地產主業提前佈局。

  • 4 # 老徐說財經

    國內有很多企業都開始進入農業行業,包括地產巨頭恆大、碧桂園、萬科等企業也開始進入農業,為什麼呢?因為企業都是逐利的,只要有市場前景的行業都能夠吸引企業進入,而農業在我國的經濟體量中佔比高、發展機會大。

    我國農業介紹

    1、農業發展現狀

    我國農業總產值在近10年不斷攀升,2018年達到65815.73億元,年均增長率8.3%。我國近幾年不斷最佳化調整產業結構,因此GDP中二三產業比重不斷增加,農業佔比不斷下滑,在2018年降至6.7%,為此我國決定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

    透過技術推動農業發展,農業繼續供給側結構化改革。糧食單位面積產量不斷上升,2019年達到5719.8公斤/公頃,比2009年增長了827.4公斤/公頃。隨著科技助力農業生產,糧食單位面積產量不斷增加,糧食產量維持在穩定水平,足夠滿足國民基本需求。

    2、農業發展方向

    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主要有三個方面,分別是農業機械化、智慧農業、產業鏈融合等。以前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已經不適應目前的發展模式,開始集中化、專業化的發展模式。

    房企進入農業的原因

    由於房地產行業開始進入發展瓶頸期,開發商開始尋找新的發展領域,各家開發商進入的新領域各有不同,主要新領域有新能源汽車行業、機器人行業、農業行業、文旅行業等。

    1、房地產行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行業,在企業經營的過程總會產生大量的現金流,隨著房地產行業發展進入瓶頸期,房地產企業的大量資金需要找到新的出口,而農業是目前國家政策支援的一個行業,因此房地產企業會將農業作為新的一個出口。

    2、當前我國在大力支援農村振興,農村市場擁有大量的發展機會,隨著城鎮化程序的推進,我國在農村相關領域的投資會更加深入,房地產企業透過加持農業可以進入農村的房地產行業,農村市場空間很大,是一個很好的新增長點。

    3、透過進入農業領域,可以拓展與農村相關的養老領域,將農業與農村養老領域進行結合,充分開發農村的巨大市場。

    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的發展機會越來越大,農業領域的發展空間很大,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農業相關的領域,因此房地產企業進入農業領域也是為了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

  • 5 # 簡文主義

    農業時國家重大經濟提振戰略中的一環,當前房地產業都是依據土地來產生經濟價值。而農業也最根本的也是土地,所以這一節點可以讓這些巨人房企平緩過度。

    房地產是一個複雜的經濟體系,絕對不只是住房,還應該有其根本的核心生活價值。所以,房企融入農業之中,開發現代及未來農業,並不屬於跨行。

    相反,這些企業在巨大的經濟負債之中,能夠積極響應國家策略,就是盤活經濟體系的重大決策。所以,房地產企業搞農業,一點也不驚奇。

  • 6 # 北京田潤禾智慧農科

    農業是國家大力推廣的行業也是國家的基石,這幾個企業也都是有擔當的企業,也是想用國家的號召。國家也是有意放開對農業的投資,所以在農業裡邊免稅的產品很多,也鼓勵了很多公司投資於農業。

  • 7 # GRIDMAN

    因為立足國內,農業風險很小,投入規模化,以後產出也基本是恆定的。而立足國際,國際糧商賺錢很暴利,出海可以與國際糧商爭利。

    圈地是不可能的。現在的農田都是基本農田,國家要求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永久農田的土地性質是變不了的,所以圈地是沒有用的。

    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不高,還是以小農經濟為主,所以也沒有規模化。而恆大、碧桂園、萬科入場,資金雄厚,推進規模化、機械化不是問題,自然生產成本就降低了。而國家為了提高農民種田積極性,還給了補貼,農產品價格也進行了管控,所以只要降低了成本,利潤就是穩定的,基本沒什麼風險。當然,農業的利潤率可能沒那麼高,但是勝在穩定,而且這個行業足夠大,大資金進場也完全沒問題。再者,若干年後,如果發展良好,可以向上下游,以及國際市場進軍。比如:種子、化肥、農用機械行業等。

  • 8 # 無名13044461

    智慧,溫室大棚農業和傳統農業,這有很大區別。如果足夠聰明,就理解我的意思。如果不理解,只能說時代的差距。如果人的眼界只停留過去,那會用過去的眼光衡量如今。風險不全都一樣,資料,資訊很重要。自來水的工程這背後有什麼商業資訊,

  • 9 # 知丘陵

    恆大、碧桂園、萬科為什麼都轉行入農業?

    農業。特別是現代農業。不能只是杷他看成是能產多少噸糧食,或者是產多少頭豬牛羊。要把它做成產、供、銷一條龍的農、工、商產業鏈。對於這一點,一般的農場主和一般的承包商是玩不轉的。這就是一般的農場主和承包商跳不出小農意識這個圈子的原因。

    所以,它也就形不成永久性的現代化農業模式。

    所謂農業,無非就是種和養。所以種植業和養殖業不能獨立存在。要想讓它們之間高度融合,只有具備一定量的資源的老闆才有後勁來為其統籌。

    比如,把所有的農作物秸稈變成牲畜最可口的飼料,把所有的牲畜代謝物都變成能源和優質有機肥料,並且把肥料實現全機械化輸送。這也是百十畝甚至上千畝的農場主無法辦到的。一是他本來就不會有那麼遠大的規劃。二是規模小了辦到這一歩不划算。所以就容易出現難以承受的敝病一一環境汙染。

    要把種植業廢料和養殖業廢料變成緊俏物質了,農業現代化就有了希望。

    筆者希望有意向的大老闆到我們丘陵來玩玩。丘陵地區雖然不是一碗肥肉,但只要有人能吃下去,那絕對是一碗肥而不膩、營養豐富、回味無窮的養身佳品。

    ,丘陵有一個最顯著的地理特點。那就是存在於各大中小水系的源頭末梢。因此給人的深刻印象就是缺水。其實這是個認識問題誤區。特別是長江以南的丘陵地區不存在缺水問題。只須認識到四個字就行。哪四個字?蓄水到位。我最熟的一個地方的條件就很優越很優越!,

    說真的,丘陵地區比平原地區的內容要豐富很多!很多!

  • 10 # 笑看人生69364

    農,國之根本,民之養,可不重乎!歷代戰亂皆源於民無存糧,飢不擇食,亂遂生矣!

    盛世之君,必懲豪強,撫百姓,節衣食,興農事!而天下用度遂足矣!法度謹嚴,而杜權民之吃拿索要,巧取豪奪,而國利達民本無阻!

    民有所養,官有所制,禮儀明文天下,則大治也!盛世之本!

    重農事,興國本,福德綿澤之世存矣,民生幸福之極樂!

  • 11 # 鄧恩周

    今天,衣裳穿的漂亮和不漂亮都可以馬虎過。但是三頓飯,你少吃一頓就不行。她們三家轉做農業是較為穩重的表現。現代農業需要大資本的投入,需要有系統地拓展和管理。可以說這是時代的需要。另外,房地產已差不多走到盡頭,工業品,因各國自身利益的考慮。我們工業品也許暫時處於過多的可能。目前,徐了高科技有投入價值以外。剩下就是農業了。可以說,三家投入農業是明知之舉。

  • 12 # 漫話心疆

    我認為這是國家未來要發展的產業!農業的強弱才是一個國家強弱的標誌!美國那麼牛除了軍事厲害那就是農業也厲害!

    房地產行業未來是平穩過渡,說明他們也讀懂了政策!農業就是下一個投資的風口!

  • 13 # 戀上夏天綠茶383

    拒絕這種企業進去農業,必將讓國人無所住,無所食,對於關係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國家需要建立體系去保障。想想過去一個鹽就能搞老百姓買不起。

  • 14 # 育鄰人

    農業是人類社會真正的“金飯碗”。

    農業生產讓人類鼓足勇氣走出原始森林、結束遊獵生活,農業讓人類不再飽受吃完這一餐不知下一餐在何方的饑荒之苦,農業讓人類有了大規模定居生活的基本食物保障,也可以說農業是人類社會真正的“金飯碗”。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誰掌握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的國家;誰掌握了貨幣發行權,誰就控制了世界;誰掌握了糧食;誰掌握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

    如何落實“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靠化學工業、人工智慧、房地產嗎?當然不是,任何一個國家要端穩自己的飯碗能且只能依靠發展農業生產,透過人民辛勤勞動向自然、從土地中獲取糧食才是端牢飯碗的可靠之舉。

    幸福生活從播種開始

    農業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

    生活中,您可以不用電、不用煤氣、不用網路等一切現代化工業品。但是,沒有一個人能夠不吃、不喝。農業作為確保人類走出原始森林、結束遊獵生活的根本保障,農業生產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絕對靠自然吃飯、飢飽不確定的歷史,農業讓人類第一次擁有了掌控自己生活品質的能力。農民是人類走出原始森林之後從事的第一種職業,也是人類一切職業分工的始祖。因為,有了農業生產就需要加工生產工具、對糧食進行深加工、尋找適合輔助農業生產的工具【畜力或機械】.......

    歷史的經驗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城鎮發展的速度和規模、城市人口的增加數量以及產業事業部門的發展和從業人員的增加,都得同農業生產的發展相適應。換句話說,社會綜合發展必須建立在農業提供足夠優質糧食、魚類、肉類、蛋乳類、蔬菜、水果等農副產品基礎上,離開了這一基本食物供給保障就會造成社會經濟“建築”不穩。能源、國防、科技是一個國家成為世界強國的重要戰略資源,而糧食則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家庭生活幸福、個人身心健康。

    社會發展,工業品交付出現斷檔、停工影響區域性或者某個行業,而食物供應一旦出現斷檔危及的將是整個社會,這一點從每次社會危機來臨前出現的食物搶購潮就能說明問題。車無油不能前行、人無糧不可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武漢保衛戰之所以能夠快速決勝,前線是廣大醫護工作者、後方就是擁有穩定的食物供給保障。

    愛糧就是愛生活

    農業不能按工業生產計算投入、產出比

    經濟全球化,使得所謂新自由主義之風在全世界盛行,世界上許多國家掀起了去農業化的追求金錢狂潮。在這股潮流之下,人們似乎覺得社會可以脫離自然、脫離農業,致使農業這一人類文明程序的源頭和根本被日益邊緣化。一些西方“學者”以美國為“藍本”杜撰了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經濟發展模式:“農業的產值所佔比例越小而工業產值特別是第三產業的產值越大,就意味著一個國家的現代化程度越高;農民的數量越少,農村所佔的比例越小,而城鎮居民的數量越多,城鎮化的程度越高,就意味著一個國家的現代化程度越高。”南美和中東一些國家聽信了教誨,主動放棄了農業生產發展石油工業,近年石油工業拖累下民眾的疾苦之聲就在我們耳邊迴響。

    農業生產是保障國計民生的根本,不能按工業生產方式單純的計算投入產出比。有人以種植玉米、稻穀、小麥三種主要農作物為例做了比較計算:

    1、玉米

    2020年東北玉米收購價大概是2140-2160元每噸,約2.16元每公斤,按照平均畝產500公斤計算一畝土地收成約為2.16元/公斤x500公斤=1080元。

    每畝玉米的成本:種子播種80元,化肥農藥300元,收割120,成本費用總計約:80+300+120=500元

    以此計算每畝土地種玉米純收入約為580元。

    2、水稻

    2020年生產的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分別為每50公斤121元、127元和130元,以畝產600公斤計,最低每畝收益(121元÷50公斤)x600公斤=1452元。

    每畝水稻成本約:育秧100元、機械耕作105元、施肥141元、農藥100元、成本費用總計約:100+105+141+100=446元

    以此計算每畝土地種水稻純收入約為1006元。

    3、小麥

    2020年小麥收購價格約2.41元/公斤,按照平均畝產500公斤計算一畝土地收成約為2.41元/公斤x500公斤=1205元。

    每畝小麥種植成本:機械播種與收割150元、麥種70元、化肥200元、農藥50元,成本費用總計約:150+70+200+50=470元

    以此計算每畝土地種小麥純收入約為735元。

    種植玉米、水稻、小麥在不計入自然災害的情況下每畝純收入分別為:580元、1006元、735元。這是農業種植一年每畝土地的總收益,計入種植兩季水稻最高每畝土地的收益為2012元。乍一看,農業生產如此高投入、低產出的勞作方式連小學生都不願意幹。是呀,農業生產在如今工業資訊化的大背景下顯得越來越無利可圖,這也是許多人一旦進入城鎮之後就再難回農村的根本原因。

    “民以食為天”,從戰爭影視作品中不難發掘,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如果沒有糧食就會立刻崩潰。人類社會同樣如此,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夠在完全斷糧的情況下維持正常運轉一天。所以,農業生產不能按工業方式計算投入產出比,而要看到它給社會帶來的根本性穩定作用,糧食才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真正的定心丸

    農業是人類社會的“金飯碗”

    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先後進化出了包括農業在內的許多職業。但是,唯有農業長盛不衰,也只有與農業相關的行業在不斷“枝繁葉茂”,比如以農業為基礎的餐飲服務、食品深加工、農業工器具生產等等。

    《手裡有糧》:“手中有糧,心裡不慌。腳踏實地,喜氣洋洋。”糧食安全是社會穩定的根基,縱觀華夏五千年文明史,幾乎每一次朝代更替都與糧食有關,溫飽問題是社會發展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因此,今天黨和國家才將全民奔小康作為頭等大事來抓,2020年就是全國人民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食是人類生存、發展所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根在農業。農業生產人類透過自身勞動向自然要資源的典型,“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是廣大勞動人民最樸實的生存訴求。如果沒有農業生產的食物,人類社會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發展成就,商業、工業都是農業生產有盈餘之後的產物。因為,人類社會最早商業交換的基本物質就是食物,工業的原型是食品加工。

    人們時常將確保穩定生活來源的工作成為“金飯碗”。然而,放眼全世界又有多少長盛不衰的行業、多少家社會組織呢?唯有農業伴隨人類進化數千年,而且人類社會未來發展建設也必將越來越倚重於農業,人口基數越多對食物需求就越旺盛、發展農業的緊迫性就越強。因為,人類無論是在休息還是在工作,一刻也不停歇的在消耗由食物提供的能量。所以,農業是人類社會真正的“金飯碗”

  • 15 # 樓市探索者

    現在到了房企尋求轉型的時候了,就像一條大船,現在前面就是一座冰山,如果不調轉方向,就會被撞的頭破血流的。

    房企在之前的二十多年時間裡,在房地產行業的黃金時間段裡,隨便圈地,隨便開發,都能賺取高額的回報。

    現在不行了,隨著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的進行,房住不炒的大原則已經深入人心了,現在不是隨便拿地,隨便開發樓盤就能賺錢的時代了。

    現在國民經濟必須轉型,不能再度的依靠房地產來拉動經濟的增長了。

    國民經濟需要轉型,那麼,房企也必須順應經濟的大勢來轉型,不轉型,一路走到黑的房企,最後也會是關門大吉的結果。

    經濟的轉型,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現在國家引導發展農業,那麼,農業就是一個機會,恆大也好,碧桂園也好,萬科也好,都是因為未來的樓市不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了,樓市已經到了拐點,必須尋求新的行業轉型了。

    所以說,恆大,碧桂園和萬科轉向農業,是為了轉型,肯定不是為了圈地的。

  • 16 # 遠方167427784

    大企都轉農業好,大家有飯吃。

    總造那麼多房子也不是個事。房子確實太多了。

    這幾大房企老闆該歇歇了。不問良心,不問天地,問問自已這些房子怎麼處理?……

  • 17 # 曾國華33

    恆大、碧桂園和萬科等房企轉戰農業是明智之舉。房地產開發在全國大中城市已經超出預期,達到了"三高",錢途有限了。隨著脫貧攻堅,今年實現小康社會,"三農"的前景充滿光明,大有錢途可以挖掘。"三農"的發展越快,國家經濟越穩固。脫貧致富的"三農",需要各行各業扶持,需要各方面資金把部分企業下沉,改善農村的環境,尤其需要現代化大棚農業的開發。所以,恆大折價賣房,回籠資金,轉戰農業,既是房企的出路,也是"三農"在今後會形成經濟後勁爆發的新熱點……。

  • 18 # 啡茲笑

    之前我就提出過一個問題:農業發展那麼多年了,為什麼知名品牌很少?

    其中有幾個原因:

    一、政府政策導向

    隨著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需要,三農問題比歷史任何時期都顯得重要而緊迫,更多的利好資訊,必然導致更多的資本加速進來。

    二、技術

    之前,技術匱乏是農業發展緩慢的一個因素,包括種養殖技術、管理技術、市場化技術、包裝保鮮技術等等,一度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瓶頸。

    三、人才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歷史,就是大量人才向城市聚集的歷史。支援和研究農業的人才越來越少,隨著更多資本從城市轉戰農村,人才也開始迴流農業領域。

    四、品牌化

    之前的農業缺乏統一、系統規劃,品牌化建設一直沒有做或者很少做。

    五、深加工化

    之前,農業輸出的多是初級農產品,很少有深加工的產品,一是缺乏技術;二是缺乏資金;三是缺乏配套。

    隨著更多資本注入,三農問題一定會得到更大、更快、更好的發展!

  • 19 # 溪邊品茶

    因為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主題內容看,發展實體經濟和經濟惠農是重中之重,民以食為天,到什麼時候都不能輕視農業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在農業轉型的重要時刻,這些夕陽產業的開發商當然要積極投入進去,因為從中央歷次會議精神中可以看出,房地產經濟是要被嚴厲約束甚至是要重點打擊的夕陽產業。所有的雞蛋不能放到一個籃子裡,就是這個道理。當暴發戶掙得錢,最保值的做法就是多元化發展。他們現在轉型還不算晚。但是如果他們把房地產經營的手段放到農業發展上的話,國家一定會嚴厲打擊的,因為哄抬食品物價和炒房可是兩個性質的問題。但願這些人別頭腦發熱吧!

  • 20 # 惠養花

    恆大、碧桂園、萬科等房地產巨頭進軍農業是圈地還是看好農業發展前景?需要從多個層面辯證的看待這一問題。其次,這是房地產企業轉型升級的需要。眾所周之,房地產行業發展己進入調整期。房地產企業進軍農業也是自身轉型升級進行產業發展佈局的需要。再者,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聚焦三農, 休閒農業,美麗鄉村建設成為政策和投資的熱點,雖然,絕大多數還未找到好的盈利模式,甚至鉅額虧損,但在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下,10年以後,養老將成為社會的大問題。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可以從事簡單農事操作的休閒農莊、生態農莊將成為很多城裡人養老的理想去處。養老地產將落地生根。@農者仁心 專注都市園藝綠色生活方式和設施生態農業綠色生產方式轉變,聚集盆栽花卉、蔬菜、水果的技術與產品創新,歡迎關注@農者仁心 ,一起為城鄉居民健康和環境綠化、美化做點貢獻。以上觀點僅為個人認知及對行業發展的思考。歡迎評論交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夫妻之間怎麼維護感情?是否要計較誰付出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