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侃聊歷史
-
2 # 童欣商貿慧慧
我認為這是琉球人留一手的想法,這個世界傍大款兩頭靠。誰有勢力誰有錢靠誰!況且琉球人對自己是否是日本人都不一定有歸屬感。琉球是美國託管並交由日本屬理,他在國際社會還是託管國地位。至於日本給他改成沖繩縣,那只是日本政府一廂情願。
-
3 # 中國新疆歡迎您互
琉球國啥時候被大清失掉了?人家本來就是獨立國家,敬大清為宗主國而已,和北韓、緬甸、泰國、越南一個樣。他被日本吞併後,也從未獨立過,也沒鬧過大規模獨立,每年進行大清冊封儀式,是人家對歷史的認同與尊重,和我們內蒙古人拜祭成吉思汗一樣,難道說我們要和蒙古國合併嗎?人家都能尊重歷史,我們在這倒什麼是非!
-
4 # 江淮視界聚焦
琉球歷史上曾經是個國家,並長期學習並附屬於中國,他們骨子更多的是中華文化,這種底子已經傳承數代,是很難改變,日本佔領琉球后,帶來了日本文化,但是遠比不上琉球人心裡的中華文化。
琉球群島現在是屬於日本,現在的沖繩人一致不服從日本統治,沖繩人一致希望可以獨立,畢竟他們的歷史文化都和日本有很多的差距,無奈,現今他們無法改變局勢,這樣的情況只能繼續存在著,他們只能每年繼續的抗爭著!
-
5 # 夏目歷史君
歷史上在明朝朱元璋的時候琉球國便是其附屬國了。當時雖然為附屬國,但中國卻並沒有過多的干涉其內政,讓其自由發展同時還會給予其相應的支援。
隨之往後,在清朝時為了讓琉球國能夠發展的更好,還幫助琉球國開設相應的學堂,為他們培養人才。
但是後來的大清由於長時間的閉關鎖國,導致整體的經濟嚴重落後,慢慢的便從當時的世界大國的位置上降了下來了,而影響力也沒有之前那樣強大了。
而這時候的日本經過明治維新之後迅速的崛起了。但由於日本位於汪洋中的島嶼上,本身土地就少,所以對土地的需求相對較大。
在當時的日本,雖然整體實力增強了,可剛剛崛起的軍事力量,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能力卻都還沒有太強的程度。有野心是真的,卻也沒有把握完全戰勝大清。
因為當時的大清雖說閉關鎖國挺長時間,但是後來為了發展自己國家的軍事力量,可是花了眾多的資金到西方購買戰艦,打造出了海上的北洋強軍,這就讓當時由於急需擴大領土的日本,注意到了距離自己最近的琉球國。
而事後大清也一度想要把琉球國重新要回來,李鴻章也曾前去找日本人商量,但是幾次都沒有結果,在發現談判不行之後便想著用武力解決。因此還進行了多次的交戰,但是卻沒有打贏。
在最後一次甲午海戰中大清的戰艦嚴重受損後,自此便失去了談判的籌碼,只能選擇放棄琉球國。
在琉球國被納入日本之後,其自身的經濟基礎並不好,並且在日本還被當做二等公民,受到日本人的排擠。在當時,沖繩縣在日本也被稱為落後縣,這自然引起沖繩人(琉球華人)對於日本統治的排斥和不滿,於是逐漸起了反抗心理。
再後來呢,日本則允諾美華人在沖繩縣建立一個軍事基地,完全不管沖繩縣當地居民的意見。並且軍事基地的建立,嚴重影響了當地居民的生活。
不僅如此,美國駐軍對當地居民更是沒有任何的尊重,對此日本政府也不曾管過,以凡事都讓步的態度來處理。
琉球國本就是被日本用武力搶奪出來的,而其中的居民本身對日本本身就有意見。再加上日本人一步步的緊逼,當地居民的利益一次次的被擠壓。所以當地居民與日本本國的關係在逐漸的疏遠,並且也多次的發起反抗。
琉球國之所以每年都舉行大清冊封,則是表達了自己渴望自主的心情。同時也讓本華人都能記住它曾是大清屬國的歷史。而大清冊封定於九月的原因,也是為了不讓華人忘了當時時值九月而亡國的痛。
-
6 # 不老的老法師
早期大清恩義大國風範是琉球永遠的美好記憶,嘆只嘆大清後期有負這個最恭奉的外藩禮儀之邦,以致被倭人玷汙佔據慘禍連連,好不容易脫離魔掌竟又被美國私相授受,令我們慚愧之至!
-
7 # 摯守靜篤
琉球國的滅亡是一段令琉球人落淚,也讓華人傷心的歷史。彼時的大清曾經有希望挽救這個國家,但中日甲午戰爭的戰敗,大清王朝自身難保,對於琉球國這個大清的藩屬國被吞併,也沒有絲毫辦法。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琉球國才被日本吞併。被日本吞併後,原琉球國的領土被分別劃歸沖繩縣和鹿兒島縣。
琉球王國位於中國臺灣島和日本九州島之間,自古以來,就是東北亞與東南亞貿易往來的中轉站,有“萬國津樑”之稱,貿易極其發達。這個王國在明朝和清朝都曾多次向中國王朝進貢,是中國的藩屬國。
琉球國原本只有名,沒有姓,到公元1450年時,明朝賜琉球國王姓尚,自此他們才有了姓。清王朝建立後,1654年,琉球國王又派使臣到清王朝請求冊封,清王朝遂封其國王尚質王為琉球王。
在琉球王國謀求與中國王朝交好,尋求中國王朝冊封期間,日本的薩摩藩和江戶幕府等都曾以武力協迫琉球王國向之納貢,但幾百年來,琉球王國一直都心向大明和大清王朝,多次請求這兩個王朝冊封。
雖然琉球離中國太遠,離日本太近,但由於明、清兩個王朝曾經的強大,使得日本不敢明目張膽的吞併琉球王國。
(琉球國王畫像,其服飾為明朝賜予)
然而,當歷史走進十九世紀後,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大清王朝每況愈下,而日本卻透過明治維新開始逐漸富強起來。清王朝與日本國力的此消彼長,琉球國最終沒逃出被日本吞併的厄運。
我們先來看下日本吞併琉球國的過程:一、1871年,日本以在其國內實施廢藩置縣的名義,單方面強行將琉球國作為令制國編入了鹿兒島縣。
二、1871年,日本直接宣佈琉球國所在琉球群島為日本領土,為琉球藩,以時任國王尚泰為藩王,並派兵佔領琉球國。
三、1875年7月24日,是任日本明治政府內務大臣的松田道之到達琉球,以日本政府的名義要求琉球國斷絕與清王朝外交關係,並停止向清王朝朝貢的禮儀。規定琉球使用日本年號,廢除琉球國王更迭時接受清王朝冊封的慣例。
透過這三步,日本正式吞併琉球國,將之納入日本的版圖。
(琉球群島美景)
在這期間,琉球國曾有重建琉球國的機會,但隨著清王朝在甲午戰爭的失敗,化為了泡影就在琉球國被吞併的第二年,琉球國的向德宏、林世功等官員悄悄來到了中國,請求清王朝出面交涉。彼時的清王朝似乎還有些實力,馬上派遣了第一任駐日公使何如璋,向日本天並琉球國的事提出了外交抗議。
中日兩國在美國前總統尤里西斯·格蘭特的調停下,就琉球國問題開展了商談。
日本方面提出將宮古、八重山兩座島嶼交給中國的“分島改約案”。當時,中國準備接受這個方案,讓琉球國王在這兩座島嶼上覆國。不過,琉球國的官員知道後堅決不同意,因為這兩座島嶼極其貧瘠,不適合人類居住。
1880年,代表清朝政府的李鴻章又提出三分琉球的方案。就是將將琉球群島的中部各島還給琉球,琉球復國,而宮古和八重山和以南的各島則劃歸中國,同時,將奄美大島等五座島留給日本。
但這個方案,日本人又不願意接受,於是,兩方陷入了僵局當中,琉球問題被暫時擱置起來了。然而,緊跟著的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大清王朝的戰敗,再也沒有實力與日本就琉球問題朝廷談判,琉球王國再難復國。
在中日兩國關於琉球問題的談判時,琉球國中的親近清王朝的一派,每逢重大節日,都會穿上傳統服飾,興行原清王朝的冊封儀式,以此來表達期望琉球復國的想法。
這種儀式,據說,直到今天,渴望琉球復國的人們,還在舉行著這種儀式。
PS:2013年3月16日中國外交部旗下刊物《世界知識》刊發題為“‘牡丹社事件’與日本吞併琉球國”文章,引述日本併吞琉球(沖繩)及1971年“日美沖繩協議”,認定日本沒有琉球的合法主權。引起日本媒體高度關注。 -
8 # 155646313
只是一個表演 國內很多民族也可以演 什麼冊封可汗 冊封藩王的地方多的去了 但不會被提倡 違背了大融合 外國的地盤不會有這樣的考慮
-
9 # 歷史笑春風
琉球自古就是中國的藩國,但是,由於種種的歷史原因,現在它已經成為日本的沖繩縣。不過,直到現在,我們在沖繩依然可以看到許多中華文明的遺存。在當地的各個方面我們都可以感受到中華文明對琉球的影響。這是琉球和中國多年的交流所造成的。
到如今,在琉球依然在流行著一直儀式,那就是清朝對琉球的冊封儀式。這個儀式已經成為沖繩的一個群眾性活動,被成為“首裡城祭”。那麼,為什麼到了今天,清朝都已經滅亡多年了,琉球人民依然還在舉行著這一古老的儀式呢?
一、對故有傳統文化的依戀。琉球在明朝時就已經成為了明朝的藩國。琉球嚮明朝稱藩,明朝冊封琉球的國王。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國小民稀,對明朝沒有什麼實質上的威脅,所以明朝對之採取了扶植政策。在明朝的扶植下,琉球在文化、經濟等方面獲得了飛速的發展。
在文化上,琉球以中華文化的學生自居,在各個方面都認真向中國學習。琉球人結合琉球本民族的特色,創造了自己獨有的文化。
但是,這一切隨著日本的侵略而被打斷了。琉球離日本很近,早就成為日本人眼中的肥肉。日本的薩摩藩在1609年侵入琉球,俘虜了琉球國王。在武力逼迫下,琉球被迫向薩摩藩稱臣。但是,在此時,琉球依然嚮明朝恪守著藩國的身份,日本也默認了這一點。
到了清朝建立,琉球又繼續向清朝稱藩。清朝接受琉球的進貢,並冊封琉球國王。在清朝強盛時期,加上日本閉關鎖國,琉球和清朝、日本之間還算相安無事。
但是,到了日本明治維新之後,一切都發生了變化,日本決定吞併琉球。日本首先宣傳琉球是日本的藩臣,在法理上和清政府進行交涉。然後利用“牡丹社”事件,逼清朝表態。由於清政府軟弱無能,最終向日本賠款議和,等於是變相的承認了日本對琉球的所有權。
最終,無依無靠的琉球被日本佔領、吞併。日本在吞併琉球后,對琉球人民採取同化政策。日本是一個不承認少數民族的國家,在整個日本只有一個少數民族。對於琉球,日本從文化、思想等方面採取措施,抹滅琉球人的民族文化。
經過長期努力,日本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對馬海戰中,發現並立即報告日本政府的就是琉球的漁民。但是,在所謂的正統的日本人眼裡,琉球人的地位還是很低的。
在太平洋戰爭時期的沖繩戰役中,琉球人被日本政府看成炮灰。除了徵兵,組織民防隊伍外,為了修築工事,對琉球的文化古蹟進行大肆破壞。在戰爭中,為了爭奪生存的物資、空間,隨意屠殺琉球人民。到戰爭結束,琉球人竟然死亡26萬人之多,遠遠超過了日本軍隊的死亡人數。這一切,給琉球人深深的上了一課。
再加上太平洋戰爭結束後,琉球群島被美軍佔領。這使得琉球的本地人有了一定的自由空間。他們可以對自己的民族的歷史文化有一定自由的思考。這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文化感到了依戀。所以,重拾舊日的記憶,也就成為了琉球人民對自己文化依戀心緒的一種表達。
二、出於經濟發展的原因。琉球自身的自然資源匱乏,但是,在歷史上,琉球卻有過輝煌的過去。在當時,琉球作為海運貿易的樞紐,曾經十分富裕繁華。
這一切主要是來自中國大陸的貿易造成的。在今天,隨著中國日漸強大,中國的影響力也在逐步增強。每年到日本旅遊消費的華人給日本帶來了大批的財富。
在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條件的琉球當然不會落後。吸引華人前往琉球旅遊、投資,都可以帶動琉球當地的經濟發展。抓住華人的心理,打好中國元素這張牌,也就成為琉球人的一種營銷手段,其中的冊封儀式也就應運而生。
透過冊封儀式,可以拉近自己和中國的距離,通過歷史的傳承,加強雙方的認同感。在當今中國日益強大的情況下,讓華人重溫過去那段歷史,更能激起華人的自豪感。這樣,也更能吸引華人前來旅遊投資,刺激當地的經濟發展。
結語:琉球人在清朝已經滅亡多年之後的今天,依然在每年進行著當年的清朝冊封的儀式。這主要是有著二戰後美軍佔領的原因,有美軍在島上的緣故,日本政府對當地的管控不是很強。
琉球進行這種儀式,一是寄託對祖先的哀思,對自己民族歷史的嚮往。同時,也有對自己文化的傳承在裡面。二是為了發展當地的經濟,打好中國元素這張牌,來拉近華人的認同感,利用華人的自豪感來吸引華人前往旅遊投資,拉動當地的經濟。
-
10 # wazhen1
琉球在二戰後的歸類,應屬於聯合國託管地,由美國代管。上世紀70年代,美日私下籤定<舊金山和約>,美國向日本收費3億美元,將琉球轉給了日本。從法理上說,這是不合法的,所以,中國不承認舊金山和約。這也是琉球人追求獨立,在法理上合理的一面。
-
11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昔日的琉球國也就是現在的日本沖繩,它位於中國臺灣和日本之間,那裡除了風景優美,還融合了東南亞、中國、日本的各種文化和習俗等,有“日本夏威夷”的美稱。因此每年到那裡旅遊的人特別多,簡直可以說就是旅遊景點的網紅打卡地。
不過,雖然被日本管理了一百多年,但到了每年9月,當地的琉球人,依然會舉行盛大而隆重的“大清冊封”慶典和中秋宴等活動。
(一年一度的“大清冊封”)
別說早就亡國多年的琉球國了,清朝也都已經成了過去式。那麼為何今日的琉球人,還對“大清冊封”這件事念念不忘呢?
這就要從琉球國的歷史中去尋找答案了。
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國後,對外進行了“懷柔遠人”的政策,一度派使者出訪周邊的國家。
當時,琉球國還是山南、中山和山北三國鼎立的局面。由於明朝強大,琉球三國都派出使者隨明朝使者進京朝拜。而明朝也對琉球三國行使頒詔冊封的權力,自此琉球與明朝形成了宗藩關係。
1416年,中山國的國王尚巴志統一了琉球三國,他繼續嚮明朝朝拜納貢。而明朝為使其合法化,也派出官員前往琉球,為尚巴志舉行了隆重的冊封大典。
此後,琉球國每一任國王都需要得到明朝的認可,並頒佈冊封詔書,才能成為合法的國王。
在整個明朝時期,琉球國不論是從經濟、文化還是制度等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幫助,甚至就連版圖也得到了擴張。因此,琉球國和明朝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
但是王朝更迭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到崇禎皇帝吊死在煤山後,清軍不久便入了關,隨後替代了延續了近300年的明王朝。
(琉球國王畫像)
1646年,隨著滿清政權逐漸穩固,琉球國由於國力衰弱,又常受日本騷擾,於是主動向清王朝投誠。
琉球國的識時務,贏得了清王朝當權者的稱讚,因此對其格外優恤。
到康熙年間,琉球國正式啟用清朝年號,並隔年納貢。同時每有新王繼位,都照例向清王朝遣使請封。
清王朝在收到琉球國的請封奏表後,則會派遣使臣攜帶詔書、敕書和賞賜的財物等,到琉球國舉行冊封大典。
清王朝作為上邦大國,對琉球國一向慷慨大方。同時還放開和琉球國的海上貿易,琉球國的經濟因此得到了空前繁榮。
不光如此,許多福建人也渡海遷徙到琉球國經商、教書等,這不光促進了琉球華人口的提升,同時琉球國在文化和體制上,也得到了很大的進步。
不過,隨著清王朝的沒落,早就覬覦琉球國的日本人開始蠢蠢欲動。他們不斷在琉球國製造摩擦,並武力迫使琉球國向日本稱臣納貢。
1871年,琉球國的66名島民在出海捕魚時遇到大風,船隻被刮到臺灣附近,結果遭到臺灣原著民捕殺,僅有12人因躲藏起來得以保全。
事情發生後,清政府並未引起重視,只是把12名島民送回琉球。甚至有大臣閒聊時,還稱“殺人者不過是些化外之民”云云。
日本人探得事情經過和清王朝態度後,認為有機可圖。於是打著“對日本屬民胡亂殺害”的名頭,向臺灣不宣而戰。
(日臺戰爭)
對於日本的進攻,臺灣原住民迎頭痛擊。日本眼看無法攻下臺灣,害怕戰爭日久,會得不償失,於是他們又轉而尋求外交途徑與清王朝協商。
當時,昏庸的清王朝正處於內外憂患之際,正是心驚膽戰之時。雖說日本只是個彈丸小國,然而他們也不願再生枝節。於是不僅不承認琉球國是中國的藩屬國,還另外賠銀50萬兩結束戰事。
自此,在日本的強制干預下,琉球國只能向日本稱臣納貢,而禁止再與清王朝往來,更不能接受清王朝冊封。
隨著日本軍隊越來越多地駐紮在琉球國,日本很快就奪取了琉球國的司法權。同時,為了控制琉球國暗中和中國互通訊息,還規定琉球人如要前往中國,需要先到日本政府申請護照。
1879年,日本政府加緊對琉球國的吞併。他們對琉球國廢國改縣,將其改為“沖繩縣”,成為隸屬日本政府下面的一個行政區域。
在琉球國滅亡後,很多琉球人流亡到中國,並多次向清王朝聯名請願,希望清王朝能幫助他們復國。
後來,李鴻章拜託美國前總統格蘭特斡旋此事,在格蘭特與日本天皇的交涉後,日本由於國力不夠強大,曾提出與清王朝對琉球“分島而治”,並釋放琉球國王尚泰的方案。但清王朝卻一口回絕了。
甲午戰敗後,清王朝更加沒有能力解決琉球國復國的問題,只能裝啞作聾。於是,琉球國復國也就再也沒有希望了。
日本戰敗後,擔心琉球人會聯合華人清算他們犯下的罪惡,日本天皇曾下達“玉碎”計劃。命令在琉球島上的駐軍,對琉球人進行慘無人道的大屠殺。據不完全統計,在大屠殺中慘死的多達26萬多人,幾乎把琉球人屠殺殆盡。
由於日本人給琉球人帶來了無盡的仇恨和屈辱,讓琉球人始終不願忘記這段歷史。為了讓一代又一代琉球人銘記歷史,“大清冊封”的慶典,便一直得到了完好的保留和重視。
(參考史料:《琉球獨立鬥爭中的流血事件》《明史》《清史稿》等)
-
12 # 風輕雲淡萬物祥和
琉球當地一直都有琉球民族獨立的組織,但卻勢力單薄,缺乏國際大國的支援,舉辦傳統的儀式,應該是這些組織和個人的行為,以保持和日本的本質區別的。
-
13 # 胡整一鍋出
琉球國在朱元璋時期嚮明稱臣納貢,明朝在隨後的時間裡大力提攜琉球,在文化,經濟方面給予了極大的幫助,並提供了造船技術,使琉球國經濟得到大力發展,助其成為“海上馬車伕
”,航運和貿易使琉球具備重要海上地位,有“萬國津樑”之稱。
不僅如此,琉球嚮明朝稱臣時還是分裂狀態,有三個國王,分別為中山、山北和山南三個王,在明朝的幫助下尚巴志統一了琉球,從此遠離戰爭,琉球過上了和平安適的生活。
經過幾百年的交往,琉球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也有很多華人或公或私的前往琉球生活,因此有強烈的歸屬感。而且琉球人愛好和平,號稱沒有武器的國家,可以說不論明清均對琉球均照顧有佳。
琉球與中國關係好從一個事情上就看得出來,明清政權更替,琉球過度的非常自然,沒有過一點異議,統治者換了,但琉球認同的不是統治者,而是一種文化和情感上認同感和歸屬感。
1874年,日本明目張膽入侵琉球,清政府派出軍隊支援。日本正在明治維新初期,尚未羽翼豐滿,清政府正值洋務運動時期,在武器裝備和人數方面具備極大優勢。但沒打就與日本和談,並簽訂了《中日北京專條》,賠款50萬兩白銀不說,等於讓出了琉球的統治權。
李鴻章評價道:“甘允日本‘保民義舉’,不指以為不是,尤要出五十萬,猶以為了結便宜,庸懦之甚,足見中國無人,能勿浩嘆?”被視為奇恥大辱。
到了1876年,日本終於實現了預謀已久的入侵琉球計劃,琉球國王尚泰悄悄派人向清廷求援,這支使團在福建登陸,福建巡撫丁日昌(又是他,最近查史料這傢伙總是出現)接見了他們,瞭解此事後不知如何處置,只能向朝廷奏報。久等沒有回信,使團無奈進京求援,在總理衙門哭訴請求援助,前後上書27次,沒有得到明確答覆。使團成員林世功自殺請願,絕筆書稱:為一死泣請天恩,速賜救亡存國,以全臣節事。
等來的結果卻是一句“此稱忠臣也”的評語和二百兩白銀撫卹金。
使團出發前琉球國王尚泰曾對日本人義正言辭表示:久荷中國恩誼,今不能無故背棄。
結果,靠了幾百年的大哥,終於靠不住了。
1879年,日本強制宣佈,琉球國廢藩置縣,稱為沖繩,正式被日本吞併。
在這期間,琉球國內誕生了兩派,一派親日,一派親清。親清派每日焚香祈禱,願大清能夠重新崛起,回來拯救自己。參與祈禱的人越來越多,但沒等來大清軍隊,卻成為一個獨特的儀式。或許大清冊封的獨特紀念儀式就是從這開始的,此儀式一直流傳說明琉球內心依然存在著親中的情結,對中國有著深厚的感情。
儀式上冊封的隊伍穿著清朝官服,接受冊封隊伍穿著明朝官服。一百多年之後的今天,這個儀式或許並沒有實質的意義了,但作為一個文化傳承,說明琉球人沒有忘本。對今人來說,不只是一個旅遊專案,看儀式知前事,琉球和大清屈辱的歷史不該被遺忘。
-
14 # 涼拌古今
現在琉球人(沖繩人)每年還舉行大清冊封儀式,主要是沖繩人對日本的認同感太低,而懷念與大清政府藩屬關係下的琉球國,內政獨立自由的那段黃金時期。雖說是一種儀式,但也反映出琉球人謀求高度自治甚至復國的想法,提醒每位琉球人謹記曾經的琉球國曆史。
雖說日本是發達國家,但琉球人(沖繩人)生活相對貧窮並且受長期歧視,是日本的二等公民,被醜化成落後危險的地方,致使琉球民眾產生自卑的心態。
在沖繩駐軍問題上,日本政府出賣沖繩民眾的利益。讓美軍在沖繩設定軍事基地,佔據沖繩陸地面積的20%,基地夜間的噪音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甚至發生美軍姦殺當地少女的慘案,並且他們的合理訴求得不到政府的重視,美軍基地撤出遙遙無期。日本政府對美軍的縱容,使得沖繩民眾對日本心灰意冷。
(紅色的是沖繩的美軍基地)
況且,歷史上的琉球國是被日本用武力強佔改稱沖繩縣而亡國的,當時日本政府禁止琉球國接受大清冊封,最後的琉球國王尚泰被流放東京。在二戰沖繩島戰役中,盟軍與日本軍發生激烈的戰爭,有不計其數的沖繩民眾無辜死亡。並且戰事快結束的時候,日本軍隊見大勢已去,便殘忍屠殺或強迫自殺了沖繩很多民眾,以絕後患。
日本政府對沖繩地區殖民式的管理,使得沖繩人與日本政府漸行漸遠也是必然的了。當地已經爆發過好幾十次針對政府的抗議活動,其中不乏謀求獨立的聲音。
而反觀明清與琉球國長達500餘年的藩屬關係,琉球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並且明清推行的是以德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干預琉球的內政。
中國與琉球國建立的藩屬關係始於明太祖朱元璋,而到清康熙時期,清琉封貢關係得到穩定的發展。大清對琉球國給與了更多的優惠措施,比如給與琉球派遣接貢船、貿易免稅、在國子監內專門設立琉球人官學,指定專門教師對琉球官生進行培養,建立清琉海難救助制度等等。在乾隆五十四年,因與俄羅斯發生貿易衝突,清朝禁止大黃出口,但鑑於琉球國的實際需要,允許其每次購買500斤。嘉慶時期也很重視清琉關係,在懲治琉球貢船行為、處置貢船遭風情況都有特別的優待。琉球國受惠多多,這也是琉球國的黃金時期。
十九世紀後,西方勢力在東南亞擴張,琉球出於自身的安全考慮,與西方國家簽訂了貿易通商條約,逐步進入西方條約體系,清琉傳統的封貢關係開始鬆動。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對外推行侵略擴張政策,琉球國首當其衝。日本向琉球宣佈:禁止琉球國接受大清冊封,今後琉球與大清的關係,概由日本外務省處理等。琉球上下一致反對斷絕同大清的封貢關係。當時國王尚泰認為,斷絕與大清的貢封關係,“必然棄絕父子之道,忘卻中國累世之厚恩,失卻信義,實乃心痛”。面對國家生死存亡時刻,琉球除秘密聯絡大清外,還向西方各國控訴日本的逼迫行為,以期各國給日本施加壓力。
(琉球國圖)
日本又藉助琉球難民被臺灣土著殺害事件,舉起“保民義舉”的旗幟,加速吞併琉球國。在光緒五年(1879年),日本政府用武力強迫琉球交出有關土地、人民的一切文書,宣佈“廢藩置縣”,琉球國改稱沖繩縣,琉球至此亡國。日本吞併琉球后,清政府還繼續跟日本交涉,力圖恢復琉球國的獨立地位,但由於國內外局勢交困的原因,未能成功,清琉封貢關係也就此徹底結束。
(10月31日 琉球王宮首裡城火災)
現在的沖繩,經濟上高度依賴日本本島,要想真正獨立成一個主權國家或高度自治,路漫漫兮修遠兮。沖繩人透過各種抗議的社會運動,以期引起日本政府的更多關切,解決切實問題,可能是更多衝繩人的想法吧。
-
15 # 鹹魚閒聊
雖然琉球群島目前是日本的固有領土,但瞭解琉球歷史的朋友一定會對此嗤之以鼻,因為琉球群島在不久的過去還曾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是日本人以武力脅迫,強行將琉球納為其一部分,就如同當年的抗日戰爭一般。
不同的是,我們以極其慘重的代價頑強的抵抗住了日本人的侵略,而更加弱小的琉球國卻只能任其宰割。
歷史上的琉球國曾先後是明,清兩朝的附屬國,最初,琉球群島上有南山,中山,北山三國,其中中山國於洪武五年最先向明朝朝貢,接受明朝皇帝冊封,翌年,南山,北山兩國亦先後嚮明朝朝貢,接受明朝冊封,從此琉球群島開始使用明朝年號,公元1429年,中山滅南山,北山一統琉球,建立了第一代琉球國,但依然接受大明冊封,向大明稱臣納貢,使用大明年號。
明朝滅亡後,琉球國轉而朝貢清朝,著清朝服飾,用清朝年號,受清朝冊封。然而此時日本亦開始染指琉球,試圖將其納入日本版圖。
到了清晚期,由於清朝的腐敗無能,日本全面佔領琉球,1872年,日本公然單方面宣佈琉球王國屬於日本的“內藩”,琉球群島是日本的領土,1875年,日本武力侵佔琉球,禁止琉球使用大清年號和向清朝朝貢,改用日本天皇年號。
面對日本人的入侵,琉球國內曾掀起反日運動,但被殘忍鎮壓,琉球國最後一任國王亦曾派人到清朝試圖尋求清廷的幫助,但此時的清朝無力出兵助琉球人抗擊日本,無奈之下,派去的琉球使臣只能在絕望中痛苦自殺,希望以此來換得清廷的援助,但他的死毫無作用。
1879年,琉球末代國王被流放東京,日本改琉球為沖繩,琉球國不復存在。
琉球滅國後,琉球人曾長期處於日本的殘暴統治下,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人強迫琉球人服役,數萬琉球人死於戰場,戰爭末期,美華人攻打沖繩島,日本人在沖繩之戰失敗後,又強迫琉球人玉碎,琉球人不從,日本軍人則像當年在南京一般殺害琉球人,最終造成26萬琉球人遇難,這是二戰期間日本製造的規模第二大的慘案。
二戰結束後,琉球曾有望復國,但在美日兩國的媾和之下,琉球再次被出賣成為日本的“固有領土”,雖然如此,但琉球內部依然有很多人謀求復國,從未放棄。
其實鹹魚也能理解,任何一個琉球人都不該忘記那段充滿心酸與磨難的歷史,更不該忘記給他們帶來如此沉痛回憶的日本人所犯下的種種罪惡。
琉球過去幾百年一直都是中國的附屬國,幾百年來兩國深入交流,琉球亦深受漢文化影響,琉球人從我們這裡得到的是和平與發展,而日本人帶給他們的只有無盡的災難與不堪回首的血淚史,對比之下,琉球人每年舉行盛大的清朝冊封大典及其他漢文化運動以此來緬懷曾經的輝煌也不多怪吧!
-
16 # 歷史密探
琉球人如今的冊封,實際上已經被商業化了。如果非要給他強加一些意義,那就是傳統和懷舊。現在的冊封大典,是在日本財政支援下的一種表演。就像是景點裡的歷史重現,比如泰山的封禪大典。許多人覺得琉球人現在的冊封大典,是因為他們對明清兩代附屬中國時代的緬懷,其實這是不正確的。
因為表演就是表演,過去的都成了過眼雲煙——
中國從隋朝開始就與琉球有了國際往來,隋煬帝時期,曾派使臣出海,此時的琉球被稱為“琉虯”。明朝時期,因為朱元璋重視與鄰國間的友好往來,所以經常會賜一些物品給貧窮的鄰國。琉球在那時候,就認定了明朝這個大哥。
所以,題主問題中的大清冊封,稱為大明冊封更妥當。1383年起,琉球正式成為中國的藩屬國。明朝不僅給予琉球經濟幫助,還向琉球移民。這些人為琉球帶來了先進的思想和技術,所以琉球實行儒家思想,沿用中國年號,接受明朝皇帝的冊封。
滿清入關以後,清朝對待琉球跟明朝一樣。所以,琉球人依然是作為清朝的藩屬國存在。即便滿清對漢人剃髮易服,但這並未波及到琉球人。琉球人依然著明代服裝,留明代髮型接受冊封。作為藩屬國,兩國交流密切,不可分割。
清朝後期,清政府自顧不暇。此時,日本的擴張程序進入白熱化階段。1872年,日本把矛頭指向琉球,強制規定琉球是他的藩屬國了,當時的清政府和琉球都不同意。三年後,日本武力入侵琉球,就在此時,大清年號在琉球被禁止使用,冊封大典也被日本人禁用。由此可見,真正的清朝冊封,在1875年實際上就不復存在。
1879年,琉球正式滅亡,完全成為日本領土,改名沖繩。此後的琉球,變成了人間地獄。日本多次對琉球人民進行屠殺、徵兵,琉球被虐得體無完膚。二戰之後琉球想要獨立,但早已無能為力。
一百多年後的今天,當地的一些風土人情,仍然有很多明朝時期的影子。尤其是一些古建築,但是也是越來越少。最近的首裡城大火,燒的是被稱為“琉球故宮”的文化精髓,著實令人惋惜。
琉球人的冊封大典,在我看來,更多的是一種表現歷史文化的懷舊式表演和吸引遊客的噱頭。
-
17 # 鄣南煮史
很多自媒體都不負責任地意淫,說什麼琉球現在舉行冊封儀式是對中國的懷念。既然是自媒體,說話就要稍微靠點譜,不能全憑主觀想象。
真實的情況是所謂的琉球王國,在1879年被日本吞併,至今仍在日本的統治之下,改名為沖繩縣,已有140年。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朝政府派員出使琉球,將朱元璋奪取中原建立明政府的訊息告知琉球王,從此,正式確立了宗藩關係。隨後的幾百年裡,歷代琉球王上臺後,都會主動上表向中國政府報告,請求中國的冊封。
但是,這樣的關係隨著琉球王國的滅亡而終止。
在琉球滅國的140年裡,琉球經歷了日本嚴酷的同化政策,琉球人的認同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歷史上,琉球與中國有著特殊的情感。但是在今天,大家必須承認的是,琉球人在情感上更傾向於日本。對於今天的中國,許多琉球人並不具有好感。
琉球大學教授林泉忠長期進行琉球人關於自身認同的研究。根據他的調查,琉球人長期以來在“沖繩人”和“日本人”之間的認同徘徊,大約有40%的人認為自己是“沖繩人”,25%認為自己是“日本人”,30%多認為自己既是“沖繩人也是日本人”。
據此可以看出,認為自己是“日本人”的超過了半數。餘下約四成雖不認為自己是日本人,但卻欣然接受了日本人強加在他們頭上的“沖繩人”的稱呼。
所以,以目前的琉球社會態勢,舉行所謂的冊封儀式絕不是對中國的懷念。
其實,原因只有一個,無非是個“錢”字。
華人講感情,覺得琉球可憐,人家早就跟著自己混,結果大哥沒有把小弟照顧好,國家都沒。重要的是,琉球一直用寫漢字、穿漢服,華人對此有一種天然的親近。
近年來,中國出境旅遊人數大幅增加,離中國很近又有歷史淵源的琉球當然成為熱門之地。
琉球人為了賺華人的錢,所以才搞出冊封儀式這麼一出,跟什麼情感、情懷絲毫扯不上邊。
-
18 # 舊時樓臺月
歷史上琉球曾經是大清的附屬國,後來被日本划進版圖,但是一直到現在,每年琉球人還會舉行大清的冊封儀式,傳聞是因為日本人對沖繩人認同感太低,相比之下他們更懷念作為大清附屬國的那段歷史,懷念琉球國內政獨立的那段時間。
雖說每年舉行的冊封儀式只是一種文化活動,但也能深刻反映出琉球人渴望自治的內心世界,也讓後來的後輩能夠記住琉球國的歷史。 日本是名副其實的發達國家,但琉球人的生活並不好,他們在日本被稱為二等公民長期受到日本本土人的歧視。
因為經濟落後,居民貧困並且長期受到一等公民的歧視。琉球群島甚至被日本人稱為“落後、危險”的地方,這讓沖繩人也反過來排斥日本文化。
在政治方面,日本政府完全沒有考慮沖繩居民的利益。日本允許美軍在沖繩設立的軍事基地足足佔據了沖繩陸地面積的1/5,駐軍行為嚴重影響了當地居民的生活,美軍在琉球群島對於這些本土的二等公民也沒有任何尊重,經常會發生一些爭端,而對於這些爭端的處理,日本政府一直採取妥協政策,沖繩人的合法權益在美軍面前得不到任何保障。
從歷史沿革的角度來說,琉球群島原本就是被日本武力收服的領土,對於沖繩地區日本一直採用的殖民式的管理,沒有誰願意一直被壓迫,所以沖繩人和日本政府漸漸疏遠也就是必然。從琉球群島被劃為沖繩縣,當地也曾爆發過多次反抗日本政府的活動。
歷史上的琉球國從明朝朱元璋時期就是中國的附屬國了,雖然是附屬國,但是中國並不干涉琉球國的內政,反而還會在一些政策上予以扶持。在清朝的時候,國子監中就單獨設有琉球人的教學官員,為他們培養人才,將先進的科學技術帶到琉球國。 但是清朝長期的閉關鎖國,錯過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導致從“世界第一強國”的寶座上直接摔了下來,內憂外患的清政府沒有能力再保護作為附屬國的琉球國。
而當時的日本透過明治維新迅速崛起,不滿足於困於一個小小島嶼的日本開始了對外擴張的計劃,當然離日本最近的琉球群島就成了日本的獵物。當時的琉球國也曾向大清請求保護,但是當時的大清就是一塊人人都覬覦的肥肉,自身都一堆的麻煩,實在無力幫助琉球國,這就導致了,最終琉球滅國,日本強行收復琉球,劃為沖繩縣。
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沖繩人並不願意服從日本的通知,其中也有不少獨立的聲音,但是,作為一個戰略位置重要而且又地域狹小的琉球群島來說,獨立之路何其漫長,所以現在琉球人仍然舉行大清的冊封儀式,是對歷史的懷念也是對獨立政權的渴望。
-
19 # 大國布衣
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沒有信仰,必定如同行屍走肉般的喪屍,既感受不到生活的希望,同時也對未來感到前途渺茫。
琉球人之所以會如此,每年定時定點舉辦大清冊封,他們所跪拜和紀念的,絕非那個已經湮沒數百年的清王朝。
首先這是一種難以忘卻的情懷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傳承,既有優秀文化基因的積澱,但同時也少不了那些越來越不符合現代化發展規律的習俗,就比如大興土木的墓葬制度,再加上每到逢年過節,對於先祖的緬懷與祭奠,燒紙祭祀也必不可少。
但凡是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學者都知道,這不就是尋求內心的安慰罷了,真的能否告慰先祖在天之靈嗎?其實並不然,如若先祖真的能聽到你的虔誠禱告,也不會是這一番生活光景。
大清冊封的起源與發展琉球王國作為曾經獨立的存在,甘願接受大清的藩屬關係,首先對於大清王朝當時的的實力威望還是有所認可的,即使不能夠完全篤定。
(前往琉球冊封的清朝使節)
大清王朝無聊真的就能庇佑琉球王國的安危,但最起碼相互依存的利益關係還是有存在的,明太祖朱元璋,最先開始這一習慣培養。在清朝康熙年間這段關係也趨於穩定,不僅給予貿易優惠政策,同時也對琉球王國進行教育感化。
整個琉球王國的發展,也離不開明清兩朝的優惠福祉。隨著清政府勢力的減弱,日本方面的干擾,這一段冊封進貢關係也逐漸趨於沒落。
表達了琉球人最真實的內心訴求琉球王國作為先前獨立於日本的存在,被日本強行改制教化,無論如何都不是一個有血性的民族國家能夠容忍的,畢竟這不是他們心甘情願接受的結果,最終琉球王國被改稱為日本沖繩縣,簡直與先前有著天差地別。
雖然藉助日本的經濟優勢,成功帶動了沖繩的經濟繁榮,但他們的文化根基並不完全歸屬於日本,既有大清朝的影響,同時也有他們獨立存在的血性。
能夠追溯的主權影響有限整個琉球王國的獨立主權,其實已經由於那些年和明清兩朝的藩屬關係,產生了文化斷層,儘管大清王朝對於琉球王國,也算是掌握了一定的主動控制權,但其實給予了他們足夠的尊重。
他們也甘願接受這種關係帶來的長足發展,這就是文化影響帶來的好處,遠比日本武力影響來的更加深遠,整個琉球王國,接受清王朝的文化思想,也是最為長久的,習慣養成自然,這樣的文化傳承是很難改變的。
當然最重要的也離不開經濟利益的牽扯就比如中國曆朝歷代皇帝,經常會舉辦的祭祀大典一般,儘管離最終的預期有所差距,但哪怕是填補內心的譴責與空虛,你會有極強的精神療效。
數百年的傳承已經讓琉球王國形成了接受大清冊封的一道獨特景觀,指定旅遊業的發展並不弱,作為毗鄰中國的存在。
他們這樣的做法,很容易引起中國遊客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歸屬感,也更容易帶動本地的旅遊業發展,萬般皆是利,這一點又何嘗不是呢?畢竟國土面積有限,直接就決定了自然資源的上限。
綜上所述,無疑不是印證了一種想法,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夠傳承數百上千年的,無一不是文化傳承,為什麼文字被稱為人類最偉大的發明?
就是因為它將短暫的人生歷程,作為載體貫穿於整個人類歷史長河之中,文化傳承與信念,這才是最值得我們記住和尊重的存在。
回覆列表
“大清冊封?”
看到題主的問題,是不是有些小夥伴會感到疑惑,心想難道琉球以前是中國的領土,現在都沒有收回嗎?
其實不然,琉球王國從始至終都不是中國的領土,只是從明朝之後,一直是中國的番屬國,就像如今的越南、北韓半島、菲律賓、緬甸、寮國、蘇丹、尼泊爾等國一樣,在明朝時期也都是中國的藩屬國,說到這是不是有點為自己的祖國感到驕傲呢!
只是不同的是,琉球王國在1879年被日本強行吞併,沒有成為像其他國家一樣的主權國家。
那麼琉球王國和中國又有什麼歷史淵源,為什麼會舉辦大清冊封的儀式呢。
實際上,中華民族和琉球王國的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時期,當年的隋煬帝派人出海,意外的在東海登到了琉球群島,還給取了流求一名。而兩地正式往來應該是從明朝朱元璋時期開始的。
據《殊域周咨錄》記載“朕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蠻夷酋長稱臣入貢。惟爾琉球,在中國東南,遠據海外,未及報知。茲特遣使往諭,爾其知之。”自此,琉球王國正式成為明朝的藩屬國,效仿大明王朝體制,學習明朝文化和技術、派遣學者到中國留學,同時朱元璋也派遣了一批移民到琉球,向他們傳播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
從明朝到清朝,琉球王國一直都是中國的藩屬國,兩國之間從官方到民間一直往來密切,不僅歷任國王的繼承要得到中國皇帝的冊封,而且因為琉球群島位於東北亞和東南亞之間,民間的貿易交流更是頻繁。
然而到了1879年,日本強行佔領了琉球群島,而當時的清政府又無力救援,琉球王國和中國的從屬關係才徹底破裂。琉球王國成為日本政府的一部分一直到今日。
那這個大清冊封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大侃認為有兩個原因。
1、不管琉球百姓是不是懷念以前和中國的關係,但起碼他們對日本人沒有認同感
從十四世紀到十九世紀中期,琉球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幾百年下來,受到中國的影響非常大,從文字、建築、生活、祭祀等等和中國非常相像。並且逐漸和他們的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如今大家看到的文化形式。
但自從琉球被日本佔領後,日本軍國主義就強迫琉球原住民學習日本文化,有計劃的根除琉球語言和文化,徹底把他們轉化為日本人。
並且自從1879年,琉球被佔領後,老百姓就一直生活在殘暴統治下,但凡有抵抗者,必定殘忍殺害,甚至下油鍋。最沉重的傷害是在1945年四月,日本不得不接受《波茲坦宣言》後,下令在沖繩島實行“玉碎”計劃,無數的琉球原住民被日軍殘忍殺害,據戰後統計,死傷民眾多達26萬之眾。
沖繩民眾親眼目睹日本帝國最瘋狂的殘忍,真切感受到與日本和日本人的距離。在每一個戰後倖存者的心中都埋藏著無盡的怨恨,以至在戰敗初期一段時間內,沖繩民眾稱呼日本人時就常用“加帕尼”一詞,以表示他們與日本的距離感。
並且在2013年,出現了一個叫“琉球民族獨立綜合研究學會”的組織,他們的長遠目標就是謀求琉球的獨立。可以想象現如今舉行的“大清冊封”活動不無與這一遠大目標有關。
2、“大清冊封”眼下最實際的意義是為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要說"大清冊封"搞的這麼大張旗鼓,沒有當局政府的授意,打死我都不相信,日本政府同意他們這麼搞可謂是一石二鳥,一是滿足了琉球本地人追根問祖,發揚傳統文化的需求;二是博得世界人民的同情,尤其是華人,來沖繩旅遊,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綜上所述,琉球人每年舉行的"大清冊封"活動不管用意何在,只希望大家理性看待,把它當做當地的一項傳統文化表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