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哨兵ZH
-
2 # 有時聊人文歷史
首先看一下大和號(日文:やまと)戰列艦基本引數:
順便說一下,大和號上的部分裝甲使用了德國的技術,嚴格地說並不能算是舊日本全中國產化的戰艦。後來零式戰機使用的五十嵐鋁合金也是德國技術。所以,舊日本和西方在尖端技術領域是有差距的。
假想敵的演變與初始戰略:一戰前舊日本海軍(之後簡稱舊日海)基本將自己的假想敵鎖定為德國、美國——當時日本與英國是盟國。20世紀初德意志帝國出臺了艦隊法,經過幾次調整,最終方案(1912年)決定打造一支擁有41艘戰列艦、20艘重巡洋艦、40艘輕巡的艦隊。
這是一個很恐怖的計劃,在當時,一艘戰列艦的威懾力與今天的航母不相上下。儘管這個恐怖計劃隨著德意志帝國的滅亡而煙消雲散了,但卻深深刺激到了舊日海。甲午、日俄兩連勝,一戰時又與英軍聯合奪取了德佔青島,這一系列操作下來讓舊日海自視甚高,有了永爭第一的確幸。同時,為了持續爭取到國家預算經費,理論上舊日海也必須一直提報龐大的造艦計劃。這就是所謂的八八艦隊計劃。到了1921年,日本已經擁有10艘戰列艦。
甲午前後舊日本本來想要和美國爭奪夏威夷,思前想後覺得還是北韓更重要,於是就有了甲午、日俄。美國一直感受到舊日本的威脅,於是在一戰前搞了個大白艦隊環球航行,出動16艘戰列艦在全世界範圍秀肌肉。1921年,美國擁有17艘戰列艦。第二年,美國牽頭兒搞了個華盛頓會議,遏制列強的海軍軍備競賽,實際上主要就是為了遏制舊日海。將美國海軍的對日優勢固定下來。
華盛頓會議簽了華盛頓海軍條約(1922年)。將列強之間的海軍主力裝備的總噸位比例限定在5.25:3.15:1.75。因為舊日本在3.15的第二檔位,舊日本國內有相當多的人認為這是一個不平等條約,是美國壓制舊日本海軍發展的手段。但其實,這樣一個條約卻解脫了舊日本不堪重負的海軍軍費包袱,也為不受條約管控的航母的發展提供了促進作用。
同時,華盛頓會議還通過了美英法日四國條約,這個條約沒別的意思,就是為了終止日英同盟為日本帶來的巨大利好。這還不算,後來又加上中國北洋政府、荷、比、葡共同出臺個九國公約,聯合否決了舊日本企圖控制中國的二十一條,遏制了日本獨佔中國利益的企圖,繼續維持列強在華利益均勢,維持太平洋各國的戰略現狀不被日本擴張勢頭擊破。
此後,美國成了舊日本心中最大的絆腳石。到了全面侵華開始前,舊日本已經退出海軍條約,全速發展海軍軍備。
在如何戰勝美國的問題上,舊日本仍然夢想複製對馬海戰中誘敵深入、以逸待勞的勝利戰法。由此看出——對馬海戰對於舊日本來說太過刻骨銘心,乃至於到了三十多年後日本仍然走不出它的影響。因此,舊日本最開始提出了的對美戰略是——漸減邀擊。簡單地說,就是不斷誘敵深入,不斷削弱美國太平洋方向的力量,最終,在日本近海、岸基航空力量可以投射的地方來一次戰略大決戰,徹底消滅美國海軍。
如果按照複製對馬海峽大決戰的思路去考慮,建造戰列艦的確無可厚非。
(美國大白艦隊環球航行路線)
對手的影響日本這個民族善於學習,對於外國動態十分敏銳,因此,舊日海一直盯著西方海軍不放。那麼,日本建造大和級的時間段,西方在幹什麼呢?
1938-1940年,美國繼續大艦巨炮主義,陸續建造北卡羅萊納級、南達科他級、依阿華級三個等級共10艘戰列艦。這些戰列艦的建造時間甚至略晚於大和級的建造時間(1937)。
再來看英國——
威爾士親王號,就是後來被日本海航擊沉的那艘戰列艦,開工於1937年,完工於1941年,是英國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的第二艘艦。
由此說明,在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之前,戰列艦仍是海軍強國造艦的必選專案,戰列艦在當時並未落伍。所謂舊日海當時眼光落伍的說法,基本上是現代人事後諸葛亮的論斷。事實上,只有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後,在日本海航兵輕鬆地幹掉了部署在新加坡的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之後,航空母艦的優勢才凸顯出來。
所以,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戰列艦仍未退出造艦主流。雖然日本內部多次軍事推演的結果已經開始顯示出艦載機對於戰列艦的明顯優勢,舊日海內部也有人認為——造一個大和號的錢可以造1000架艦載機。但是在當時,大戰在即之際,舊日海沒人敢說戰列艦是廢物,因為這涉及到海軍戰術體系的全面調整,懂飛機的人要掌權,不懂飛機的人要下臺…這裡面牽扯的東西太多了。
(大和級戰列艦檢視)
資源匱乏的列強誰都知道,養一艘航母以及航母上的一大群飛機,要比養一艘戰列艦費事、費錢多了。那麼,就算舊日海全體擁護所謂的航空主兵論,是否就能組建起一支天下第一的航母核心艦隊呢?
在真實歷史中,山本五十六最終以辭職為要挾,否決了日本原有的漸減邀擊、近海決戰的戰術,而改為以航母為核心,主動出擊偷襲珍珠港的戰術。從戰術層面看,日本一開始就使用了以航母為核心的新戰術,並沒有使用以戰列艦為核心的舊戰術。而且,大和級戰列艦的第三艦——信濃號也被改裝為航母。說明在關鍵戰役中,舊日海的戰術不僅不落伍,而且還會及時將戰列艦改造為航母,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也就是說,雖然在舊日海內部,戰艦派與航空主兵派的爭論是存在的,但最後,舊日海使用了正確的以航母為核心的戰術。所謂的舊日海全體思想落伍的情況事實上並不存在,也不會是舊日海戰敗的主要因素。
那麼主要因素是什麼?
資源因素。
簡單地說,日本是個資源匱乏的島國,自從明治維新以來一直盲目對外擴張,內部的壓力一直很大。近代戰爭對資源的要求並不高,但到了現代,戰爭所需的資源成倍增長。日本在與美國開戰前已經在中國打了四年,資源已經消耗殆盡,所以才會發動太平洋戰爭掠奪新的戰略資源。而當舊日海的資源收集速度趕不上消耗的速度時,無論用什麼正確、先進的戰術,舊日海都難逃戰敗。
大和號的命運大和號製造出來以後成了舊日海的旗艦,舊日海基本上不太敢派它打硬仗。說是留著它大決戰的時候用,可是後來舊日海的仗越打越不利索,也就沒人提什麼大決戰了。大和號那輝煌的460口徑主炮也沒能扭轉戰局,最終,它在美國反攻時被美國的戰鬥機幹掉。
……
-
3 # 王司徒軍武百科
是啊,航母早已問世的年代,日本為何還要拼死拼活的製造“大和級”,還硬是憋出了“大和”、“武藏”、以及半拉子“信濃”呢?
這是因為,航母在二戰開始並不是什麼主流武器,它的地位遠沒有今天這麼高。
二戰是航母的成名之地,二戰以前航母都以各國改造的實驗性船隻為主,20世紀20年代初,哪怕最早製造出專用航母“鳳翔”的日本,以及製造出“競技神”的英國,最開始也只是將之作為戰列艦“海上航空實驗平臺”。
當時不少人的思維都走了岔路,他們認為航母不過是“艦隊航空、偵查的支援力量”,所以沒必要搞要命的甲板著艦,反而應該發展“水上飛機母艦”,讓航母帶著一堆水上飛機,打仗時把它們放飛,任務完畢從水上撈回來。
而且這種思維還頗有些市場,畢竟那會兒誰都不認為航母是“主戰兵器”,那是個大炮鉅艦主義者的時代。
他們提出的理由很充分:航母那點小飛機能做啥事兒?能像戰列艦那樣狂轟濫炸嗎?它們能準確投彈嗎?它們能突破防空炮嗎?它們連自己的降落安全都把握不好吧!
早期航母確實遠沒有後來那麼厲害,艦載機的效能很成問題,連阻攔索都是靠密集的繩網加上兩頭吊掛的沙包工作,飛行員也嚴重缺乏著艦經驗,導致飛機墜毀率奇高,以至於許多人認為航母根本不靠譜。
各國不是沒有看到航母的作用,但在大炮鉅艦為主流的年代,航母的功效被低估了,戰艦派們寧願在大學裡為個“雷擊戰列艦”研究上十年,也不願意以發展的眼光看航母。
日本當年甚至都不管航母叫“空母”,而是稱之為“特務艦”,可見其定義只是艘輔助船舶。
真正的變化來自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和後來《倫敦海軍條約》的商訂,這場被稱為“海軍假日時代”的裝備裁軍影響了許多炮艦的發展,許多已經被建造出來,或者建造了一半的重巡、戰巡、戰列都被迫中止和拆毀。
但航母是個新生事物,1922年時真正意義上的航母下水還沒多久,《條約》並不熟悉這個東西。所以,儘管也對航母有很大的限制(避免各國以造航母的名義造戰艦船身,避免大艦軍備競賽),這反倒促進了航母的發展,畢竟航母怎麼也少個火炮口徑限制,還能多留下點船。
按照《條約》,各國在主力艦和航母發生意外損失時,可以立即建造替換船隻;主力艦和航母不得進行重建和大規模改裝,但“以防禦潛艇和飛機攻擊進行的改裝例外”。
各國挖空心思壯大自己,又為了那些剛造出來的新船不被白白扔掉,便採取了用航母這種新產物“鑽空子”的做法,將它們改裝成了航母。比如日本的“赤城”、“加賀”等等,都是炮艦改裝的航母。
到這裡,需要結合一點歷史背景講述了。20世紀的歷史進入30年代後,日本的歷史發生了新一輪的改變,軍國主義的時代到來。
1931年918事變,日本關東軍以下犯上的形式悍然發動侵華戰爭,軟弱的國民政府在“不抵抗”政策下丟棄了東北,事後竟也不敢反擊,只謀求“國聯”干預,這巨大的成功令日本軍國主義空前膨脹。
膨脹到什麼程度呢?主張“蠶食”中國的孫中山故交,日本首相犬養毅,因為政策被認為“過於軟弱”,在1932年竟讓一幫少壯派海軍官兵殺入府邸,將其斃於刀槍之下,事後兇手居然還被萬民上書,要求“輕罰”。
這件事被認為是日本舉國軍國主義化的開始,從這個時候,日本從爬在中國身上吸血的螞蟥,變成了要瘋狂盤繞吞吃中國的毒蛇,軍備發展當然成為日本一等一的大事(36年又發生了二二六事件)。
1932年,日本加緊侵略中國的步伐,他們派出了大批軍隊,以海軍艦船打頭陣,悍然進犯上海,史稱“一二八事變”,也稱“一二八淞滬抗戰”。
日本在這次戰役中刷出了不少航母使用經驗,在戰役之前,改裝的準飛機母艦“能登呂”號就已經用飛機對中國沿海進行過偵查。
此後,“鳳翔”、“加賀”兩艘航母與“能登呂”先後奔赴上海,堂而皇之的停泊在吳淞下游一帶。
這是日軍航母的首次作戰,也是世界航母最早的幾場大戰,日軍深刻感受到航母帶來的革新——飛機太多了,一下子就能帶來近百架戰機的隊伍,而當時的國民政府搜腸刮肚也只有60多架戰機。
有航母參戰的戰場顯然與戰列艦是大不一樣的,“一二八”事變發生後,日軍稍遇阻擊便能得到航空兵的幫忙。
僅在次日,日本海軍的艦載機就連續出動高達25架次,完全是以狂轟濫炸給地面開路,所到之處,國軍防線給撕得一塌糊塗,上海市內火海四躥,火車站、汽車站、倉庫、軍火庫、裝甲車、大炮紛紛被摧毀。
日本航母的艦載機當時囂張到什麼程度呢?1月31日英、美駐上海領事調停,日機轟炸國際電臺。
2月1日雙方意向停戰,日機轟炸中國軍隊。
2月2日,國民政府對日本抗議,日軍2月3日報復性轟炸吳淞要塞。
2月4日,國民政府對日本進行外交照會,日本繼續轟炸。
這段時間內,日本轟炸的戰機幾乎全是從航母上起飛的,他們經歷了海上偵查、對陸支援,以及4月5日開始的與中國空軍的空戰,甚至還擊殺了看不過眼插手參戰的波音試飛員羅伯特·肖特,積攢了滿滿的航母作戰經驗。
也正是透過淞滬抗戰,日本航母派開始佔得了一席之地,當時世界上還沒有誰能像參加了一二八淞滬抗戰的鬼子那樣,對航母擁有最直觀的、清晰的使用經驗。
日本人發現,乖乖!航母實在是個了不得的東西,合著大家都是捏著壽司當餿飯糰子啊,那麼,當然要快快的發展,決戰兵器的幹活!
一方面是燒得爆熱的全民軍國主義情緒,一方面是開始窮兵黷武的日本軍隊,日本自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他們在1934年退出了《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議事機制,《倫敦海軍條約》在1936年也隨即終止。
日本海軍的野心還不止於此,他們不光航母要造,戰列艦也要造,任何一條壯大的方法他們都不會放過,否則如何與陸軍馬鹿們爭食吃呢?
窮兵黷武的日本軍國主義海軍,自1934年一退出《條約》,立馬就開始設計“大和級”戰列艦,畢竟當時的日本航母派還沒有真正的崛起,他們仍然認為需要一種單艦實力極為強大的“超級戰列艦”來對抗美英海軍的數量優勢。
1936年,日本終於想明白了,因為吞噬中國和不斷的對東南亞的滲透,他們遲早會與美英列強在海上發生矛盾,因此他們在國防對策上明確表達了:“海上截擊,島鏈阻擊,迅猛消滅美國艦隊,圍殲美國援兵,奪取美軍關鍵基地,決戰小笠原群島”的戰略方針。
後來山本五十六貫徹的也基本就是這個大戰略,只不過敗在麥克阿瑟的蛙跳和尼米茲的艦海反撲上了。
航母?戰列艦?日本當時自己也吵吵嚷嚷說不出個所以然,一派人認為依靠航空兵完全可以發動“奇兵”,打對方個措手不及。一派則認為日本沒有過硬的大炮鉅艦怎麼“截擊”呢?敵人只要組成大艦隊壓過來靠飛機能打仗嗎?
1937年,77事變爆發後,日本開始了全面侵略中國,這也加快了其國內的武器製造,“大和級”的方案很快就在同年11月4日得到批覆,准予建造。
這會兒日本已經談不上什麼資源、金錢、能效比了,況且戰列艦是當時的超級武器誰都沒有異議,航母已經有那麼多了,再造個兩三艘超級戰艦不算什麼吧。
為了“大和級”,日本算是熬盡了心血,他們從德國花費巨資購買了一系列相關工業機械,從水壓機到平爐一個沒少,連吳港的工廠船塢都重新挖深一米,
1941年12月7日,南雲忠一率領航母編隊偷襲珍珠港,炸爛了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已經下水並除錯好主炮的“大和”專門進行了炮擊測試,宣佈試航期結束,巨大的聲響震撼了吳港的所有人。
大和最終在12月16日被吳鎮守府海軍接收,進入了聯合艦隊服役。
但尷尬的是,一切都如航母派所說的那樣印證了,被視為“廉價解決方案”的航母牛得不行,耗盡菁華的戰列艦卻慫的沒門兒。
日本的航母部隊大發神威,先是在珍珠港幹掉了大半美太平洋艦隊,後又在東南亞打得英、美、荷等國海陸軍屁滾尿流,英國連續組織了兩次成規模的“Z艦隊”救場,卻連續兩次被日本航母打得覆滅,一直到中途島戰役前,日本航母們都壓著美英狂抽。
這其中壓根就沒有各大戰列艦們啥事兒,它們不是漂著打瞌睡,就是毫無用處的四處晃盪,尤其是“大和”,這艘本被賦予“主戰扛把子”地位的超級戰艦,很長時間都沒有仗打。
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本來就是個航母派,當年就挺反對建造大和這種“廢鐵砣”,雖然他的旗艦從長門改成了大和估計心裡也美得很,但他最終還是沒拿大和當乾糧,航母們各種血戰衝殺,大和在後面像度假一樣茫然,美其名曰“軍國重器,不得擅用擅毀”。
說清楚了就是:“您是大爺,咱不敢屈尊,讓您老去耕田,要是挖了腳閃了腰我可負不起責任,不如您找個僻靜地兒,喝喝茶,看看報紙就成!”
整個中途島戰役,大和基本就劃了個水,從柱島出發,又返歸柱島,那些知名航母加賀、赤城什麼的全沉了,它連個戰場都沒入,隔著300海里呢。
再後面打索羅門群島,“男人的大和”還是在划水,從柱島出發,到特魯克群島,然後趴港裡不動了,越明年,復返柱島,接著又跑回了吳港搞保養,首保後基本都在幹運兵、送貨的活計,還在1943年12月20和25日連挨美軍潛艇兩雷,差點被擊沉。
1944年打菲律賓戰役,“大和”帶著兄弟“武藏”參戰,結果武藏被擊沉,大和一路都在驚恐的挨各種炸。
1945年打沖繩島戰役,日本海軍可能覺得再這麼下去留著大和也沒啥用了,倒不如莽一把,所以在聯合艦隊的極力反對下,仍然派大和執行“天一號特攻作戰”。
幾天後,大和號讓美軍的航母艦載機發現,一口氣被砸中24發航彈,10發魚雷,彈藥庫殉爆,死的可比德國那個“俾斯麥”慘烈多了。
這時候日本的航母呢?其實能咬牙湊出“大和”出航的那點燃油,就已經是日本海軍的極限了,“葛城”等航母都壓著空蕩蕩的肚子,飄在港中挨炸呢。
而大和三號艦,那艘實在憋不出戰列,最後被改裝成航母的“信濃”,既沒有成熟的飛行員,又沒有效能良好的艦載機,船身還粗製濫造,空掛了個“世界最大航母”的記錄,出港20小時就給潛艇輕鬆擊沉了。
大和號的建造與日本建造其它兵器並無本質區別,都是帝國主義喪心病狂的表現,其中理智的部分恐怕是最少的。
-
4 # 愛看愛思考
因為作戰的理念就是如此。航空母艦的問世並沒有任何改變,日本鬼子的戰爭和戰略就存在著巨大的問題。這個才是問題所在,同時也指導著日本當時的戰略。
-
5 # qzuser65466821
我從各種軍事書籍上看到的,希望大家指出不足:日軍內部鬥爭的結果,1、海軍內部資歷老的將領心裡一直崇尚大戰艦,甲午戰爭、日俄海戰戰果,包括大英帝國海軍強大艦隊給日海軍印象極其深刻。2、眼界短小,沒有認識到航母大海戰的到來,沒有美英國家的高瞻遠矚,日海軍內部一部分實權者為了維護自身軍艦地位,對新興航母牴觸。軍事界有個說法,日軍地圖畫的特好,戰役策劃完美,但是戰略上總是目光短淺——諾門坎(諾門罕)戰爭,太平洋戰爭就是極好的例子。3、大和級前兩艘建造太早,加上作戰思想的滯後,以至於到信農號戰列艦改造成航母,但為時已晚。
-
6 # 國平軍史
自20世紀30年代開始,已擠身海軍強國的日海軍,開始在太平洋地區向英美海軍挑戰,1934年1月,日本修改帝國國防方針時,正式把美國列為假想敵;1936年6月,再次修改國防方針時,明確提出對美截擊戰略。
日海軍確定了在西太平洋地區對美作戰的戰略是,開戰初期即須消滅美遠東海軍主力,摧毀或者奪取美海軍賴以活動的基地,進而殲滅由美本土前來增援的艦隊。
為此,日海軍選擇小笠原群島以西海域,作為預定海上決戰戰場,組建以戰列艦為核心的海上打擊力量,在海上截擊美國艦艇編隊。
在此作戰思想指導下,日海軍認為,無法在戰艦數量方面,同美海軍抗衡,因而企圖以單艘戰列艦的威力優勢,來抵消美海軍在數量上的優越地位。
1937年初,海軍制定了軍備補充計劃,決定正式開建2艘A-140F5號方案艦;1937年11月4日,1號艦開始在吳海軍工廠動工建造。為此,日本從德國購進了15000噸水壓機以及3臺70噸酸性平爐從而能製造出包括大和艦主炮炮塔使用的650毫米厚裝甲鋼板在內的大型鍛造件。
1940年7月15日,1號艦被命名為“大和”,這個名字來自古代日本畿內五國的大和國,也是日本人對自身民族的稱呼。
1941年7月,大和艦開始試航,實測達到了27.46節航行速度;11月1日,大和艦首任艦長高柳儀八海軍大佐到任,12月7日,大和艦進行了首次主炮射擊。
同日,一支以6艘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正在向美國夏威夷軍港進發,在12月8日凌晨(當地時間為12月7日),這6艘航空母艦上起飛的數百架艦載機偷襲了美軍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在這一天,大和艦試航剛好結束。
總之,在有了航母的時代,日海軍還是開建了大和號和武藏號兩艘排水量7萬餘噸全世界最大的戰列艦,關鍵還是軍方高層的觀念問題。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還停留在鉅艦決勝的鉅艦大炮時代,儘管日海軍自己已在使用艦載機攻擊敵方艦隊,但依然對戰列艦情有獨鍾,夢想憑2借巨型戰列艦,徹底打敗美海軍艦隊,克服日海軍在艦艇數量上的劣勢,所以大和號戰列艦的出世,是鉅艦大炮製勝論的必然產物。
-
7 # 狼煙火燎
正是透過二戰大量海戰經驗,確認了大艦巨炮的終結,航母時代的來臨。在之前,誰也沒有沒有這個遠見,包括當時的美英法德這些國家等,誰預料到航母將取代大艦巨炮?美國還正在加緊造衣阿華呢?
有時候新時代的來臨預料不準,日本海軍已經算厲害的了,開戰前航母赤誠、加賀、蒼龍、飛龍,還有7艘鷹系列的航母,而航母這個東西對海上的天氣要求比較大,大風了,暴雨了這些都不能起降,海上這樣的天氣常有,即使有這種非常有遠見的將軍,一下子全部用航母,淘汰已經得到廣泛認同的戰列艦,估計壓力非常的大,其實不光航母,舉幾個其他的利益:
第一就是飛機炸軍艦的由來,一個美國空軍軍官很有遠見,就提出可以用飛機炸軍艦的思路,空軍的領導就說:“那試試?” 於是找海軍找來一艘3000噸的廢舊軍艦,飛機投彈命中,這個軍官非常高興,結果空軍領導們討論後給否決了,但是這個軍官覺得還可以拯救一下,於是天天纏著領導嘰嘰歪歪、鬧鬧叨叨,把空軍領導說煩了,直接調離一個偏遠的閒職,鬱鬱而終。但是海軍看了覺得這個可以,就開始組建海軍航空兵,後來上航母就發展起來了。
第二個例子就是雷達,雷達最先是一個日本人搞出來的,最先可以探測30公里,拿去給日本海軍,還以為立了一個大功呢?結果日本看不上,日本海軍的思路就是搞偷襲,這個思路根深蒂固,你看偷襲珍珠港,偷襲中途島等等,你給軍艦上安一個雷達,那不是在軍艦上安了一個發光的燈嗎?自己是看得遠了,但別人也老遠察覺自己了,不用。後來他就把這個發表論文了,被美華人看到了,於是美國就邀請這個日本人去美國訪問,就把雷達用在了自己軍艦上了。
包括德國的核裂變,最先的兩個德國科學家將核裂變研究出來後,沒人意識到可以製造核 彈,於是就發表了論文,後來發現已經晚了!幸好晚了,不然可能會帶來毀滅之災。
所以有時候新事物出來,很多人都不理解,包括很多這方面的專家都理解不了,德國航母造出來,空軍說天上飛的都歸空軍管,搞得航母歸屬都成問題,有航母沒飛機。
新事物取代舊的、落後的需要實踐後才能得到認同,德國還是造了俾斯麥級2艘,如果造航母是不是更好?
-
8 # 雛菊西瓜Peterpan
1.政治需求(新老派之間的政治和地位鬥爭)2.思想未能完全轉變(這個問題連美國海軍也有)
其實日本內部自己也是分成兩派:航空兵派和戰列艦派。而製造戰列艦除了本身的軍事意義之外,還有一層政治意義,所以對當時的日本來說大和必須建造!
當時的日本海軍,以一群在日俄戰爭中立過戰功的功臣為首的戰列艦派,另一群以接受過新式海軍思想的年輕軍官為首的航空派。但是以當時的日本階級分層很嚴重的社會,甲午戰爭、日俄戰爭都是靠著艦炮贏得的勝利,所以老派的觀點是絕對不容置疑的,也就是說戰列艦在當時必須有立足之地。
你想想要是有一天這些年輕的航空派告訴那些老頭戰列艦的地位已經不行了,將來時飛機的天下,那些老頭能跑到天皇那去發瘋。因為這是間接地對他們進行了否定,在政治上是絕對不正確的。當然不是說那些老頭看不到航空兵的前景,其實像山本五十六這些人其實早就看出航空兵在將來的地位了,只是當時的日本內部環境就那樣,不是靠一幫年輕人和個別有遠見的老頭就能改變。
我們來看一下當時的日本的新晉航空隊軍官大西瀧治郎(當時為海軍大佐)和時任海軍軍令部次長古賀峰一(當時為海軍中將)的對話:
大西:造大和是一個時代的錯誤,造一艘大和號的錢能造3000架飛機,你給我3000架飛機,我能把所有的艦隊都炸沉”。古鶴:大西,我不反對航空兵,但是你要知道,天皇出巡必須坐八匹馬拉的馬車,一個國家也一樣,必須有戰列艦。別人有的,我們也要有,這就叫做國家的面子,叫海軍的面子你知道嗎”大西:那少幾匹馬行不行,咱不用八匹馬,只用四匹馬,四匹馬拉的馬車也挺氣派了。”古鶴:不行大西,這不是我古賀峰一能夠決定的。從上面那段對話中充分反映出戰列艦中隱藏的政治意義,這讓當時很多人很無奈。
另一方面,其實大和所處在的30年代裡,航空母艦雖然發展很快,但是對於航空母艦的地位還是很模糊,這個現象不僅僅存在於日本海軍(只是日本的戰列艦情節太嚴重了而已),包括當時的美國海軍。美國海軍衣阿華級戰列艦1938年才定型,這個時間比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還要晚,其實美國海軍直到珍珠港被偷襲之後才完全反應過來,而日本在這方面比較遲鈍而已。
其實日本建造大和的目的一直是以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為目的。而當時美國海軍擁有一支17艘戰列艦的龐大炮艦群,而日本深知自己的工業實力完全無法與美國抗衡,所以一直存在一種數量不足質量彌補的思想。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大和竟然達到了7.2萬噸的排水量和460mm主炮,基本作戰方略就是利用航空兵、潛艇驅逐艦對美國前出艦隊事實打擊,為戰列艦尋找決戰機會。
但是很可惜,尼米茲在珍珠港事件後壓根就沒打算跟日本玩戰列艦了,而大和武藏被航母擊沉也是美國預想之內的事情,所以大和武藏死的不冤。
-
9 # 五嶽掩赤城
如果建造兩艘大和級總排水量13萬噸的日本聯合艦隊要罵蠢的話。那麼建造了3級共10艘總排水量39萬噸的美國海軍是什麼樣的智商呢?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2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4艘衣阿華級戰列艦開工6艘完工4艘大和級造兩條很多?
二戰之前從來沒有進行過航母大決戰,航母在未來戰場的作用和地位誰都沒有底。
相比較日本海軍馬鹿戰列艦力量全面劣勢,日本海軍航母力量絲毫不落下風,6艘正航4艘輕航母對美國7艘正航加運煤船。而且日本海軍航空兵力量極為精銳,可以說是開戰初期最強的海軍航空兵,精兵政策和“月月火水木金金”操練出來的海航飛行員,技術和戰術配合俱佳,從珊瑚海到中途島,再到聖克魯斯,被這些精英飛行員盯上的美國航母基本上必死。翔鶴級航母裸船造價8000萬日元,相當於大和的2/3
退一步講,即使更重視海軍航母力量,但是要知道二戰時期航母還是有很大劣勢和不足的。
比如夜戰抓瞎,二戰時期進行艦載機夜間起降跟自殺差不多,而且對方一個燈光管制,你又沒有夜視裝置。
其次雨、雪等惡劣天氣以及高海況地區無法起降。太平洋由於大部分時間海況較好,所以航母發揮空間大,而在歐洲戰場的北海和挪威海,咆哮的西風帶供航母作業的時間不多,所以航母作用寥寥。日本的問題在於艦載機飛行員培養,開戰之初的精英被消耗完後,匆忙練的被打火雞,到最後雲龍級航母建造出來的時候都沒有飛行員了
-
10 # 衝雲之志
航母雖然在上個世紀20年代已經出現,但真的把其戰鬥力發揮出來的則是日本偷襲珍珠港,使海戰模式進化為三位一體!而在此之前,各國海軍的主力都是大艦巨炮為主的戰列艦隊,大和級於1937年動工,1941年下水,從時間上來講並不矛盾!
-
11 # 渝採風
瞭解它們的戰術就能很好的瞭解它們為什麼還要繼續建造“大和”級戰列艦了。在“漸減戰術”裡,航母的飛機和潛艇部隊都是偵查和突擊任務,而最後決戰的都是日本戰列艦,所以,它們需要在這個戰術裡有絕對壓倒性的戰列艦。
-
12 # 歷史救生圈
因為當時舊日本海軍的主力艦(戰列艦),在數量上難以與美國海軍相抗衡,所以舊日本海軍就希望以單艦的強大戰鬥力,來抵消美國海軍主力艦(戰列艦)在數量上的優勢。
大和號戰列艦
日俄戰爭後,舊日本海軍確立了新的國防方針,就是將美國和德國,列為未來的假想敵。其中,美國海軍在當時,是舊日本海軍最大的假想敵。而對於美華人來說,舊日本海軍在日俄戰爭中的表現,也讓美華人大吃一驚,感到威脅。
1907年底,美國海軍開始了一次以展示武力為目的的環球巡航,這就是著名的“大白艦隊”環球巡航(16艘戰列艦全部將艦體塗成白色,所以叫大白艦隊)。1908年3月,日本邀請美國艦隊訪日,同年10月18日,“大白艦隊”抵達橫濱。這次美國艦隊訪日,使舊日本海軍內部十分緊張,他們當時考慮,萬一美國艦隊進攻日本,舊日本海軍這點家底該如何應對?從這時候開始,舊日本海軍開始具體研究對美作戰方略。當時日本考慮,如果美國進攻的話,舊日本海軍必須擁有進攻方(也就是美國)七成的兵力,才有可能獲勝(後來出現了“八八艦隊”構想)。
武藏號戰列艦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德國公海艦隊於英國皇家海軍爆發了著名的日德蘭海戰,這次海戰,讓包括日本海軍在內的各國海軍意識到,必須有更強大的艦隊才能確保自己的安全和利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通過了“八八艦隊”預算案。
1921年,美國總統邀請各海軍強國到華盛頓參加國際會議,這就是簽訂《華盛頓海軍條約》的會議。在這次會議上,美、英、法、意、日五國經過討論,決定了各國艦隊的噸位比率,這個比率為5:5:3:1.75:1.75,就是美、英兩國的主力艦總噸位不得超過52.5萬噸,日本不得超過31.5萬噸,法、意兩國各不得超過17.5萬噸。這樣算下來,舊日本海軍的兵力只能到達美國海軍的六成。
《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加深了日美之間的對立情況,舊日本海軍後來也就制定了所謂“漸減迎擊作戰”,來應對未來與美國爆發的戰爭。“漸減迎擊作戰”的構想是,一但與美國開戰,就立刻佔領菲律賓或者關島,然後使用航空母艦、驅逐艦、潛艇等艦隻,在美國海軍趕來支援的途中,反覆攻擊削弱其實力,最後,投入主力艦與美國海軍決戰,最後將其擊敗。
舾裝中的大和號戰列艦
1936年,《華盛頓海軍條約》失效。條約限制一解除,日本就開始進行擴軍備戰。因為日本的國力,難以與美國匹敵,所以主力艦(戰列艦)的建造數量,也難以與美國相當。而條約失效後擴軍的重點,就是建造早已設計好的“大和”級超級戰列艦。日本人認為,美國受巴拿馬運河船閘尺寸限制,將無法建造類似於“大和”級一樣的超級戰列艦,因此就想以單艦強大的戰鬥力,來抵消美國海軍主力艦(戰列艦)的數量優勢,從而在“漸減迎擊作戰”中取得對美勝利。
-
13 # 軍武資料庫
因為當時的航母效能並不像咱們現在這麼高。
並且日本人嘛總有那種見大心喜的情節在他們的文化中。鉅艦大炮的思路日本人是很難扭轉的。
再有就是日本是一個軍事上十分十分傳統的國家,很難有自己的軍事創新的。
現在詳細的來說這幾點問題。
早期航母是依靠螺旋槳戰鬥機來執行對艦的打擊任務的。
一般的情況下一架魚雷攻擊機只能攜帶一枚魚雷進行作戰。
有的戰機會更直接一些,直接攜帶航空炸彈對敵艦進行攻擊。
基本上投彈和扔魚雷的場景就是這樣的。飛機需要迎著密集的彈幕去用魚雷或者炸彈打擊軍艦。這時候飛機其實還是“弱勢群體”,並佔不到多少便宜,二戰的時候炸彈不能制導魚雷也只能走直線。命中僅僅是撞大運。
以擊沉大和號的坊之岬海戰為例,大和號被9枚魚雷和4枚航空炸彈命中造成了致命傷,而要知道參與攻擊大和號戰列艦的飛機一共派出了323架次。
如果換算航母的艦載機數量的話,323架次已經是三艘半航母上所有的艦載機了。同時我們得知道在坊之岬海戰中雙方的參戰兵力:
美軍一共派出了11艘航母、6艘戰列艦、11艘巡洋艦和30餘艘驅逐艦。當時的日軍則只有1艘戰列艦、1艘輕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雖然日軍慘敗,但最主要的問題依舊是輸在了劣勢的兵力上。
從第一波航空兵開始攻擊的12:30開始到14:02大和號艦長伊藤整一宣佈棄船為止作戰持續了一個半小時。但如果是兩艘戰列艦之間的作戰大和號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內可以射出400枚460mm的巨型炮彈。且計算命中率只有1%。對於敵艦的傷害也遠比450公斤的魚雷或者航彈要要高得多。
所以在在當年,戰列艦其實才是真正高效的武器。從這一點上來說日本並沒有做錯事情。
再有的一個問題就是日本的“見大心喜”了。當年日軍尤其是日本海軍,更多的傾向於製造大量的鉅艦。而很忽視只能投擲小炸彈的航母。至於當時的信濃號改為航母也是因為工期的問題。
也並不是日本看到了航母的價值而改變了自己的作戰風格。
日本相對於其他國家依舊是屬於那種注重傳統戰法的國家。並不會在戰爭中去做出什麼創新。日本海軍更是如此,採用的戰術還是在一戰時期的戰術思想。二戰潛艇戰和航母作戰已經是新的戰法了,對於日本來說基本上還屬於沒有掌握的新生事物。
從日本二戰航母的戰績來看,除了翔鶴號可圈可點之外,其他的航母是不是都很垃圾呢?這和翔鶴號艦長有馬正文的經歷是有關係的。最初有馬正文擔任防空艦艦長,然後轉去做來佐世保海軍航空兵總司令。這個人本身在當時日本海軍中就是新銳派,又熟悉艦隊防空和空中打擊的作戰經驗。因此在有馬正文指揮下的翔鶴號才是一艘真正合格的航母,其餘的日本航母則真心的是樣子貨而已。甚至翔鶴號到了1943年之後岡田多治擔任艦長,後期又有一些其他骨幹調離,翔鶴號也就戰績寥寥了。
所以新東西——日本人是玩不轉的。
-
14 # 高紅權先生
有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是當時的航母晚上不能作戰。當時沒有雷達,飛機在夜間不能起飛,這樣一來,航母在夜間就廢了。另外,航母對海況的要求也比較高,如果天氣惡劣,風高浪大,航母上的飛機也無法起飛。而傳統的戰列艦、巡洋艦什麼的,雖然也是沒有雷達,但是在夜間還是可以進行一定程度上戰鬥。特別是日本海軍,他們精心培養了一批“夜眼”瞭望兵,日軍也下功夫苦練過夜戰技術,自信是世界一流。至於在惡劣的海況下作戰,對於日本戰列艦巡洋艦來說,更是不在話下。因此,他們才會繼續大量建造戰列艦,包括大和級這樣的怪物。
第二是當時的海軍專業人士普遍認為,航母的威力並不比戰列艦大多少。雙方的區別無非就是一個把炸彈直上直下地扔出去,另一個則是水平地發射出去。既然滿身重甲的戰列艦能抵禦敵方大口徑炮彈的攻擊,那麼抗住飛機投擲的重磅炸彈顯然也不成問題。再者,戰列艦是經過眾多實戰檢驗證明是有效的武器,而在二戰前,航母到底實戰效果如何,誰的心裡都沒底。本著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任何國家的海軍在當時都不會輕易拋棄掉戰列艦,專攻航空母艦的。
回覆列表
因為戰列艦被淘汰、航母真正意義上成為海軍艦艇的主力是在經歷過二戰的洗禮,以及二戰後軍事科技井噴式的發展所帶來的現代化海戰形式的改變後所造就的,而“大和級”戰列艦卻是在戰前就已經被建造了的,在當時戰列艦仍然是各國海軍的主力艦艇,航母雖然早就已經問世了,但是在沒有經歷二戰前,仍然不足以撼動戰列艦在各國海軍心中的地位。所以,這個問題涉及到的其實就是“大和級”戰列艦的誕生背景,下面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1922年服役的“鳳翔號”航母(世界上第一艘非改裝型航母)
首先我們要知道,日本帝國海軍決定建造四艘“大和級”戰列艦時是在1937年,而這個時候正是制定“第三階段海軍軍備補充計劃”的關口,為什麼會有這個海軍軍備補充計劃呢?因此這個時期的帝國海軍已經處於一種比較尷尬的境地,那就是“無艦可用”,當然了,這個“無艦可用”的前提就是:在西太平洋海域帝國海軍的假想敵是美國海軍。由於《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從上世紀30年代中後期開始,日本帝國海軍已經沒有足夠數量的主力艦艇來正面抗衡日益強大的美國海軍了,要知道在那個時候“金剛級”已經服役30多年了,“扶桑”、“伊勢”也服役快20年了,情況稍微好一點的戰列艦,只剩“長門級”了。
▲30年代重建後的“金剛級”戰巡
但是,從綜合設計上來看,“長門級”戰列艦也已經是落後的了,根本就跟不上當時造艦技術的發展,已經沒有足夠的升級改造空軍,因此,對於當時正處於擴張時期的日本來說,海軍急需一款新型的主力戰艦來彌補自己在面對美國海軍時力量上的劣勢,但是,在沒撕破臉之前,《華盛頓海軍條約》對日本海軍力量的發展限制很大,不僅僅在主力戰艦的數量上不能超過美國,同時,海軍艦艇總噸位更是最多隻能達到美國海軍的60%。在這種前提下,日本海軍很難做到在西太平洋海域與美國海軍硬碰硬,而沒有足夠的海軍力量,也就意味著,早期制定用來應對美國海軍的“迎擊決戰計劃”流產。
▲1937~1945年美日造船噸位對比
“迎擊決戰計劃”這裡不作詳細討論,簡單來介紹一下取代這個“迎擊決戰計劃”的“九段漸滅式作戰計劃”,因為“大和級”戰列艦的誕生,就與這個作戰計劃有關。“九段漸滅式作戰計劃”,顧名思義,總共分為9個作戰階段,分批次、分段地利用戰列艦到潛艇之間的所有海軍參戰艦艇,對美國海軍的主力進行殲滅。其中,第四階段“內南洋前哨站”以及最後的“大決戰”階段中,就需要用到以戰列艦為作戰核心的艦艇編隊。但是前面已經有提到,因為有著《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日本海軍根本就不能夠擁有足夠數量的主力戰艦,所以,在雙方徹底撕破臉之前,日本海軍力量的發展其實走的是這種路子,即:在提高主力戰艦單艦戰鬥力的前提下,打造一種以“超級戰艦”為作戰核心的艦艇編隊,用來彌補己方海軍在主力艦艇數量上相對於美國海軍的劣勢,同時,制定“海軍艦艇補充計劃”,逐漸擴充本就缺少的航母、巡洋艦、潛艇等艦艇的數量。
▲“大和號”戰列艦(1941年)
因此,這個就是為什麼日本帝國海軍要造出“大和級”戰列艦的根本原因,在當時那個時代背景下(30年代中後期,日本正處於擴張初期,但是還沒徹底和西方撕破臉),海軍方面急需一種“大和級”這樣的超級戰艦來組建核心作戰編隊,以便到了後期擁有足夠的實力在西太平洋海域對抗強大的美國海軍。至於為什麼不造航母,這個在最開始已經說了,當時戰列艦仍然是各國海軍心中的主力艦艇,沒經歷過二戰的航母還不能撼動戰列艦的地位。當然了,“大和級”戰列艦實際上也只造了兩艘,分別是“大和號”和“武藏號”,而且這兩艘戰列艦的下場也不怎麼好看,可以說都是在首次參加真正意義上的海戰時就被擊沉了,而擊沉這兩艘戰列艦的主力,就是美國海軍的航母。兩艘“大和級”戰列艦,自誕生之日起,到被擊沉,都沒有如願以償的參加過一場與美國海軍主力艦艇(戰列艦為主)之間的“日德蘭式海戰”,對此,也只能說是:時代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