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yl千江月
-
2 # 玖抒教育
這個說法肯定是不對的呀!照這樣說,所有的高中學校都應該是重點等級的,要不然豈不因沒有生源而被淘汰掉?
如果僅僅由幾個重點高中就能提供國家所有人才需要,這完全就是一笑話。雖然普通高中的升學率和最好的考試成績確然會比重點高中低一些。但是這不代表了他們的教學質量和教學內容的低劣。
普通高中之所以成為普通高中,不是因為其教學資源、教學質量以及教學內容的不足。而是相對而言,其學生生源和師資力量並不如重點高中。
重點高中裡也有學渣,普通高中裡也有學霸。不能因為平臺低就否認了孩子的實力。
所謂的上不了重點高中就應該去讀技校或者工作掙錢這種說法——是在坐井觀天,如井底之蛙般的言論,十分不負責任。
年輕一代的學子,在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上確實會出現優劣之分。優秀的是應該進入升學率和教學資源更加完善的學校,但是這就不代表任何人能否定那些學習一般的學生。
所有的學子都是我們國家科學技術和基礎工業發展的源源不斷的動力,只是從事崗位不一樣罷了。
退一萬步講,能上重點高中和能上普通高中,這並能決定孩子高考的結果。
題主在問題描述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孩子成績本身並不是太差。所以如果只因為沒在重點高中,就放棄高中這一平臺,而進入技校和社會上確實對孩子的發展不利。
所以,希望大家正視這樣的一個問題,不要人云亦云。
-
3 # 不語說故事人生
這樣的做法不可取,首先,高中的好壞並不能直接的決定一個學生是否可以考上大學的,再者就是家長不能直接的拒絕孩子上學的權利。如果家長說的話是認真的話,那麼孩子是可以採取方法來反對的,如果家長只是為了防止孩子不好好學習而說出的話,那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高中的好壞並不能直接的決定孩子是否可以考上大學大部分的家長會在孩子開始上學的時候就給孩子一直選擇同年級中最好的學校,尤其是初中和高中的時候,有的家長會選擇花錢去上學。
雖然說重點高中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孩子學習的好壞有影響的,例如好的學校會有較好的老師資源,那麼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就會更加生動,學生們也會更加容易的理解和掌握老師所講的知識內容,同時好的教學環境也是對學生的成績有很大的影響 ,在一些科目的學習中,適當工具的使用是增加孩子對知識內容的理解程度。
但是,不是重點高中就真的沒有機會上大學了嗎?
當然不是的,真的決定一個學生是否可以上大學的是學生自己,其他都是輔佐的作用,如果說一個學生不願意學習,那麼就算學習的環境再好,給他講課的老師資歷能力再高也是沒有用的,因為學生自己根本就不願意去聽,又怎麼會將老師講的內容學會呢?
因此,是否是重點高中並不能直接的決定孩子是否可以上大學。
如果說孩子的父母是為了激勵孩子考上重點高中,其實這樣的做法會適得其反。部分的家長在對待和孩子學習有關的事情上,就會顯得尤其的極端,往往是想鼓勵、激勵孩子去努力學習,但是通常卻用錯了方法,導致結果剛好相反。
如果說,這位家長對著孩子這樣說是為了激勵孩子一定要考上重點高中,那麼其實反而是增加孩子的壓力,進而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最終的結果有以下兩種:
1. 學習越來越好,成績越來越高,最終得償所願的考上了重點高中。
2. 學習越來越差,成績越來越低,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最終完全的放棄了學習,放棄了自己。
因此,家長在鼓勵孩子努力學習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對方法,合適的鼓勵方式不僅會對孩子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還會增加父母與孩子之前的感情。
結束語:初中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性格上是很容易衝動的,如果家長這樣對孩子說的話,很容易會引起孩子直接正面的反擊,孩子可能會直接對父母說“不上就不上,我現在就出去打工”等類似的話,當然也有的會選擇離家出走等。
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和孩子的講話方式,尤其是針對一些內心很敏感的孩子,這一類的孩子會想的很多。
其次就是在學習上,孩子本身的壓力就已經很大,家長如果再強加給孩子一些不該有的壓力,那樣會很容易的壓垮孩子。
-
4 # 卡美西
不可取。重點高中的學生也有考不上大學的,普通高中的學生也有能考上名牌大學的。主要看個人進入高中後自己的努力和天賦。
-
5 # 現實的生活與教育
家長說孩子讀不上重點高中就不要讀直接去打工,或者上技校。對於這種觀點,個人認為不可取。原因如下
1.重點高中錄取,有特招,有普招。有些孩子在中考發揮失利,導致沒有上了重點高中,我想家長是不會讓他去打工的,肯定還要再努力一把,要麼復讀,要麼上普通高中,普通高中不代表人生的終結,重點高中也不代表人生的巔峰。如果不努力,可能真的是考上重點高中就是一些人的人生巔峰。發揮失利的孩子很可能會在以後的路上趕超,只是可能比較辛苦,因為接觸的人,視野不同。
2.現在競爭激烈,不可否認,上了重點高中,接觸的人和視野都會不同,但是很多孩子在大批的優秀同學間會壓力巨大,無法排解從而患上精神疾病的也有。有一句話說:一塊匾額掉下來,砸到本科生一群,砸到研究生一群。可以看出現在學歷的重要性。人生的路,還是拼的長線。只看到重點高中,可能只想到大學,沒想到研究生,沒想到碩士博士。以此類推,沒有看到更有價值的東西。最終人的責任感榮譽感,還是要從我做了對社會有意義的事中獲得。而不是一個重點高中的學歷。
3.平凡人,或者打工者或者技校生,或者普高,或者重點生,我們大多數終究還是會過一個普通人的生活,沒有做了偉大的科學家,沒有做了懸壺濟世的鐘老爺子,沒有研究出適合人生存的其他星球,我們最終歸於平凡,過著平凡的生活。讀不了重點高中就不讀了,是不是也忽略了一些問題?
4.無論什麼職業,無論什麼地區,有好人,有壞人,有素質高的有素質低的。讀不上重點就去打工或者技校,好像高攀不起重點低就了打工技校一樣。有的人傾盡全力也只能苟且的活著,這真的是一句寫實的話。他們也不容易,技工,打工,一樣有很牛的人。
5.還有一點,很多人知道努力的時候,想奮起直追的時候,會發現沒有一張大專文憑,這張大專文憑或者本科文憑,不是隻有重點高中能給的,普通高中也可以,但是技工過打工不可以。為什麼不給孩子做最足準備,讓他多一個選擇?
-
6 # 呼市老C說英語
這種做法肯定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符合邏輯的,重點高中一個市就那麼幾所,中考是一個選拔式性的考試,有人登榜就有人落榜,很正常的現象,家長沒必要走極端路線,即使考不上重點高中,選擇一個普通高中,上一個重點班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而且普通高中的重點班的教學資源不比重點高中的學習資源差,學習氛圍差,高中又是另一個學習階段,初中學習的好與壞並不代表高中會怎麼樣!
-
7 # 雁城俠客
有些孩子初中時學習能力沒有發揮出來,高中可能有衝勁,沒考上重點中學也不能一棍子打死,關鍵在於個人的學習自覺性。
-
8 # 天鷹長鳴
不可取,沒能進重點高中,沒能接受優秀教學氛圍的培養,但只要有受教育的環境總比沒有,停止受教育與停止學習,就等於在社會上倒退。
-
9 # 全腦開發程老師
這個說法並不可取。我們從下面幾個方向來考慮:
一、上不了重點高中,並不意味著不能考上高等院校我們國家一般將全日制的高中稱之為“普通高中”,以區別於“職業高中”這一類等同於高中教育的學校,而在“普通高中”中間又有“省級重點高中”、“省級示範高中”或者“市級重點高中”等不同等級的劃分。
對於重點高中而言,大家的印象之中基本都是老師管得嚴,教得好,升學率高之類的資訊,而且這個升學率基本上在95%以上,還有什麼一本透過率、二本透過率之類的指標。高升學率,是很多家長希望孩子進入重點高中的核心目標,甚至有很多家長寧願託關係、走後門,多花幾萬甚至十幾萬的金錢,將孩子送入重點高中的大門。
那麼,真相又是如何的呢?
學校辦得好,升學率高,取決於三個方面的因素:
學校的管理、
老師的授課、
學生的素質。
名校之所以被稱之為名校,是因為在較長的發展歷程中,上面三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對於普通一點的高中而言,如果孩子能夠進入其中的重點班,考上好一點的大學也是有希望的,並非完全不可能。
如果孩子本身的學習情況不是很穩定,即便是進入重點高中,也有可能跟不上學校的整體進度,如果孩子本身的承受能力不是特別好的話,有可能在心裡產生更大的壓力。
二、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目標孩子在初中階段,正好進入青春期,這個時候因為生理因素的原因,叛逆心理相對會比較嚴重。
家長在和孩子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如果負面情緒或者消極的思想比較嚴重的時候,會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較大的挫傷,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當家長在孩子耳邊經常說“考不上重點高中就別讀了,或者直接上技校”之類的話語時,在孩子心目中會產生三種截然不同的想法:
1、你們認為我考不上重點高中,我就偏要考上,絕不上技校;
2、你們認為我考不上重點高中,我就是考不上,反正在你們心目中我已經是這樣了;
3、隨便你們怎麼說,我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如果是前一種,孩子自己內心樹立了一個明確的目標,最終取得的結果也會比較好,但是對於後兩種情況,結果必然不會太好。所以,家長需要對孩子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充分的瞭解,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目標。
當孩子目標明確——我要考上某市一中或者哪個學校的重點班,學習的動力和沒有目標時候的動力就會完全不同。
三、幫助孩子樹立信心首先我們要強調的一點是在家庭中,作為家長一定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讓孩子覺得溫暖的空間。對於孩子身上可能存在的不足,我們首先是要正視,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評估。
其次,根據評估中發現的不足之處,進行糾正;
再次,對糾正後的結果進行評估。
在整個過程中,家長對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和孩子進行充分的交流,讓孩子明白自身的不足,如果家長能夠給孩子提出針對性的意見或者建議就更好了;如果不能,就需要家長和學校的老師經常交流,瞭解孩子的動態。
發現不足,並予以糾正。當孩子取得進步的時候,家長要給予一定的鼓勵,讓孩子增強信心,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家長要表示對孩子的信任並且給予孩子信心,相信孩子能夠克服自身的缺點。
當孩子的自信心樹立起來的時候,學習上的很多問題,孩子就會主動去克服而不是消極、被動地應對。
四、結束語目標設定、自信心的培養,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孩子能夠提升自己的有效途徑。
在這個過程中,或許還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不足,但對於家長來講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得更好,並且關心孩子,在必要的時候給孩子予以支援,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優秀。
-
10 # 晟俁HL
個人觀點是不可取的!
教育有分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專業教育,每個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是不同的,接受的教育程度也不盡相同,在未來社會中所從事的職業和承擔的責任也不同。
-
11 # 群山教育立體式教育先行者
這個肯定是不可取的!我自己教過的學生中就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很多家長講,唉呀,我花了那麼多錢,花了那麼多精力培養了你這麼多年,結果考了一個普通高中,我在孩子身上看不到任何希望,還不如直接讓他去讀個技校或者去做點小生意來的更實際一點。在我看來能讀高中儘量讓孩子讀高中,能在學校多呆一年是一年,能多聞一年"書香味"都是賺的,等十年二十年後孩子真的會感謝你的。因為高中真的太重要了,1⃣️高中的知識儲備量和知識結構也和初中的差別非常大,高中更注重培養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獨立分析的能力2⃣️16歲開始孩子思維逐漸成熟。高中3年對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這個時候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對孩子將來的眼界和格局影響深遠。
-
12 # 能提分的大劉
這種情況也是一種無奈吧。既然讀不上高中考不上高中,那麼想讀也確實讀上了。如果是能堵上的話,儘量還是上高中吧。用好您家裡的“文昌位”,和孩子的生辰的“文昌星”,擺上一套能旺文昌的文昌筆,學習就能進步,提升學習運氣和考試運氣,早日“開竅”。
-
13 # 江湖教書先生
不對,要看孩子自己的意願,畢竟這會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雖然不成熟,但是也要參與意見,畢竟他們有熱愛才會有動力,有動力才有機會!
-
14 # 就是來玩玩看看沒啥
可能真是家裡太窮了,供不起娃讀書,才有這樣的想法的。這種情況在農村比較多,但是不可取。我的觀點是,越窮越要讀書,窮人的孩子心裡苦,更容易找到讀書的內驅力,等到他找到讀書的竅門之後會一飛沖天的。
我家是農村人住在一個山崗上,背山面田,附近只有十幾家人家,都是堂兄弟。跟我一樣大一起上學的有5個同學,然而我讀書最不用功,小學到初二什麼都不會,他們早早的就開竅了,讀書還都不錯。但是到初三那一年,班裡有很多學生都開始分流了,應徵入伍的,走職校路線的,還有直接輟學回家等待出去打工的……而且那一年各種資料費,每個星期學校都要帶錢到學校去。我的那幾個堂兄弟姐妹,由於家裡或者自己的原因都不讀了,只有我還在傻傻的讀著書。我記得很清楚,有三個是因為平時交錢的事情,家長多說了兩句,小孩子自尊心太強 就乾脆不讀了;還有一個姐姐考了一個普通的高中,她爸爸直接不讓她讀了。
而我到初三突然就開竅了,成績突然就上來了,考上了高中,大學,研究生。我考高中的時候還比那個姐姐考的分低一些,現在見了面,那個姐姐還在說這是事兒,她現在在江蘇打工,一個飯店裡做領班。
我說說我的情況,是想說,現在文化普及,孩子讀大學已經成了一個趨勢,即使是一個不好的大學,起碼經過大學的薰陶,讀書生涯是完整的,並不是讀大學一定就能學到很多東西,在一群同齡人裡,相互促進,相互學習,更容易跟得上時代的進步。環境造就人,時勢造英雄。
我們再來看看在大學能幹什麼?
學好一個專業,將來可以找一個謀生的切入口。再差的學校也會有系統的課程學習,現在大專的教師招聘也需要博士生了,理論教學應該沒有問題。在大學裡面的理論學習總會比你在社會上自學來得快來的系統,而且大學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地方——圖書館。圖書館可以滿足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需求
學好一門外語。四六級考試是全國統一考試,大家都去考試,環境造就人,你要是不去考四六級,總感覺大學差了點什麼。英語是一種工具,以後在社會上或多或少是有些用的。再不濟,以後有了小孩,輔導小孩寫作業也好啊 哈哈哈哈哈哈,起碼在考四六級的過程中,你是在保持學習的過程,也是在鍛鍊自學能力。走入社會,自學能力決定著你超越別人的一把利器。很多工作的細節,師傅不可能手把手的總是教你,需要自己摸索學習,翻閱資料自己鑽研,這個時候自學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同學圈子。在大學裡都是同齡人,更多的時候以後你從事行業的同行,一群人裡總有可以相互幫襯的同學。
社交能力鍛鍊。在大學裡各種社團,學生會組織。大學生是思維最為活躍的一類人,各種思維碰撞,各種活動的組織,不僅可以活躍思維更能鍛鍊組織能力和社交能力。總之,讀高中不是目的,高中是進入大學的前一步。在大學裡你不一定能學到很多專業的技能,但是大學裡有很多需要鍛鍊的能力,經過三年或者四年的磨合再進入社會,人不會自卑,信心會足很多。
-
15 # 風中起舞
當然不可取。
高考不是終點,它是另一個階段的起點,同樣中考也是。我們不管站在哪個起點,都可以好好努力,成功逆襲,關鍵是努力和信心。
-
16 # 江蘇考英語
作為成年人很容易看出,父母之所以這樣說,是希望原本成績就很優秀的孩子,成績能更進一步,而採取一種鼓勵策略。
一、家長的動機這種方法是有隱患的。
父母具有憂患意識,害怕孩子會因驕傲,貪玩等因素導致成績退步,因而與理想學校失之交臂。
父母的想法很好,卻不知道這也是控制孩子的方法。比如,
你要是再看手機,眼睛就瞎了。
你要是不好學習,考不上好大學,你這輩子就完了。
你能上上大學,你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我不會再管你了。
……
我們家長張口就能來。家長背後的動機無非就是想讓孩子動起來,或是阻止孩子做什麼。透過威脅、欺騙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管理孩子,讓孩子聽話的目的。
卻不知,這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心理負擔。
到什麼時候,父母才不會說這些話來管理孩子呢?當孩子叛逆後,假裝不再害怕這些話的時候。
但是雖然表面不害怕,孩子內心卻永遠揹著父母播種下的“憂患意識”的種子,負重前行,而很少能享受工作帶給自己樂趣。
家長會辯解說,我這樣做,還不都是為了孩子好,哪有想著害自己孩子的家長?
二、家長日常的狀態家長主觀上想讓孩子好。客觀上,使用了一種簡單、直接管理方法,甚至有點“絕情”。
說它絕情是因為,家長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這話只能讓孩子不安和恐懼。還有,就是把孩子作為一個棋子,想往哪裡放,就往哪裡放——重點高中或是技校。
也許在家長的潛意識裡會認為,恐懼能才讓人前進。也許家長髮現以前打罵的效果不好用了,升級為這種管理方式後,孩子才能快速動起來。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就是家長自身的狀態。由於工作壓力,夫妻關係,人際關係等等都讓我們家長處在“發火的”邊緣。孩子的任何讓我們家長看不慣的行為,都可能成為讓我們發飆的“最後的一個稻草”。
能意識到自己的焦慮可能來自別處,才能讓我們減少使用這些語言,從而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以前家長在孩提時代,不會因為聽到這些話而受傷。那是因為,那個時候升學的壓力還不是那麼大,家長精神狀態也沒有那麼緊張。
總之,家長需要調整好自己的生活狀態。
那麼,孩子會不會因為家長誇他幾句,就會不學習呢?不會,到了初三,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標準,父母的肯定和認可,反而讓他們感覺良好,會更努力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好處還不僅如此。
二、為什麼孩子看上去,像是不努力家長髮現自己心平氣和說出自己的要求時,孩子不會立刻就做出反應。所以才會提高聲音說出那樣的話。
顯然孩子是叛逆了。
不理會家長,愛打扮、穿名牌,把自己關在屋裡。花時間在別的事情上多了,學習時間就少了。家長因此而焦慮。
實際上,不及時反應是在告訴家長,不要對我指手畫腳,道理我都懂,我才是我身體的主人。愛打扮,是尋找自信,尤其內心不自信的時候。把自己關在屋裡,是希望獨立,拉開和父母之間的心理距離。
經歷了這些到了高中才能看出它的好處。到了社會,好處更大。如果戰勝不了家長,何以在社會立足?
我們只來看看到了高中有什麼好處呢?到了高中就是一個詞——確認。經歷了高一的適應和調整,高二就是迷茫和確認的時候。
如果確認自己不適合學習,高二孩子會在自己的情緒裡迴圈,很難走出來。高三就會放棄。如果有了父母肯定和認可,孩子更容易確認自己是個積極向上的人,不停地進步。
所以,只有經過叛逆和父母的肯定,孩子才能在心理上健康成長。家長意識不到這些,對孩子的成長會有阻礙作用。
三、家長的說法對孩子獨立影響用這種“立竿見影”手段逼孩子,控制他們,孩子在學學業上,能不能成功呢?
能。不過有兩種結果,
1、活在父母的影響下,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
我們都知道,當我們快樂時,一天很快就會過去。不快樂時,就會度日如年。孩子生活的不快樂,即使功成名——就找了一份安穩的工作,但是他的日子會很長,很長。
2、要麼成功後,會恨父母。
他們會認為自己的成功完全是自己的功勞。實際上,他還是個孩子,只是在逃避這個家給他帶來的傷害。
如果是自我確認,會有健全的心理和身體的發展。
我想,當孩子真沒有考上重點高中話,家長孩子也還是接受的——會讓孩子讀普通高中的。每個家長都愛孩子,無論他是怎樣的,只是我們還需要把這份愛傳遞給孩子。
寫在最後,老師可以在成績打擊孩子,然而家長卻不能。讓孩子自信的生活,包括有信心的學習,是父母的責任。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會有失控感,會焦慮。但孩子的成長才是重要。 -
17 # 最帥偵探的人生情懷
不可取,高中只是孩子衝擊高考的一個階段而不是全部,最後的結果要看孩子的主觀能動性,普通高中照樣能考出高考好成績,這樣的例項很多,決勝在最後的結果,而絕不是過程的高與低!
-
18 # 涼風風夏
差一點可以幫他努力一下。如果差太多真的不用勉強。趕不上的。這是事實。當然有個好的學習氛圍也很重要。學不好至少也別學壞
一個家長說孩子考不上重點高中就別讀了或者上技校,即使成績達到了一些算好的高中都不能讀,要麼別讀書去打工要麼上技校,這種做法可取嗎?並且這個孩子成績也不是很差。
回覆列表
還是建議讀高中。能上重點高中固然好,但是如果讀不了,去普通高中也是一種選擇。在哪裡讀只是外在條件,自身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自己足夠努力,在普中一樣可以考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