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骨科小匠
-
2 # 兒童骨科鄭志剛醫生
兒童肱骨髁上骨折,按照Garland分型,孩子的骨折屬於Garland3型,首選麻醉下手法復位微創鋼針內固定手術,功能預後恢復好。
-
3 # 骨科吾醫生
你好!首先完善肘關節ct明確診斷,片子上看有骨折並旋轉移位,建議手術治療予以解剖復位,降低骨折後遺症的發生,手術也是採用微創的。
肱骨髁上骨折,常見於5~12歲小兒,約佔小兒四肢骨折的3%~7%,肘部骨折的30%~40%,其中伸直型佔90%左右。
症狀與體徵患者有外傷史,傷後肘關節區域性不能活動,腫脹明顯。肘部骨性三角關係存在,表示未脫位。肘處於半屈位,肘窩飽滿。且可在肘窩觸到肱骨近折端。如因腫脹、疼痛重無法配合查體檢查,拍X線正、側位片可確定骨折及移位情況。
鑑別診斷肱骨髁上骨折常需要同肱骨內外髁骨折、橈骨小頭、肘關節脫位鑑別。因肱骨小頭的骨化中心在1歲左右出現,而滑車的骨化中心在10歲左右才出現,故骨骺全分離在X線片無骨折線,橈骨縱軸線與肱骨小頭關係不改,但與肱骨下端關係改變,肘部腫脹,環周壓痛。單純肱骨小頭骨折,則在X線片上可以橈骨縱軸線不透過肱骨小頭而確診。在診斷中應注意橈動脈搏動及正中神經的功能。
骨折AO分型
治療方法目前治療方案按手術與否分為非手術治療與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又稱為外固定。僅限於骨折不移位或者經手法復位後位置良好者。分為夾板固定,石膏固定。因石膏的方便獲得,現醫院以石膏固定為主。
手術治療適用與保守治療無效或者關節內骨折型別。可選擇方式為:閉合復位經皮穿針;切開復位克氏針或螺釘內固定;切開復位經皮穿針。
後遺症肘內翻是常見的髁上骨折晚期畸形,發生率達30%。對肘內翻發生的原因,有許多不同的解釋:如骨折時肱骨內髁骺線發育不均衡;骨折遠折段旋轉未矯正;或在復位後由於前臂的自然旋前位及與上臂形成一向內側的夾角,又導致旋轉移位;尺偏型骨折未能矯正,因尺偏發生率高,故要求對尺偏型骨折應準確復位或矯枉過正,使之輕度橈偏。在整復骨折復位後1周,拍X線正位片,根據骨痂在骨折端內、外分佈情況預測肘內翻發生與否,若預知有肘內翻發生,在充分麻醉下手法輕揉折骨矯正於伸直位固定。肘內翻畸形並不影響肘關節的伸屈活動,但影響外觀及患者心理。畸形超過20°以上,傷後1~2年畸形穩定則可行肱骨髁上外側楔形截骨術矯正。
總結肱骨髁上骨折已明顯以為,建議受傷治療。因小兒骨折癒合較快,手術視窗在2周內最合適。儘早就醫手術,預防後遺症發生。現小兒骨科已經有了專科化,有條件可選擇專科治療。
參考文獻:Adolescent Distal Humerus Fractures: Orif Versus Crpp", P. Bell, B. P. Scannell, B. J. Loeffler, B. K. Brighton, R. G. Gaston, V. Casey, M. E. Peters, S. Frick, L. Cannada, and K. L. Vanderhave, J Pediatr Orthop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