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唐詩和宋詞有什麼區別?
62
回覆列表
  • 1 # 黃胖子是隻貓

    詩體與詞體文學特徵的不同

    1、和音樂的關係的差異 詩體和詞體的文學特徵有著很大的區別,下面我們就以格律詩和詞的對比來說明詩體和詞體文學特徵的差異。

    首先,詩詞和音樂的關係是不同的。中國古典詩歌從一開始就與音樂有著不解之緣,但是詩最終與音樂分離,並且在與音樂分離之後,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榮。而詞是在音樂的土壤中萌芽產生的,音樂性是詞體文學的最基本特徵, 即使在南宋詞不再完全入樂歌唱,而成為一種新的韻律詩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詞譜所規定的韻律樂調填寫,音樂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2、外部形式的差異: 句式、句法、韻律、對仗 外部形式的差異表現在句式、句法、韻律、對仗等方面。

    首先從句式上看, 格律詩句式整齊劃一,詞的句式則參差不齊;其次,詩詞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詩句法相對固定,詞的句法卻靈活多樣;再次,詩詞的押韻規則也不一樣,格律詩只用平聲韻,一韻到底,隔句壓韻,首句可壓可不壓;詞平仄通壓,中間可以換韻,韻腳疏密不定;最後,詩詞的對仗規定也不很不相同,格律詩第二、第三兩聯必須對仗,而詞的對仗卻靈活得多,沒有統一的要求。

    3、題材內容的差異:詩:以社會性的群體情感為主; 詞:以作者個體的自我情感為主 詩詞的題材內容也有很大差異。

    詩在題材上比較偏重政治主題,以國家興亡、民生疾苦、胸懷抱負、宦海浮沉等為主要內容,抒發的主要是社會性的群體所共有的情感;而詞在題材內容上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以描寫男歡女愛、相思離別為主,抒發的大多是作者個人的自我情感。

    4、語言特色的差異:詩是典型的語言藝術 詞是典型的精美語言藝術 詩是一種典型的語言藝術,而詞卻是一種典型的精美語言藝術。

    繆越先生曾經形象地把詩詞語言特色比喻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園亭。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相對於詩來說,詞的語言更加輕靈細巧、纖柔香豔。

    5、風格的差異:詩莊詞媚 詩詞風格上的差異被精練地概括為詩莊詞媚,即使題材內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現出的風格也大相徑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詩詞作品也表現出截然不同的風貌。

    這與詩詞題材內容和語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關係。

  • 2 # 時尚阿

    在格式上說

    唐代詩壇較為流行的體裁是五言,五言古詩簡稱五古,唐人五古筆力豪縱,氣象萬千,直接用於敘事、抒情、議論、寫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發揮,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韋應物等.

    七言古詩簡稱七古,起源於戰國時期,甚至更早。現在公認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

    年代:三國 作者:曹丕 體裁:樂府 秋風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雁南翔。 念君客遊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 何為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 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 爾獨何辜限河梁?

    五言律詩簡稱五律,是律詩 清·同治辛末春刊《唐詩註疏三百首》

    的一種。五律源於五言古體,風格峻整,音律雄渾,含蓄深厚,成為唐人應制、應試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採用的詩歌題材。唐代五律名家數不勝數,以王昌齡、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劉長卿成就為大。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相思》

    七言律詩簡稱七律,是近體詩的一種,格律要求與五律相同。七律源於七言古體,在初唐時期漸成規模,至杜甫臻至爐火純青。有唐一代,七律聖手有王維、杜甫、李商隱、杜牧、羅隱等,風華絕代,輝映古今。

    楓橋夜泊 [唐] 張繼

    張繼楓橋夜泊書法帖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唐詩韻、平仄、對仗,都有許多講究,格律很嚴,押平聲韻,每句的平仄都有規定,每篇必須有對仗,對仗的位置也有規定,

    五言就是五個字一句,七言就是七個字一句。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言古詩簡稱七古;五言律詩簡稱五律,七言律詩簡稱七律;五言絕句簡稱五絕,七言絕句簡稱七絕。

    而宋詞

    .詞,詩歌的一種。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餘、琴趣等。始於唐,定型於五代,盛於宋.宋詞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學樣式上詞,它兼有文學與音樂兩方面的特點。每首詞都有一個調名,叫做“詞牌”,依調填詞叫“依聲”。詞別名“長短句".

    詞有5種分類方法

    1、按長短規模分,詞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一90字以內)和長調(91字以上,最長的詞達240字)。一首詞,有的只有一段,稱為單調;有的分兩段,稱雙調;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稱三疊或四疊。 2、按音樂性質分,詞可分為令、引、慢、三臺、序子 、法曲、大麴、纏令、諸宮調九種。 3、按拍節分,常見有四種:令,也稱小令,拍節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長之的;近,以音調相近,從而引長的;慢,引而愈長的。 4、按創作風格分,大致可以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 5、按詞牌來源分。

    定風波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詞的格式較為自由,主要講求音律的美,沒有嚴格的格式

  • 3 # 紫雲軒文齋

    唐詩:是中國詩壇上一顆靚麗的明珠,它的的體裁是五言,五言古詩簡稱五古,唐人五古筆力豪縱,氣象萬千,直接用於敘事、抒情、議論、寫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發揮,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等。

    宋詞:詞,詩歌的一種。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餘、琴趣等。現在只有詞記錄下來了,音樂失傳了。始於唐,定型於五代,盛於宋.宋詞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學樣式上詞,它兼有文學與音樂兩方面的特點。每首詞都有一個調名,叫做“詞牌”,依調填詞叫“依聲”。詞別名“長短句"。

  • 4 # 子不語郭

    好問題!詩和詞有聯絡也有區別。首先都是韻文,都屬於格律派。比如詩分律絕古風。詞分令引近慢。都有創作規則。開始都和音樂有關。比如開始時候的唐詩都是可以入曲的,不僅僅是樂府類別。像陽關三疊,清平調,還有楊柳枝,出塞曲等等。但是漸漸被文學化了就不適合演唱了。古風又叫古體詩,像李白的將進酒,杜甫的三吏三別等等。律絕屬於近體詩。就是在平仄和格律上有嚴格的要求。當然裡面還涉及到了不合格律的,那個叫拗救。關於近體詩的格律,就那麼幾種,感興趣的可以問度娘。至於說唐詩呢?因為近體詩是確定於唐的。所以詩必唐。小提示,詩必須平水韻。

    至於詞,它的起源和詩有關,它最早叫詩餘,但是它是真正和音樂伴生的。那就是詞牌。什麼是詞牌呢?就是我們說得固定的曲譜。舉個例子,一首歌在固定的曲譜子下面可以填寫好幾段歌詞。但是詞格律很嚴格,不但規定了字數,句數還規定個平仄,但是因為語言傳承變化的緣故,導致某些懂音樂文人填詞時候發現以前固定的平仄演唱起來並不那麼協和,於是到了宋之後很多詞牌中在平仄之外出現了一個變化叫中聲,意思就是可平可仄。可惜很多詞牌到了南宋之後漸漸失去曲譜只留下了詞譜。漸漸地詞也不能被演唱了。提示,詞用詞林正韻!題目太大,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楚的。

    總結近體詩,分五六七言,又分律絕。詞有上千個詞牌,有的和詩基本一樣比如 瑞鷓鴣。但基本特色還是長短句!

  • 5 # 徐小韻

    謝邀!詞是詩餘,脫胎於詩,主要用於演唱。古人雅集時除了飲酒作詩外,還有歌舞節目,文人們聽膩了固定的幾首歌,便新創作歌詞填在曲子裡,命人演唱,詞就這麼來了。蘇軾之前的詞還脫離不了曲,所以吟唱風花雪月的多一些,但他創作了或大氣磅礴、或飽含哲理的一系列詞,大大拓展了詞的外延,使宋詞可與唐詩分庭抗禮。

  • 6 # 幻雲寄形

    繼唐之後,宋詞之所以能取代唐詩成為文壇主流,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語言問題。從整體上來說,宋詞源於民間歌唱,較唐詩來講語言通俗淺顯接近口語,因而活潑生動富於生命力。詩言志,詞言情。詞較詩語言接近口語,之後的元曲較宋詞更接近口語。一直到明清白話小說到近代“五四”的白話新文學運動,文學發展脈絡就是這樣過來的。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從新生到衰老,衰老不適應社會發展,就會產生一個新的事物取而代之。

  • 7 # 光宏

    在格式上說

      唐代詩壇較為流行的體裁是五言,五言古詩簡稱五古,唐人五古筆力豪縱,氣象萬千,直接用於敘事、抒情、議論、寫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發揮,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韋應物等.

      七言古詩簡稱七古,起源於戰國時期,甚至更早。現在公認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

    宋詞,詩歌的一種。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餘、琴趣等。始於唐,定型於五代,盛於宋.宋詞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學樣式上詞,它兼有文學與音樂兩方面的特點。每首詞都有一個調名,叫做“詞牌”,依調填詞叫“依聲”。

    詞的格式較為自由,主要講求音律的美,沒有嚴格的格式。

  • 8 # 茶詩

    詞與詩本來就是不一樣的,並且他們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比如韻律,功能,手法,產生年代和背景等等,有很多很多的不一樣。那麼具體到唐詩宋詞上來說,最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呢?想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先說一下詩和詞的特點,還有各自的定義。

    詩的起源

    我們先說詩,倒不是隻說“唐詩”,我們來探討所有的詩。嗯~包括從《詩經》開始到現在,直到今天,到此時此刻所發表的仿古體詩。他們有什麼特點呢?詩的產生是中國古代時候,商周時候的“采詩官”把各地的歌謠編輯在一起。採集各地的歌謠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讓周天子觀察各地的民風,做出政治上的判斷。所以詩最大的特點是有教化的目的在裡面,是用來表達自己志向的。因為它最初就是供天子做政治參考用的。詩最大的功能是什麼呢?引用《毛詩·大序》裡面說:“感天地、動鬼神,莫尚於詩也。”能夠感動天地,能夠感動鬼神,這詩歌的作用真的是很大的。那麼作詩是怎麼一個過程呢?這就涉及到詩的定義了,詩是“情動於中而形於言”。將你內心的詩意,用文字表現出來就是詩。至於唐詩,它的根本也是上面這些講述。

    詞話的經典詮釋

    我們再來探討一下詞吧。詩與文都有很悠久的歷史,文以載道,詩於言志。可是詞啊,就很奇妙。詞師出無名,你找不到他的意義和價值在哪裡。我們知道什麼是好的詩,我們不知道什麼是好的詞。(不要覺得我說的不對,不信請各位對一首詞做一下分析,再與講詞的大家做一下對比,就知道判斷一首詞的好壞有多難了。)

    我們先說詞產生,詞啊,本來是沒什麼了不起的意思,就是歌唱的歌詞。詩起源於商周時期的《詩經》,詞起源於隋唐之間的“燕樂”,也作“宴樂”。是古時候有錢人家在有宴席時,讓一些歌姬啊唱的音樂。這也是詞發展的第一個階段“士大夫以其情慾盛達,以燕樂抒己念,評為小道耳”。這時候的詞是不講境界的,是沒有境界在裡面的。

    王國維維先生在《人間詞話》開頭九則的第一則就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所以啊,宋詞的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宋詞有獨有的“境界”。當然也並不是說宋代每一首詞都是有境界的。這個境界怎麼說,實在是在這裡講不清,有感興趣的我希望咱們可以互相關注好好討論一下。

    葉嘉瑩先生對《人間詞話》的講解

    到這裡我們總結一下。你看詩是言志的,並且詩都有題目。我們可以從大多數詩的題目裡就可以看出來詩人想表達的是什麼。詞沒有題目,詞裡都是寫美女啊,愛情啊,而且那麼美女愛情還不一定都是真的,就是給歌姬寫個歌詞而已。而宋詞,它裡面有一個“境界”,一個讓你很難說清的,那個時代特有的東西。

    我們把一如既往言志的唐詩,和有自己獨特“境界”的宋詞,當做唐詩宋詞最根本的區別。

    (希望大家可以互相關注,一起探討這些有意思的問題哦)

  • 9 # 七月流火140400643

    唐詩和宋詞都是模糊的概念,內涵和外延都不是很確切的。一般的理解,唐詩應該是指近體詩,也就是律詩。因為律詩是在唐代成熟並完善的,而且唐朝的詩人以他們豐富的作品確定了律詩成為那個時代最主要的文學形式。

    詩的發展,是一步步向前走的,春秋戰國時期以四言詩為主,比如詩經大都是四言:關關睢鳩,在河之洲;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都是如此。到漢朝的時候,五言詩開始興起,比如《古詩十九首》大都是五言。到唐朝的時候,七言詩興起。

    《尚書堯典》說: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這大概是關於詩的最早記論述。它強調了詩是人的情志的表現,人的內心有了某種情感,用一種語言形式把它表現出來就是詩。所以論詩一般從兩個方面,一是詩言志,這是以詩的思想性入手。二是語言的形式和音律,這就是藝術性。

    詩的形式從四言發展到七言,在形式上己經達到了頂峰。這並不是說華人不能做八言成九言詩,而是字數多了,句子長了,不符合說話表達的習慣,就失去中國哲學最高標準中庸之美,所以,詩的形式到七言便達到頂峰了。

    詩當然與音樂相關,為了朗讀時也就是表達時的音樂之美,律詩有嚴格的格律要求。概而言之就是語音的平仄與格式上的相對相粘,這在如今,己是常識,也就不必多言了。

    詩是言志的,而人的情感是無限豐富的,當詩的形式發展到頂點之後,而人們覺的有些情感的表達並不順暢的時候,便需要新的形式出現。於是,便有了宋詞。

    從形式上說,詩的句式是整齊的,四言便四言,七言便七言。而詞的句式是不整齊的,所以,詞又被叫做”長短句”,這是註明與詩在形式上的差別。

    形式上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來。其實最關鍵的差別,還是在內容上。有的朋友解釋說,詞是按一定的曲調填的詞,所以詞的創作又叫“填詞”。把這說成詩詞的主要區別,顯然是有失偏頗的,原因就是,詩在古代也是用來唱的。同樣一個和詞差不多的文學樣式“元曲“也是用來唱的。《尚書堯典》中說的聲依永,律和聲本來就是說,讀詩時聲音拉長了,併合乎一定音律,這就是唱了。所以,詩詞的區別除了形式上最重要的還是內容。

    詩言志,最初的意思就是人的情志,按儒家的理解,人的喜怒哀樂等自然情感都是符合天道的,《詩經》上《關睢》就是戀愛,《七月》就是說勞動很辛苦,生活不容易。《碩鼠》是說剝削者太可恨。這些都是人們生話中非常自然的情感表達。

    隨著社會的發展,詩言志的”志“慢慢的從普通的人的情志變成了志向高遠的“志“,仁人志士的“志“,這樣詩言志便變的高大上了。詩要表達的情感,便是致君堯舜上之類了。

    詞在開始的時候,是寫閒情逸志,男女情愛的。以此與詩的重大嚴肅社會體裁相區別,所以詞也叫“詩餘“。看看唐末到五代到宋初,這一時代是詞蓬勃興起的時代。這一時代詞人作品大都與男女情愛相關,所以有種說法叫“詞為豔科”,就是說詞的內容大都是比較香豔的,看看《花間集》就知道了。晚唐的溫庭筠是這樣韋莊也是這樣,齊梁間更是如此,宋初的歐陽修張子野等遵循這樣的原則。看看歐陽修寫的詞也是一樣,大都纏綿悱惻的。

    詞為豔科的思維定式,在北宋蘇東坡的手上被打破。從蘇東坡從始,開創了一個新的創作流派”豪放派“。本來是詩言志的,詞為豔科,但蘇東坡不管這些,誰說詞不能言志了,我就言了,看你咋樣?於是就有了“大江東去”,有了明月幾時有?不再全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不再全是“庭院深深深幾許“了。

    蘇東坡的改變,帶出了一大堆效仿者,比如辛棄疾,劉過,陳亮,張孝祥,張元幹。他們以自己的創作打破了婉約派一統天下的局面。

    李清照在他著名的《詞論》中,提出詞”別是一家“的觀點。對蘇東坡的詞很不以為然,認為他那不過是“句逗不齊之詩耳“!其立論的根據也是詩言志,而詞為豔科。作為婉約派的代表,李清照以雄厚的實力奠定了自己在詞壇的地位,她自己的創作中,詞多表達閒情逸致。當遇到重大歷史政治題材的時候,她就寫詩: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堅決維護自己心目中詩與詞之分野。可是對於一般人來,詞為豔科己是過去的事情了。

    秋瑾女士也是著名詩人,她不但以“不惜千金買寶刀“這樣的詩言志,同時還以“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滿江紅 小住京華》)的詞言志,可見詞為豔科的傳統確實是打破了。

    說到這兒,唐詩和宋詞的區別大體差不多明的了。這種區別分為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形式的差別是絕對的,而思想內容的差別是隨時代的不同以及人的文學觀念的不同而變化的。

  • 10 # 中華王爺

    唐詩與宋詞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唐詩是以律詩為主,句子字數要求相等。這與唐代嚴格的等級社會制度相關,在此不論。

    宋詞又名:長短句,這與宋朝鬆散的平民世俗社會有關。任何文化內含及載體都與當時社會發展密切相關。

    唐詩句子整齊,宋詞長短句,詞的組合體以表意。

    長篇大論的回答不能跑題。

  • 11 # 等事長

    詩是音樂性的語言,它的格律非常鮮明,也非常嚴格,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有韻腳有規律的限制,二是每句限定字數,三是每句講究平仄,四是講究對仗,由於近體詩有這樣嚴格的規律,所以又叫格律詩。一首律詩或一首絕句,如果配上音樂,那就變為詞了。由於受近體詩的影響,有的詞,是就一首絕句或兩首絕句增減一兩字而成的。

    例如歐陽修的《踏莎行》。

    侯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徵轡。離情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闌干倚。平蕪盡處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詞也是唐朝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形式,經歷五代,在宋朝的特殊歷史條件下,達到了成熟階段和空前的繁榮。詞的體制比詩的體制更復雜更嚴格。因為詞本是曲子詞,是要按照詞調(也叫詞牌)來寫的。每一個詞調的句數字數和句子長短以及用韻的位置所在,都有特定的形式,彼此都各不相同。作詞又叫做“填詞”,填就是按曲配字的意思。詞是在唐朝詩人接受了民間詞風的影響之後,從晚唐到五代,到了宋朝,更是詞的豐富多采時代。

    一般地說,詞牌並不是詞的題目,早期的詞牌,有些是兼作題目的。

    例如:白居易的《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於藍。能不憶江南。

  • 12 # 李連明

    唐詩一般分為絕句(五絕和七絕)、律詩(五律、七律和長律),也有人寫古體詩。宋詞主要是按詞牌填詞,不同的詞牌,填詞的要求不同。

    唐詩:

    五言絕句:曲 池 荷

    盧照鄰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五言律詩: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七言絕句: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七言律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宋詞: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 13 # 掌上中國v新竹

    遠在東漢末建安時期,曹植開始發起五言詩聲律化運動。經過南朝,初唐的沈佺期、送之問完成這個運動,律詩從此定型。律詩是新型的近體詩 ,與舊型的古體詩,勢成對立。陳子昂提倡古體詩,與沈宋成為兩個源頭。嗣後王維李白杜甫崛起,開盛唐偉局。當時作者風起,各自開闢出出一些新的境界,獨立成一家。依傍他人門戶的作者極少,所以成現出詩的盛世。王李杜所闢境界,特別宏偉,尤其杜甫,詩境包含永珍。足夠供後人演繹。中唐的韓愈白居易演繹的最為成功。詩到中唐,幾乎所有的境界都被開闢了。到晚唐時期,統治階級愈益腐朽,唐政權分裂成許多小塊。詩人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生活環境裡,要找士人的正常出路感到絕望,詩的境界又被前人儘量探索,遺存無幾,晚唐人只能向瑣碎細緻處尋求新境。不過,從特出詩人來看,李商隱不僅中唐未敵手,即列在盛唐也並無愧色。

    唐人盛行歌舞,歌童舞妓到處都是有,所有士大夫都縱情聲色。李白尤為風流不羈,年老流落江南,依人為生,也還養歌妓。獨杜甫,韓愈也未免俗,更何況其他詩人。歌舞必有歌詞,又必有曲折。配合歌舞的音樂自然也要有長短曲折。歌詞配合音樂,七言四句必然有所變動才能和歌舞。於是詩變成詞。

    詞的起源一部分是從民間歌調變來,也有一部分是士大夫創制。最先,清新麗正的詞多出自民間,以敦煌雜曲子為例 :文字通俗,情意真實,顯然是民間流行的唱詞,說明在文人作詞以前,民間已有大量好詞在歌唱。另一方面,淫豔浮麗的詞多出自士大夫,到溫庭筠作詞,專以婦女為描寫物件,以後作詞似乎非言閨情就不成其為詞。這使詞的境界變的狹窄,不像詩那樣恢宏闊大。不過詞必竟是新興文體,形式是新鮮可喜的。溫庭筠是詞的創始者,李煜是詞的擴大者,從李煜開端,北宋的詞的境界大加開闢。花間派只佔中間一小部分,詞不專為寫閨房私情而寫作,在文學上的地位提高了。到宋朝達到巔峰。

    詞的起源有兩種,一是先在民間流行,經文人採取加工,提高成為成熟的文學。二是知音人士如李白溫庭筠等人,對絕句的唱法有所變革,這就很自然變成了詞。――摘自范文瀾《中國通史》

  • 14 # 漂飄12

    唐詩宋詞都屬韻文,但有很大不同。

    一,大家都能看出二者結構不同,唐詩每行每句字數相同,宋詞則很少相同,所以宋詞又稱長短句。

    二,唐詩的意境往往集中在某一點上,宋詞描述的是一段,一個過程,甚至有豐富的情節。

    三,唐詩更多的是吟誦。宋詞更多的是演唱,是根據固定曲調而寫,所以是寫詩填詞。

    四,唐詩吟頌基本是在小範圍,多為文人墨客的雅興。宋詞傳播範圍廣,上至宮廷樂坊,下至歌樓妓院。彈唱宋詞可以大型演唱,甚至有現在卡拉OK的雛形,出現了許多類似現在的街歌。一首好的曲子流行,會引起眾人爭相填詞,出現很多好作品。

    唐詩宋詞一脈相承,是中國文學不斷演變的過程,到後面的元曲,明清小說,字數不斷增多,情節逾加豐富,表現手法多種多樣。

  • 15 # 潘先森說

    什麼是「唐詩」、「宋詞」

    唐詩和宋詞這兩種文體雖然都冠以朝代,其實在宋代以後,直到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仍有不少中國讀書人繼續寫「唐詩」、填「宋詞」。

    「唐詩」、「宋詞」的相似處唐詩與宋詞有異也有同,相同之處,主要是二者都屬韻文,各自有押韻的要求和格式。唐詩和宋詞最初都能夠配合音樂歌詠,不過相關曲譜沒有留傳下來,我們現在無從得知其中的音樂旋律。「唐詩」真貌

    今天我們講唐詩,一般指到了唐初才成形的「今體詩」,以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為大宗。

    簡而言之,主要是四句或八句,每句五字或七字。

    但是唐代詩人作詩,也有用上句式較自由的「古體詩」,「古體詩」的句數和字數就後自由。

    例如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第一句本是七言句,只是在前面加了「君不見」三字。

    李白還有一首《三五七言》:「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這詩古體詩許多人讀過,因為當代小說家金庸在《神鵰俠侶》散場時引用全詩。

    「宋詞」真貌

    宋詞指宋代盛行的韻文體裁「詞」。

    宋詞的句式受到所謂「詞牌」的規範,有固定的句式和押韻,極少全首每句都字數相同。所以詞又稱為「長短句」。詞又稱為「詩餘」,其中一個常用的解釋是唐代寫詩的人太多,題材都寫光了。後來的文人要作得好詩越來越不容易,於是要用新的韻文體裁「詞」來代替詩,此說可以參考。「唐詩」、「宋詞」的差異

    唐詩宋詞的另一重大差異在於用韻,詞的韻腳比詩的韻腳寬。

    例如作詩要以中古漢語的發音來決定韻部。如分開「一東韻」和「二冬韻」,說明古代「東南西北」的「東」和「春夏秋冬」的「冬」讀音不一樣。到了唐代「一東韻」和「二冬韻」已經沒有分別。但是到了今天,中國讀書人作詩還是要兩韻分用,合用的時候則有嚴格限制。填詞則是「一東」和「二冬」可以合用,完全沒有限制。其他韻部亦有合併的情況。

    總而言之,填詞用韻是比寫詩用韻自由得多。

    [潘國森]答

  • 16 # 楚雲卿

    六個字:詩言志,詞言情。

    言志:抒發自己的志向、理想,政治訴求。中國古人的志,就是儒家所說計程車以天下為己任。讀書是為了聖賢之道,寫詩也要抒發自己的志向和抱負。比如杜甫的“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又如李白的“ 若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淨胡沙。”

    抒情:內心中任何情感的感動。如溫庭筠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又如馮延巳的“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願: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常健,三願如同樑上燕,歲歲長相見。”

    但這只是一個大致的區分,因為詩詞都是一直在發展,尤其是詞,從花間五代主要寫美女和愛情,到後來蘇軾的詩化之詞,南宋的愛國詞等等,詞在宋朝,也逐漸具備了言志的功能性。

    除了一開始功能性上的不同,詩與詞在內容、風格、美感、特質上也有很大區別。

    詞是要眇宜修,你看宋詞早期的柳永、歐陽修、大小晏、張先、秦觀等人,就代表了北宋詞的基本特質,直到蘇軾橫掃詞萎靡的習氣。

    本質差別

    詩無論言志還是抒情,都是作者顯意的活動。我知道我的理想是什麼,我要說出來。 而詞是一種微妙的文學形式。

    詩的產生背景:從現實生活中產生的。

    詞的產生背景:歌臺舞榭,飲宴場所。最早與情無關,與志無關,它就是配樂的歌詞,

    先有音樂按音樂曲調填寫的。

    功能主體的區別:

    其實唐詩和宋詞最大的區別,還是關於音樂方面的。詞是歌詞,無論你寫的是什麼,都是倚聲填詞,用來唱的,也就是說,至少在北宋以及南宋初期,詞都是為音樂服務。這與唐詩為作者的抒發志向感情為服務有根本性的不同。

  • 17 # 晴風微語

    詩言志。詩的意義重大,歷來受各代詩人重視,是詩人才華和心胸的體現。

    詞開始稱為詩餘,是詩人閒來放鬆時表達閒情逸致而作的長短句,沒有太多限制。後來,許多詩文大家的長短句佳作頻出,越來越多人欣賞和仿效,成為獨立於詩之外的新的文學形式。至宋達到繁榮的頂峰。稱為宋詞。

    個人認為,唐詩表達的意象是遼闊的,陽剛的,像山。宋詞表達的意象是近景式的,柔情的,像水。它更注重個人內心的反映。

    唐詩雄渾闊大為主,宋詞兒女情長為多。唐詩讓人振奮,宋詞使人多情。個人之談,見笑

  • 18 # 三上詞話作者
    唐詩宋詞是有輩分的一家子 [秘笈]

    形象地說,如果把唐詩宋詞用一棵樹作比喻,唐詩是樹的軀杆,宋詞就是樹的繁盛的枝葉。此話怎講?先說唐詩,唐詩有古風,尤其是可圈可點的是格律詩,即五絕、七絕、七律和排律等。唐時起初教坊曲子,主要以律句為辭而演唱,所用的樂器主要有蘆笙、編鐘、箜篌、橫笛、古箏等,還是屬於清和樂。當西域的琵琶經涼州風靡,又經商隊傳入長安後,這下使得音樂的變革來到了,教坊之外的勾欄瓦舍演奏的曲子之美聽,宮裡也不得不對傳統樂調進行變奏,這個變奏的過程,也就由詩變詞的形成過程。由於琵琶是七絃琴,傳統樂器為五絃,相應配五絃的歌辭,也得隨七絃樂器而變動。這個變動不僅是音樂上的革命,而且也成全了當時的一些文人,閒暇之餘填詞供歌伎們演唱。那麼這些所配的歌辭是怎麼變出來的呢?一般在原律詩的基礎上採取和聲,像甘肅西南地區蓮花山的“花兒”。如《蓮花山令》:“你一天浪(玩)的沒行(尋)見”,隨拖音”花呀兩葉”。這個“花牙兩葉”相當於“和聲”。唱的時間久了,索性將在律詩的斷句上做文章,比如釆取犯調、轉調、“偷聲”“攤破”等方法,將詩句來更好地為音樂服務。以“偷聲”為例,此法又稱減字。如《玉樓春》本為七言八句,魏承班《木蘭花》將上闋第一句、第三句變為三言句:

    小芙蓉,香旖旎。碧玉堂深清似水。閉寶匣,掩金鋪,倚屏拖袖愁如醉。

    三上詞話_百度百科

  • 19 # 易車樂談

    我喜歡唐詩宋詞元曲,為中國的文學瑰寶的魅力所折服,從而感嘆。想在這裡介紹一點心得體會,或許對一些朋友有益。

    我很喜歡文學,中國的文化讓我如痴入迷,文學是人的靈魂的折射,是民族才華和智慧的結晶。在浩瀚的文學大海中,唐詩,宋詞,元曲,經典之作、流芳百世之作相當多,茶餘飯後信手拈來,或吟之,或書之,皆讓人亦喜,亦悲,亦嘆。詩以唐冠,宋以詞稱,曲以元盛。詩中有畫,詞中有畫,曲中有畫,詩情畫意,詞韻墨香,曲風賦骨,詩言志,詞詠懷,曲抒情。唐詩的豪邁灑脫,宋詞的清麗綺美,元曲的古樸明快;李白的浪漫,李清照的憂傷,蘇軾的豪放,陸游的柔情……都讓人迷戀。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以為,源遠悠久的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積澱孕育出魅力無窮的燦爛文明,精品文學作品琳琅滿目,光彩照人,讓你愛不釋手,如痴似醉。那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唐詩宋詞,多少代傳唱至今,就像是高山流水,停雲落月,讓人流連忘返,魂牽夢繞;讓人眼界大開,獲益匪淺;讓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我以為,欣賞文學,鑑賞文學作品,要調動自己的想象力,要進入作者的感情世界,感受作者的喜怒哀樂,再造作者的藝術境界,領會作品的深層意味,昇華作品的審美情趣。從而深刻感受文學的精彩之所在,領會意境美,品味語言美,體會韻律美。讓好的作品陶冶我們的性情,培養我們的氣質,提高我們的修養,激勵我們熱愛生活,珍惜年華,創造自己的絢麗人生。

    詩仙李白的詩,氣勢磅礴,狂敖不羈,飄逸瀟灑詩聖杜甫的詩,氣勢雄渾、絢麗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詩魔白居易,他的詩風格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可算是樸而近古,寫詩非常刻苦。宋詞中,我喜歡蘇軾、李清照、秦觀、李煜、陸游的詞。

    應該說,我的文學修養,還遠遠不能很好地領略鑑賞這些文學大師作品的意境和韻律,這或許和我的個人悟性、文化程度、生活體驗有關。有個名人曾經說過,世間並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發現美的眼睛。生活中並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一種潛心的感悟和品味,只要用心去尋找、去發現、去聆聽、去體驗,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絢麗多彩。

    千古絕句,萬代流傳。

  • 20 # 詩詞文化歷史藝術源泉

    唐詩宋詞是中華文化的精煉語言,源於中華民族的神傳文化。《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最早的記錄為西周初年有記錄的中華精煉語言。《詩經》共有詩歌305首,還有6篇有題目無內容,即有目無辭。

    屈原是浪漫主義詩聖人,為中華後來的詩路,奠定了多種體裁,舒情詩體的基礎。唐朝的劉禹錫是李白,杜甫,白居易之前的詩豪,為大唐的詩文化繁榮奠定了基礎。李白稱為當時的詩仙,實為酒仙詩人。

    詩的特點,講究聲格韻律,大體有兩種,平起式和仄起式,五律絕句和七律形式,七律聲格韻律是在五律上發展而來。古人在神傳文化的基礎上,在生活實踐當中,總結出一整套的格律規則。其目的,不是限制人的文化,而是規範了中華文化語言,能平仄韻律,朗朗上口。賦予音樂的美,更能將詩譜成詩歌來唱、便於傳誦朗讀。

    一般除了平仄和口,更有二四六八句尾字壓同一個韻母的規範。當然有名的田園雜詩,也有不復合聲格韻律不帶籠頭Mustang的賓士。象范成大,楊萬里的田園雜詩是絕對不敢以七律、五律,格韻律來衡量的。但他們的雜詩,也倍受人們的青睞喜愛,這是為什麼呢?中華文化語言博大精深,用不同形式,不同詩格所表達的不同思想內涵。這是中華文化語言在創作上,給了作者更自由的偉大空間。不拘一格降人才,實質上說的就是不入流的詩才。

    宋詞譜表共收錄詞牌1664種,最常用的也有幾十種,象清平樂、菩薩蠻、西江月、滿江紅等等都有相應的聲格韻律規則。大家閱讀宋詞昂揚奮進、慷慨激昂,朗朗上口。這種以三、四、五、六、七、八字所創作的長短句形成的詞,更是受到人們的喜愛。可以普曲歌唱。

    中華語言文化博大精深,深奧莫測,淵源流長。最大的特點就是文字簡練而意義深刻入骨。這正是中國教育部要將中華詩詞納入教學大綱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們的詩詞創造來源於生活而服務於生活。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詩詞強力作品。詩詞文化藝術,影響著社會生活,影響到高雅人品的素質。一首好詩詞就是一幅高雅恬靜的圖畫,就是一曲清泉自湧的美妙音樂。同樣一首音樂、一幅圖畫又可以慢作出多首的詩詞。這樣美妙深奧的詩詞,怎能不激起中華兒女子孫萬代永久誦讀呢?又怎能不培養出千千萬萬中華詩人品格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炒檸檬鴨需要什麼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