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標峰理論評

    “養兒防老”這種模式更多的是在一個基本穩定或者說靜止的社會中才能實現,在傳統農業社會中這種養老模式基本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但是,在流動日益加快的現代社會,尤其是近二十年的大遷徙時代背景下,這種模式面臨著挑戰,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父母子女之間生活在一起的家庭開始變少,諸多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已是普遍現象。

    而中國社會老齡化的迅速到來的同時,未富先老、空巢化、少子化等養老問題也逐漸凸顯。在政府不能完全依靠、兒女又指望不上的背景下,中國養老該何去何從?

    出路——不一樣的互幫互助型抱團養老

    應對新形勢,要用新手段,這才是幹實事的邏輯。

    怎麼做?為解決中老年群體在日常生活和興趣愛好的實際需求,每次科技透過對網際網路技術的創新運用,從娛樂、學習、交友與活動等方面著手,為中老年人群專屬定製了中老年生活APP、每次中老年生活服務、每次網等產品服務,並採用線上線下連動的方式幫助中老年人群建立互幫互助型的抱團養老,最終形成中老年群體可依賴和選擇的養老模式。

    顯然,每次科技想要構建的互幫互助型的抱團養老模式,並不侷限於幾個中老年朋友相約在一個地方,建一所房子,一起養老。雖然這很美好,但對大多數的中老年朋友來說,真正實施起來都很有難度,註定無法成為通用的解決方案。

    其實,抱團養老還存有另一種形態:

    在每次科技旗下的中老年生活APP、每次中老年生活服務、每次網等平臺上,中老年朋友能發現自己感興趣的視音訊內容、活動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同齡人,這些有趣的內容、活動和不同的人,讓中老年人可以有無數種選擇,通向自己的幸福晚年。

  • 2 # 臣年往事3

    很明顯當下幾乎都是獨生子女了,面對四老一小的尷尬局面,毫無疑問,房價虛高物價上漲,房貸車貸等人們活著不容易精神壓力偏大,還要考慮教育醫療養老等兒女們真的精力有限分身乏術啊!自己的爹孃能不孝順嗎?自己的孩子能不心疼嗎?所以這種扭曲的局面是社會和政策造成的,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重視起來出臺相應的惠民政策,減少社會矛盾才是根本!

  • 3 # 康養軒

    中國即將成為老人化的社會,由於種種原因,養兒防老的傳統習慣被現實生活打破,養老問題已經成為許多老人擔憂的問題。養老已經不單純是家庭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單純靠子女養老已經很難解決這個問題。

    一 經濟壓力大無法贍養老人。

    計劃生育,讓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因為生活條件好,老人都長壽,獨生子女要養活自己,還要承擔贍養4個老人或者6個,8個老人,他們根本無法做到。

    二 一切向錢看,贍養老人成為負擔。

    中國曆來有養兒防老的習慣,贍養老人也是一種傳統美德,因為私慾燻心忘記父母養育之恩,把贍養老人成為一種負擔,更有甚者虐待老人,讓老人一輩子辛苦養兒老來無處安身。

    曾經看過網路上一個故事,一個老人養了4個兒子,老伴去世後,4個兒子輪流養,一家一個月,到了時間就送下一家,隨著老人年紀大,兒子們開始推諉了,送到下一家,這家藉故離開家,老人等了半天不見兒子回來,就回到上一家兒子家,可以這家兒子說,我們已經負擔了你一個月,老人沒辦法,又走另外一個兒子家,同樣是這樣的回答,老人回到破屋,想想自己一輩子為了兒子,為他們建房娶妻,如今落下這種下場,老淚橫流,冬天的寒風從破屋洞中吹來,身體發顫內心涼透,加上疾病發作豪叫一晚,鄰居聽著流淚難受,就在隔壁的老二沒有反應,幾天後沒人找老母,後來被鄰居發現,老人捲縮著成為了殭屍,好可憐的老人,試問,不孝兒子,你們怎麼能忘記父母養育之恩?

    鑑於目前社群養老院在完善中,其他養老院因為費用太高,服務質量也跟不上等原因,我有以下建議:

    ①老人要有防老的思想,千有萬有,自己有才好,把養老卡放在自己手裡,這樣才有主動權。

    ② 不要相信社會上的什麼保健品,因為很多機構就是盯著老人的口袋,為了掏盡老人口袋利用各種手段打感情牌騙取老人的錢,比如,叫老人爸爸媽媽,為他們送米送菜,電話問候不斷,體貼背後是口袋掏空,有的老人最後生病沒錢治療,留下的是一屋的保健品,只因為孤獨,只因為無人陪伴,為了片刻的溫暖,口袋掏空終無悔。

    ③老人老了,孩子們忙自己要找點樂事,不要把自己當老人看待,年紀大了,不要牽掛太多,你的任務就是把自己養好,健健康康的活著,小孩照顧你是孝心,不照顧你也是無奈,不要心理不平衡,兒女們所處的時代不是老一輩的時代,進了單位就等著退休,時間長了就有工資加,到了時間退休就有退休工資拿,現在生活壓力大,競爭大,再也沒有一勞永逸的工作,小孩的學費高,孩子們要顧著養家餬口,哪有更多精力管我們,我們照顧好自己,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

    ④孩子們,你們再忙不要忘記老人,有空少陪別人多陪老人,他們餘生不長,錢賺不完,孝敬不可等,經常看望,經常問候,讓老人的心有個溫暖的家。

    ⑤農村的孩子們,你們父母辛苦養你一輩子不容易,他們為你們建造房子的每一片瓦都是他們捨不得吃穿省下來的,不要辜負他們對你們的養育之恩。你們的孝敬就是給你們孩子做的榜樣,他們老了不能給你們什麼,他們老了也沒有很多的要求,只要能端個茶遞個水他們就很開心。請善待你的父母,善待你的父母,也是善待自己,不要讓你的父母辛苦養你們一輩子,寒心離開這個世界。

    人都會老,都會走,要養好身體,讓老的路上多一分尊嚴,少一分憂愁,快樂活在當下,感恩國家,多活一天就多賺一天,不要去指望誰,不要去怨恨誰,過好自己的日子,走完人生的歷程。

    祝天下老人健康長壽,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快樂一生!!

  • 4 # 吉祥如意45750

    儘量留點錢,然後是儘量在自己爬得起燒飯就自己燒來吃,把飯鍋放在床邊燒好了,隨便吃下就好了,總比寄人籬下強,買萊可以託快遞,儘量把睡床鋪在門口旁,廁所做墩廁,可以爬過去拉一下,家裡衛生可以叫家徵一個禮拜搞一次,真的爬不動了時,說明馬上要死了,那就多買一些尿不溼,還有口袋,把用過尿不溼裝口袋裡,叫家徵一起清理,多給點錢,家徵也要佔門固定一個人,那也會給你上心一點,到自己也不會吃飯“時候,兒女侍候也不會有幾天了,圓滿結束人生。。主要是多存點錢

  • 5 # 社保小達人

    樓主您好,如果兒女依靠不了養老該怎麼辦?這個問題是比較現實的一個問題,我相信很多獨生子女的父母最終可能依靠不了自己的兒女,究其原因實際上它是有很多的兒女的,不孝順是一個方面,實際上更多的原因,我相信在於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而導致的。比如說失獨的家庭,那麼自己本身是一個獨生子女的家庭,然後自己的子女可能是又因為某種不可抗力的原因導致自己失去了子女,那麼最終肯定就是指望不上子女來進行養老了,這是一個方面!

    另外一個方面,兒女長時間不在自己的身邊,也就是說現在的這個工作壓力是比較大的,為了能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往往自己的子女可能會留在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來進行工作,那麼這樣一來的話,就會和自己的父母分居兩地,最終導致自己的兒女沒有這樣的時間,也沒有這樣的條件來照顧父母的生活。

    所以說這些種種方面都會導致子女沒有辦法來給父母養老,所以我認為父母養老的問題更重要的還是應該要靠自己,靠自己擁有一份穩定的養老金的待遇,那麼擁有了養老金的待遇,實際上這個養老金首先從經濟層面來,角度來看是可以領取終身的,所以說能夠保證我們晚年的退休生活得到一個最有效的保證,所以說完完全全靠子女是不現實的,更多的還是要靠社保,然後獲得一份養老金的待遇。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 6 # 懂社保

    樓主你好,自己的兒女依靠不了,那麼養老該怎麼辦?這個話題相對來說是比較沉重,養老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他都會面對,因為每一個人都是有老去的一天,那麼實際上國家從這個社保層面,對於養老的問題已經是考慮的比較周全,因為我們只要正常的參加一份社保,那麼將來都可以按月領取一份養老金的待遇,並且這個社保當中的養老金是可以領取終身的。

    所以當你擁有一份養老金的待遇,基本上可以保證自己的老年退休生活,從經濟角度這一塊來看不受到太大的影響,因為本身作為老年人群,他對這個消費的追求相對來說都是比較弱的。而且退休金的待遇每一年都是能夠正常增長的所以說隨著自己退休年限的不斷增加,退休金待遇只會是越來越多,所以擁有退休金,那麼基本上養老問題可以解決一大塊。

    但是當自己年齡比較偏大一些,身邊需要有人照顧的時候,那麼這個時候兒女就顯得是尤為重要了,當然有些子女他可能因為自己工作的原因,可能和父母不在同一個城市,甚至是不在國內,這種情況下就只能夠是望塵莫及了,那麼如果說兒女有孝心,那麼可以支付一定費用的錢我們也可以給自己的父母,請一個保姆來照顧父母雙方的衣食起居都是沒有問題的。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 7 # 嶧縣西門裡老李

    別光想著依靠誰,靠山山倒,靠水水跑,唯有靠自已最可靠。

    我是一個64歲的企退職工。收入不高,但衣食無憂。這兩年給我的感覺是,我的同齡人們是不是太庸人自擾了,老想著養老問題?

    難道幾千年的古人沒有養老問題?他們一沒退休金二沒醫保,應該比我們犯愁啊?

    再想想我們的農民兄弟,七老八十在田地裡勞作的有的是,難道他們不愁?可問題是你愁又怎樣,不愁又怎樣?

    作者在飛機上遇到一位95歲的美國老太太,她去澳洲旅遊。問她為什麼不跟兒子過?她說:不,在兒子家我從不超過一頓飯的時間。問她這麼大年紀還出遊不害怕嗎?她說:為什麼要怕?我還計劃遊遍七大洲呢?

    這就是一個心態問題!永不服老,永不想如何“養老”!而且滿懷激情過好每一天!

  • 8 # 1理念起航

    兒女依靠不了,不孝順父母,不孝敬父母由他們的良心不安,養老靠黨的政府,黨的方針政策給老年人安居樂業,當今,各鄉村,城市,社群設定好敬老院,學習室,歌詞室,各種活動場地是用於老年人的安居樂業使用的權利。放心吧。希望各級政府部門重視,老年人放心。

  • 9 # 笑笑就好164626764

    我父母只有我和弟弟兩個孩子,我弟弟在天津工作,一年都回不了兩次家,我和弟弟都想把他們接到自己家裡,可是他們誰家也不去,他們說自己能走能動,不想拖累我們,可是做子女的誰又能放心他們身邊沒人照顧呢?爸爸在2018年的夏天去世了,就剩母親一個人在家,我苦口婆心的勸她,讓她跟我們一起生活,可是她說什麼也不同意,理由是兒子那裡不願意去,女兒那裡更不去了,如果你強行接她走,她就哭天抹淚,如果你不去看她,她還成天叨咕,唸叨,我不知道她們老年人是怎麼想的,弄得我現在每天緊張兮兮的,每天早上,晚上要打一次電話,確認她沒事,每個雙休日要回家兩天,陪她說話聊天,有時候看她孤獨的樣子真的很傷心,

    我家有兩盆君子蘭花,爸爸活著的時候很喜歡,她經常對著這兩盆花發呆,我感覺她總有睹物思人的那種心理。 也並非是兒女不孝順,是真的拿她沒辦法

  • 10 # 陪你一起看草原7814

    不是說,養兒防老嗎,還有很多人幫兒子買房,取媳婦,為何兒子不養你老呢,悲哀,父母養活了兒子,女兒,為何養不活父母呢,

  • 11 # 用心陪伴兒女

    你白養兒女了!說明你的家教也不咋滴!那就要自己努力掙錢,以後用自己的錢養老了,別的也別多想, 想也是白日夢。

  • 12 # 邱頸椎

    我們這代人都是獨生子女的父母,如今大多己近或者己到古稀之年,步入準老年的人生行列,即將走到生命的尾聲,各種疾病伴隨而來,痛苦,孤獨,寂寞,失落、無奈,恐懼就在身邊。兒女有兒女的生活,也有自己的艱辛,房貸、車貸,孩子,就業等壓力不言而喻,這些充分說明靠兒女養老很不現實,更何況有多少老人願給子女添麻煩呢?可憐天下父母心,疫情這些日子,我給兒子一家送米送面,雞鴨魚肉,水果疏菜,管控稍有寬鬆,又連續幾天送饅頭、包子、烙餅,蘋果餃子等。其實抗疫期老伴患了心臟病,我患了肩周炎,痛苦之極,但還是咬牙堅持,再傾天下父母之情。至於我們到了最後的時光,那就是有山靠山,無山獨擔,獨擔不成,自我了斷。人生自古誰無死

    ,生生死死何足惜。

  • 13 # 善者好報

    這不是主要問題,也不要過於悲觀,社會在進步,國家在富強,養老制度在改革,法制在健全,依靠政府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力。

  • 14 # 海中的浪子愛生活

    兒女依靠不了,養老怎麼辦?

    有兒女,卻依靠不了,養老怎麼辦?我覺得得分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如果老人還沒退休,兒女就依靠不了

    沒什麼好說的,既然靠不上兒女 ,兒女也不要來啃老。把你們扶養長大 ,成家立業,不想養老,那麼早早就應該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好打算。

    平時要注意身體的保養,多參加鍛鍊運動,健康的體魄是革命的本錢。平時不養身, 到時養醫生。不要到老了,百病來纏身。

    早早的做好家庭理財計劃,為退休後的生活打下基礎。不要將手中的錢款全部給兒女,哪怕他們嘴巴再甜也得留一些傍身。適當的存款,理財,加上到時的退休工資,不生什麼重疾也該夠用了。

    最好有自己獨立的房子,不怕老了沒地方住,金屋銀屋不如自家的狗屋。當然,到時也可以找家養老院,安靜的養老。不去操心小輩,舒服的安度晚年。

    2,退休了,兒女依靠不了。

    如果像第一部分那樣,早早做好了養老準備的,咱也不用依靠誰。不求你養老,也不要來啃老,這種小輩當沒有。

    如果一點積蓄也沒有,也沒地方去,政府會為你出面討公道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章《家庭贍養和扶養》明確規定了各項規章制度,兒女必須贍養老人。現在不是舊社會,有國家的法律法規,想不養老人都難。

    其實,現在的好多老人都是退而不休的。包括我父親、岳父在內,退休了之後都不肯休息,找些什麼門衛啊,保潔啊之類體力不太大的工作繼續幹 , 不讓幹都不行。有時候想想,隨他們吧, 勞累慣了,停不下來啊。只要不太累,就當鍛鍊身體了。

    3,反思一下,為什麼兒女依靠不了

    如果沒有兒女或兒女由於身有重疾 ,自身都無法自理的,那隻能求助政府和社會了。基本的養老是沒問題的 ,但想怎麼舒服那就得靠自己努力了。

    如果兒女都正常,不能依靠。那麼得檢討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是教育子女方面太欠缺孝道的培養。或者給他們做過壞榜樣,比如自己就不肯贍養撫養老人的 。只要兒女有孝心,生活再難,都不會丟下父母的。

    總之,求人不如求己。早早的做好養老計劃 ,提前經營自己的晚年生活。力所能及的參與勞動,合理的利用社會資源,定能度過一個祥和愉快的晚年。

  • 15 # 雲捲雲舒c

    規勸還沒有結婚的人,別生養孩子了,存錢養老吧,否則一生受氣、受苦、受累、受窮,老了得不到兒女的孝敬,還被吃啃、被勞累。

  • 16 # 郭潤華

    社會進入文明時代,各種養老方式都出現。養老院,療養院等等。不過從華人出發,我認為還是靠即是沒能力的兒女過老最好。

  • 17 # 小貝說情感
    導語:

    狄更斯說:“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幫助孩子,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

    父母對孩子的愛從來都是無私的、沒有條件的,而兒女對父母就做不到這樣,特別是當父母老了,沒有勞動能力和收入,誰來養老成為最大的問題。

    現實生活中,一些老人有房產有積蓄,孩子們都會爭先恐後地搶著照顧老人。

    可是另外一些老人,他們奮鬥一生,早已把一切財產都給了孩子,到老了什麼都留下,這時候沒有孩子願意侍奉他們,這多麼讓人心寒。

    01

    我今年65歲,有一兒一女,我是會計,老伴是教師。

    因為受過教育,所以思想比同齡的老人要先進一點,我們年輕的時候,就知道如何理財,手裡有了積蓄就開始買一些基金和理財產品。

    日積月累,收益不錯,到老了,我和老伴手裡有2套房產和50萬的積蓄。

    兒子唸書很好,高中畢業考上了名牌大學,大學畢業,他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工作穩定,親戚朋友都羨慕我有個這麼棒的兒子。

    可是女兒條件不好,上學的時候,她學習差,考了個專科,大學畢業也找不到什麼好工作,沒混幾年就結婚了,然後和女婿做點小本生意,勉強餬口。

    02

    好在兒女婚後日子過得平靜安穩,也沒給我和老伴找什麼鬧心的事,所以,我們倆打算報幾個夕陽紅的線路,去祖國的大好河山走走看看。

    沒想到,在一次旅遊的途中,老伴心肌梗塞,搶救無效,去世了。

    老伴走後,我一個人整日鬱鬱寡歡,對什麼事都沒有興趣,兒子兒媳看我情緒低落,擔心我一個人在家會出事,就把我接到他家,和他們一起住。

    兒媳正好懷孕,孫子不到一年就出生了,有了我的大孫子,我漸漸從失去老伴的悲痛中走出來。

    03

    為了方便照顧孫子,我一直跟兒子住在一起,好在兒媳懂事,知道孝順我,不惹我生氣,和他們住在一起,我也覺得熱鬧幸福。

    孩子快2歲的時候,兒媳公司大規模裁員,我兒媳就這樣失業了,兒媳失去工作,一大家的開銷全壓在兒子的肩上。

    他在公司也就是個普通員工,工資不高,再加上孩子小,開銷大,所以他們生活變得捉襟見肘。

    我不忍心看兒子辛苦,偷偷給過他們幾次錢,每次給個三五千,他們也都收下了。

    04

    後來兒子突然找我借錢,說想跟朋友一起合夥做生意,需要一大筆錢,因為他借的數額很大,我不免有些擔心。

    可是他是我兒子,在關鍵的時候,我不幫他,誰幫他呢,所以,我跟他說:“兒子,媽媽早就退休了,手裡沒什麼錢,但是你爸走之前,留下來兩套房子,給你一套吧。”

    兒子聽了,對我是感激涕零。

    他拿到房子,直接把房子賣了,幾十萬全部去投資朋友的生意,沒想到被騙了,賠的血本無歸,還欠了一聲高利債。

    05

    兒子再次跟我借錢,說如果他再不還錢,高利債就會要他的命,我很害怕,也很擔心兒子。

    雖然我知道,老伴去世前,叮囑我說:“一定要留一套房子給自己,不能把房子都給孩子。”可是現在我也管不了這麼多了,兒子要是出事,我也活不下去。

    於是我跟兒子說:“兒子,你知道我和你爸一輩子就奮鬥出兩套房子,本來就打算給你一套,另一套我們留著養老,可是你現在這樣,我也不能不幫你,只要你願意以後給我養老,我就把另一套房子也給你。”

    06

    兒子哭著說:“媽,你放心,妹妹已經嫁人了,你不指望我養老,還能指望誰,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的。”

    就這樣,我把另外一套房子也給了兒子。

    現在兒子的生意仍沒什麼起色,他們夫妻倆經常因為錢的事吵架,我和他們住在一起,天天聽他們爭吵,很是煩心。

    特別是兒媳,現在對我態度也不像以前,可能知道我現在沒東西給她了吧,話裡話外的嫌棄我,覺得我拖累他們了。

    07

    我很後悔沒給自己留一套房子,現在搞得我在兒媳家受氣,沒地方住。

    有一次,兒媳和兒子又因為錢的事爭吵,我出來剛勸他們幾句,兒媳就開始罵我,說我賴在她家不走了,吃她的、喝她的。

    我既生氣又難過,第二天,我打包了行李就離開兒子家了。

    幸好老伴走後,給我留了50萬,而且一直叮囑我,不要告訴孩子們這50萬的事,現在正好派上用場。

    女兒和女婿知道我在兒子家受委屈,就讓我跟他們一起住,我拒絕了,自己拿錢在他們旁邊租了一套公寓,這樣既不打擾他們,有事也可以相互照應。

    08

    就這樣,不跟孩子住在一起後,我開始到處旅遊,日子也過的清閒。

    後來女婿擴大門面,我給他拿了10萬塊錢,兒子兒媳知道後,又回頭求我回去,希望我原諒他們。

    我心裡明白,他們是又知道我有錢了,所以,我拒絕了他們。

    到現在我才明白,人老了,只有手裡有錢才能有兒女孝敬,沒錢就什麼都別想。

    結語:

    “百善孝為先”,“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可是現在的社會被逐漸物質化,老人只有手裡有房有錢,孩子才會去孝順,而沒錢了,孩子就開始嫌棄他們,這太讓人寒心了。

    所以,面對這種問題,老人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要傻傻地把所有積蓄都給孩子,這樣並不是愛孩子,反而會害了孩子。

    同時,手裡留些積蓄,也可以給自己養老,以防不測,特別是年齡大了,身體難免會有個小痛小病,這時候,指望孩子往往不靠譜。

    作為孩子,一定要孝敬父母,不要把父母當成要錢的工具,要知道父母含辛茹苦把你們拉扯大,很不容易,所以一定要對他們心存感激,好好孝敬他們。

    今日話題:房子都給了兒子,兒子卻不給她養老?

    “我是小貝,帶你看世間百態,體味人情冷暖。

  • 18 # 曾經花開月正圓

    養老問題是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如果沒有大的疾病可自理還好對付,吃喝拉撒安排妥自己能解決一日三餐。社群如果能夠和民政部門社會結合辦小區食堂解決老年人的吃飯問題;要收費方面像單位職工食堂福利性的。醫療服務有社群醫院有簽約合同服務,老人能操作電話可以聯絡社群醫生上門服務。建立起聯絡方式的服務小組行動困難的老人家有人流動照料服務,可收費簽訂協議。有退休金的老人家,子女每週一次安排好一週的生活具體服務專案落實到人。完全沒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家人要安排護工,可以一對一也可以就近安排的選擇多個服務物件照料。子女不能陪侍社群街道辦事處,民政部門社會配合參與組成專門的服務機構一起做好退休老人的養老工作。總結經驗學習完善養老服務,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安度晚年。

  • 19 # 霧雨雲霰

    時代不同了,四合院,或幾代同堂已成過去,小家庭的劃分已成定勢,親情友情或親戚情已讓位朋友同事小區或上司,兒女越來越遠,經濟越來越獨立,思維越來越自我,行動越來越自由,鄰居社群都在歷史陣痛中轉變,現在的任何轉變大眾也需無奈的接受,父母有了國家,社會,單位,制度,的保障,兒女養老退其次,千萬不可依靠兒女,尤其是中產階級。

  • 20 # 鋼琴老頭

    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養老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現在中國已逐漸步入老年化社會。

    不說40後50後,就是60後也逐漸到了退休的年齡。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中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的國家,也是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 截至2018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2.49億,佔總人口的17.9%;65歲及以上人口約1.67億,佔總人口的11.9%。

    中國又是一個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的的國家,南北差距、東西差距、城鄉差距都比較大。改革開放尤其是近一二十年以來,人們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貧富懸殊。

    中國現階段又實行養老醫保雙軌制,體制內外相差很大。儘管這些年國家出臺了很多惠民政策,城鄉合作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廣大低收入群體的養老看病難題,但還是存在很問題,尤其是廣大低收入群體。

    中華民族的傳統是兒女贍養老人,並且國家法律規定兒女有贍養老人的義務。

    但現實社會情況是年輕一代壓力更大。就業壓力,住房結婚還貸壓力,子女教育壓力,工作壓力等等。

    兒女們有時都自顧不瑕,還要父母幫忙,帶孩子,還房貸。

    不少年輕人還在外地就業打工,根本無法照顧老人父母,尤其是獨生子女難上加難,要面4個甚至8個雙方老人的生老病死問題,壓力山大啊!

    一般來說,老人們如有一定的積蓄,有退休金養老問題不大。如果兒女照顧不上,到一定年齡可以去養老院,或抱團養老。

    老人們如果經濟上不寬餘,又沒有退休金,兒女們工作收入又不好照顧不上的話,養老真是個令人頭痛的大問題。

    怎麼辦呢?生活還的繼續,日子還要過,總不能走投無路一頭撞死,一了百了。

    如果您年齡不算太大,身體還好,建議您放下面子身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增加自己的經濟收入,因為養老問題主要就是經濟問題。

    其實老年人能做的工作有很多。

    沒文化沒能力可以看大門,做保潔,做保姆,做家政,也可做廢品回收。

    有文化有特長的話,增加收入的門路就更廣了。

    最重要是一定要向所在社群、村民委員會申請低保 這可以保證你的基本生活。

    收入多增加一分是一分,積少成多,等到自己什麼都幹不動了一切就晚了。

    經濟拮据的老人朋友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急不躁,不比不攀,不等不靠,不卑不亢,有什麼條件就過什麼條件日子。

    只要心態好,就會感覺到快樂和幸福。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因為病不起。

    當然我們也不要悲觀,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也會有很多照顧低收入群體的好政策出臺,保證人民基本生活和醫療。

    祝天下老人都能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祝老年朋友們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朝時期海盜猖獗,是不是海外貿易興盛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