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元媽媽

    即使很困難,也唯有堅持!

    一、找一份工作

    單身而且帶著孩子,不單單是經濟上需要獨立了,生活也要學會獨立了,那麼就認真的找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確保自己的生活有保障,畢竟生活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找份工作也可以讓自己變的更充實。

    二、樂觀的去生活

    和過去的婚姻和感情還有生活說再見,重新開始自己的新生活,不要被過往的情感所牽絆,總是活在過去的傷害和記憶當中去,要勇敢面對現實的生活,接受生活帶給我們的一切考驗,就等於是生活的一次磨練吧。

    三、多學習

    捉住一切可以學習的機會,畢竟當了全職媽媽那麼多年了,很多知識也荒廢了,而且有些人都和社會脫軌了,剛開始參加工作難免有很多的不適應的地方,而且即使當年擁有高的文化知識,但是多年不練也生疏的了,所以捉住一切可以學習的機會,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增加自己的見識。

    四、輔助孩子的學習

    晚上下班的時候可以幫自己的寶寶輔助學習,這樣可以充實自己的生活,也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增進和寶寶之間的感情,多了一種溝通的方式,多關心寶寶的學習和生活,不能讓寶寶感到自己是孤獨的,沒人愛的,不要忽略了寶寶的感受。

  • 2 # 匆媽育兒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壓力的增大,很多的家庭都會出現喪偶式育兒。那麼如何才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尋求更好的發展,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第一、積極鼓勵父親的加入。

    很多初為人父的男性,其實是出於對於年幼的孩子不知該如何照顧,對於孩子哭鬧束手無策才會把責任推給母親。我們應該積極鼓勵老公,讓他們體驗到與孩子一起的樂趣,同時只有過多的輸出孩子才會更願意親近,而且一旦孩子與父親比較親近那麼喪偶式育兒問題就不會發生了。

    第二、學會示弱。

    男人天生就有一種保護慾望。你越弱小,他越願意幫你分擔;你越強悍,他越不知如何伸手幫你。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適當的示弱,比如請求老公幫忙看護孩子,幫忙換尿片或者是其他方面。一旦他開始做了,就要給予表揚與鼓勵,這樣他會越來越樂意幫助你的。

    第三、學會愛自己。

    很多女性在生完孩子以後,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照顧孩子身上,完全忽略了自己,不再學習,不再不注重自身形象,長此以往,就真的變成一個全職主婦了。當你成為全職主婦了,那你離喪偶式育兒就不遠了。

    第四、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在生孩子照顧孩子的那幾年,是一個女人最狼狽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不要被眼前的困難嚇倒,一切都會過去,當你再回過頭來看的時候一切都不是問題了,積極樂觀的態度將會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生孩子照顧孩子那幾年是一個女人最狼狽的時候,等跨過去了,一切都還是美好的樣子。

  • 3 # 小灰灰的生活隨想

    喪偶式育兒的局面很多時候是男人和女人共謀出來的,女人將男人排擠出育兒隊伍,男人順勢逃避育兒的責任,而女人從中獲得價值感和優越感,男人從中獲得舒適感和解脫感。

    那媽媽們可以做些什麼,讓寶爸主動與孩子互動?

     

    一、為了自己,為了孩子,女性可以從孕期就開始培養丈夫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幫助丈夫更快更順利的進入父親角色。

    寶媽可以儘量多的讓丈夫參與孕期的所有事情(比如產檢、做胎教、散步等)

    二、孩子生下來後,不要將丈夫排擠出育兒的隊伍,要給丈夫帶孩子的機會,鼓勵他與你一起或者自己單獨帶孩子,多認可和讚美他的表現。

    比如多多肯定丈夫的付出,對他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常常對他說:“多虧了你。孩子才長得這麼好。”“不敢想象如果沒你幫忙,我怎麼應付得來!”

    三、不要總是期待男人主動分擔育兒的工作,而是像做一個專案一樣,學會分工合作,學會和男人進行更直接、明確的溝通。

    比如爸爸負責換尿不溼、陪玩、給孩子洗澡

    養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父母團結協作,彼此配合,這個配合也不是孩子一生下來就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一個磨合的過程,也許這個過程中會有衝突、摩擦,甚至有很多委屈的眼淚和無奈的妥協,同時在這個過程也考驗我們自己學會放下控制、接受差異、解決問題的能力。

    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它會讓我們成長為更好更成熟的男人和女人。各位美媽帥爸加油

  • 4 # 有話值說

    守寡式婚姻,喪偶式育兒,已經成為社會的病態流行現象。

    調查發現,80%以上的父親,都沒有時間與孩子相處;70%的父親在家庭中缺位;90%以上的母親,主要承擔著孩子的養育之職。

    這個世界,男女從來不是一視同仁。

    丈夫在婚前就做的工作,婚後卻變成了養家。

    母親婚後堅持工作,就是狠心不管孩子;不工作,就是一無是處的家庭主婦。

    孩子出生,男人只是多了一個稱呼;可母親卻要面臨無數手心腳亂的場景和數十年如一日的迴圈往復。

    很多媽媽看似習以為常的生活,其實都藏著如山呼海嘯般的崩潰。

    有些媽媽靠著強大的信念獨立支撐了下來,有些媽媽最終被打倒被擊潰,也許傷害自己,也許傷害孩子。

    這種情況是我們不可忽視的結果,喪偶式育兒本來就是一種變態的教育方式,想對孩子成長沒有影響是很難的,如果家庭中,父親一直缺位,直接決定了女兒未來的婚姻,這話一點都不誇張。

    如果一個女孩在成長過程中和父親關係疏遠、冷淡,很少得到父親的肯定,她們內心對父親的愛會一直處於飢餓狀態,並且會“迫切”想要填補這個空缺。

    就像一個餓著肚子的人走進超市,更容易選擇垃圾食品一樣,缺失父親關愛的女性在選擇伴侶的時候更容易出錯,被一些膚淺的關係迷惑。並且當一段關係已經變得對她們有害時,她們也很難離開。

    如果你們真的愛孩子,放下不必要的社交,婉辭無意義的牌局,推掉無關緊要的商務與應酬,回家。與孩子一起吃飯;陪孩子一起玩耍;教給孩子成長的本領。

  • 5 # 曉雅健身

    “喪偶式育兒”是現在很多家庭面臨的現象,許多爸爸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參與到育兒這件事兒當中來,所以很多媽媽抱怨丈夫不幫自己帶孩子,對於您提問的丈夫不帶孩子這種現象,覺得媽媽應該如何堅持下去又不影響孩子的這個問題?

    一、首先我認為,凡事都是有原因的,一般丈夫不願意帶孩子有以下幾個原因:

    1.丈夫沒調整好角色

    媽媽經歷了十月懷胎,基本進入了媽媽這個角色,而爸爸還沒有真正進入到這個角色。就像哈佛大學幸福課的講師TalBen Shahar(塔爾·賓—夏哈爾博士)在幸福課中說:當他看到自己剛出書生的孩子,很詫異,他居然一點當父親的激動也沒有,他以為自己是冷血動物。但過了一年,無數個睡眠不足的夜晚,給孩子換尿布餵奶,他越來越愛他的孩子,孩子簡直是心頭肉、心肝寶貝,終於找到了當父親的感覺。

    所以說好多爸爸進入角色是跟孩子更多的接觸,才真正的進入到父親這個角色當中。

    2.不斷的否定

    李鵬的老婆總是和李鵬吵架,李鵬也覺得非常苦惱。因為妻子覺得總是抱怨:孩子又不是我一個人的,你怎麼不管?你是要累死我嗎?我來你家又不是當保姆來了?

    每次這個時候,李鵬就默默的不吭聲,因為他知道只要一開口就是“世界大戰”,所有的戰火會直接燒在他身上。

    李鵬說:其實不是自己不想管,剛開始,他給兒子輔導過幾次作業,可是每次老婆回來一看,就會勃然大怒:“你怎麼輔導的,錯了那麼多,怎麼不按老師的要求去寫呢?我看你這麼大人了,你連孩子也不如,就你這種水平,孩子去學校了不挨批才怪呢?一天忙也幫不上,只會幫倒忙。”從那以後,再也沒有給孩子輔導過功課。

    作為爸爸,本來是想給自己老婆減輕負擔的,結果反倒引來更多的嘮叨,所以也很無奈,覺得不想給媽媽找更多的事兒。時間久了,就完全不參與這件事了。

    3.“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

    在傳統文化中,是有“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男人賺錢養家、女人照顧好家庭、養育好孩子。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女人不得不承擔養孩子、照顧好家的職責,而男人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也漸漸忽略了自己當爸爸的這份職責。

    記得我婆婆每次會說:“我一輩子都不會掙錢,都是你爸在掙錢,女人就是負責在家照顧好孩子,男人在外面掙錢太辛苦了。”然後就倆個孩子的一切全由她負責,而公公每次就回家也像個領導一樣指指點點。

    可是現在是二十一世紀了,對女人的要求也不僅僅是在家養孩子、照顧家那麼簡單。女人不僅要照顧孩子,還要和男人一樣在職場中馳聘。而且由於孩子普遍比較依賴母親的緣故,需要付出比男人更多的精力。所以男人應該理解妻子,力所能及的幫妻子分擔一些。

    二、那麼媽媽應該如何去做,不影響到孩子?媽媽可以嘗試以下幾個方法:

    1.樹立爸爸的正面形象

    有的媽媽因為自己對丈夫有所抱怨,就在孩子面前發牢騷、貶低丈夫。

    其實孩子是夫妻共同所有,在子女面前貶低另一方,也並得不到孩子的同情,讓他覺得媽媽嫁給爸爸是有多麼的不幸。

    反而在孩子不斷貶低丈夫,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孩子心中,父母就是子女心目中的權威,如果這個權威被媽媽搞的尊嚴全無,那孩子也會養成無視權威的心理。

    所以無論如何,不應該孩子面前總是說丈夫的負面行為。而是應該正確的在孩子面前多讚賞爸爸的優點,樹立爸爸的形象。

    2.鼓勵爸爸

    在孩子和爸爸互動的時候,應該多鼓勵爸爸,讚賞爸爸,不要因為爸爸出現的一小點問題就在孩子面前即刻指出,並批評。總是指責的話爸爸會覺得陪伴也會引來很多的指責和批評,這樣時間久了,爸爸會漸漸失去陪伴孩子的興趣。

    在爸爸陪伴孩子的時候,媽媽能夠善於發現爸爸的優點,鼓勵爸爸,這樣爸爸也會獲得成就感。這樣日復一日的陪伴,在爸爸心中就會形成習慣,自然就會經常性的陪伴孩子。

    作為媽媽,一定要和爸爸進行溝通,主動去說孩子的情況,並聽取爸爸的意見,讓爸爸意識到,在陪伴孩子這方面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

    4.多找機會讓爸爸參加孩子的活動

    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學校難免有一些親子活動,或者興趣班之類的。媽媽應該多創造條件讓爸爸去參加,參加多了,爸爸會更瞭解孩子,體會到帶孩子的樂趣,自然而然就產生了興趣。

  • 6 # 37度暖爸

    前言:關於"喪偶式育兒"和"詐屍式育兒"是近年來的熱議話題。媽媽們苦不堪言,網路上針對爸爸們也是口誅筆伐。兩個人的家庭,怎麼變成了一個人帶孩子?難道都是爸爸的責任嗎?爸爸這些行為的背後,有沒有媽媽在有意或無意的推波助瀾呢?

    隨著人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年輕爸爸們也越來越關注並願意參與到育兒活動中。2015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家庭司調查結果表明:對孩子的日常照顧以及教育活動中,父親的角色扮演都發揮不足。父母雙方共同照顧孩子的家庭比例只佔7.5%,父母雙方共同教育孩子的家庭比例只佔11.7%。也就是說,有絕大部分的家庭,存在喪偶式育兒的現象。既然,爸爸們有意願參與到育兒活動中,為什麼實際的參與度這麼低呢?有大量的家庭研究者,針對這一現象進行了研究,並提出了"母親守門"這一概念來解釋。

    母親的守門效應

    母親守門是指,母親支援、限制父親參與到家務勞動和教養孩子的活動中去的態度和行為。母親的守門員效應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 母親關門行為:對於父親投入家務勞動和教養孩子活動的限制性信念與消極反饋2、 母親開門行為:對於父親投入家務勞動和教養孩子活動的積極性支援與積極反饋

    關門行為會導致父親在家務勞動和教養孩子活動中的投入水平降低,進而產生惡性迴圈:關門行為—父親投入水平低—母親不滿—加重關門行為。

    透析母親守門背後的原因

    Szabo等人(2011)的實驗研究發現,在父親照顧孩子時,母親的在場與否直接影響了父親的教養投入:母親在場時,父親的教養投入水平要明顯低於母親不在場時,父親單獨照顧孩子的情況。一個人帶孩子很辛苦,為啥媽媽們還會出現"守門行為"?造成母親守門的因素有很多,看看哪一個命中了你的"小心思"?

    1、 母嬰天然共生關係

    由於母嬰天然的共生關係,即:嬰兒完全依賴母親生活,對於新晉母親而言,也視新生兒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媽媽們十月懷胎,可以說從得知自己懷孕那刻起,就開始和孩子建立感情聯絡了,把孩子視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例如常聽到的一句話:孩子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在這樣的前提下,過度的保護欲會阻礙父親的介入。

    家庭系統及家庭子系統(專圖,盜必究)

    2、 維護母子系統的邊界

    由上圖可以看出,家庭是由多個系統組成,母子系統作為家庭中一個獨立的子系統,有自己固有的邊界,這個邊界決定了誰可以進來。母親有時為了維護自己與孩子的高程度親密關係,會把父親排斥在外。

    3、 母親對於父親的高期待

    作為一個新手爸爸,照顧孩子時,難免會"毛手毛腳",在母親高期待的眼光裡,父親這樣的行為是"不稱職"的表現。透過替代、玩笑式話語,甚至是直接貶損把父親排斥在外。例如:父親嘗試給孩子換尿布,由於動作笨拙,引起母親的不滿。"輕一點,別弄傷孩子""我來吧,看你笨手笨腳的""笨死了,怎麼給孩子當爸爸的?"看似玩笑式的話語,背後隱藏的是對父親的否定和排斥:你做不好、不合格。

    4、 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儒家思想"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為母親的守門行為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援"。幾千年的社會影響,讓女性更容易、更有意願投入到家庭中,而男人則更傾向於承擔社會責任和家庭經濟支持者的角色。例如:當下結婚會要求男方提供住房、承辦婚禮費用、汽車、家電、高額彩禮……這些都是對經濟支持者角色的最好體現。作為妻子,如果這樣定義自己丈夫的角色,那麼你也就沒有理由再要求丈夫更多的參與到家務勞動和協同育兒活動中。

    母親守門對於夫妻、父子關係影響

    一個家庭是由男女雙方締結結婚契約而建立起來的,可以說,夫妻關係是世界上最親密的關係。妻子由於多方面因素影響(前面已分析過),出現守門行為,會對丈夫帶來情感傷害。

    由於新生兒完全依賴母親的照顧,母親也會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新生兒身上。此時,如果出現守門行為,妻子已經完全轉變為母親的角色,從情感上來說,是對於丈夫的忽略,夫妻系統"名存實亡",母子系統在家庭中佔據主導地位。而丈夫在此時是處於"半喪偶狀態",丈夫的情感無處寄託,直接影響夫妻關係,甚至是出軌、婚姻破裂。

    父親是從孩子出生,才開始進入到父親角色,建立情感連結需要過程。嬰兒前期,照料工作主要依賴於母親,父親介入母子關係,繼而才能建立父子系統。如果出現守門行為,父親無法與孩子建立有效的情感連結,導致"父親角色"身份認同度低下。等到寶寶3歲以後,對於母親的依賴度降低,母親對於孩子的高關注度開始下降,期望父親能介入到養育過程。而父親由於沒有和孩子建立有效的情感連結,從而導致後期"喪偶式育兒"情況的出現。

    不做守門員,協同育兒更輕鬆

    養娃本來就是兩個人的事兒,憑啥自己帶?一方面,自己帶孩子很辛苦,另一方面,間接剝奪了父親對於孩子的養育權。不做守門員,學會"開門"積極協同育兒,才是家庭幸福的光明大道。

    1、 鼓勵、讚賞父親的育兒行為

    沒有哪一個父親不愛自己的孩子(渣男不在討論範圍),在嬰兒時期,也許他做的不那麼好。沒關係!要允許他作為一個新手爸爸的學習過程,對於一切進行的育兒行為都進行鼓勵、讚賞並給與引導、指導。前期建立起良好的父子情感連線,增加丈夫對於"父親"這一角色的身份認同度,才是降低"喪偶式育兒"出現機率的最好方法。

    Tips:"真好,別人家的老公都不管孩子""這樣做……寶寶會更舒服一點"請不要吝嗇對於自己丈夫的讚賞、肯定、鼓勵以及指導,他完全可以勝任"父親"這個角色。

    2、 情感上給予關懷

    "男主外,女主內"的男權思想存在了幾千年,當代社會雖說提倡男女平等,但是男性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和家庭經濟支持者的角色明顯高於女性。再加上剛剛步入父親角色,對於這個角色還需要增加熟悉度,所以作為妻子,應該及時的給予情感上的關懷,不會因為寶寶的降臨,而把他排斥在家庭系統之外,無法定位自己的家庭角色。

    Tips:"老公,你回來了,今天工作辛苦嗎?""有你在外努力工作,我和寶寶都感覺很幸福!"

    3、 引導他快速建立父子情感連結

    媽媽從懷孕起就開始和寶寶建立了情感連結,爸爸則是從寶寶降臨那刻起才開始步入父親的角色。作為妻子,要適時引導、督促、指導他快速建立父子情感連結。

    Tips:"今天寶寶想你了,你抱抱他看看""今天我和寶寶都想你了,從你進來之後寶寶就一直在看著你,你去抱抱他吧。"

    相關問題解答

    Q:寶寶3歲了(甚至年齡更大),該怎麼做才能讓他加入到協同育兒行列?

    A:加強夫妻情感連結,找到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把孩子推給爸爸,尤其是像"親親、抱抱、舉高高"之類的體力活。可以人為的創造一些情景,讓爸爸參與到育兒互動中來。

    Q:老公在家不管不顧,孩子從來不管,該怎麼辦?

    A:還是要從夫妻關係入手,因為沒有建立良好父子情感連結,長期被排斥在家庭系統之外,導致丈夫對於妻子進行被動攻擊行為的出現。首先,加強夫妻關係,其次,學會示弱,創造父子互動場景,並對對方參與的行為,及時給與積極反饋,例如:誇獎、情感支援等。最後,不對孩子說損壞丈夫形象的話語,適時地把孩子推向父親。

    結語:我始終認為,女性才是一個家庭的靈魂人物,在家庭建設過程中,應該起到聚合的作用。如果你正在經歷"喪偶式育兒",彆氣餒,看看自己中了幾條?適當降低自己的期待值,透過自己積極主動的行為,慢慢拉近父子關係。

    @百變爸媽 懂點心理學,生活更美好!

  • 7 # 智慧奶奶

    喪偶式育兒的媽媽應該如何堅持下去,並且不影響到孩子?

    所謂“喪偶式育兒”,指的是在家庭教育中一方對子女教育的顯著缺失。縱觀多數家庭對子女教育缺失的大多數都是父親,所以一提“喪偶式育兒”人們立即會想到教育孩子是父親的缺席。

    據觀察,現實生活中的“喪偶式育兒”一般有如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父親不和孩子在一起。由於工作或其他原因,父親長期與孩子分隔兩地,一年甚至多年都見不了幾次面,所以父親對教育子女嚴重缺失。

    第二種情況,父親和孩子住在一起,但是由於工作太忙,壓根就沒有時間管孩子的事情,因此父愛成了空頭支票。

    還有一種情況,父親天天跟孩子在一起,但是父親卻從來不參與帶孩子和教育孩子,父親把養育孩子的任務都推到了母親的身上,因此父愛成了擺設。

    大家都知道,養育孩子是一個馬拉松似的系統工程,孩子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除了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之外,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還會遇到方方面面的事情,比如:疾病、傷害、教育等等,每一項任務都會讓養育著身心疲憊,如果父母在有一方盡不到責任,都會讓另一方超負荷,由此可見“喪偶式育兒”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同時還會引發讓家庭失去幸福感。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愛母愛同等重要,孩子缺失任何一種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都會造成損失。面對“喪偶式育兒”媽媽應該如何做呢?

    1、善待自己

    父愛的缺失,媽媽不僅要操持家務,育兒的擔子全部要落在媽媽一個人身上,媽媽在愛孩子的同時,一定要善待自己,只有自己有健康的身體和好的心情,才能有精力管好孩子。

    2、學會調節心情

    在“喪偶式育兒”的家庭,媽媽的負擔重,由於過於勞累,難免會有心情不好和情緒低落的時候,所以媽媽首先要學會調節心情,鬱悶的時候暫時讓家人看護寶寶出去走一圈,或看看書、唱唱歌、自己在家做做美容等,最好是選擇自己平時喜歡的事情做一做,轉移一下注意力,這樣心情就會盡快恢復平靜。

    只有媽媽的心情好,才能保證孩子好的成長環境,否則媽媽成天嘮嘮叨叨成了怨婦,孩子受潛移默化的影響自然而然就會學會抱怨,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也不會有出息。

    3、讓父親參與到育兒中來

    對於和孩子住在一起的父親,媽媽要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想方設法讓父親與孩子拉近距離,比如:鼓勵孩子多和父親一起玩,孩子遇到什麼不會的媽媽可以讓孩子向父親求助。

    人常說“孩子般的丈夫”,對於年輕貪玩的爸爸,寶媽就要哄著寶爸參與帶孩子,只要寶爸去做即可,剛開始寶媽要求不要太高,別看到寶爸做事笨手笨腳就責怪,責怪只能打擊寶爸的積極性。誰都沒有帶孩子的天生經驗,剛開始都會手忙腳亂,做的次數多了,時間長了,熟能生巧。

    總之,智慧的寶媽在寶爸面前會多示弱,對寶爸進行多鼓勵,讓寶爸經常有帶孩子的成就感,這樣寶爸就會越來越樂於帶孩子。

    你說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畫面好劇情很棒的3a級PC單機遊戲啊?有什麼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