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風即風

    這個根本就是一個常識問題嘛~你說霸國與倗國史書無載,這兩個國家的確暫時沒有發現史書上有和他們相關的蛛絲馬跡。但是曾國這個諸侯國了,純粹就是誤解。

    《詩經·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詩經》的年代雖然還沒有確切,但是可以肯定它比《左傳》早,特別是《民勞》,因為這首詩歌,是為了諷諫周厲王的暴政而作的歌曲。那麼詩裡的“中國”顯然是指西周的都城——鎬京。

    但是,早在周厲王的幾百年前,武王伐紂後所作的青銅器《何尊銘》上,又把他和周公策劃營建洛陽的事說成“宅茲中國,以治義民”——此處的“中國”顯然有國家的概念。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用法反映了什麼呢?

    答:那時候的“國”有兩種用法,一是指國家;另一個是大的城邑。這種用法就導致瞭如杞國都於淳于而被稱淳于國、魏國都於大梁而被稱梁國、南韓都於新鄭又被稱鄭國。

    《左傳》說“漢東之國,隨為大”——此處的“隨”不一定是指國家,也可以是某個諸侯國裡的大城市。

    實際上,“隨”就是指曾國的都城。

    1、透過今天的考古發掘,我們知道除楚國外,“曾侯乙”的國土最大——因此,初步把“隨為大”鎖定在曾侯乙的所在地;

    2、出土文物《曾侯返之尊盤》

    內鑄銘文:

    “曾侯乙舴疇用終”——終,就是“永寶用享”的意思,既然傳給子孫而銘“曾侯”,可知“曾”才是國名。

    好,這又鎖定了國名。

    3、《左傳》中記載的“吳楚之戰”,有“實與隨人言”、“王(楚昭王)之奔隨也”、“王之在隨也”等。

    文獻中的“隨”與楚國的地理位置符合考古發現的楚、曾的地理位置。

    下面是分界線……

    2009年,在湖北隨州義地崗墓地發掘出土了曾侯輿的一套編鐘。其中一件巨大的甬鐘上鐫刻有金文160餘字:

    唯王五月,吉日甲午,曾侯與曰:伯適上諤,左右文武,達殷之命,撫定天下。王遣命南公,營宅汭土,君此淮夷,臨有江夏。周室之既卑,吾用燮就楚。吳恃有眾庶,行亂西征南伐,乃加於楚。荊邦既殘,而天命將虞。有嚴曾侯,業業厥聲。親敷武功,楚命是請。復定楚王,曾侯之靈。於穆曾侯,壯武畏忌,恭寅齋盟,伐武之表,懷燮四方。餘申固楚成,改復曾疆。擇予吉金,自作宗彝。龢鐘鳴皇,用孝以享於予皇祖,以祈眉壽,大命之長,其純德降餘,萬世是尚。

    毫無疑問:

    吳恃有眾庶,乃加於楚——講的就是吳楚之戰;

    楚命是請,復定楚王——講的就是吳軍攻陷楚國都城郢,楚王被迫到史書中的“隨國”避難的事;

    改復曾疆——說的是楚國因危難中得到了此前被它欺負過的曾國的幫助,所以又再次承認了曾國的地位——《左傳·哀公元年》載: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陳侯、隨侯、許男圍蔡……報柏舉也。

    柏舉,即指吳國大敗楚國的“柏舉之戰”——楚、隨(曾)結成聯盟了。

    曾國即隨國——史書中記載的“隨”為曾國都城或國家原來的名字,即“隨”(州)。

  • 2 # 識小錄

    關於曾國的事情,分歧比較大。

    曾侯乙墓是出土於隨州西兩公里的地方,其年代是戰國早期。這一帶在傳世文獻中,是隨國的地盤。但是偏偏傳世文獻沒有出現過有關曾國的任何記載。所以就引發了曾侯乙之“曾國”到底是不是傳世文獻中提到的隨國的大討論。參與這場討論的人非常之多,許多著名學者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主要分為了兩派,一派認為曾國就是隨國,一派認為曾國和隨國是兩個國家。

    持前一派觀點的學者包括李學勤、石泉等人。李學勤先生在《曾國之謎》和《論漢淮間的青銅器》兩篇文章中認為,曾國就是隨國。石泉先生則在《古代曾國-隨國地望初探》一文中發表了贊同的意見。這一觀點為許多學者所承襲。那麼如何解釋在隨州附近出現如此高規格的墓葬呢,畢竟從春秋中後期開始,隨國便已經淪為楚國的附庸了,何來如此之大的經濟實力。對此,李學勤先生提出,可能是在吳國入侵楚國時,隨國為楚昭王提供了庇護,為了表示回饋和報達,楚王提高了曾侯(隨侯)的待遇。

    當然,也有不同意這種說法的,比如楊寬先生就認為曾國和隨國不可能是一個國家,也不可能是一個國家的兩個名字。他的主要論據在於,根據楚王熊章鍾銘文,曾國的國都在西陽,即今河南光山西南,並不在隨州。且從曾國的墓葬等級來看,其在戰國初期當仍然保持了相當大的獨立性,並未淪為楚國的附庸。在排除了曾國就是隨國的觀點後,楊寬先生提出曾國就是文獻中的繒或鄫。

    而近年來,隨著隨大司馬戈等隨國青銅器的出土與問世,對解決曾隨關係問題也提供了新的材料,武大的張昌平教授就據此認為,曾國和隨國仍當是兩個國家。

    這個問題目前尚且無法下定論,只能期望有進一步的考古發現來提供更多的史料。

  • 3 # 創世網神作l軍團之怒l

    上古時期的崔盧王謝“四海大姓”,在春秋戰國之前的奴隸社會就已經是城市國家。比如姓謝的,之前有“謝國”。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我們的古代都說姓謝的和姓王的國度是“舊時”,可想而知年代有多 遠?這裡特別指出,不要認為語文老師告訴我們的"舊時"就是指東晉,那是為了考試得分統一答案,如果把這個說法拿到歷史上作為研究,那就貽笑大方了!

    再舉一個古代人所說的古代。千古一帝秦始皇吞併六國,實際上有個國家沒有吞,這個國家就是衛國,而衛國奉周禮,是黃帝的嫡子孫,先前六國還在時,每年清明節祭祖,六國國君還要由衛國國君帶領下一起磕頭認祖宗。暴秦暴秦,秦始皇滅了六國後,並未殺了六國的國君和貴族,即“刑不上大夫”,為何?很簡單,因為往上數十輩,大家都是同一個祖宗,一家人!也就是說,秦始皇也尊重歷史,敬重古人特別是我們奉為祖宗的“炎黃”。

    後來農民起義,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普通老百姓連黃帝的後人都敢打殺,就是給華人帶來二千年殺戮的“禮樂崩壞”。

    百家爭鳴之前,中國古代是不講法律的,那麼中國古代靠什麼維護社會秩序?靠“禮”!古代“司禮監”權利很大的,因為一個“禮”字奠定了社會秩序,跟現在的法律一樣無處不在,直到法家出現,而暴秦信奉法家,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禮樂崩壞,法家上位”,秦始皇有莫大功勞。

    扯那麼遠,就是為了證明,不要拿語文老師的歷史來否定歷史老師的歷史!“舊時王謝堂前燕”,真的不是語文老師說的意思!

    話說回來,曾國肯定有,跟謝國一樣,成立較早,跟古蜀國(三星堆),杞國(河南杞縣,杞人憂天),夜郎國(貴州,夜郎自大)成名太早,淹沒於歷史的塵土中了。(唐為國號的國家,李世民的唐朝之前的奴隸社會就有,自己查去吧!)

  • 4 # 葉雨清寒夢浮生

    謝謝邀請,有這麼一種可能:這個曾國有可能屬於大氏族組成的一個小國度,在戰國前期的時候就被兼併了或改變了諸侯國的名稱也說不準。或者這個曾侯本身就是周王朝的一個官員,做了某些大事,被周天子賞了一套禮樂祭祀用的編鐘呢。畢竟不是生活在那個時代,距離現在都那麼久遠了,史籍有多少遺失了也不是那麼全的。

  • 5 # 紫檀講堂

    關於曾國眾說紛紜,不僅僅是因為曾侯乙墓出土了舉世聞名的編鐘,並且曾國的史料記載真的少之又少,所以關於曾國,每個人的意見看法都不一樣。

    曾國真面目究竟如何?

    透過曾國青銅器銘文的研讀,可看出曾國始封國君為曾輔佐周文王與周武王,因功績顯赫而受到周成王分封的南宮括;

    作為西周王朝經營南方大策略的重要部分,曾國的建立實現了周王朝對江漢地區的有效控制,這對於廓清西周早期的歷史和政治版圖具有重要意義;

    曾國是什麼?

    從宋代開始,就有曾國出品的銅器,但是真正被研究還是要始於1978年,湖北省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大量的精美器物以來,神秘的曾國才揭開了面紗。

    特別是1978年隨縣擂鼓墩曾侯乙墓的出土,說明春秋戰國時代存在一曾國。

    在考古發掘的卜辭和青銅銘文之上,屢屢可見存在以“曾”為名的諸侯國。

  • 6 # 天津往事

    1978年,震驚於世的曾侯乙墓的發現讓人們瞭解到,2000多年以前,華中腹地隨州擂鼓墩這個地方,曾經有一位名乙、熱愛音樂的“曾侯”生活於此。

    曾侯乙墓位於隨州城西兩公里的擂鼓墩東團坡上,它是戰國時期曾侯乙的墓葬,呈“卜”字形。其中最著名的曾侯乙編鐘由65件青銅鐘組成,音域跨5個半八度,12個半音齊備,是迄今發現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銅編鐘,目前陳列於湖北省博物館。

    曾國至少立國於西周早期,一直到曾侯乙的戰國時期,有近千年歷史。而這近千年的歷史,卻從未有過任何史料記載留存下來。與其地望相似的隨國,史上雖多有描述,卻從未見刻有“隨”的銘文青銅器出土。曾國與隨國的這種特殊現象,被史學界稱之為“曾隨之謎”。

    關於“曾隨之謎”,史學界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其一認為,考古發現的曾國與文獻記載的隨國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從文獻記載看,隨國是漢東姬姓國中較大的諸侯國,但它從春秋前期起,逐漸淪為楚國的附庸。戰國初期史料中隨國已消失,極可能已滅亡。而曾國直到戰國初期,還是個擁有較大經濟力量的獨立的諸侯國。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曾國即是隨國,主要理由是所處地域相同,曾國器物出土的地點,根據文獻資料記載,在相同時期為隨國所在地。

    雖然爭論不休,但曾隨乃是一國兩名的猜想,還是有其合理性的。可能當時隨國自稱曾,但其他外圍國家則稱之為隨,所以《左傳》上記載的都是“隨”,而在當地的考古發現則都是“曾”。

  • 7 # 常棣tandy

    最近幾十年來,在河南、湖北間的南陽盆地南部和湖北棗陽、隨縣一帶的隨棗走廊陸續出士不少西周晚期曾國銅器和其他文物,特別是一九七七年隨縣西北郊發現的戰國初期曾侯大墓,所出文物之豐富和精美是空前的引起了學術界的普遍重視。但是,這個先秦時代的曾國,文獻上不見記載,因此它成為個謎。

    目前學術界有兩種主流觀點:

    一、曾國和隨國是一國兩名

    曾國是否即是隨國?學者李學勤提出的一個主要理由,認為從河南新野、湖北京山、棗陽等地出土的曾國銅器來看,多屬於曾侯子弟的墓葬,只有隨縣均川出土有曾國國君“曾伯文”的銅器,隨縣近郊發現了曾侯乙大墓,國君的墓葬應該在其國都,而隨縣正是隨國的國都所在。

    這個理由,我們認為是不充分的。

    第一,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國君墓葬不一定在國都。許多小的諸侯國由於封地狹小,國君墓葬只能在國都附近。較大的諸侯國,往往有特定的國君墓地。

    例如春秋時代魯國國君,墓地就不在國都曲阜而在闞(《左傳·定公元年》及杜注),闞在今山東嘉祥北,曲阜以西一百多里。又如《史記秦始皇本紀》末段列舉秦的國君葬地,其中不少不在國都。類似的很多,不列舉了。

    第二,根據楚王熊章鍾銘文,戰國初期曾的國都在西陽而不在隨。根據楚王熊章鍾銘文記載,楚惠王得到來自西陽的訃告,因而為曾侯乙製作宗廟用的編鐘等禮器,送到西陽進行祭奠。可知曾侯的宗廟在西陽,當時曾的國都也必在西陽。

    郭沫若《兩週金文辭大系考釋》認為西陽即是漢代江夏郡的西陽,並且提出理由說:“薛尚功雲器出安陸,安陸與西陽正同屬江夏郡。”這個解釋是正確的,西陽在今河南光山西南。根據文獻,隨國始終沒有遷過都。

    如果曾國即是隨國的話,其國都應在隨,不可能在今河南光山西南的西陽。石泉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推定西陽“地望或不出今隨縣、安陸間”,但是這種推測並沒有什麼依據。

    1.隨國的文獻記載

    從文獻記載來看,隨國原是漢東姬姓諸侯中較大的,所謂“漢東之國,隨為大”(《左傳•桓公六年》)。但是,它從春秋前期起,逐漸淪為楚的附庸。公元前704年楚大敗隨國,迫使隨“盟而返”(《左傳•桓公八年》)。

    公元前690年楚又伐隨,兵臨隨都,迫使隨人求和結盟,“為會於漢汭而還”(《左傳·莊公四年》)。公元前640年隨帶領漢東諸侯叛楚,楚又出師伐隨,“取成而還”(《左傳·僖公二十年》)。孔穎達正義認為從此隨已成為楚的私屬,不再參與諸侯的會盟,因而此後一百多年隨國不見於《春秋》經傳的記載。

    直到公元前525年隨才又見記載,這年楚在長岸大敗吳師,“獲其乘舟餘皇,使隨人與後至者守之”(《左傳•昭公十七年》)。正因為這時“隨人"已是楚的私屬,身份低微,只能擔任楚的勝利品的看守者。

    公元前506年吳師攻破楚都,楚昭王出奔到隨,吳人向隨追索,隨人向吳答覆:“以隨之闢小而密邇於楚,楚實存之,世有盟誓,至於今不敗,若難而棄之,何以事君?”(《左傳·定公四年》)說明春秋中期以後隨國在楚的武力威脅下,多次被迫結盟,世代訂有盟誓,是託庇楚國保護的附庸小國。

    2.曾國的考古發掘

    考古發現的曾國,顯然不同於文獻記載的隨國。從河南、湖北兩省間出土的曾國文物來看,曾國從西周晚期和春秋前期,正從南陽盆地西南部新野、谷城太平店,向東南進入隨棗走廊,經棗陽茶庵而東到隨縣西南、京山東北。石泉據此斷言曾國是西周時期“漢陽諸姬”的封國之一,認為南陽盆地南部曾是曾國的居地,這一帶正在漢水以北。一般認為,這個斷言是可信的。

    但是,石泉又認為隨國也是由南陽盆地遷入隨棗走廊的“漢陽諸姬”之一,並深人到隨縣一帶,因此進一步斷言曾國即是隨國,這就缺乏依據了。曾國在西周晚期和春秋前期佔有領土是較大的,直到春秋中期也還不小。

    這顯然和隨國在春秋中期已成為楚國附庸的情況不同。從隨縣近郊發現戰國初期曾侯大墓來看,可見直到戰國初期,曾國還是個擁有較大經濟力量的獨立的諸侯國,並沒有淪為楚國的附庸。墓中出土竹簡記載曾侯乙死後,贈車的人有楚王、太子、令尹以及楚的封君如魯陽君、陽城君、坪夜君等。與此同時楚惠王還專門鑄造編鐘來作為曾侯宗廟中的禮器。

    楚王以及楚的封君給與曾侯這樣高的禮遇,正說明這時曾侯還保持諸侯的地位。與擔任楚國勝利品的看守者的“隨人”顯然地位不同。再從其墓中顯示身份等級的九鼎八簋之類銅禮器以及編制龐大的整套編鐘、編磬來看,從其墓中出土竹簡有大批與楚國大臣相同型別的官名來看,顯然也證明這時曾侯具有諸侯的身份。

    石泉認為一國兩名的現象在古代不乏例證,如商又稱殷,呂又稱甫,楚又稱荊,魏又稱梁,韓又稱鄭,“曾又稱隨,自亦相類”。

    一般認為,不能這樣憑空作類比。古時一國兩名,都有它一定的原因,多數由於遷居或遷都,這在文獻上都有明確記載。但是所有出土曾國銅器銘文都一律稱“曾”,而所有文獻記載講到隨國的又一律稱“隨”,絲毫看不出其中有一國兩名的關係。我們認為,以考古發現的曾國和文獻記載的隨國來看,隨國在西周時已存在,曾國也在西周時已與隨國同時並存,不可能是一國。

    二、曾國就是文獻上的繒或鄫國

    曾,在古書上作“繒”或“鄫”。《國語·鄭語》記載西周將要滅亡之前,鄭桓公問史伯說:“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為了具體說明當時形勢,曾列舉成周周圍的諸侯國,他說:“當成周者,南有荊蠻(即楚)、申、呂、應、鄧、陳、蔡、隨、唐。”這九個,就是當時成周以南的南方較大的諸侯國,包括隨國在內。

    1.文獻中繒或鄫國的地理位置

    排列次序,大體上按強弱為先後的。隨是九個中較弱的。史伯還談到:“申、繒、西戎方強,王室方騷,將以縱慾,不亦難乎?王欲殺太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若伐申,而繒與西戎會以伐周,周不守矣!”

    當時申是南方的強國,在南方九個強國中,僅次於楚國,同時申又和繒、西戎聯合,因而成為個強大力量,足以把西周滅亡,所以史伯一方面說“申、呂方強,把申、呂列入成周以南的九個強國之二,另一方面又說:“申、繒西戎方強”。《國語·晉語一》記載史蘇說:“申人、鄫人召西戎以伐周,周於是乎亡。”《史記周本紀》也說:“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因而西周滅亡。

    這個跟從申國一起聯合犬戎把西周滅亡的繒或鄫,當即曾國。這個參與滅亡西周戰役的曾國,韋昭《國語注》和張守節《史記正義》等,都認為是姒姓,就是春秋時代在今山東蒼山西北的鄫國。但是,這個在山東蒼山的鄫國怎麼可能長途跋涉跟從申一起進攻在今陝西的西周國都呢?

    因此清代一些學者就認為曾國原在申國附近,後來才遷到東方的。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卷十四說:“當是時,申國初受改封之際,國於謝(按指周宣王分封申到謝),在楚方城之內,度繒國必與之相近,故得偕舉兵。哀四年致方城之外於繒關,豈其故墟乎?”

    事實上,古代有兩個姒姓曾國,一個在東方,即在今山東蒼山者;另一個在南陽盆地南部,與申相鄰。並不是一個曾國從南陽遠遷到了東方。劉節《壽縣所出楚器考釋》(收入《古史考存》),根據安徽壽縣朱家集楚王墓出土曾姬壺,指出姒姓曾國之外,另有姬姓曾國,是正確的。姬姓曾國不知在何處。

    我們認為,高士奇推定西周時代曾國原在南陽盆地和申國相鄰,即在後來楚國方城附近的繒關一帶,是十分正確的。

    《左傳·哀公四年》說:楚國三大夫“致蔡於負函,致方城之外於繒關”,可知繒關靠近方城。江永《春秋地理考實》推定增關在裕州,即今方城一帶。此地與申國(今南陽西北)正好鄰近。我們還可以補充一條有力的證據。《荀子·堯問》說:“繒丘之封人,見楚相孫叔敖。”楊倞注:“繒與鄫同。繒丘,故國。封人,掌疆界。”“丘”與“墟”同義,地名繒丘,就因為是繒國舊都所在。

    楊倞解釋為“故國”,是正確的。繒丘當與繒關相近,繒丘正當楚國北方的邊界附近,所以那裡有掌疆界的“封人”。既然西周時代曾國的國都在後來楚國方城附近的繒關、繒丘一帶,那麼,在今河南新野發現西周、春秋之際的曾國銅器和文物,就可以理解了。

    這個曾國,毫無疑問,就是跟從申國一起召來西戎、把西周滅亡的繒或鄫國。從《國語·鄭語》記載史伯的話來看,這個曾國,早在西周時代就已和隨國同時並存,因此曾國決不可能就是隨國。

    申國乃是申被周天子分封於今南陽的諸侯的另一支。這個聯合曾侯、許文公“立平王於申”的申,顯然不是被稱為申戎的西申而是在今南陽的作為諸侯的申。許國在今河南許昌東,正當今南陽的東北,因而能夠和申、曾兩侯一起擁立平王於申國。

    2.繒或鄫國就是曾國的文獻證據

    從此也可以證明當時的曾侯,一定也在今南陽附近。在楚國勢力擴充套件以前,曾國有個比較大的發展時期,它以南陽盆地南部為中心,向北控制著通向中原的要道“夏路”的門戶,即所謂“繒關”;向東南進入隨棗走廊,包括走廊東南端的鄰近地帶。因此近年來這一帶都有西周、春秋之際的曾國文物出土。

    看來它的擴充套件時期並不長,當春秋前期和中期就被強盛起來的楚國勢力所抑制。楚國在春秋前期已逐漸強盛,不斷圖謀北上向中原地區擴充套件。

    它首先圖謀控制的是漢水以東地區,當時漢東之國以隨國較大,因而楚武王就以征服隨國作為目標。楚國在征服隨國、控制漢東地區之後,就進一步圖謀佔領漢水東北的南陽盆地作為北上爭霸的根據地。

    當時南陽盆地以申國最大,楚文王就聯合巴國討伐申國,滅申後接著又向東攻息(今河南息縣西南),在公元前680年滅息,並把申息同時改為縣,以汝水為邊界,把方城和申、息一帶作為邊防重鎮。

    此後經常調動申、息之師北上與中原大國相抗衡。這時曾國雖然沒有被楚滅亡,曾國的政治中心肯定已從南陽盆地向隨棗走廊轉移了。曾國原來在南陽盆地的領土當已被楚國佔有,曾的舊都一帶已成為楚的邊防要地繒關和繒丘。

    至於南陽盆地東南的隨棗走廊及其以東地區,已在楚國勢力包圍圈之內,已非戰略要地,因而從南陽盆地向東南轉移的曾國能夠繼續儲存下來。

    根據楚王熊章鍾銘文,戰國初期曾國國都當在今河南光山西南的西陽。根據曾侯乙大墓的發現,當時曾國又以湖北隨州西北郊作為國君的葬地。根據宋人記載,楚王熊章鍾又曾出土於湖北安陸。看來這時曾國統治中心又進一步向東遷移。在今光山、隨州和安陸之間,雖多山區,但是西陽沿潢河流域,隨州和安陸又沿溳水流域,可以發展農業生產,作為立國之地。

    這時曾國的繼續東遷,該是為了對楚進一步的退讓。看來這時隨國已被楚滅亡,即使沒有滅亡,也已很弱小了。

    隨縣西北郊發現的曾侯乙大墓規模很大,出土文物多達七千多件,其中有大量製作精美的禮樂器,不但在同時期墓葬中是罕見的,而且在同時期同等身份的諸侯國君主墓葬中也是罕見的。這就可以看到當時曾國的經濟、文化有著較大的發展。

    曾侯乙鐘有長篇的樂律銘文,列舉了春秋戰國之際楚、晉、周、齊、申等國和曾國各種律名、階名、變化音名之間的對照情況,說明曾國和這些國家之間常有往來,而且在統治者相互往來中很講究禮樂,正因為它長期與各大國之間有來往,很講究禮樂制度,除了有九鼎八簋等表示諸侯身份的銅禮器之外,還有編制龐大鑄有長篇樂律銘文的整套編鐘、編磬。這些決不是世代成為楚的附庸的隨國所能有的。

    從出土文物看,當曾侯乙去世時,楚惠王會特別製作曾侯乙宗彝送到曾的國都祭奠;當曾侯乙下葬時,楚國從國王到封君、大臣都分別賻贈車馬等禮物,連宋國掌權大臣司城也來賻贈,這也不是長期淪為楚國附庸的隨國國君所可能得到的禮遇。

    當然,曾國對於楚王是極其尊敬的,因而尊稱為“王”,但是我們不能僅憑這個稱呼,就斷定“曾侯已完全附屬於楚,其實際地位大概和魯陽公、陽城君等人差不多”。

    總之,我們認為只有把銅器銘文中的曾國,看作即是文獻記載上的繒國或鄫國,才能對考古中發現的曾國遺蹟作出合理的解釋。

    (正文完)

  • 8 # 小黑侃大山

    1978年,考古學家在隨州擂鼓墩發現了曾侯乙墓,這個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墓葬,曾經在“考古中國”反覆播出,曾侯乙墓出土了眾多的隨葬品包括著名的編鐘和尊盤等。

    題主問的《史記》沒有記載的曾國是周代的“曾國”。這個“曾國”在《史記》是沒有記載,但是,商代甲骨文中就已經可見“曾“字,並且既有作為地名出現,又有作為方國名出現的。

    考古學家根據歷史文獻記載隨國地望與曾國青銅器分佈範圍大體相同;曾國青銅器記載曾國為姬姓與隨國為姬姓吻合;曾侯乙的編鐘有楚王賵賻的鎛鍾,正好與隨國曾接納逃難的楚昭王,楚人後來可能為了報德等證據,認為曾國和史記中的隨國可能是一個國家。這只是其中之一的觀點,學界還有其他的觀點,詳情請見本人的《歷史上,周代的曾國與隨國這兩個名稱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關係》。

    可以說,曾國是在傳世文獻中沒有明確記載,基本上是由考古工作者發現和研究所揭示出來的周代諸侯國。有考古學家就指出:“五十年來的考古工作,揭示出一個存滅時間、活動地域、文化面貌、國族屬性等等方面內容基本清晰的曾國。近五年來,由葉家山的發現可以提出對周王朝經營南土、分封制下諸侯國的社會與生產組織等問題的理解,由義地崗的發現可以豐富楚系統之下的一個附庸諸侯國的社會結構、貴族階層以及與宗主國關係等。”

    需要說明的是,《史記》等文獻並沒有把所有歷史都記錄,所以,才需要考古學家不斷復原之前的歷史。

    參考文獻:《從五十年到五年----曾國考古檢討》

  • 9 # 沅汰

    之所以不見“曾國”是因為這個諸侯國曆史悠久,對國名的記載用字有變化。還有就是存在一國兩名的問題。

    從商代的甲骨卜辭到西周、春秋、戰國的青銅器銘文中都有“曾國”。而先秦時期的文獻中,則沒有“曾國”這樣一個諸侯國。但是從宋代開始就不斷有曾國的青銅器出土,實物的發現又證明有一個“曾國”。

    銘文:曾侯諫作寶彝

    古籍中的記載有時候是用“繒”代替了“曾”。《史記*夏本紀》“禹為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戈氏。”其中提到繒氏,即夏代已有曾國,為姒姓。

    商代甲骨卜辭變“繒”為“曾”,記錄了商王南伐荊楚的事件。從考古發現來看,湖北葉家山繒國墓出土鼎的銘文有“師作父乙”等。“父乙”、“父癸”是殷商時人對死去父親的稱呼,周人無此習俗。

    《漢書·地理志》:“潁川、南陽,本夏禹之國”的記載。秦漢以後學者都將江、淮地區稱為“夏人之居也”。而商代的繒國,正是承襲夏代的姒姓繒國而來。葉家山墓群是透過嚴格等級規劃的繒國家族墓地,其埋葬順序是按照從北到南,由早到晚,夫婦東、西並穴合葬方式進行下葬,大致年代歸屬周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的西周早期時段。一直到西周末年,繒國尚見於記載。《國語·晉語》記載:“申人、繒人召西戎以伐周,周於是乎亡”。

    西周初,武王立國,封南宮适於隨國,地點在湖北隨州。這是一個姬姓諸侯國。從歷次考古發現來看:西周早期的有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兩週之際的有荊門京山縣蘇家壠曾國墓,春秋早期的有襄陽郭家廟擂鼓墩曾侯墓,還有隨州文峰塔發現的春秋時期的曾國,戰國時期的有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可以認定的確是一脈相承。 同一墓葬中”曾“與”隨“並用,可以確定,曾國即隨國。這種一國兩種名稱在春秋時期也不是孤例。

    下圖為湖北隨州曾侯乙墓

    西周分封的這個曾國從西周初期到戰國中期,跨越700多年的曾侯墓葬群,分佈在湖北省隨州、襄陽、荊門等地區,大致就是歷史上曾國(隨國)所控制的區域。最有名的國君曾侯乙是戰國早期隨國的國君。曾侯乙葬於公元前433年,距今已有將近2500年的歷史。 出土的文物證明,曾侯乙生前非常重視樂器製造與音律研究。戰國初年,其國被楚所滅。

  • 10 # 林屋公子

    一般認為曾國就是文獻中的隨國。發現曾侯乙墓的擂鼓墩現在是隨州市曾都區,可見隨、曾原本是一國。

    隨國就比較有名了,在西周春秋是“漢陽諸姬”最強的一個。所謂“漢陽諸姬”,是周天子分封在漢水以北的一系列諸侯國,目的當然就是建立對楚國和南蠻的防線,但是隨著春秋前期楚國北進,這防線很快摧枯拉朽。有句很經典的對白,當時楚武王伐隨,隨侯說“我無罪也”,楚王說“我蠻夷也”……

    之後楚國滅了一堆國家,今天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匯一帶,基本成了楚國的地盤。但有趣的是,唯獨沒有滅隨國,不過隨國肯定也完全淪為楚國附庸了。後來吳國攻入楚國郢都,楚昭王還逃到隨國避難。可能正是因為這個,所以昭王的兒子惠王贈送了一套編鐘給隨侯,這就是曾侯乙墓出土編鐘的由來。

    當然,隨國最後還是消失了,具體的原因和過程都不知道,但肯定是被楚國吞併了。

  • 11 # 殿中蘭臺

    首先要說的是在中國古代一國兩名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如殷商、荊楚、魏梁等,其名或有先後之別,如荊楚,或有正俗之分,如魏梁。具體到曾國,從出土文物來看其正式名稱為曾,為什麼後來又稱為隨,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或情況。

    一、曾封隨地

    第一種情況就是曾國最初就被直接分封在古隨國舊地,但嫌隨國原名字不太好,故改名為曾,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城牆圮壞,土塊兒隳墜而下為“隨”;不能自主,跟隨他人為“隨”,後隋朝就覺得“隨”不吉利,去掉走之旁,但仍不離墮之本義。故曾華人反其道而行之改國名為曾,“曾”字也是取象於築城,古代夯土築牆必層層而上(後曾假借為層)日有所增,以之為國名,寓意美好。

    二、曾南滅隨

    第二種情況就是曾國本來分封在隨國北面,後勢力向南發展滅掉了隨國,佔據其地,其它國家出於習慣或其他原因仍稱之為隨國,這就牽涉到當時西周滅亡這件大事了,《國語.鄭語》記載,在西周滅亡前夕,鄭桓公和占卜大神史伯的對話中,明確提到了“隨國”和另外一個“繒國”,也即“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唐”,“申、、西戎方強,王室方騷(亂)”,申聯合和西戎能把西周滅亡,則這個繒國當時實力也不會小,如果此繒國不在西戎附近的話,那應該就在申國附近的東邊,南邊則與隨國相連,繒國很有可能趁西周滅亡的混亂時機,向南擴張勢力,滅掉了隨國,盡有其地(西周不亡,則大的諸侯國不敢肆意擴張,小諸侯國的大量被兼併確實是從西周滅亡開始的),從而接下來形成了“漢東諸姬隨為大”的局面。而出土文物似乎也可證明曾國存在著一個從北向南發展的過程。

    而倘若這種情況成立,即繒國作為姬姓國卻詭隨不良,直接參與滅周,其所造成惡劣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而西周的滅亡其實也就是戎狄入侵這個外憂加上申、繒等地方封國實力惡性膨脹以及西周統治階層內部分裂的內患,三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所謂的烽火戲諸侯只不過是為天下人遮羞而編出來的故事。

    三、記載方便

    第三種情況則是,該國實際上確實一直以曾國自稱,但當時除了此處的“曾國”之外,在山東還有一個鄫國,後來在史書的記載、修訂和流傳過程中,為了避免二者混淆,便將“曾國”統一改為了隨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目前多個國家禁止糧食出口,農民的糧食怎麼存長時間不會發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