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童分析師賈小雙

    同感。想到上次回老家和弟媳聊到十三歲侄子,弟媳非常苦惱。我找機會和侄子聊天,問他將來想要做什麼,他很自豪地說想做直播,當時我很驚訝,事後發現這並不是特例,特別是農村。

    “你想做哪方面直播啊?”

    “吃播吧!”他隨口回答。

    “怎麼賺錢啊?”

    “別人可以打賞啊!”

    “那你得學不少東西啊,攝影剪輯啥的……”

    “那個容易!”孩子自豪地說。

    “可是,別人憑什麼打賞你啊?”

    ……有些迷惑。

    “想要比別人做得好,你需要各方面都比別人優秀,比如說話技巧,營銷技巧,這些東西到大學了都會教的”

    現在,隨著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和熱議,有的年輕父母出門打工時,要麼帶上孩子,要麼特意留一個人在家照顧孩子

    可是,在農村,即使有父母一方陪伴,很多孩子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父母文憑低,無事做。

    一般來說,留在農村的都是年輕媽媽,在農耕時期都是主要勞動力,可現在農忙都是工業收種很快就搞定,造成很多媽媽除了給孩子做飯根本無事可做。

    文憑低又不願學習,很多媽媽們為了打發時間打麻將看手機,造成”孩子有人帶無人教”,還給孩子當了反面教材。

    農村優質醫療教育資源太稀缺。

    大城市生活壓力大,很多人還是願意出來打拼,更多的是為孩子爭取好的教育資源和其他更好的生活環境。

    農村很多年輕教師可能是第一代“留守兒童”轉化而來,這也是一種惡性迴圈。

    比如,我另一個親戚家的女兒十八歲,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之後在老家開了一間飯館,一家人終於聚在一起了,女兒高中沒畢業就輟學了,現在村裡幼兒園做老師。

    正在上學的孩子努力學習也未必能考上好大學。

    物價高漲,農村對孩子教育投入成本並不低,但由於資源受限,農村孩子仍舊拼不過城市孩子升學率。

    並不是農村孩子不學習或者笨?很多面臨中考的學生每天都很早起床,學習到很晚,可是因為沒有比較優質的教師引領,找不到比較好的學習資源,下了很多功夫,卻使錯了方向,做了很多無用功。

    長此以往,孩子洩氣家長放棄,進入一個死迴圈。

    在當今“全民消費全民”的時代,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想要不受影響做好自己確實很難。

    所以我們的兩會代表提出父母要拿合格證上崗是非常必要的。

    生活中,每個父母儘自己所能做好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比如:

    爸爸經常遠端影片孩子暴露自己日常生活,工作詳情,和孩子連結緊密。

    媽媽對自己多些要求,除了照顧孩子,自己也要學習技能。如果媽媽能夠關注孩子內心,生活中多引導孩子動手,讓他們更多體驗生活,那就更好了。

    要知道,重視孩子心理如同撬動地球的槓桿,媽媽就是那個手持槓桿的人,家庭教育做得好,孩子願意快樂學習,成績自然會提高,未來進入能夠選擇好的大學繼續深造。

    如此整個家庭進入良性迴圈,每個家庭星火燎原地匯聚,整個社會的發展才能緩慢上升。

  • 2 # 視微觀

    有這種想法的小孩多半是貪玩,只是找藉口玩遊戲罷了。你給她講解什麼是賺錢,怎麼賺錢才能過好生活。12歲的孩子現在的首要任務是學習,學習文化知識,接受義務教育。而不應是想著賺錢,這也與家長平時的教育引導有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天向上》為何一直無法超越《快樂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