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肌肉型男
-
2 # 周慧愛生活
女人到40歲如果突然體重增加,也叫虛胖,還伴有疲勞,心煩,那就要考慮甲狀腺的是不是出毛病了。我就是體重一直都在增加,吃的也不多,渾身沒勁,心情也不好,當時以為是缺營養了,越補越嚴重,後來聽一個醫生朋友的建議到醫院去抽血化驗甲狀腺功能,一查嚇一跳是甲減,補充上甲狀腺素片,也叫優佳樂,每天一片,渾身有勁。身體不藏病,一不正常,一定找原因,查一下血。女人40歲以後一定要每年體檢,善待自己,造福家人。
-
3 # 忠國中醫
你好,你的情況現在很長見啊。
虛胖,容易上火,免疫力下降,有時感到很累,吃什麼東西對身體調理最好?
在說吃什麼東西對身體調理最好之前,我們應先明白下,我的身體怎麼了?只有知道身體怎麼了?才能更好的針對怎麼了來調理。
地球啊自轉一圈是一天,公轉一圈是一年,一年啊分四季,春升夏長秋收冬藏,如此一年又一年的迴圈,在這一年的迴圈中,地球上的生物都隨著,春升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而進行著相同的迴圈。
你看春天外面春回大地,綠色盎然,這是大地的陽氣上升的表現,所以樹綠了,夏天豔陽高照百花齊放,這是大地陽氣升到極限的表現,物極必反,從夏至開始陽氣向下降,秋天葉落歸根,棵粒歸倉,這是大地陽氣收的表現,冬天天寒地凍,萬物蟄伏,這是大地陽氣閉藏的表現,物極必反到了冬至,陽氣開始向上升。
這是一年的迴圈,一天的迴圈也是如此啊。
早晨相當於春季,中午相當於夏季,傍晚相當於秋季,夜晚相當於冬季。
而人作為地球上的一員,能獨立於地球的規則之外嗎?當然不能,人也要迴圈這,這種規則,不然必然會生病的。
中醫講五行,我們把春夏秋冬代入到五臟中來大家就可以看明白是怎麼會回了。
肝五行主木,主春,主升,主東方,主丑時半夜1-3點心五行主火,主夏,主長,主南方。脾五行主土,主長夏,主化,主溼,主中間,就是三伏天時為長夏肺五行主金,主秋,主收。主西方。腎五行主水,主冬,主藏。主北方。我們體內的陽氣迴圈,也是同自然界中的陽氣一樣。早晨陽氣半升,中午陽氣全升,傍晚陽氣半降,夜晚陽氣閉藏,如此迴圈往復。
是什麼使體內的陽氣如此迴圈的呢?外界是地球的自轉,而人體內是脾胃,脾辦五行主土,脾主升胃主降,因此才會引發體內的陽氣迴圈,人們都知道三焦,心肺居於上焦,脾胃位於中焦,肝腎位於下焦。
上中下三焦是如何迴圈的呢?中焦斡旋如何斡旋的呢?脾氣升,則帶動肝氣升,肝氣升則帶動腎氣升,升到心臟處,腎五行主水,水性本寒,所以升上來的腎氣是寒涼的,心臟為火,得到腎中寒水之氣的滋潤而使心火不亢,什麼叫亢呢?大家看到過瘋子吧,打人毀物的,那個精神頭就是亢。
胃氣降,則帶動肺氣降,肺氣降則帶動心氣降,降到腎臟處,心五行主火,火性本熱,所以降下來的心氣是火熱的,腎臟為寒,得到心中火熱之氣而溫煦而使腎水不寒。
看到了吧,三個迴圈的最後結果是,脾胃的迴圈,是個小迴圈,這個小迴圈帶動心肝肺腎的大迴圈,最後達到心火腎水的迴圈往復。這種心火腎水的迴圈中醫稱之為心腎相交,或水火即濟。
心主神,腎藏精,如果心腎相交,就能產生大量精,精的充足才能養神啊,因此精神這個詞,就出現了,比如這個小夥子真精神啊,其實就是心腎相交的表現,相反就會精神萎靡。
陽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的源動力。就像是外界的太陽,或者是電一樣。想像下如果我們這都沒有電了,或太陽消失了,會怎麼樣呢?因此內經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而陽氣的作用一防禦作用,二氣化作用,三推動作用,四固攝作用,五溫煦作用。
我們上面提到五臟的迴圈,它們的功能正常發揮與否,必定要有足夠的陽氣作為動力的。
但如果脾陽受到損傷,比如吃了過多的寒冷之物等,傷了脾陽,脾就不能正常的功作,就不能把飲食物的精華正常的常的消化吸收,因此就有垃圾產生,這些垃圾就溼氣。因此說脾為痰溼之源。
好了說到這裡樓主的情況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
樓主就是過食寒涼,或感受寒邪,比如空調屋住的時間太長了,傷了脾陽,脾陽氣受損,因此脾的升清功能下降,而脾的升清功能下降造成痰溼壅勝,困脾,所以才會感覺到很累,虛胖,脾為陽氣的來源之一,今為寒所傷,故產生陽氣功能下降,所以陽氣的防禦功能也會下降,因此會就現免疫力下降。
因為脾為溼困,脾不升清,導致胃的下降功能也受到影,胃火氣不降,因此心火氣,膽火等都不下降。這就是總是上火的原因了。
這就是老人們長說的上焦有火下焦寒的根本原因所在。
樓主應還有小腹以下感覺是寒涼的,比如腰,腿等,應還伴有失眠,多夢,易怒,心煩等症狀。
應如何治療呢?說實在的,這種情況只能喝中藥,別的方法真不是太好。
可以吃桂附理中丸,扶助脾胃之陽,運化中焦,用這個試試看吧。
只有中焦運,寒溼去,脾氣升,胃氣降,才能推動大迴圈,這樣病就好了。但沒有那麼對證的中成藥啊。
平時自己多注意,外寒,冷了多加衣服,內寒不吃寒涼的食物。
飲食以清淡為主,小米粥最好了,養胃哦。
早休息,早睡就是補腎。
早起鍛鍊身體,但不要出汁,發現要出汁就休息。
不要喝酒,吸菸。
少氣生,放寬心胸,大肚容天下事。
-
4 # 感悟的一生
無論男女,過了40歲之後,身體就開始走下坡路,此時不養生,等到年紀再大些,就只能花錢養醫生了。
養生也是有講究的,在黃金期養生,效果事半功倍,身體健康,壽命長!
水是“長壽的第一要素”,每天喝點茶,助力身體健康長壽
水,不僅能拯救人們的生命,還是長壽的第一要素。很多疾病是由於攝入水不足引起的。
“茶”自古以來就是養生的上品,每天喝上兩杯茶,可調五臟,清血液,活血管,抗衰老、祛毒素。
1、手腳冰冷,喝點普洱茶
普洱茶屬於茶性比較溫和,對消化道,尤其是胃部有問題的,有養胃、護胃的作用,冬天氣溫比較寒冷,尤其是女孩子可能會經常出現手腳冰冷,對體寒的這部分人群特別地適合。
2、喝酒護肝,祛溼排毒,喝點蒲公英根紅茶
現代科學證實,蒲公英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解除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 , 故可以保肝。蒲公英跟乳薊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
蒲公英還有廣譜殺菌的效果,有著“天然抗生素”之稱,冬季乾燥,易上火、嗓子疼,用蒲公英泡水,可以有效緩解,還可以利尿排毒!
此外,還可瀉火除溼,改善溼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溼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單獨用蒲公英根茶泡水,也能起到非常好的瀉火祛溼,消炎利尿的作用,而且蒲公英根茶有很好的保護肝臟作用,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
蒲公英根性寒,不太適合體寒的人長期飲用,但蒲公英根經過發酵後,加工成蒲公英根紅茶,則能夠起到很好的降低寒性的作用,適合所有體質的人飲用,能夠長期飲用。
做法:蒲公英根洗淨,切成小段,烘炒製成幹茶,取2-5g,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如果是脾胃虛寒者,可以搭配刺玫花,做成蒲公英刺玫茶,泡水喝,不寒不燥,更佳溫和。
3、增強體能,喝點紅棗茶
紅棗有增強體能、加強肌力的功效。其含有環磷酸腺苷,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心肌收縮力,且含有山楂酸等成分,有抑制癌症的效果。
紅棗含糖類、有棗含糖類、有機酸、蛋白質以及維生素A、B和c。性平,味甜醇,能補脾胃,用於脾胃虛弱。紅棗含糖量高,產生熱量大,因此特別適合在冬天食用。
4、預防感冒,喝點紅蘇子葉茶
紅蘇子葉茶(也叫紫蘇子葉茶),在古代極盛行。《本草綱目》記載,大宋皇帝宋仁宗,昭示天下,評定湯飲,其結果是紫蘇熟水第一。熟水即飲品,也就是說,在宋代,紅蘇子葉茶獲得最高殊榮。
紅蘇也叫紫蘇是一味很好的中草藥,性辛、溫,入肺、脾經,可發汗解表,生氣寬中,健脾祛溼、防暑降溫。如果感冒了,可以用紅蘇子葉煮水喝,或者每天泡水喝,能夠加速感冒的痊癒速度,減少感冒的不適症狀。
5、補腎抗衰,喝點黑豆茶
黑豆可抗擊衰老,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到黑豆對延緩衰老、治療腰膝疼痛很有效果,另外,想補腎、烏髮的女性也可以經常引用這道茶。
此外,
現在不養生,老了養醫生。養生黃金期,人人都有,做好其中的幾件事,比吃什麼補藥都管用!
每天都有3個黃金養生時間,知道你就賺到了!
第一個:晨起五分鐘
一天之計在一晨,早晨有一個黃金五分鐘,如果利用好了,對身體健康非常有益。如何利用好這晨起五分鐘?
1、搓手1分鐘
可以緩解肩膀疼痛和眼睛疲勞,方法是雙手相對,快速對搓,刺激分佈在手掌上的經絡穴位。
2、手指刮頭皮1分鐘
由前額到頭頂至腦後,以每秒2-4次的速度,用五指向後刮頭皮,促進腦部血液迴流,使頭髮黝黑光亮。
3、蹬摩腳心1分鐘
仰臥以雙足跟交替蹬摩腳心,引導腎臟虛火及上身濁氣下降,能清肝明目,能緩解神經衰弱、失眠。
4、揉耳朵1分鐘
以能接受的力度用兩隻手指輕揉左右耳輪,至發熱。能通經散熱、保健聽力,尤其對耳鳴、目眩、健忘之人更好。
5、轉眼睛1分鐘
儘量以最大限度三百六十度旋轉眼球,逆時針和順時針相互交替進行,可以強化眼肌、防治慢性角膜炎等,起到提神醒目的作用。
第二個:飯後半小時
1、早餐後半小時:打通長壽經
中醫理論上認為,早晨7-9點主胃經,中醫把胃經被稱為“長壽經”,並途徑膝關節。
飯後20分鐘左右,用手反覆摩擦膝關節,可以使胃經通暢。
同時還可以敲打小腿外側5分鐘,有助延年益壽。這裡有人體最重要的一個穴位——足三里,飯後拍打可生髮胃氣、燥化脾溼,有利長壽。
2、午餐後半小時:閉目養肝血
吃完午飯,不妨閉上眼睛坐上10到30分鐘,這樣可以讓更多血液往肝臟流,有一定的養陰去燥、消食護肝作用。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專家指出,閉目養神後,可以再伸伸腰、踮踮腳尖、做做深呼吸,都能提神醒腦。
3、晚餐後半小時:喝水拍任脈
美國庫勃有氧研究所指出,晚飯後半小時左右,人體小腸開始吸收,所以,晚飯後30分鐘可以喝點水,有利於消化。
這半小時還可以拍拍任脈,也就是小腹以上正中的部位。
吃完飯從上到下輕輕拍打20分鐘,可以幫助消化、強身健體。
第三個:睡前一小時
1、 刷牙5分鐘:防心臟病
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僅可清除口腔積物,有利於保護牙齒,對安穩入睡也有幫助。最重要的是,睡前把牙刷乾淨,更能起到預防心臟病的功效。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刷牙時最好採用上下刷法,千萬不要橫著刷,否則會對牙齒造成傷害,導致掉牙,並且刷牙最好刷夠五分鐘,把每一顆牙齒都刷到、刷乾淨!
2、 泡腳30分鐘:預防中風
民間有“熱水泡腳,賽吃人參”這一說法,睡覺前,用熱水泡腳能擴張腿腳的末梢血管,增加足部的面板血流量,促進血液迴圈,還能起到預防中風的作用。
晚上19~21點,用40℃左右的水泡腳。泡腳時讓水到達小腿處最好,至少要沒過腳踝。泡腳時間也不是越長越好,30分鐘左右為宜,泡到腳背泛紅、身體微微出汗就行了。
3、敲打腳筋10分鐘:經絡通暢
泡腳後,敲打腳板底部的腳筋,可以拉伸腳部的筋脈,腳面有個凹陷的區域,通常情況下不容易刺激到,這也是按摩揉搓腳部效果好的重要原因。
方法:腳部的凹陷區分佈著眾多學位,如長壽的湧泉穴。除了按摩凹陷處,還要按摩有三焦經透過的足跟。一定要用力揉捏,雙手能觸碰到一根粗、緊的筋即可。一定要感受到足部發熱、經絡通暢舒服。
4、雙腳互打10分鐘:不失眠
別看敲打腳尖十分簡單,每天堅持十分鐘,不到一個月讓你的身體狀況立刻像換了一個人。
方法:只要伸直雙腿,將腳後跟靠在一起,用雙腳的大拇指相互碰撞,一分鐘大約做上100次即可。
功效:腿部結實有力、行動敏捷,就連膝關節也更強勁了。
此外排便有規律,不失眠,頭腦清醒敏捷,注意力也更集中,不僅視力更好了,氣色也更加紅潤有朝氣。
記得每天睡前一定要堅持雙腳互打10分鐘,相當於給全身做按摩吃補藥呢!
5、 推腹部5分鐘:趕走便秘
在睡前推腹就是透過簡單的手法對腹部進行按摩推拿,對於防治胃部疾病、改善血液迴圈、疏脈經絡、舒肝理氣有很大的作用。另外,此手法也適合便秘患者減輕便秘症狀。減少腹部和下半身脂肪也是妥妥的。
手部疊放按壓在腹部上,手心向著肚臍,以肚臍為中心點,然後順時針結合逆時針的方式進行揉腹,每次保持3-5分鐘便可。在推的過程中要注意力度適中,並同時感覺腹部有無異樣。
回覆列表
如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但是溼氣卻存在每個人的身上。
一旦溼氣過重,就會產生很多對應的症狀,也會對身體產生極大的傷害。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溼氣過重呢?
身體出現5個症狀,說明溼氣太重,佔一個,都要抓緊祛溼了!
1、舌頭異常
溼氣重,觀察舌頭是最明顯的方式之一,當舌頭表面覆蓋一層白色或黃色的舌苔,且舌苔逐漸變厚、粘膩不堪,這就代表溼氣過重了。
尤其是晚上睡覺時,溼氣重會導致舌頭肥大,受牙齒擠壓,舌頭邊緣會出現一層白色的齒痕,早上起床後,發現舌頭有這樣的齒痕,十有八九是溼氣過重。
2、精力異常
早上起床後,感覺身體乏力、神經疲倦,精力異常。
通常在我們休息充足的情況下,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但是溼氣重的人,早上起床時會出現睡不醒、不愛起床的現象,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這就要注意祛溼了。
3、排便異常
排便時,正常的大便,是較軟的,表面光滑形似香蕉。
然而溼氣重的人大便,通常是溏稀不成形的,就像包了一層水一樣。
且溼氣重的人大便,要比普通人浪費紙張,衝馬桶時,也怎麼衝都衝不乾淨。
4、沒食慾
溼氣重的人,往往脾虛,脾不好,就會導致胃出問題。
因此,吃其中的人,往往會出現食慾不振的現象。
尤其是早上,明明很餓,卻什麼都不想吃,這多半是溼氣過重導致的。
5、減肥困難
溼氣重的人,飲食和平常一樣,卻越來越胖,尤其是腰部贅肉很明顯,腰圍明顯粗了一圈,且減肥極其困難,效果不好,這就說明是溼氣重了,可透過祛溼來輔助減肥。
出現以上5種情況,最好要抓進祛溼了,否則到了夏季,溼氣入體,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身體也會有更多的不適。
溼氣重,身體有什麼傷害?
1、傷害關節
溼氣可能會傷害任何一個部位,如果進入到關節之後,跟寒氣相遇會形成寒溼誘發關節炎症。
2、導致胃腸疾病
溼氣重會因為脾虛,脾虛會導致胃的消化不良,從而也會影響腸道的營養吸收,很多溼氣重的人腸胃不好,也是這個原因。
因此溼氣重的人,常常會出現營養、消化不良的症狀。
3、虛胖
剛才也說過,時期會導致減肥困難,如果“胖而無力”,體虛手腳軟,那就是虛胖,意味著有些水腫,因為體內有溼,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滯留在體細胞之間,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
4、會變醜
溼氣入體,會拉低顏值,臉上長痘、面板暗淡粗糙、頭部,尤其是眼睛出現浮腫、眼袋下垂、頭髮油膩。
除此之外,溼氣也會影響身材與精神,讓人看起來虛胖又萎靡。
因此,無論是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還是為了美麗,溼氣重的人,祛溼都是必要的!
3招祛溼方法,教你去除溼氣!
一、運動祛溼
溼氣重的人,最好做一點有氧運動,但是運動不要太過悠閒,要保證微汗,不能大汗淋漓,也不要不出汗。
運動後,要注意保暖,如今的春季還是有些寒冷,否則寒氣入體,得不償失。
運動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跑步、游泳、騎單車。
二、晚上泡腳
泡腳似乎成了很多人一天當中最舒服的時刻。現在很多人講究養生,睡覺前泡腳,似乎也是一件對身體很好的事情,泡腳可以消除疲勞、促進血液流通、益腎補血。對溼氣也有極好的作用。
泡腳溫補腎陽,有利於人體陽氣生髮。陽氣足,則有利於溼氣外洩出體外,對於祛溼有莫大的幫助。
所以,睡前半小時或一個小時,用熱水泡腳,可驅寒暖身,又可祛溼毒,通經活絡。加入生薑、花椒、艾葉等材料,祛溼效果更佳。
三、祛溼茶
自己動手製作祛溼茶:蒲公英砂仁茶
此茶由多種祛溼材料組成,每種材料都有祛溼功效,可從多個方面來祛溼。
製作茶飲之前,要首先將各種材料備齊。
主料:蒲公英0.5g、薏苡仁0.3g、梔子0.3g
輔料:砂仁0.2g、茯苓0.2g、赤小豆0.2g、山藥0.2g、綠豆0.2g、葛黑豆0.2g、根0.2g、甘草0.2g、百合0.2g
其他配料:馬齒莧0.1g、乾薑0.1g、芡實0.1g、荷葉0.1g、冬瓜皮0.1g、菊花0.05g、金銀花0.05g、淡竹葉0.1g、桔梗0.1g、人參0.05g、陳皮0.1g、紫蘇葉0.05g
【做法】以上材料全部洗淨烘乾,然後取相應克重,做成茶包,每次取一包,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
解析:
蒲公英:可瀉火除溼,改善溼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溼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單獨用蒲公英根茶泡水,也能起到非常好的瀉火祛溼,消炎利尿的作用,而且蒲公英根茶有很好的保護肝臟作用,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
薏苡仁:《本草綱目》謂薏仁 “ 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溼,養顏駐容、輕身延年 ”。
梔子:歸脾、胃、肺經。可清熱祛溼、利水滲溼,健脾止瀉,涼血止血、散瘀。
赤小豆:可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
茯苓:健脾和胃、補腦健身、利水滲溼、寧心安神。
砂仁:善於化溼行氣,為醒脾和胃的良藥。
山藥:補脾,間接讓體內溼氣排出。
甘草:補脾益氣,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癰腫瘡毒。
乾薑:用於脾胃虛寒、洩瀉清稀無臭味、腸鳴腹痛。
綠豆:綠豆有健脾、清熱解毒、除溼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
芡實:入脾腎二經,能健脾祛溼、固腎止瀉。
冬瓜皮:具有潤肺生津、健脾養顏、利尿消腫、清熱祛暑、解毒排膿作用。
馬齒莧:具有清熱解毒,散血消腫,祛除溼氣等功效,祛溼效果很好。
陳皮:可以和胃健脾,間接祛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