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軍武最前哨

    高射炮依然是現代戰爭中防空的重要手段之一!

    隨著防空導彈的多樣性、先進化發展,很多人對高射炮產生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質疑;但事實證明:高射炮不僅沒有被淘汰,反而經過不斷地改進後融入到現代化防空系統當中。

    為了適應高速發展地現代化作戰理念,各國對高射炮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進:為了提升機動性,採用全地形越野炮車作為搭載平臺,配備更加先進的雷達、紅外、火控等系統;總體而言,現代化高射炮的發展趨勢就是資訊化、數字化!

    但是相比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把高射炮,尤其是具備大射高、長射程的大口徑高射炮作為防空主力,如今的高射炮在戰爭中的任務定位已經發生了明顯的改變。而這種改變也是由武器的相對發展造成的:高射炮對於當下的戰略轟炸機、戰鬥機等已經鞭長莫及!

    所以,世界各國基本上都已經放棄了對大口徑高射炮的使用,取而代之的則是各類更加先進的防空導彈。如今保留並改進的的基本都是一些中小口徑高射炮,主要擔負的是對低空及超低空的飽和火力防禦。

    以我軍裝備的95式25毫米小口徑自行高炮為例,其針對的主要是高度在2000米範圍內的敵方直升機和戰鬥機,同時該炮也可對2.5公里範圍內的地面目標實施打擊。再例如義大利生產的“奧托”高射炮,76毫米的口徑在當下已經算是很大了。

    因此,我們從戰爭防空的發展衍變不難看出:雖然當前地空導彈已經接過了高空、高速防禦主力的大旗,但高射炮依然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將會被繼續改進應用。

  • 2 # 瘋狗的輕武

    當然有效啊,別看防空導彈牛逼,但是缺點也是有的。比如從鎖定到發射時間長;存在低空盲區;容易被幹擾;

    而這些毛病速射高炮剛好能彌補啊~ 反應快;能夠彌補導彈的低空盲區;不存在被幹擾

    而且拆直升機和導彈也不錯,用來平射能打的步兵和輕裝甲叫爸爸,超好玩的。你想啊,人家固定翼高空容易被火控雷達鎖定,所以會低空避開雷達,這時候高炮快速響應,糊你一臉。

    你說這麼個上能日飛機,中能和導彈相互彌補,下又是個火力不足拯救者。怎麼沒效呢,哪怕是遇到坦克,37mm一頓糊臉,各種反應裝甲引爆,觀瞄損毀,也不是不可能嘛

  • 3 # 虹攝庫爾斯克

    高炮在現代防空作戰中的作用是很大的。

    雖然隨著導彈的發明,防空作戰很大程度都依靠防空導彈,但是高炮的作用在各個領域都是不可代替的。

    從防空的區域劃分,有要地防空和野戰防空兩種。要地防空即對重要目標區域進行防空,主要是防禦機場、城市等面裝目標,這個時候主要依靠中遠端防空導彈和各種固定部署的高炮陣地。這時候,導彈主要負責對中遠端、中高空目標進行打擊,而高炮則對中低空目標和巡航導彈等進行攔截。

    野戰防空是伴隨著部隊在作戰、開進中進行防空,主要裝備的是機動式的防空導彈和自行高炮,這時候對部隊最大的威脅主要是敵方的戰術戰鬥機和武裝直升機,自行高炮具有反應迅速、火力集中、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是野戰防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野戰防空的這些自行高炮,在支援地面不敵作戰時,還能夠依靠自己的高射速幫助坦克打擊輕型裝甲目標、生動目標等。

    除了這兩種外,海軍的近防炮從本質上也是一種小口徑高炮,這種武器目前也移植到了地面部隊,裝在機動車輛上的近防炮是部隊反導防空的最後一道防線,可以擊落來襲的導彈、戰機,為地面部隊或重點目標撐起最後一道屏障。

    所以,無論是在什麼作戰環境中,如果光靠防空導彈是難以有效應對現代化空襲的,必須防空導彈和高炮一起使用,綜合施策。

  • 4 # 國平軍史

    一般在軍迷印象中,隨著防空導彈的橫空出世,高射炮將日漸式微。事實上,此理解只對了一半,另外一半,可能就不對了。

    現在,諸如二戰時期的88、100、120毫米,個別甚至150毫米五式高射炮這樣的大口徑高射炮,基本上都已退出現役,一般以20、23、30、35、37、40毫米小口徑速射自動高射炮為主,各國基本上都裝備有上述一、二種口徑的高射炮,即便空軍或防空軍非常強大的國家,大都也裝備有小口徑高射炮。

    小口徑高射炮要打空中的戰機似乎非常困難,畢竟射高有限,也就數千米,打戰機的任務已交給了守備機場、軍港、大壩、重要城鎮和軍工企業的遠端防空導彈,野戰部隊則由隨機械化部隊前行的野戰防空導彈負責打擊空中來襲的目標。

    因此,現在的小口徑射速高射炮,最主要的任務是對付對陸軍地面部隊包括裝甲戰車威脅極大的武裝直升機,以及未來必將在戰場上出現的無人察打攻擊一體機;也能以密集的彈雨驅離來犯的空中戰機,但要打下來卻非常困難;必要時小口徑高炮是攔截來犯巡航導彈非常管用的武器。

    綜上,由於防空導彈的出世,影響了空地戰的態勢,導彈成了對付空中戰機的有力手段,因此二戰時相當普遍且笨重的大口徑高射炮被淘汰是歷史的必然,但高射炮依然是地面部隊不可或缺的武器裝備,隨著武裝直升機和無人機對地面部隊的威脅越來越大,高射速的小口徑高射炮非旦不會淘汰,且還將裝備越來越多。

    當然,現在的小口徑高射炮不再以卡車牽引為主,而是向自行化發展,有履帶式、輪式和卡車載等形式,戰時能伴隨裝甲部隊前行,與野戰防空導彈密切配合,為行進中的部隊提供有效的空中掩護,高射炮的防空效果對地面部對來說依然非常管用。

  • 5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相比於射程遠、精確度高、攔截率高的防空導彈來說,高射炮並不佔什麼優勢,不過現在各國陸軍都還保留這高射炮這一種武器,不過主要還是小口徑高炮為主,而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自行高炮,你還別小看這種武器,這種武器的價格是非常高的,基本上都是主戰坦克的2-3倍之多,它的主要職能是伴隨裝甲部隊行進,為裝甲部隊撐起野戰防空最後一道保護傘。日本150口徑的高射炮的炮彈,據說當年這玩意當年可是美國陸航都害怕的主

    一般說到高射炮,人們可能更多是想到那種依靠人手動操縱俯仰高低角的那種,不過除了這種主要只保留了小口徑的高炮,對於一些要地防空還是有部署的。因為和導彈相比它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點是導彈無法相比的,那就是它不會受到敵方的電磁干擾。在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期間美軍動手前都會派出電子戰飛機對敵方的防空網進行電子壓制,一旦導彈系統被幹擾就不能用了,哪怕是幾分鐘的時間敵方都有可能已經完成攻擊任務或者等你電子反制完成後給你防空反應的時間已經不夠了。而高射速不會有這種情況,哪怕是用光學瞄具都能幹它丫的……

    所以在各國的裝備看來,高射炮還是有用的,特別是對於海軍來說,和陸軍的自行高炮一樣,海軍的裝備的近防炮其實也是高射炮的一種,都是己方攔截對方攻擊武器的最後手段。畢竟在導彈時代能在海軍艦艇上保留下來的火炮可不是庸俗之輩。和導彈點對點的精確打擊不同,高射速是依靠彈幕攔截,在空中形成一道用炮彈組成的攔阻網進行大面積的攔截,不過並不是二戰那樣效率低下,現在配合各種雷達也可以做到相對較高的攔截效率。

  • 6 # 不正經的軍棍

    有效,現代戰爭,高炮還是非常重要的防空手段。雖然說,導彈的應用,擠壓了高炮的使用空間,但是還是意義重大。

    上世紀六十年代,面對侵犯領空的敵機,都是用導彈將其擊落了,但是這麼多年來,高炮依舊沒有淘汰。這就直接說明一個問題,高炮還是很重要的,各國軍隊中都不會出現一個沒意義的武器。

    現代的高炮和以前的高炮不一樣,以前的高炮都是大口徑,像德國的88mm炮,而現在的高炮口徑小多了,大多數三四十毫米口徑。這種炮射速快,射程也不是很遠,對低空目標非常有效,尤其直升機。

    導彈+高炮,曾經一直是主流的防控體系,而現在更多是彈炮合一的防空系統,例如我們的95式自行高炮,上面防空炮的尺寸是25mm口徑,同時還加上了防空導彈。幾千米的空中目標,一點問題沒有,同時還可以打擊地面上的威脅。

    導彈這個東西,厲害是厲害,但是缺點也有,從鎖定到發射,時間長;存在盲區;容易被幹擾。而這些缺點,速射高炮正好可以彌補。導彈+高炮,防空是沒什麼太大問題。而且,速射高炮這些東西,打擊面還廣,什麼直升機裝甲車,都能打。

    其實我們還要注意一件事情,高炮打飛機和導彈打飛機不一樣。以前高炮和高射機槍打飛機,目的是在空中製造火力網,去幹擾敵機,並不是說一炮就能幹下來。

  • 7 # 冰雹藍天

    高射炮之所以一直作為防空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沒有被淘汰,是因為其也在根據新的作戰環境和作戰目標進行著不斷的技術升級和防空任務角色的轉變。就以我軍來講,高射炮早已經不再是針對戰鬥機或者高空目標的主要防空武器了,取而代之的則是防空導彈系統,但這並不意味著高射炮就沒有了用武之地,“新三打三防”為高射炮這個傳統武器裝備指明瞭未來作戰的主要方向。

    “新三打三防”是我軍在20幾年前就已經提出的作戰概念,即“打隱形飛機、打巡航導彈、打武裝直升機,防精確打擊、防電子干擾、防偵察監視”。從這個概念我們能很清楚的也很直觀的看到,未來賦予高射炮的主要一個作戰用途就是打擊“巡航導彈和武裝直升機”這類低空、低速等的目標,而類似於高空戰鬥機等目標則交給了地空導彈系統和空中突擊力量。

    高射炮伴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也早已經不再是靠著雙眼、雙手去發現和攻擊的武器裝備了,而是依靠先進的雷達系統和指揮引導系統自動化發現、跟蹤、打擊的綜合武器系統。但即便如此,高射炮對於高空高速的突擊目標依然顯得很無力,畢竟可能“看得見,但卻夠不著;看得見,但卻跟不上;甚至有時對於超低空的高速來襲目標也會出現無法發現的實際問題。”

    畢竟今天的空中打擊力量已經是以高超音速和高空為主,甚至是在視距外就已經進行攻擊的年代了。高射炮在我軍的歷史中結合實際作戰環境和所面對的敵方武器,對巡航導彈和武裝直升機的打擊為主要定位還是非常準確和明智的。

    在未來的作戰體系中,高射炮與地空導彈部隊一般會以師或者旅下屬的團一級單位為主,職責也是擔負師旅級的指揮通訊機構和重要目標的防空任務。可以說未來所面臨的最主要的空中攻擊還是會以巡航導彈為主,而制空權的爭奪則是以各自的空中力量來進行,空中力量也就自然起到了最大最好的防空作戰任務,但是一旦沒有了空中的制空權,一切也都沒有意義了,高射炮也就成為了被超視距外秒殺的目標了。

    你說呢?

  • 8 # 老馬識途47112543

    防空體系和戰術非常重要,

    高射炮 甚至高射機槍可以承擔高地設伏,特別是叢林地帶。

    高炮的雷達可以作為導彈的眼睛,迷惑對手。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現代戰爭相互都是資訊化打擊後,可能就都變成最原始的狀態,所以除了自動化資訊化裝備還需要機械化的裝備。

  • 9 # 魂舞大漠

    瑞士高炮傳奇。我軍雙37的技術源頭,都知道來自瑞士,而瑞士整合的是德國和荷蘭的技術,或說GDF-002集合的是德國和荷蘭的技術。把防炮高炮弄成37毫米口徑,則為瑞士人的發明,他們在反覆琢磨以後,定為這一口徑,不得不說,還是別具匠心的。把雙35兩用艦炮搬上陸地,命為MK-353,射速有了,精度也得到了保證,一經推出,即受到國際的追棒,大有江山一統之勢。就是東歐平原的大波同學,全套技術引進換了一個名字叫做“勞拉”,也外銷得歡實著呢。好裝備,我們自然看得到。

    我們多有創造。是好裝備都是符合自家作戰思想的產物,改進自99式雙35,命名為PGZ-09。安裝有獨立的搜尋和跟蹤雷達,以及光電火控,都是我們全部國產技術,在試射試用,裝備部隊多年以後,都證明是有效的。它恐怖的火力,單門戰鬥射速達到了驚人的每分鐘500發。為了精準而高效地對付高空目標對它的威脅,甚至把單兵防空系統也整合了進去,頓時就找到了高大尚的感覺。

  • 10 # 晨曦談兵

    在現代戰爭中隨著遠端精確制導武器的不斷髮展和普及,大大增加了航空兵對地攻擊的交戰距離,很多人認為防空任務只能依靠防空導彈來完成,射程最多隻有十來公里的高射炮已經派不上用場了。不可否認,高射炮的確不再是國土防空的核心主力了,但是仍然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很多優點甚至是防空導彈所不能比擬的。

    首先高射炮使用成本相對低廉,又不容易受到電磁干擾,是在各種惡劣條件下都可以有效使用的可靠防空手段,更是保衛各類重要目標的最後一道防線。其次高射炮雖然射程有限,難以直接對高效能現代戰機構成威脅,但是對付巡航導彈、直升機、無人機以及各種空對地導彈/炸彈卻是毫無問題,而且部署機動靈活,往往可以出其不意地打對手一個猝不及防。

    特別是在低成本打擊彈藥大行其道的今天,一枚加裝衛星制導套件的無動力滑翔炸彈,利用載機的速度高度優勢進行投擲,射程可以輕鬆超過50公里,但是成本不過區區幾萬美元。如果使用防空導彈實施攔截,一枚同級別射程的中近程防空導彈,造價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美元,攻防雙方的價效比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在這種情況下高射炮就是一個很好的補充手段。

    因此世界主要軍事強國都在大力發展效能先進的新型高射炮,以滿足各軍種的防空需要。比如中國陸軍的PGZ09式自行高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主要用途是伴隨快速推進的裝甲部隊提供防空保護傘。別看它只是一門高射炮,造價卻足足相當於三輛99A主戰坦克,這是因為它擁有高效能的觀瞄系統和火控系統,以及智慧化的彈藥系統,將傳統高射炮的毀傷效能提高到了極致,絕對是物超所值。

    PGZ09式自行高炮採用履帶式底盤+雙管35毫米速射炮,每分鐘射速可達1100發,配備雙向驅動雙路彈鏈式供彈系統,可以根據不同目標型別,快速轉換彈種、提高命中機率,並且在雷達/紅外自動跟蹤系統的引導下,發射可以在遠距離精準爆炸的AHEAD可程式設計智慧炮彈,有效摧毀各種空中低速/中速目標,大幅提升了中國陸軍的野戰防空能力。另外中國空軍也有一款用於要地防空的利器,那就是移植了海軍730近防炮技術的陸盾2000高射炮。

    由於不需要過多的考慮機動效能,陸盾2000的整套系統更加龐大,火力當然也更加兇猛,採用8輪驅動的重型越野卡車為底盤,配備7管30毫米旋轉速射炮,最高射速為4200發/分,最大射程5公里,面對密集噴射的“金屬風暴”,別說亞音速的巡航導彈、空地導彈、無人機,就是2倍音速以上的高速反輻射導彈也照樣被撕得粉碎,主要任務是保護機場、雷達站、防空導彈陣地等重要節點目標。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高射炮還會繼續扮演“防空金鐘罩”的角色。

  • 11 # 紅色手電筒

    高射炮現在在整個防空體系中還是重要的一環,尤其是在近距離和低空的範圍內。

    防空導彈系統現在的功能十分強大,已經基本上能夠覆蓋整個空域,但是在低空超低空的單位內,防空導彈的作戰效能還是不如中小口徑高炮。中國的自行高射炮,現在把一整套包括雷達火炮綜合到一個平臺上,使高炮的機動速度達到和坦克部隊同步的要求。這樣子的代價就是,自行高炮非常貴!一般是一輛自行高炮的價格等於2-3輛主戰坦克。

    在50米以下的空域一般是大型防空導彈的射擊死角,一方面,防空導彈在低空超低空機動困難,還有就是這麼低的高度通常都是雷達的盲區,尤其是在武裝直升機經常出沒的高度,大型防空導彈的雷達很難發現目標。而行動式防空導彈雖然射擊的高度正好是覆蓋了低空超低空,但是還是缺乏預警手段,當然現在已經是有這種低空警戒雷達了,但是這些低空雷達,都是用一個可以收放的架子,把雷達加高,這樣提高雷達的探測距離,但是這樣子還是發展目標的距離要大大低於飛機在中高空時的距離。瑞士的這種高炮是目前比較優秀的高炮,中國也引進了許可證進行生產。這種艦炮上陸的小口徑高炮的作戰效果如何很不好說,小口徑高炮的射程太近了。

    由於探測距離近,所以留給防空系統的反應時間非常短,而導彈在發射以後還有經過一個調整飛行姿態的過程,在近距離上很可能你的飛行姿態還沒有調整好,對方的空地武器就已經到了。

    而中小口徑高炮反應速度要快於導彈,炮彈打出去就是威脅,而且高射炮在低空都是用高射速發出來一個彈幕,就是用一群炮彈去罩一個目標,這樣就大大的增加了攔截成果的機率,在這裡高射炮的作戰效果反而要好於防空導彈。

    而最近的戰爭表明,低空超低空突防的次數非常多,所以現在的高炮尤其是小口徑高炮的作用還非常重要。

  • 12 # conan888

    有的。

    裝備什麼樣的武器,往往是根據假想敵軍情國情和自身國情軍情決定的。

    二戰時期,防空導彈還沒出世,所以那是高射炮的天下。二戰後,隨著高空高速噴氣式戰機的問世,射程短、射高矮、速度慢的高射炮慢慢力不從心,大部分時候根本夠不著從頭頂飛過的高空高速飛機,所以逐漸被各式防空導彈替代。

    八九十年代時,社會上普遍唱衰高射炮,彷彿高射炮很快要被淘汰。但根據蘇聯解體後歷次區域性戰爭和世界各國軍事科技發展的態勢來看,高射炮還大有用武之地。高射炮在高空精確度較差並且速度慢,中高空防空可能完全交給防空導彈了,57mm口徑以上的高射炮可以完全淘汰。高射炮在中低空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形成密集彈幕,能讓低空飛行器無路可逃,所以中低空防空還是高射炮和防空導彈彈炮一體防禦更靠譜。

    目前,各國軍隊普遍裝備亞音速巡航導彈、單兵滑翔傘、直升機和無人機,這些裝備絕大部分都是在低空飛行的,利用低空雷達盲區躲避偵察,這就給高射炮準備了大量的用武之地。同時高射炮彈相對防空導彈廉價,可以大量生產裝備,同時也沒那麼多中低空導彈可以用來應對敵人數量龐大的直升機群、察打一體無人機群、單兵飛行器群,中小口徑高射炮正好可以彌補中低空防空導彈的不足。

    結合二十一世紀的區域性戰爭情況來看,部隊裝備57mm、35mm/30mm、25mm/23mm高平兩用速射炮大有可用,既可以當小口徑加農炮平射地面目標,也可以高射中低空目標。

  • 13 # 華北王

    高射炮如果隱藏的好對於突防的戰機是有效果的,如果事前將陣地暴露就用不上了,雖說目前戰爭的手段已上升了好幾個臺階,但這些常規武器也還有用武之地的。

  • 14 # 防務銳視界

    在誕生之後的數十年中,高炮作為壓制來自空中火力的主要武器,經歷了無數次戰爭的洗禮,一度成為防空領域的“霸主”。但隨著導彈的出現,其取得的一系列輝煌戰果,使得高炮的地位受到了嚴重的威脅,甚至就出現了今天我們遇到的這個問題“高射炮對現在防空還有效嗎?”

    答案是:當然有效。

    我們先來看看解放軍現役的先進高炮:

    PGZ07雙35mm自行高炮

    陸盾2000

    近來的歷次區域性戰爭使人們充分認識到:即使是在高技術戰爭中,高炮還是大有用武之地,與其說它的“地位”發生了變化,還不如說它“分工”發生了變化。與之前高炮單一的防空網不同,現在的防空網是立體的,中遠端各有不同射程的武器對應,而高炮則成了“最後一道防線”,因此我們看到各國發展的新型高炮都往兩個方向走:口徑小,射速高。

    這兩個方向,都是為了滿足“最後一道防線”這個需求的。

    從硝煙還未散去的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之間的“無人機大戰”可以看到,有沒有防空,帶來的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和昂貴的導彈體系相比,簡單、廉價的高炮,可以解決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

  • 15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二戰後,導彈的引入導致了防空戰略的重大轉變。儘管德國曾不顧一切地設計新型防空導彈系統,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沒有一個投入使用。然而,經過幾年的戰後發展,這些系統開始成熟成為可行的武器。美蘇兩國很快大口徑高射炮消失了。

    隨著這一過程的繼續,導彈越來越多的取代以前由火炮扮演的角色。首先是大型高射炮,被效能更高的同等大型導彈系統所取代。較小的導彈緊隨其後,最終變得足夠小,可以安裝在裝甲車和坦克底盤上。20世紀60年代和90年代的防空導彈系統幾乎取代了美國現代軍隊中的所有高炮系統。行動式導彈是在20世紀60年代出現的,甚至取代了最先進軍隊中最小的高炮。

    在1982年福克蘭戰爭中,阿根廷軍隊部署了最新的西歐武器,包括厄利空GDF-002 35毫米雙管高射炮和羅蘭地空導彈。短劍導彈系統由英國炮兵和英國皇家空軍團使用,吹管導彈被英國特種部隊使用。英國海軍使用的新式海標槍中遠端艦空導彈系統和老舊的海參遠端艦空導彈系統,海貓和海狼短程艦空導彈系統。

    雖然步兵使用的機槍,可以用來對付低空空中目標,有時取得顯著的成功,但它們的效力通常是有限的,炮口閃光顯示步兵的位置。現代噴氣式飛機的速度和高度限制了目標的機會。 與較重的大口徑高射炮不同,這些較小的高射炮武器因其成本低和快速跟蹤目標的能力而被廣泛使用。儘管許多國家仍保留著瑞典博福斯40毫米高炮,但在很大程度上已被20世紀50年代的地空導彈系統所取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雖然在戰爭結束前沒有部署導彈防空系統,但它代表了對付日益增長的轟炸機威脅的方向。陸基地空導彈可以從固定裝置或移動發射器上部署,可以是輪式的,也可以是履帶式的。 較大的地空導彈可以部署在固定發射器中,但可以隨意牽引/部署。美蘇的行動式防空導彈已經出口到世界各地,許多武裝部隊都在使用。

    高炮正越來越多地被推上反導的角色,比如荷蘭守門員,它使用GAU-8復仇者30毫米七管轉管炮用於最後的反導和防空防禦。甚至這種近防系統現在也被新的導彈系統所取代,比如RIM-116拉姆導彈系統,它更小、更快,可以飛行中的航向修正(制導)以確保命中。為了彌補槍炮和導彈之間的差距,俄羅斯特別生產了卡什坦彈炮合一防空系統,它使用高炮和導彈作為最後的防禦手段,配有兩個六管30毫米口徑Gsh-6-30加特林炮和八枚9M311艦空導彈提供了防禦能力。

  • 16 # 自卑虎

    回答的人裡面,沒有一個對陸盾3000(請注意不是陸盾2000)和PGZ09這兩種裝置有系統的,全面的,深入的研究的…………國內軍迷的水平太差,太差,很差

  • 17 # 風林火山丶靜

    高射炮按運動方式分為牽引式和自行式高射炮。按口徑分為小口徑、中口徑和大口徑高射炮。

    口徑小於60毫米的為小口徑高射炮,60~100毫米的為中口徑高射炮,超過100毫米的為大口徑高射炮。小口徑高射炮有的彈丸配用觸發引信,靠直接命中毀傷目標;有的配用近炸引信,靠彈丸破片毀傷目標。

    大、中口徑高射炮的彈丸配用時間引信和近炸引信,靠彈丸破片毀傷目標。

    大口徑高射炮主要打擊高空空襲武器,中、小口徑高射炮主要打擊中、低空空襲武器。在對空作戰中, 大、中、小高射炮系統組成一個嚴密的防空火力系統,不管空襲武器是從高空來,還是從中、低空來,都逃不脫高射炮系統的空中火力網。

    隨著近代防空導彈的發展與廣泛運用,人們所熟知的二戰類的大口徑高射炮已經漸漸退出了軍武歷史的舞臺。

    然而中小口徑的高射炮並沒有隨著大口徑防空火炮的退出而暗淡下來。相反,隨著無人機和武裝直升機的威脅不斷增大,多國近年來將目光放到了中小口徑的防空火炮的研發和改良中來,以應對無人機等低空中小威脅,是裝甲部隊中不可或缺的防空力量。

    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等世界上近幾場現代高技術區域性戰爭證明,在現代資訊化高技術戰爭中,高射炮仍具有獨特的抗低空、抗飽和、抗干擾和反導作戰能力,是現代地面防空武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就目前的高炮運用定位來看,可以知道:

    一、作為防空主力的大口徑高炮的作用早已被各式的防空導彈所代替,留下來的中小口徑高炮主要是裝甲部隊的跟隨式防空力量。

    二、中小口徑高炮火力範圍有限,主要針對中低空來犯目標,對於高速移動的中低空目標也無法保證殲滅,最主要是與其他防空力量共同組成防空火力網,快速反應打出彈幕驅逐目標。

    三、無人機的蜂群戰術對於地面裝甲部隊威脅極大,但是用造價昂貴的防空導彈打擊價格低廉的無人機無疑是不划算的,而中小口徑高炮的存在恰恰就降低了防空成本。

    四、現在彈炮一體化防空戰車,綜合高機動、高靈敏、中遠端防空火力的優點,地面防空力量大大增強。

    隨著無人機、武裝直升機等空中打擊力量的不斷髮展革新,防空高炮的技術也在不斷革新改善來應對空中的目標,這是盾與矛的經典較量。

    世界上一些軍事強國已將微電子、新能源、新材料、航天以及隨之而發展的計算機、通訊、光纖、鐳射、紅外等高新技術成果,成功運用於高炮、炮彈、火控系統等高射炮系統的改進上,使其總體作戰效能提高了幾倍甚至幾十倍。

    針對高炮的改進可以列舉一下幾方面:

    1、改進底盤

    2、改進減震技術

    3、改進瞄準裝置

    4、改進炮管

    5、改進供彈裝置

    6、改進炮彈

    7、改進火控系統

    高射炮系統和其他兵器一樣,只要戰爭存在一天,它就會在互相競爭、優勝劣汰的戰場上一直髮展下去,不會停留在某一水平上,只會隨著高新技術成果的開發與利用,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地改進與革新。未來的高射炮將射得更遠,威力更大,效能更加先進,並繼續在反空襲作戰的戰場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 18 # 王司徒軍武百科

    被人津津樂道的1130、密集陣等近防炮不就是現代防空炮的一種麼?它們作為軍艦最後一道防線,你說有沒有效呢?

    二戰時盛行的大口徑防空炮在當今已經式微,被防空導彈所取代。

    依靠炮火彈幕對現代的噴氣式戰機進行攔截實在太困難,防空炮的效率遠遠沒有防空導彈強,因此被淘汰是必然的。

    但在低空防空領域,小口徑的防空炮卻仍然是一種很不錯的武器,仍然在發揮著自己的能效,各種陣地高炮、自行高炮非常的多。

    打戰鬥機不行了,但對付低空的武裝直升機、無人機、導彈、迫擊炮、火箭彈等目標,防空炮是重要的裝備。

    比如軍艦防空,除了反導防空導彈外,還有高平兩用的主炮,以及用作最後一層防線的近防炮。

    陸上的彈炮合一系統也是防空炮的一條出路。

    比如俄軍的“通古斯卡”彈炮合一自行防空炮,就採用了2門2A38M 30mm高炮來配合其4聯裝的9M311-M1防空導彈。

    雖然薩姆19號稱能覆蓋15至10000米的距離,但實際作戰中這些近防彈對突然迫近的目標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乏力。

    在高炮的輔助下,通古斯卡的火力覆蓋能力得到大大加強,包攬了0距離到3000米的射界,還能在導彈攻擊不湊效的情況下補充射擊。

    而且這兩門30mm高炮還能進行平射,在必要的時候進行對地攻擊,拓展了通古斯卡的多用性。

    在後勤極端惡劣的情況下,更容易補充的機炮彈藥還能支援裝備繼續作戰。

    導彈雖然厲害,但許多導彈存在“發射近界”問題,對於過近的目標無能為力。

    在面對超低空目標和快速出現的目標以及電子戰威脅時,導彈也存在反應速度不足,容易受干擾等問題,成本也非常高昂。

    高炮雖然命中率低,射程近,單發威力較弱,但它們射速快、死角低、反應時間短,能有效補充導彈的弱點。

    即便雷達系統失效,炮手依然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手動操控,以瞄準器和光電火控操作高炮進行搜尋攻擊。

    必要的時候,它們還可以臨時客串步兵戰車,輔助坦克和步兵對目標進行集火攻擊,洶湧的防空高炮平射起來相當兇殘。

    類似通古斯卡這樣的彈炮合一系統已經形成了裝備潮流,如南韓的K-30“飛虎”,美國LAV-AD彈炮箭合一防空系統、俄羅斯“鎧甲-S”防空系統,以及中國產04(A)式25毫米彈炮系統等等。

    除了彈炮結合系統,防空炮還出現了一種奇葩流,如中國的“陸盾-2000”和美國的C-RAM等。簡單說的話,這些武器其實就是陸地上的近防炮,把1130和密集陣近防炮從軍艦搬地上來了

    據稱美國的C-RAM可對迫擊炮彈和火箭彈進行良好攔截,實驗中的成功率高達70%,比還在發展中的鐳射近防靠譜多了,也比以色列“鐵穹”那樣拿一堆導彈打蚊子划算多了。

    在實際的作戰中,這些陸上近防炮可以佈置在軍營或雷達站等有價值目標周圍,即可充當火力騷擾,又能在戰時提供最後的近程防禦。比如雷達站遭遇反輻射導彈危險時,便可以由這些近防炮頂上去。

    即便是非自動化的高炮,也可以透過科學佈設的方式,在戰場上形成威脅。

    比如南斯拉夫遭遇美軍轟炸時,許多南聯盟的老式高炮便成功攔截了“戰斧”巡航導彈。

    伊拉克戰爭那架傳說被老農用AK47擊落的阿帕奇直升機,其實是直升機群在一個村莊遭到隱藏高炮襲擊時受傷墜落的,伊拉克將其宣傳為步槍擊落。

    未來可期的高炮專案也有,比如美軍的軍用電磁炮專案,其功能開發上就包含天基反導、防空,甚至還能用於反低軌道衛星。

    如果未來電磁炮技術真能用於高炮上,那麼誰還敢說高炮會被淘汰?

  • 19 # 雙重提線木偶

    先不說軍艦上的近防炮這種型別。就說普通的小口徑高射炮,隨著目前無人機的普及,軍隊對它的需求是越來越大。看看亞美尼亞前一陣的慘狀,它要有足夠的高炮就不會那麼慘。再說大口徑高射炮,傳統的大口徑高炮的確是式微了,但如果將來電磁炮技術成熟了,一樣會重新獲得重視的。

  • 20 # 葉飄刀

    現在的飛機飛行速度快,飛行高度高,可以運用導彈在遠距離進行打擊,於是在很多情況下,很多人覺得高射炮在現代戰爭中防空中已經失去作用了,雖然目前來看,高炮在防空的重要性確實下降了很多,但並非說其已經完全失去作用了。

    在現代的戰爭中,高炮的主要作用一般並非用於對付戰鬥機,而是用於近程防空。

    目前的防空高炮,主要是用於構築最後的火力網,用來攔截來襲的導彈,以及其他的一些低空目標,來彌補防空導彈的不足。

    對於低空近距離的目標,一般的防空導彈是存在盲區的,而這個就是高炮的防禦範圍。

    當然也有自行高炮,作為野戰防空,因為現在的戰爭中,並非只有戰鬥機的存在,也存在武裝直升機,而武裝直升機,對於裝甲叢集等目標的殺傷力驚人。而且武裝直升機超低空突防的能力,使得武裝直升機很難被雷達發現,打擊很突然。

    但武裝直升機飛行高度不高,飛行速度不快,而且其掛載的火箭彈與導彈射程也有限,這就使得很多武裝直升機在攻擊的時候,同時也處於在高炮的打擊範圍之內,這就使得高炮在防空的時候,仍然有著一定的作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手機如何把普通路邊景,拍出文藝範?最好舉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