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景天科技苑

    感謝邀請,預測2020年基因技術將引爆全球。近年來,基因測序在全球掀起了一場革命,重塑著疾病篩查與預防、癌症治療、醫藥研發、醫療保險等醫療領域版圖,對提升公共衛生水平、公民福祉而言意義重大。受資訊科技推動,基因遺傳資料的解讀與利用迸發出新的活力,引發醫藥與IT巨頭跨界聯手佈局,國內也出現了基因產業鏈的創業浪潮。但受制於技術和管理的侷限,基因技術在研發、應用方面遇到重重阻力。業內專家建議我國應加大基因科研力度,改進對新技術的監管模式,鼓勵行業健康發展。

    技術突破引爆產業變革 全球巨頭爭相跨界佈局

    2013年,美國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在基因測序後獲知自己罹患乳腺癌風險較高,進行了乳房切除手術。這是一個極端案例,但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基因在癌症防治方面的作用。

    人類基因組蘊涵著生、老、病、死的絕大多數遺傳資訊,破譯它將為疾病的診斷、新藥物的研製和新療法的探索帶來一場革命。近年來,美國、歐盟、英國、日本、韓國等已將基因組科學作為生物產業重點領域。2014年,韓國政府啟動耗資5.4億美元的後基因組計劃,推動新型基因組技術的發展和商業化。2015年,美國政府宣佈啟動精準醫療計劃,2016年將投入2.15億美元支援基因技術的創新。

    基因技術也在產業領域掀起一場革命。基因產業鏈包括測序儀器生產、測序服務提供、資料分析處理、衍生行業等。僅就基因測序市場而言,美國諮詢公司BBCresearch的資料顯示,全球市場總量從2007年的794.1萬美元增長至2013年的45億美元,預計2018年達到117億美元。考慮醫療服務、保險等相關行業,市場潛力更大。

    深圳碳雲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黎浩表示,基因產業的高速發展,得益於測序技術的突破和大資料工具的運用。一方面,基因測序成本降低,為技術的實際應用奠定基礎。人類基因組計劃於1990年啟動到2003年完成,解讀了人類約2.5萬個基因的密碼,耗費30億美元。而如今,檢測時間只需1天,成本也在1000美元以內。美國基因檢測公司23andMe個人基因測序產品售價從2006年的999美金降低至如今的99美金。如今公司估值已達11億美元。

    另一方面,大資料分析工具加強了基因資訊的解讀能力。如果將基因資料比喻為人類的密碼,那麼獲得密碼遠遠不夠,只有破解密碼,基因資料才體現價值。黎浩告訴記者,資料分析恰恰是產業鏈最難突破的壁壘,其難點在於資料量有限、分析能力有限以及分析成本高企。正因為如此,IT(資訊科技)與BT(生物技術)的融合發展成為新趨勢,諸多IT公司都在涉足基因資訊的雲端儲存與智慧解讀。

    谷歌於2015年開啟了基因組的雲端儲存服務,將單人基因組資料從100GB壓縮至1GB,費用從25美元降至25美分。亞馬遜投身基因資訊分析的雲端儲存平臺建設,英特爾致力於雲技術以及相關晶片技術開發。IBM、微軟也在開發支援基因資料分析利用的雲平臺。

    2015年,基因組資料公司GenomeNext利用亞馬遜雲計算技術與英特爾設計的處理器與美國國家兒童醫院合作,每天處理1000份人類基因組資料。今年初,美國醫療科技公司美敦力(Medtronic)釋出了一款基於IBM人工智慧技術的糖尿病管理APP,當用戶血糖值低於警戒值會對使用者發出警示。警戒線設定正是基於對600名患者的基因資料分析。

    生育、腫瘤成應用熱點 基因大資料孕育創業熱潮

    在國內,從政策到產業,基因技術都獲得了支援與發展。2016年1月,中國科學院正式啟動部署“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將在4年內完成4000名志願者的DNA樣本和多種表現型資料採集,針對一些重要慢性病遺傳訊號開展患病風險和治療反應的預防和干預研究。

    在監管方面,基因檢測技術仍處於試點階段。國家衛計委於2014年3月底發出《關於開展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臨床應用試點單位申報工作的通知》,2015年1月,國家公佈了產前篩查與診斷高通量測序試點單位,4月公佈了腫瘤診斷與治療高通量基因測序試點單位,表明了政府發展精準醫療的決心。

    在醫療行業,基因技術目前已經在以下多個領域應用,對提升公共衛生水平、公民福祉而言意義重大。

    首先,用於產前胎兒罕見病篩查。我國出生缺陷約佔出生人口總數的4%-6%,佔全世界出生缺陷兒童的1/5,而產前胎兒疾病篩查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以前此類篩查需要孕婦做羊水穿刺,有流產風險。而現在,採集孕婦血液樣本提取遊離DNA就可以判斷胎兒患唐氏綜合徵、愛德華綜合徵等疾病的風險。

    有機構統計,近三年來我國至少有20萬孕婦接受產前基因檢測,市場規模約為10億元。目前,相關基因檢測已貫穿婚前、孕前、產前、新生兒等整個生育過程。

    其次,用於腫瘤精準治療。腫瘤的發病與基因突變有關。隨著技術的進步,腫瘤基因檢測已從需要手術的組織活檢升級為血液檢測的液體活檢,對病患的創傷大大減少,精確度也大大提高。目前,我國已批准多家腫瘤診斷高通量基因測序試點單位。

    從事腫瘤基因檢測多年的北京吉因加科技創始人易鑫表示,基因資訊的解讀對於腫瘤預警、輔助診斷、用藥指導意義重大。如用於治療癌症的靶向藥是針對基因靶點開發,病人用藥前瞭解基因資訊才知是否適合用藥。

    第三,用於複雜疾病治療。科學研究已表明,自閉症、心律失常、骨髓增殖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壓、老年痴呆、肝病及罕見病等多種疾病都與遺傳因素相關,我國一些醫療機構和醫藥企業已經開始引用基因檢測作為疾病治療、藥品研發的參考。

    除了上述三點,更值得期待的是,基因大資料的應用將帶動大健康產業以及衍生行業的變革。因為目前人類對於基因的理解還非常初步,要做到對遺傳資訊的真正破譯,需要大規模的生物資訊資料庫,同時需要強大的IT系統處理資料、從中找到規律。在這方面,中國和發達國家一樣都處於起步階段。

    如今,多家中國企業已經佈局基因技術。位於深圳的華大基因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研究中心,其服務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一大批創業公司也在基因領域尋求機遇。碳雲科技、基因貓、吉因加、觀世健康科技、23魔方等公司紛紛出現,覆蓋基因產業的不同環節。如吉因加致力於在腫瘤的防治中引入基因技術,觀世主攻面向大眾的基因檢測精準醫療服務。

    中國企業也在IT與BT技術的融合浪潮中尋找機遇。英特爾、華大基因、阿里雲於2015年合作建立了亞太地區首個定位精準醫療應用雲平臺。華大基因將在此基礎上構建基因組學的資料中心和分析平臺。碳雲智慧科技公司則試圖打造專業的健康資料收集平臺,透過資料探勘和機器學習,分析並應用生命大資料。

    基因技術應用面臨多重挑戰 研發與監管創新需齊頭並進

    全球醫藥巨頭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中國臨床市場戰略總監柴映爽撰文表示,我國基因技術應用面臨著技術與管理的雙重挑戰。

    在技術方面,我國面臨的挑戰也是發達國家同樣需要應對的,包括資料不夠全面,無法得出有效結論;缺乏全球統一的標準,對於標準值和偏離值都是“自說自話”,公信力有限;基因技術很大程度上只能解讀、診斷、引導用藥,卻難以從根本上治療疾病。基於上述原因,基因技術的臨床應用範圍仍然狹窄。

    除了技術挑戰,我國基因技術應用也面臨認知以及醫療體制方面的障礙。

    首先,社會認知程度不高。易鑫表示,基因測序仍是小眾選擇,許多患者、醫生、政策部門並不瞭解基因測序知識。

    其次,與臨床脫節,甚至衝突。對大部分醫院而言,基因檢測仍是遊離於醫院體系之外的患者自主選擇。觀世(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吳岢告訴記者,在腫瘤治療領域,靶向藥是針對基因靶點的用藥,嚴格來說病人用藥之前需參考基因測序結果再判斷用藥。但由於基因測序仍不普及,是遊離於醫院體系的自主選擇,也缺乏相應的評判標準,許多醫院不能給患者提供全面、深入的基因檢測和解讀,有的醫生甚至盲目排斥基因檢測,以至於有助於精準用藥的基因檢測在臨床中不能得到推廣。

    第三,監管體制滯後。腫瘤基因測序需要測量多個基因點位,但現有的監管辦法是逐一批准可測點位,客觀上嚴重滯後於技術的實際探索。行業內有這樣一個比喻——理想的模式是監管“餐館”而非對每一道“菜”進行檢測。

    對此,業內專家建議,雖然基因技術仍然存在不確定性,但我國不能停止研發與臨床應用的步伐,應積極搶佔這一科研高地。

    首先,在頂層設計、資源配置、評價體系等方面支援基因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從而全面建立應對國際競爭的真正實力。

    其次,在醫療體制方面,應儘快將基因測序無縫連線到醫療體系中去,與病歷、醫保結合,逐步地改變醫生和病人的診治參與方式。可以從試點單位進行區域性探索。

    業內人士表示,基因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不僅關乎民生、公共政策,也決定了我國在前沿科技領域的國際地位。2020年,在IT與BT產業融合發展的浪潮中,中國具有測序技術強、人口基數大、樣本多、治療需求旺盛的優勢,應充分利用這一歷史機遇,將引領我國的基因技術研發與應用獲得新的突破。

  • 2 # 九天馬

    預測一下2020年將有什麼樣的技術變革會引爆全球?

    一:人工智慧,工業超自動化

    人工情感智慧是人工智慧發展的下一個前沿,能做到人工智慧識別和解釋物理環境的計算機視覺,是用於情感識別的關鍵技術之一。科學家證實到2024年,人工智慧可以識別人類的情緒意思。

    工業超自動化指的是,包括髮現、分析、設計、自動化、測量、監控和重新評估等。超自動化是多種機器學習、軟體包和自動化工具的組合,可以設計到成品一條龍。

    二:實用區塊鏈

    比如區塊鏈有可能重塑行業格局,它可以透過加強信任、提供透明度和增加價值交換,降低成本、縮短交易結算時間、改善現金流。

    三:5G普及創世界級物聯網模式,萬物互聯

    走入“萬物互聯”的時代,所有的東西將會獲得語境感知,增強的處理能力和更好的感應能力。將人和資訊加入到網際網路中,你將會得到一個集合十億甚至萬億連線的網路。

  • 3 # 胡仔智慧家居評測

    伴隨著5G網路在中國的快速發展。物聯網即將迎來下一個春天。物聯網中離我們最近的或許就是智慧家居。現在的智慧家居通訊協議混亂。沒有統一的平臺。2020年可以能會出現一種最完美的智慧家居解決方案或者平臺。只想可能引爆全球。

    如果智慧家居的普及率達到預期值。伴隨著智慧家居的服務和生態鏈將會被建立起來。這將會帶來巨大的利益。

  • 4 # 壹加壹大與貳

    僅個人看法,僅代表個人

    5G 已經在路上了,5G 基站,5G手機,智慧醫療,智慧汽車,等都在 配套中……

    還有一個忽視的問題,就是光纖寬頻 提速 1000M 或者 未來 10000M 也是可能的,

    影片,遊戲,4K,8K,等這些多需要高速寬頻傳輸的!佔用寬頻的大戶。

    目前的光纖寬頻,使用者多了,已經在超載!上網裝置,智慧家居等網路裝置太多了承載不了,急需更大的替代。

    作業系統,開源軟體春天

    物聯網,就是讓裝置上網,網路化,智慧化,遠端化,極大的提高效率。

    跨平臺,讓作業系統之間的鴻溝開啟,開源也是機會大大的

    驅動程式,不要忘記了,沒有驅動程式,很多作業系統和裝置都用不了。如果有人進入這個領域,如果開啟,那就是潘多拉。(比如蘋果沒有驅動程式,你用不了。LINUX也是如此。)誰解決驅動問題,誰救市下一個王者歸來,微軟Windows驅動最多所以打敗蘋果系統,安卓也是驅動最多)

    10多億人,一個人一個點子,玩法很多,不要小看人類。

  • 5 # 銘星V5君子

    大家好,我是科技領域愛好者,在我看來科技讓我們的生活進步,科技讓我們變得方便。,針對這個問題 以下就是關於我的觀點和分享:

    工業超自動化指的是,包含發現、剖析、規劃、自動化、丈量、監控和從頭評價等。超自動化是多種機器學習、軟體包和自動化東西的組合,可以規劃到製品一條龍。

    二:有用區塊鏈

    比方區塊鏈有或許重塑職業格式,它可以終究靠加強信賴、供給透明度和添加價值交流,削減相關本錢、縮短買賣結算時刻、改進現金流。

    三:5G遍及創世界級物聯網形式,萬物互聯

    走入“萬物互聯”的年代,一切的東西將會取得語境感知,增強的處理才能和更好的感應才能。

  • 6 # 探秘超級機械

    預測一下2020年將有什麼樣的技術變革會引爆全球?

    1.全息影象

    全息影象是指看起來像是在三維空間的投影影象。全息影象市場預計將超過50億美元,其中廣告佔比較重。在消費品方面,專業相機品牌Red宣佈推出其全息影象生成的Hydrogen 2手機,華為和三星也在開發具有全息影象功能的移動裝置,包括全息通訊。在娛樂領域,像洛杉磯的BASE Hologram這樣的公司繼續推出以去世的藝術家的全息投影為特色的“現場”音樂會,惠特尼·休斯頓將於2020年巡迴演出,但他們尚未掌握在全息影像中多角度渲染3D全息圖所必需的體積投影,因此門票銷售有限。為了避免引起人們對動物權利問題的爭議,德國馬戲團Roncalli推出了一種可以展示動物表演的全息眼鏡,既經濟高效,又不殘忍。

    2.量子通訊

    量子資訊因其傳輸高效和絕對安全等特點,被認為可能是下一代IT技術的支撐性研究,併成為全球物理學研究的前沿與焦點領域。基於我國近10年來在量子糾纏態、糾錯、儲存等核心領域的系列前沿性突破,中科院於2011年啟動了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力爭在2015年左右發射全球首顆"量子通訊衛星"。經過前幾年的技術積累.2020年會有很多井噴式量子技術應用成果出現!

    3.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的第一大成就是下棋程式,在下棋程度中應用的某些技術,如向前看幾步,把困難的問題分解成一些較容易的子問題,發展成為搜尋和問題歸納這樣的人工智慧基本技術。今天的計算機程式已能夠達到下各種方盤棋和國際象棋的錦標賽水平。但是,尚未解決包括人類棋手具有的但尚不能明確表達的能力。如國際象棋大師們洞察棋局的能力。另一個問題是涉及問題的原概念,在人工智慧中叫問題表示的選擇,人們常能找到某種思考問題的方法,從而使求解變易而解決該問題。到目前為止,人工智慧程式已能知道如何考慮它們要解決的問題,即搜尋解答空間,尋找較優解答。全球人工智慧浪潮來臨時,站立潮頭的只有中美兩國。其中美國獨領風騷,中國緊隨其後,雖然有差距,但差距在縮小。中美與其他地區、國家的差距則非常大,而且還將繼續擴大。

    4.新能源汽車

    人類現在必須找到高效而又清潔的能源.鋰電池/石墨烯/超級電容.都講成為下一個能源的爆點.隨著汽車人均擁有量越來越多.對環境的汙染又越來越嚴重。化石燃料也在日益的減少。國際環境的不穩定性。都會造成石油運輸的成本。所以這一問題必須得到解決。隨著像美國的特斯拉電動汽車日漸成熟。國產比亞迪電動大巴的大批次投產.蔚來,小鵬等電動車的崛起.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走進千家萬戶。

    以上是我的推斷,期待2020年國家發展的更好!

  • 7 # 使用者7255075350239

    一以中國哲學為指導意向的哲學全息繼續突破

    二人工智慧走向更遠,物聯網,大資料模型進入應用

    三 大健康成為人們的認識

  • 8 # 有趣的科技圈

    阿里巴巴達摩院釋出2020十大科技趨勢。這是繼2019年之後第二次預測年度科技趨勢。

    包括:人工智慧從感知智慧向認知智慧演進、計算儲存一體化突破AI算力瓶頸、工業網際網路的超融合、機器間大規模協作成為可能、模組化降低晶片設計門檻、規模化生產級區塊鏈應用將走入大眾、量子計算進入攻堅期、新材料推動半導體器件革新、保護資料隱私的AI技術將加速落地、雲成為IT技術創新的中心。

    達摩院認為,科技浪潮新十年開啟,圍繞AI、晶片、雲計算、區塊鏈、工業網際網路、量子計算等多個技術領域,將在2020年出現顛覆性突破。

    趨勢一、人工智慧從感知智慧向認知智慧演進

    【趨勢概要】人工智慧已經在“聽、說、看”等感知智慧領域已經達到或超越了人類水準,但在需要外部知識、邏輯推理或者領域遷移的認知智慧領域還處於初級階段。認知智慧將從認知心理學、腦科學及人類社會歷史中汲取靈感,並結合跨領域知識圖譜、因果推理、持續學習等技術,建立穩定獲取和表達知識的有效機制,讓知識能夠被機器理解和運用,實現從感知智慧到認知智慧的關鍵突破。

    趨勢二、計算儲存一體化突破AI算力瓶頸

    【趨勢概要】馮諾伊曼架構的儲存和計算分離,已經不適合資料驅動的人工智慧應用需求。頻繁的資料搬運導致的算力瓶頸以及功耗瓶頸已經成為對更先進演算法探索的限制因素。類似於腦神經結構的存內計算架構將資料儲存單元和計算單元融合為一體,能顯著減少資料搬運,極大提高計算並行度和能效。計算儲存一體化在硬體架構方面的革新,將突破AI算力瓶頸。

    趨勢三、工業網際網路的超融合

    【趨勢概要】5G、IoT裝置、雲計算、邊緣計算的迅速發展將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的超融合,實現工控系統、通訊系統和資訊化系統的智慧化融合。製造企業將實現裝置自動化、搬送自動化和排產自動化,進而實現柔性製造,同時工廠上下游製造產線能實時調整和協同。這將大幅提升工廠的生產效率及企業的盈利能力。對產值數十萬億乃至數百萬億的工業產業而言,提高5%-10%的效率,就會產生數萬億人民幣的價值。

    趨勢四、機器間大規模協作成為可能

    【趨勢概要】傳統單體智慧無法滿足大規模智慧裝置的實時感知、決策。物聯網協同感知技術、5G通訊技術的發展將實現多個智慧體之間的協同——機器彼此合作、相互競爭共同完成目標任務。多智慧體協同帶來的群體智慧將進一步放大智慧系統的價值:大規模智慧交通燈排程將實現動態實時調整,倉儲機器人協作完成貨物分揀的高效協作,無人駕駛車可以感知全域性路況,群體無人機協同將高效打通最後一公里配送。

    趨勢五、模組化降低晶片設計門檻

    【趨勢概要】傳統晶片設計模式無法高效應對快速迭代、定製化與碎片化的晶片需求。以RISC-V為代表的開放指令集及其相應的開源SoC晶片設計、高階抽象硬體描述語言和基於IP的模板化晶片設計方法,推動了晶片敏捷設計方法與開源晶片生態的快速發展。此外,基於芯粒(chiplet)的模組化設計方法用先進封裝的方式將不同功能“晶片模組”封裝在一起,可以跳過流片快速定製出一個符合應用需求的晶片,進一步加快了晶片的交付。

    趨勢六、規模化生產級區塊鏈應用將走入大眾

    【趨勢概要】區塊鏈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服務將進一步降低企業應用區塊鏈技術的門檻,專為區塊鏈設計的端、雲、鏈各類固化核心演算法的硬體晶片等也將應運而生,實現物理世界資產與鏈上資產的錨定,進一步拓展價值網際網路的邊界、實現萬鏈互聯。未來將湧現大批創新區塊鏈應用場景以及跨行業、跨生態的多維協作,日活千萬以上的規模化生產級區塊鏈應用將會走入大眾。

    趨勢七、量子計算進入攻堅期

    【趨勢概要】2019年“量子霸權”之爭讓量子計算在再次成為世界科技焦點。超導量子計算晶片的成果,增強了行業對超導路線及對大規模量子計算實現步伐的樂觀預期。2020年量子計算領域將會經歷投入進一步增大、競爭激化、產業化加速和生態更加豐富的階段。作為兩個最關鍵的技術里程碑,容錯量子計算和演示實用量子優勢將是量子計算實用化的轉折點。未來幾年內,真正達到其中任何一個都將是十分艱鉅的任務,量子計算將進入技術攻堅期。

    趨勢八、新材料推動半導體器件革新

    【趨勢概要】在摩爾定律放緩以及算力和儲存需求爆發的雙重壓力下,以矽為主體的經典電晶體很難維持半導體產業的持續發展,各大半導體廠商對於3奈米以下的晶片走向都沒有明確的答案。新材料將透過全新物理機制實現全新的邏輯、儲存及互聯概念和器件,推動半導體產業的革新。例如,拓撲絕緣體、二維超導材料等能夠實現無損耗的電子和自旋輸運,可以成為全新的高效能邏輯和互聯器件的基礎;新型磁性材料和新型阻變材料能夠帶來高效能磁性儲存器如SOT-MRAM和阻變儲存器。

    趨勢九、保護資料隱私的AI技術將加速落地

    【趨勢概要】資料流通所產生的合規成本越來越高。使用AI技術保護資料隱私正在成為新的技術熱點,其能夠在保證各方資料安全和隱私的同時,聯合使用方實現特定計算,解決資料孤島以及資料共享可信程度低的問題,實現資料的價值。

    趨勢十、雲成為IT技術創新的中心

    【趨勢概要】隨著雲技術的深入發展,雲已經遠遠超過IT基礎設施的範疇,漸漸演變成所有IT技術創新的中心。雲已經貫穿新型晶片、新型資料庫、自驅動自適應的網路、大資料、AI、物聯網、區塊鏈、量子計算整個IT技術鏈路,同時又衍生了無伺服器計算、雲原生軟體架構、軟硬一體化設計、智慧自動化運維等全新的技術模式,雲正在重新定義IT的一切。廣義的雲,正在源源不斷地將新的IT技術變成觸手可及的服務,成為整個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

    引用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白皮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銷售怎麼樣才能做好客戶的跟進和管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