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鑰匙心理

    你好這位家長,心理學家科胡特提出來叫:恰恰好的挫折,溫尼科特提出來:剛剛好的媽媽,說的差不多是一個意思,就是讓孩子遇到的挫折既不會微小的讓孩子感覺不到,也不會巨大到孩子承受不了形成創傷。

    很多家長不要因為自己的焦慮,不能讓孩子受一點委屈,什麼事情都要替孩子包辦,要做100%的好媽媽,還有些家長生活中照顧的無微不至,又怕孩子抗挫能力不行,讓他去參加什麼拓展訓練。這些都是對孩子成長的誤解,即折騰自己也折騰孩子。其實孩子的現實生活已經有足夠多的挫折,比如學習方面,生活方面,關係方面,這些都會去鍛鍊孩子,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孩子才會找到自己,實現成長。我們的任務是陪伴,而不是干涉,讓孩子充分的接觸外面的世界,認清現實,不去太多的干涉,又不失關注、關懷、關心,在必要的時候伸出援手。

  • 2 # 雁過留什麼

    現在時常看到新聞說某個孩子家長不讓玩手機跳樓了,某個孩子老師批評一下自殺了,孩子為什麼這麼玻璃心呢?因為生活中沒受過委屈,可是現實生活中挫折是難免的。挫折有利也有弊,靈活處理生活中的挫折孩子才能更成熟,一般來說,孩子遇到挫折都會出現,焦慮,倒退,冷漠,妥協這些反應。但是這些都是非理智應付挫折的方法,家長應該教會孩子在做事前,對可能出現的困難有充分的估計。對可能失敗的事有對應之策。教孩子有恰當的期望值,凡事量力而行,能揚長逼短,教孩子學會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以利在戰。讓孩子學會轉註意,合理宣洩,及時排解情緒。

  • 3 # 阿峰說體育

    日常生活中培養堅韌不拔的性格,遇到困難不退縮,勇於接受挑戰,失敗面前不氣餒,勇敢站起來繼續戰鬥,養成一種不服輸,不怕輸的性格。

  • 4 # 毛蟲小妖妖

    首先不要事事包辦。要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使孩子做的慢做的不好也要鼓勵他堅持。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小有多事情會出錯做了還不如不做或是孩子做了以後自己後續收拾更麻煩(例如孩子自己吃飯會吃的到處都是,家長會覺得收拾起來更麻煩還不如自己給孩子餵飯)。

    其次孩子遇到小挫折的時候不要過於緊張要延遲幫助。寶寶從出生到長大要經歷一個漫長而有趣的生長過程,寶寶的大腦每天都在開發技能每天都在增加,在這期間遇見困難是很正常的。如果寶寶學步時一摔倒就及時被抱起就會養成寶寶一有困難就要退縮哭泣讓大人幫助,如果寶寶運動時不小心磕碰到就責怪桌椅那麼寶寶會容易形成不正確的是非觀。

    再次要正確對待孩子之間的社交。孩子們在年齡、性格和體力上都有不同,所以一起玩耍時會有矛盾發生。家長要學會鼓勵和正確引導孩子處理社交問題,這樣才能讓孩子在社交中鍛鍊能力和心態。千萬不要一味包庇、護短,這樣會讓孩子養成驕嬌二氣。

    另外,父母也要善於學習、多學習新知識好跟寶寶講解交流,讓寶寶開拓視野、有更大的創造力。

    總之,我認為做父母是一件辛苦而有趣的事。我們見證著、伴隨著、引導著生命的成長,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成就。不是嗎?

  • 5 # 瀕湖後學

    首先抗挫能力是否能理解為:在我們徹底放棄之前,一直保持著不斷尋求方法來解決眼前所面對的困境的行為呢。

    作為一個決定陪伴並幫助女兒減少煩惱的爸爸角度來看,把這個詞彙放在對世界的認知非常少,邏輯思維能力還沒有怎麼形成的孩子身上並不怎麼合適。

    前些時女兒有一次數學測試,事後我問了幾次測試結果下來了嗎。女兒說沒有,晚上從她媽媽那裡得知老師已經在家長群裡公佈了測試的結果。我只好心知了,隔天女兒拿出來了測試卷子要求家長簽名。女兒一邊呵呵笑著說最差的誰誰誰只得了28分。我一看卷面58分,心裡還是咯噔一下,畢竟我輔導了有段時間了。還是耐下性子問她:你的成績比最的也好不了多少,為什麼你還能笑的這麼開心呀。她說:這個我還是有把握的,我考試成績差的時候,你也沒有罵過我,打過我呀。我又問:那你測試得了這個成績,自己感覺怎樣呀。她說很不爽。我接著問:那你有沒有想過問題出在哪裡?她說:我錯的地方都有問過同學了。我心裡還是嘀咕著幹嘛不問老師呀,現在老師的活真挺輕鬆。不過尋思也不能要求老師太多,他們畢竟是一對多,如果碰到這種情況要一對一,那確實工作量要大到無法回家。從女兒早就得到測試結果而又不馬上告訴我,她應該是感覺到了自己的困境,小腦袋也是思考著尋找解決困難的辦法的,她不也找同學幫忙了,但還是覺得困難重重出現刻意迴避而不馬上告知我結果。至於為什麼她不找最應該找的老師那尋求幫助,細想是能理解的。也許老師在家長面前還是能客觀和冷靜的分析,當你成績真差時在老師面前肯定不受待見的,估計也憋了一肚子火呢。我只能繼續問她:要不要我們一起分析一下,然後想辦法讓你下次測試得一個好的結果,讓你自己感覺爽一點呢。她愉快的大聲說,好呀。當然問題有很多,最直觀的比如書寫,列豎式都擠到一堆,數位都對不準。經過一個晚上的緩慢糾正,首先她自己覺得作業看起來賞心悅目了。第二天回來說得到老師表揚了,因為課堂作業改正了書寫方法,而且準確率高了特別多。她自己決定每個學科都改進書寫,慢慢堅持著養成好的書寫習慣。在接下來的一次測試得了97的分數,自己開心的不得了。

    總結來看,女兒能讓我知道她的困境,並告訴我她真實感受,就像遊戲有了一個非常好的開局。她的小腦袋也自己思考過,不過真的解決不了。在這個時候孩子最信任就是父母,向父母尋求幫助是最好的途徑。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首先一定得擠出時間陪伴孩子。在看到孩子糟糕的成績時別隻顧發洩情緒,請耐心瞭解孩子的困境,體會他們的感受,並引導孩子向你求助,並養成這個習慣。向父母求助是一種好習慣,像是一扇最安全和最可信的大門,一定要保持敞開。我們得想想我們做的夠不夠,而不是想著培養抗壓能力,那要求過度了。

    羅裡吧嗦,流水而敘。對了,培養孩子和人工智慧很像,解釋起來也非常的貼切。當你只寫入了幾段程式碼,還不具備學習能力,你只能繼續不斷寫入程式碼,直到有了學習能力,繼續寫當ai有了深度學習能力,就自己學習自己解決難題了嘛,不就有了抗壓能力了呀。

    全力輔導女兒也有不短的時間了。真覺得既照顧孩子生活又輔導孩子學習的媽媽們太不容易了,向你們致敬!

  • 6 # 宋東亞職業家長

    一是給孩子提供輕鬆溫暖的成長環境,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只有安全感充盈的孩子才有強大的成長動力,才能勇於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

    二是家長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孩子長期和家長生活在一起,家長的言行舉止時刻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家長良好的應對挫折的品質自然會傳導給孩子,這會孩子應對挫折的重要基礎;

    三是注重培養孩子面對問題時積極主動的態度;

    四是激發並保護孩子的探索精神,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允許孩子自主的探索世界;

    五是引導和協助孩子分析、解決問題,並及時進行鼓勵和總結,讓孩子在解決問題中體會到掌控感、價值感和勝任感,從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自豪感和自驅力。

  • 7 # 悟姐有話

    我們不得不承認,也許是生活太順風順水了,又或許是父母過於呵護,有許多孩子抗挫能力極弱,動不動就意志消沉、萎靡不振,更有甚者要死要活,讓人分外擔憂。今天就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悟姐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

    教會孩子坦然面對。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困難與挫折是我們必須經歷的,無需害怕與逃避。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正視它、戰勝它,你才能蛻變與成長。此時此刻,無需推給父母替你擋道,他們能庇佑你一時,卻不能庇佑你一世。更不能怨天尤人,該來的遲早都要來,早一天成長,你才會無堅不摧地面對未來吶!

    鼓勵孩子勇敢戰勝。

    當一帆風順的孩子,冷不丁遭遇重創時,面對他們的頹廢與萎靡,作為父母,千萬不能著急上火,更不能冷嘲熱諷。此時我們要拿出宰相肚裡能撐船的風範,耐心地鼓勵孩子,堅強勇敢地面對、克服它。有了你的及時相助,他們才能咬牙堅持下去。誰都是從這個坎過來的,想想自己的過去,許多憤怒便會釋然了!

    平時須適當減壓。

    凡事抗挫能力弱的孩子,一般自尊心都特別強。愈是勤奮好學,愈想出人頭地。雖然有些父母明著不施壓,但言語措辭中,總會暴露出內心的一些小秘密。孩子又不傻,自然不會揣著明白當糊塗。稍有不如意,便會將後果無限擴大話,不由自主地便鑽牛角尖。倘若父母不及時幫其緩壓,等到釀成大錯,後悔都來不及嘍!

    當然了,百人百性,各家寶貝的情況又迴異,所以家長朋友有應具體問題,具體靈活應對。提早下點功夫,幫助孩子邁過人生的第一道坎,對於他以後步入社會影響深遠,寶貝一定會對您感激涕零喲!

  • 8 # 王燕子

    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

    大表姐個人觀點:只需要適當的協助和鼓勵就好。

    孩子的挑戰是從出生就開始了,有了挑戰必然有挫折。從第一次允吸、抬頭、拿東西、翻身、爬行、走路,再到讀書時候的學習,然後是步入社會的工作,初為人母人父等等,所以我們一定要告訴孩子挑戰與挫折是並存的。

    首先要明確這個觀點,我們的孩子對挫折有個正確的認識,才會無所畏懼。

    其次是孩子遇到挫折我們應該怎麼樣幫助他樹立信心。挫折會讓我們的孩子越挫越勇,也會讓我們的孩子喪失挑戰的勇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父母對待挫折的態度是會影響到我們孩子的抗搓能力的。其實生活中任何事情對我們孩子都有挑戰,舉個例子:我家寶貝最近迷戀上了搭積木,搭積木肯定是要搭的高高的才最開心。一開始搭積木也不是很順利,搭到三層左右就開始歪了,然後再往上搭裡開始晃,最後倒了。搭了幾次他開始不淡定,後面有點急躁,我們千萬不能對著孩子說“這點事情都做不好”,這個時候是他最沒有信心,開始進入了自我懷疑的狀態,你這一句看似隨口一說的話對他是致命的打擊,他開始相信自己是真的不行。我們可以換個方式說話的方式“寶貝,你前面兩層搭的很穩,真棒”給他一個大拇指,然後我們接著說“可是上面的幾層有點晃,沒關係的,我們一起來找一下原因好不好”。其實我們肯定是知道積木歪了才導致的晃,這個時候我們不能直接說出來,而是要引導他,讓他自己去發現問題的所在。最後他發現了問題所在,重新搭好了積木,我們可以這樣對他說“哇,寶貝,你可真厲害了,這個問題我都沒看出來,你觀察的可仔細,以後我得向你多多學習了”,給他一個肯定的眼神。然後再找一個休閒放鬆的時間和他一起去探討挫折這個話題,讓他正確的認識挫折。

    有的時候我陪他一起畫畫或者是做其他事情,我也會做不好,這個時候他也會對著我說“媽媽,沒關係的,我們這樣,你看,然後就會給我示範”。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感動的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估計他犯錯,我也是用同樣的方法去對待他,他也會很感動吧。

    我們引導孩子就像是搭積木,把底座打穩了,後面就不用你操心了。

    寫的每一遍文章都是我自己正這樣做著;

    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把我自己想成是那個孩子,我需要父母怎麼樣對待我,我才能更好;

    我愛我的孩子,但是我的孩子更愛我。

  • 9 # 心願9383

    讓孩子放手去做,明知錯了也讓他做,只有自己做過之後知道錯了才印象深刻,告訴孩子沒有人是一帆風順的,大家都是挫折中長大的。我就是這麼教育孩子的,我家孩子現在就是那種地球只剩下她一個人了,她也會好好活下去的人。

  • 10 # 泉媽育兒心得

    俗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似乎說明父母對孩子的付出與得到的回報不成比例,但這並不能完全怪孩子,父母也要負很大責任。事實上,現代社會中孩子依賴成性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依賴父母是每個孩子必經的階段,如果孩子對父母一點都不依賴,那麼父母未免會傷心難過。同時,在某種程度上,父母對孩子也有情感上的依賴,並把孩子的依賴當作自己的一種期待,一種與孩子血肉相連的情感宣洩。問題的關鍵是,父母如何掌握孩子依賴和自立的尺度?

    消除孩子浮動的情緒,增強抗挫力

    同樣是考試失敗,每個孩子的應對方式不一樣,有的認真吸取教訓,奮起直追,爭取下一次的進步;有的就此消沉,一蹶不振,再有沒有學習的動力;更有甚者產生輕生的念頭,跳樓自殺!種種結果,表現出孩子的抗挫力,所謂抗挫力就是指一個人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

    抗挫力的大小,與孩子的經歷有關,也與孩子的意識、意志有關。一個能夠正確對待挫折、意志力堅強的孩子,在面對不如意時,情緒波動相對比較少,抗挫力則相對比較高。我們要引導孩子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困難和挫折,儘可能地不被挫折擊倒,就是被擊倒了也要儘快爬起來。這樣,他們才能得到經驗的積累。因此,當孩子面對困難和挫折時,父母不妨採取一些措施:孩子能自己解決的困難,讓他自己解決;孩子不能解決的困難,可以建議他找父母或朋友、同學幫忙解決。總之,如果我們想要孩子將來獲得成功,就要千方百計地讓孩子學會抗擊挫折,不斷增強抗挫力。父母具體應該如何做呢?

    1、教孩子凡事往好處想。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如果覺得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看看比自己還不幸的人。這可以稱為對比推理法,當一個人看到不幸的並不只有自己的時候,心裡自然就會平衡一些。

    2、告訴孩子,現在的挫折對未來來說,只是過去的回憶。不要一味地回顧過去,不要對曾經遇到的挫折過於在意,要充分享受現在及未來。過去的已然過去,悔之無益,耽誤的只是自己的時間,糟蹋的只是自己的情緒。

    3、教孩子關注挫折背後更多的東西。當孩子在人生路上面對失敗、挫折時,父母應鼓勵孩子不要氣餒,要善於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讓心中產生正面的能量,失敗、挫折給孩子帶來的收穫遠遠比他失去的要多。

    孩子依賴成性,會使孩子失去抗挫力

    同事曹姐剛到辦公室,女兒的電話就從學校追來了:“媽媽,我忘帶英語書了,第三節課就得用,你快回家幫我取!”曹姐有些不悅地說:“你怎麼又忘東西呀?”電話裡女兒卻已經急了:“你到底管不管呀?反正我第三節是英語課,你看著辦吧!”說完,“啪”的一聲結束通話了電話。曹姐有些為難,今天是公司月底的結賬日,是財務部最忙的一天。可女兒的英語書怎麼辦呢?猶豫了一會兒,曹姐還是請假幫女兒送了英語書。

    許多父母都有一個誤區,覺得為孩子準備好一切,讓孩子享受現成的東西,是對孩子最大的愛。其實,這是以孩子失去獨立能力作為代價的。孩子享用越多現成的東西,就越會認為,社會理所當然要為自己服務。而長大後,當他們面對嚴峻的現實,就會覺得社會虧欠自己,就會仇視社會。如果父母過度以孩子為中心,只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會使孩子不自覺地養成以自我為中心,只為自己考慮的習慣,認為別人為我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理所當然的,繼而成為一個自私、狹隘的人。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只會找父母來幫忙解決,一旦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就會不知所措,這也使孩子失去了抗挫力。同時,父母把自己的一切都寄託在孩子身上,無形中也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其實,這是父母對孩子獨立人格的一種不尊重。

    要知道,孩子終究是要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的,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是伴隨孩子一生的最基本的生存本領。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照顧不好,連自己的物品都不會整理,必然會在生活中處處碰壁,那麼即使功課再好、分數再高,將來也不會有大發展。那麼,身為父母應該如何改變呢?

    1、父母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要給孩子一些空間。把孩子應該自己完成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及他應該承擔的責任,統統交給孩子,給他獨立面對這一切的機會,使他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的人。

    2、注意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自理能力。讓孩子學會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學習用具,自己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掌握生活的技能,同時鍛鍊孩子的抗挫力,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3、對於已經在生活和自理能力上出現問題的孩子,父母更要痛下決心,停止包辦代理。但父母要給予孩子一些提示、指導,讓孩子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當孩子有進步時,要給予肯定和鼓勵;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不要急於替他補救,讓他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並從中吸取教訓,避免下次再出現同樣的問題。

    孩子依賴父母,大多數是溺愛造成的

    生活中隨處可見這樣的父母:怕孩子摔倒受傷,不讓孩子學騎腳踏車;怕孩子扎到腳,不讓孩子在沙灘上脫鞋;怕孩子摔壞餐具,不讓孩子拿碗筷……塑造孩子的主動權在父母手中。面對諸多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悲劇,我們與其想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倒不如反思一下現在的父母都怎麼了。父母無微不至地關照、保護孩子,看起來是為了孩子好,實際上會使孩子失去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限制孩子能力的發展,使孩子變得“無能”。那麼,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會給孩子的心理發育造成哪些不良影響呢?

    1、影響孩子的社會性。受到過分保護的孩子,人際交往侷限於父母和親人,不能從廣泛的交往中體驗他人的情感、意識及價值觀念等。進入學校後,往往不知道與他人交往的手段和方法,從而形成孤僻、依賴、憂鬱的性格,甚至產生嚴重的社會行為問題。

    2、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被過度保護的孩子很少有機會去探索,去努力發展和表現自己的智力。更加糟糕的是,由於很少有需要自己動腦、動手的機會,這樣的孩子進入社會後常表現出軟弱、退讓和懶惰的性格,不能獨立完成作業,不願動腦筋想問題。

    3、讓孩子失去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很多父母不願意讓孩子的作業中出現很多錯誤,從而被老師批評,在同學面前很沒有面子,就情不自禁地包辦代理。父母要丟開這個“面子”,讓孩子學會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任。比如,因為他上課沒注意聽講、寫作業不認真,所以知識沒掌握、考試沒有得到好成績,這樣孩子下次就會警醒。而父母的包辦代理會讓孩子失去這種責任感,以後還會犯同樣的錯誤,形成惡性迴圈,使孩子總是不能獨立品嚐成功的果實。

    給孩子上好挫折教育這堂課

    有的時候,孩子無法面對挫折並不是他的錯,而是從來就沒有人教他如何應對挫折。幫助孩子正確應對挫折,在心理上成熟起來,是父母教給孩子的一項最重要的技能。做好這一點,孩子日後面對生活的無情時,才能選擇勇敢面對,避免因為缺乏應對挫折的能力而自暴自棄。那麼,父母具體該如何做呢?

    1、幫孩子樹立“我能行”的積極態度。當孩子遭遇挫折的時候,父母要微笑著說:“來吧!你肯定行!”這種激勵和期待比什麼都管用。要知道,孩子第一次學走路就是在這樣的鼓勵下開始的。當他們跌跌撞撞撲向父母的懷抱時,父母鼓勵的微笑和成功的喜悅交織在一起,那是世間最大的幸福。

    2、讓孩子經受磨練,避免對他們過分嬌縱。承受挫折的良好心態,是在童年和青少年時受過挫折並不斷地解決困難中磨練出來的,是一個人素質高低的重要標誌。作為父母,要注意從小讓孩子經受各種磨練,避免對他們過分嬌縱。

    3、幫助孩子把挫折變成財富。失敗的教訓、苦難的環境磨練了人們的意志,會讓人越挫越勇,最終實現遠大的發展目標。孩子遭受挫折以後,會在心理上引起不舒服的感覺。但是,只要意志堅定,善於總結教訓,就能從中獲取有價值的東西。

    4、幫助孩子走出失敗的陰影。優秀的父母懂得鼓勵孩子,引導他們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從而充滿自信地迎接失敗的挑戰。當孩子失敗的時候,父母要幫助他們從事件本身解脫出來,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從錯誤中總結經驗和教訓,而不要因犯了錯誤而使自信心受到損傷,甚至受到摧毀。

    合格的父母應該學會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自己去做決定,即便他們有時會做錯也無妨,這個過程本身就對他們的未來大有好處。父母不應該是代替孩子做事的“代理人”,而應該是在背後支援孩子的“堅強後盾”。

  • 11 # 佳爸談教育

    經常聽到家長說,孩子一遇到困難就哭,比如玩積木、做手工呀,只要弄不好,就會大發脾氣,開始哭鬧。這都是因為缺少對孩子抗挫能力的培養。其實,對於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培養,家長需要遵循:善於利用生活中的“挫折”順勢而為,放手+鼓勵相結合的方法。

    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1、善於利用生活中的“挫折”順勢而為。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夠獨自面對來自生活和社會壓力。其實,對於鍛鍊孩子的抗壓能力這件事,家長不必刻意而為之,只要善於利用生活中的“挫折”順勢而為即可。

    如:孩子不會搭積木,父母需要做的不是幫助孩子搭好,而是先讓孩子明白,發脾氣對於不會搭積木這事一點幫助也沒有,遇到問題應該先想辦法解決。告訴搭積木是要講究方法,做其它事情也是一樣,然後再給孩子演示一遍,再讓孩子自己搭一遍,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自己找方法,抗挫折能力也會隨之增強。

    2、放手+鼓勵相結合。

    讓孩子學會自己生活。

    生活中善於自理的孩子在生活中會表現出堅強的一面,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能自己去處理問題,不會無所適從。因此,父母要在生活中多鍛鍊孩子,如:自己做飯,自己穿衣,自己整理自己的東西等,讓孩子學會自己生活,讓他們自己去面對生活。

    鼓勵孩子多與社會打交道。

    有些孩子屬於內向型的,這些孩子只習慣於同自己熟悉的人待在一起,與社會的人打交道時會產生一種潛意識的懼怕。父母要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多鼓勵孩子與別人打交道,這樣才能增強孩子處事的能力。

    幫助孩子增強應對恐懼的信心。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時常發生害怕的情緒,父母不要嘲笑或處罰他們,應該體諒和幫助他們。

    經常給孩子講一些有趣的知識,有助於消除他們的害怕心理,如孩子害怕蜜蜂,可以耐心地向他講解蜜蜂是如何辛勤工作的,只有不惹它,它就不會哲你。

    結束語

    父母要想真正幫助孩子培養抗挫折能力,就最好需要遵循:善於利用生活中的“挫折”順勢而為,放手+鼓勵相結合的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雄聯盟》中為什麼召喚師峽谷地圖不大,很多人就是玩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