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娟瑪愛唱歌

    農作物生長期要多給它澆水澆肥,長得快又漂亮的,如果不給它水和肥的話長勢特別的慢,它的苗又黃又小,農作物也要有蠻多的人工去管理

  • 2 # 魏嘉誠

    水稻:性喜溫涼,水分條件和光熱較好的平原,如我國的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適宜種植

    小麥:耐旱耐寒耐鹽鹼,適應性強,分冬小麥和春小麥兩種。冬麥多分佈於華北和黃土高原;春麥則分佈於東北地區

    甘蔗:高溫多雨的熱帶、亞熱帶,多分佈於東南沿海地區和海南,臺灣

    甜菜:氣候溫涼的中溫帶,分佈於東北,寧夏,新疆北部一帶

    花生:對熱量要求較高,多分佈於華北平原,集中分佈於山東丘陵一帶

    油菜:土肥地平,光熱較好的亞熱帶地區,如長中下平原

    棉花:光照充足、灌溉水源、土壤肥沃,多分佈於長中下平原和四川盆地及華北地區(新疆的長絨棉質地最好)

    黃麻:喜高溫,水分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的三角洲地帶。典型分佈區是恆河三角洲

    茶葉:喜溫好溼,喜酸好陰.適宜我國江南丘陵酸性紅壤生長

    棉花生長髮育對氣象條件的要求

    棉花原產於熱帶,屬多年生木本植物,它是沿淮淮北主要經濟作物之一,由於春秋兩季乾旱,冬季溫度低,夏季雨水集中,地下水位高,易受漬澇,同時土壤肥力偏低,基本上是一年一熟,冬季休閒耕作制

    棉花是喜溫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怕低溫霜凍,怕陰雨漬澇,怕乾旱高,怕病蟲危害,一生需降水量450-650公釐。而沿淮淮北從4月11日播種到10月31日停止生長,共205天,≥10℃的活動積溫3450℃,降水量668公釐。

    ① 溫度:

    棉花在整個生育期中,要求較多的熱量,在土壤水分適宜時(土壤溼度18-22%),棉花在日平均氣溫10-12℃即可開始發芽出苗,最適宜溫度在25-30℃,超過40℃不利,以土壤溫度15℃,有5-7個晴天播種為宜。若日平均氣溫在20℃以上,土壤水分適宜條件下,出苗只需4-7天。若溫度低出苗緩慢,易染病害,甚至引起爛種現象。如果氣溫低於15℃,又多連陰雨,對幼苗生長不利。當地面溫度降到3-6℃時部分葉子受凍害;降到1-2℃,植株部分或全部凍死。沿淮淮北地區4月上中旬常有低溫或霜凍危害,晚霜最遲在4月16日結束,歷年4月中旬極端最低氣溫達零下3.8

    ℃,地面極端最低達零下4.1℃,因此,棉花在幼苗生長期間,必須密切注意低溫霜凍的危害。

    棉花出土生長速度與溫度有關,在幼苗16-18℃時10-15天開始長出第一片真葉,25℃時只需7-10天,14℃時需20多天。棉花進入現蕾期以後,溫度高,現蕾又快又多,最低溫度不低19℃,現蕾初花期氣溫以25-30℃最為適宜,在25℃以上有利於生長髮育。開花至吐絮生物學最低溫度是15-18℃,吐絮期溫度以20-30℃較合適,低於20℃成熟期後推,低於15℃光合作用和有機物質轉運受阻,並影響棉花纖維質量。這個時期溫度日較差大對促進早熟有利。沿淮淮北5

    月上旬後期及以後日平均氣溫都高於18℃,最低氣溫都在0℃以上,6月份均在24-27℃,因此,5-6月份有利於棉花生長髮育。在吐絮期要求天暖,晝夜溫差大,氣溫在25℃左右,有利於吐絮,若氣溫低於12℃或高於40℃都會引起棉桃脫落。

    ② 水分:

    棉花是直根,有較發達的根系,具有一定抗旱能力,但對水分要求十分敏感。棉花不同生育期對水分的要求不同,當種子吸收相當自身重量近一倍水分時即可膨脹發芽,播種要求田間持水量65%-80%對出苗有利。乾旱時影響出苗,大雨則使棉田板結,潮溼缺氧,呼吸作用差,出苗受阻;陰雨連綿根系發育不良,且易感染炭疽、立枯等苗期病害。幼苗期土壤溼度適宜可提前現蕾。幼苗期需水不多,現蕾期地上部分生長加快,需水量逐漸增加,始花至裂鈴初期達最大值,這時的需水量是其一生中的一半以上。乾旱或氣溫>35℃時會阻礙棉株發育,引起蕾鈴大量脫落。但水分過多,棵間空氣溼度增大,也易引起蕾鈴脫落。進入吐絮成熟期後,需水逐漸減少,這時土壤水分以55%-70%為宜,此時陰雨多,溼度大易遭病蟲害,發生僵爛鈴,緩吐絮,土壤乾旱又會使棉鈴提前開裂,提前停止生長,降低產量和品質。

    棉花只有在充足的陽光下生長髮育才能良好,從日出到日落,所有葉片都隨著太陽方向而轉動,以爭取較足光照,充分的陽光才能壯苗,早發,增枝現蕾。棉花對光照強度也有一定的要求,若遇到長期陰雨,棉株生長受阻,影響有機養分製造與轉運,植株體內糖分減少,含氮物質增加,會引起大量蕾鈴脫落導致瘋長。棉花生育後期,充足光照,有利光合作用,可增加鈴重,提高棉絮質量,最怕秋雨連綿,光照不足,引起莖葉瘋長,株鈴易遭病蟲害,使僵爛鈴增加,並延遲成熟,增加霜後花。

    小麥生長髮育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土壤、水分、養分、溫度、光照和空氣是小麥生長髮育必需的環境條件。要取得小麥高產,一方面應因地制宜地選用優良品種,另一方面要透過田間管理創造適宜小麥生長髮育的環境條件。

    (一)土壤:般認為,最適宜小麥生長的土壤,應是熟土層厚、結構良好、有機質豐富、養分全面、氮磷平衡、保水保肥力強、通透性好。此外、還要求土地平整,這樣才能確保排灌自如,使小麥生長均勻—致

    二)水分 水分在小麥的—生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據研究,每生產l千克小麥約需1000一1200千克水,其中有30%一40%是由地面蒸發掉的。天津市在小麥生長期間,降水量只有需水量的 l/4左右。所以麥田的不同時期灌水,以及採取抗旱保墒措施,對於補充小麥對水分的需要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養分 小麥生長髮育所必需的營養元素有碳、氫、 氧、氮、磷、鉀、硫、鈣、鎂、鐵、硼、錳、銅、鋅、鉬等。氮、磷、鉀在 小麥體內含量多,很重要,被稱為“三要素”。天津市中低產麥田一般缺氮少磷,生產中必須注意補充,而鉀素除高產田、沙土地外,一般不缺。

    (四)溫度 小麥的生長髮育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適宜溫度範圍。在最適溫度時,生長最快、發育最好。

    五)日照 日照充足能促進新器官的形成,分櫱增多;從拔節到抽穗期間,日照時間長,就可以正常地抽穗、開花;開花、灌漿期間,充足的日照能保證小麥正常開花授粉,促進灌漿成熟。

    適宜花生生長的氣象條件

    花生性喜溫、喜光、耐旱,系短日照作物。

    一、溫度 不同型別的花生,播種層的適宜土壤溫度如下:珍珠豆型、多粒型花生播種期的適宜地溫12℃,發芽期適宜地溫25—35℃,開花期適宜地溫25—28℃,最高38℃,最低22℃。莢果發育的適宜地溫25—33℃,最高37—39℃,最低15℃。龍生型、普通型花生播種期適宜地溫15℃,發芽期適宜地溫25—35℃,開花期適宜地溫25—28℃,最高38℃,最低22℃,莢果發育的適宜地溫25—33℃,最高37—39℃,最低15℃。

    花生各生育期適宜的氣溫如下:發芽的適溫為25—35℃,40℃以上胚根生長受阻。開花期日平均氣溫25—28℃,開花最多,低於22℃或高於30℃開花數明顯下降。溫度低於等於19℃時,受精過程受阻。莢果發育的適宜地溫25—33℃,從果針入土到莢果成熟,需要5釐米土層的有效積溫(15℃以上)480—570℃。

    二、水分 花生較耐旱,受旱後也比較容易恢復生理功能。但要獲得高產,還要有足夠的水分,不同品種,不同氣候區的花生,耗水量有很大差異,一般情況下,北方半乾旱區春播普通型大花生,畝產150—175公斤,其耗水量為315—345毫米,當畝產達250公斤以上時,則耗水量435毫米以上。在南方溼潤氣候區播種的珍珠豆型花生,畝產200多公斤,耗水量僅為180—255毫米。

    花生在整個生育期中,有兩個水分敏感期,即飽果後期和結莢後期,特別是結莢後期,遇到乾旱減產嚴重。若結莢後遇到20天的乾旱,籽仁可減產83.5%,而飽果期有20天干旱,減產也可達56%。

    三、光照 花生喜光,生長期中需要較強的光照,若光照不足,對花生生長不利,開花減少,秕果增多,產量下降。但莢果發育不能缺少黑照條件。

    咖啡的生長條件

    咖啡原是熱帶雨林下的植物,在系統發育中,形成需要靜風、溫涼、廕庇或半廕庇及溼潤環境的習性。

    (1)溫度。對溫度的要求隨栽培種類而異,小粒種較耐寒,喜溫涼的氣候,要求年平均溫度19-21度,當月平均溫度降至13度左右,植株生長緩慢,降至8度時,嫩葉生長受抑制,枝幹節間變短,絕對最低溫零下一度時,嫩葉及未木栓化嫩莖受凍害。若氣溫陡降、陡升,受害重。管理差、生長不良的受害重,枝條幹枯,造成減產。反之,受害則輕。

    (2)雨量。年降雨量在1250毫米以上,分佈均勻,特別在花期及幼果發育期,有一定降雨量最適宜咖啡的生長髮育。

    (3)光照。咖啡不耐強光,需要適當的廕庇,光照過強,生長受到抑制。如果加上水肥不足,就會出現早衰現象,甚至死亡。廕庇過度,枝葉徒長,花果稀少,產量亦很低。

    對光量的要求隨種類及發育階段而異,大粒種最耐光,可在全光照下生長。小粒種比中粒種較耐光。幼齡咖啡需要較大的廕庇度(60-70%),成齡咖啡則需要較小的廕庇度(25-30%)。咖啡對光照強度的適應能力隨栽培措施而改變,加強水肥管理,植株營養條件好,可以增加對光照的適應力,因此,在精細的栽培管理措施下,可以進行適當密植的無廕庇栽培,以獲得高產。

    (4)風。咖啡喜靜風環境,颱風及幹風對植株生長都不利。颱風吹落葉片、果實,吹斷枝幹。幹風影響咖啡開花,降低稔實率。

    (5)土壤。咖啡根系發達,吸收根分佈淺,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 3 # 奎山漁夫趕海

    以玉米為例,山東一般在4月初開始播種春玉米,鮮食玉米還有種的更早的,搶時間,早上市,賣個好價錢,整地起大壟,擇適當翻耕除茬耙細的中上等肥力的地塊,平、窪地不限。在我這邊大都選擇種雙溝,從地邊過一米為中心,一邊一溝,在過一米為第二溝,這樣壟面大約0.70米左右,方便壓地膜,超過5月的春玉米,棒子明顯不大,再晚就是麥收後種植的夏玉米,搶種,越早越好!

    常吃的大蔥,種植一般分兩季種植,開春農曆的2月中旬至3月,種早了地溫低,出芽率差,種晚了,會遇到第一茬地蛆,不好管理。第二次種植時間是寒露蔥,必須過寒露5/10天種植,太晚了,過冬苗弱容易凍死,種早了來年開春不等賣就打骨朵了,成了小老蔥。這就是時間的重要性。

    現在的制種技術很成熟,種子袋上會標註種植時間,注意事項等,華夏遼闊,南北東西溫度氣候差異很大,大家在種植過程中,仔細閱讀,結合當地實際種植!

  • 4 # 村民小江

    農作物的生長期都有哪些特點,比方說呢?

    小麥。小麥是一種耐寒、耐旱、耐鹽鹼、適應性較強的農作物品種。其生長期對水份要求相對不高。在越冬期其地塊以上幾乎停止生長,但根系則在冬季繼續向土壤中“深抓”。進入春天氣溫回升。小麥進入返青期,其片長速度加快。中後期要加強對葉繡病、紋枯病、紅蜘蛛、白粉病等病害蟲害的防治。後期粒籽飽滿則更表現出對光照及溫度的敏感催熟。水稻。水稻適應性廣,品種型別多。是大米的原產物,是較為普遍的農作物。其前期發種育苗包括生長都是以水為養的。中後期對土壤的含溼性有極大的依賴。所以種植水稻必須有足夠優質的水資源條件。雖然水稻也可旱作,但其品質產量及生長期都不具有其穩定性。水稻在其生長過程中管理環節多,對技術性有一定的要求。對基肥氮、磷、鉀肥等的合理施入有利於其生長、發顆、壯穗。其生產管理的兩大環節育苗期,和栽植期。跟蹤管理是其穩產高產的基礎。油菜。油菜在我國種植較為廣泛。播種後的一般在一多月開花。開花期是油菜整個生長階段對養料需求最大(強)的時侯。此段要加強各種料肥的施入。約20至35天左右結籽殼。在結籽前期對氮、鉀肥適量補充則更有利於籽殼的飽滿。結殼中後期油菜對溫度的要求趨於更高。 總結,當然農作物的種類還有很多,這裡不一一表述。其共性的需要對土壤、水份、料肥、及光照透風都有需要。對於各類農作物生長特性,要根據其本身屬性進行管理。

  • 5 # 泰山農家人

    看到這個題目,如果細想想,各種農作物在生長期確實有很多共同點。

    都喜歡腐熟的農家肥和氮磷鉀複合肥。農家肥中含有農作物需用的各種養分,並且舒鬆土壤,不板地。複合肥中氮元素能起到發苗的作用,而磷元素起到壯苗、枝粗葉茂的作用,鉀肥可使農作物果實增加養分、更加飽滿。

    深鋤。種植後的農作物,無論是高杆作物,如玉米、穀子等,還是地下作物,如紅薯、花生等,都需要深鋤。深鋤的好處:一是能除去雜草,二是能夠舒鬆土壤,有利於作物根系舒服的生長,還能起到保溫、抗旱的作用。

    發苗壯苗。不管是點播的農作物,還是移栽的農作物,都需要壯苗,如果前期旺長,則會形成苗嫩秧賴,容易發生病蟲害。高杆作物容易倒伏,地下作物不利結果。而壯苗後,枝粗葉茂,體能養分增加,枝葉增大增厚,能更好的吸收陽光,促進光合作用的轉化。

    喜沙土,怕澇。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不管在地下紮根還是在地下結果,都需要排除垃圾,吸收外界的養分,因此都喜歡沙土地。而黃土地在農作物生長中,不容易喘氣,從而不利於健康生長。它們不怕微旱,但怕澇。發生澇災後,輕則秧苗微黃,重則發生爛根、爛果。因此,地內不能存水,要及時排除。

    總之,農作物在生長中,共同的特點很多,如萬物生長靠太陽。當然還有不好的一個共性就是都會發生病蟲害,但由於它們的本質不同,發病及用藥不同。需根據各自情況預防防治。

  • 6 # 基層農人

    農作物的生長期都有哪些特點,比方說呢?

    農作物的生長期包括從播種到收穫這一整個過程,植物生長的過程很複雜,不同的植物也有差別,但它們的共同表現特徵,都要經過從幼苗、拔節、孕蕾、開花、結果、成熟這幾個重要時期。

    幼苗期:這時的管理重點就是以蹲苗為主,適控水肥,加強中耕鬆土,以提溫保墒和增強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生長髮達,提高根系吸收能力,使苗株健壯,避免徒長,造成莖稈細弱,抗逆能力降低,或因徒長而造成只長莖葉,不結果實等現象,象茄子、番茄、辣椒等,蹲苗時間短,氮肥量大,極易造成幼苗徒長,光長身材、不結果實或結果很少等現象。

    到了作物拔節期:是水肥需求量大的時候,這時一定要保證肥水供給,象玉米進入大喇叭口期,就要追施壯稈攻穗肥,稈壯了營養也吸收全面充足,所孕的穗就壯、長,產量就會高。

    孕蕾抽穗期:比如小麥,這個時期也是肥水的遞增期,龍期水分的需求量,如果幹旱缺水,穗被麥葉夾住,不容易抽出,即使掙扎抽出,麥穗也瘦短,籽粒也稀少,致使產量降低。因此在這一時期要加強肥水管理,保持土壤水分,也可噴施磷酸二氫鉀,促穗促粒,提高千粒重,增加整體產量。

    開花前後:要控制水量,象有些果樹如梨樹,在開花前灌水有利於開花、新梢生長和坐果,還可減少晚霜凍害,但有些樹種卻不行,比如桃樹,當土壤不缺水時一般花前不澆水,有利於提高地溫,提高坐果率,如果土壤確實乾燥,可小水淺澆,防止“焦花"現象,造成落花,降低產量,切忌大灌,否則會影響坐果,或嚴重時造成桃樹黃葉現象。所以不同的作物有其各自的生長特性,應分開對待實施。

    幼果期至果實膨大期:從幼果坐住後,對水、肥的需求量就要改變方式,象蘋果、番茄、黃瓜等,仍然處於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時期,這時施肥應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為輔,促進果實膨大,提高品質,增加產量,象桃子在硬核後的果實膨大速長期,要切忌多水,以免影響風味和品質。

    總之,作物的生長過程很複雜,不同作物的生長期及過程也大同小異,對水、無機鹽、溫度的高低、溼度的大小、光照的強弱、光照時間的長短,都不盡相同,因此各生長期的特點及需求也不一樣,只能簡單概述了。

    個人見解,供參考!

  • 7 # 三農叮咚

    現在農民都喜歡經濟作物,小麥玉米啊已經很少種了。像我們這裡。十幾年前已經沒有人種小麥了,都是買麵粉吃。現在都是果樹,幾乎全大棚,露天的很少。

    果樹在生長期肯定需要足量光照、營養、水分。尤其是大棚的,溫度溼度要掌握好,在果子膨大期要剪新發出的枝條,還有病蟲害的防治等。

    不管是大棚、露天都是靠天吃飯。而且現在農藥農資年年漲,人工也漲,投資成本不斷增加,種植利潤在不斷的下降,所以農民不好當,農作物也不好玩。

    這就是現在的地越來越多的在荒廢。年輕人不願種,老人幹不動了

  • 8 # 村頭老衛

    農作物生長期的長短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光照、溫度、水分、肥料等所有影響農作物生長的因素。

    在較寒冷地區光照和溫度是影響作物生長期長短的關鍵;在比較乾旱的地方水分就是影響作物生長期長短的關鍵;在較貧瘠的田地,土壤肥力就是影響作物生長期長短的關鍵。

    生長期較長的農作物,產量會低一些,但是品質會高一些。

    比如海拔高一些的地方,晝夜溫差大,日照較足,農作物病蟲害也相對少,作物生長期較長,有利於作物對養分的積累,所以作物營養會更豐富一些,品質會高一些,所以品質會高一些,比方哈密瓜就是如此。

    我們平時種植的蔬菜有的對生長期要求很嚴格,如果繼續生長就會影響品質,例如我們通常吃的芽菜就是這樣。芽菜生長期在一週左右就好了,如果生長時間太長就會老化,不好吃。

  • 9 # WangFDDI夢圓

    農作物的生長期都有哪些特點?農作物的生長期特點可以說各有各的特性,像水稻的生長期的特點,需要大肥大水,養料充分,光照,溫度適應在2O度至3O度的生長週期,需要控制得控制,這樣才能適時生長到收穫。像小麥的特性必需在幼苗期低溫寒越冬才行,生長期時需在由低溫至稍高溫期中溫生長成熟收穫,肥料在生長期適中,特性耐寒,中溫。玉米特性中高溫生長,需肥適當的水份,良性通風。黃豆基夲耐旱耐澇,不需多麼肥沃的土壤生長成熟。適應中高中溫度成熟。紅薯適應在不需多麼肥沃的土壤中生長,耐旱,適應中高溫中再中溫生長收穫至低溫。農作物品種凡多,不一一例舉,總之,各種農作物各有各的生長特性及共性。

  • 10 # 村東小書童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農作物有很多種,並且這些農作物對於環境的要求有各不相同。有的喜歡涼爽的氣候環境,有的喜歡溫暖的氣候環境,有的耐旱,有的耐貧瘠。不過在生活中,我們所遇到的農作物,它們也有一些共同的特性。今天咱們就以紅薯為例子,來說一下農作物生長期的特點。

    麻煩您在閱讀前點選右上角藍色字型“關注”,閆家農業每天為您提供最實用的三農知識。

    培育壯苗。對於紅薯來說,在育苗的時候要選擇表面無傷口的、無病害的、經過消毒的種薯。育苗用的土壤,在種植之前也需要進行消毒處理,然後再施入充足的有機肥。在剪苗的時候,選擇粗壯的苗,並且要在20公分以上紅薯的莖是綠色的部分剪。透過這種方式採收的苗,成活率高、抗病性強,有利於紅薯的高產。對於其他的農作物來說,根據不同的品種在育苗之前會對種子進行各種催芽和消毒的處理,有的是用高溫、有的是用低溫、還有的是用太陽暴曬的方式,總體來說都是為了提高出芽率,培養壯苗。

    緩苗期控水控肥。一般來說,紅薯的栽種方式都是採取先育苗再扦插的方式。紅薯在扦插的時候要提供充足的水分,以確保紅薯生根的需要。紅薯再扦插完成以後,就進入了緩苗期。紅薯在緩苗期所需要的營養都是來自於扦插的本體,所需要的水分大部分也是來自於扦插的本體。因此,在這個階段進行施肥和澆水意義不大,並且澆水過多,還會影響紅薯的根系向下扎,進而影響紅薯的產量。對於剛剛移植的西紅柿,黃瓜,茄子等蔬菜,由於在移植的時候根系會受到一定的損害,也需要進行控水控肥。

    封壟前控旺。對於紅薯的種植來說,在紅薯的藤蔓封壟前進行控旺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紅薯的藤蔓只要和土壤接觸,就會滋生不定根。這些不定根也會結紅薯,但是過多的不定根就會導致出現很多的小紅薯,甚至光長根不結薯。紅薯控旺的方法有很多,常見的有翻藤、提藤、摘心、割藤、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或者營養轉換劑等多種方法。對於西紅柿,黃瓜,豆角等多種農作物,在開花之前都會出現旺長的現象。因此,在開花或者結薯前,進行空曠的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葉面肥以及後期的追肥也是必不可少的。葉面肥的主要特點就是吸收快,不需要經過根部的吸收和莖部的運輸,而是直接可以進入農作物的體內。葉面肥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補充紅薯在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中微量元素。當紅薯的生長進入了膨大的中期,紅薯的根系、莖和葉子就逐漸進入了衰退期。同時在這個時期,紅薯對營養的需求也進入了高峰期。因此葉面肥對於這個時期的紅薯來說,那可就是及時雨。在紅薯的裂縫期,追施灌縫肥也是必不可少的。烽火中常見的其它農作物如豆角、西紅柿、黃瓜在生長後期,整個植株都是處於衰退期,葉面肥也是必不可少的。

    及時的採收。一般來說,在霜降之前完成對紅薯的採收,如果採收過早會影響紅薯的品質和產量,如果採收過晚不利於紅薯的儲存。不只是紅薯,對於西紅柿、黃瓜、豆角來說,採收過早或過晚都是不好的。與紅薯所不同的是,西紅柿、黃瓜和豆角,在第一茬採收後需要及時的進行追肥和澆水,以利於第二茬的繼續生長。

    重點來了:對於農作物來說,培育壯苗是前提,後期的管理是保障。在實際的生產過程當中,只有苗壯了,各個時期的管理跟上了,農作物才會優質和高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PU裡都有幾十億個電晶體,萬一壞掉幾個還能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