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博史通今
-
2 # 陳廣逵
先用一句話直接回應提問。現在寫《清史》找不到既熟悉歷史,又有極高的文字編輯能力,還能準確使用文言的人。
修史、編辭書,是歷朝歷代的文化盛事。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權王朝滅亡已經一百多年了。對前朝的歷史,任何一個朝代都會組織人員編寫的。民國初年設立了清史館,由趙爾巽任館長,編寫清代歷史的未定稿。它按照歷代封建正史的體例,分為紀、志、表、傳四部分,共五百三十六卷。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二七年,先後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參與了編寫,歷時十四年草草收官。這部書稿成於眾手,未經仔細核改,刊行時校對也不認真,體例不一,繁簡失當,以至年月、事實、人名、地名的錯誤往往可見。一九二八年這部書刊出,共印一千一百部。其中四百部運往東北發行,經辦人金梁對原稿私自做了改動。這部清史由於是未定稿,所以冠名《清史稿》;由於編纂和刊印過程不夠精密,這部《清史稿》確實存在不夠完善的問題,需要重新修訂完善《清史》。
今天,我們已經進入“白話文”時代,修史是用文言還是白話作為一個課題擺在我們面前。
清朝依然是文言時代,寫它的歷史,應該尊重當時人的語言表達形式,恐怕不能用今人的語言記錄當時人的會話吧,那樣會失真失準。可是今人又極少會準確使用文言表達的,想組織一套既熟悉歷史,又有極高的文字能力,還能準確使用文言的編寫隊伍都很難做到。用今人的史觀編寫一百多年前甚至更早年代的歷史一定會有失客觀。廿四史編寫,多有前朝遺老參與,現在編寫《清史》這個資源已經不存在了。對史料我們只有尊重,尊重不等於全信。
我認為,當下編修清史,應該保留已經存在的《清史稿》,並在《清史稿》基礎上出一部“輔本”,或補充增添,或考辨訂正。透過這部“輔本”,實現比較客觀和比較真實;透過這部“輔本”實現中國史書由文言向白話過渡。
寫清史還是用文言好。因為清朝期間通行文言,人家用文言表達的意思,你必須尊重歷史,保持原貌。
-
3 # 考貳拉
提問者隱藏的前提也並不複雜,就是中國此前的正史都是文言文寫的,這個還是好回答的,世變時移,現今乃一現代化的世界,難道人們都還要沿用古代的那一套東西生活嗎?就算提問者自己願意,即便還有極少數崇拜古代文化的人願意不用電腦和手機這些現代化產品,難道社會的絕大多數人是不可能不去享受現代化的便利條件的。文字也是如此。
百年之前,胡適提倡白話文,為何能夠迅速成為文化界的主流?
觀察古今中外的歷史,有一個基本的事實,越是在古代,文字就越是壟斷在少數人手裡。無論是古代的埃及、中國,還是中世紀諸國。過去的文字要掌握是很費力氣的,因為人類最早的文字是象形的,所以在上古時代文字系統逐步成熟的階段,文字漸漸擺脫了象形的階段之後,文字筆畫多且增加了抽象的內容,掌握文字需要很長時間。因此,在那種生產水平之下,只有極少數人才可以通曉文字,或者是埃及的書吏,或者是中國有閒的貴族。
文字的壟斷也就是知識的壟斷。發展到後來,文字越來越精雅高深,則這種壟斷就表現得越是淋漓盡致。甚至於故作高深以建立少數人與大多數人之間的知識鴻溝,進而確立社會權力上的鴻溝。
但是,歷史的發展需要更多人甚至是多數人掌握各種各樣的知識,所以在中世紀時代,中國有了雕版印刷,歐洲隨後也出現了古登堡的印刷機,大大有利於大面積傳播知識,這也是歷史現代化的結果,也是原因。與此同時,知識既然是面對大多數人的,那麼文字層面的門檻也自然會逐步降低,所以在中國,自古就有所謂的俗文學,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但這一發展趨勢卻是非常明顯的,唐宋元明清的小說發展史,就是最好的說明。這也是何以胡適可以振臂一呼,群起響應的原因。
一言以蔽之,文言文從某種角度已經成為社會整體發展的一個束縛因素,不利於社會大多數人學習和接受知識,就必然阻礙社會整體的發展。
這個發展過程至今還在繼續,所以無論從龐大的新《清史》編纂隊伍來看,他們大部分都是受的白話文教育,想要變為白話文,不僅困難重重,而且出來的東西也可能成為四不像,更重要的是從受眾的層面考慮,卷帙浩繁的新《清史》本已讓忙碌的現代人望而卻步,遑論用文言文,豈不是更增添了人們獲取歷史知識的門檻嗎?
提問者另外一個隱含的前提是,文言文很優美,但古人已經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文言文作品,只要那些真正的讀書種子願意去鑽研學習,這樣的文化我相信還是有非常強的生命力的,因為那裡面有大眾文化所不具備的美。
-
4 # 達摩說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一個問題,中國歷史發展了數千年了,語言文字的變化一直在進行,不存在一成不變的語言文字。今天中國廣泛使用的就是白話文,那為什麼還要刻意復古,使用文言文去編纂歷史呢?
作為一個讀了三年曆史專業的研究生,我深知查閱史料的艱難和辛苦。雖然讀的是近代史專業,但寫論文時也涉及到很多清朝的史料,其中就包括《清史稿》和《大清會典》等。實話說,本人的文言文功底很差,當時閱讀文言文就顯得相當吃力,而且是豎排,更有甚者個別史料沒有句讀,全靠自己斷句理解,理解不了時還會查閱其他專家在論文中的引用,竟發現他們斷句的方式都不一樣。我想這種情形不單單出現在我一個人身上,應該是今天廣大歷史專業學生的所共同苦惱的一個問題,同時也是有志於歷史學研究的一些歷史愛好者所苦惱的一個問題。所以,從方便閱讀和普及推廣歷史的角度看,新《清史》開了個好頭。
另外,除了知道人民大學的戴逸先生,我個人並不清楚新《清史》的編纂團隊裡還有誰。但感覺目前的歷史學中青年學者中,能夠熟練使用文言文的屈指可數,所以編纂新《清史》使用白話文,也跟目前很少有人能夠熟練使用文言文的狀況有很大關係。
當然有些人覺得,文言文古樸典雅,濃縮了中國文化最精華的部分,這個本人也深表認同,否則大中小學的語文課上也不會安排適量的文言文去學習了。但時代的確不同了,白話文修史的情況以後會越來越常見,說不準再過若干年,還會有更先鋒的文字出現,取代我們現在使用的白話文呢。
-
5 # 隴右觀察
中國幾千年文明,歷來是文白分離的,書面語用文言確保了幾千年文明的延續和傳承。
《清史稿》已經完成,今天用白話修《清史》,無法延續中華萬世一系的文明。
也許修史者不會用文言寫作了。
-
6 # 夢的觸角穿過記憶隧道
《清史稿》匆匆而就,錯漏之處甚眾。且有前清遺老夾塞私貨,立場有失公允,故《清史稿》迄今未視為正史。共和國新版清史,立場尚可不偏倚,然熟捻(糾正:熟稔2018-05-07)文言且通史學者鮮矣,況篡《清史》乃為今人,不以白話者,何若?
-
7 # 大噵
這個問題就好像是現在的高考為什麼不用八股文打卷子一樣
現在修的清史 是現代的人修的給現代人看的 用現在的語言沒有什麼爭議 難不成現代人修秦本紀還得用小篆寫駢文不成
-
8 # 邦訓
如果用文言文大多數人都看不懂,善長寫文言文的人也不多了,用白話文是唯一選項。不過寫歷史貴在語言精煉,一字一句都要斟酌,筒明而無廢言,儘量選用固定少變的詞語,因為語言變化演變太快了,一部史書不光是讓現代人看而是讓後代人也能看懂。
寫歷史要慎重而公允,非時文可比,古時有世襲史官修史,現在的歷史教授並非合格人選,懂點歷史不見得能寫好歷史,立場觀點尤為重要,清正公廉博學多才且文筆豐贍的人才符合修史,隨意寫來有點離題,個人淺見難免出錯,拋磚以受教於諸公,
-
9 # zejin360
在古代,修史從功能上來說主要是傳承歷史脈絡,以證本朝的正統身份,找到統治的合法性,所以上一朝代前期的統治一般都美化,後期則多揭露醜化,利用話語權以修史的名義為當朝服務,這是其中之一。
其二是修史的時候已經時代變遷,這些過往歷史以後來人觀點看更容易事後諸葛亮,局勢與知識等方面的變化,當然要以當下為準繩去描述衡量那些已經過去的事,其三,修史的人不是古人,讀者也是當下或者以後的人,所以修史人的語言工具掌握和受眾的考量,也會以當下的語言工具為準,而不是復古成古人的日記,這就是那句名言說的: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不止思想意識,解讀方法,文字載體也必然都是當下的了!
-
10 # 劉仁義18
因為編書者不會,看書著看不懂,我們的文化斷層了,都說英語簡單,其實漢語更簡單,(哈的有毒)和“你好”哪個簡單?“你好”和“久仰“”幸會”哪個更高雅?當代人最大的悲哀就是:自己不會的就說不好。舉個例子: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兩句詩,得多少個字才能表達它的意境啊!
-
11 # 青年史學家
中國古代修史,毫無疑問都是用文言文進行撰寫的,哪怕是由少數民族進行撰寫的《宋史》、《金史》、《遼史》等都是用文言文進行撰寫的。文言文在中國古代是一種書面文,日常生活中並不是最常使用的。
近代以來,特別是辛亥革命後,白話文運動興起,文白分開成為大趨勢,到了20世紀20年代,政府也開始提倡白話文,隨後南京國民政府時期雖然文言文在某些地區仍然存在,但是並不是主流。
新中國成立後,依然奉行白話文政策,並一直持續至今。所以,新《清史》用文言文撰修並不符合現在的語言政策。仿古並不意味著進步,文言文並不一定比白話文好。我們國家的清史纂修工程始於2002年,迄今已有十多年,不過完整的《清史》仍然沒有編好。
當代的歷史學者中能夠熟練掌握文言文的並不多,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要求用文言文來撰寫《清史》無疑會增大難度和壓力。
-
12 # 跪射俑
與時俱進,例如清代編撰《明史》,採用的是當時清代的文言文,而不是《史記》那個時代的漢朝文言文。
遍於普及,除了專家、學者、高中畢業生與大學畢業生中對文言文精通的學生,普通群眾讀文言文是很費力的事,用現代白話文編撰《清史》,便於大眾閱讀。
-
13 # 嘉會天下
太簡單了,牛肉為什麼要“注水”呢?《清史稿》如果用白話文寫,估計篇幅得增加三倍。現在人都不傻,寫得那麼薄,稿費怎麼算?
再說,能準確無誤運用古文寫作,章黃之後有幾人耶?這不是太難為人了嗎?
還是老祖宗實在,言筒意賅,不騙錢。連標點也不算錢,厚道啊。會讀的,不會讀錯;不會讀的,給他也讀不懂。
-
14 # 夢浮橋84732441
對這本清史不抱太高期望,尤其擔心當代政治影響我們對古代歷史的客觀公正描述。我們可以看看這本清史怎樣評價李自成張獻忠,怎樣評價蘇四十三阿古柏白彥虎,怎樣評價太平天國義和團。會不會再給李文忠公潑上新的髒水。
-
15 # 白火羽1
文言文在古代就是文人之間的白話文,古人也不是傻子,寫的書至少在當時肯定絕大多數人是看得懂,今天再用文言文就是扯淡了。
-
16 #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後朝給前朝修史這是歷來中華的傳統,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避免不了被後朝修史的命運,其實在清朝剛滅亡那幾年,民國曾組織過修史,奈何當時修史的主要是清朝遺老遺少,並且大部分是搬抄清宮檔案,所述觀點有失偏頗,所以只稱《清史稿》,不作為最後的定稿。
進入新千年後,修史成為國家的一項文化工程,清史作為還未定稿的遺作被重新提起。
在中國古代流行兩種語言,一種是書面用語也就是古文,另外一種是俗語也就是市井方言。修史是件很正式的事,按照傳統自然是要用古文來修,不過自從民國以來新文化的流行,導致白話文成為主流,古文漸漸被人遺忘。
現在修史若用文言文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員問題,不是人員不夠而是現在基本達不到對古文駕輕就熟的程度,所以新《清史》的編撰文言文被拋棄。
但若不用文言文,只用白話文就會存在敘事臃腫不夠精簡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新《清史》的編撰採用半文半白的方式。
為了順應時代潮流這樣做也不是不可,不過最近在讀現代史學四大家之一呂思勉的《秦漢史》,內心敬佩不已,厚厚的幾百頁,全部是文言文寫就,雖然不能全部看懂(會檢視資料),但敘事之精簡絕對不是白話文可以比擬的,因此若是可以提建議,真的希望修史可以繼續延續文言文修史的傳統,不為別的只為後人可以繼續欣賞連貫的文言文之美。
當然有條件也希望各位看一看大家呂思勉的史學著作。
-
17 # 之乎者也46
沒看過新修清史。如果是沒用文言文,那是現代人文言文不過關,寫不好。但是不用文言,現代文口水太多,文學功底不行的話,囉裡囉嗦,一定乏味。所以,清史稿雖然不完備,但無疑仍是清史最重要文字,可列入史乘。現代清史只能做補充。
-
18 # 小隱山人
讀文言文有抑揚頓挫之感,有韻味,應該用淺近、通俗的文言文寫,既便於理解,又能大幅減少字數,否則囉哩囉嗦,浪費讀者時間。
-
19 # 熙五郎
用什麼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求實!哪個朝代能做到求實?從古到今沒有一個!舉個簡單而現實的例子:大陸和臺灣同時編撰歷史時,對抗戰和1949年的事情的定義絕對不同,誰都不會去“尊重”歷史事實,讀者看到的所謂歷史,不過是美化修飾後的,只能參考,不能當真。
楊廣是暴君?李世民有“貞觀之治”?紂王無道?當人們透過其他渠道佐證真實歷史後,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答案。
想知道百年之前的歷史,需要去博覽群書然後自己分析。想知道近百年的歷史,去多問問一些年長者,他們告訴你的,是有血有肉的真實!
-
20 # 指上之月
文言文兩千年以來,變化都不太大。白話文是現在通用的口語形式,再過兩千年,那時候白話文變化不能預測,但絕對跟現代不一樣了,用這個寫歷史,我們的後代子孫們能看懂嗎?
回覆列表
《清史稿》作為二十五史中最後一個,其實已經完工了。只是現在還在編撰一部新的《清史》,計劃用白話文,現在還沒收工。
總所周知,歷代政權成立之後,都有一個任務,就是編修前朝的國史,二十四史就是這麼來的,但是由於是下一個朝代編修上一個朝代的歷史,所以肯定存在很多意識形態上必須貶低前朝,讚揚今朝的情況。例如《宋史》是元朝編修的,現在史學上公認的不公允。
新中國版《清史》還在編纂中,用的是白話文,我個人覺得這是一件好事情,因為之前的二十五史,都用文言文,正史只有少數的知識分子才能讀得懂,但部分貧民階層只能透過民間演義或者野史來了解歷史。現在社會人們雖然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但是對於閱讀文言文,還不能100%的推廣,所以白話文是比較切合實際情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