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秋144466680

    人到老年悽不淒涼,因人而異。

    有些老人,兩老晚年身體健康,雙方都有退休費,子女獨立生活,無牽無掛。加上夫妻關係好,有共同愛好,有共同話題。現在老年生活豐富多彩,有老年大學,有廣場舞,可以出去旅遊,可以到一個喜歡的地方長時間生活。這樣的老年生活,一點也不淒涼。

    有的老年人雖然另一半走了,但可以另找個老伴過好晚年。兩人相互照顧,共度餘生。如果覺得找老伴不合適,只要自己有足夠的養老金,一個人過一樣可以不淒涼。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比如琴棋書畫,充實生活,從中尋找樂趣。也可以進養老院,過上老年人的集體生活。

    有的老年人總希望跟隨子女一起生活。其實,不是萬不得已儘量不要和子女共同生活。兒子好還要媳婦好,女兒孝順還要女婿容納得下。就是兒媳婦和女婿都好,長久在一起生活,難免會產生一些矛盾。表面上看一團和氣,其內心又知怎樣呢。再說,也許正因為與子女在一起生活,不知不覺地又影響到他們夫妻之間的關係。何必攪到一起去呢。

    有的老年人非常明智,誓死不與子女在一起生活。八九十歲一個人吃住。

    而有的老年人就離不開子女,希望子女日夜守護在身邊。

  • 2 # 靜靜聽淺淺笑

    感謝有機會回答此問題。

    在這裡分享一下自己的親屬的真實故事。

    大伯家有三個孩子,長子在省城從事建築行業多年,事業家庭都較穩定,老二是女兒在距大伯家附近的縣城黨政機關公務員,最小的女兒從小就是性格叛逆,不聽父母的話高中畢業後自己創世界,大伯和伯母倆個人為國企退休職工,收入高且穩定,家裡面也小有存款,有一套自己居住的無產權證的住房,前十年生活平穩沒有操心事。

    前幾年,大女兒也曾勸過大伯早點把自己的養老問題考慮好,意思是說家裡面就是一個兒子,讓大伯老倆口帶上工資和存款投奔省城的兒子,倆老人想著自己的身體還好就根本沒有當回事,總是想著自己還不算差錢,應該沒有什麼擔心的,天天玩麻將和家裡面轉,沒有對自己的晚年生活有打算,自從去年開始大伯的腿腳不利索了,住的地方在三樓上下感覺有些吃力了,才想到前兩年有機會購自己家附近的一樓住房的,現在購的話要多掏十萬元呢,目前投奔兒子也不太可能了。

    結果小女兒從去年就跟女婿在大伯家開始啃老,倆年輕人除了嘴巴甜,就天天在家玩手機,沒有正當職業,倆個老人原來比較寬裕的退休金四個人花,就有些緊張了,倆個年輕人又使著花招讓大伯掏出十萬元剩餘八萬元他們出,在大伯家附近購了一套二手房(也無產權),並且自做主張寫的是小女兒的名字,跟其他的兩個孩子都沒有說,倆老人現在的退休工資小女兒倆口子拿著,有些事也扯不下面子,只能在一起勉強湊合吧,現在兒子和大女兒都沒有辦法來收拾這個爛攤子,目前暫時沒有爆發矛盾,但是可不能保證一直都能這樣平靜。

    現在說起來大伯老倆口也是非常後悔的,想到沒有安排好晚年養老主要是他們自己的問題,倆老人的養老以後可能會是兒女矛盾的焦點,如果前幾年倆個老人身體還好時,早點投奔兒子或購自己家跟前的一樓,等老了行動不便讓兒女照顧,三個孩子也會盡力的,可是現在倆老人落得無存款、無工資、無房子的境地,其他兒女要接盤也會有一些問題的,兒子現在乾脆假裝不知道。

    所以說如果自己能做主的情況下儘早安排好養老問題,儘快讓兒女們都有參與,能盡力的盡力,出錢的出錢,只要老人對待孩子一碗水端平,就不會出現老了晚景淒涼的情況。

  • 3 # NEW生活

    天有不測之風雲,他老婆因為有病到我們附近的一個小診所去打青黴素針,沒做皮試,當時就休克了,後來搶救無效成為植物人。當時他外面有工程要忙,家裡又要照顧老婆,還有三個孩子要上學,因此他僱了一個保姆。時間長了,他與保姆有感情了,並且同居了。

    他在他保姆身上花了不少的錢,保姆也沒有什麼好心眼,就是一門心思挖他的錢。過了兩三年,他老婆去世了,孩子們也逐漸大了,對父親的行為也非常反感,不讓保姆繼續住了。他就索性與保姆一起到保姆家去生活了,把三個孩子撇在家裡自己照顧自己,也沒有給孩子留什麼錢。

    又過了若干年,保姆因為突發情況去世了,保姆的兒子不讓他在那兒生活了,所以他只能回家,並且想到自己孩子家生活,此時他已身無分文。而三個孩子認為他們在最需要父親的時候,父親離開了他們,因此他們都不願意跟父親生活在一起。他後來實在沒辦法,只能一個人生活。由於他年大了,又有哮喘病,沒有及時得到醫治,孩子們也沒有很好的照顧他,後來有一次哮喘病發作,等送到醫院,已經發現人不行了。

    我講的這個故事的主人,正好印‘證了題主的問題,生活中,人到老年,晚景悽不淒涼,不取決於孩子,而是取於自己。那麼我們從這個故事能得到什麼啟發呢?一、父母對子女要盡到自己的責任。

    人到晚年是需要子女照顧的。在很多時候,子女對你的態度,往往取決於你過去對子女的培養。雖然現實生活中有不孝的子女,但是父母為子女做了好的榜樣,我認為孩子也會八九不離十。如果我們老人在年輕的時候沒有重視子女的培養和教育,沒有全身心的傾注在子女的身上,等我們年老了,子女有可能對我們心生怨言。因此從這個角度講,晚景淒涼不淒涼,不取決於子女,而是取決於老人自己的所作所為。

    二、老人要管好、用好自己的養老錢。

    人們都知道錢對於人們的養老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努力掙錢,養家餬口,培養子女,也要為自己的養老做準備,不能任意的揮霍,胡花亂花,把錢用在不該花地方。到老了,沒有錢了,子女有可能對你不屑一顧,你自己也沒有發言的權利了。從這個角度講,晚景悽不淒涼,不取決於子女,而取決於老人有沒有管好、守好自己的養老錢。

  • 4 # 凡人閒聊

    我贊同這句話

    晚景悽不淒涼取決於自已。

    首先,養老靠自已。靠自已有個好身體,要有錢僱保姆或入住老年公寓。別指著兒女養老。靠自已,晚景可能不淒涼。

    其次,要想不淒涼,給兒女做榜樣。自已對父母不孝,別想兒女也會對你盡孝。你做的怎樣,孩子瞅在眼裡,記在心裡。你對老人怎樣,孩子會對你怎樣。

    再次,要想不淒涼。處事公道,兒女一樣對待。儘量一碗水端平,對兒女一樣疼愛,不偏心不偏向,他們的孩子一樣帶,有困難一樣幫,讓兒女打心眼佩服,感激。

    最後,對兒女在經濟上的資助,適可而止。一定留"後手",把房產和所有積蓄提前分配,會適得其反。沒糊塗,腿腳利索時,存摺自已保管支取,自已安排使用,就不淒涼。提前交給兒女保管存摺,財權拱手相讓,你用錢需"請示",就淒涼。

  • 5 # 5643346295358

    我很贊成這樣的觀點,我還認為人不單是在老的時候,而是在整個人生的旅途中,是人都得努力,是人都得堅強,是人都得證明自己的價值,否則誰也幫不上你,誰都會看不起你。

    我現在即將花甲之年,由於一些特別的原因,當我老了的時候,我對任何家人都指望不上,唯一的希望就是靠自已,因為這樣,我已經替自己考慮好了今後的生活規劃,退休後遷移到別地生活,遠離家庭這個是非之地,六十歲到七十歲時自己照顧好自己,七十歲至八十歲時希望不要依靠他人,八十歲以後請一個保姆居家養老。

    當然,這人算還不如天算,誰知道我能活到那兒,誰知道我的溝溝坎坎是什麼,但這些都不在我的意料之中,我現在抱定的是一個人過,生活方面越簡單越好,精神方面越豐富越好。

    這退休前的我,正在為退休後的我打算著呢!到那時,我的養老金八千多,順便還有十幾萬的公積金,這應該到那裡生活都不是問題了,朋友們為我推薦了不少地方,都是江浙一帶的,都說那裡山青水秀,物產豐富,人傑地靈,所以現在的我,雖說還在工作,可心兒早己飛向了遠方。

    縱貫一個人的一生,客觀上是為了別人,但主觀上都是為了自己,在過去漫長的歲月中,我只忙於工作,忙於家庭,唯獨就虧待了自己,而從今後,我該對自己好一點了,至於妻子孩子,我指望不上她們,也不想指望她們。

  • 6 # 匯侃

    歸根結底是取決於自己,你培養了聰明智慧有能力的孩子,就會有幸福的晚年。有的人,年輕時,目光短淺,胸無大志,只管自己吃喝玩樂,把培養兒女的事丟到一邊,他晚年會幸福嗎?所以俗話說:老子英雄兒好漢,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虎父無犬子,不是沒道理的。也印證了:天作孽,尤可違;人作孽,不可活。這句古話的正確。

    年輕時,不好好培養兒女,到晚年,就等著吃苦受辱吧。

  • 7 # 78物理Zyg

    人到晚年,如果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來服伺,那一定是晚景淒涼的。

    我大學物理老師,在90歲、95歲我們這些早期學生去為他祝壽時,還很健步,目光有神,講話不是那麼有條理,並且還在做超導研究。很是羨慕,他亨年99歲。

    上週日,我們把大學教高等數學的老師請來玩一玩,今年巳是82週歲,雖然滿頭銀絲白髮,但身板硬朗,走路健步如飛(還特別走給我們看),還是每天二包煙,他抽菸抽了六十年了,在與陳景潤在數學所做同事的時候就巳經是有名的煙鬼了。他說,不要刻意地去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只要自己覺得舒服就行。思維敏捷,打僑牌,打貫袋等牌類,都是高手。

  • 8 # 俊章詩文

    謝謝您的邀請。人到老年,晚景是幸福安康,還是淒涼?是各方面的因素決定的,當然自己的心態、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家庭狀況是重要的因素。孩子的因素是諸多因素中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我們國家,老人養老,特別是身體自理能力差了,主要是靠子女照顧或關照,即使有錢請保姆,還得有人去監督。去了養老院有親人朋友經常去探望,和沒人探望感受那是不一樣的。中國人講究天倫之樂,孩子孝敬,兒孫滿堂本身就是人追求的最重要的幸福目標。但是每個人,每個家庭的情況又是千差萬別的。隨遇而安,順其自然,保持良好的心態,樂觀向上的精神,自理自強更為重要。人老了,總是擔心晚景,這也是人之常情,但不必過於擔心,中國有句俗話“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不同年齡段做不同的事,真到了不能動的那一天,人的敏感度也下降了,心態也會變的。總之,我們要用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面對生活,不攀比,不奢求,不留戀昨天,不擔憂明天,不讓今天煩憂自己,快快樂樂過好每一天。祝福您幸福美滿!

  • 9 # 豆豆養生煲

    晚景悽不淒涼取決於自己的身體,有幾個非常可怕的病,如果攤上一個就玩完,比如腦痴呆,比如腦出血,腦中風後半攤或全攤,失去了自己照顧自己能力,即使活著也沒了生活質量,半死不活的,最後把孩子都託累進來了,死又死不了,活著自己又遭罪,這要是有個健康的老伴照顧你,端個水拿個藥做個飯還好,如果是孩子不在自己身邊,自己又是一個人單身呢,退休金在低,你又僱不起保母,真不得個脆稱病,一下過去幸福,所以呀,要想晚年自己不淒涼,保養好自己別貪上這幾樣病,就是寧可讓自己得癌也別癱在床上不死不活的,所以得堅持適當鍛鍊,保持樂觀的心態,找個自己喜歡的事玩,樂在其中,想吃啥自己做點啥,沒事種個菜釣個魚了,如果腿腳還利索,去旅個遊玩了,自己照顧好自己,孩子也省老心了,你要是不死不活往床上一趟,不照顧你吧,不孝,照顧你吧,它還有它自己的工作家庭孩子,全乾亂套了,所以照顧好自己就是造福,做飯做不動了,就去養老院,有人給你洗衣做飯,最後的歸宿也就是養老院。

  • 10 # 回到過去1973

    要有退休金再少都行,要有自己的房子再小都行,要有能自理的身體不癱瘓就行,要有好心態不依賴別人別纏任何人就行。

  • 11 # 夢醉江南三月天

    這個問題問得好,我對這樣的觀點表示認同。生活始終都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不管是長輩的父母,晚輩的孩子,同輩的夫妻,都是如此。靠山山倒,靠水水流,靠人人跑,只有靠自己才是王道。物質是這樣,精神更是這樣。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擁有自己的一技之長,才是獨立生活的硬核動力。人到老年,萬事淡然。一切都不再那麼興趣濃烈,不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美事。自己才是自己的全世界。一草一木,都因自己而生機勃勃,日月星辰,都因自己而光芒萬丈。沒有依賴心理,才是一個人強大的基礎。同時,也是美麗人生的起源。孩子,只是一個上天派來的精靈,他們不會陪伴你天長地久,陪伴自己永恆不變的只有自己一顆通透的心。其實,我們都一樣。加油!

  • 12 # 京寧常力馬

    我認為,人到老年,晚景淒涼不淒涼不取決於孩子,而取決於自己的說法基本是對的。其一、一人做事一人當。

    一個人一輩子尤其是年輕力壯時的努力與否,決定著一個人一輩子的生活,包括老年時的生活。

    年輕時吃苦耐勞、努力奮進、事業有成,獲得了優厚的回報,就會家底殷實,生活富足,併為老年時的各種開支留足儲備。老來,需要看病住院時,有錢支付;不能自理時,有錢僱人……也就談不上生活淒涼一說。

    年輕力壯時不願吃苦、努力,得過且過,落落無為,就難免生活拮据,不僅沒有結餘,甚至還有負債。老來自然淒涼了。因為此時你已失去了青春年華,沒有改變現狀的可能了。

    顯然,老來時的淒涼是自己年輕力壯時就已經決定了的,應由自己承擔,怪不了別人包括兒子。

    其二、兒子不孝,致使老來淒涼,也基本上取決於自己。

    兒子不孝,對老父親棄之不顧,也是老來的一種淒涼。

    兒子是你親生的,成年前一直與你生活在一起。你的言行、一舉一動都看在孩子的眼裡,無時不刻在影響著他。如,你的三觀端正嗎?你對父母孝順嗎?等等。正所謂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的德性往往正是你的德性的影子。

    還有,孩子成年之前,你是孩子的法定監護人,你盡到法定的責任了嗎?孩子犯錯時,你是管教了還是庇護了?孩子需要陪伴時,你是離開了還是陪伴了?古訓言: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父親加上家庭教師的身份,都意味著兒子不孝,自己也是負有很大責任的。

    老了,兒子不孝,對你不聞不問,你當然可以依法上告他沒有盡到贍養的責任。但就是贏了官司,你也是輸家。因為你贏了錢,輸了情,也是一種淒涼。

    所以,年輕時千萬別忽視對孩子的教育培養,你縱然有萬千理由,也別隻顧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既然生了孩子,就必須真正負起父親和家庭教師的責任,使他得以健康成長。十幾年的精心陪伴與教育,可能回報你一個美滿的晚年,而不是淒涼!

  • 13 # 天馬騰空獨來獨往

    老人也曾經歷過青年時期,可那時賺的錢很難很難,人人都想有積蓄,但哪位老人不是心裡繫著兒女呢,年青人一會要買房,錢不夠老媽給點湊個數,女人心軟馬上撥款了,遲些時日,後生要買車,差一點,老媽又給,兒子拿老子的哪用還?老人那位不是舔竇情深,等到老了,夫妻健在還可互相掖扶呀,若是喪偶更是悽苦了,後生要上班搵食,老人就算生活不能自理了也沒怨言的,可謂無怨無悔,若要請保姆伺候恐怕不是人人請得起,近萬元一個月工資,夫妻之間走得早那位比較好福氣是真的,走最後那位確實是比較艱難一點了,所以我們老年人首先不要考慮悽不淒涼的事情,趁現在還健康吃得,行得最好辦法是想吃啥呢趕快買來吃,喜歡扮靚買來打扮,總之你覺做啥開心就幹啥,眼見得夕陽西下,時不我待呀老年朋友,吃好穿好玩好心情好,一個不小心長個十年廿年命也有可能,若果成真那就遠離淒涼了對嗎朋友。

  • 14 # 黨老漢心語

    我是完全贊同這種看法的。有的人只看到一些晚景淒涼的老人,只覺得怪可憐的,甚至責怪其子女不孝順,讓老人晚年落到了這種地步,卻不思考這樣“淒涼”的後果是怎麼造成的?

    為什麼晚景淒涼不淒涼不取決於孩子?大凡前半生勤奮做事,誠實做人,對父母孝順,對子女盡心的人,晚年以後,子女即便不如有些子女那麼孝順,也不會太差到哪裡去。正是有些人,年輕時對子女不負責任,對父母不孝順,做的貢獻不大,荒唐的事幹的不少!不是社會多了一個沒良心的兒女,而是他們把子女培養成了不知道孝順的人!

    晚景是否淒涼,除了子女的因素之外,更重要的在於自己。如果年輕時對家庭毫無責任,對社會對國家毫無貢獻,對親友毫無幫助,好事幹的不多,壞事幹的不少。自己又花天酒地,吃喝玩樂,沒有任何積蓄。到了晚年,無能為力之時,就很可能陷入淒涼的境地。用一句老百姓很難聽的話:都是自己造的孽!

    儘量做好年輕時自己,盡到為家庭應盡的責任,儘可能為社會為國家多做貢獻,盡所能幫助親友,為自己的晚年打下一個牢固的基礎,創造一個和諧溫暖的生活環境,這都取決於自己,不取決於孩子。

  • 15 # 莫莫舒第

    我就是一個例子,我把所有的身家性命交兒子創業,誰知道他覺得來錢容易,認為社會上也一樣,好容易賺錢來錢?幾年下來把我一生的積累房產敗得幾乎精光了?我希望兒子是龍,而他偏是蟲。年老的我們這一輩人,千萬不要把一切押在兒子身上,到頭來是一場空。

  • 16 # 醫者仁心王姚

    我同意此觀點。人人都會老,這是自然規律。但你看有多少人晚景淒涼呢?我看晚景幸福的大有人在。何況大量老人退休後有醫保社保,基本上生活可以自給自足,不用子女養。可以實現年青時夢想的生活,很多老人上老年大學,旅遊,跳廣場舞,生活的有滋有味。這樣的老年生活你能說他淒涼嗎?之所以晚景淒涼是自己造成的,這種人很多患有老年憂鬱症,性格孤僻,不合群,愛猜疑,與子女及周圍人都相處不好,總認為子女對他不好,嫌棄他。這種人自己也很痛苦。這就要雙方努力改善關係。老人放下不必要的猜疑,子女多體諒老人的心情,儘量達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作到全家好才是真的好,老少皆大歡喜。

  • 17 # 聖德堡888

    《應該取決於自己》如果只把目光放在物質層面對比,幾乎所有的人都不會滿足。或多或少都會感到失落,甚至淒涼。所謂的淒涼是一種心裡感受,一個人是否淒涼,完全靠自我內心的感受,不取於任何人的給予。

    如果一個人缺乏精神世界的追求,即使晚年的生活再好,他也會感到淒涼。因為他把過多的時間,完全焦聚在自身,放大了自我的感受。總是想得到,得不到的東西,就會感到淒涼。

    如果把自己的生活思想放低,總是想奉獻自己最大的利益利,總是滿足最低的生活標準。他不但不會感到淒涼,內心還會充滿令人羨慕的幸福。

    我記得有二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他們的事蹟,令所有了解的人都非常感動。直到他們臨終時,臉上都充了幸福的笑容。

    其中一位是一個八十多歲的老爺爺以蹬三輪車為人送貨掙錢的形式,一直堅持了二十餘年,默默的支援十餘位貧困大學生學習。自己吃穿儉用,不捨得花每一分錢。有時不忍別人丟棄的饅頭,撿起食用。臉上總是盪漾著希望的快樂!

    還有一位老奶奶,已近九十髙齡,還在慈善團體義務幫工,並且把自己的大部分工資,都幫助了一些貧困家庭,至到臨終時刻,她的笑容依然還那樣幸福甜蜜!

    這二位老年放棄了小我的概念,心中充滿了慈悲的大愛。他們無兒無女,面對社會的大家庭,他們從來沒有感到淒涼,感到的只是無盡的快樂和幸福!

    所以一個人是否感到淒涼,亦或是幸福。不取決於兒女,完全取決於自己對生活的態度。

    我們不提倡老人做奉獻義務,老人應該受到,我們所有的晚輩的關心,關懷,讓他們安度幸福的晚年。這是所人的希望,更是黨和政府,社會團體的共同心願!在此願天下所有的老人,幸福,快樂,安享晚年!

  • 18 # 那山那水情

    養兒防老,這句活說的好,一個"’防"子什麼都說清楚了,人老了自已能獨立生活就靠自已,不能獨立生活了才靠兒女,假如到九十九歲還能自理,那基本上一生就很少用兒女養老了,實在需要兒女照顧時再用兒女來養最好,百年之後都不用兒女來養,其實是有福之人。能防著就堅持去防著吧。

  • 19 # 飲茶品詩

    “生活中,人到老年,晚景悽不淒涼不取決於孩子,而是取於自己。”我比較認可這句話。

    因為孩子也有自己的生活,而且現在很多年輕人都背井離鄉在外工作,有的在異鄉買房安家,就是沒買房子的一年也難得回幾次家,家裡的老人,大多時光都是靠自己去安排。

    所以,老人不要把自己的晚年生活寄託在孩子的身上,要使自己的晚年生活過得多姿多彩,不致於淒涼孤獨,就應該好好規劃一下自己的晚年生活:

    首先,結識一些與自己愛好相同的老年朋友,經常在一起聚聚,喝茶聊天,展示切磋彼此的愛好技能,充實自己的生活。

    其次,每年與老年夥伴外出旅遊一兩次,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各地的風土人情,增加生活的趣味。

    再次,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如慢跑、快走、散步、跳廣場舞、打太極拳等等,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的運動,這樣既鍛鍊了身體,又與朋友聯絡了感情。

  • 20 # 書香伴入眠

    說得對!現在,網上有不少關於養老的問題,讓人們不好回答。彷彿養老的主要責任人是兒女,於是就針對兒女的盡孝說來說去。

    大多數兒女還是孝順的。如果效果不盡如人意,兒女會產生很重的內疚感。

    再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晚境悲處也正在此。自己能行動,還用麻煩別人。當需要人服侍的時候,就得有讓孩子們善待的底氣才行。

    有人會說,那就是手裡有錢,就硬氣唄。其實,現在有退休金的老年人不在少數,怎麼養老還成問題了呢?

    身邊也不乏一些老年人很讓人待見,自古有“母慈兒孝”的說法。老年人如果能真正體諒兒女生活的不易,不操磨孩子。自己每天樂呵呵的,心態好,凡事儘量自己做,衰老得慢,對兒女沒有埋怨、沒有數落。

    這樣大概才能保證晚景的理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堂兄弟姐妹們十八個,每年年夜飯聚餐已11年,還要不要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