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棵紮了根的楊樹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三國時期的“三分天下”的構想,應該是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的時候,他對劉備日後的大業所做的規劃,這也就是很出名的《隆中對》的來歷。但實際上,這個設想是魯肅提出的,這是怎麼回事?

    魯肅,字子敬,是東漢末年一位非常接觸的戰略家和外交家,性情豪爽,喜好讀書騎射,眼見朝廷沒落腐敗,便經常召集鄉里的青少年一同習武練兵,仗義疏財,想來年輕時候的魯肅,也是想要做一番大事業的。因為當時還是居巢長的周瑜曾經因為缺糧而向魯肅求助,魯肅慷慨相贈,二人結為好友。

    公元200年,周瑜向孫權推薦魯肅,並且建議孫權要多多網羅人才,同樣胸懷大志的孫權立刻約見了魯肅,這個時候,就是魯肅版本的“三分天下”提出來的時間。他向孫權分析局勢,當時漢室朝廷已經走向沒落,再怎麼樣也不可能會恢復,然而曹操的勢力也極其強大,想要除掉他,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鼎足江東以觀形勢變幻。

    魯肅認為,此時的孫權正應該趁著北方多事之秋,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盡力佔有長江以南的全部地區,在此之後,就可以稱帝建號,從而為下一步奪取天下積累實力。但是當時的孫權卻說,自己盡力只是希望輔佐漢室,魯肅所言,並非是自己力所能及,是一種無心帝王霸業的心思。

    如果魯肅的這些話是說給孫策聽的,或許當時他就拍手叫好了。

    魯肅的長遠目光,對於天下局勢的把控,可以說是非常厲害的,只不過在當時的情況之下,魯肅的三分天下的三股勢力,是孫權、曹操,還有荊州的劉表,而不是劉備。原因也很簡單,當時的劉備真的是很不起眼,別說是爭奪天下,就是爭奪這三分之一天下的勢力都沒有,所以他的設想是劉表而非劉備。

    而後來,魯肅與周瑜兩人極力勸說孫權與劉備的結盟,這才有了後來赤壁之戰中,曹操大敗的結果,經此一役,三足鼎立的局勢也就基本上確定了下來,劉備暫居荊州,終於有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雖然只是“借”來的。

  • 2 # 有故事的劇

    按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劇情走向和看法,明確的可以說三分天下就是諸葛亮的(隆重對)觀點。

    整部小說,要說諸葛就是唯一主角也不過分。小說思路是貶曹褒劉中立吳。縱觀自諸葛登場到諸葛落幕,都以隆中對的思想再執行。只是現實是殘酷的,只執行一半,鼎立了三國。未能滅魏,所以才有了後來流流芳千古的出師表。

  • 3 # 圓融博愛

    魯肅提出“榻上策”,預測天下三分,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早七年 之久。

    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向其獻上了“隆中對”。世人讚揚諸葛亮,身在茅廬之中,便知天下即將三分的大勢。

    不過,諸葛亮顯然不是第一個認清形勢的,在七年之前東吳,一位智謀之士早已向主公提出了切實可行的“三分天下”行動綱領。

    此人就是:魯肅,字子敬,

    他“體貌魁奇,少有壯節,好為奇計,天下將亂,乃學擊劍騎射。”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儒將形象,

    孫權對魯肅非常欣賞,向其求教成就霸業之道。魯肅緊接著向他提出了“榻上策”:

    “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魯肅敏銳分析了當時的天下大勢:

    一是,“漢室不可復興”,凡是打著這個旗號的,純屬“一廂情願”;

    二是,“曹操不可除”,曹操兵多將廣、地盤廣大,其他人已經無力與其爭鋒;

    三是消滅黃祖,進伐劉表,儘快據有長江以南之地;

    四是,天下將要三分,只不過這裡的第三家,他當時認為可能是劉表或劉焉,而不是劉備;

    五是,建議孫權劃江而守,先成就帝王之業,再伺機進取天下!

    可以看到,魯肅的“榻上策”,非常務實。而後來孫吳的發展,基本上就是按照魯肅提出的戰略。

    對於《榻上策》來說,第一個步驟就沒有完全實現,雖然黃祖是被孫權擊殺,在魯肅生前,劉表的荊州卻沒有被東吳完全佔據。直到呂蒙即位大都督後,孫權才聯合曹操擊敗了關羽,佔據了荊州的大部分地區。不管怎樣,因為劉備的蜀漢處在長江上游地區,東吳幾乎不可能“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了。畢竟在東吳巔峰的時候,也只是佔據長江中游和下游地區。魯肅的《榻上策》在第一個步驟就遇到了極大的阻礙,導致後面的規劃難以實現。

    魯肅的“榻上策”與七年後諸葛亮的“隆中對”相比較,二者都只算是成功了一半。

    諸葛亮的《隆中對》,主要分為聯孫抗曹站穩腳跟、壯大實力佔據荊州、分兵入蜀建立霸業、等待天下有變進圖中原。在諸葛亮的戰略規劃下,劉備、關羽、張飛、趙雲等人堅定執行這一目標,基本上實現了前三個步驟。也即蜀漢巔峰的時候,握有益州和荊州之地,就差最終的收復中原、光復漢室了。如果不是孫權、曹操包夾關羽,諸葛亮的《隆中對》無疑有完全實現的可能。相對於魯肅的《榻上策》,諸葛亮的《隆中對》具有更高的完成度,也即更加可行、合理。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讓劉備先取荊州、後取益州,這個很快順利達成。但是,荊州與成都相距千里,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顯然這種北伐成功的機率不大。“隆中對”有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不如“榻上策”實用。

    孫吳一世,也只是佔據了長江中下游,並非像“榻上策”中說的那樣,實現與曹魏的劃江而治。而且,事實證明,無論是諸葛亮北伐,還是孫權北伐,都遇到了人少地狹、人才凋零的問題,以當時曹魏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實力來看,孫權劃江而治,其滅亡是時間問題。

    相對於魯肅的《榻上策》,諸葛亮的《隆中對》更加有魄力。在魯肅和孫權提出榻上策的時候,孫權已經是一方諸侯,繼承了孫堅、孫策的基業。與此相對應的是,當時的劉備,則寄居在劉表之下,只有一個小小的新野,隨時可能被曹操的大軍消滅。在幾乎一無所有的基礎上,20多歲的諸葛亮就敢提出三分天下的目標,這是何等的豪邁。

    最終歷史的走向,果然和諸葛亮在《隆中對》中預料的一樣,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當然,就魯肅的《榻上策》,其之所以比《隆中對》稍遜一籌,很可能是因為當時處在公元200年,也即依然是諸侯並立的時期,天下大勢顯然不如《隆中對》提出時更加清晰。

    附:《隆中對》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 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 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而 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 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

    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功過歷史如煙雲,

    只留笑談紙筆間。

    悟透紅塵安天下,

    附《榻上策》

    權即見肅,與語甚悅之。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因密議曰:“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肅對曰:“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權曰:“今盡力—方,冀以輔漢耳,此言非所及也。”張昭非肅謙下不足,頗訾毀之,雲肅年少粗疏,未可用。權不以介意,益貴重之,賜肅母衣服幃帳,居處雜物,富擬其舊。劉表死,肅進說曰:“夫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輯睦,軍中諸將,各有彼此。加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備必喜而從命。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權即遣肅行。

  • 4 # 隨便看認真說

    這個問題由我來幫您解答

    首先要明確的就是:不論是《隆中對》還是《榻上策》,都採自陳壽的《三國志》,實為可信,都對“三分天下”的治國方略進行了闡述,可以說,“三分天下”是諸葛亮和魯肅分別提出的相似戰略觀點。

    《隆中對》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鄧縣隆中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這就是《隆中對》的產生背景。

    《榻上策》

    榻上策是魯肅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時,與孫權合榻對飲時,對孫權提出了與諸葛亮的隆中對(發生於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相似的治國對策。由於其是在榻(一種狹長而較矮的床形坐具)上進行的對話,因此得名。

    可能有人會說,即便這樣,仍然無法確定“三分天下”的出處到底在哪裡。其實,不止是東吳的魯肅還是蜀漢的諸葛亮有相似的戰略觀點,在曹魏一方也有天下分而治之的相似構想。可以這樣說,古人對於當時華夏的地緣戰略形勢都有一個相對一致的看法,那就是不論是哪一方,都暫時不具備一統天下的能力,唯有鞏固自我,拉攏結盟,韜光養晦,才能以圖更加宏偉的遠景。所以,雖然身在兩地或多地,提出了極為相似的戰略觀點,也就不足為奇了。

    至於《隆中對》和《榻上策》誰更高明的問題,我個人偏向於《隆中對》,因為《隆中對》的戰略步驟基本上是按照諸葛亮的預想發展的,而魯肅的《榻上策》在對於江夏的佔領中並沒有沒有考慮周全。當然,由於當時南方被吳蜀兩國一分為二,孫劉聯盟又因為關羽的被殺而徹底破滅,使得最後的天平偏向了北方,這都是後話,但都無法泯滅《隆中對》和《榻上策》在兩千年前所展現出的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戰略眼光。時至今日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還望採納。

  • 5 # 國內ERP專題

    可以從《三國志》看三國年譜,可以推測

    諸葛亮的《隆中對》是什麼時候

    諸葛亮的《隆中對》公元207年,劉備三請諸葛亮,最後一次終於見到諸葛亮時,詢問安天下之策,諸葛亮提出了先取荊州,再取益州,聯吳搞曹,從而實現統一中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

    魯肅在什麼時候提出《榻上策》

    魯肅是徐州南部東城(今安徽定遠縣)人。周瑜的祖父曾任東漢的太尉一職,而有關魯肅的父親卻沒有記載,可見魯肅並非出身名門。不過魯肅的家很有錢,他年輕時熱衷於擊劍騎射,不理家事,被鄉里老人稱作“狂兒”。

    周瑜聞名,有一天,率部下來見魯肅,想請魯肅資助一些糧食。魯肅家當時有兩座米倉,聽了周瑜的來意,魯肅毫不猶豫把其中一座送給了周瑜。從這件事可以看出魯肅是一個非常慷慨的人。但是魯肅的慷慨不是那種只付出不要回報的慷慨。用現在的話來說,魯肅的慷慨是一種投資。不久,北方陷入戰亂,魯肅舉家遷往江南。

    公元200年,魯肅經周瑜推薦結識了孫權。這樣,魯肅以前的付出得到了回報。

    魯肅見到孫權後,兩人談得非常投機。魯肅分析說,東漢王朝的復興已是不可能的,而曹操的優勢也一時無法改變。他建議孫權首先鼎足江南,然後伺機消滅劉表,佔領長江以南以成霸業。魯肅的這個戰略構想和諸葛亮三分天下的主張完全相同。而且,魯肅提出這一構想要早於諸葛亮。在佔領長江以南這一點上,魯肅與盟友周瑜的見解是一致的。

    他提出要高瞻遠矚有步驟地推進計劃。但是,魯肅的主張並沒有得到廣泛的支援。特別是孫權部下首屈一指的名士張昭,更是對魯肅持批判態度。起初,魯肅對共同抗曹並沒有具體的聯合目標(當時劉備還沒入眼)。

    公元208年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開始

    赤壁之戰的前夜,魯肅清醒地認識到,劉備正是自己應該聯合的物件。魯肅不顧劉備當時正陷於窮途末路,專程趕到劉備處說服他共同抗曹。對初次見面的諸葛亮,他以自己是諸葛亮兄諸葛瑾之友的身份與諸葛亮建立信賴關係,親自陪諸葛亮到柴桑與孫權會見,同時叫回周瑜共同勸說孫權抗曹。這些都是魯肅一人促成的。

    誰先提出三分天下?

    公元207年的時候,孫權已經在江東立足,當時荊州還是劉表的地盤,諸葛亮的《隆中對》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已經明確提出外結好孫權。三分天下

    公元200年,孫權在與魯肅的《榻上策》旨在立足江東,消滅劉表,這一年,曹操東征劉備,劉備逃奔袁紹。所以魯肅的《榻上策》並沒有聯手劉備三分天下。一直到公元207劉備投奔劉表,劉表去世後。魯肅去弔喪,臨走之前才提出

    “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備必喜而從命。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

    所以,“三分天下”是諸葛亮的《隆中對》提出來的

  • 6 # 布衣學人

    當然是諸葛亮的《隆中對》。這在中國學術界公認為“正史”的陳壽所撰的《三國志》裡都有明確之記載,這是毫無疑問的。

  • 7 # 街談巷議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有徐庶向寄居在劉表處的推薦了諸葛亮,諸葛亮三顧茅廬終於見到了諸葛亮,得到了一份可行的戰略方針,從此如同流浪犬一樣到處奔波求食的劉備終於破開了迷霧,看清了天下大勢。

    而周瑜結識了豪俠大義的魯肅,把他引薦給了孫權,孫權是在一個公共場合見到魯肅的,只交談了幾句就知道了魯肅有大才,等賓客走了又把魯肅請來,兩人私下對談,魯肅評點天下大勢,也為孫權鋪定了往後的戰略方向。

    這兩件事相差了7年,魯肅見孫權在公元200年,而諸葛亮見劉備在公元207年。“三分天下”是諸葛亮在《隆中對》提出的戰略大計,而魯肅的《榻上策》的戰略大計卻是據長江以南與曹操相抗衡的“兩分天下”。

    1,先看魯肅的《榻上策》。

    《榻上策》是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與孫權同榻共飲時提出的。

    此時曹操已經大略掃平了中原地區,其勢力已經大致成型,此時曹操的心腹大敵是北邊的袁紹,公元199年曹操屯兵於官渡,打算與袁紹一較生死。

    魯肅知道曹操一時之間不會南下,這是東吳最好的發展時機,所以指出東吳要先滅黃祖再伐劉表,之後再繼續往長江上游推進,佔據蜀地,所謂的“競長江所極”,極就是盡頭。

    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三國志》

    魯肅在《榻上策》中明確的把曹操比作項羽,而把孫權比作漢高祖。這是明確的以長江劃分的“兩分天下”的策略。

    可惜的是,當時的孫權心還不夠大,可能心裡有點想但行動上還是比較保守,沒有立刻採用魯肅的戰略方針。

    這個時候的魯肅還沒把劉備放在眼裡,在《榻上策》中壓根就沒提及到劉備,因為這個時候的劉備還在袁紹那兒,和曹操打來了打去。

    等到公元201年,劉備帶著殘兵投奔了劉表。過了7年,也就是公元208年,劉表死的時候,劉備就已經有“英雄”之名傳出來了,復刻了其在徐州的經歷,在荊州已經有了比較大的勢力。

    而這個時候曹操打敗了袁紹,滅了高幹,徹底平定了整個北方,調轉槍頭就把目標對準了南方的劉表,等平了劉表,緊隨其後的肯定就是孫權。

    面對這種形勢,魯肅只能退而求其次,尋求與劉備結盟,而劉備的優勢在於其在荊州苦心耕耘了7年,已經掌握了相當的勢力,如果劉備能夠成功聯合劉表的殘存勢力,那就可以與劉備結盟共抗曹操。

    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備必喜而從命。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三國志》

    所以,戰略時機是稍縱即逝的,公元200年的戰略方針放到公元208年就已經是面目全非。

    魯肅也是大才,可惜遇到了野心和魄力還不夠大的孫權。

    2、再看《隆中對》。

    《隆中對》是公元207年諸葛亮見劉備的時候提出的。

    此時的劉備已經投奔劉表6個年頭,雖有“髀肉之嘆”但雄心不改,更甚至可以說,此時三國還殘存的各路諸侯中還真就劉備有前景。

    因為劉備是個流浪犬,極其迫切的需要一塊自己的地盤,他從出道那天起就想匡扶漢室,四十多歲了還是個“寄居蟹”似的人物,所以他一旦抓住機會,就會不顧一切的實行,甚至會不惜撕下“仁厚”的面具,他入蜀後的所作所為都表明了他的這種心態。

    而諸葛亮的《隆中對》簡直如同甘霖一樣注入了劉備乾渴已久的心田。

    《隆中對》也是對當時大勢的分析,曹操已經統一整個北方,孫權三代經營東吳,不說根深蒂固至少也是難以動搖,想從這兩位口中搶肉吃,以當時劉備的實力還不夠格。

    開啟地圖一看,就只剩下西南那一塊還可以想一想。

    諸葛亮當然想的很好,最好就是據有荊州和益州,有了這兩州之地,就能形成“三分天下”的情勢,再等待時機,天下也不是不可以想一想的。

    由此可見,不管是魯肅還是諸葛亮都沒把劉表看在眼裡,悲劇的劉表。

    為什麼諸葛亮認為劉備有這個能力佔據荊州呢?自然是因為劉備在依附於劉表的這6年多時間裡也是做了“很多事”,連魯肅都聽到了劉備的“梟雄”名聲,而且還認為如果要聯合因為劉表二子爭立已經四分五裂的荊州,就需要劉備出面。

    加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

    其實按照當時荊州的形勢,如果不是曹操大軍壓境,孫權也不出手的話,最後荊州鐵定也會落到劉備手裡。劉表這兩個兒子都不是劉備的對手。

    然而,就算是諸葛亮,也不能算盡天下事。關於失荊州徹底斷送了蜀漢的戰略主動權。

    所以我覺得這兩篇雄文就水平來說其實不相上下,都是根據當時各個諸侯的勢力——這個勢力包括諸侯、諸侯親友及親信的性格和內部情勢——加以分析後得出的結論,都是非常具有戰略眼光的策略,可惜,一個是沒遇到有破釜沉舟勇氣的主君,一個戰場失利造成部分戰略落空。

  • 8 # 0遠方不遠0

    可算遇到一個有關三國的問題了,作為《三國志》的作者的家鄉人,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簡單而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榻上策》有魯肅於建安五年提出來,《隆中對》由諸葛亮於建安十二年提出來。從時間上來看,魯肅提出《榻上策》的時間要早幾年,但是他們的見解和看法是不一樣的,這一點也影響了我們對“三分天下”的看法。我們試著對二者進行比較。

    建安五年魯肅提出《榻上策》的主要看法的時候,曹操與袁紹的“官渡之戰”勝負未分,劉表對這一場決定性的戰爭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自求自保,這一點讓魯肅看出劉表的弱點,建議孫權伺機而動攻打黃祖,佔領江夏,進而奪取荊州,與劉璋所在的益州“三分天下”

    建安十二年諸葛亮提出《隆中對》建議劉備佔領荊州與益州,然後與孫權曹操一起“三分天下”進可攻退可守,可以稱霸一方,也有機會一統天下。

    可以這樣說,不管是《榻上策》還是《隆中對》都是非常好的戰略,但是他們的思路是不一樣的,《榻上策》傾向於劃江而治,分南北治理的思路。《隆中對》傾向於分東西而治的思路。也就是說這兩種思路是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的,可以說是魯肅和諸葛亮兩個人獨立思考的結果。沒必要分清楚到底是誰先提出“三分天下”的思路的,因為這是兩種不同的“三分天下”的思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f95口罩與n95口罩有什麼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