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倪倪的認真一點

    如果孩子已經不上學,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1、為了逃避引發負面情緒的與學校相關的不愉快事物或情境。比如,操場上的不愉快經歷、火警演習、學校實驗爆炸、考試焦慮等等。

    這樣的孩子需要進行心理教育,幫助孩子掌控自己的身體,減少孩子在校園內不愉快的生理症狀,幫助孩子融入到各種學校設施和情境,逐漸增加孩子上學的時間。

    2、逃避令人苦惱的社交或負面評價情境而拒絕上學。比如,不喜歡的老師、身體受到父侵犯、校園暴力、同學的冷落等等。

    出現這樣的情況,除上上面的方法之外,還需要調整和改變孩子對於外界評價的認知和自我認知,幫助孩子對自己形成更客觀的評價。

    3、為了吸引校外其他重要人的關注。比如,父母忙碌無暇顧及孩子;或父母情感分裂,孩子面臨家庭破碎等。

    針對這樣的原因,需要家長修正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及家庭功能,規範化家庭成員的日常作息,多獎勵上學行為。

    4、還有一種拒絕上學的原因是能在學校外獲得切實的利益。比如,看電視、上網、手機遊戲等。

    這一類問題的解決需要聚焦於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校外的社交活動,增加上學時的刺激物等。

    孩子不上學,有可能是以上其中一種原因,也有可能是多種原因的混合。比如,有很多孩子不願意上學,是剛開始因為在學校遇到了挫折,產生退縮行為,在家上網玩手戲,手機遊戲讓孩子體驗到愉悅輕鬆感、掌控感,這就會強化孩子拒絕上學的行為。父母可以針對這幾種原因進行評估孩子拒絕上學的原因,無論何種原因,父母都不要呵斥孩子。孩子在發展過程中遇到困難,就如同我們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遇到瓶頸,此時需要的是接納與有效的幫助,而不是指責。更建議父母儘快尋找專業人士的幫助,孩子離校時間越長,重新進入校園就越難。

  • 2 # 龍傲教育

    厭學對孩子的危害很多,在校學習狀態消極,學習效率低下,人也會變得煩躁不安,多思多慮,容易發怒,甚至看什麼都不順眼。

    對於孩子的厭學問題家長一定要給予重視,輔導孩子走出厭學的情緒,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厭學?

    1、孩子學習的動機缺失

    學習生活被貪玩好動主宰,對學習沒有需求欲,需要被動地在老師、父母的監督下完成學習任務,這是無動機;認為讀書是苦差事,讀書無大用,對學習的認識消極甚至錯誤,這是負動機。沒有動機就沒有動力。

    2、孩子興趣轉移

    對於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是每個孩子的天性。處於成長中的青少年,興趣的顯著特點是動搖性,只要干擾因素強烈,就會發生轉移。看小說、打遊戲、上網、早戀甚至黃色書刊,當興趣逐漸轉為這類活動,學習興趣也就隨著降低了。

    3、孩子對學習缺乏信心

    一些孩子曾經努力過,但仍然常常失敗,很少甚至沒有體驗到成功的歡樂。一次次的失敗,讓他們認為自己天生愚笨,智力低下,不是學習的材料,因而主動地放棄了努力,這便是典型的習得性失助感現象。

    4、孩子情感遷移

    孩子的情感容易延伸與發散,當由於某種原因對某位教師產生不滿時,以致不聽他講的課的情況是普遍易見的。

    5、有的孩子遭遇過家庭變故

    家庭變故,父母離異,情感孤獨,缺乏溫暖,這些缺失的情感很難用學習這件辛苦的事來尋求補償。於是當孩子透過其他渠道獲得了心理滿足後,厭學也就自然發生了。心理疲勞“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的真味被過重的學業負擔壓塌。

  • 3 # 微話告家長

    孩子厭學,已經成為家庭和學校共同關注的話題,厭學是學習中的普遍現象。

    孩子一旦有厭學情緒,就會對學習沒有興趣,喪失熱情,缺乏動力,甚至產生恐懼,從而導致學習態度差,成績低。

    班主任提醒家長,孩子出現下面這3個表現,多半是有厭學情緒了,家長要警惕。

    1

    應付作業

    家庭作業是檢驗孩子課堂成功的必要過程,認真書寫家庭作業有助於鞏固和加深孩子對課本知識理解,也是培養孩子在家主動學習能力的過程。

    有些孩子把寫作業當完成任務,上課的時候不專心聽講,簡單的內容不夯實,重難點不肯動腦,家庭作業遇到難題往往拖拖拉拉,投機取巧,或者抄同學作業,或者網上找答案,應付了事。

    更有甚者,連作業都懶得抄,花錢找人幫自己寫作業。當孩子開始對家庭作業應付了事,那麼多半有厭學情緒。

    愛迪生說,有所成就,是人生唯一真正的樂趣。大多不愛學習的孩子,都是因為在學習中體驗不到成就感。

    所以要讓孩子端正學習態度,除了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是每個人的責任之外,還要那讓他從中獲得成就感。

    對於孩子的學習,家長如果能多用下面鼓勵的話再好不過:

    1、這次完成作業的時間比以前短了一刻鐘,有進步!

    .....

    看似每天放學後30分鐘-1個小時的家庭作業時間,如果孩子每天能認真完成,學習會大有進步。

    2

    失敗合理化

    俗話說,不為失敗找藉口,只為成功找理由。

    考試中,基礎題總是出錯,可能是孩子沒有紮實基礎知識。做過的題還是錯,是因為孩子沒有重視整理錯題總結經驗。

    同樣一篇文章,別人背會了自己還讀不順,那要考慮是否沒有用功。學習上出現的所有問題都是有原因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當孩子開始合理化失敗,開始用“阿Q精神”來安慰自己,每次達不到要求的時候,沒有從自身找問題,而是反覆找藉口。

    比如,考高分的那些人都是天才,我本來就不聰明, 老師出的題目太難了等等。

    往往用這種話語來安慰自己,麻痺自己,而不去改變,那麼成績只會越來越差。合理化失敗,正是厭學的體現。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找孩子聊一聊,孩子學習沒動力,那就給予孩子目標激勵。學習上有困難,那就對症下藥,幫他們接觸困惑。

    其次,家長要和老師多溝通,瞭解孩子平時在校學習情況,在考試的指導下制定合理的對策。

    3

    情緒化明顯

    孩子一旦有了心理壓力,可能不會直接向父母坦白,但會透過情緒表現出來:

    每天早上賴床,聽到上學就心煩......

    情緒低落,愁眉不展,不願意和父母交流...

    一攤開書本就說累,有時候會頂撞父母,有時候在家抱怨老師。

    沒有無緣無故的情緒,當孩子在學習問題上情緒不穩定時,多半是厭學了。

    首先,父母要主動與孩子溝通,關係孩子的心理狀況,詢問孩子最近的學習情況,是學的東西太難,還是與同學發生了什麼矛盾。

    如果是學習上有困難,父母要與孩子一起找出問題,梳理問題,聯絡老師一起幫孩子解決。學習就是不斷探索的過程,遇到困難很正常,重要的是看你怎麼面對。

    再者,父母要多給孩子陪伴,當發現孩子情緒低落或激動時,別急著發脾氣,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最堅實的依靠,給予孩子積極的暗示。有了好心態,學習才能有好狀態。

    不同型別的孩子,厭學表現也有所差異。但最終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甚至影響孩子以後的學習態度。

    身為家長,要早察覺,早幫助孩子改正,用正確的方法讓孩子對學習重拾信心。

  • 4 # 心理諮詢韓老師

    孩子“厭學”有哪些原因?孩子厭學、討厭上學這種現象並不是說來就來的,一定是因為某些原因,孩子才對學習有了牴觸,我總結了一下孩子厭學的幾點:

    一、沒有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如果老師講課的方式,並不是孩子感興趣的方式,這時候孩子就會感到非常無聊。也有可能是老師講的內容與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匹配,跟不上老師的進步,讓孩子感到挫敗。這種問題在青少年的孩子中更常見。

    二、沒有動力

    孩子在學習中沒有動力,時間長了會覺得呆板無趣,就會越來越討厭學習。這些情況在成績中等偏下或者成績較差的孩子中比較多見。

    三、對大人和老師管理不當,出現的逆反心理

    有些孩子其實並不是討厭學習,但可能會有一個更嘮叨的家長,或者一個產生過沖突、討厭的老師,從而造成對課程甚至學習的排斥。這個情況也會讓孩子出現厭學的情況。

    孩子討厭上學的原因主要就是這三點,在生活中,家長一定要多與孩子溝通,找到孩子厭學、拒學的源頭,都是可以解決問題的。

    以上就是我的解答,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每個孩子都是一塊金子,都有他閃光的一面。而我們作為家長,在遇到孩子出現問題的情況下,要透過正確的、專業的引導才能幫助孩子取得進步。而許多家長盲目的指導孩子,有時候就會錯誤的引導孩子,讓孩子走向輟學、耽誤孩子的學習與未來。

  • 5 # 麥田作文

    孩子厭學,那是厭學心理在作怪。究其原因,無非是學校管理鬆散、教師理念落後、家長疏於管教、學生放任自流等等。作為家長,如果孩子厭學,那應該仔細分析孩子厭學的原因、表現,然後和孩子一起找到對策。這其中,怎麼幫助孩子克服厭學心理是關鍵,也是根本。所以,家長要想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對厭學心理有必要的瞭解。

    厭學心理是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甚至厭惡,從而萌發逃避學習的一種心態,主要表現有:學習興趣不濃、學習品質較低、不良的學習習慣、自信心不強。多數學生的厭學行為與其自身的聰明才智並無直接關係。這部分學生在學習中往往面臨著一個或多個方面的心理困擾,然而受限於自身的認知水平,這部分學生很難依靠自身克服這些心理問題,長期下去,導致這部分學生產生了厭學心理。而學生的厭學心理問題如若不能及時解決,就容易影響到他們日後的正常學習及身心的健康成長。

    改善學生厭學心理要多管齊下,社會、學校、家庭、學生四個方面都要努力,才能持續有效改善。在這裡主要從家庭和學校合作的角度來談談如何改善厭學心理,只有學校和家長形成合力,我們才能從源頭上解決學生的厭學心理問題。

    培養學生意志力

    家長要注重學生意志力的培養,為學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實現其人生的全面發展。家長可以運用古今中外名人的奮鬥精神和身邊不畏困難、刻苦學習並獲得成功的人物具體事例來為學生樹立榜樣,培養學生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家長要加強學生意志力的鍛鍊,培養學生鍥而不捨的精神,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持續性的閱讀和經常性的體育鍛煉,鼓勵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學生遇到挫折時,要從心理方面引導學生,緩解學生心理壓力,消除學生的受挫情緒。

    加強與老師交流

    家長要及時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近期表現透過校訊通、QQ群、微信群等平臺反饋給班主任、科任教師,形成長期有效的家校交流。在家校交流中,如果發現學生在學習上存在某些問題,家長要及時查詢原因,並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避免學生產生逆反、厭學的心理。同時要及時求助老師。

    定期參加家長會

    學校定期召開家長會,家長再忙都要準時參加。在家長會上,老師一般會針對不恰當的家庭教育方式展開專題培訓,引導家長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讓家長明白關愛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關注孩子的衣、食、住、行等問題,更重要的是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多與孩子進行情感上的交流、思想上的溝通,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父母的關愛和呵護。讓家長明白教育孩子要把握好“度”,不能過分溺愛,也不能簡單粗暴。發現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時,及時與老師溝通,一起分析原因,幫助孩子克服困難。

    加強經驗的交流

    家長身邊肯定有非常用心的其他家長,他們的孩子非常優秀,我們可以多向別人取取經,向身邊人學習,學習他們的教育經驗和方式方法,從而達到典型引路、帶動提高的目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是身邊的榜樣,所以我們家長髮現孩子有厭學心理,可以想方設法與在孩子教育方面做得好的家長聯絡,最好是能讓孩子與孩子之間常常交流,這樣會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

    解決學生厭學心理問題,需要學校、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解決了厭學心理,孩子對學習的熱情肯定會比以前高。我們要一如既往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保證每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遠離煩惱,享受快樂。

  • 6 # 大黑熊老師

    作為一名老師,我經常也會聽到學生家長訴苦水:孩子厭學,不聽父母勸告。我也體會著這些家長的失望,焦慮,憤怒,期待。但同時又體會著這些孩子的無奈,渴望,以及困惑。孩子厭學或許背後的原因並不簡單,學習只是一個表面行為。

    家長和老師們都不可以片面的看待,一味的的批評與指責孩子。家長要分析背後深層次原因。

    一、要關注青少年大腦的變化。

    青少年多巴胺濃度很低,這意味著他們感到更多的不快樂,覺得生活無聊。

    青少年思考問題片面,固執,情緒衝動大,悶悶不樂,自我意識增加,對抗性增強,這些都是與這個階段的生理因素有關,並不完全是他們的錯。

    二、青春期發展任務特殊。

    青春期是一個特殊的時期,這一階段連線了幼稚的童年和成熟的成年,不僅需要完成生理上的發育,還在進行著心理上的發展,同時肩負學習任務,接收社會資訊,成為社會的一員。

    青春期的最大任務是完成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實現得好,能夠促進個體人格的整合;實現得不好,容易造成個體內心的矛盾、困惑與迷茫,造成個體價值與意義的危機。青春期對於一生來說的意義非凡。

    三、青少年學習受眾多因素影響。

    學習是受到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認知資源,自我控制感,自我價值感,目標確立,人際關係,自我評價,自律習慣,教學方式,等等眾多因素綜合影響的一個結果。這些因素之間又互相影響,學習行為背後因素錯綜複雜。

    那麼如何幫助青少年走出厭學的困境呢?這仍然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在社會方面】,針對社會“讀書無用”“攀比心理”等的影響,調整認知;

    【在學校方面】,針對學校作業負擔,排名比較,教學方式,人際關係等進行認知調整,行為訓練;

    【在家庭方面】,針對親子關係緊張,家庭衝突,透過家長的溝通方式學習,情緒和壓力管理等改善親子關係,提升父母功能;

    【在個人方面】,透過提高自我效能感,加強學習策略管理,目標管理,學習溝通表達方法等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在以上這些策略綜合運用下,可以有效提升孩子自我概念,自我管理能力,從而實現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的改善。

  • 7 # 大帥小娟學習課堂

    一段“10歲孩子不去上學,父子戰一觸即發”的網上影片讓我百感交集,影片中的爸爸除了用武力解決孩子不上學的問題,看似沒有其他辦法,孩子一句“你不是我爸”,讓媽媽一直掉淚。這段小影片讓我想起了父親教育弟弟的方法,從小遇到問題不是打就是罵,導致弟弟從小開始厭學,小學畢業後就輟學了。父母沒有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學習,就會一步步誘導孩子厭學。

    我親眼所見一個1年級的豆豆小朋友一邊走一邊大哭喊叫:“媽媽,我不想去上課,不想去......”,媽媽完全忽視孩子的哭叫,緊緊拉著孩子的手走進教育培訓機構上課。後來瞭解到孩子哭鬧的原因是媽媽給報了很多學習班,孩子從學校出來就被安排到各家機構上課,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現在社會競爭壓力確實很大,父母把希望全都壓在孩子身上,壓力太大孩子出現厭學心理。

    孩子出現厭學情緒的原因有很多,開始時孩子不會直接表達出來,父母留意孩子平時行為習慣是否有異常。其實沒有一個孩子天生是不喜歡學習的,他們從降臨到這個世界上,就喜歡探究摸索新奇的事物,後期受外界原因或者自身原因影響,導致孩子出現厭學的情緒,以前青春期的孩子厭學情況比較多,但是現在厭學已經成為各個年齡階段孩子出現的現象。

    為什麼現在這麼多孩子出現厭學情緒呢?家長們該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呢?想要避免孩子厭學,家長就要先知道會有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厭學,我把導致孩子產生厭學的原因分為三大類:

    一、父母自身原因:

    1、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太過高:“別人家的孩子報什麼補習班,我們就報什麼班;別家的孩子都考100分,我們家的孩子也要100分;別人家的孩子是第一,我們家的孩子也要是第一”,這樣無形的對比正在給孩子施加壓力,媽媽完全掌控孩子,父母控制慾太強會讓孩子害怕,進而導致上進心喪失和學習動力缺乏。很多人認為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才會出現厭學,其實不是,學習優秀的孩子也會厭學,因為他們同樣面臨的壓力過大的時候無法進行排解,慢慢也會討厭學習。

    2、父母極其不穩定的情緒:爸爸媽媽喋喋不休的家庭爭吵或者媽媽持續不斷的“唸經”圍繞在孩子耳邊,這樣子會給孩子帶來心理負擔,孩子根本沒有精力去學習,長期也會走向厭學。

    二、孩子自身原因

    1、孩子能力的不足:孩子先天性的缺陷、後天學習能力的欠缺都會讓孩子學習效率不高,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不到成就感,長期的挫敗感會導致厭學心理。

    2、學習無興趣: 孩子在學習上經常出現學不會、學不進去、不知道為什麼而學的問題。越是學不會就越不想學,長期導致孩子在學習上一塌糊塗,進而失去學習的信心;在一些干擾因素下孩子學不進去,隨後就出現學不會的現象,同樣會激發厭學心理;初中時期的孩子不知道為什麼而學的情況比較多,沒有目標就沒有學習動力,孩子不明白父母常說的不好好學習就上不了好大學,後期找不到好工作會是什麼樣子情況,所以沒有目標的學習也是導致孩子學習無興趣。

    3、疾病因素:情緒的低落、焦慮、抑鬱以及精神問題也會誘發孩子厭學心理,所以家長需要隨時關注孩子的行為舉止。

    4、叛逆心理: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會有叛逆心理存在,在青春期的時候最為明顯,父母越是讓好好學習,孩子就是不願意學習,所以這個特殊時期,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需要方式方法,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學習,會加重孩子不願學習的心理。

    三、外界干擾原因

    1、學校老師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學校裡個別老師的教案內容從開學到放假都是一模一樣的,課程中的教學方法很乏味,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期以來孩子沒有濃厚的學習氛圍,慢慢也會走向厭學。

    2、學校裡的人際關係原因:孩子在學校經常被老師責罵和批評,老師的冷眼對待;每次在學校都是獨來獨往,沒有好朋友一起玩耍等原因也會激發孩子的厭學心理。

    3、學習環境的不佳的原因:家裡的爸爸媽媽不喜歡看書學習,孩子學習的條件太差,學校和社會上的不良風氣等都會導致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

    4、遊戲、網路等原因也會誘導孩子厭學心理產生。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厭學心理,家長該怎麼處理呢?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

    一、發現原因、正確引導:每個孩子產生厭學的原因各不相同,家長需要認真分析孩子厭學的原因,此時要學會理解孩子厭學情緒,並且要給予孩子關心和信任。

    二、冷靜處理孩子厭學:如果孩子已經出現厭學,家長一定杜絕打罵、懲罰、埋怨、責備孩子,這個時候不能急功近利,要有足夠的耐心與孩子溝通,透過溝通了解孩子對於學習的真實感受和態度。

    三、細心觀察,防患未然:孩子厭學現象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因此父母要細心觀察孩子行為舉止,如果發現孩子不愛寫作業、早晨不願意去上學 、孩子經常反饋上學沒意思 、我討厭我們班語文老師 、我不想參加考試、每次學習都是被家長逼著等情況時,就要進行正向引導教育,一定不要等問題嚴重了才開始行動。

    四、多傾聽、多信任: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回到父母的位置多聽少管,和孩子做朋友;要多給予孩子鼓勵信任,讓孩子覺得父母是值得信任的人,維護良好的親子關係也是非常重要。

    五、激發興趣、耐心分析:學習興趣是孩子學習的原動力。父母教育孩子建議採取各式各樣的形式:多帶孩子去親近大自然啟發孩子的智慧;多參加孩子喜歡的活動,培養快樂的心態;帶孩子去實驗室發現神奇的實驗......對於孩子的問題,父母要認真耐心地分析孩子問題,父母也可以向孩子多提問,因為提問可以讓孩子開動大腦思考,激發興趣。

  • 8 # 精神衛生張清醫生

    孩子“厭學”其實原因有以下幾點:

    1.父母只關注學習成績,對孩子過分嚴厲,經常打擊孩子,給到孩子很大的壓力

    2.父母之間家庭關係不和睦,經常爭吵冷戰啊,孩子受到影響,也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厭惡

    3.人際關係處理不當,在學校感覺自己被孤立,覺得自己不被接納,產生自卑感,這樣就更不想學習了

    4.在學習上很用功付出很多努力,但是收效不大,產生厭學情緒

    家長怎麼辦?

    1.瞭解孩子厭學的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厭學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家長必須找到其癥結所在。

    2.適當調整對孩子的期望。期望太高和太低,都會導致孩子厭學。多與孩子在學習方法、正確處理挫折方面進行溝通與探討,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3.多與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溝通。幫助孩子化解與老師間的誤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4.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以身作則,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

  • 9 # 英語每日談

    作為一個教英語的老師和一個學生的父親,對此問題我有點體會,我結合自己的親身經驗來談一點自己的觀點。

    我認為根本沒有厭學的問題,關鍵是學什麼,怎麼學的問題。哪個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不是對外界充滿了好奇,充滿了求知慾?好奇心與求知慾是與生俱來的,是一切生物的生存本能,鳥獸魚蟲都知道學習,怎麼人類反而就厭學了?是形形色色的後天原因扼殺了很多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造成了他們的厭學。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每個孩子個體的興趣沒有得到尊重,學校和家長違揹他們的意志,試圖強行向他們灌輸一些他們不感興趣的東西。他們從中得到的只有痛苦和折磨,而沒有任何樂趣。在這種情況下,叫他們如何不厭學?你讓老虎學吃草,牛羊學吃肉試試,看它們是何反應?恐怕“厭學”還是輕的。

    知道了厭學的原因,解決起來就容易了,對症下藥就行了。簡而言之一句話:有樂趣就有興趣。我個人的經驗就是要能經常在課堂上聽見孩子們歡快的笑聲。只要能讓孩子笑起來,他們就絕不會有厭學的問題!

  • 10 # 這該死的歲月

    孩子們厭學,原因不在孩子,不存在某個孩子就不是學習的料。

    1,沒興趣,家長應該主動的去想辦法引導孩子,培養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對學習,問題有一種主動的探索的內在驅動力。

    2,老師講課枯燥乏味。學校的老師,教學能力良莠不齊。確實存在某些老師無法讓學生對這門課感興趣,我建議換班。

    3,外界誘惑力大。電腦手機已經成為了網路毒品,侵蝕了孩子們的大腦。家長必須樹立在孩子們心中的權威性,約法三章。約束孩子玩樂的時間。

  • 11 # 有點很可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興趣,才會讓孩子產生巨大的內動力,呈現出最好的成長狀態;而如果一個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那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學習效率低下,情緒低落,還可能形成自卑人格……

    要想對症下藥,根治厭學情緒,必須追本溯源,找準原因。那麼,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有哪些呢?

    (1)知識漏洞造成的困難。 在班級學習活動中,集體授課滿足了大部分同學的學習需求,保證大部分同學能接受,而一小部分同學,可能會由於知識儲備不足,導致無法實現新舊內容的銜接,造成斷鏈,如果持續時間長了,就感到聽課學習如學天書,無聊而不知所云,所以厭學。

    (2)身邊的誘惑導致分心走神。 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呈現多遠化,遊戲、娛樂、早戀……好多看起來光怪陸離的事情,都以神秘而華麗的模樣吸引著青少年學生,似乎比起單調的學習生活更多彩,更有趣。於是孩子們的關注點發生偏離,導致厭學。

    (3)人際關係的不和導致孩子揪心。班級是個小社會,和諧的人際關係只能讓孩子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之中。而如果與同學們相處不融洽,或者覺得老師不合眼,就會產生孤獨感和疏離感,發愁進教室,發愁面對老師和同學們,進而導致厭學逃學……

    針對上述問題,老師和家長要因材施教,出手相助,用自己的細心、耐心和愛心,幫助孩子分析問題,克服心理障礙,開啟心結,潤物細無聲的教育理念定能掃除孩子心頭的陰霾,看到學習生活中的曙光[太陽][太陽]

  • 12 # 以愛之名的寬度

    大家有沒有這種體會,當一件事自己很感興趣的時候做起來就特別的主動而且心情也很愉快。反之,當你把本來感興趣的東西變成任務的時候就再也開心不起來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喪失興趣就會缺乏繼續進行下去的動力。那麼我們接下來就要分析一下是哪些原因導致了孩子興趣的下降或者消失了,如此才能有的放矢。

  • 13 # 親子關係講師露宏

    如果忽略年齡的區分,那麼大部分孩子“厭學”會有下面幾個原因:

    一、歸屬感:如果孩子在集體中找不到他的位置,那麼他對集體就沒有依戀感。尤其是那些成績落後的孩子,得不到重視被歧視。尤其是青春期敏感、自尊心強的孩子會表現得特變明顯,而厭學就成了他們逃班集體的一個方式。

    鄰居的孩子就是如此,初二了現在準備休學在家調整,因為成績實在太差門門不及格,他在成績上找不到任何的歸屬和成就感,老師也對他採取放任的態度,久而久之就不想去上學了。

    這類孩子重點是在學習的引導,願意學的該補課的補課,一時補不上來的,如果他能發展出一技之長的愛好,那麼在這塊給到孩子多一些鼓勵和引發,讓他的信心可以從其他方面得到滿足和肯定後,或許在成績上也會慢慢有起色。

    二、人際關係:學校也是一個小社會,有“幫派”、“團體”更有各種有色眼鏡的相處模式,孩子有可能和同學之間的關係沒有處理好,在班上交朋友發生困難,或者因為什麼事件突然特別討厭某個老師,那麼厭學的情緒就會產生。

    其實我們自己回想自己的中學時代,如果喜歡某個老師,那麼他的課就會非常用心學,成績也不會太差。相反,對特別不喜歡的老師上課都不愛聽,更別提有什麼學習的興趣了。

    這樣的情況,家長需要跟孩子好好聊聊,幫助孩子在人際關係上做一些心智的建設,如何待人處事,或者就某一些具體的人際關係問題給孩子出出主意,開導開導。

    三、家庭原因:比如家庭關係發生變化,父母離婚,失去親人等事件給孩子造成了嚴重的打擊,讓孩子對生活對學習甚至對人生失去了動力,孩子就有可能透過不上學來逃避現實;

    還有比如家庭教養方式太過控制,過度嚴厲,當青春期自我意識萌發的時候,孩子就開始反抗,而不上學就是對家長最好的打擊。

    那前者孩子需要做情緒的開導,必要的時候可以找心理醫生聊一聊。後者就是一個親子關係的修復,畢竟孩子也不是一天兩天被控制被責罵了。

  • 14 # 水響路長

    孩子厭學不等於孩子不願學。主要是由於孩子不喜歡某種學習方式,如果孩子不願在學校的學習方式,就可以讓孩子早點在外參加社會實踐,這也是學習。孩子厭學,就積極找到最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

  • 15 # 巧克力老師1314

    孩子厭學的原因很多,學校、家庭、社會包括孩子自己都有可能,很多時候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裡主要談談家庭因素。

    孩子缺少父母陪伴。有的父母忙於掙錢,忽視對孩子的教育;有的父母整天吃喝玩樂,忙於應酬,不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的父母即使待在孩子身邊,卻沉迷於手機、電腦……長此以往,親子關係生疏,父母的教育只會換來孩子的忽視或牴觸。

    家長的言傳身教。父母積極向上,孩子自然也有上進心;父母得過且過,孩子也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父母的期望值過高。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如果父母的期望大大高於孩子的能力,孩子經過努力,仍然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長此以往就會心灰意冷,導致厭學。

    盲目的批評和表揚。過度的表揚,會削弱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須知,當孩子進入學校,沒有人會一直把他捧在手心裡,犯了錯,受了批評,就接受不了。過度的批評,會打擊孩子的信心,在孩子的心裡埋下了一顆“我不行”的種子,自然會導致孩子厭學。

    面對孩子“厭學”問題,家長與其心急如焚,埋怨孩子,不如從自身開始改變。相信你的改變,孩子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並落實到自身的行動上。

    多陪伴,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父母要常常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聊天、玩耍,在陪伴中建立穩定親密的親子關係,讓孩子依賴你、信任你。家庭成員間也要相互理解,親密相處,給孩子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

    以身作則,注重言傳身教。推掉不必要的應酬,扔掉不良嗜好,放下手機,遠離電腦,拿起課外書吧!閱讀不僅能豐富自己的世界,也能為孩子提供榜樣的力量。試問,當你在認真看書時,孩子好意思打遊戲嗎?

    合理的期望,給孩子一個能達到的目標。家長的期望不要過高,幫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讓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桃”。讓孩子在一次次成功的喜悅中,逐漸提高自信。

    建立適當的獎懲機制。好的教育必是寬嚴相濟,獎懲分明的。合適的獎懲機制,會讓孩子正確對待自己的言行,改正自己的不足。

    當然,如果是學校因素導致孩子“厭學”,家長可以和老師溝通,共想辦法,形成教育合力。如果是孩子自身因素,父母可以和孩子談談,想辦法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找準問題,方能對症下藥!

    要想改變,就需堅持不懈!

  • 16 # 果果情感屋

    一定要找到厭學的原因。

    1.從孩子自身找原因。

    是孩子成績不好,沒有成就感,沒有動力嗎?

    是孩子沉迷遊戲,不思進取嗎?

    是孩子受到挫折,沒有振作起來嗎?

    ……

    找到原因,對症下藥,用對應的方法解決。

    2.從環境找原因。

    在學校裡受到同學們的孤立嘲笑了嗎?

    受到老師過度打擊了嗎?

    青春期,早戀的原因嗎?

    家裡父母不恰當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對生活失望了嗎?

    3.從父母自身找原因。

    父母手機不離手,賭博,家暴,不理解孩子,孩子更加叛逆,不愛學習?

    父母給孩子壓力大,只看分數,考不好暴力解決,孩子失去學習興趣?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愛學習的父母,孩子也不會差到哪裡。

    正像很多人說的,孩子厭學絕非偶然,“冰凍一尺非一日之寒”。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離不開父母的陪伴,愛、理解、支援。

    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迷茫,有父母的引導、支援,孩子內心更強大,更有勇氣探索世界,更好學,更有自信成功!

    要想孩子不厭學,萬變不離其宗,在孩子陪伴孩子成長,和孩子一起進步,使孩子有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並願意一直為之奮鬥!

  • 17 # 千年古縣將相故里

    對於孩子“厭學”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對學習沒有找到興趣點

    2、受老師影響而厭學

    3、沒有學習計劃目標

    4、受外環境影響

    首先說興趣點問題。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有的人只所以厭學,就是沒有找到興趣點,有了興趣點你才喜歡上學習,才在學習中不會疲倦。

    有的孩子文化課學不下去,但是對舞蹈和音樂特別感興趣,而且有自學成才的,就是喜歡和熱愛的結果。

    所以,無論哪一課,你必須培養孩子興趣,把興趣點找到了,就象愛吃的美食,天天都想吃。

    其次,孩子厭學與有些老師有關。孩子必境是孩子,不少孩子學習是看老師的“表現”,如有的孩子喜歡老師的長象,喜歡這個老師,學習這門課就好;有的孩子喜歡老師講課形式生動,就特別認真聽這門課,這門課學的就好;有的孩子喜歡老師的風趣幽默,或者性格獨特,對這個老師課就格外認真下功夫,這門課學的就好。

    相反,有的孩子對這老師長象、上課形式、性格表現反感,這樣在學習這門課的時候,就特別厭惡,對學習表現出疲憊,最終對這門課不好好學,甚至失去學習的興趣。

    再次,孩子厭學是因為不知道學習的明確目標。不論哪一階段,如果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習,學習的目標是什麼,孩子很容易在迷茫中厭學。

    要讓孩子知道學習才讓我們懂得更多的東西,學習讓我們才能改變自己的環境,學習就是為追求我們心中的夢想,有了嚮往才能快樂地學習。

    所以,孩子學習要有一個思想上高度,越學習思想高度越明確,自己為自己努力,就不會厭學,讓自己在一個個明確目標中前進,前進、再前進。

    還有一點,孩子厭學受外環境影響。孩子要學習好,要保持心定,才能專心學習。如果學習環境吵鬧,任何人也學習不好,學習本身就是要安心,有一個安定、快樂的學習心境。這一條件多數家長都能做到,有的家長為了孩子學習,特意找一個好環境的地方租房子給孩子住。

    還有一個外境問題就是網咖、電視、手機對孩子的影響。一旦孩子對這些東西上癮、依賴,在學習中就靜不下心來,頭腦中天天在想上網咖、看電視、玩手機裡的虛幻小說、遊戲等情節。所以家長要注意對孩子網咖、電視、手機的控制,不能把興趣放到這方面,而討厭學習。

    孩子厭學還有很高原因,我們家長一定要摸清原因,改善孩子學習環境,提高學習成果。只要家長認真對待,孩子都能最終把學習搞好。

  • 18 # 心理諮詢師王輝建

    家長面對孩子厭學,往往就直接處理厭學問題,最後的結果可能是越處理孩子厭學情緒越嚴重。我們能夠看到的都不是問題,只是問題的表徵而已。真正的問題是孩子產生厭學的原因是什麼。如果不思考這個問題,所有的努力只會是緣木求魚。我們先來說說導致孩子厭學的原因有哪些。首先,我們先從孩子學習驅力說起。

    其次,家長在孩子學習上總是很貪婪。總希望孩子能夠更好一些,更優秀一些,不顧孩子的感受和需求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有些補習班對於孩子來說是趕鴨子上架,孩子來回奔波於各個補習機構,回家有做不完的作業——學校老師佈置的作業,補習班的作業,家長自己佈置的課外作業。還浩如煙海的作業讓孩子厭惡,他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逃避這一切。

    家長往往會把一切都與學習扯上關係,好不容易出去玩一趟,一路上家長會說:“好好觀察,回家寫一篇作文。”這麼說孩子不僅玩得興致沒了,也更討厭學習了。

    再次,學校老師也很關鍵。有些老師能夠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而有些老師刻板固執守舊,一切用成績來衡量孩子,對孩子高要求。有些老師在教學上採用枯燥的教學方式,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很枯燥無味的事情。

    第四,孩子在認知發展上是有差異性的,性格特點也有差異性,那些發展慢的孩子在學習上顯得比較吃力,如果家長和老師沒有足夠的耐心等待,不允許他們慢慢跟上的話,他們就有可能掉隊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孩子在選擇自己的興趣上變得很少有發言權,他們不得不接受自己不喜歡的學習任務。

    最後,環境因素。環境因素可以分為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如果在一個家庭中天天都是爭吵,家庭氛圍很壓抑的話,孩子自然就沒有心思學習了。在學校中,孩子如果被孤立,沒有好朋友,他也不會沒有心思讀書的。前面說了可能讓你產生孩子厭學的原因。那麼厭學的孩子心裡是怎麼想的呢?曾經有一個二年級的孩子跟我說:“老師,我怎麼努力都沒有用。”他是全班墊底的學生,當我聽到他這麼跟我說的時候,我很心疼他。因為,他努力過,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取得進步。我知道這個過程是很辛苦的。但是,他的努力沒有被老師和家長看到,他只能選擇放棄那無味的掙扎。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厭學的孩子都有一個希望把書讀好的願望,只是這樣願望沒有被看見,或者不被相信。因此,面對厭學的孩子,首先需要看見他們“希望把書讀好”的想法,同時也要保護好這樣的想法——這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先決條件。再次要給他們足夠的耐心和信任。儘管有時候他們表現得不如人意,甚至會出現偷懶的情況,他們的改變需要過程,不是你講一次道理就能改變的。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然是跌跌撞撞,有時他們也很迷茫,他需要你的指點,請記住,他需要的是指點,而不是指指點點。用心去發現孩子點點滴滴的進步,哪怕是一個字寫得好,哪怕是今天比昨天早起一分鐘,都需要給予肯定。讓孩子多積累他的成就感,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優點上,優點多了孩子就自信了。當孩子沮喪的時候,請你托住孩子低落的心情。陪伴孩子長大本來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因此家長需要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才不會在教育路上迷失方向。

  • 19 # 心理醫生小蔣

    孩子厭學原因較多,可能是最近情緒出問題,如孩子心情不好,焦慮、抑鬱,或睡眠不好,或跟同學交往過程中會出現問題,同學關係不好,被同學排擠等。首先要尋求孩子厭學的原因,坐下來跟孩子溝通,針對原因去解決。

    家長也可以跟孩子所在學校的老師、同學進行交流,看孩子在學校的一些表現,是學習方面有壓力,還是跟同學老師的交往中出了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來去解決。也可能因為身體不舒服,家長要帶孩子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給孩子做心理評估,確定孩子存在什麼問題,也可以做一些相關的化驗檢查,然後針對性的給孩子進行治療計劃。如果確實心理方面有問題,可以給孩子進行心理方面的調適和指導,這樣厭學的症狀就會改善。

  • 20 # 心理諮詢師李雪蓮

    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有的人之所以厭學,就是沒有找到興趣點,有了興趣點你才喜歡上學習,才在學習中不會疲倦。有的孩子文化課學不下去,但是對舞蹈和音樂特別感興趣,而且有自學成才的,就是喜歡和熱愛的結果。所以,無論哪一課,你必須培養孩子興趣,把興趣點找到了,就像愛吃的美食,天天都想吃。

    家庭原因,比如家庭關係發生變化,父母離婚,失去親人等事件給孩子造成了嚴重的打擊,讓孩子對生活對學習甚至對人生失去了動力,孩子就有可能透過不上學來逃避現實;還有比如家庭教養方式太過控制,過度嚴厲,當青春期自我意識萌發的時候,孩子就開始反抗,而不上學就是對家長最好的打擊。

    家長面對孩子厭學,往往就直接處理厭學問題,最後的結果可能是越處理孩子厭學情緒越嚴重。我們能夠看到的都不是問題,只是問題的表徵而已。真正的問題是孩子產生厭學的原因是什麼。如果不思考這個問題,所有的努力只會是緣木求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老師說的話你一輩子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