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明如月學長

    你的問題有點問題

    “考研超過多少萬,一直文憑代表人生”,同樣也可以問“高考超過多少萬,一直文憑代表人生?”,甚至問“每年考公務員事業編的超過多少萬,事業單位代表人生輝煌?”

    必然會有些人去噴,

    本來就是有利有弊,看你個人選擇,普遍意義來說利大於弊。

    我給的答案是雖然不能代表人生輝煌,考研相對於高考來說沒那麼大的決定作用,高考考上某985和考研考上某985的能力和難度是不一樣的。

    但是考研考上(名校)普遍來說有更多的機會,更好的未來。

    很多非211考上985/211,最後進了很多非211的學校沒有機會進的公司,工資也普遍高一些。

    每個行業,每個層次都有一些混日子的,請不要把這些當做主流。

    很多人不考研,還是混日子,甚至更多。

    有些考研混的不如意的人,不考研可能混的更不如意。

    考研的必要性

    很多人(多半是不考研的)對考研存在很大偏見,不可否認很多人考研是跟風的盲目的,但是還是有一大批考研是為了更好的就業或者更深入的研究。

    也可能很多人不考研給自己找安慰,總是抨擊 考研的。

    我身邊也有很多不考研的,去考公務員,最後好幾年都沒考上,人家考研的都要畢業了。

    1、但是每個人的追求不同,有些人就喜歡科研,就喜歡當大學老師,那麼不考研怎麼當?(現在普通本科的老師基本都要求博士學歷,有的甚至要求985的博士,甚至海歸博士)

    如果本科畢業基本也就是去小學,初中,最多是高中教學。

    可是很多人願意去大學裡面去教學。

    2、很多高階的專業一些比較深的層次都要讀研,比如大資料、雲計算,不讀研怎麼行?

    我身邊就有本科進入世界五百強辭職考研,去研究大資料的,而且做出了點成績,很棒。未來的機會和前途完全和之前不一樣。

    3、就業形勢不一樣,現在本科幾乎都“普及”了。

    你如果學校沒有別人好、家世沒有別人好、能力也一般,你拿什麼去競爭?

    就像以前專科可能都很好就業,是因為本科少,現在本科多了,形勢不一樣了。

    而且不可否認雖然在某些專業,研究生出來也“幹本科生能幹的活”,哪怕這樣,研究生普遍來說進入更好公司的機率更大,工資普遍稍微高一點。

    本科生不也有很多幹“高中/專科畢業生都能幹的活”嗎?比如銷售,這就說明本科就沒必要嗎?

    4、其他因素

    很多人本科學校就很好,而且非常有能力,哪怕都沒有就是家世好,考研甚至都是“耽誤時間”。這種同學直接就業也非常好。考不考研也無所謂。

    大學畢業就會發現,其實很多人就業並不全是學歷和能力,還有很多家庭背景、機遇等等因素。學歷已經不能代表一切了。

    你考研奮鬥好幾年,可能都不如人家畢業有房有車,家裡還給安排好工作強。

    這並不說明你考研是失敗的,你不考研或許更不如人家。

    所以要不要考研、有沒有必要考研也是因人而異。

    有些人家庭情況確實不允許,而放棄了考研,這個也無可厚非,有本科學歷也夠了,早晚還是要進入社會打拼的。

    5、 個例和普遍

    很多人總愛拿個例說事,說某些人考研最後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也不好,某些本科生就上億資產等等。這種人很可悲。

    [1] 以前上高中輟學成億萬富翁的,就說明大家都不要上大學了,都輟學去創業去,就能成功? 能力不同,時代不同了。

    [2] 每個人家世都不一樣,你考上研究生很努力剛步入社會那幾年可能都不如人家家裡有錢的。

    [3] 每個人的能力也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就是能力強,這種人不考研,甚至考研都會成功。

    [4]名校的先不說,可能不太一樣。但是你可以去問問尤其是二本、一本的學校,考上研究生的同學就業和原來學校的同學就業的公司、層次、工資。

    6、人有時候很可笑,如果學歷真的沒用。

    為啥有很多學歷造假的名人或者商業精英?

    為什麼很多人還願意花錢去讀研究生?

    存在跟風考研現象

    很多人也沒有啥目標,也害怕就業,家裡也沒啥背景所以就考研了,這個不可否認。

    研究生階段也有混日子的。

    哪怕是這種情況,研究生畢業也確實普遍來說機會更多。

    考研和高考

    其實客觀來說,高考的決定意義比考研更大。

    有一些公司甚至要看“第一學歷”的,如果本科不是名校的甚至都不要。

    甚至 有的學校要求本科和碩士都是名校。

    而且普遍來說,“本校研究生比如本校本科生”,因為本校考研最差的選擇才是自己的學校,很多報送的機會,複試和調劑也很佔優勢,考本校基本過線都可以要。

    而很多普通本科的學生考上211或985就覺得“很厲害”,甚至是“人生轉折點”、“學校和爸媽的驕傲”。

    名校本科生和本校研究生本科階段的成就普遍來說天壤之別。

    這已經能說明了點什麼。

    高考考上名校和普通學校的學生的學生不管是就業還是機會完全是兩重天。

    雖然名校也有混日子的,普通學校也有稍微努力的,但是還是最起碼從普遍意義來說就業狀況還是有很大差距。

    比如普通二本學校進大公司非常困難,是少數,名校進大公司相對比較容易。

    總結

    不是每個考研的都是非常有目標的,存在跟風考研的現象;考研也不如高考的決定意義更大。

    但是有的專業想往高處走,必須考研。

    而且從普遍意義來說,尤其對於普通的非211高校,透過考研會有更多的機會。

    雖然文憑不一定說明一切,但是名校和非名校,本科和專業,本科和研究生普遍意義來說還是不一樣。

    而且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

    抨擊考研無用的,多半是拿個例來說事,多半是自己不考研的,多半是家世好不愁前途的。

    抨擊高考無用的,多半是拿個例說事,多半是自己不考研,多半是家世好不愁前途的。

    公務員也是,以此類推。

    或許你能從中看出點端倪,哈哈。。。。

    而且最近幾年噴子特別多,看任何事情都看缺點,見啥都噴。

  • 2 # 楓火如荼

    昨天(15日)起,各高校開始陸續公佈2017年考研初試成績。莘莘學子不敢懈怠,開始投入複試準備工作,向“碩士帽”發起最後的衝刺準備。

    與往年相比,去年底開考的2017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可謂意義非凡。一方面,在職研究生首次納入全國統考;另一方面,考研報考人數達到“史上最高”的201萬,首次突破200萬人,比2016年的177萬報考人數增長13.6%。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考研?考研升溫的背後是怎樣的現實?

    考生說:就業壓力、深造和拿文憑是考研主因,2016年12月,中國教育線上釋出了《2017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資料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談及考研原因時,有35%的被調查者選擇了“本科就業壓力大,提升就業競爭力”;而因“繼續深造,提高學術研究能力”選擇考研的人佔到31%;此外,有19%的被調查者是“為了獲得學歷、學位證書”而選擇考研。

    機構說:培訓人數增近一倍,考研“馬太效應”明顯

    早上8點,京通快速路旁,珠江綠洲小區內的某考研培訓機構,五六名工作人員已經到崗,開始投入新一天的工作。事實上,每一年的9月、10月份,碩士研究生招生初試前的兩三個月,各家培訓機構便會忙著張羅下一年的考研培訓招生宣傳。“現在新年剛過,每天打電話和網路諮詢的學生很多,也有不少學生來到現場考察,目前有上百個學生正式報名了。”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是這家考研培訓機構開辦業務的第11年。談到“考研熱”現象對培訓市場的影響,該培訓機構負責人羅老師很有感觸,“別的機構我不知道,但在我這裡,最近三年的報班人數一直是上漲態勢。”從羅老師提供的資料來看,2014年,該培訓機構一共有800多人報班參加培訓;2015年,有1400多人接受培訓;而在2016年,報班人數已接近3000人。也就是說,在“考研熱”持續的大背景下,去年這家培訓機構的報班人數比前年增長了近一倍。考研報考人數的激增,催化著考研培訓市場的火爆。而據瞭解,在該考研培訓機構,每一年前來報班參加培訓的學生,以本科為二本、三本學校的居多。當然,也有一些一本學校的學生,“報考的目標學校,幾乎都比本科所在學校更好。”除了報班人數增多,羅老師同時發現,在考研地域、學校和專業的具體選擇上,“考研大軍”表現出的“馬太效應”,十分明顯。從報考地區來說,報考一線城市高校的人數最多。越是經濟文化發達、優質高校資源聚集的地區,越受到考生的青睞;從報考的目標學校來看,“211”、“985”院校一直都是考生競逐的主要物件,報考非名牌大學的學生人數相對很少;而從報考的具體專業來說,一些"211"、"985"院校的經管、理工、醫學類專業是熱門,相比之下,歷史、哲學等專業偏於冷清。

    之所以會有考研的“馬太效應”,羅老師認為,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這跟社會發展的現實有關,也與考生個體的功利性認知有關。換位思考一下,誰不想來一次‘自我救贖’,趁著考研換一個更好的平臺,找到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呢?”

    專家說:“考研熱”難短期降溫,高校改革需提速,僅僅一年時間,考研報名人數增加了24萬,究竟是什麼支撐著考研升溫?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多重因素綜合推動了“考研熱”。2016年12月底舉行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第一次將在職研究生納入了統考,推動了考研人數的上漲。這是原因之一。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目前中國大學生整體的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很多學生都把考研當做了避風港,以延緩就業壓力;此外,長期以來,社會上不少企事業單位都有著濃厚的“學歷情結”,如果沒有一紙研究生文憑,很多學生連報名競爭某一個崗位的資格都沒有。多重因素疊加,共同促成了“考研熱”。而在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凌昊瑩看來,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因素不可忽視——高校擴招的傳導作用。1999年本科教育擴招後,2003年中國研究生教育也開始擴招,經過多年的教育發展,每一年高校的在校學生基數龐大,帶動了研究生教育的招生人數和錄取比例大幅上漲。既然被錄取的機會比以前更大了,很多學生都會選擇去考研。熊丙奇認為,眼下高燒不退的“考研熱”,說到底,是一個不健康的狀態。因為,很多考生是帶著非常強烈的功利色彩去考研。對此,凌昊瑩則有不一樣的看法。她認為,“考研大軍”中也不乏理性的認知。比如,有些學生本科階段並不是就讀的自己感興趣的專業,考研換一個志趣所在的專業未嘗不可。同時,從現實點兒的角度來說,在國內讀研相比國外留學,經濟成本也是比較低的。兩三年的讀研時間,學生“可以實現以時間換空間。讀完研參加工作時,可供選擇的空間要比本科大得多。”考慮到以上種種因素,不論是熊丙奇還是凌昊瑩,都認為“考研熱”現象很難在短期內降溫。

    那麼,面對“考研熱”,高校和社會應該如何應對,做出哪些改變?對此,熊丙奇建議,目前的“考研熱”,對教育部門和高校來說,肩上的壓力其實更大了,應該抓緊時間推進相關改革。尤其是要推進研究生人才培養機制的改革、建立研究生質量保障體系。同時,為了引導考生對考研養成理性的認知和抉擇,也要進一步扭轉中國社會,特別是公務員招考、國有企事業單位招聘和人才評價過程中的“唯學歷論”現象。

    凌昊瑩則提出,很多學生之所以考研,只是按照現實邏輯做出的被動反應,單純說學生太功利,似乎也算不上是客觀的態度。改變“考研熱”,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感覺現在陷入了一個怪圈,大家普遍認為考研已經過熱了,但社會上的一些門檻卻佇立著。學生找工作有壓力,反過來又倒逼著高校引導學生去考研和擴張招生規模……”因此,她建議,不管是高校、政策導向,還是社會企事業單位等,都應該真正有所行動。而具體到考生個人來說,在尊重個人興趣和選擇的基礎上,一旦確定要考研,就要努力做到學歷和能力相匹配,而不僅僅是透過考研來改變自己的身份。

  • 3 # 郭大白說

    本人天津某985碩博連讀,自身經歷吧,讀碩士的人混的也不少很多人覺得相比本科能力提升不大,主要看老師資源了,有專案讓你做讓你歷練自然有所提升。博士階段和碩士查的不止一個學位的提升,博士階段需要自己考慮研究計劃方案,實驗設計,專案進度,學術彙報,專案報告結題等等,甚至是報帳可以說整個流程吧,這是碩士不可能做到的,再一個需要考慮畢業小論文大論文,實驗不夠還要有理論,壓力上差了不止博士學位減速碩士學位那麼簡單。即使你的老師沒有資源你也得規劃你的研究計劃實驗論文吧,這些都需要自主去做。很多人大言不慚看不上碩士博士,有能耐你讀一個出來再作評論吧。

  • 4 # 煮史問道

    (上圖為浙大老校區)

    站在人生這一角度上來看文憑,我們就會發現,接受教育這玩意兒是我們人生前20-25年孜孜不倦地在幹著的第一件事,這件事將輸出兩項結果:一、完成專業入門級的積累、完成文化知識的積累、當然還有綜合素質的積累;第二項輸出則是獲取一張文憑,藉此證明我們的校園教育到哪一步為止。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文憑,那麼學歷文憑稍微高一點,也就意味著起步之初的優越性稍微強一點,我們的自信會稍微高一點,競爭力可以稍微突出一點。

    雖然人生充滿著變數,影響因素非常多,但是一定有重點,如果一定要排排序,那麼影響人生的核心要素大約只有三點:本科或者是考研考取了什麼大學?從事什麼職業?嫁給誰(娶了誰)?

    既然如此,那麼一紙文憑背後所隱含的東西就非常豐富,就不僅限於學歷這一項了,因為後面的兩件事(成家立業)都與接受的教育息息相關。

    如果我們的研究生畢業,娶妻或嫁人的時候,另一半應該不會是初中畢業的吧。

    如果我們研究生專業是金融或者是IT相關的專業,應該不會去從事機械設計這類職業的吧。

    (上圖為浙大華家池校區)

    總結一下:一紙文憑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考研將對人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 5 # 起音

    因為近年來國內大學生數量飆升,大批大批的畢業生畢業後卻無法尋求到一份工作,常常成千上萬號人競爭一份工作,而這時招聘單位往往是留下了那批學歷高的進行篩選,而下一檔次的大學生基本是通通打包。對此,往往就有許多人想到了考研,為自己的文憑鍍上一層金,因為就中國的國情,如果不是選擇出國發展,那麼畢業後基本上就需要一個好文憑去招聘啦。

    一紙文憑是絕對不能代表人生方向的,錄用研究生,企業用人成本更高,如果沒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和業務能力,很難脫穎而出。

    擁有一張好文憑只是說能更好的找到一個好方向,同時縮短這條路上努力的時間。

    但同樣的,研究生也不一定就能出頭,只是說多了個選擇的機會,自己不努力的話,或者就成了“紙上談兵”。

    馬克思說過“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想要一個好的人生唯有自我提升,毅力,堅持,還有才能。這並不是一紙文憑所能代表的。

  • 6 # 興夢夕飛

    在我的親身經歷中,深切感受到文憑的重要!雖然它不能代表人生,卻能改變和決定人生的走向和結果。文憑雖不等同於水平,卻凌駕於水平之上!當今社會,如果沒有一紙文憑,哪怕你有奪天本領,依舊無用武之地。就算是謫仙人李白活到現在,同樣沒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

    我自幼好學,卻因某些原因而與文憑無緣。工作後,儘管一直是所在單位的一支筆,儘管那些青年才俊要靠我點撥才能勝任工作,但是,當那些虛心向我學習的學生一個個頂著金光閃閃的文憑、走向金光大道之後,我這個沒有文憑的老師只能在原地踏步,陪著一個個新來的太子讀書…… 當然,勤奮讀研取文憑是件好事!社會要進步,離不開各類貨真價實的知識人才,而人才的產生,必須在努力學習、刻苦專研後,用一張張文憑體現!只希望這些文憑擠掉不必要的水份,經得起實際工作的考驗,的的確確為社會?為自己的人生增輝添彩!

  • 7 # 水洛卿

    文憑不能代表人生,能改變人生。

    隨著高校擴招的推廣,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投入社會,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隨著所謂的大學生滿地跑,本來雙向選擇的就業市場成了企業單方面的挑選,大學生地位早已不如當年。面對的巨大的就業壓力,很多人選擇繼續深造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這是近幾年考研人數劇增的根本原因。考研可以給當年高考失利的人第二次進入名校深造的機會,為自己鍍金,為自己日後的求職路鋪路。雖然現在社會上有很多學習不如✘✘的聲音在,但不得不說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學習確實是唯一的出路。高學歷可以晉升更高的職位,拿到更多的薪水。更有很多企業招聘的時候就標明瞭要研究生及以上文憑,你是本科生,連投簡歷的資格都沒有,這是現實。有嗎那一紙學歷,機會也可能從你身邊溜走,但沒有那一紙學歷,機會根本不會到你身邊去。

  • 8 # 彌夢者

    一聽這個問題,就知道提問的人是個弱雞。一紙文憑代表不了人生,但能代表你的受教育程度,輔證你的能力,畢竟現在會吹牛逼的人越來越多了。再說了,高考、考研這麼簡單的事都挑戰不了,憑什麼質疑人生,不要氣憤,不要吶喊,因為你太弱了。只要有機會去爭取,就應該像餓狼一樣緊緊盯住。

    其實我覺得本科不是985、211的沒必要考研,非985、211的學校也沒必要設碩士點和博士點。只要從那三四十萬重點大學生裡招研究生就行了,同時還可以最佳化研究生的培養。

    其實吧,還可以更進一步,只要智商低於130的就不許考研,老老實實去幹活吧。每年這麼多研究生,畢業論文寫的那麼水,導師帶著一堆研究生也顧不過來。

  • 9 # 墨爾本-晴160161309

    網友一:

    第一,現在本科學歷太低。當你大學畢業後,就會發現,學士學位不是那麼好使的,並不好找工作。

    第二,薪酬問題。本科畢業,起薪太低了,說不好聽點,無法養家。

    第三,戶口問題。如果你在北上廣,這些地方,你就需要涉及到落戶的問題,如果您是本科的學歷,那落戶就比較困難了。

    第四,考公務員的問題。如果是研究生學歷,你考公務員的時候是會加分的。

    第五,讀研期間,其實你還是學生,說的沒有上進心一點,你還可以多享受3年自由自在的研究生時光,真心很美好。

    網友二:

    記得曾經有一個人曾經說過這樣的一番話:為什麼這麼多的人去考研了,因為大多數的人畢業了找不到工作,所以考研了,研究生畢業之後還是沒有工作,只能繼續讀書,成了碩士,碩士讀完之後依然沒有工作,接著讀吧,成了博士。其實是開玩笑的話啦,但是也能夠反映出有很多人其實他們並沒有什麼方向,只是為了考研而考研,為了有一個地方能讓自己暫時的安定而考研。

    一紙文憑當然代表不了人生,如果人生是由那一張紙決定的,我們豈不是都成了“紙上談兵”?更多的還是要看你的能力、水平、認知、價值觀,當然很多時候其實也要靠緣分和運氣,所以就算你一開始靠著你的文憑進入了職場,如果你後勁不足,早晚也會被淘汰。

    網友三:

    一紙文憑代表不了人生,但能代表你的受教育程度,輔證你的能力,畢竟現在會吹牛逼的人越來越多了。再說了,高考、考研這麼簡單的事都挑戰不了,憑什麼質疑人生,不要氣憤,不要吶喊,因為你太弱了。只要有機會去爭取,就應該像餓狼一樣緊緊盯住。

    其實我覺得本科不是985、211的沒必要考研,非985、211的學校也沒必要設碩士點和博士點。只要從那三四十萬重點大學生裡招研究生就行了,同時還可以最佳化研究生的培養。其實吧,還可以更進一步,只要智商低於130的就不許考研,老老實實去幹活吧。每年這麼多研究生,畢業論文寫的那麼水,導師帶著一堆研究生也顧不過來。

    網友四:

    我是一個大學生,我真心覺得不能。現在這個社會,不是說你能讀個博士,就好了不起,就一定能找個超級好的工作,現在主要是看學習能力,個人綜合能力。有句老話叫:讀書讀曰了。就是指那種只知道讀書,其他的什麼都不會。當然現在來說文憑會起一定作用,但是就算你用這一張紙進去公司,但是工作不會,學一段時間也不會,那肯定會淘汰你。

    有的人可能會反駁我說既然都能考碩士博士那學習能力肯定好,這個不一定,我覺得不一定,有的人讀書是真的牛,但是學習其他技能,其他東西就感覺不會了,畢竟技能不像書上還能按部就班的去學,也不會給你那麼多時間去學。我還是覺得出社會學其他東西比在學校裡在書本上學習更重要。

    網友五:

    本人天津某985碩博連讀,自身經歷吧,讀碩士的人混的也不少很多人覺得相比本科能力提升不大,主要看老師資源了,有專案讓你做讓你歷練自然有所提升。博士階段和碩士查的不止一個學位的提升,博士階段需要自己考慮研究計劃方案,實驗設計,專案進度,學術彙報,專案報告結題等等,甚至是報帳可以說整個流程吧,這是碩士不可能做到的。

    網友六:

    父母都是亂教孩子,考上大學研究生就厲害了,以後不用煩,當你考上了都接近30,還有20年時間50,到了60歲你能力也發揮不了多大,也就是20年時間你如何發揮出來你學這麼多年理論,要麼你是個打工的,月薪也不錯,可以安穩的度過,拿了文憑也不代表你是高等人,這一生就這麼沒了,走自己的路才是對的,越多人走的路越難走。

    切記:

    不管你在什麼大學,一定要把英語學好,這樣才能去外企。看上圖右下角,找到它,那裡有英語角,都是外華人、大學生、上班族,英語角里會倫敦腔、美音、印度腔的人都有!

  • 10 # NimeK

    謝謝邀請,現在考研人數是在逐年增加。雖然說一紙文憑並不能代表人生,但卻代表了個人的能力。越來越多的人考研,不僅僅是為了拿到學歷,更多的是要鍛鍊自己。尤其許多人想衝擊一下名校,彌補高考時的遺憾。現在非全日制也和全日制考的一樣,個人覺得以後考研的人會越來越多!

  • 11 # 聊扒音樂

    一紙研究生文憑並不會代表人生,但研究生文憑能夠幫你改變人生,豐富你的人生。

    之前人們都說,本科生爛大街,越來越不值錢,那麼每年高考人數還是不斷上漲,究其原因?雖然本科生爛大街,但至少你能站在大街上啊,沒有高考,人生的可能性真的很少。同理,雖然考研人數持續增加,今年更是達到了238萬人,但研究生畢竟比本科高一個學歷,舞臺更廣闊,雖然不能代表、決定你的人生,但能夠引導、改變你的人生!

    1.首先,研究生的平臺比本科更高,你接觸到的人也都是研究生或者研究生之上的,這些人可不會像你的大學舍友一樣動不動喊你開黑、逛街吧,環境如此,你不努力都難,除非你是打算混過研究生三年。

    2.更高的學歷意味著更大的格局和眼界,觀念是人發展的重要推動。在研究生階段,你會接觸到更高等次的觀念,會擁有更廣闊的視野,這對於你今後的發展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

    3.在你的導師的帶領下,你會接觸到更高的圈子,更多更有用的人脈,這些資源對於你今後無論做什麼都是有用的。

    雖然考研大軍一年比一年多,但這也是好事,至少證明了研究生在社會上被認可的程度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是考研的壓力越來越大,競爭越來越大,所以研究生的質量也會越來越高。

    現在這個時代,是本科生的墳墓,研究生的戰場,雖然這一紙文憑不能決定你的未來,但他將會使你的人生更好。

  • 12 # 大山博士

    為什麼不能代表人生!

    古代的科舉要晉升:要一步一步走童生-秀才-舉人-貢生-進士的程式。年過半百的童生多了去了,按照稀有度來講,現在的博士充其量也就是舉人的水準。

    人生就是在不斷追求晉升空間的。既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同時要是能造福社會,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那更是極好的。

    200多萬人考研,而且勢頭越來越猛烈,且不管主動的還是被社會實情倒逼而去考研,只要有能力,都可以挑戰一下自我。並且國家已經放開,並沒有什麼大的限制條例說哪些人不能考,有個機會進入一篇新的領地,去體驗一把,並不覺得有什麼值得被嘲諷!並且很多崗位,應聘者甚眾,學歷背景就是一塊敲門金磚,沒有它就是不行,你不服還沒脾氣!

    一紙文憑不能代表人生,難道沒有文憑就能代表了?是有不少英才沒有文憑,依舊獲得巨大的成功,然他們大多有特定的歷史烙印的成分,不要選擇性失明忽略高學歷人才已經在各個崗位開始發揮中堅力量。

    只能說社會發展太快了,高階人才永遠供不應求,提升自我競爭力永遠有空間。活到老,學到老!只要不被文憑綁架,耐住寂寞,走的越高,風景越好。哪怕到頭來你還是原來的老樣子,起碼到年邁的時候可以對孫子孫女說一句:曾經有一次機會在我眼前,我抓住了,努力付出過了,雖然還是沒能登頂人生,但我不後悔!

  • 13 # 懂家電

    文憑雖不能代表人生,但是對我們普通人來講,知識決定你的人生。

    現在社會發展很快,不學習就被淘汰,這樣說一點也不過分。我們單位的一些小夥,平時雖不怎麼刻苦,工作也馬馬虎虎,但是一接觸新事物,比我們這些老員工就快很多,因為他們學習的知識新,資訊量比我們大。就拿我們單位一研究生來說,畢業上班剛一年,對行業標準非常精通,我們都不知他啥時候學會的,做彙報資料非常有邏輯性,而且能面面俱到,PPT做得既有形式又有內容,非常漂亮。為何?學習能力強,方法到位,能深入進去。

    高學歷的人必然有高學歷人才的優勢,文憑也不是白拿的,混日子的也只是少部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考研分數擦國家線的邊,要開始考慮哪些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