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弘毅永寧
-
2 # 我派大王巡山
達州話
達州話屬於西南官話成渝片。在巴蜀文化中屬於巴文化。因此,達州話與成都話較遠而與重慶話較近。
語法特點
除了有一些特有的方言詞彙外,語法跟普通話基本一致,能逐字互譯。
被動句中的“被”字一般說為“遭”,但此時帶有不情願、不高興的感情色彩(一般在發生不好的事時使用),所以平時被動句使用較少。如“他遭開除了。”普通話中說為“他被開除了。”
還有一些比較有特色不能不提的形容詞,白,不說白,說“迅白”;黑,不說黑,說“區黑”;輕,不說輕,說“撈輕”;重,不說重,說“幫重”;快,不說快,說“飛快”;甜,不說甜,說“抿甜”;酸,不說酸,說“揪酸”;等等。倒裝現象:“熱鬧”,要說“鬧熱”;“公雞”“母雞”,要說“雞公”“雞婆”/“雞母”;“菜花”要說“花菜”;“套袖”要說“袖套”等等。
音韻特點
大部分地區所使用的達州話沒有平舌和翹舌之分,基本上把普通話中翹舌音念為平舌音,比如:"智商"普通話為[zhìshāng],達州話為zi213sang55] 注2 (音同“子桑”);"超市"普通話為[chāo shì],達州話為[cao55si213](音同“曹四”);"支援"普通話為[zhīchí],達州話為[zi55ci21](音同“資瓷”)。
音節中或末尾的鼻音大都能區分,音節"ing"與"in"跟大部分南方方言一樣,完全通讀,統一發音為"in"。"eng"與"en"在大部分音節中通讀為"en",如“痕”與“恆”同為[hen];“稜”發為[len]。但是"eng"和"en"而在聲母"b"、"p"、"m"、"f"後能夠區分,前者變為"ong",而後者仍然發"en"的音。音節"un"在"d"、"t"、"n"、"l"、"z"、"c"、"s"後發"en"音,其餘不變。
音節"wu"固定變化為"vu",如“五”、“霧”等,"hu"變化為"fu",部分地區聲母"h"後介音為"u"的字,聲母變為"f"且無介音"u"。
達州話中沒有韻母"uo",大部分讀"o",部分入聲字為"uê";
普通話中大部分聲母后的"e" 讀""o"",並且無介音直接讀,如:哥哥(go55)注意不要讀成(guo55),上課(ko213)不要讀成(kuo213),舌尖前音、舌尖後音後的"e" 必然讀為""ê"",但是岷江片中部分地方歌韻字讀"ai";入聲字在普通話中發"e"的在達州話中分兩種情況,古韻母為“合、鐸、曷”發""o"",其餘發"ê"。
古合口一等字大部分保留介音"u",如累"luei213",橫"huen21"(部分地方讀""huan21"")
達州話j,q,x後面的“u”可以讀本音烏 雖(xü55)然 民族(qu21 這裡的“u”讀本音烏,而不是普通話的“ü”魚) 速(xu21這裡的“u”讀本音烏,而不是普通話的“ü”魚)度
古明母侯韻字發音轉為"mong"。
古影母開口呼字,大多都冠以聲母“ng”,如“安”[ngan55]、“恩”[ngen55];古疑母字除合口一等、三等字以外皆保留聲母"ng",合口一等字聲母"ng"消失,三等字大部分聲母轉為"ni“、少部分字聲母"ng"消失或者保留聲母"ng"介音消失。
在聲調上,達州話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調值幾乎一致,成渝片古入聲歸陽平(即二聲),如“一”、“六”、“綠”等字聲調均為陽平。
大多數地區入聲歸入陽平是達州話與其他北方話的主要區別。
經典語句
經典達州話
達州人說話,喜歡在一個字的名詞前面加點修飾,於是這個名詞的意義便發揮得更淋漓盡致。 經過總結,特發貼出來。 有些字由於實在打不出來,故用諧音字代替,請對號入座。如:
這裡(列黑) 那裡(哪哈) 這個位置(列個蕩)那個位置(那個蕩)這個(列歪) 那個(那歪)
你(已) 淋雨(cuá雨)
燙(賴、非賴),這個才是達州本土的。
"吃飯"叫"切飯" 非常的不好吃叫“怪死難切”
傻瓜(莽子,哈兒)、 囂張(騷跳 幹操) 抄手(包面)、小孩(細娃兒、細崽兒) 力氣(勞力)
很髒(稀髒)廁所裡(茅屎頭)拉屎(渦屎)拉肚子(拉稀)
拿來(含來) 去(切) 面前(當門) 不知道(曉不得 不曉得)
橡皮(痴膠/膠擦) 把痴膠拼給我!
借了東西不用還 送給我 (拼給我)
剛才(相坎兒) 好怪(妖豔兒)
乞丐(叫[發音為“告”]花子) 蚯蚓(曲蟮er) 蜻蜓(楊丁丁兒/楊嘎兒/楊嘎丁丁兒)
蚱蜢(爪母兒/找螞(變音)) 跳蚤(革蚤) 蟑螂(罩媽子) 小鳥(雀雀兒) 蛐蛐(照雞兒) 傘(撐花兒)
打哈欠(打豁嗨) 睡覺(困瞌睡) 摔筋斗(跌[音:答]撲爬)蹲下(估倒)
把話說清楚(把話抖[音:tǒu]稱展)一拳頭(一鉈子,一錠子)
腦袋(腦殼) 手肘(倒柺子) 膝蓋(客膝蓋兒[發音:客心寶兒])
屁股 (羅兜/座登兒/勾子)(都指臀部,前者多用於人,而後者多用於pig)
紅(菲紅) 黃(焦黃、糾黃) 白(卡白、雪白) 黑(黢[音:區]黑)
甜(抿甜) 酸(糾酸) 苦(糾苦、安苦) 鹹(苦含) 辣(飛辣/巴辣)
香(捧香) 臭(乓臭) 孬(稀孬[音:piè]) 燙(飛燙、飛燒,飛賴) 冷(冰浸[音:慶])
大(咚大) 小(咚小) 痛(青痛) 爛(稀爛) 硬èn(幫硬èn) 耙(撈耙)
淡(憋淡) 緊(幫緊) 溼(厥溼/又做焦溼) 幹(焦乾、糾幹) 嫩(吼嫩) 奇怪(妖言活甩的) 大清早(清早八晨)
-
3 # 愛胡說的桃子醬
這是我們那裡(晉西北)的部分民俗。流傳了很多年,有些意思跟現在的觀念不太一樣。
1、女大三,抱金磚。結婚的時候,女比男大三歲,女方更能理解男方,夫妻感情會很好,生活很幸福。
2、女雙泉,自家圓;男雙泉,搗鍋沿。如果女孩子頭上有兩個旋,嫁人以後婚姻美滿。如果男孩子頭上兩個旋,就會家徒四壁。
3、老牛吃嫩草。年齡很大的男子娶了比自己小很多的女子。
4、禿鷹門前叫,壞事要來到。禿鷹飛到自家的房簷上,預示不太好的事要發生,比如家裡親人離世。
5、男棉女澀。男子面板白皙細膩像棉花一樣,是有福氣的象徵。女孩面板粗糙(像雞皮)也是有福氣的象徵。
-
4 # 方蘭野攜手凌雲志
我的家鄉是廣東海陸豐。
家鄉的俗話很多,在這裡列舉一些,與大家交流。
示例1:
食穿睏(指睡覺),無比論,食入三寸是糞。
釋義1:形容吃住穿等生活享用適可而止,無須過分追求,追求太多反而是浪費。
示例2:上山看山勢,入門看人意。
釋義2:形容做事要審時度勢,才能恰到好處。
示例3:銅蜈蚣鐵螞蟻
釋義3:形容二者針鋒相對,各不相讓,都不是省油的燈。
示例4:窮仔食嘴水(指口才),魚蝦食流水。
釋義4:用類比的手法,魚蝦依賴流水而生存,窮仔依賴口才而生存,形容依賴的重要性。
示例5:嘴好騙得來,心好無人知。
釋義5:用對比的手法,形容口才比心地更顯性,從側面說明心地的隱性。
示例6:拾有豬屎講有話。
拜義6:形容取得成績就有發言權。
示例7:銅鑼勿(指不要)勸(指藏)到衣袖拍(打)。
釋義7:形容有人知曉,無須包藏。
示例8:嘴甜甜腳倉(指屁股)掛鉤鐮
釋義8:形容當面說好話,背後下毒手。
示例9:心堅鐵錘磨成針。
釋義9:形容磨練的重要性。
示例10:陋(指妒忌)人富笑(指譏笑)人窮。
釋義10:形容心態差。
示例11:六相(指勤勞)有好脹(指肚飽),惰(指懶惰)吞唾(指唾液)。
釋義11:用對比的手法,形容勤勞的重要性。
示例12:酒杯咬到隙(指破隙)。
釋義12:形容關係親密無間。
示例13:山山有龍度(指來龍去脈),處處有賢人。
釋義13:形容人傑地靈,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示例14:兄弟百人單身。
釋義14:形容獨立自主的重要性。
示例15:打虎還需親兄弟。
釋義15:形容兄弟情誼的重要,在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
示例16:穿烏衫(指黑衣)佔烏柱(指黑柱子)。
釋義16:形容站在本位立場維護本位權益。
示例17:九歹十一毒
釋義17:形容都不是良善之輩。
示範18:金厝邊(指鄰居)銀親戚。
釋義18:用對比的手法,形容鄰居的重要性。
示例19:無仔勿賴孫,無褲勿賴裙。
釋義19:用對比的手法,形容養兒育女的重要性。
示例20:有狀元弟子,無狀元先進。
釋義20:形容晚輩勝於前輩。
-
5 # 悠悠芳草心
家鄉常用的俗語很多,比如:
一 魚找魚,蝦找蝦。這句話是說物以類聚,交朋友什麼樣的人找什麼樣的人。
二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小蝦肯紫泥。這句話的意思是一級壓一級。用於以前的官場很合適。現在用來形容做生意掙錢的本領。
三 祖墳上冒青煙了 。一般來說,誰家要是出了名人或者有當官的,人們就說他家祖墳冒青煙了。
四 仰頭老婆低頭漢。舊社會婦女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遇到特殊情況出門走路得低著頭,不能拋頭露面。如果女的走路仰著臉,這樣的女子不服管教,不好惹。
男子走路講究雄赳赳,氣昂昂,如果男子走路低著頭,說明這人工於心計,總在心裡算賬,這樣的男子不好惹。
五 日頭都上誰家門口過。這話的意思是說,人不可能永遠都有好運和黴運,不要自己家目前日子好過就得意忘形,不要看不起別人,別人即便是現在不行,將來說不定也會飛黃騰達的。
農村的俗語很多,大多數的俗語都能反映農村文化,都有一定的哲理。
-
6 # 淺雨315
我理解所謂的俗語,是民間約定俗成、意思明確、在某一地域內廣泛流傳、未必有科學依據的對某種事物概括性的說法、描述。比如“女大三,抱金磚”,一提起來大家都知道說的是婚姻中女方比男方大三歲,有利於加強家庭的財運。
我的家鄉有一些關於天氣的俗語,以前聽老輩人說起過,現在的孩子很少有知道的了吧。
1、早上下雨一天晴
這裡是指早上突然下了一陣雨,不包括從前一天一直持續下到早上的雨。據說早上突然下一陣雨,很快天就會晴,而且晴一天。
2、關門雨下一宿
“關門”是指傍晚時分,早先農村傍晚天要黑時,家家關門閉戶,準備休息了。這時侯如果開始下雨,會下一整宿,甚至持續好幾天。
3、萬里無雲下大雨
這句話還是聽我一位同學的爸爸說的。當時我一大早去同學家找她,準備一起去上學。她爸爸看看天說“萬里無雲下大雨,帶上雨衣吧”,後來果然下雨了。
4、東風不雨,雨了不晴
刮東風輕易不下雨,如果下了,就不容易晴。每年麥收時節是最怕雨的,下雨不能收割,往往一場風雨過後麥杆倒伏,許多麥粒掉進土裡,大為影響收割和產量,這時如果刮東風而下雨,人們就會惆悵地念叼“東風不雨,雨了不晴”。
5、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每到八月十五中秋節,如果陰天或下雨看不到月亮,我媽就會說這句話,等到正月十五下起雪,我媽說去年八月十五準是雲遮月了。不管準不準,這句話像副對聯,挺美的。
我家鄉的天氣俗語我暫時就想起這麼多,您的家鄉有天氣俗語嗎?
-
7 # 文友如林
我的家鄉——天津的常用俗語很多,現舉例如下:
1.罵人不帶髒字。
意思是:本來是在罵人,可是語句當中沒有一個刺耳、難聽的字。
2.露多大臉,現多大眼。
意思是:在大庭廣眾面前有多大的光鮮亮麗,受多少人的喝彩,往往就會摔多大的跤,受多少人的貶損。引申意:做人要低調、謙虛,不要過分張揚,人要飄飄然了就容易摔跤。
3.倆人好得穿一條褲子。
意思是:倆人好得跟一個人一樣。
4.老虎也有打盹兒的時候。
意思是:山中之王的老虎也有打瞌睡的時候。引申意:人也難免有疏忽大意犯錯的時候。
5.臘七臘八凍死倆仨。
意思是:天津所在的地域,每年臘月的初七、初八這兩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在解放前的舊中國,每到最冷的時候,街道上都能看到因凍餓而死的窮人。現在新社會雖沒有因天冷凍死人的了,但這句俗語因能形象的說明每年臘七臘八的天氣之冷,所以流傳至今而不衰。
6.拉不出粑粑賴茅房。
意思是:自己解不出大便,是因為廁所不好的緣故。引申意:
人在遇到困難、挫折或一時感覺無能的時候,不是在自身存在的問題中找原因,想辦法,而是拉客觀、推責任,一切都是別人的錯,或是客觀存在的錯。
7.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意思是:使用舊了東西,如果捨不得扔掉,也不可能想著買新的替代。引申意:吐故納新、優勝劣汰、辭舊迎新,是自然法則
8.腳底下沒鞋窮半截。
意思是:如果腳底下的鞋子破舊了,即便是衣服、帽子是新的,也顯得下半身是窮酸的。說明鞋子的新舊、好壞,是衣著打扮中很重要的方面。
9.家醜不可外揚。
意思是:家裡的醜事不能向外人說。
10.活人別叫尿憋死。
意思是:無論遇到多麼難的事,也不能被難住,也要想出辦法來解決。
11.黃鼠狼專咬病鴨子。
意思是:人越是在生病或為難遭災的時候,其它病魔或天災人禍也往往不請自來,折磨你。
12.汗珠子砸腳面。
意思是:工作的成果是靠辛勞的汗水換來的。
13.好心當做驢肝肺。
意思是:把一片好心當做不懷好意的歹心歹意。
14.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
意思是:最好吃的飯是餃子,最舒服的方式是躺在床上休息。
15.寡婦門前是非多。
意思是:一個男人,不要在逝去丈夫的寡婦門前轉悠,免得被別人議論是非。
16.狗改不了吃屎。
意思是:惡習難改。
17.刀子嘴豆腐心。
意思是:雖然說出話來很犀利、刻薄,很傷人,但心腸卻很軟,有一顆慈悲心腸。
18.開啟天窗說亮話。
意思是:不拐彎抹角,不藏著掖著,有什麼說什麼,直來直去的說敞亮的話。
19.不知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意思是:說話或做事不敞亮,拐彎抹角,讓人猜不透他究竟想說什麼或想做什麼,目的又是什麼。
20.打掉牙往肚裡咽。
意思是:有多苦,有多難,有多痛,也不能說,要忍辱負重。
-
8 # 陌上行任
一、孝親愛家方面:
家庭和諧及敬孝老人是華人的傳統美德,這方面俗語有勸導型的,如“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饅頭再大也是籠蒸的”,“狗不嫌家貧,兒不嫌母醜”,“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時難”,“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等等。也有嘲諷型的,如“小老鼠,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媳婦放被窩裡,娘放水窩裡”,諷刺一些不孝子孫,自己住的舒舒服服,卻讓父母住在不能遮風擋雨的地方。“生個龍羔鳳凰蛋,不如床前娘如願”,說明父母都希望自己有個優秀的孫輩,但同時希望兒女能當前履行對自己的報答。“姥娘疼外孫,不如喂小雞兒”,則說明外祖父母對外孫輩的疼愛,往往換不來應有的回報。這些簡潔的常言,透出百姓簡單又真實意願。
二、待人接物方面:
鄉親們明白,要得到別人尊重,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如“人要臉,樹要皮”,“有粉要往臉上搽”。而尊重別人也更為重要,“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對待困苦之人又體現出做人的厚道,“甭看窮人穿破衣,十年河東轉河西”。大家對待小氣吝嗇和冷漠的主兒,又表現岀鄙視和潮笑,說“小氣的對面不給人剝棵蔥吃”,“細的撒泡尿也用落子過過(落子,方言,麵粉篩分用的落面篩)”,“你對他九九,他對你沒毫一”,“不去熱臉貼人家冷屁股”,“打個鐵箍子箍上頭——肉頭貨(意為對人摳門,不漏一滴油水)”。親友登門到訪時,主人多是熱情招待,說成“對人親的能頭摟頭”,“把心都能掏給你”,“見了面對人就象楔子一樣(意為對人親切地象木楔一樣緊密)”吩咐家人拿出家裡最好的酒菜招待,有“吃不吃的要看看,喝不喝的得見見”。這些妙趣橫生的常言把皖北人的熱情豪爽體現的淋漓盡致。
三、學習做人方面:
農村老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但特別注重對子女和家人的教育,首先尤為注重兒童早期教育。“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樹不修不成材,兒不理不成人”,“不聽大人言,吃虧在眼前”,“三年不成驢,到老也是驢駒子貨”,都是強調這個觀念的俗語。在教育上,莊稼人有時注重方法,有些只考慮實用,如“當面教子,背後教妻”,“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是禍害”,“船到橋頭自然直”,都是這方面的常言。在勸人立足當前、做好實事方面也有一些:“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最後兩腳站在灰窩裡”,“人比人氣死人”,“錢難掙,屎難吃”,“貪多嚼不爛”,都是這方面的警句。勸人不說空話,不議論別人,這樣的常言也有很多,如“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實地轉一轉”,“說人前,落人後,到死讓人說個夠”,“說人長,道人短,最後落個不沾嫌(不沾,當地話,意為不行)”,“不要七個狸貓八個眼(意為亂說一通)”。勸人要見世面、遠離小人的有:“好人不踩臭狗屎”,“不要爛泥扶不上牆”,“門裡猴上不了大排場”,“揹人無好事,好事不揹人”。勸人不依賴別人,長自己志氣的常言有:“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求天求地,不如求自己”。勸人正直做人的“身正不怕影子斜”,“為人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門”,“田化彩打他爹,要公事公辦(田解放初期勸父及當地群眾戒毒無收效,後把父吊在村頭樹上,引以為戒,從此當地迅速戒毒成功)”,“天不哄人,善惡有報”都非常形象地說出做人的道理。在勸人律己,幫助別人方面的俗話:“根不正,秧不正,結個葫蘆歪著腚(意為父母要給孩子做個好榜樣)”,“不要都能看到別人腚溝裡的灰,也撒泡尿照照自己(意為別隻看別人很小的缺點,自已要常照鏡子)”,“有泡尿也向別人地裡泚泚,甭只澆自家田(意為有好處時要想到別人)”。這些有趣語言話雖樸素無華,但句句精闢,有些讓人引俊不禁。
四、經驗和希冀方面:
千百年來,家鄉人民把對生活真諦的積累,透過形象的語言加以描述,對經驗的傳承起到了很好作用。描寫做事要循序漸進的話有:“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步一步的來”,“不能一口吃成胖子”,“慢一慢,強於站”,“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在勸慰別人寬心方面:“人教人死人不死,天讓人死活不成”,“好漢不吃眼前虧”,“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燈不撥不亮,理不擺不明”。在審美方面:對年輕人美的評價“高高大大門前站,不會幹活也好看”,“矮木墩兒,遛牆根兒,光會幹活不喜人兒”,“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在處理生活問題和事物規律方面:“救急不能救窮”,“磨刀不誤砍柴功”,木頭使用“幹千年,溼千年,乾乾溼溼不幾年”,“村大招風,錢多惹禍”,“屋不漏牆不倒”等說法都形象描述了事物的本來規律和生活經驗。
總之,皖北,介於南北方之間,語言使用極為深遠和寬泛。俗語作為其中一部分,也是一個豐富的知識寶庫。本文限於篇幅,所寫例子僅是隨意在這片土地上所擷取的幾個花朵,作為拋磚引玉之用,如有不妥,敬請指教一二。
回覆列表
抓勒?—幹什麼呢?做什麼呢?
搗雞毛—說人不實在。
信球—說人有點傻,多用於關懷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