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悠悠我思c
-
2 # 綠涯6
沒感覺香港的演員有多麼的好,只是那些年他們會包裝顯得比較有型,影視節目相對來說可選擇的不多,有部精彩些的影視就能造成萬人空巷。其實你現在再回頭去看那時的香港影視劇,能留住你堅持看下去,大多是除了情懷還是情懷,基本與表演無關。難道不覺得,現在的香港影視界在吃老本嗎?新人有幾個?能叫得上好的電影,幾乎都是以前的老演員在擔當,電視劇幾乎是全軍覆沒。而大陸演員,年年有新人湧現,儘管新人很多靠臉走紅,但那些臉蛋不行演技好的經過多年打磨也越來越多的得到了認可。別說大陸明星出場費如何如何,而香港明星又怎樣怎樣,其實大陸明星現在出場費問題也是從香港明星那裡活學活用過來再發揚光大,只是他們在大陸已不再如過往那麼風光不再那麼有市場罷了!不會淡忘了吧,20世紀九十年代香港明星在大陸撈金的盛況?
-
3 # 古米阿克梅
恰相反,港臺差的多。但有一點倒厲害,歌星演電影卻很自然,到位,一點沒侷促感,這個大陸差太遠。如張學友,梅豔芳,張國榮,劉德華……
-
4 # 袖手看君
有些人是誰?這是個問題
必須承認香港演員共有的一個優點,肯定不是演技,是敬業,這是業內公認的,演技這東西沒法說,香港早期的電影好看是好看,但演技派真不多
拿金像獎來說,有幾年內地演員幾乎包攬了,香港演員拿得出手基本也就那幾個,而且青黃不接,香港太小了,那些年的繁華耗盡了靈氣,即便是當年的演技派也現在也開始演爛片了,香港有多久沒好電影了
科班出身的演技派終究是娛樂圈的大多數,內地有系統培訓的學校機構,香港呢大多是電視臺自己的培訓班,誰弱誰強?一目瞭然的事
能在內地繼續走紅並且擔當主角的香港演員已經不多了,今年有幾部香港演員參演的電影能扛得起票房的,幾乎是全面走了下坡路,基本都演了配角了
港片的輝煌一去不復返了,演技好的那些個演員不過是港片最後的榮光,基本全體北漂了,說他們演技好不過是最後一塊遮羞布而已,港片的沒落和他們是有直接的關係的
-
5 # 手機使用者51569378504
是的,他們的各個角色都有特點,演員都能深入角色,可能是倆邊演員生活環境不同,受的教育不同,感受和體驗的都不同吧,大陸的都顯拘謹些。
-
6 # 陌上芳菲x
說句題外話,演技這東西不敢說。但是,大陸八線明星比香港天王還耍大牌是真的。基本都是。大陸隨便誰,出門帶5.6個助理常事。香港多少大牌出門就一兩個人的。成龍,周潤發,劉德華,梁家輝,哪個都是特別好相處。像現在內地那些偽娘,不點名了,目中無人
-
7 # 厚積薄發才是精品
那都是一些無知無腦的愚蠢的盲目崇拜者!香港片我也看得不少,總結起來有幾個特點:1,表演模式固定,怒,大喊大叫,奸惡,冷笑,眼神兇狠,搞笑,裝瘋賣傻,嗲聲嗲氣。2,橋段,套路固定,比如搞笑,3,題材固定,警匪片,江湖片,搞笑片,武打片,其它無厘頭的莫名其妙片。表演模式,方法,表情大同小異。我得承認,香港片確實影響了一代人,那正是大陸改革開放,棄舊圖新的大變化時代,外面的東西新鮮,而且大眾化,但這不代表水平高。真正能夠去關注,看重一些比較深層次的東西的人畢竟比較少,這也和教育有關,另外,通俗化,大眾化的東西比較簡單,容易接受,消化,甚至都不用過腦。這也是為什麼社會上有些俗不可耐的東西會受歡迎的原因。比如陳寶國,唐國強的片酬也許就不如一些所謂的小鮮肉高。但他們的演技能和這二位比嗎?但是!在他們的粉絲那裡,他們簡直就是神!
-
8 # 濟世論事
請原諒我的不請自來。無可否認很多香港演員,他們對工作本身的態度要更為的專業與嚴謹,這當然是由他們的環境和文化所決定的。在香港娛樂圈,無論是擁有怎樣地位的演員,他們都明白機會的來之不易,以及工作本身對於自己的重要性。這因為如此所以他們會認真嚴謹的對待每一次工作的機會他們也會珍惜每一次工作的機會。而內地的某些演員卻過度的放大自己的價值,甚至以為自己是整部戲的靈魂,沒有自己,那麼整臺戲,整臺晚會,整個公司都會因此而垮臺,所以也就養成了他們自以為是,未紅先驕,目空一切,肆無忌憚的思維,所以也就進一步的造成了他們對於工作的散漫與輕視,而這樣也就進一步導致了它們整體實力的下降。而觀眾的眼睛往往是雪亮的,兩者之間到底屬孰高孰低,孰強孰弱,往往也是高下立見的。而觀眾和市場也會以此而做出最終自我的選擇。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
9 # 加速度奔跑在路上
我覺得應該是,眾所周知,香港臺灣沒有專業的戲劇學院,電影學院之類的純藝術類的高等院校,他們都是透過短期的培訓班進入娛樂圈的,比如香港的tvb藝員訓練班,無線訓練班,臺灣的華崗藝校等等,都是隻有幾個月的學習時間,不像大陸都要在學校裡學習四五年。但是他們的演技都很高啊,比如周星馳,梁朝偉,黃日華,劉德華,等等等等。
-
10 # 堂堂草民
我不太認同這個觀點
我很喜歡港臺的影視及電影人,也是看著這些港臺電影電視長大的,經典的電影及演員的名字我大概都能如數家珍,但這並不代表著演技,兩碼事!這跟時代有關係!那時候的內地影視才起步,而且一窮二白,所以那時候內地的經典電影有但是不多,沒有香港的那種商業化去推發展,所以我們知道的很少,這就有意識上的不公平了.
內地的演員大都科班出身,無論臺詞還是表演都能看出來,看不出來試著對比一下就知道好壞了,只是內地電影這幾年才開始發展起來,無論硬體還是軟體,所以現在熒幕上的內地演員開始佔據大半江山了.大陸的電影
香港演員及影視對於我們這一代來說更多的是情懷,香港沒有電影學院,基本都是培訓班出來的,所以展現出來的更多的是生活化經驗話的演技,所以他們能誇張到極點,這一點也是科班出身難做到的,但迴歸電影本身來說其演技真沒有內地好,可以試著回頭看那些香港電影,可以作為參考
做後我認為作為一些商業化的電影香港人合適,文字類的內地的能表現得最好!
-
11 # 藝術人生166
港臺歌星,包括所謂的天王、天后,如果現場比試,趙本山任意一個徒弟就能將他們全收拾了。港臺的演員的演技,更是不敢恭維。還是原來所說的,與大陸相比,港臺純屬“文化沙漠”地區。這些年來,黑白顛倒、香臭不分了。
-
12 # 手機使用者50087454319
香港演員放的開,心態好。就是有點狗血,不大氣,有些開玩笑,基本劇情都是杜撰,總體來看,香港電影就是娛樂,很難從中得到啟發,獲取有價值的東西!
-
13 # 背鍋我來
不覺得港臺演技有多好,只是港臺影視起步早,會包裝,矮子裡總會有高個,總會有幾個演技不錯的,但整體風格不夠多元,角色形象表現得偏浮誇,這樣的演員大陸能找出一大把。但有些風格的角色,像歷史大劇,宮廷劇,戰爭戲,港臺藝人絕對挑不了大梁。
-
14 # 宋躍敏
改革開放初期,內地電影題材單一,新型別影片大多還處於摸索階段,大量港片開始湧入內地市場,剛看時覺得港片新奇刺激,很過癮,但看的多了,感覺港片除少數影片比較優秀外,大多數影片內容牽強附會,粗製濫造,演員演技拙劣,對白重複囉嗦,尤其是一些武俠片主角“好自為之”常掛嘴上;演員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個人,各種角色都能演,演的多了,難免應付湊合,除周潤發、周星馳、張國榮、劉德華等演員外,大多演技平平,即使是著名演員,由於環境、題材侷限,演技也忽高忽低,很不穩定;但香港電影節奏感強,畫面優美。臺灣電影相較港片質量教改人,尤其是反映鄉土民俗方面的電影畫面細膩,構圖純樸,充滿人文情懷;但優秀影片不多,我們所知的著名導演較多,著名演員不多。如果講影片質量、演員演技,內地肯定摔港臺幾條街。
-
15 # 淹死的魚fish
港臺演員比較接地氣,煙一些市井小民演得特別不露痕跡;內地演員大多數都是學院派出來的,表演痕跡太重,但演歷史正劇還是比較到位,反之,港臺演員駕馭不了正劇,也拍不出,沒有這個土壤。
-
16 # 手機使用者52103914249
當然比大陸好啦,不好紅得起來嗎?編劇好,導演好,男女演員好,演得逼真,主角配角搭檔非常到位。周星馳與吳孟達,紅花與綠葉,映襯成趣。
-
17 # 鍾靈映日晚霞斜
港臺大部分都是半路出道的,能夠有什麼所謂的演技嗎?說真的,好些當紅的演了十幾年的戲感覺還是演得很彆扭,說什麼所謂演技的,都是吹捧吧,所謂外來的和尚好唸經啊,就是連唱歌的,臺灣還好,很多都懂得曲譜,識唱歌,而香港的所謂歌手,連曲譜都不懂就靠別人教唱歌,就這樣就叫做紅歌星了,所以論演技,港臺同大陸的還真的不是一個檔次,
-
18 # 使用者2421356309145
內地演員大多為科班學院派,受的是嚴謹的專業訓練,所以表演起來一板一眼,像演話劇或小品。而港臺基本就是街頭行人被星探發現後出道,好一點的就是在訓練班受過一些培訓。所以,大陸演員大多演一些正劇,循規蹈據,嚴格按臺詞說,表演起來古板僵化;而港臺藝人更多的是自由發揮,較生活化,他們拍劇時往往沒有固定臺詞,靠自我感覺,隨意展開。
-
19 # David張87338154
戲的內容絕大部份都是虛構的故事,既然是虛構的故事,那麼演員就必湏在演技中表現出和生活中的一舉一動相符合的行為自然流露,那麼這部戲看起來就很順眼。故意去強調某些事裝模作樣與人性衝突,則這部戲的視覺感受就會格格不入。我也看過一個人被刀或槍刺中或被子彈打中競然不會哀嚎還很顉靜交待遺言,遺言交待完畢立刻斷氣,時間算的很凖。我的常識告訴我被子彈擊中絕大部份的人瞬間死亡連反應發生什麼事的時間都沒有。
-
20 # 蘇州西園
港臺電影名星演技好?還是大陸名星演技好?拿什麼衝量標準呢?我的答案是:第一屆大眾“百花獎”評出了22位大陸電影名星,深受億萬中國影迷讚賞,這就證明大陸電影名星演技不比“港臺”名星差!
回覆列表
也許退回20年前,我會舉雙手贊成,但現在我會舉雙手反對。從8幾年開始我們都超級迷戀香港演員包括臺灣的演員,不管演技還是特技都值得我們學習,近幾年我們大陸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優秀,不知道從何時起,我不在看港臺影視作品,努力會有回報的,加油,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