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龍女5505
-
2 # 寧哥說事
韓信(約前231-前196),劉邦開創大漢帝國的開國功臣,世界上最傑出的大軍事家、大戰略家。中國歷史上偉大軍事家、戰略家、戰術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經常上演以少勝多經典戰役,如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作為軍事理論家,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
韓信甘受胯下之辱,最終成為一代戰神的故事啟示我們,做人要有良好的心態,要能屈能伸,特別是身處逆境時,要忍辱負重,忍別人所不能忍,化恥辱為志氣,激發自己的鬥志,才能最終取得成功。
-
3 # LUCK果
說起我喜歡的歷史人物,諸如西漢的“賦聖”司馬相如;三國時期的曹操;北宋三朝名相韓琦等等,但要論一個“最”字,我覺得非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曾國藩不可了。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號滌生,原名曾子城,清朝湖南長沙府湘鄉白楊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天子坪)人,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曾國藩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一生官至兩江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死後諡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
後世對曾國藩的評價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但也有人說曾國藩的一生三十歲之前是庸人,三十歲之後是聖人。曾國藩的天資在和他同檔次的大臣、豪傑之中,的確算不上拔尖,甚至是有些平庸的,梁啟超評價他說:“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曾國藩前後考了七次,到了21歲才以倒數第二的成績考中秀才,23歲中舉,27歲殿試,位列三甲42名,這個成績實在稱不上出色,遠遠不能和13中秀才,15中舉人的張之洞相比,就是和他後來的學生李鴻章相比也是遠遠不如。初入官場之後的曾國藩,也是每日閒散,無所事事。但在三十歲時,曾國藩迅速地從之前的狀態抽身而出,為自己制定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計劃。這一切都源於他自己在北京做官時見到的一些大學者,一些儒學大家對他的言傳身教,使近乎平庸的曾國藩走上了重新做人,學做聖人的道路。
勵志自新後的曾國藩,從道光二十年到道光二十九年,十年時間,穩步高升,十年七遷,連升十級做到了二品的禮部右侍郎。
咸豐元年,洪秀全在廣西起事,並迅速席捲半個中國,滿朝文武束手無策。第二年,在家丁憂的曾國藩接到了組建民團的命令,開始組建湘軍對抗太平天國。曾國藩打仗毫無奇兵,從來都不主動出擊,在攻城是用的也是最笨的方法:挖壕溝,一點點逼近城池,圍城之戰通常要持續數月甚至一年、數年之久。曾國藩用最樸實的方法完成了常人無法解決的難題,所謂“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就憑藉這最笨拙的方法,曾國藩平定了整個天下的聰明人都束手無策的太平軍。成就了他人生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同治七年(1868年),曾國藩改任直隸總督
同治九年(1870年),兩江總督馬新貽被平民張汶祥刺殺於後,朝廷命曾國藩再任兩江總督
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在金陵總督轅門病逝。朝廷追贈太傅,諡文正
儒家最高理想講究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曾國藩也在用一生來踐行儒家的最高理想,他每天寫日記反省自己的錯誤,幾乎將自己變成了聖人。在家庭教育方面,一本傳於後世的《曾國藩家書》成為了治家的經典之作。曾國藩也被稱為“洋務運動第一人”,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等等,為風雨飄搖中的大清王做到了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平定太平天國之亂,挽救清王朝於危難間。
左宗棠對曾國藩的輓聯: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功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梁啟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鈔》序內指曾國藩“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毛主席曾說“愚意所謂本源者,倡學而已矣。博學如基礎,今人無學,故基礎不厚,進懼傾記。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滿無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既使在晚年,他還曾說:曾國藩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
LUCK陳果
-
4 # 快快樂樂中國風
最喜歡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以他為首的治理下,國家富強、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特別是吏治清明,社會欣欣向榮,世界各國紛紛來朝賀。唐朝制定了相對完備的法律制度,其中很多規定對現代也有指導意義!
-
5 # 南海一號10
我最喜歡的是康熙的四皇子允真,二月河的作品把允真描繪的有血有肉,沉著機智,忍辱負重,勵精圖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6 # 小胡胡的眼神
秦始皇,有了它,才有了現在的華夏子孫。結束紛爭,統一中國,修長城40萬大軍,,派兵50萬收腹蠻子的地方,廣東福建這些地方長期駐守,劉邦叛亂都沒讓百萬雄獅回來救駕,他的格局是天下,其他君王想的都是自己王者自己。所以我個人覺得這個皇帝更喜歡,才有了我們現在的華夏子孫,不然就是像歐洲那樣四分五裂好多國家。
-
7 # 御史君
鄧小平。
我最喜歡,最欽佩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鄧小平同志。
鄧小平是我國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如果說毛澤東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那麼鄧小平就是帶領中國人民富起來,強起來了。
在中國經歷了十年“文化大革命之後”,國家經濟、文化、工農業、教育等各個領域遭到巨大破壞,人民生活水平停滯不前。當時的人們也都沒有方向,不知道未來中國將何去何從。而此時中國的國力卻與西方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在這樣的緊要關頭,鄧小平力挽狂瀾,決定開闢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從此中國經濟開始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國家的教育,文化和工農業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可以說,沒有鄧小平,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現在的國際地位,沒有現在中國人民的安居樂業和幸福生活。
鄧小平的另一個功績是在他的領導下,我們收回了香港和澳門。這是值得中國人民永遠銘記的事情。
-
8 # 五指哇歐
三國蜀漢王朝的建立者劉備劉皇叔
率先接觸到的是老版三國演義書籍,書裡把劉備匡扶漢室放大化,刻意的貶低曹操、孫權等,使讀者行成主要的喜劉厭曹。三國演義把劉備塑造成一個白身起家的漢室宗親,劉備白身起家,不管計謀手段如何卑略低微,劉備的打拼史很映現代社會年輕人創業,白手起家,所以受到大家的喜愛另外劉備在演義中時長把仁義掛在嘴邊,跟曹操、孫權不同的是劉備的地盤基本上是透過私底下轉化來的,曹操、孫權基本上是一步一步打下來的,人們就會行成劉備是仁義之人,曹操、孫權等是奸佞之輩,故而喜歡劉備的多 -
9 # 見字如晤
辛棄疾。
少年意氣,率五十人闖萬人敵營,生擒張安國。
可謂是下馬填詞,上馬則殺賊。
辛棄疾詞句豪邁,世人皆知其詞冠絕天下。
卻不知他也曾在沙場上馳騁,為報效家國,亦為收復河山!
可是辛棄疾,卻偏偏生錯了時代,小人誤國,君主昏庸。這天下大勢如此,一介書生武夫又能如何?
生在南宋那樣一個只求偏安一隅的朝堂,辛棄疾的一身文韜武略無用武之地,這到是也“理應如此。”
他曾馳騁與沙場上,後來卻不被重用。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他這一生堅持著北擊金人,收復故土的政見,又因朝局利益的鬥爭,幾經被貶流放。
鬱郁不得志,唯有“但將痛飲酬風月,莫放離歌入管絃”。
江南這般富庶繁華之地,皆是風花雪月,紙醉金迷,消磨了一整個南宋朝堂的志氣,皇帝高官想的都是如何苟安。可唯獨他辛棄疾,一生都是滿腹鬧騷,至死時彌留之際仍舊大呼著“殺賊!殺賊!”
辛棄疾這一生,終究未曾披甲執劍浴血沙場,心心念念想了一生,盼了一生卻落了個抱憾終身。
這是幸運,亦是不幸。
河山故土不曾收復,卻給後人留下了無數傳世佳作。
可豪邁如鐵,亦可柔情似水。可刀光劍影,亦可田園閒適,他全都信手拈來……
能寫“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也能寫“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但我認為,他如果可以選擇。
也許他還是更願意騎馬披槍,征戰沙場。
完成爺爺的心願,完成自己的心願。刀劍揮落間,斬落的首級皆是侵擾我河山之異族。
辛棄疾這一生,本欲沙場點兵,最後卻以文為業。
武可上馬殺賊,文可冠絕兩宋。
這就是我喜歡辛棄疾的理由。
-
10 # 月落無音
我最喜歡的是宋太祖趙匡胤。原因很簡單,就是他的仁慈。陳橋兵變,他沒有殺掉孤兒孤母,而是給了柴家世代富貴。為了防止武將造反,他沒有兔死狗烹,而是杯酒釋兵權,給了武將富貴,並且與皇室聯姻,既解決了五代“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為之”的傳統,也武將始終忠於皇家。而他對於文人的優待,則不知羨殺多少現代人,綜宋一世,不殺士大夫,創造了燦爛的大宋文華。直到崖山,十萬軍民蹈海,已還趙氏恩澤。對比吊死煤山的崇禎,就可知仁慈的宋太祖與嗜殺明太祖,留給子孫的遺澤有多大的不同。至於讓二弟繼位,則是最大的遺憾了,如果看看趙光義及其子孫的所作所為,真懷疑他們和太祖是不是真的一脈相傳。
-
11 # 另類小歷史
首推唐太宗,
文治武功都不錯,對內實行一系列政策使得國民經濟得到快速恢復和發展,對外滅匈奴、出兵西域,擴大唐帝國版圖。
1)唐太宗即位後,確立了輕徭薄賦、不奪農時的方針,特別是對河南、河北、山東等戰亂破壞最嚴重的地區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不從這裡徵發徭役。
其他地區徵發徭役,也都在農閒時間進行實在不得已而必須進行戰爭,如對突厥、吐谷渾的戰爭,也都在冬閒進行
2)對於貪官汙吏,也嚴懲不貸有枉法受賄者,必無赦免。在京流外官有貪贓者,也據其所犯,置以重法。濮州刺史龐相壽原為秦王府幕僚,犯貪汙罪當解任,太宗原想聽還舊任,後經魏徵提醒,太宗也認識到自己是四海之主,不得獨私故人,依法解除了他的職務。因此,官吏多自清謹。唐太宗還注意制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之伍,使他們畏威屏跡,不敢在地方上為非作歹。
經過農民的艱苦勞動,社會經濟很快就得到恢復。在戰勝了連續幾年的水、旱、蝗災
後,貞觀四年取得了全國性的大豐收。此後幾年,連年豐收,人民的生活終於安定下來。
3)貞觀四年,突厥也被壓平,頡利可汗被送到長安北方四夷君長請求唐太宗為天可汗。東北
奚、契丹、室韋等皆內附,伊吾(今新疆哈密)城主、高昌(今吐魯番)國王魏文泰、高州
(今廣東高州東北)總管馮盎,先後入朝新羅、林邑、倭國也派遣使臣來唐。
社會秩序安定,中原和山東農村的情況有了很大的變化。雖然荒地還很多,還需要繼續
厚加供待,或發時有贈遺。此皆古昔未有也。
墾闢,人口也才由武德初的200萬戶左右增加到300餘萬戶,要趕上隋朝極盛時期並進一步
繁榮,還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努力,但農村畢竟是開始出現了家給人足的小康局面和熱情
好客的社會風氣。這不僅是貞觀君臣,也是歷來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所追求的致治的境界。
-
12 # 古今中外多少事
和珅。
和珅雖然是個大貪官,但是他貪得有道,從來不做叛君篡逆之舉。
也正因為如此,乾隆才能一直喜歡他,縱容他,因為有這麼一個衷心自己的肥厚管家,許多明面上不能幹的事都能幹成。
之所以說和珅貪得有道,是因為和珅只貪貪官們的錢。
和珅把貪做成了藝術,歷朝歷代的貪官裡算是集大成者。
筆者特別喜歡能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的人物。
和珅在做貪官的途中,悟出了一套做官之法,即五官五做。
大官小做,冷官熱做,男官女做,閒官忙做,俗官雅做。
多少人窮盡一生參不透為官之理,多少人一生為此白了頭,折了腰。
和珅雖然愛錢,但是人家可以為了錢去學習,去努力,去思考。才有後來的一步步高昇。
和珅精通至少三種語言,這不是一日之功就能練成的。想想學英語就知道。
和珅可以和當朝第一才子紀曉嵐吟詩作對,可想而知其才華還是不錯的。
看過《將夜》的人都知道,修行者都必須有自己的本命物,即心之所至,才能無往不勝。
和珅獨愛錢,為了錢可以做任何事情。當然筆者不是勸大家都要不顧規則,為所欲為。
在現今社會中,我們要有自己的理想和愛好,並要為了它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不斷的去努力。
到最後都會成功。與君共勉。
-
13 # 寫紅塵作夢語
對生活有追求的人,往往都喜歡大人物。喜歡歷史的人,往往也都喜歡功成名就者。但是我呢?卻偏偏喜歡中層人士蒯通。蒯通是韓信手下的一名謀士,他個人在歷史上的通用名也叫蒯徹。
蒯徹機智過人。劉邦曾派酈食其與齊國交涉。酈食其沒費吹灰之力就憑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取得了齊國七十餘座城池。這時的蒯徹勸說韓信不要把功勞讓給他人而是應該進攻齊國。
最後韓信成功的奪得了齊國並向劉邦索要了齊國的暫時代理權。由此可見蒯徹的機智過人,懂得在形勢不對頭時反將一軍。
蒯徹懂得審時度勢,早些年間更是曾勸韓信要自立門戶。蒯徹知道韓信功高蓋主有生命之憂。在韓信迷茫,不知道事業的前進方向時,蒯徹就曾為韓信指點迷津。蒯徹不僅為韓信指明瞭未來的發展方還向韓信提出了三分天下之計。
蒯徹勸說韓信,“張耳和陳餘曾經都是比你(韓信)和劉邦更好鐵哥們,但是最後還是為了各自的利益反目。”蒯徹讓韓信不要沉迷於和劉邦之間的兄弟情誼。而應該以事業為重把眼光放長遠。
時機不等人,過時不在候。韓信固執己見沒把蒯徹的話聽進心裡,還忠心耿耿的認為劉邦會顧念舊情。直到劉邦真正對他下手時,韓信才悔恨自己沒聽蒯徹的話。
蒯徹智慧過人,有三寸不爛之舌。劉邦在後期知道蒯徹曾經勸說韓信自立門戶便招見蒯徹,劉邦問蒯徹:“為何要教唆韓信”?蒯通說:“狗各吠非其主。當彼時,臣獨知齊王韓信,非知陛下也。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天下匈匈,爭欲為陛下所為,顧力不能,可殫誅邪!”
蒯徹把自己比喻成一隻狗,並只有對韓信忠心一片的狗,說狗都只對自己的主好,對除了主人以外的陌生人吠。這時的蒯徹順勢說到:“當年勸說韓信時,秦朝剛剛滅亡之時,各路英雄豪傑都想著要去搶這個皇位。只是大部分人的能力不夠罷了。難道你(劉邦)要把那些人都殺光嗎?”
劉邦理解了蒯徹為韓信著想的一片忠心,也明明位高者之位,人人都想得之。他便放走了蒯徹。
結語:蒯徹一生也算是盡忠職守,對韓信忠貞不二,對劉邦更是不卑不亢。蒯徹足智多謀的同時又善於在局勢中尋出路,為韓信先後獻上滅齊之策和三分天下的奇計。在韓信去世後,他更是用自己過人的膽識最終虎口(劉邦)脫險。平安的安渡晚年,也算是壽終正寢了。
原文盜搬者必究其責。
感謝各位看官的賞閱。
-
14 # 時光亦如流水
冉閔,他,力挽狂瀾,扶大廈之將傾,在五胡亂華中,拯救了華夏人,建立政權,接收華夏難民,單獨和北方的蠻人拼了2年多,使得華夏人避免了滅亡的危險
-
15 # 成成是成成
我自己心裡一直喜歡李清照的詩,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展現出一代梟雄的英雄氣概,力拔山兮氣蓋世,不畏而已!比起劉邦玩弄權術和不講情義翻臉無情在人格上勝出一籌!但是,項羽作為敗軍之將,李清照只片面看到了他的俠肝義膽,有情有義,霸王別姬,有犧牲精神,但是其有莽夫舉動,偏聽偏信,不會用人容人,最後落了個被困自刎,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的下場,可悲可嘆!難道反思他真的不想過江東回家嗎?敗軍之將不敢言勇,看來他是沒有勇氣活下去,無臉見江東父老,沒有捲土重來的精神!沒有屢敗屢戰的決心!此種胸懷無大志!勝敗存亡可鑑!
-
16 # 阿香香
世人皆說秦始皇殘暴無比,可誰也沒想過,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割據,打了幾百年的戰爭,沒有秦始皇這個暴君,天下何以統一的太平。沒有秦始皇這個暴君,這個動亂局面怎麼會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重新統一起來。
譽之者曰:功如丘山,名傳萬世。千古一帝,千古英雄。毀之者曰:嗜血暴虐,殺人如麻,專制獨裁,千古暴君。
那麼,後世為什麼稱這樣一位功績無數的人為暴君,又為什麼稱他為暴君,而秦始皇,最終到底算不算暴君呢?究其緣由,有以下四點。
一:秦始皇從小的性格
都說秦始皇是擁有全天下的人,可他也是全天下最孤獨的人。在嬴政的父親異人還在他國做質子時,當時的大商人呂不韋看中了異人的潛力,在異人身上投資了大量金錢,以求未來自己的榮華富貴。
一次,異人到呂不韋家中宴飲,看到了能歌善舞,秀色可餐的呂不韋的愛妾趙姬,遂一見傾心,向呂不韋索要。呂不韋雖心裡極不情願,但考慮到自己為了異人已經散盡家財,還是忍痛答應了他的要求。
在《史記 · 呂不韋列傳》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也就是說,趙姬在嫁給異人時,已經有了身孕。這就相當於明確告訴我們:嬴政是呂不韋的兒子。
直至今日,史界上都對秦始皇的生父說法不一,母親性情的淫亂,父親身份的混亂,從小便埋下了贏政仇恨和暴虐的種子。
二: 為後人詬病的殘暴行為
始皇帝功績千萬,這裡也只能簡單敘述,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令天下車同軌,書同文,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單位,又整頓交通,在全國修建馳道(相當於現在的高速公路),將天下混同為一。廢除分封,廣立郡縣,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南平百越,北卻匈奴,修築長城,封禪泰山,建阿房宮,築十二金人。
秦皇一直為後人詬病的殘暴行為,比如:焚書坑儒、刑罰嚴苛、濫用民力等都是其殘暴的標誌。而實際上,“焚書”也不是為了焚燒所有書籍以愚化百姓,只是燒了妨礙“文化一統”的六國史書,燒了妨礙政權的邪魔外道。對於醫藥等有利民生的書籍則沒有破壞;而“坑儒”殺的是一些抨擊時政的儒生(當時社會流傳的乃是法家思想)。
至於大興土木,修長城,也是為了抵禦匈奴。而當時六國剛剛統一,舊朝勢力還蠢蠢欲動,統一後最應該做的是減輕賦稅徭役、與民休息以鞏固自己的政權。秦始皇卻仍舊決定耗費大量民力,財力來修建長城。修完長城依據工事可以極大的減少駐軍人數,減少後勤壓力,同時有效保證國內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這些做法也可以理解為贏朕為了鞏固更好的自己的政權,只是在錯誤的時間裡做了自認為正確的事,這隻能算是他在自覺墳墓,加速自己政權的滅亡!
三:秦始皇善待自己的開國功臣
一般帝王上位之後,為了保護自己的帝位以及後世安穩,會找一些理由讓開國功臣,一個個的“消失”,結果“暴君”代言人秦始皇,卻沒有誅殺過一位功臣。
相反的是,他是一位英明神武的千古帝王,他也是最信任開國功臣,對他們待遇最優厚的一位開國君主,嬴政在統一六國以後,沒有殺過一位功臣。
在秦國的歷代歷史中,君王都是求賢若渴,一直廣納四方之客,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為秦朝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張儀,商鞅,李斯,呂不韋等人均不是秦國人,這些人上下一心為秦國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秦始皇在這方面也是一脈相承,統一天下後,對開國功臣很是寬厚,對他們大多都賞爵封地,更是將自己的女兒下嫁給開國功臣們,以此來捆綁兩家的利益關係。
四:後世政治家的需要
劉邦項羽反秦朝後,自然不能師出無名,以及後世的當權者,由於政治的需要,慢慢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就演變成了弒殺暴君秦始皇。背上了兩千年的罵名,自古對於他的評價都是褒貶不一。
秦始皇從未把屠刀面向和自己打天下的功臣,而推翻秦朝的劉邦卻坑殺了大量開國功臣,但後世卻罵秦始皇殘暴,說劉邦仁義,那麼,這自然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罷了。
如果他真的濫殺無辜,那燕太子丹派荊軻刺秦,失敗之後,秦國打下燕國,燕國為什麼沒有被屠城;如果他真的濫殺無辜,那前人都用活人陪葬,輪到他的時候,為什麼偏偏要用兵馬俑。
世人皆說秦律殘暴,但其實真正針對殺人的法律卻很少,在後世出土的《雲夢睡虎地秦墓竹簡》中,死刑並不多見,多見不過是苔刑等等。
因為秦朝以法治國,還焚書坑儒,所以儒家自然不能能理解。隨著後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的地位逐漸提高,所以歷史是勝利者寫的,始皇帝就逐漸被黑化了。只有深度去探究大秦史書才能窺見端倪。不是某一個歷史學家這麼譁眾取寵,所以我也相信始皇帝確實是一個偉大的帝王,千古一帝!
回覆列表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是巾幗女英雄如商王武丁王后婦好、大唐平陽公主、北宋楊門女將、南宋抗金女英雄梁紅玉、明朝抗倭英雄瓦氏夫人,清朝白蓮教女英雄王聰兒和鑑湖女俠秋瑾等。還有一代女皇武則天,巾幗不讓鬚眉,向世界宣告女子也能當皇帝,紅顏同樣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