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漁耕樵讀

    因為漢是有變動的,黃帝以土德,夏以木德,商以金德,周以火德。秦尚黑,以水德。在五行中,水為坎,其色為黑。這一點在司馬遷的《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描寫

    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

    在漢最初的時候,劉邦聽取了張倉的建議,認為秦國國祚太短,並且認為秦殘暴不仁。所以他認為不應該承認秦朝,漢朝應該是承襲的周朝的火德,所以在漢朝初年漢朝是水德。

    直到漢武帝時期,漢武帝才承認秦朝,漢武帝認為秦始皇是有功績的,所以他改正朔為土德。直到王莽時期,採用劉向、劉歆父子的說法,認為漢朝屬於火德。在漢光武帝中興漢朝後,也承認這種說法,漢應為火德。

    所以在後來的史書中,都確定漢朝為火德。因此漢朝在後來的稱呼中被稱作“炎漢”。因為一直在變動中,所以存在爭議也很正常的。

  • 2 # 胖胖的老公

    要想搞清這個問題,首先先得明白五德始終說是什麼,搞清楚了也就簡單了。

    五德終始說

    五德終始說是戰國時期的陰陽家鄒衍所主張的歷史觀念。“五德”指土、木、金、火、水五種德性或效能。“五德終始”指這五種性能從始到終、終而復始的迴圈運動,鄒衍以此作為歷史變遷、王朝更替的根據。 鄒衍說:“五德之次,從所不勝,故虞土、夏木,殷金,周火” ,採用的就是五行相剋學說。後來,皇朝的最高統治者常常自稱“奉天承運皇帝”,當中所謂“承運”就是五德終始說的“德”運。

    秦朝五德說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

    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

    秦始皇認為秦朝推翻了周朝的統治,按照五德說,周屬火,那麼水克火,秦屬水,因此下了一系列命令,都是依據五德學說,證明自己是奉天命滅了周朝來統一天下的,以示正統。

    漢朝五德說

    同樣來自於史記,《史記·張丞相列傳》中記載,

    張蒼為計相時,緒正律歷。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因故秦時本以十月為歲首,弗革。推五德之運,以為漢當水德之時,尚黑如故。

    張蒼認為秦朝太短,又殘暴無德,不算正統,又因為劉邦自命黑帝,因此沿用水德,視漢朝是繼承了周朝的正統。因此有漢屬水德一說。

    後來到了漢武帝時期,採用了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篇》中的三統說,與五德說進行了終合,承認了秦朝的正統性,於是按照五行相剋中土克水,因此又有了漢屬土德一說。

    到了西漢末年,劉向、劉歆父子認為朝代更替所遵循的規律是“五行相生”,而不是“五行相剋”。所以按照虞舜為土德,夏禹為土生金——金德;商朝為金生水——水德;周朝為水生木——木德;秦朝忽略不計,漢朝直接承繼周朝,木生火,所以,漢朝應該是火德。到了東漢,漢光武帝劉秀也認可“相生說”的原理,接受了“漢應火德”,所以,漢朝也被稱為“炎漢”。班固在漢書則採用了劉邦赤帝斬白蛇的傳說,以此來應證漢朝屬火德一說。因此火徳一說也有了。

    結語

    無論漢朝是屬哪種德,其實都是統治者為了證明自己奉天命,君權神授的一種手段而已。

  • 3 # 玄谷真人

    秦朝水徳。漢朝開始認為土徳,後來又說火徳,炎漢。其實,火土同行同旺,中國春秋以後的三個文明運動週期的帝國正脈,也就是漢唐明,都不離火土二徳。大唐歷史上說土徳。大明自然是火徳。但大明在地支為午未,火徳又不離土徳。中國本身是亞歐大陸東方,全球中央,中央皇極戊己土嘛!

    不過,回溯自伏羲以後的歷史,一個朝代的五德應該是小徳,一個大文明時代才是大徳。如伏羲以後到炎帝時代可以視為一個大徳,炎帝時代到黃帝時代一個大德,黃帝時代到夏代建立為又一個大德,夏商周可以視為一個大徳,而秦朝建立一直到明代為再一個大徳。大體可以認為,伏羲時代為木德,炎帝時代為火徳,黃帝時代為土德,夏商周為金德,秦漢、隋唐、元明為大時代水德。清代自東北出為艮,止了自秦以後的大時代水德。這樣,自伏羲以來正好五行運動全了,到清末民國以來為全球的中華文明開始,木德重新迴圈回來,所以得甲子。但是,此木發華在中土,大時代又是中土和合,所以,甲子得己丑為根。

    五徳終始說好像是講一個朝代是一個純的五行。但,實際上一個朝代不可能是純的。最明顯的例如清朝,從東北出來,入關與退位都是小男孩當皇帝,顯示了清朝為艮卦。艮卦兩個地友,一個是醜,一個是寅。艮本身有止之意,所以,清朝前期為文明停滯,什麼新文明因素也生不出來,明朝的近代性文明因素如實學、民主、東西方文化會通一樣也得不到發展,明末半火器化裝備,到鴉片戰爭還是半火器化裝備。但艮卦的後一個地支是寅,為演為變,意味著新時代將開始。如春天之正月,其寒如故,但新生之芽在萌生中。所以,清朝實際上稟德比較不單一。清朝不單一,其他朝代稟德單一嗎?肯定也不單一。如宋代,從名上看就是木徳,但北宋應為震卦為卯,而南宋則為巽卦之辰,所以,北宋重心在中原,南宋重心則為東南了。

    元朝之德繼南宋而為巳,依地支五行本為火,在卦又為巽,大哉乾元又似乎為金,巳月為十二訊息卦中的乾卦,金長生於巳。

    明繼元而為午未,在卦為離,後期又為坤卦未土,所以,元朝為巳為金長生,往西走而啟動西方近代文明,而大明之顯著事件鄭和下西洋,民間下南洋,滅倭寇都是在東南、南和西南。又大明晚期為未,受醜衝,故清出於東北。雖然明正脈亡於李自成,但終究清朝取代了明的政權地位。

    既然這些朝代稟德不單一,那麼,說回漢朝,漢朝也就不見得一定確定為一個單一五行的朝代。所以,歷史上有土徳還是火德的爭論反覆。但既然說劉邦是赤帝斬白蛇,那說漢朝是炎漢自然有理,不過,純火難以向北,漢能滅匈奴,匈奴在北方,則漢有土克水之能顯,所以,漢朝火土同德。為什麼中華炎黃奠基華夏文明呢?就是炎黃火土同徳啊。

  • 4 # 孝陵衛小校

    這些說法均源於戰國時期鄒衍的五德終始說,秦始皇是第一個將五德終始說付諸實踐的君王,因此秦國屬水德毫無疑問。

    水德

    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

    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順承厥意。

    改朝換代必須要改的是曆法和服色。但是五德終始作為一種秦朝剛採用的德運是不是一定要改呢?但是漢朝建立以後就存在一個問題,西漢作為一個新朝是有權力選擇是否採用五德終始說的。《史記·曆書》接著記載:

    漢興,高祖曰“北畤待我而起”,亦自以為獲水德之瑞。雖明習歷及張蒼等,鹹以為然。是時天下初定,方綱紀大基,高後女主,皆未遑,故襲秦正朔服色。

    也就是說劉邦因為西漢初年國家飽經戰亂之苦、百業凋敝,故而選擇恢復農業生產,其中北畤的 “北”代表的就是水德,因而繼承了秦朝的水德,具體關係如下:

    漢文帝時,魯人公孫臣就以終始五德說的理論請文帝改土德,但爭論一番最終無果。

    漢武帝時,唐都和落下閎透過對天文的觀測和曆法的推算,得出“日辰之度與夏正同”的結論。接著又根據星度認為合於黃帝的數五,因此改正月為歲首,該同黃帝的德,同為土德。

    蓋聞昔者黃帝合而不死,名察度驗,定清濁,起五部,建氣物分數。火德

    在西漢建立以後,由五德終始說的相勝逐漸發展出一套五行相生的學說,而今文經學家又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五行休王論。

    這是一個什麼鬼呢?

    大概就是說要想國家太平就得轉移一下國運,蔣重躍先生《五德終始說與歷史正統觀》一文總結道:

    “ 漢家堯後, 有傳國之運” ; 傳賢傳子, 乃“ 四時之運” ; 天下為公, 非一姓之私; 漢朝應該求賢禪位。

    堯顯然是講求禪讓的賢王,漢朝是堯的後代,自然也要禪讓,否則國家不寧。

    西漢後期,面對國家動盪和流傳著國運轉移的說法,當時漢哀帝為了保持劉家的統治,甚至改稱“陳聖劉太平皇帝”。(這當然沒有什麼卵用)

    當時今文經學家們重新劃定了從古至西漢的德運:

    其實大致就是認為漢朝是滅秦繼周的,因此應該由周朝的木德生出漢朝的火德。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跳躍邏輯呢?

    大致就是每一個德都有生、壯、滅三個過程,具體關係如下圖:

    也就是說五德已經不是單純的單向發展了,五行之間的具體變化是:

    “ 生王者休, 王所生者相, 王所勝者死, 相所勝者囚。”

    《太平經》卷六十五《斷金兵法》中說:

    “ 金氣斷, 則木氣得王, 火氣大明” 。“ 金王則厭木而衰火, 金王則令甲乙木行無氣, 木斷乙氣, 則火不明。木王則土不得生, 火不明則土氣日興” 。“ 金王則水相, 金王則害木, 水相則害火” 。

    這些鬼反正就是為了把漢朝和堯聯絡起來,而秦朝的水德是不能變的,因此把五行搞成了複雜的變化,最終推出來漢朝應該是火德。

    按照五行休王論來說,“土王則金相, 火囚水死,”王莽是支援這個的,而這個同樣也支援王莽篡位,因此王莽建立的新就確立了土德。

    而之後劉秀也認同了這一點,同時按照五行休王論來說,“木王火相, 土死金囚 ”、“ 金氣斷, 則木氣得王, 火氣大明”恰與漢(火) 興莽( 土) 死相符。

    以上就是漢朝曾先後確立了水德、土德和火德的一個變化。

    司馬遷:《史記》

    蔣重躍:《五德終始說與歷史正統觀》

    湯其領:《秦漢五德終始初探》

  • 5 # 皇帝不稱朕

    一、先說一點“前戲”,簡述“德運”與“五德終始”

    1、“五德”是五行理論在政治上的運用

    水德、土德、火德,基於“五德終始說”,另外還有木德和金德,“五德”是以“五行”學說為基礎的。

    五行為“金木水火土”,德也分“木金火水土”(依“五行相剋”的規律排),或“木火土金水”(依“五行相生”的規律排)。

    中國人早在周代,已有“天命有德”的觀念,而將五行與“德運”相配,形成“五德終始說”,是戰國晚期陰陽家鄒衍的發明——順帶說一句,電視劇《尋秦記》裡琴清姑娘的老師,那位能掐會算的白鬍子鄒老夫子,就是鄒衍,只是鄒衍一生都沒去過秦國。

    2、“五德終始說”是王朝正統性的理論工具

    鄒衍發明“五德終始說”,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從戰國晚年的天下大勢來說,七國爭霸幾百年,天下將重歸於一統,大勢很清楚。但就是不知道誰將統一六國。北方的秦王和齊王都曾一度稱帝,南方的楚國也具有強大的實力。

    這時鄒衍的理論就出來了,他說王朝更替是有規律可循的,即依據“五行相剋”的“五德執行”規律來轉換,如五德第一德為土德,帝是黃帝;木克土,繼黃帝而興的一定是木德(帝是夏禹);金克木,繼木德而興的一定是金德(商湯);火克金,繼金德而興的一定是火德(周文王)。在“五德終始”裡,鄒衍只列出了土、木、金、火四德和四位帝王,留了一個空,就看誰有本事來填空了。雖然不知道這個新興的王朝是哪一家,但可預知的是,它一定是水德(水克火)。

    說白了,“五德終始說”就是為註定要統一天下的新王朝提供一種正統性工具,它頂了某個德,就有了“天命”的證據。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聽說了鄒衍的理論,大感興趣,馬上借過來用——秦國雖以武力統一,但它不能只吹噓“我武功厲害”啊,必須為自己的合法性裝點一點“天命”的色彩。秦朝自稱“水德”,它在火德之周後得天下,水克火,水德之秦就是周朝的合法繼承人。

    二、下面再說漢家的“德運”

    3、漢先為“水德”

    劉邦出身平民,“不階尺土”,靠與群雄逐鹿僥倖得天下。他原不重什麼“天命”,對“德運說”也沒當回事。

    按照鄒衍現成的公式,漢克秦而興,應為土德(土克水)。可是原在秦朝做御史的張蒼卻說,漢是在秦歷《顓頊歷》的歲首十月滅秦,漢雖代秦,但天命不變,故仍應為水德,尚黑如故。劉邦就說,好吧,水德就水德吧,不嫌棄。

    漢初仍襲秦稱水德,與“漢承秦制”相適應,漢初政治主要還是襲用秦朝那一套。

    4、漢興百年,武帝改水德為土德

    水德說遭到一些儒者的反對,他們考慮的出發點在於“悉更秦之法”。如賈誼“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餘年,天下和洽,而固當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主張漢家立國數十年,應有漢家制度,漢應為克水之土德。

    漢文帝時,差一點重新改漢德為土德,但沒有做成。直到漢武帝時,才在董仲舒等人支援下,於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夏五月,宣佈“正歷”,以正月為歲首(過去以十月為歲首),同時正式改漢德為土德,色尚黃。漢朝的歷史定位,是代秦而興的新王朝,從而徹底擺脫了脫胎於“暴秦”的負資產。

    5、“漢為火德”說的產生

    西漢晚期,劉歆用“五行相生”的理論(而不是鄒衍所用的“五行相剋”)重新整理了“五德終始說”的帝王統系。

    根據新的公式,漢為堯帝之後,應為火德。

    劉歆用“生”不用“克”,是為王莽篡位服務的。漢家自稱堯帝之後,而王莽自稱舜帝之後,堯禪位於舜,那麼漢亦應禪位於莽。在劉歆創造的《世經》帝德譜系裡,舜帝是土德,那麼王莽建立的新朝也應是土德。他這個“土”是從漢家的火裡“生”出來的。

    “克”是革命的,“生”是和平的,符合王莽解讀漢、新和平嬗代的政治需要。說白了,王莽應“土”,漢家就該是“火”,這是個倒推。

    6、東漢正式改德運為火德

    “漢家火德”說在西漢後期影響甚廣,但漢朝並沒有正式改土德為火德。

    王莽建立的新朝,才十幾年就垮臺了,漢宗室劉秀重新建立漢朝,而新的東漢王朝接受影響很大的漢家火德說,正式宣佈自家是火德了。

  • 6 # 奇怪的言語

    嗯!搞什麼晶片,原子彈這些啊。只要把這些什麼德搞清楚了,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了!

    我以後一定放棄那些無聊的數學啊生物啊什麼的,好好學習陰陽五行,伍德迴圈,力爭為國為民作出貢獻!

  • 7 # 懷疑探索者

    漢朝是什麼“德”?其實什麼德都不是。所謂的“五德學說,不過是戰國時期的鄒衍為了推銷自己的政治理念,而編造出來的一套說辭,為的是忽悠國君。鄒大師自己都不信這玩意。只不過是後世的統治者為了增加統治的權威性和合法性,故意強調這些東西而已。

    金木水火土,不過是一種粗糙的玄學概念,我們不必當真。宇宙的真理,人世的規律,與所謂的金木水火土沒有一絲一毫的聯絡。地球上有人類,有國家,那麼外星上有沒有人類和國家?如果這些外星人是和我們人類的形態完全不一樣的,比如說,它們是生活在虛擬計算機網路的電子人,你說,它們屬於什麼德?或者,外星人的生存環境沒有一點水,按照“五德迴圈說”,這個沒法往下面接。無機生命組成的國家,它們是什麼“德”?所以,所謂的“五德五行”,其實就是一種很侷限的說法,沒有任何指導意義。

    要我說,甭管它什麼“德”,什麼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都是些大忽悠。什麼德都比不上“法德”,“人德”有用。法律和道德,才是國家最有用的德。

  • 8 # 終南高揚

    漢朝早期幾十年屬於水德,高祖立黑帝祠居於水德,他要使自己直接繼承於周,到文帝時,有人覺得不好,想用土德替代水德……此後土德還改火德的,最初的幾十年中一直是水德。

    那麼,為啥這麼費事呢?因為,坐江山需要“合法性”啊!

    那麼,“天子”要受誰的“任命”呢?

    當然是“天”- - 就是“上帝”。天子要受“上帝”的“任命”。上帝任命他幹啥工作呢?當然是“扶有四方”啊!

    上帝是誰?

    上帝是合法性又是哪來的?

    這個“上帝”不是耶穌的老闆那個上帝,這個上帝比那個上帝早了好幾千年。那個上帝是語言翻譯過來的具有類似職務的神靈。

    古代的上帝就是宇宙自然的“道”派來主管人間自然的主宰者。

    任命過了,好比美國任命了瓜伊多做委內瑞拉

  • 9 # 歷史有知社

    據東漢·荀悅《前漢紀》:..漢興繼堯之胄。承周之運。接秦之弊。漢祖初定天下。則從火德。斬蛇著符。旗幟尚赤。自然之應。得天統矣。其後張蒼謂漢為水德。而賈誼公孫弘以為土德。及至劉向父子。乃推五行之運。以子承母。始自伏羲。以迄於漢。宜為火德。其序之也。

    即是說:劉邦定天下之時,以漢為火德,其色尚赤。而至張蒼為相,認為漢朝應為水德。而賈誼、公孫弘卻認為漢朝應為土德。至劉向、劉歆父子(西漢末年),推五行之運,才再定漢朝為火德。

    據《史記·張丞相列傳》:..張蒼為計相時,緒正律歷。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因故秦時本以十月為歲首,弗革。推五德之運,以為漢當水德之時,尚黑如故...(張)蒼為丞相十餘年,魯人公孫臣上書言漢土德時,其符有黃龍當見。詔下其議張蒼,張蒼以為非是,罷之。其後黃龍見成紀,於是文帝召公孫臣以為博士,草土德之歷制度,更元年。張丞相由此自絀,謝病稱老。

    由此可見,五德之運不僅關乎王朝的正統論定,還影響王朝的律歷、官員任免等方面。

    實際上,無論漢為水德還是火德,都是以否定秦朝的正統性為前提而推定的。再據東漢·荀悅《前漢紀》:..秦昭王始滅周。而諸侯未盡從。至昭王之曾孫政。遂並天下。是為始皇帝。有天下十四年。猶共工氏焉。非其序也。自周之滅。及秦之亡。凡四十九年。而漢祖滅秦。號曰漢。故為火德矣。

    周朝被推定為木德,而木生火,故漢剛好以火德承繼了周朝的木德。而秦朝則被歸入共工氏、有窮氏(后羿)、新朝(王莽)之流,並沒有獲得漢朝的承認。

  • 10 # 有話少說

    五行出身不正。

    《尚書大禹謨》為六行:“於!帝念哉!德惟修政,政在養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

    《尚書洪範》去“谷”,變五行:“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行並配五味,酸,鹹,苦,辛,甘。但無五行相生相剋之說。

    戰國鄒衍融陰陽五行一體,作《終始》,即終始五德。

    秦始皇推終始五德,以周火德,秦水德,水勝(克)火。這時五行已配顏色,水為黑。

    五行相剋,朝代更替,天命所歸。

    《史記曆書》,劉邦以為水德。孝文帝時,公孫臣上書,以漢為土德。即漢土克秦水。但丞相張蒼以為不是,罷之。到孝武帝時修訂《太初曆》,仍以漢為水德。這說明,漢武帝之前,不承認秦代承五行之運。

    至於後來,五行學說的發展,又有五行相生之說,所以,有說漢為土德,又有說漢得火德的。這些都是隨意解釋罷了。

  • 11 # 趙日金141

    五行之說,真正盛行,在漢武帝之後。《史記日者列傳》記載,漢武帝時:

    聚會眾佔家問之,某日可取婦乎?五行家曰可,堪輿家曰不可,建除家曰不吉,叢辰家曰大凶,歷家曰小兇,天人家曰小吉,太一家曰大吉。辨訟不決,以狀聞。制曰:“避諸死忌,以五行為主。” 人取五行者也。

    古有陰陽之說,五行之說,戰國鄒衍合陰陽五行為一體,作《終始》。即終始五德,五行配五德。

    秦始皇推終始五德,以周為火德,秦為水德,水勝(克)火。這是五行相剋之說,朝代更替,天命如此。

    據《史記曆書》,西漢劉邦,自以為水德。孝武帝時,魯人公孫臣上書,以漢為水德。丞相張蒼亦學律歷,以為非是,罷之。直到漢武帝時制定《太初曆》,仍以漢為水德。這說明,漢不承認秦代承五行之運。

    朝代更替,五行相剋。此後,又有五行相生之說,有說漢為土德,有說漢為水德,究竟是相生還是相剋,隨意解釋,哪有個標準?

  • 12 # 陳相因631

    漢朝以黑色服裝為主,尤其朝廷官員必須穿黑色官服所以判斷漢是“水德”。

    一個“漢”字就充分說明,漢朝以是“水德”

    在五行中水為黑色、木為綠色、火為紅色、金為白色、土為黃色。

    在五行中一為水、二為木、三為金、四為火、五為土。六又為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會同意自己的孩子跟老婆姓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