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氣雜談
-
2 # 一半是火一半是冰
這個是我小時候農村走街串巷磨剪子,鏘菜刀的師傅拿的物件。這個拿手上,一打,嘩啦啦一響,村裡的人都知道了,誰家有需要磨的剪子,刀,就拿出去讓師傅磨。磨一把,價格很便宜。幾毛錢。當時。
現在早就沒這樣下鄉磨刀的師傅了。
-
3 # 枯木齋
不是古時候、不是商人,是“不久”前南方走街串巷、走村串戶的手藝人一一磨剪子鏟菜刀補套鞋粘膠底、替代吆喝的“響鐵”。這個單音複音脆響悶響,隨著擔子腳步身軀手臂的甩動,節奏感出神入化地吸引人!
他找個地歇下擔子立馬圍上了男女老幼,需要“補”的傢什一次並不多,三毛兩毛地也就一兩元的生意,可也足以算得上“高收入”了,(一個“10分”全勞力一天也不過塊把錢,木匠一塊六毛五一個工)。關鍵是,這些師傅一個個都是“段子高手”、“民俗達人”,外地口音學的本地婆媳相罵、叔嫂偷情,繪聲繪色,能令人捧腹、岔氣...,可手下一點也不耽誤工夫!
一一我都快八十了,還記得這“不久”前小時候的無限快樂...乞盼那動人的“響鐵”....“叮嗑勒叮、叮嗑勒叮、叮嗑勒叮嗑勒叮嗑勒叮...”從老遠響過來...
-
4 # 東華舊夢
這和當年磨剪子鏹菜刀的響器不完全一樣,那種響器是長串的,大約有70釐米長,每片之間重疊部分只有兩三釐米,與圖片這種完全重疊的明顯不同。此外,那種響器的金屬片下端中間沒有凹陷,是平齊的。
-
5 # 知慮忠純
上世紀走村串巷做生意用的,不用吆喝 ,別人一聽就知道幹麼的來了。於我們那賣豆腐的敲邦子 ,聽見梆子聲就知道是賣豆腐的!
-
6 # 閆宏奎
這件器物是舊時走街串巷的生意人用的,在人們的印象中日積月壘一聽到什麼用具發音就能判斷出是那個手藝人過來了。
很難得還能看到這種“物件”了!
這個物件是“驚閨”的一種,叫做“震驚閨”也可以叫做“驚閨葉”是舊時代磨剪子和磨菜刀的小販用來吆喝的工具!
咱們來說說這個“驚閨”。在《齊東野語》中有記載:用鐵板數片如拍板樣,磨鏡匠手持作聲,使閨閣知之,名曰驚閨。” 在舊時代的時候一般百姓家的女子所住的屋子都稱之為“閨房”而百姓家的女子不似大戶人家的“小姐”十指不沾陽春水。她們多數在家還是要洗衣·做飯的!所以這就是走街串巷的小商販們用來招攬顧客時所用的工具。比如這個“驚閨葉”是舊時磨菜刀·磨剪子·磨銅鏡的小販用來吆喝的工具!
其實“吆喝”這種工具還包含了很多種!
“撥浪鼓”也被叫做”貨郎鼓“是一種吆喝的工具,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鐵皮的撥浪鼓,這是焊洋鐵壺的小販專用的工具!擔子前面的箱子裡插著一小段工字鋼和一些碎鐵皮,擔子後面掛著一個冒著煙的小火爐。另一種是木頭蒙皮的撥浪鼓,這種撥浪鼓是小商販販賣“絲線·棉紗線·繡花針等閨房女工必備吆喝工具,所以又稱“喚嬌娘”!
這種叫做”虎撐子“也叫”八卦串玲“是由鐵片翻卷對扣成的鐲形鐵器,中間是空的裡面有鋼珠,用的時候把它套在3個指頭上,搖之作響!是雲遊四方的郎中所用的工具,有個小傳說:據說華佗曾經用這種工具給老虎做過手術,在後來就變成了雲遊郎中的吆喝工具!
比如:“喚頭”,以鐵棒從中彈撥。據說是在清朝的時期,百姓的手裡是不能拿著鐵器上街的,會被視為兇器。而在老北京剃頭行業中的“喚頭”是清朝初期時由官府發放的,不準私制。相傳:喚頭一響,百姓都要出來剃頭,否則的話就“留髮不留頭了!恐怖啊!
其實還有很多是舊時代街頭商販用來吆喝”響器“比如:吹糖人的商人所用的”鐋鑼“·賣酸梅湯商人用的”銅碗”·拉洋片兒的”銅鑼“賣香油的“梆子”等等很多。我就不一一的介紹了!這些“老物件”雖然現今的社會已經是很難看到了,更是聽不到了那走街串巷的一聲聲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