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雅閣居士閒逸雅居

    既然宇宙吋空超光速膨脹,為何我們身邊的吋空包括我們的身體為何不會膨脹,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有穩定壓力大氣層保護的世界,地球上的生物包括我們人類,只要沒超過人類體質運動極限,等於是靜止的物體,就沒增加身體內部熱量,熱量沒增加壓力就不會增加,所以身體就不會發熱壓力過高發生膨脹。

  • 2 # 萊夫

    宇宙學超光速膨脹只存在於宇宙暴漲時期,自那以後,宇宙學膨脹迅速減慢,直到50億年前重新開始加速。根據觀測,目前宇宙膨脹速率約為每326萬光年每秒72公里,也就是每光年每秒2.3釐米,對於整個地球來說每秒不到十分之一奈米,這遠低於人類的感知下限,甚至遠低於地球自身的週期膨脹收縮。簡單地說,宇宙膨脹是在以百萬光年記的尺度上才會有明顯變化的效應,以人類的活動範圍,根本就是完全被忽略不計的。

  • 3 # 凌亂你心

    超光速膨脹只是理論上的猜測而已,但實際上也有可能根本就從未膨脹過。可以理解為你用電腦設計了一個遊戲,裡面的定理都是你隨心所欲創造的,然後設計出各種生物,在你的眼裡他們都是虛幻的,不真實的存在,但在他們而言你設計的這個遊戲就是他們的真實宇宙。

  • 4 # 人擇原理

    宇宙空間的膨脹是相對的,以地球為中心點,離得越遠星體退行的數度越快,大概在140億光年以外空間才相對於我們以超光速膨脹。

    1929年哈勃透過對造父變星發現哈勃定律,發現宇宙在膨脹,離得越遠膨脹的越快,20世紀90年代透過對la型超新星爆發的觀測更是得出宇宙在加速膨脹的結論,天文學家透過觀測計算,發現空間距離和膨脹速度具有固定的比值,稱為哈勃常數,歐洲航天局在2013年公佈了最新的哈勃常數為:67.80±0.77(km/s)/Mpc(Mpc表示百萬秒差距,大約為300萬光年),每大約300萬光年距離星體退行數度為67.80公里。300000/67.8*3000000=132.7億光年,也就是說約132.7億光年以外,空間是相對於我們以超光速膨脹(即星體退行速度),在小尺度上膨脹效應是及其微弱的。

    那為什麼周邊空間感覺不到膨脹?這是由於多種力中和的結果。

    宇宙空間的膨脹指的是大尺度上而言,最新物理理論認為是暗能量的作用導致了宇宙空間在大尺度上膨脹,當局部空間引力作用大於空間膨脹時,區域性空間星體還是會匯聚在一起,如銀河系本身在引力的作用下幾乎沒有觀測到膨脹,銀河系和仙女系甚至在幾時億年後還會碰撞融合。

    當然,引力大小和質量成正比,計算結果顯示銀行系可觀測到的總質量卻遠遠不足以使產生的引力束縛住2000多億顆恆星,於是,天文學家預言了暗物質的存在,只有暗物質+宇宙可觀測質量產生的引力才足夠抵抗暗能量產的的宇宙空間膨脹。最新的天文學結果認為,宇宙空間物質分佈為:暗物質佔25%,暗能量佔70%,可觀測到的物質僅佔5%。

    由於暗物質和暗能量不進行電磁相互作用,所以我們還探測不到,所以稱為‘’暗‘’

    我們自身作為銀河系中的一員,當然也受這種相互作用力影響。

    另外,我想還需要提到的是,作為低熵形態的生物,自身也在不斷抵抗這微弱的空間膨脹效應的結果。(關於熵的概念,可以百度下熱力學第二定律)

  • 5 # 法度之家

    不是不會膨脹!而是存在維度時空下的定力之規範之定數!人體成長也不象膨脹嗎?!但不可能無限度!空而非空中存在無上的範圍範疇化定數性空間!而不是主觀能動性下的無限度膨脹!就象人類的文明必須約束規範於特定的時空維度之內!這是一切力量無法抗拒的!宇宙法則不是常人可左右的!愚人釋道!普渡眾生!萬法歸一!眾望所歸!志法直言不諱!敬請知者大聖賢臣們多包容!留下方寸之地後人耕!‘

  • 6 # 大海142581829

    宇宙時空是線,縱向無盡頭,粗細也不是無原則。而我們身邊上的時空是線上的:,點的大小是由線粗細決定,所以我們的身體,生命的長短是由宇宙的變化決定的,如滾滾長江水,無盡頭,卻有岸,

  • 7 # 懷疑探索者

    這個問題很好。很久之前,大概七八年前,就有人向我提出這類問題。宇宙大爆炸理論,是迄今為止最主流,證據最確鑿的一種科學假說。這個理論認為,宇宙在起始階段,經歷了一輪劇烈的暴漲,把空間的褶皺抹平了。這種暴漲,不是某一類物質在宇宙空間裡面的暴漲,而是奇點本身的暴漲。宇宙起始於奇點,一個密度和溫度無限大,熾熱緻密的小火球,宇宙就是這個奇點本身。奇點本身就包括了一切的資訊。當奇點膨脹以後,時空,時間才誕生。我們可以設想,是把一股能量推進了時間,而不是把物質推進了空間。如果我們設想是把能量推進了時間,則比較好理解。按照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時間和空間不是獨立的,而是一個整體,時間和空間的屬性會互相影響,糾纏在一起。當時間第一次有了開端,則空間也同時誕生了。空間是不能承載資訊的,儘管它也有內部的結構,但它確實不能傳遞資訊。依據哈勃的觀測,宇宙空間在不斷的加速膨脹,所有的星系之間的空間距離,也在變得越來越大。這是一種叫做暗能量的東西,在拼命的推動星系和空間拉開距離。至於暗能量的屬性,有很多種說法,這裡不必進一步介紹。

    科學家已經確認,膨脹的是宇宙空間本身,而不是物質本身。換言之,是空間的尺寸不斷髮生變化,而不是物質的尺寸發生變化。這是宇宙大爆炸理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點。不過,歷史上還真的有“民科”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觀點。比如,一個加拿大的電氣工程師,利用業餘時間“推導”出一個新的觀點。他認為,並不是宇宙空間在膨脹,宇宙空間並沒有膨脹,而是處於一種靜態。膨脹的是物質——原子本身。宇宙中所有的原子,它們每秒會膨脹自己原尺寸的一百萬分之一。由於原子之間的膨脹,所以原子之間的距離會縮小。這個加拿大人就提出,你的手接觸一本書,是你的手和書的所有的原子尺寸在同時膨脹,膨脹縮短了空間的距離,所以你的手和書會隨著空間距離的消逝而最終接觸到一起。他的這個理論,完全的錯誤的,因為他的推導的幾個基礎知識就是錯誤的。比如,他假設萬有引力不存在和力的傳遞速度為無限快。

    總之,我們應該明確,膨脹的不是物質,而是空間。

  • 8 # 亞馬孫蝴蝶

    事實上宇宙是一個無始無終的真實存在,所謂的膨脹之說,無非是解決一個讓人不覺得宇宙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感覺問題。

    再者,支援膨脹說的證據無非就是,我們觀察到的星系體在不斷的遠離我們。其實,這些星體只是在按照各自的執行軌道在有條不紊的規律性運動中,仙女座不是還在朝我們的銀河系運動嗎,總不能借此就認為宇宙是正在縮小吧。

  • 9 # 青青子衿15

    看了所有的回答,沒一個真正從科學角度去解釋的:因為把我們身體以及周圍事物組合在一起的,本質上是原子間的電磁力,這個力是非常大的,大到什麼程度呢?例如原子彈就是把這個電磁力釋放出來形成的能量爆發!電磁力把原子以及由原子組成的分子等牢牢組合在一起形成物質的各種形狀,在沒有能克服電磁力的外力情況下原子,分子怎麼可能膨脹呢?但電磁力是在非常小的距離產生作用的,當距離大到宇宙空間這個程度的時候,電磁力就沒辦法了,在這個尺度上起作用的是萬有引力,它維持著宇宙中各種天體的執行,比如太陽系,銀河系,使它們能維持一個整體執行,但由於宇宙大爆炸產生的能量太大,各天體的逃逸速度超過了相互之間引力的臨界點,於是整個宇宙就會出現膨脹,這就是為什麼宇宙在膨脹而我們身體卻不會膨脹的原因,本質就是因為維持各自的作用力不是同一個型別。

  • 10 # presquevu468

    我簡單地回答下,因為也是看人家的影片。

    導致宇宙不斷膨脹的力量究竟是什麼目前還不知道所以就取了個名字叫暗能量。已知的是這個力相對很小但並不隨距離變化,眾所周知萬有引力是隨著距離增加而減小的。所以當距離增大到一定程度,這股暗能量就佔據了主導。這也是為什麼絕大部分星系都在互相遠離而小部分離得近的星系卻相互靠近(如銀河系與仙女星系)。

    這兩個星系這麼大的尺度都不會“膨脹” 那麼像太陽系、地球、人體內部就不用多說了,各種力量都在左右它們的行為,在這些小尺度上暗能量所產生影響實在是微乎其微了。

  • 11 # 宇宙偵探喵星人

    既然題目問的直接是宇宙超光速膨脹下,為什麼時間和物質沒有膨脹的原因。那在這裡就不解釋宇宙超光速膨脹的原因了。

    直接切入正題

    第一,宇宙膨脹代表著我們所生活的“視界”正在膨脹,而不是時間和質量。

    要透過這個原因解釋,就必須介紹宇宙的組成三要素,即時間,空間,質量。三者相對獨立,卻有相互依賴。在宇宙空間沒有形成之前,我們念頭中的時間也是不存在的,更別說質量了。

    霍金曾經說,宇宙在爆炸之前的時間是虛時間,相對於現如今的空間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物質是質量的空間分佈。再加上,萬有引力和宇宙膨脹本身就是衝突的。所以,時間,空間,質量,三者相互依存,卻又相互獨立。雖然拋開時間和質量講空間是不對,但是我們不妨想一想,三個相對獨立的元素都是應該有各自發展的特點的。

    第二,宇宙超光速膨脹是沒有攜帶任何資訊和質量的。物質超光速在相對論中是不被允許,這是極限,也是宇宙的底線。況且題目給的超光速物件還是星球。

    第三,萬有引力。

    造成宇宙膨脹的肯定不是萬有引力,但是宇宙膨脹也絕對不會是萬有引力造成的。所以因為質量獨立的萬有引力不會影響宇宙膨脹,卻會緊密拉緊天體。因此,雖然我們地球附近,太陽系以及銀河系附近的宇宙空間廣大,但是我們仍舊不會感受到宇宙超光速膨脹帶來的影響。

    第四,除了萬有引力,宇宙中還有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還包括其他一些我們還未發現卻對天體運動起著至關重要的力。

    假如宇宙膨脹是某些作用力在作怪,那麼必定有其他力量在限制著我們的身體,星球不會隨著宇宙膨脹而膨脹。

    第五,膨脹的是虛無的宇宙空間。

    地球之上是太陽,太陽系之上是銀河系,銀河系連同數千個星系圍繞超星系團運動。相對於超星系團所在的空間,沒有星星存在的空間更為廣大。宇宙膨脹的作用在此處也顯得更加明顯。

  • 12 # 謝金澎

    在浩瀚無匹的宇宙空間裡,超光速並不是一個很快的單位。宇宙始終是處於變易和成長中,這是毋庸置疑的。

    在我們古老的智慧經《易經》裡,都已經發現了宇宙是在不斷變易成長的現象和道理。所以總結出生生不息,以“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的乾卦為始衍生出六十四個卦象。

    六十四卦分別展示了天地風雷火水木金土等宇宙現象和資訊,並分別對應人間百態、災禍福報、桑田滄海。按理說,宇宙的時間與空間原本是處於一種糾纏狀態,所有事物無形關聯,相互影響,基本上牽一髮而動全身。

    那麼宇宙的膨脹為什麼沒有讓我們明顯的感覺到,也沒有對我們施加明顯的影響呢?那是因為在浩瀚的宇宙中,光的速度也是非常有限的,宇宙的膨脹速度是遠遠超過光速的,這也就是很多天體的光要很多很多光年才能被我們觀測到的原因。

    而且人類在宇宙中太過渺小,渺小到比我們觀測到的微生物還小,我們認為無比龐大的天體——那些星球在宇宙中不過是恆河沙數。宇宙的膨脹只是空間的不斷膨脹,並不影響空間中的一粒小原子的存在。雖然他會拉開星體間的間隙,貌似他的膨脹資料也是人類覺得龐大到無比驚人,但具體到宇宙的一個小點,比如太陽系,其變化便微乎其微,在人類有限而短暫的時空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就是宇宙不斷變化膨脹,而人類卻並沒有受到影響到原因。

    打一個簡單的比方,人類也是由無數的原子構成的,人類從初生的嬰兒成長為大人,各個器官都會不斷膨脹變大,但是原子發生了增量,原子本身卻不會隨之變大,還是原子而已。直至人類衰老到肉體消亡,按照物質不滅的法則,原子會離散重組,卻也不會改變形態。

  • 13 # 146891563

    根據哈勃的頻率像移來判斷宇宙的前後位移是不科學的!我們觀察一個物體大小的變化或幾個相鄰物體橫向距離來判斷位移,縱向的變化很小很難判斷。哈勃的紅移各相同性,也就是說又是一個以地球為中心宇宙,這是絕對不可能的!而且宇宙濃縮到一個奇點也是沒有能力辦到的!宇宙在一定範圍內是適當的有周期的大小變化這是有可能的!

  • 14 # 科學船塢

    打個比方:將一把芝麻揉進麵糰裡,使芝麻分散在麵糰中,將麵糰放進烤箱裡。麵糰不斷地蓬鬆,芝麻卻還是那個大小。

    麵糰好比宇宙空間,芝麻好比可見的物質,諸如星球、星系。麵糰在膨脹,膨脹的也只是麵糰,對於芝麻粒而言,它由於麵糰的膨脹而與另一個芝麻粒的距離變長了。

    關鍵點:宇宙的膨脹並非膨脹物質,膨脹的是空間。

    我們知道,暗能量是推動宇宙膨脹的幕後推手,萬有引力在對抗著這種膨脹。在大尺度上,星系表現出相互遠離,因為在大尺度上,暗能量佔上風。

    但在小尺度上,星系之間還會發生相撞,我是指距離相對近一些的星系。這樣的話,兩者之間的引力佔上風。

    宇宙間有四大基本力,它們構成了這個世界。掌管著不同的領域,有的是短距力,有的是長距力,是不同的。

    宇宙可能會不停息的一直膨脹下去,那麼也許是千億年之後,宇宙膨脹到極限,一切有形物質最終會被撕碎,這是可能的情況之一。

  • 15 # 宇宙探索

    這個問題問的好,相信有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就像我們吹氣球,氣球上的每個點都會膨脹,如果你在氣球上畫兩個點,這兩個點之間的距離會增大!

    但對於浩瀚的宇宙,我們不能用吹氣球的方式去理解,因為目前宇宙超光速膨脹的原因是暗能量在起作用,科學家們不確定暗能量到底是什麼,透過計算得知它們佔了整個宇宙的70%,可以說在宇宙中具有統治力!同時科學家們猜測暗能量就是星系之間虛空的不斷衍生!

    而虛空最早體現在浩瀚的宇宙空間,所以我們基本不可能感覺到宇宙的膨脹!同時,宇宙實在太大了,即便以超光速膨脹,膨脹的尺度相對於宇宙尺度也太有限了!

    不過科學家們根據宇宙膨脹的速度推測出未來宇一個可怕的結局,那就是大撕裂!說白了,就是當宇宙膨脹到一定程度,它就會在更小的尺度上表現出來,比如太陽系,地球!而最終甚至我們身體也會來事膨脹(被撕裂),直到最小的原子,質子和電子等都會無情地被宇宙膨脹的力量撕碎!

    只不過那會是在非常非常非常漫長的未來才可能出現,所以人類很難有機會體現那種非凡的時刻!恐怕到那個時候人類早已經不存在了!

  • 16 # 大牛008

    看過衛斯理科幻小說,狐變。講的是一隻不斷變小的狐狸,最後變的顯微鏡下才能看見。其實不是狐狸。變小,而是周圍的東西都在膨脹變大,而狐狸沒有變。所以結果狐狸看起來就在變小。而不斷變大的人們卻感覺不到自己在變大

  • 17 # 科學新視野

    這裡面其實有一個宏觀和微觀的區別

    首先,值得說明的一點是,宇宙時空並沒有處處超光速膨脹,在宇宙中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觀測者不同的參考系,宇宙膨脹的速度也是不同的。

    比如對於我們人類而言,距離我們460億光年的地方,宇宙的膨脹速度達到了光速,使得在那裡的天體資訊傳回到地球的最遠的極限,那裡也是我們稱為可觀測宇宙的邊界。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觀測宇宙以外,理論上認為那裡還是宇宙,在可觀測宇宙的外面,宇宙空間的膨脹速度超越了光速,但這並不違反相對論,相對論的禁止的是物質或者資訊的傳遞速度不能超光速,而空間不一樣。我們周圍的時空也在膨脹,我們的身體也在膨脹,但太微小,無法感知。

    宇宙的膨脹,某種程度上類似吹氣球的過程,而宇宙中的星系或者其他物質,可以類比為氣球上的點。

    在這樣的一個球面上,兩個距離越遠的點,膨脹速度越快。宇宙的膨脹是共動的,是處處膨脹,相互距離較近,是沒法感知的。

    這種相互距離在星系間百萬光年的尺度上變得尤為明顯——1929年,年輕的天文學家哈勃因為發現大量的星系存在紅移現象,由此得出宇宙膨脹的結論。

    紅移是兩個物體之間相互距離增大,傳遞資訊的光波被拉長,能量減小,向紅外線(能量更低)端靠近的現象,相反的就是藍移。

    最後總結一下,我們的身體和身邊的時空都在膨脹,只是相互間的距離太小了,包括幾十萬光年的星系體也如此。如果都能被感知,星系早已分崩離析,你我早就自我解體,是不可能存在的。

  • 18 # 北京得明

    我們的身體沒有處在一個能夠膨脹的條件下,當然就呈現不出來膨脹的現象了。

    多說一句吧?問答中,這類的疑惑或設問有很多,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即沒有搞明白一個道理:即:任何一個現象的出現,都要有其適配的條件,如果我們不顧及適配條件的不同,硬是要把一種條件下成立的結果去放到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條件下,並認為也會產生同樣的結果,那麼,你就一定接二連三的設問出來很多的問題,但是,結果和答案只有一個:不可能。

    奉勸這些人,別再胡思亂想了,你的那些所謂的奇思妙想其實都是胡思亂想。

  • 19 # 昊田2

    說宇宙空間在超光速膨脹,純屬瞎掰!空間是什麼?空間就是一無所有,請問一無所有的純淬虛空怎樣膨脹?古語說:“海納百川,有容仍大。”請問,古人這話指的是海水嗎?不是!古人指的是即低窪又空曠的巨大空間。它之所以有容,是因為它是巨大的空間;它之所以納百川,是因為它低窪。可觀測宇宙為什麼能達到九百三十億光年?那是因為它本身就具有如此大的空間!如果事先沒有空間,相互距離九百三十億光年遠的星系星團往哪裡塞?霍金說奇點爆炸之前什麼也沒有,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物質,只有無限多的能量、無限高的溫度,存在於無限小的奇點之中。真乃天方夜譚!試問,就現在全世界的科學家,全世界的物理實驗室,哪一個人、哪一家實驗室能利用任何一種手段創造出空間來?就連空間的本質是什麼都沒弄清楚,還大談特談什麼宇宙空間超光速膨脹,胡謅什麼宇宙奇點大爆炸,如果宇宙原本沒有空間,奇點在哪裡存在?如果宇宙原本沒有空間,它又在哪裡爆炸?一切把宇宙自有空間排除在外的假說,都是不能成立的;一切把空間的自有、物質自有排除在外的所謂宇宙理論,都是蒙人的歪理邪說!

  • 20 # 科學剃刀

    宇宙時空到底怎麼膨脹?多大尺度上才會超光速?

    不能簡單的說就是超光速膨脹,它遵循一個近似線性的關係。也就是說,距離越遠的2個點,相互遠離的速度越大。而不是一說到膨脹就超光速。

    那麼多遠的距離會達到光速以上的退行速度呢?

    這裡請出哈勃流等式,天體相互退行速度v = H0D,其中H0即為哈勃常數,D表示距離。哈勃常數嚴格意義上不能稱之為常數,因為其數值會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同時測量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數值範圍大66-77 (km/s)/Mpc之間(Mpc也是距離單位的一種,1Mpc約326萬光年),我們姑且取箇中間值70吧。也就是說,距離每增加326萬光年,退行速度就增加70公里每秒。

    這裡面還有個燒腦的問題,因為哈勃常數是基於對遙遠星系過去發出的光的測量,所以這個這個退行速度的結果也是那個地點的時空在遙遠過去的膨脹速度。

    根據相關文獻,超光速退行大概在160光年以上的尺度上(雖然直接依公式計算比這個值要小,但大尺度不是一個簡單的線性關係,所以有一定的偏差)

    來看看地球2端點的膨脹速度是多少

    好好看看這個數值,距離每增加326萬光年才增加70公里每秒,那我們來算一下,我們的地球2端的2點所處的時空相互退行的速度是多少呢。

    計算過程如下(簡單列一下,頭疼可以直接看結果):

    一光年=9.46073*10^12公里

    326萬光年=3.0842*10^21公里 對應退行速度為70公里每秒

    地球直徑12742公里對應的退行速度為2.89197*10^-13米每秒

    2.89197*10^-13米每秒,也就是說每秒膨脹的距離不到1個氫原子那麼大(2.4*10^-10米),那人的尺度就不算了吧。

    槓!那還是有膨脹啊

    注意!上面的數值計算的地球2端時空的退行距離,而不是物質本身,也就是說構成物質的夸克、質子、中子、電子等其半徑沒有變。

    這是因為,根據相關理論,時空膨脹與暗能量有關,與真空能有關。有一種說法是真空中正反物質的不斷湮滅導致了膨脹。也就是說是物質和能量導致了時空本身的膨脹,而不是導致了物質自身的膨脹。

    退一萬步想,要不是這樣,10億年前的宇宙,基本粒子比現在的小?這顯然很荒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把不開心的事情忘記,我感覺我好累,希望你們可以幫助到我?